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2、社会主义中国现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4、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5、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哪些共同特征?

6、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有哪些特征?

7、社会主义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8、什么是企业?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9、社会主义企业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0、社会主义企业的作用是什么?

11、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12、现代公司法人制度有什么优点?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特点是什么?

14、金融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15、什么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什么?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的作用有哪些?

17、为什么国民收入要实行再分配?

18、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

19、社会主义条件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20、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21、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

22、什么是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3、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

24、为什么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

25、农业结构可以大体作怎样的划分?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6、当前健全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27、什么是转移支付?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实行转移支付的原则是什么?

28、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否矛盾?为什么?

29、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有什么作用?

30、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于发展本国经济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1)生产力总体水平很低。(1.5分)(2)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市场经济有待完善。(1.5分)(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确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1.5分)(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1.5分)

2、(1)只有发展生产力,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1.5分)(2)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的生活水平。(1.5分)(3)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进入世界先进科技行列。(1.5分)(4)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进入较高级阶段,并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基本条件。(1. 5分)

3、(1)改革旧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2)改革是经济体制的创新,它必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发巨大的变革。(2分)(3)

改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就是一场革命。(2分)

4、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1分)。(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顾特征。(1分)(2)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向。(1分)(3)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并使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2分)(4)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1分)

5、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客观的市场力量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1分)

特征:(1)承认企业与生产者个人等市场主体的独立性。(1分)(2)建立起统一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1分)(3)建立起有效的间接宏观调探体系。(1分)(4)有完备的经济法规与制度作保证。(1分)(5)遵守国际经济交往中通行的规则与惯例。(1分)

6、是指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通过客观的市场力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1.5分)特点:(1)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或份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1.5分)(2)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1.5分)(3)有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与强大的政治优势作保证。(1.5分)

7、(1)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分配中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2分)(2)公有制以外的多种经济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存在,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分)(3)市场经济要求的是按要素分配,必然形成多种分配方式。即使在公有经济内部,劳动者除提供劳动外,还向生产过程提供其它非劳动要素时,就会形成多种分配方式。(2分)

8、(1)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济活动,拥有独立资金,实行独立核算,以赢利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1.5分)(2)特征:a、企业是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以协作劳动为基础,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1.5分) b、企业拥有进行独立经济活动所需的一定物质条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以收抵支,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1.5分)c、企业具有法人资格,是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并履行一定的义务,能够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其他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1.5分)

9、第一,社会主义企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国家所有或部分劳动群众所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第二,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不再被少数剥削者凭借产资料私有权无偿占有,而是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并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进行分配,个人消费品主要实行按劳分配。(2分)第三,劳动者之间确立了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1分)第四,社会主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与职工民主管理相结合。(1分)

10、(1)企业是直接从事生产、建设、流通的社会经济细胞,为社会提供各种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与劳务,保证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保证社会存在与发展,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2分)(2)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2分)(3)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直接参加者,是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市场活动的主体。(2分) 11、现代企业制度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坛经济要求的以公司法人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形式。(1分)其基本特征是:(1)产权关系明晰;(1分)(2)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1分);(3)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领享有所有者的权益,企业破产时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1分);(4)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得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分);(5)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1分)

12、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优点(1)产权明晰界定,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产生明显效益。(1分)(2)有限的经济责任有利于分散风险以及企业的破产与消亡,又有利于企业的新生(1分)(3)政企职责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利于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专门化与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形成现代的经理阶层。(2分)(4)所有权转移方便。(1分)(5)吸收投资方便,容易扩大规模,促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上(1分)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等构成的有机整体。(1.5分)其特点是:(1)统一性:它是完整的全国统一大市场;(1.5分)(2)开放性:按照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运行的,不受地域与非市场因素限制与约束的全方位开放的市场;(1.5分)(3)竞争有序性:进入市场的各市场主体按照法律规范平等地有序地展开竞争。(1.5分)14、(1)能更地地集聚社会各种资金,用于经济建设。(1分)(2)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1分)(3)促进银行讲求经营效率,促进金融业在竞争中壮大。(1.5分)(4)通过对金融市场所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1.5分)(5)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

15、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机体内,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功能。(1分)作用有:(1)自动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大体均衡包括社会总量与商品个量的供求均衡。(2分)(2)促进企业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加快技术进步,讲求经济效益。(1分)(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1分)(4)协调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1分)

16、利率的作用:(1)调节进出口贸易。(2分)(2)调节资金的流出流进。汇率下降,吸引外国资金,汇率上升,则向国外投资(2分)(3)影响国内物价的变动,从而对国内经济发展起调节作用。(2分)

17、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其必要性:(1)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1分)(2)保证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1分)(3)保证满足社会公共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的需要。(1分)(4)保证满足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1分)(5)保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1分)(6)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是在宏观调节收入分配,缓解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1分)

18、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消费过弓中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消费的组成关系和比例关系。(1分)消费结构受自然、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制约(1分)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最基本因素。(1分) 产业结构是影响消费结构的直接因素。(1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1分)人口的总量和构成对消费结构也有一定影响。(1分)

19、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指可运用于生产过程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运用是经济增长的首要的主体因素。劳动力资源的运用包括数量、质量、结构三方面(1分);自然资源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1分)技术装备,指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技术装备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1分)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1分)生产要素组合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能否实现及其程度。(1分)经济体制通过向其它因素进行渗透来发挥制约经济增长的作用。(1分)

20、(1)经济发展战略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1.5分)(2)要符合中国的国情(1分)(3)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5分)(4)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变化。(1.5分)

21、(1)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1分)(2)改进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挖掘现有的生产潜力。(1分)(3)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1分)(4)提高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1分)(5)调整经济结构,使之合理化。(1分)(6)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1分)

22、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与比例关系。(2分)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及其运动要符合下列要求:(1)能使社会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产生最

大的效益。(1分)(2)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协调、均衡的发展,社会再生产运行顺利,主导产业的优势,地区分工的优势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1分)(3)促进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1分)(4)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并得到最大满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劳动者就业比较充分。(1分)

23、(1)不同产业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各演产业技术进步的程度。(1.5分)(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快的产业,能吸引更多资源使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1. 5分)(3)技术进步快的产业会发展为朝阳产业或主导产业(1.5分)(4)当新技术革命渗透到传统产业部门引起变革时,夕阳产业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1.5分)

24、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态表现。(1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较少的农业投入可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会相对减少,造成农产品价格和附加值维持较低水平,从农业中将释放或挤压出大批剩余劳动力,并转向第二产业特别是转向第三产业中的“服务”类产业,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是随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的。这样,就形成了劳动力相对比重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转变为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占优势。(5分)

25、农业结构大体分为两层次。(1分)第一层次农业结构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副业、渔业(1分)第二层次,种植业可分为粮食、油料、棉花、蔬菜、水果、饲料等,畜牧业又可分为猪、牛、羊、家禽、蛋等。(1分)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分);(2)居民消费水平与习惯。(1分)(3)自然条件(1分)

26、(1)建立健全科学的经济决策体系和制度。(1分)(2)积极推进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的配套改革。(1分)(3)按照保持全国经济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对事权、财权和经济调控权进行调整与明确划分,在确保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探的权威性、有效性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地方政府运用经济杠杆的能力。(2分)(4)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政府机构。(1分)(5)加快经济法律建设,加强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和经济监督,保证市场经济运行的竞争有序性。(1分)

27、转移支付是政府或企业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2分)转移支付作为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把多集中的一部分收入返还给地方。(1分)返还的原则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又能逐步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力,在总体上协调地区间的经济发展。(3分)

28、不矛盾。因为:(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方面。(2分)(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2分)(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能力的根本保证。(2分)

29、对外贸易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包括进口与出口两个方面。(1分)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交流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内容,也是参与国际分工的纽带和桥梁。对外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所必需的国际条件。(1分)其作用有四:(1)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1分)(2)可以节省社会必要劳动,取得比较经济利益。(1分)(3)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与挑战,促进国内生产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国际化水平。(1分)(4)可以弥补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必需而又欠缺的条件。(1分)

30、(1)可以赢得时间,加速现代化进程。(1分)(2)有利于尽快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1分)(3)可以节约建设资金。(1分)(4)可以推进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与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1分)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1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1分)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简答和论述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自发地调节、配置社会资源。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2通货膨胀: 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贵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就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从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影响来看,通货膨胀的受害者一般是依靠固定工资生活的社会成员,而受益者则是利润的获得者。(2)从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预期的条件下,它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3)从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来看,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社会需求虚增,一方面刺激过度投资行为,另一方面造成劣质滞销商品旺销。(4)从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来看,在通货膨胀未被公众预期的条件下,会促进形成生产者的资本积累。通货膨胀一旦被公众预期,则会减少资本积累。(5)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短期内通货膨胀末被预期并存在潜在生产要素的条件下,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则严重影响经济运行。 3通货紧缩的概念: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般物价的持续下跌。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度量指标。通货紧缩的成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与货币政策有关,但更多地是与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缩减、汇率制度僵硬、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金融体系效率低,不良贷款严重等因素有关。这些是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 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因此,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紧缩的原因。“通缩”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就可能会带来如下一系列问题:经济衰退;债务人负担加重;消费总量趋于下降,市场疲软;对银行业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 4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中产生的,以偿还与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一方面,信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改变资源分配结果,推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 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许多大型企业得以建立和发展;3)节省流通费用和流通中的现实货币量4)提供新的资源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5)有效调节经济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6)促进了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另一方面,信用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1)有可能搞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速了生产过剩的危机的爆发2)引发货币信用危机 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表现在生产资料上的这部分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移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不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所以叫不变资本。表现在劳动上的这部分资本,实物形态是雇佣的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工人的活劳动凝结在产品中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值,所以,叫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劳动的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进一步运用,进一步揭示资本价值增值的秘密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政治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一、是非题 1、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3、虽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5、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6、以直接的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是产品生产。(×) 7、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进步。(√) 8、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9、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愈越的历史阶段。(√) 10、不同形式的分工是不同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量相同。(×) 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1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 14、凡是能交换的东西都有价值。(×) 15、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6、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17、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18、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19、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违背了价值规律。(√) 20、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 2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22、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或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 23、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4、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5、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6、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总量。(√) 27、信用制度并没有节省流通费用。(×) 28、在1只绵羊=2把石斧这一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是绵羊。(×) 29、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 31、超额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2、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 3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之间的矛盾。(×) 34、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35、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 36、利息率通常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变动。(√) 37、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38、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39、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作为流通手段。(×) 40、整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降低。(√) 41、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家所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 42、股份公司的形成属于资本积聚性质。(×) 4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44、W’-G’是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45、G-W…P…W’-G’表示的是货币资本的循环。(√) 46、P-W’-G’?G-W-P表示的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00009政治经济学简答导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资料生产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3.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2)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要素的作用就越重要。 (3)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三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经济规律的特点:一是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是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7.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8.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3)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 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三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第2章商品和价值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汇总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价值 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整理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名词解释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 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2、简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向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向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变化的过程。货币是交换价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00009政治经济学简答 导论 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获得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才能生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2)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从事生产活动之外的 其他一切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物质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的总和。 (3)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2)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技术要素的作用就越重要。 (3)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通过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起作用的。 5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三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6.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经济规律的特点:一是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三是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2)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三是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7.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指这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是指这门科学从实际出发,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社会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真理。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无产阶级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它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8.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为我们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知识、深入思考各类经济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2)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3)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2.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二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三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主要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4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6试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第2章商品和价值 1.怎样理解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