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题库

一般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题库

一般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题库
一般行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题库

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练习题

判断题

1.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3. 工伤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

4.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

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7. 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

8.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9. 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同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0.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

11. 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

12. 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

13. 职工个人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14. 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不包括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15. 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

16.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17. 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

18. 当安全与生产、效益和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

19. 企业安全保障制度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一。(×)

20.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1.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22.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3. 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2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5.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6. 安全监管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27.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8.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但不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

29.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隐瞒不报。(√)

30. 班组长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31. 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2.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33.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34.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36.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37.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

38. 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权利。(√)

39. 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4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41.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42. 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43.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44. 良好的接地能完全消除有害的静电。(×)

45. 电阻的单位是Ω。(√)

46. 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

47. 电流通过人体的局部肢体是没有危险的。(×)

48. 火灾发生时应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49. 人体触电后会对人体会造成一定伤害,但是不可能导致人死亡。(×)

50. 《工伤保险条例》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

51. 《消防法》规定,发现火灾后,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决定是否立即报警。(×)

52.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53.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4. 对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认证和评价。(√)

55.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

56. “三违”作业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57. 已在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58. 《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59. 企业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60.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61. 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

62. 冷却法灭火、窒息法灭火、隔离法灭火等灭火方法只能独立使用,不能同时共同使用(√)

63. 水型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

64. 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65. 1211灭火器属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

66. 发生火灾时,进行扑救的时候应掌握先消灭、后控制的灭火原则。(×)

67. 根据火情的不同可采取边扑救、边报警的方法。(√)

68. 发生火灾,逃跑时最好的办法是低头弯腰,必要时可以爬行。(√)

69.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70. 单相触电不会对人体构成较大的伤害。(×)

71.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72. IT系统是保护接零系统。(×)

73. TT系统主要用于高压用户。(×)

74. TN系统分为TN-S,TN-C-S,TN-P三种类型。(×)

75. 我国标准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

76. 雷击不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77.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78. 重大危险源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79. 对于一般的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引起注意,不必立即进行整改。(×)

80.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

81. 石棉肺属于尘肺病的一种。(√)

82.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应每年申报一次。(√)

83.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84. 防坠落护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和密目式安全立网。(×)

85. 特别重大事故由发生事故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86. 生产经营单位要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就要加强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87. 对于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必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88. 整顿的“三要素”,是要明确物品的放置场所、放置方法和做好标示。(√)

89. 为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应该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90.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劳动状态对人体有害。(√)

91. 作业场所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平稳可靠,不得超过2 m高度。(√)

92.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93. 生产经营单位发现事故隐患后,应及时整改。(√)

94. 不定期检查是指对整个生产现场的检查。(×)

95.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96.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97.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98. 应急准备和抢险的目的是为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

9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100.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101.劳动者离岗前90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02.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

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医疗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03.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104.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对离职劳动者不必进行健康检查。(×)

105.未成年工在身体允许情况下可以从事法律规定的禁忌工作。(×)

106.职业病因为不是在工作中即时形成,不能定性为工伤。(×)

10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个体防护用品,不得挤占、挪用。(×)

108.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家属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10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11.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1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辞退。(×)

1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114.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15.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16.用人单位违反了告知义务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117.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11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承担承担一半。(×)

119.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120.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21.用人单位视情况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22.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不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2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24.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25.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因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不应当承担责任。(×)

126.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127.对可能发生一般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128.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29.《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130.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保存期限用人单位自定。(×)131.劳动者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132.劳动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33.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不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134.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13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旅游和不定期检查。(×)136.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37.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138. 职业健康监护形式中不包括对劳动者进行离岗健康检查。(×)

139. 采取主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不需要劳动者合作。(×)

140.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141. 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工种的人中,人体发生职业性损伤的概率和程度是无差别的。(×)

142. 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纳入人事档案,由企业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143. 职业病诊断机构是指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病诊断条件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职业病诊断资格医师的医疗卫生机构。(×)

144. 职业卫生标准中所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粉尘外,还包括生物因素。(√)145.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

146. 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不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

147. 卫生部门对健康监护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重要问题不需要向安全监管部门通报。(×)

148. 国家卫生部门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

149. 职业危害控制是职业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

150. 国家安监总局组织指导职业危害申报工作,但不参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151. 职业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152. 企业不需要依法如实申报职业危害项目。(×)

153. 在职业危害事故或危害状态得到有效控制后,安监部门应当及时解除控制措施。(√)154.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不出示监督执法证件。(×)

155. 职业安全以保护人的财产安全为基本目标。(×)

156. 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结果不需要定期上报当地有关部门。(×)

157. 企业生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审查与验收不属于安监部门检查范围。(×)

158. 职业病的发生,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159. 职业健康标准属于职业健康管理法规。(×)

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是为保护职工健康,消除粉尘危害,防止发生尘肺病,促进生产发展而制定的。(√)

161. 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

162.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在拒绝劳动时,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163.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

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64. 职业卫生服务首先由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承担和完成,也可以由用人单位完成。(×)

16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166. 企业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予以配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拒绝。(×)

16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168.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经自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人生产和使用。(×)

16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

170.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可以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171.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72. 从业人员没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职业健康权利。(×)

173. 从业人员不得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作业。(×)

174.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

175.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可以适当收取办理费用。(×)

176. 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变更申报。(√)

177. 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丝等粉尘属于植物性粉尘。(√)

178.混合性粉尘的组成成分虽然不同但其特性、毒性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差异不大。(×)179.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

180.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不都是可燃性粉尘。(×)

181. 烟草粉尘与亚麻、谷物粉尘属同一种非导电性易燃粉尘。(√)

182. 吸烟可以降低粉尘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概率,因此,提倡接尘工人吸烟。(×)183. 降尘效果与供水量有关,供水量大,降尘效果差,反之效果就好。(×)

184. 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包括: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85.在生产条件下毒物主要经消化道进人人体。(×)

186.呈气体、蒸汽、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进人体内。进入呼吸道的毒物,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大循环,毒性作用发生快。(√)

187.大部分职业中毒都是毒物由皮肤进入人体引起的。(×)

188.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是因为发生了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中毒是慢性中毒。(×)

189.呼吸系统常见的急性中毒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

190.毒物引起的中毒往往是单一器官、单一系统的损害。(×)

191.职业中毒的病因是职业环境中的化学毒物,故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毒物对职工的侵害。(√)

192.汽油为一种混合烃类,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特殊臭味。(√)

193.硫化氢为剧毒气体,主要经消化道进人人体。(×)

194.一氧化碳(CO)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

195.氯气(Cl2)常温下为无色,具有强烈异臭的刺激性气体。(×)

196.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对控制粉尘危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97.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98.通风按工作环境实施的换气原则可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混合通风。(√)199. 接触职业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

200. 脱离接触毒物一段时间后,才呈现中毒临床病变,属于毒物的吸收。(×)

201. 只要成分相同的粉尘,不论化学构形和表面结构有没有差异,或者表面吸附或包裹其他化学成分的情况是否不同,造成对人体的毒作用程度都是一样的。(×)

202. 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不容许超过的限值。(√)

20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人民政府行使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的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行施监督管理职责。(√)

204. 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应根据毒物的毒性、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行区分隔离,以免产生叠加影响。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上风侧。(×)

205. 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206. 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急症,是化学物质对皮肤、黏膜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慢性损害。(×)

207.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单位,应采购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的产品,并应核实产品的相关证书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不需要查验检测报告。(√)

208. 废弃药品销毁场距场外建筑物的外部距离不应大于20m。(×)

209.安全标志认证同时适用于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

210.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用人单位不得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否则是违法行为。(√)

211.用人单位不可索取所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标志认证证书复印件备案。(×)212. 不具备职业病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213.过滤式呼吸器依靠过滤元件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如果选择不当,呼吸器就不能起作用。(√)

214.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215.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216. 在操作剪板机过程中,采用安全的手用工具清理边角料,可防止手指被模具轧伤。(√)

217. 辨识危害就是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218. 企业购置用于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219. 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者拆除。(√)

220. 强调安全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生产。(×)

221. 只要消灭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就能完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222.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 9006-2010)属于行业标准。(√)

223. 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符合“三同时”的要求。(√)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道题2分,共40分) 1、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的人员是:()。 A项目经理B安全总监C安质部长D专职安全员 2、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 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 C、光亮、气温、气压、温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3、为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多饮以下哪种水最好?( ) A、纯净水 B、汽水 C、淡盐水 D、不喝 4、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次。 A、60~80 B、70~90 C、80~l00 D、30~50 5、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不能用什么灭火? ( ) A.四氯化碳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6、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A、站在铁板上操作 B、站在绝缘胶板上操作 C、穿防静电鞋操作 7、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8、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

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

)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9、重视和保障从业人员的(),是贯穿《安全生产法》的主线。 A.知情权 B.生命权 C.健康权 D.批评检举权 10、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执行安全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 A 同时设计、同时生产 B 同时生产、同时施工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11、我国的消防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2、“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在( )月。“全国质量月活动”在( )月。( ) A、6月、9月 B、9月、6月 C、6月、8月 D、8月、6月 13、国际规定,电压()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A.36伏 B.65伏 C.25伏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 A.安全生产技术 B.安全生产知识 C.安全生产条件 D.安全生产素质

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资料 一、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职责 1 、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施工现场管理中一时一刻都不能 忽视的工作。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是企业全体员工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进入施工现场,参加工程建设全体人员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 2 、安全管理的基本含义:劳动者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活动。 安全管理是对工作环境、施工各环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提出一定的安全要求,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安全管理的任务: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 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进行 安全教育、米取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4、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 培训、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等内容。具体有: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企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贯彻执行劳 动保护法和规章制度,努力改善施工环境。 (2)、结合企业和施工生产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 建立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监督、检查这些规程和制度的执 行情况。 (3)、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

等应米取的各种措施。制定安全措施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在 实施过程中加强检查和督促。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包括综合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检查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请有关部门解决,及早发现事故隐患。 (5)、搞好劳动保护,做好劳保用品的发放工作、劳保用品的管理使用及保护女工和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6)、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主要是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 教育和独立操作、特殊工种、某些危险岗位的专门安全教育。 (7)、采取相应的组织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考核,从技术上保障安全。 (8)、建立伤亡事故及时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立即做好抢救等善后工作,要组织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防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 、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求 由于施工生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工作条件差、手工露天作业多、沟坑、 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多,较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所以安全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求是: (1)、进场教育、标志明确、防范周密、定期检查,重点是防范。要进行 进场前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反复宣传,警钟长鸣。现场要设置醒目的安 全标志,安全防护措施要齐全,教育施工人员照章作业,设专业人员在工地上巡视检查,发现违章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种安全防护法规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2)、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试题

二0一九年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计:24分,每空:2分) 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2、生产经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3、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和,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制,其中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将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掌握风险防范技能和事故应急措施。 8、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二、选择题(共计:20分,每空:2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应急工作负有哪些职责?() A、没有职责 B、组织制定预案但不需实施 C、实施但不必组织制定预案 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应急预案前,应当进行()和应急资源调查。 A、调研走访 B、事故风险评估 C、应急预案的学习 D、应急演练 3、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拖延不报 B、迟报 C、被举报 D、不报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A、45个工作日 B、30个工作日 C、2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 5、《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撤职的处分,对逃匿的处( )日以下的拘留。 A、5 B、10 C、15 D、20 6、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组织应编制本单位的()。 A、现场处置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D、综合应急预案 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的职责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 A、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B、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学文稿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职业素养 丏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管理水平、精湛的安全技术,勇于管理,善于管理。安全员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检查要使职工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管理者也要以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断地检查,才能促使安全习惯的形成。 安全检查宗旨:通过检查督促职工认真做好每天本岗位应该做的安全工作,确保隐患的及时消除。 安全检查的手段: 1、按照确定的检查路线进行。 2、应用眼观、耳听、鼻子闻、手摸的斱法来捕捉各种隐患信息。 3、查出隐患应认真作好记录(只记“五要素”卲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结果。) 全生产管理员培训课程大纲 第1 讲:安全管理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 1. 安全管理员的工作内容 2. 安全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与权力 3. 安全管理员的素质要求与职业道德 第2 讲: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 1. 认识安全管理 2. 安全生产技术 3.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4. 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第3 讲: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建立 1. 设计安全管理部门 2. 界定安全管理职责 3.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第4 讲:安全生产教育 1. 认识安全生产教育 2. 安全生产教育的类型 3. 安全生产教育的斱式 4. 安全生产教育的斱法 第5 讲:安全生产检查 1.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2. 安全生产检查的斱式 3. 安全生产检查的流程 4.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具 第6 讲:伤亡事故管理 1. 认识伤亡事故 2. 伤亡事故的预防与救援 3. 伤亡事故的报告与登记 4. 伤亡事故的调查 5. 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 第7 讲:职业卫生与劳劢保护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卷

蒙东协合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卷 一、单选题:(30道小题,每小题2分) 1.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由()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A生产经营单位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工会 2.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措施。 A环境的B物的C人的 3.企业必须贯彻( )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做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A安全教育B安全生产C安全检查 4.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应当()。 A认定为工伤B视同为工伤C确定为工伤 5.职业病目录规定,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大类。 A、五 B、九 C 、十 6.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死亡2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7.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中的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

查安全设施、查( )。 A隐患B整改C作业环境 8.人体发生触电后,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一般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及( )。 A 三相触电B跨步电压触电C直接触电 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 A 吊销营业执照 B 关闭C取缔或罚款 10. ( )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 A安全法律B安全投入C安全制度 11.氧气瓶、乙炔瓶、氩气瓶的颜色各为()。 A蓝色、白色、灰色 B 黑色、黄色、灰色 C红色、黄色、绿色 12.人体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 )。 A生产中毒B职业中毒C接触中毒 13.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的安全培训。 A车间级、班组级B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C班组级14.人体散热主要通过对流、辐射、蒸发三种形式,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湿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 A、50%~60% B、20%~30% C、80%~90%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卷(答案)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卷1(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D)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2.下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表述,最准确的是(C)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政府监管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 3.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A) A.政府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4.叶某为某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下列关于叶某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亲自为职工讲授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人,予以保证的是(D) A.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 6.某公司委托一家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为本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保证该公司安全生产的责任(A) A.仍由该公司负责 B.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 C.主要由接受委托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负责,该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D.由双方在委托合同中约定 7.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的是(B) A.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B.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起草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讲话材料 C.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D.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8.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对所有从业人员都应当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B.对有过相似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可以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从业人员培训不合格的应予以辞退 D.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9.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同时”的内容(C)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10.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B)

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心得

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心得 安全是我们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无从谈起生产。安全是广大职工的最大福利,只有确保了安全生产,我们职工的辛勤劳动才能切切实实、真真正正的对其自身生活产生较为积极的意义。无论事情如何,我们都要把握好一切,在发展中,一定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安全是人生重要的一课,安全是职业的底线;在安全和效益面前,重要的是先安全,再考虑效益,我相信事故都可预防;我更坚信所有事故都可以在管理上找到原因。 我参加工作以来,让我牢记的就是:安全管理上的一个核心就是责任,需要我们服从他人的管理,也要加强自我管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顺利完成好任务,最终实现事故不再发生。 谁安全、谁生存;谁安全、谁幸福。要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执行者要“以人为本”,积极调动起员工自主责任安全感,自我管理成为自觉行动,人活着生活才会美好。如果我们管好了人的因素,就会避免事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细心点、认真点、勤快点、大家都有点责任心、事故就不会发生了。任何先进的企业,不在于机械或生产工艺的先进,而在于人的思想的先进,也就是说一个优秀企业的存在,首先要为之存在一批优秀的员工。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以尊重人的先进的意识和思想为本。单位内围绕着开展民主生活会,组织工人参与单位事务管理,来积极吸取职工对于安全生产的有益意见和可实施办法。在做到民主管理的同时,有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开展。努力工作,生产搞上去,做出好的成绩,这也是立足本职,立足本职包含着方方面面。只要我们每位职工从自身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第三的思想,遵规循章,抵制三违,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去做工作,就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本质安全,甚至我们煤矿的本质安全。 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对安全生产现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每天的工作应在现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时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通过安全培训教育,运用心理学,使员工提高安全技能,安全意识,消除侥幸心理,杜绝违章行为。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培训中,培训老师介绍了一些新的安全

2018最新安全员考试题库

2018最新安全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安全的组织管理是指()。[正确答案:C] A、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政策 B、设立安全管理的机构 C、设计并建立一种责任和权力机制以形成安全的工作环境的过程 D、把安全管理作为组织目标的一部分 2、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正确答案:B] A、制定安全技术方案 B、建立和维持安全控制系统 C、增加安全投入 D、加强内部沟通 3、不属于制定灾害与风险控制标准时应该考虑的四个阶段是()。[正确答案:D] A、风险识别阶段 B、风险控制阶段 C、风险评估阶段 D、输入控制阶段 4、不属于安全管理评审系统评估安全管理的要素是()。[正确答案:C] A、组织管理 B、政策、目标、范围和有效性 C、公司营销战略 D、安全业绩量测系统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努力构建()的安全 生产工作格局。[正确答案:A] A、“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B、“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全面负责、企业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C、“政府依法监管、部门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D、“政府全面负责、部门统一领导、企业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6、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的人员担任。[正确答案:C] A、技术职称 B、工作年限 C、执业资格 D、行政职务

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题库 7、下列不属于危险源辨识方法的是()。[正确答案:D] A、专家调查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召开大会 8、下列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D] A、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B、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C、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D、后果的不变性 9、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包括()个阶段。[正确答案:C] A、6 B、3 C、4 D、5 10、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部分构成。[正确答案:D] A、2 B、3 C、5 D、4 11、下列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的表述是()。[正确答案:D] A、综合预案 B、专项预案 C、现场预案 D、个别预案 12、不属于演练类型的是()。[正确答案:D] A、桌面演练 B、功能演练 C、全面演练 D、及时演练 13、不属于人本原则的内容是()。[正确答案:D] A、动力原则 B、能级原则 C、激励原则 D、指导原则 14、不属于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的是()。[正确答案:C] A、提高人的可靠性 B、人机界面的安全 C、人本原则 D、工作环境 15、不属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责是()。[正确答案:C] A、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B、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与交流 C、领导艺术的交流工作 D、监督在建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 16、建筑工程、装修工程按照建筑面积配备项目专属安全生产管理人的不正确要求是()。 [正确答案:D] A、1万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B、1万~5万平方米的工程不少于2人 C、5万平方米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 D、可以不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劳务分包单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错误的要求是()。[正确答案:D]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考核试卷(答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培训合格证考核试卷(答案) 单位得分 一. 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1. 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三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 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扩建、改建和引进项目时,必须保证该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 “三违”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它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容。 4.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书,方可上岗作业。 5.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6.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7. 根据《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矿山、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五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 安全检查的主要容是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9. “全全生产月”是每年的 6 月份。 10.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1.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2.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省安全生产条例》自2006年B起施行。 A.10月1日B.11月1日C.12月1日D.12月15日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学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学习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 3、海因里希事故法则说明,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4、危险源分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资它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另一类是对能量或危险物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它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安全第一原则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它工作时要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它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它工作要服从于安全。 6、200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安全生产中长期奋斗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到2020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7、我们现行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平审标准》共有(12)一级要素,(53 )二级要素;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四全原则是(全员)、(全过程)、(全部位)、(全天侯)。 8、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今年我们集团公司为规避作业风险,减少或避免施工作业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出台并下发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定》和与其配套的《作业管理规定》; 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0、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2、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13、安全生产工作要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纠)。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单位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建立单位负责人带班考勤档案。带班负责人应当掌握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 )日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当地(市级)30、特种设备在(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16.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公共安全管理基础知识部分 一、判断题 1、从广义角度来讲,事故是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不安全的行为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 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对) 2、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三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对) 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 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错) 4、领导为了赶生产任务,要求职工违章冒险操作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并有权批评、检举或控告领导。(对) 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有权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重大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 隐患,有权责令其停产停业。( 对 ) 6、“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这个法则是: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 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会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 对 ) 7、《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错 ) 8、一般而言,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负有指挥决策权,具有核心作用的人,就是主要负责人。( 对 ) 9、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对 ) 10、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检查不能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随意地查封或责令停产停业。( 对 ) 1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对) 1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 用的人员。(错 ) 1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这样有利于安全检查不走过场。( 对 ) 14、在一些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承包中,发包人(甲方)与承包人(乙方)签订伤亡事故合同时,规定若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甲 方只赔偿一定的费用。这种合同是无效的,但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或公证后有效。( 错 )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赔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 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对 ) 16、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规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对 ) 17、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错 ) 18、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对 ) 19、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功能。 ( 对 ) 20、“轨迹交叉”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人、物两大 系列时空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所在。( 对 ) 21、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可采取加强管理和加强安全教育措施后继续使用。( 错) 22、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是依法组建成立的,具有为安全生产服务的执业资格,对其出具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 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负法律责任。( 对 ) 23、能量意外转移理论是指:因某种原因能量失去控制,产生异常或意外的释放,从而发生事故。( 对) 24、安全生产经费用应当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 ) 2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矿山、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 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对) 26、工伤保险费需要由个人缴纳。(错) 27、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原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对) 28、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错) 29、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劳动者自己承担。(错) 30、一般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 能力。(对) 31、当安全技术措施和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对) 32、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时,对于那些可能导致最严重的损伤或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发生概率极低,就可以不必考虑。(错) 3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对) 34、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

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课题: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时间:年月日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授课:焦保举 内容: 营运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生活来源的工作。由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职业兴趣、职业习惯、职业必理和职业传统,形成了共同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于是便逐步形成了职业实践密切联系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道德伦理,即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和总和。汽车驾驶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与社会关系甚为密切,汽车驾驶员作为集体活动中的一员,往往单独执行任务,具有操作独立性强、活动自由度大的特点,若一时疏忽便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驾驶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尤其重要。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主体 职业德主体主要表现为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成年人,职

业道德是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深化和拓展、职业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职业道德的内容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往往表现为世代相承的职业传统,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人有着共同的职业必理和职业习惯。 、职业道德的形式 职业道德的形式生动活泼,便于遵守,有较大的适应性。常以规章制度、业务条例、工作守则、文明公约、劳动须知、企业暂词、行动保证等形式出现。 三、营运汽车驾驶员的岗位特点和要求 营运汽车驾驶员是道路运输行业客货运输作业人员的主要工种。汽车运输具有快速、机动、分散的特点,构成了营运汽车驾驶员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1、流动分散 汽车运输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和流动分散作业。因此,要求汽车驾驶员自觉遵章守法、注重公德,保证运输的有序进行。 2、操作的独立性和广泛的联系性 由于汽车运输分散作业的特点,营汽车驾驶员通常是一个人独立工作。他一方面要经常独立地处理运输中遇到的由于车况、路况、交通状况和气候等变化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和旅客、货主和运输过程中的各方面人员发生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材 安全员是指企业中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员和检查员。安全员不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者,也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安全员承担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员工作的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安全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同时需要联系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动基层单位甚至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安全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在了解安全员工作的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积累的。 要胜任安全员这个岗位,安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机械、电气、化工、防火防爆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员必须掌握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安全员应该不

断地努力学习,随时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 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安全员要组织制定并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的落实,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实现对人、机、物等全面系统的管理,对安全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安全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安全员的职责和权限 安全员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安全员岗位也就有着非常重要的职责,安全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全员职责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2)参加编制长远规划、年度安全措施计划,参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 (3)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计划。 (4)提出和参与完成“零事故”计划和安全目标的措施和方法。 (5)指导员工开展安全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7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增强其领导安全生产的能力,促进我矿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煤矿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具体指:煤矿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通防、机电、地测、调度等部门负责人;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班组长;其他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培训,经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并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复审和再培训。 未取得安全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因工作或任职的需要外出学习、培训的人员由矿长确定,并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整理)5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5.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并应按规定进行再培训。 【要素释义】 企业主要负责人指对本单位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具体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长、投资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等。 培训考核分类: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或者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所辖区域内中央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除中央企业、省属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四)省级煤矿安全培训监管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后发主要负责人资格证书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证书有效期由安监局的发证单位确定。 【达标要求】 企业负责培训的管理部门应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123号)的相关要求,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登记。主要包括姓名、资格证书号、培训时间,有效期限。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4)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 (4)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5)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管理人员安全考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选择填空题 1、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是指安全生产行政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安全监督体系。A:工程体系;B:安全生产实施体系;C:技术体系;D:安全体系 2、企业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经营理念,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在确保从业人员的前提下组织电力建设工作。A:安全健康;B:身体健康 3、环境保护是指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污染源在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占、动用地以外的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A:组织和技术性;B:针对性技术 4、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A:安全隔离和警告标志;B: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5、施工现场的力能管线敷设应合理,投产后不得任意切割或移动,如需切割或移动,应事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A:办理审批手续;B:设置安全警戒。 6、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防止对造成污染。A:环境B:社区 7、班组应组织每周一次的安全日活动,做到有内容、有目的、有记录,每天应坚持进行班前列队安全讲话,做到“三交:、三查:”,班后应开好安全小结会。A:交任务、交安全、交技术、查衣着、查“三宝”、查精神状态B:交时间、交地点、交任务;查思想、查安全帽、查安全带 8、《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A:身体健康;B:生命和财产 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方可上岗作业。A:资格证;B:操作证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以及事故应急措施。A:危险因素、防范措施;B:有害因素、预防措施 1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检查及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A:负责人;B:安全负责人 1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应承担的责任。A:免除或者减轻B:负责 1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A:工资和福利B:工资和待遇 1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A:劳动保护用品;B:个人防护用品 15、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两侧有可靠栏杆的便桥,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人行便桥、手推车便桥的宽度分别不得小于;汽车便桥应经设计,其宽度不得小于3.5米。桥的两侧应设有可靠的栏杆。A:1米和1.5米;B:1.5米和2.5米 16、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垃圾和废料应及时清除,做到“”。A:工完、料尽、场地清;B:垃圾、废料、落地清 17、氧气带、乙炔带及电源线应规范布置,工作结束应及时。A:整理回收B:盘绕回收 18、施工人员应有意识,严禁乱拆、乱拿和乱涂、乱抹。A:成品保护;B:安全 19、配电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作到。A:一机一闸一保护;B:灵敏可靠 20、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金属支架应稳固,并采取保护;支架不得带电移动。A:接地或接零;B:防触电 21、现场道路以及脚手架、跳板和走道上的积水、霜雪应及时清除并采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