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服用中药的饮食忌口: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

之品;

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注意事项:

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

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

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

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药材与食物间的禁忌

【一般禁忌】

吃中药期间不要吃油腻刺激的食物,和肉类、豆类、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发生副作用。

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些清热解毒药,则是冷服较好。

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有同时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

服温药时,应少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降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

牡丹忌蒜。

甘草忌猪肉、菘菜、海带。

薄荷忌鳖肉。

麦冬门、天门冬忌鲫鱼。

常山忌生葱。

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中药服用方法治疗疾病时,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二大类。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内服中成药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

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冲服: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化,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

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即将药物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汤剂: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看中医时,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煎”、“后下”、“包煎”、“另炖”或“另煎”等字眼,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因质坚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应打碎先煎,煮沸后约10~2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这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等。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借其挥发油取效,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放入此类药,煎4~5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包煎:为了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在煎服赤石脂、滑石、旋覆花时,要用纱布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煎煮。

中药煎汤法

①煎药器具,用砂锅、陶罐、瓦罐之类为好,忌用铜、铁类金属锅。

②中药不宜用开水浸煮,加水量,干药需盖过药面3厘米。二煎药,只需盖过1厘米,滋补药可多加水。“多浸少煎”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③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加以控制。“先武后文”为一般煎煮原则,急火煮沸,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凡发散解表药物,凡气味芳香的花叶类,如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分钟即可。凡滋补类药,滋腻厚重、不易出汁的药,如熟地、黄精等沸后煎40~60分钟为宜。

④在同一剂药中,先煎块根,后煎花草;果实、颗粒要捣碎再煎。有毒类如乌头、附子类宜先煎,以减轻毒性;大黄、番泻叶等泻药宜后煎,以免失去泻下作用。

⑤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⑤每剂药一般煎2次,滋补药可煎3次。小儿、重症病者药汁,宜浓缩,便于喂服。

⑥胶质药如驴胶、鹿胶、龟胶等宜另蒸对服。

煎糊的药,切忌服用。煎糊的药,切忌服用。

中药汤剂服用法

①饭前服: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饭前服,药性易下达,易被吸收,疗效就好。

②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可使药性上引;毒性较大的药,饭后服,可免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凉服:寒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效果好。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

④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④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能益气、增补。

⑤热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促使发汗。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应如此。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6个禁忌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6个禁忌 寒冬已到,寒冷的季节,所进补之品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很快从尿液和汗液中流失,因此很多深谙养生知道的人会选择在冬天进补。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相信中医养生,但是中医并不是万能的,你知道吃中药的禁忌有哪些吗?喝中药能喝茶吗?不懂的赶紧来看看吧,这不是闹着玩的! 为大家介绍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有哪些。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1、忌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物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2、忌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3、忌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4、忌发物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5、忌油腻 各种油腻的食物在服用中药期间同样要忌口,中医指出油腻食物性多粘腻,并且还有助湿生痰、滑肠滞气的特点。食用后会与药物混合并且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尤其是一些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吃中药养生进补的禁忌6、忌腥膻 一般中药均有芳香气味,特别是芳香化湿、芳香理气药,含有大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在治疗“寒症”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茶叶、萝卜等。 忌:[葱、蒜、蘑菇、羊肉、茶叶、白萝卜、牛奶[1小时左右忌口]不冷不热时服]、喝水多了的话会使药效减低。 感冒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 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此外,患有疔疮、皮肤病者忌食咸水鱼、虾、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水肿病忌食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服荆芥时忌服鱼、虾、蟹;服天冬时忌服鲤鱼;服白术时忌服大蒜等。 中药忌口有一个总原则: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 :饮食忌口分六种。 一、辛辣类: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二、鱼腥类: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特色技术注意事项样本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 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 例如: 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 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消食化积药, 一般饭后服; 泻下药宜饭前服;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 安神药宜睡前服; 补益药宜空腹服; 驱虫剂宜空腹服, 尤以睡前服用为妥, 忌油腻、香甜食物; 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 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 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 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 或药引) 送服, 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 对过敏体质者, 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 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 应摇匀后直接服用; 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现配现用, 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 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 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特别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 出现异常, 立即停药, 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 1) 立即停药, 更换输液管路, 通知医生。 ( 2) 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 按要求送检。 ( 3) 做好过敏标识, 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 避免再次用药。 ( 4) 过敏反应治疗期间, 指导患者清淡饮食, 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 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 协助处理; 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 应

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所服用的中药就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或疗效大打折扣。煎煮中药时有十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注意药材冲洗:大多数中药材都有灰尘和杂物,为此在煎煮前宜先用水快速冲洗,以除去灰尘杂物。如药材中有花、叶、果及肉类药材的,需要将其淘洗。小包装饮片可以不冲洗。 2.注意煎煮前浸泡:清洗后可将药材浸泡20~30分钟,以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而种子、果实为主的药材可浸泡时间长些;夏天气温高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3.注意煎煮容器的选用:首选用砂锅、砂罐来煎煮中药,其次也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铅等金属容器。 4.注意煎煮的用水量:煎煮药材时加水量一般以淹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的如何首乌、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蒲公英、藿香等加水量只须淹没药材即可。 5.注意煎煮火力与时间:一般药物未沸前用大火煎煮,沸后用小火使药物保持微沸。如果是发汗药如麻黄、桂枝等及芳香性药物如藿香、佩兰等,一般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10~15分钟。如果是骨角类药如龙骨、贝壳类如牡蛎及补益药人参、白术等,一般用文火久煎。

6.注意煎煮的先后次序:一般情况下,中药材可以同时入煎,但有时需要特殊处理;如标有“先煎”的药材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药、贝壳类药物则应先放入锅中煎约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标有“后下”的药物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得差不多时投入,只需煎沸几分钟即可;标有“包煎”的药材需用纱布包裹后煎煮。 7.注意服用方法:如果药方中有人参时,应当将其另外单独煎煮,再同服,以免造成浪费;阿胶之类的含胶质类的药材另加清水熬融,再与其他药汁兑服;如方中标有“冲服”的,可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即可。 8.注意服用技巧:为了疗效,一剂中药建议您煎煮2次,一日两次服用。如果有恶心、呕吐时应少量频服,可减少对胃部的刺激,不致药入即吐。 9.注意服用时间:于饭前或饭后服1小时服用汤药,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药效的发挥。煎好的中药汤剂一般应温服,但如果是寒症时宜热服,热症时应凉服。 10.注意忌口:服中药时最好忌食生冷、辛热、油辣、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中草药使用注意事项

中草药使用注意事项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吃中药禁忌

吃中药的禁忌 1.吃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边条参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就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吃双黄连忌大蒜:双黄连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就会降低药效。 3.吃板蓝根忌冷饮:因为板蓝根性凉,服用前后如喝了冷饮,就会凉上加凉,肠胃难以承受便发生腹泻。同样,绿豆、香蕉、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 4.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的作用,若同时服用发汗药物,就会与药效相抵。 5.皮肤疾患服药期间忌鱼虾、鹅肉:鱼虾富含蛋白质,鹅肉属于粗纤维肉,皮肤过敏的人容易对这两种物质过敏,所以忌食。 中药忌口有一个总原则: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 吃中药有没有禁忌?中药与食物、中药与中药之间、食物与

食物之间是否有什么禁忌? 古时中医是讲究“药食同源”的,例如常常听到有所谓的“药膳”即是药材与食物一块儿炖煮炒炸的,像“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常常与鸡肉、鸭肉或是排骨一起煮,台湾流行的“四神汤”则常与猪肠、猪肚一起煮。 补气忌萝卜: 很多人认为吃中药不可以吃萝卜,事实上,只有服用某些药物忌萝卜,例如何首乌、地黄。地黄是补气而黏滞的,可以在肠胃中护住气,而萝卜有破气的作用。不过,临床上却也使用萝卜的这一特性,破除地黄太黏滞的作用。何首乌可以使头发变黑,萝卜多吃却渗人津液,使头发变白,所以说萝卜跟何首乌也不可一块儿服用。如果从气的“补、破”观点看,萝卜与人参、黄耆、甘草这些补气的药物应不可同食。 治风忌螃蟹: 许多人都喜欢吃螃蟹,秋天时候,古人形容边赏菊边吃螃蟹是很有情趣的。《本草备要》里记载:“螃蟹咸寒,除热散结,散血通经,续筋骨,能涂漆疮。”以前用的油漆很毒,是漆树的汁液,碰到皮肤会生疮,而螃蟹可以涂漆疮。虽然吃螃蟹有这么些好处,它却很寒,会寒胃,而且使风动,因此胃寒的人不能吃;还有蟹爪能堕胎,所以怀孕的人不可以吃。有一本古书里记载:螃蟹忌荆芥,荆芥可以用来治头痛,治风治感冒,很多的处方例如川芎茶调散,里头就有荆芥。吃荆芥就是为了防风,或去掉风,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医健康知识】 服用中药注意事项 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 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 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 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药材与食物间的禁忌 【一般禁忌】 1. 吃中药期间不要吃油腻刺激的食物,和肉类、豆类、生冷、 不易消化的食物。 2. 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 发生副作用。 3. 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些清热解毒药,则 是冷服较好。

4. 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有同时 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 5. 服温药时,应少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降 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 牡丹忌蒜。 甘草忌猪肉、菘菜、海带。 薄荷忌鳖肉。 麦冬门、天门冬忌鲫鱼。 常山忌生葱。 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中药服用方法 治疗疾病时,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二大类。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内服中成药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

中成药使用9大注意事项

中成药使用9大注意事项 很多人仅仅因为轻微的咳嗽不适就在医院里耗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的宝贵时间,真是劳民又伤财。如果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安全的、使用方便的急救药品和中成药,我们就可以免去慌慌张张跑医院的麻烦了。“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比较温和,加大点剂量也无所谓。”……类似的言论几乎随处听到。服用中药似乎可以百无禁忌了,真的如此吗? 注意事项1: 用药时一定要辨证 感冒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毒(特别是鼻病毒、流行性感冒分为甲、乙、丙三型)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感染。其主要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伴有鼻塞和干咳,还可有咽喉红肿、疼痛。全身症状有周身不适、头痛和肌肉酸痛等。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辨明病情,有的放矢地选择药物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治疗感冒的药物五花八门,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根据症状分清自己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再选方用药。例如银翘解毒丸和羚翘解毒丸均是常用的感冒药,二者只差一个字,但前者用于风热感冒,后者用于风寒感冒,选药时应注意辨证选药,不能任意使用。包括小儿在感冒时也要这样辨证用药。 注意事项2:使用止咳药应视情况而定 咳嗽是一种人体的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度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因此一般不需立即使用止咳药物,只有在剧烈咳嗽影响休息或睡眠时方可使用。使用止咳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确定咳嗽是否有痰,是感冒着凉还是由于合并其他疾病,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加服止咳药或祛痰药。 强力止咳、镇咳药主要用于比较剧烈的频繁干咳。如果咳嗽有痰却服用镇咳药,痰液潴留气道易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情等不良后果。 咳嗽有痰者必须并用祛痰药,否则可影响痰液的排出。 如果咳嗽的同时又出现发烧、潮热、盗汗、咳吐腥臭的脓血痰现象,说明有这类症状的患者病情有新变化,绝不能还用咳嗽药止咳而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服用咳嗽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腥冷的食物。 有些咳嗽药如通宣理肺丸、止嗽定喘口服液中配有麻黄素等作用较强的药物,儿童患者不宜使用。 一般在服药3日内咳嗽未改善,或咳喘加重者应到医院诊治。 注意事项3:恰当使用 中成药

服中药的几种禁忌

服中药的几种禁忌 中医是一种历史比较久远的疾病治疗的方法,虽然现在西医也是比较流行,不过中医在我们国家还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的,现在很多的朋友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都会选择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在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一般都是需要服用一些中药的,那么服中药的禁忌是什么呢? 服中药的禁忌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中药配伍禁忌;②孕妇用药禁忌;③服药期间饮食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因配方后可产生相反、相恶关系,使彼此药效降低或引生毒副反应,故而禁忌同用。根据中医古籍规定,常见属配伍禁忌的中草药有:乌头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甘草与海藻、甘遂、芫花、大戟,藜芦与人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芍药,以及硫黄与朴硝、水银与砒霜、狼毒与密陀僧、巴豆与牵羊、丁香与郁金、乌头与犀牛、人参与五灵脂、牙硝与三棱、官桂与赤石脂等。 孕妇用药禁忌主要为避免动胎、堕胎而设。因孕后妇女多对大寒大热、峻泻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较大的药物耐受性差,故

而相关药物必须忌用。常见孕妇禁忌的中草药有:巴豆、牵牛、大戟、麝香、三棱、水蛭、莪术、斑蝥、虻虫、甘遂、芫花、商陆等;孕妇须慎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大黄、干姜、肉桂、枳实、附子等。 服中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也即俗称之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利于提高药效而设,它可分为某一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前者如何首乌、地黄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常山忌葱,伏苓忌醋,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使君子忌茶等等;后者为慢性病服药 须忌生冷,热性病治疗期间忌辛辣细腻,痈疡疮毒、皮肤疾患忌鱼虾、鹅肉及辛辣刺激之品。 以上就是关于服中药的禁忌的一个介绍,所以当我们选择用中医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一些关于中医和服用只要的禁忌,这样才不会在服用的时候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也不会在服用的时候影响到中药的一些功效作用。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特色技术注意事项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

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

吃中药禁忌

[转帖]服中药饮食禁忌Post By:2011-4-2 18:27:00 凡病都需要忌口,因为食物也有阴阳五行属性,其或益于康复,或不利于健康。不忌口者效果必差。凡不能遵守忌口者可不必给予治疗。一般服中药或者针灸治疗期间要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以及发物。常规忌口罗列如下。 一、食物方面:冰,香蕉,木瓜,芹菜,葡萄,绿豆,竹笋,酸菜,西瓜,空气菜,花生米,沙鱼,虾,蟹,鸭肉,鳖,鸭蛋,母猪肉,牛肉,鸡肉,辣椒,蚝,香油,芝麻,苦瓜。以上各种食物,经常吃的,可以照常吃,不经常吃的,在诊疗期间应请暂忌。 二、饮料方面:酒、咖啡、酒酿、茶。 服补阳药的忌口尤为特别,宜引起重视,以期得到更好的疗效。如下所列,皆属服补阳药期间所应该忌口者。 (1)在服药期间忌大寒大凉饮食。如冰啤酒、冰淇淋、夏天不得喝冷饮。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绝对不可以吃。不得喝绿茶、花茶、绿豆汤以及市面上销售的各种凉茶。但可以喝乌龙茶、普饵茶以及各种发酵类茶。一边补阳,一边消耗阳气,你想干什么呢? (2)禁食腌制食品,如榨菜、酸菜、豆腐卤、咸蛋、咸鱼等。这都是阴寒性食物,影响中药中的阳气。 (3)禁食冷性肉类食品,如螃蟹、猪头肉等。这些都是阴寒的食物,与补阳药相反。肉类可吃些猪肉、羊肉,禁食狗肉。另外,有病人在服药期间因偶吃牛肉、牛奶而复发,故也需注意。狗肉、牛肉、牛奶都是发物。况且,牛奶性寒。 (4)禁食酸野等酸性食品。这些东西既是腌制的,又会泻肝。 (5)忌吃辣椒、烧烤、油煎炸、烘烤以及油腻等食物。这些东西既影响消化功能,又是致癌之物,

本身是致病因子。 (6)禁食生冷水果。除了龙眼、荔枝和榴连外,其它水果多为寒性,应尽量少吃。特别是不能吃西瓜、柿子、柚子、杨桃。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适当吃些苹果,但也要切片热水烫泡片刻后吃,不可过多。水果虽然可以补充维生素C,但如果我们正常饮食,永远不会缺乏的。关键是水果大多性寒凉,影响药效。 (7)忌吃各种海物、海鲜产品。咸水中的东西,都是阴性的。由于是蛎子,蛤类,更是阴寒无比,有人吃了腹泻,就是因为伤了脾阳。 (8)淡水有鳞的鱼类可以吃,如草鱼、鲢鱼等,但忌食鲫鱼和鲤鱼,这两种鱼是发物。不可吃淡水没有鳞的鱼,如鲶鱼、黄鳝等,因为它们都属于阴性食物。 (9)忌吃带翅膀的禽及鸟类,如鸡、鸭、鸽、鹅等,特别是不能吃公鸡肉。鸡蛋可以少吃,但不能吃皮蛋。带翅膀的东西都属木,生风,会导致体内的肝风内动。公鸡尤其要紧。蛋类也有此类生风的特点。皮蛋是腌制的,属于阴寒性质的。 (10)蘑菇、菌类也要少吃。生长于湿暗潮湿之处,必属阴性食物。 (11)不要吃生的或者未熟肉类,如生鱼片、生海鲜、生泥螺、低于八成熟牛排、未熟白切肉、未熟羊肉、醉虾、醉蟹、不熟的蜗牛或田螺、黄泥螺等。这些都会影响消化功能,且多含阴性毒素。 (12)尽量少或不饮酒。伤肝且不说,还会导致胆火上炎。 (13)蔬菜要注意不能吃以下几种:绿豆、海带、豆腐、豆花、莲藕、芥菜、野菜、胡萝卜、凉薯、扁豆、南瓜、魔芋、花椰菜等。这些多属凉性食物。蔬菜要吃自然的,才是健康的。但要吃本季节的,本地的,温性的。反季非本地寒凉性质的也不可多吃。 (14)服补阳中药之前不得进食甜食,如豆沙饼、小饼干、各种面饼等。其它诸如含碱面食亦需禁用。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遵医嘱服用。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 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

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和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1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 2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3过敏体质者慎用。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中药也有副作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 服用中药的饮食忌口: 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

10.中药禁忌

中药禁忌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伍禁忌· 《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 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可能危害患者 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五代后蜀韩保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相畏为中药 七情之一,内容已如前述。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相畏”的原义相悖。作为配伍禁忌 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 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现代对十八反、十九畏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十八反、十九畏牵涉的问题较多,各地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存在差异,使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简单的毒性试验大多得到负结果或互相矛盾的结果。早期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全盘否定;近年来,观察逐渐深入,“不宜轻易否定” 的呼声渐高。此外还有的实验证明,十八反、十九畏药对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大小,与药物的绝对剂量及相互间的相对剂量有关。 总的说来,由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决定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故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 二、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主要讨论妊娠禁忌药。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注意事项 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 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 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 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治疗疾病时,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二大类。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内服中成药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痛经患者在服用艾附暖宫丸时,可用温热的红糖水送服,以增强药物散寒活血的作用;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肠炎时,可用大枣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补脾益气的作用;在服用大活络丸治疗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时,为了增加药物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黄酒送服。 冲服: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含化: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化,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

吃中药的六大禁忌

吃中药的六大禁忌 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方法/步骤 吃中药的禁忌一、辛辣类: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吃中药的禁忌二、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带鱼、蚌肉、虾、螃蟹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吃中药的禁忌三、发物类: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

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 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吃中药的禁忌四、生冷类: 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性寒,具有消食、化痰、理气之功效,若体质虚寒及胃肠病患者食之,岂不寒上加寒,胃肠功能更差。另外,在同时服用人参和其它滋补药时,由于药性相恶,可降低或消除补药之效力,故萝卜与人参不宜同服。 吃中药的禁忌五、油腻类: 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吃中药的禁忌六、酸涩类 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 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吃中药注意事项

吃中药禁忌 1.辛辣类: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 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胡椒、鸡、羊肉、狗肉、猪头肉、蟹、鹅肉等。 2.鱼腥类: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之。此类食物有黄鱼、鲤鱼、 带鱼、蚌肉、虾、螃蟹、乌贼、章鱼、等,而鲤鱼、沙丁鱼、鲇鱼、黄鱼、螃蟹、黄泥螺最易引起过敏。鱼腥类食物亦属发物。 3.发物类: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 “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鸭肉、蜗牛肉、等。 4.生冷类:此类食物性多寒凉,主要作用为清热解渴,故适合热证疾病。但却易影响胃肠 功能,因此虚寒体质者及胃肠病患者,当禁忌。如:白萝卜、冰、柿子(不是西红柿)、柚子、香蕉、桑葚、杨桃、猕猴桃、甘蔗、西瓜等。 5.油腻类:此类食物包括动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油腻有损脾胃健运,故凡 外感疾病、黄疸、泄泻者当禁忌。油煎、油炸之食物质硬、燥热,不易消化,胃肠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6.酸涩类:酸过多则对肠胃有刺激,故胃酸过多、胃肠溃疡患者禁食。涩者,大多含鞣质。 如茶叶含有鞣质,而浓茶含量更高,与中草药同服时,可与中草药中某些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盐结合产生沉淀,这就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同时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有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草药时,一般不宜与浓茶同服。 依病情具体禁忌 1.一般禁忌:白萝卜、空心菜、南瓜、竹笋、糯米、鸭肉、酸菜。吃人参忌萝卜、大蒜: 西洋参、边条参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就会化解人参的药力。 2.特别禁忌:服食西药或茶与服食中药须间隔二小时。 3.除此之外还应具体病情具体禁忌: 1)肺病:忌茄子、酒、烟。 2)心脏病:忌油腻、动物性脂肪。 3)高血压:忌烟酒、油腻重盐食物、情绪激动、沐浴高温。 4)肝病:(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忌公鸡肉、猪头肉、芹菜、动物内脏、油腻 食物、酒; 5)肾病:忌鸡、鸭脚、过硷食品、酒。 6)失眠:忌过食肉品、动物内脏、过燥食品。 7)中风:忌虾、高胆固醇食物。 8)皮肤病:(如: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忌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 母猪肉,酒、牛乳、鸭蛋、竹笋、香菇、花生、芒果、海产类、过燥食品。 9)风湿病:豆类、动物内脏、蛋、肥肉、油炸类、香蕉、木瓜。 10)骨折治愈後乃筋骨酸痛:忌香蕉。 11)肠胃病:忌香蕉、槟榔、南瓜、油炸物。 12)患有消化道疾病,禁服大蒜。 13)面、青春痘:忌猪脚、猪耳、过燥食品、油炸物。 14)减肥:忌米、面粉、糖份含量高的食品、蛋糕、白色蔬菜、含糖份高的水果及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