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文字学》
- 格式:doc
- 大小:317.39 KB
- 文档页数:16
0209文字学一、简述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答:关于殷商甲骨文,可稽考的贞人书法家就达120多位。
他们性格各异、才华各有千秋,表现在书契风格上就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以飨读者。
一、瘦硬挺直、尖锐芳峻,属于劲峭型因为甲骨文是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尽管随着刀具的不断改进,刻写难度有所降低,刻写的线条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刀一线,笔画清朗瘦劲,相交处略粗,显得丰润饱满。
笔画的起、止处总是呈尖角状,相接处换刀另刻呈方角状。
结体细长,两边长竖略往里弯,呈内掩状。
风格峻挺俏丽,犹如唐代欧阳询的楷书。
但是,浑融的端头和圆婉的转角在甲骨文中是非常少见的。
二、均匀对称、大小不一,属于奇肆型这类字的笔画中间粗、两头细,某些地方特别粗,与金文的肥笔相似,结体开阔,风格雄奇突出,对早期金文书风的影响较大。
据观察:甲骨文实体的字形往往大小不一致,大都是笔画多的字形大,笔画少的字形小,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当时刻写工具的制约。
三、两字合写、偶有三连,属于雄浑型这类字的笔画厚重圆润,结体为了避免因线条粗而产生的拥挤,将边线向外弯曲,呈现外拓状。
甲骨文中的合文大概是当时的一些专有名词,两个字或三个字写在一起,如“小丁”等。
还有一些合文的字和方式极为特别,很容易混淆,如“十二月”等。
风格圆通雄浑,与后来的篆书有些接近。
直至后来的金文中,仍有不少两字合文出现。
四、一字多形、正反不拘,属于委婉型甲骨文以点画劲峭、结体方折为主要特征,而这类字反其道而行之。
由于视物的角度不同、状物的方式不同,一个字的笔画有多有少,形成一字多形,字的摆放也可横、可竖、可倒,合成结构字的偏旁可左可右,而且线条纤细、婉转流丽、结体颀长、布局参差,整个风格如仕女步春,飘摇多姿。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文字还没有统一之前是可以理解的。
五、行列不分、参差错落,属于疏放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龟甲、兽骨的硬度和表面不平整给刻写造成了难度,使得在一定技术条件下难以做到字与字之间的统一安排。
《文字学》(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文字学术语解释1.小学 2.小篆3.大篆4.古文 5.合文6.以形会意字7.借形变体字 8.合音字9.异体字10.古今字二、填空1.《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金文编》的作者是()。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文字。
6.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文字、()文字三类。
7.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12.异体字的()和()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而表音性(),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削弱而()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文字学专题讲义一传统的汉字分析法——‚六书‛(一)‚六书‛的名称与次第‚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周礼》只有‚六书‛的名称而没有对‚六书‛的具体阐释。
直到东汉的班固才在《汉书〃艺文志》里首次将‚六书‛细目罗列出来,《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礼》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最早为‚六书‛逐一下了定义并运用它全面分析汉字结构的是东汉的许慎。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后来的文字学著作一般细目的名称遵从许慎,顺序遵从班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六书‛例释1.象形《说文〃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诘诎‛是‚曲折‛、‚弯曲‛的意思。
意思是运用线条把客观实物的外形轮廓大致勾画出来,勾画的方法是随着客观实物形状的不同,字形也屈曲宛转而不同,‚日‛和‚月‛就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字。
象形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形状。
象形字举例:日、月、人、女、子、又、口、心、手、止、目、耳、牙、自、羊、牛、禾、木、艸、来、刀、弓、矢、眉、石、果、瓜、巢2.指事《说文〃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意思是说,一看就可以认识,但要经过仔细考察之后才可以了解它的含意,‚上‛、‚下‛就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
许慎对‚指事‛的界定显然不够明确。
重点考核(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字和汉语文字学一、文字文字的性质:是记录语言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文字:秦代以前叫做“名”、“书”、“文”或“字”。
《仪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按“名”即指文字。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按“书”即指文字。
《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按“文”即指文字。
《吕氏春秋序》(东汉高诱撰)暴之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有能增损一字者与千金。
按“字”即指文字。
文字一词,始见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时所刊立的琅邪台刻石(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80千米处)的“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一语中。
此后,它既可以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整个体系,也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
二、中国文字现有56个民族和80多种语言,有本族文字的共有23个。
有现行文字31种。
可分为五个系统:(一)汉字系统(有汉文、彝文、朝鲜文)(二)印度字母系统(有藏文、傣文四种(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三)回鹘字母系统(有蒙文、新疆蒙文、锡伯文)(四)阿拉伯字母系统(有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五)罗马(拉丁)字母系统(景颇文、拉祜文、佤文、滇东北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载瓦文、布依文、哈尼文、侗文、土文、壮文、傈僳文、白文、黎文、纳西文)分别代表着儒学文化、佛教(包括喇嘛教)文化、阿拉马文化(公元初古伊朗,即以波斯为中心的东部伊斯兰文化,为今日我国喇嘛教文化的一部分)、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西洋科技文化等五种文化传统,各形成一个文化圈。
如果加上俄罗斯族使用的俄文字母代表的东正教文化,这些用文字符号作为承载体和标记的文化区域,就是今日所谓的世界五大文化圈。
汉字系统中的汉文,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有通行汉字和江永妇女字两种。
通行汉字,是指自夏商以来,社会通用以进行交际的汉字,如商、周甲、金文、现代汉字等。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独立学科。
本专业培养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以及相关文化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是: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语言学理论素养,比较强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风。
3、比较系统、深入地掌握本专业专门知识,熟悉所学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与本专业研究范围相关的边缘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较强的从事科研、教学和文化工作的能力。
4、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本专业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不过,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在其有关培养计划已提前完成并符合其他提前毕业条件的前提下,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宁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要求者,可以提前毕业,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一)训诂学本方向研究的对象是古代文献语言,主要研究内容是:古代文献语言的词义与释词解句的方法、规律,以及古书异例与前代训诂成果的批判继承。
(二)文字学本方向以古今汉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是:汉字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及古汉字的考释、形音义关系、使用规范、汉字文化、汉字教学法。
(三)古文献学本方向以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是:古文献的基本构成,古文献整理的内容和方法,古文献学史。
(四)现代汉语本方向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是语法、修辞、语音、词汇等。
四、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一)课程设置(见一览表)(二)必修环节(5学分)1、教学实践2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3、参加至少8次学术报告会2学分。
(三)关于学分的要求1、学位课 24学分(1)公共必修学位课1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3学分;第一外国语7学分,其中,基础外国语6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0209)《文字学》复习思考题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人2.女3.首4.目5.自6.马7.牛8.木9.水10.泉11.舟12.日13.月14.弓15.斤16.衣17.眉18.电19.一20.二21.三22.亦23.上24.下25.寸26.刃27.本28.末29.朱30.取31.各32.出33.即34.既35.戒36.析37.伐38.及39.光40.宗41.男42.从43.步44.武45.北46.友47.比48.歪49.棋50.逆51.唯52.政53.在54.江55.河56.院57.打58.训59.购60.问61.闷62.徒63.郎64.围65.胡二、用楷书转写古文字。
1.2.3.4.5.6.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三、名词解释。
1.汉字2.文字3.文字学4.异体字5.古文字6.今文字7.现代汉字8.象形字9.会意字10.通假字11.六国文字12.形声字13.大徐本14.小徐本15.六书说16.三书说17.指事字18.合体字19.独体字20.繁简字四、简答。
1.简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2.简述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性。
3.简述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传说。
4.简述从时间角度的古文字分类。
5.举例说明假借的类型。
6.简述甲骨文的特点。
7.简述西周金文的特点。
8.简述六国古文在形体上的特点。
9.简述大篆的特点。
10.简述小篆的特点。
11.简述隶书的特点。
12.简述章草的特点。
13.简述今草的分类。
14.简述行书的特点。
15.列举五部文字学著作。
16.列举五位文字学家。
17.简介《说文解字》。
18.《说文解字》中有哪些字体。
19.三体石经有哪些字体。
20.花草的“花”和花钱的“花”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五、论述。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省形:指汉字形声字的形符在形体结构上笔画有所省略。
如乔字“从夭从高省”。
省声:指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为某字的省略如:炊,从火,吹省声。
异文: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着作之一。
作者东汉许慎。
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
该书首创部首法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江苏金坛人《说文解字注》朱俊声江苏吴县人《说文通训定声》桂馥山东曲埠人《说文解字义证》王筠山东安丘人《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许慎定义模糊,对专注的理解分歧很大。
南唐徐锴、清代江声等人主以同部为转注,戴震、段玉裁等人主以互训为转注,朱俊声主以引申为转注。
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能创造新字。
转注和假借是对已有汉字的运用,是用字之法。
古今字: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
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今字”。
异体字:指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
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义。
通假字:就是古代文献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与之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代替其意义。
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一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初文:文字学上往往把某字的最早期写法称为初文,以区别于该字的较为后起的不同写法。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209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唐兰.陈梦家.郭沫若2、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繁化.简化.讹化.同化3、“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4、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草字编》.《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5、段玉裁的著作是()。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6、许慎是()人。
.东汉.西汉.北宋.清代7、“果”是()字。
.会意.指事.象形.形声8、“域”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9、不属于今文字的是()。
.隶书.楷书.章草.小篆10、“闻”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1、“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2、“国”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13、“上”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4、《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古文.籀文.重文15、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商周.夏16、“问”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7、“下”是()字。
.会意.指事.形声.象形18、“武”是()字。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19、“末”是()字。
.指事.象形.会意.形声20、“舟”是()字。
.会意.象形.指事.形声21、“花”是()字。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22、“木”是()字。
. E. 象形. F. 会意.形声.指事2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 A. 徐铉. B. 段玉裁. C. 许慎. D. 顾野王多项选择题24、属于古文字的有()。
.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25、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
.段玉裁.徐铉.许慎.王筠判断题26、《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
. A.√. B.×27、“舟”是象形字。
. A.√. B.×28、“西”是象形字。
. A.√. B.×29、“逐”是会意字。
. A.√. B.×30、“末”是指事字。
. A.√. B.×31、甲骨文里假借字很多,所以汉字是表音文字。
. A.√. B.×32、“尘”是会意字。
. A.√. B.×33、“大”是会意字。
. A.√. B.×34、“问”是从口,门声的形声字。
. A.√. B.×35、金文是铸或刻写的。
. A.√. B.×36、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A.√. B.×37、“元”的本义是人头。
. A.√. B.×38、“本”是会意字。
. A.√. B.×39、《说文解字义证》是段玉裁的著作。
. A.√. B.×40、《玉篇》是司马光的著作。
.A.√. B.×41、许慎对会意字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 A.√. B.×42、汉字起源于八卦是比较合理的说法。
. A.√. B.×43、由于汉字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比表音文字优越。
. A.√. B.×44、汉字拼音化是必然的趋势,不可改变。
. A.√. B.×45、文字具有记录功能,而汉字本身可以体现一定的意义,所以汉字是一种语言。
. A.√. B.×46、甲骨文时代,人们只用甲骨来书写记录事务。
. A.√. B.×47、汉字起源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
. A.√. B.×48、唐兰先生提出过三书说。
. A.√. B.×49、《三代吉金文存》是唐兰的著作。
. A.√. B.×50、《说文解字注》是王筠的著作。
. A.√. B.×51、《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西汉人。
. A.√. B.×52、文字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可言。
. A.√. B.×53、汉字简化是错误的。
. A.√. B.×54、汉字要拼音化。
. A.√. B.×55、“西”是指事字。
. A.√. B.×56、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太优越。
. A.√. B.×57、“天”的本义是指人头。
. A.√. B.×58、“明”是会意字。
. A.√. B.×59、甲骨文比金文古老。
. A.√. B.×60、“一”是象形字。
. A.√. B.×主观题61、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2.院3.秉4.承5.含6.光7.往8.来9.校10.训11.和12.牛13.特14.西15.行16.天17.下18.精19.神20.几21.人22.薪23.火24.结25.构26.理27.工28.作29.资30.力31.果32.在33.牧34.有35.手36.足37.字38.元39.口40.羊41.云42.雨43.河44.江45.武46.步47.册48.虫49.山50.一二、名词解释。
1.文字2.六书说3.文字学4.小学5.古文字6.今文字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2.谈谈你对汉字前途的认识。
3.举例说明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参考答案:1.象形<\ p="">3.会意<\ p="">5.形声<\ p="">7.形声<\ p="">9.形声<\ p="">11.形声<\ p="">13.形声<\ p="">15.象形<\ p="">17.指事<\ p="">19.形声<\ p="">21.象形<\ p="">23.象形<\ p="">25.形声<\ p="">27.象形<\ p="">29.形声<\ p="">31.象形<\ p="">33.会意<\ p="">35.象形<\ p="">37.形声<\ p="">39.象形<\ p="">41.象形<\ p="">43.形声<\ p="">45.会意<\ p="">47.象形<\ p="">49.象形<\ p="">50.指事二、名词解释。
<\ b="">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2.六书说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4.小学是我国古代关于汉语言文字学的术语,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6.今文字指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1.答案要点:(1)汉字起源有很多传说,影响比较大的有结绳记事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这些说法是于6000年前,成熟于4000年前;(3)汉字来源于图画与刻画符号。
2.汉字不是低级文字;文字发展三阶段说是错误的;汉字时成熟而有生命力的文字;表音文字分为二的看待;汉字的前途应该让历史来回答,不应该人为规定;目前看不出汉字被拼音文字取3.(1)表意字上加注音符。
例:?简化字作鸡,鸡的初文是象物字,加注了音符“奚”,象鸡的(2)表意字字形上部分改换成音符。
例:何是负荷的“荷”的本字,何的表意初文象人肩荷一声字。
(3)在已有文字上加注意符。
a.为明确假借意而加意符。
例:师,本当师众讲,汉代假借它表示狮子,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b.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
例:“取”字引申有娶妻的意思,后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表示这c.为明确本义而加意符。
例:“它”是“蛇”的初文,“蛇”为了明确“它”的本意,在本字上加注意(4)改换形声字偏旁。
例:振起的“振”有赈济的意思,后来就把“振”字的“手”旁改成“贝”旁(5)意音合成。
例如:镁,由意符“金”和声符“美”直接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