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的需求越来越多,《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历年维修电工中级考题,单独一门电力拖动课本已远远不能应付考试了。而此门课程对于学生今后考取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证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在多年教授《电力拖动》课程与多次参加维修电工中级考培训工作中,总结出一些对《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经验及培训经验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力拖动课程教法考证

在高职高专类学校中,《电力拖动》课程多数用劳动出版社出版的第四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其教材内容与考证试题的出处是同步的。因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针对性授课,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1 分析教材目录,固化教学重点

通常情况下,教师上第一节新课时的开始,就要与学生分析教学的明确目标,使学生认识这学期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师会怎样教?师生之间相互有个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教学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度过每一次的45分钟课堂教学。

我们在第一节课里首先提出学习《电力拖动》课程的目的有两方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标准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支撑课 课程代码:0724014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 学分:5 先修课:高等数学、电路基础 学时:85 后续课:交流调速系统、工厂供电 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3年3月23日 二、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基础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本专业一门最重要的技能养成课。它是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两大部分的有机结合,其内容将为电气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气综合实训、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而本课程的基础实验、实训和专业技能实训将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基本的技能。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装配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拆卸、装配与修理,变压器的安装与试验,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电机与拖动基础”在工业企业当中的应用,更好地把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机电控制设备的控制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0%以上能直接通过职业考证。

(1)知识目标 1.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3.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6.变压器参数的测定 7.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8.交流电机的绕组 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0.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11.异步电动机铭牌参数 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3.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14.电动机发热及冷却 15.电动机类型、额定电压、额定转速的选择 (2)能力目标 变压器的安装与试验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与参数测试 直流电动机的拆装, 直流电机故障分析与维护, 直流并励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检修与测试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效率测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温升实验 三相异步电机运行故障及维修 三相异步电机基本检测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 同步电动机调相运行特性 几种常用的控制电动机 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2、课程内容设计 (1)设计的整体思路: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2)模块设计表: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大纲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维修方向传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专业课,它是一门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与一体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处理电气控制线路各种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低压电器拆装与维修;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电力拖动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基本原理、选用原则及其拆装维修方法。 (2)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3)掌握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按照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安排,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力

度。 (4)要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完善各阶段的评估体系和方式。 (5)注重操作规程的标准化和执行情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实训任务。从各个方面强调安全生产,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观念。 二、学时分配表

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快速普及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创新性人才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标签: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城市经常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是毕业生找工作又很难,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是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处于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企业对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增高,需要更专业化,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创新性、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一、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但是计算机是属于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的是实践性人才。单一的讲授法教学会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首先,仅仅使用讲授法,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不能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理解不深刻,影响以后的工作。其次,单纯的使用讲授法,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课堂较为枯燥无味,学生会产生厌学,缺乏自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研究的能力。 第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软件系统更新换代较快。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更新速度非常快,各类软件、数据库也在不断更新,功能更加強大。计算机变成语言也在变化,如今已经流行云服务、云存储、大数据等,知识更新的速度与日俱增,假如高校的教材不更新、计算机设备不更新、教师知识不更新等,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三,人才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首先,因为企业成本提高,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毕业生无法达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多数毕业生没有掌握必备的技能,无法满足岗位需要。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或者都是理论知识熟练,实际操作较为生疏;或者是所学习的知识较为落后,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等造成他们在进入企业之后,无法适应岗位需求,企业就要不断地对人才进行培训,增加企业的成本等各种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思,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从教材的更新出发,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发展同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的核心。 二、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策略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11892)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工实训课程代码:011067 课程类别:职业训练课 课程类型:C类(纯实践课) 是否为精品课程:否 总学时:32(实践学时数:32)学分:2 分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校机电类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电气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模块 之一,是高职机电类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训练课程之一。 通过电工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 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 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 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备注 1 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 表2 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序号后续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能力支撑备注 1 电气控制及PLC 理论知识 2 单片机原理理论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确立“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学科为中心 的课程本位传统观念,以应用技术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课题主要选自生产生活的实际,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实际应用,以学生会做什么和能干好 什么作为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由电工技术训练和电子技术训练两大模块组成,充分体现以技术为主线的职教特色;实行项目式教学组合,每个项目均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 1

在完成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提升能力;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 理念,积极推行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考评标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注重电类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操作的一般技术。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培养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 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与科学精神,和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能正确处理电气设备突 发事故; (2)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用和装拆常用电气元件; (3)初步掌握电工电子测量技术,能正确选用测量仪器实施简单的电气测量; (4)会安装与维护一般照明电路; (5)能正确识读电子元器件,并会用仪表简单判别元件的质量; (6)初步掌握电子装接技术,能根据图纸装配简单的电子产品; (7)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技能,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8)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 (9)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 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 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概要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ic Drives 课程代码:020354 学时:48 学分:3 讲课学时: 48 上机/实验学时:0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 教材:陈伯时主编.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主要参考书: 刘竞成主编. 交流调速系统.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陈坚主编.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及调速系统.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调速时的数学模型,控制规律,交直流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种稳态和动态分析及工程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电机学, 电力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和电力电子学所学的基础理论, 学习并掌握交直流电机调速时的系统的构成,数学模型,控制规律及交直流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种稳态和动态分析及工程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1.可控直流电源和V-M系数的特殊问题 2.稳态与动态分析 3.PI调节器设计 4.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的控制规律 5.电压反馈,电流补偿直流调速系统 第二章: 多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特性 3.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4.典型Ⅰ型和典型Ⅱ型系统 5.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第三章: 直流可逆调速系统 1.可逆调速系统的线路 2.可逆调速系统中的环流 3.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第四章: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和调压调速 1.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 2.转速闭环调压调速系统

i1H计算机教学法探索

教学法探索 笔者经常被问及这样问题:我能否学会计算机操作?我想学计算机但不知从何学起?没有学过打字能否直接学Windows操作系统?回答当然是肯定,这些问题可看出人们迫切希望掌握计算机知识,但又担心自己学不好,为什么不担心其他课程的学习,而只担心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呢?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高速发展,功能强大,大多数人又没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其次,社会上的培训往往一开始就学计算机基础知识、DOS操作系统、五笔字型汉字输入等,计算机概念比较深奥、抽象,给学习计算机增加难度,以致形成这样的观点:计算机很难学。计算机的操作系统Windows己取代DOS成为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教材内容具有实用型、趣味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新颖性,更受人们欢迎。只要消除人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合理安排学习顺序,由易至难,轻松入门,采用直观的易接受的教学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笔者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归述如下: 一、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距离感 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距离感是阻碍计算机普及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计算机的功能强大,被人们称为电脑,人们无法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对计算机产生神秘感,一般进入机房要穿拖鞋,加深了这种神秘感,学生进机房操作时表现为不敢开机,慢慢地按下电源开关,小心翼翼的按键,一有不同画面马上束手无策,不敢操作,无从操作,成为旁观者,不利于上机操作的顺利进行。 为此,要求学生开计算机象开电视机电源一样。讲清按下按钮时间越短,越能可靠通电,越不易损坏计算机,击键时间越短输入字符错误率越低,要求学生操作动作干脆,同时可向学生保证不会损坏计算机以此减轻学生的顾虑。 合理调整学习内容的顺序。一般的教材讲解顺序是计算机基础知识、键盘指法、Windows、WORD、EXCEL、网络。大多数学生没接触过计算机,一开始就学基础知识,往往很难掌握,笔者开始先介绍计算机的开关机,键盘指法,利用Windows中的画笔化简单的图画,利用写字板学习汉字输入,使学生觉得计算机比较简单,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建立学习自信心后再讲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等。Windows操作系统一半内容学习后,可插入WORD内容学习,Windows操作后的多余时间可在WORD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标准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电机与拖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主干课,是学习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电机与拖动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电工电子等。该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主干课程和“电力系统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备理论基础。 《电机与拖动技术》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电机与拖动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它又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运行特性,掌握直流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起动、制动和调速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必要的测试技能,从而能合理地使用电机以满足后续专业课对该方面知识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中,保证电机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 《电机与拖动技术》是机械类和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班组技术革新打下良好的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 前续课程:《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 后续课程《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线路图的阅读与绘图,电工工具的熟练使用,交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电动机铭牌参数与计算、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特性测试、电动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控制电机的选择与使用。 2.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 (3)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气仪表(器)的使用。 (4)掌握一定的电磁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声乐教学三原则和五个基本的教学方法

摘要:声乐教学时要遵循因材施教、实践性、循序渐进三原则,以及突出法、对比法、模糊论、积极主动法、良好的情绪气氛等五个基本教学方法。 关键词:声乐;教学;三原则;基本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它采用个别授课的方式,教学对象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声乐教师既要掌握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又要遵循具有普遍性、一致性的客观规律,即声乐教学的三个原则和五个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三原则 “教学”二字,既有教又有学,声乐教师要通过研究正确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才能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必须遵循以下三原则,这是前人积累的声乐教学的共同规律,千万不可忽视。 一、因材施教 这条原则的意思就是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条件、特点去教,要根据不同条件和素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因人而易,有的放矢的措施。还要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声音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而采取的教学对策和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声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因材施教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按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二、实践性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是一门实践性重于理论性的学科。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组成部分。技艺结合,艺术创作,艺术要求、艺术想象、艺术境界是主人,是决定性,起主导作用的手段。 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反复和不断巩固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应用的过程,只有通过艺术实践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技能训练的不足,才能及时地修正和调整技能训练的不足和方法,使学生的声乐技术不断地得以巩固和完善。 声乐艺术实践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和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渠道。因此,要不断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艺术实践,巩固和发展课堂上所掌握的声乐知识和技能,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使技艺结合突出实践,以实践指导教学。 三、循序渐进 无论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学习,只能是逐渐进步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学习不能急于求成,只能稳步扎实的进行。 对于初学者要先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让其自然发声,然后制定教学设想,学会初步发声的方法;学生掌握初步发声方法之后要进一步对其声音进行润色美化,训练整体共鸣的运用,训练声乐的技巧——声音的灵活性气息的延长与稳定,音量、音色的变化与稳定,声音的表现力,学习感情的表达手段,包括提醒、心理、手、眼、身等动作的协调与统一。以上几点应有统一安排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经常是兼而有之,交叉进行,循序渐进。 五个基本的教学方法 有五个基本的教学方法,是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体味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它,补充它。

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重点审批稿

电机与拖动基础知识重 点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电机与拖动基础总复习 试题类型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四、简答题(两题,共15分) 五、计算题(三题,共35分) 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基础 1.电力拖动系统一般由电动机、生产机械的传动机构、工作机构、控制设备和电源组成,通常又把传动机构和工作机构称为电动机的机械负载。 2.电力拖动运动方程的实用形式为 由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 与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T L 的关系: 1)当T e = T L 时, d n /d t = 0,表示电动机以恒定转速旋转或静止不动,电力拖动系统的这种运动状态被称为静态或稳态; 2)若T e >T L 时, d n /d t >0,系统处于加速状态; 3)若T e <T L 时, d n /d t <0,系统处于减速状态。 也就是一旦 d n /d t ≠ 0 ,则转速将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状态称为动态或过渡状态。 3.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t n GD T T d d 3752L e = -

直流电机原理 1.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电刷装置、端盖、轴承、通风冷却系统等部件组成。 定子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电刷装置等组成。转子(又称电枢)由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组成。 2.直流电机的绕组有五种形式:单叠绕组、单波绕组、复叠绕组、复波绕组和蛙绕组(叠绕和波绕混合绕组)。 3 极距、绕组的节距(第一节距、第二节距、合成节距)的概念和关系。 4 单叠绕组把每个主磁极下的元件串联成一条支路,因此其主要特点是绕组的并联支路对数a 等于极对数n p 。 5 电枢反应:直流电机在主极建立了主磁场,当电枢绕组中通过电流时,产生电枢磁动势,也在气隙中建立起电枢磁场。这时电机的气隙中形成由主极磁场和电枢磁场共同作用的合成磁场。这种由电枢磁场引起主磁场畸变的现象称为电枢反应。 6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dn dT dn dT L e

电力拖动试题库带答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及复习习题库 版本:中国电力出版社 主编:程建龙 定价:29.80元 适用班级:13电大二 代课人:田芳于长超 出题人:田芳于长超 制定时间:2014年 审核人:

电力拖动》教学大纲 第一章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常用低压电器 掌握:低压电器的使用维护、型号命名、选择、安装。掌握手动、点动、连续等常规电路的原理、分析方法。 重难点:低压电器的范围及应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常用低压配电电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电路原理分析。 第二章直流、同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及控制线路设计方法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重难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删除: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第三章常用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 了解:常用控制线路电路分析、生产机械电器控制设备的维护及检修方法。重难点:生产机械电器控制设备的原理分析。 第四章电动机的自动调速及其调试与维修概述(删除)

电力拖动试题库 重点部分 绪论 一、填空 1、电源分交流电源和()。 二、名词解释 2、电力拖动 三、简答 3、电力拖动装置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4、电力拖动装置中电动机的作用是什么? 5、按电动机的组合数量来分,电力拖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章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常用低压电器 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手动正转控制线路 一、填空 6、低压断路器类型品种很多,常用的有()、框架式、()、漏电保护式。 7、低压熔断器广泛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中,主要用作()保护。 8、低压熔断器在使用时()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9、负荷开关分为()负荷开关和封闭式负荷开关两种。 10、负荷开关一般在照明电路和功率小于() KW的电动控制线路中。 11、低压断路器又称()。 13、低压控制电器依靠人力操作的控制电器称为 ( ) 。 14、低压控制电器根据信号能自动完成动作的称为 ( ) 。 15、断路器的文字符号是 ( ) 。 17、熔断器文字符号是()。 18、负荷开关分为()负荷开关和封闭式负荷开关两种。 19、开启式负荷开关文字符号是()。 20、封闭式负荷开关文字符号是()。 21、组合开关文字符号是()。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3-04-23T11:30:03.9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6月总第136期供稿作者:文建平[导读] 目前,已进入信息社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到步入社会,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尤为重要。 文建平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祝村学区054000 目前,已进入信息社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到步入社会,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尤为重要。我认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应突出技术的应用、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思维方式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于该学科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开始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计算机可以打游戏、看电影、聊天、收发邮件,所以都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许多内容需要记忆,并且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降下来了,沉迷于游戏。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得明确、合理,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分解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的任务的同时,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拥有真正的学习主动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任务设置的循序渐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进行知识的整合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技能的培养,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Excel分析班级成绩、用Internet进行资料、信息搜集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素质得到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其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不同课程的素材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鼓励学生自学信息技术知识 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想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满足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考虑这个差异性。因此,要鼓励学生自己平时多看计算机书,多学习计算机知识,至于上课,主要是用于解决平时看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主地决定学习的进度,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应的资料,与教师共同研究,鼓励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去学习课本以外的电脑知识,让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担任信息技术课的辅导员,组织学生信息技术经验交流等,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都能得到进步。 五、分层次教学 分层不光是学生分层次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应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如在教学PowerPoint即幻灯片制作时,我所教的几个班中有两个衔接班,这两个班的学生都是在小学都学过信息技术,经过了解发现在小学阶段他们已经学会制作幻灯片了,而也有两个班的学生小学时学校没开信息技术课,学生没有一点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于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的幻灯片知识我就不再重复讲解,直接给出一个综合性作业,自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制作一套幻灯片,同时把学长们的优秀作品展示他们,让他们心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式各样没有见过的问题,比如模板的制作,等等。这时我并不是急于给他们解决,而是首先让他们上网查找资料,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最后才给他们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到的知识记得也更牢固。而对于没学过该课内容的学生,则由老师从头讲解如何制作幻灯片,如文字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以及幻灯片的处理和播放,等等。同时我又把能力强的学生分到各个小组当小老师,辅导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每个学生都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具体做法,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学生们一定会受益终生。

声乐教学法论文:浅析声乐的整体教学法

声乐教学法论文:浅析声乐的整体教学法摘要: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整体教学法,这是一种以声音为媒介,整合文化修养、心理素质和歌唱技术等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声乐;整体教学;教学方法 声乐训练是由歌唱者自身的嗓音生理条件、声乐技巧、心理构成、艺术修养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本文提出的声乐整体教学法,就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声乐教学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声乐的训练中,将生理、心理和情感共同结合起来的体系教学方法,通过教学,使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对音乐准确表达等诸多影响声乐的因素能得到配合和协调,从而让歌唱者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一、声乐整体教学法的意义 1.声乐整体教学时声乐教学的重要方法 在一般的声乐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都比较注重的是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如呼吸、吐字、共鸣等,这种具体方法的研究和对声乐的塑造虽然是声乐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教学观念来对教学进行整体的把握,

我们对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要培养的学生那些方面的能力,要传授的知识,以及所要借助的各种教学资源,都有一个宏观的控制[1]。这样才能能够居高临下的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能力点,调动每一种教学资源。为声乐教学目标的全面、深刻理解,为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教学过程的流畅连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声乐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 声乐的整体教学方法,针对的不仅是音乐的发声技巧,还包括歌唱的整体结构、艺术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把握,通过运用整体教学法,可以提高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共鸣的控制、音色的锤炼、字正腔圆的把握以及艺术的表现能力等,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的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学生对歌唱艺术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等心理能力,这也使得歌唱者以自己的艺术审美观为尺度,对声音的表现进行选择,通过与作品所提供的情绪交融,才能以最好的状态表现作品。 3.声乐整体教学是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很多人形容一个人的唱歌都用“用心来唱”来形容,一个对音乐没有心理感受的人,是无法表达出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音乐的内在美,又如何能唤起观众的审美感受,所以艺术修养的培养是一个歌唱者成功的关键。歌唱的技巧训练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对音色、音质、音准等音乐基础和音乐思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与知识点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常用低压电器及其拆装与维修;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安装、调试与维修;常用生产机械的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变频调速系统。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掌握与电力拖动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技能等级标准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基本原理、选用原则及其拆装维修方法;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掌握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熟悉变频器的分类、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掌握通用变频器的选用、安装、调试、维护及常见故障检修。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注意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为理论224,实训24周。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言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力拖动的组成、优点和发展概况。 2.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要求以及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 一、电力拖动。 二、学习目标。 三、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 了解电力拖动组成及特点。 2. 明确本课程学习目标,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单元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 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种类、型号组成形式。 2.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及原理。 3.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选用和拆装维修方法。 4.熟记常用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教学内容:(知识点) 课题一低压电器的分类和常用术语 一、低压电器的分类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顾浩李政 (上海金融学院信息管理系,201209) E-mail:guhao@https://www.doczj.com/doc/4212831749.html, [摘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于提 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必需 组织强有力的、稳定的师资队伍;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应用 和项目驱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和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分级教学 计算机技术自身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融合渗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国家制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一切,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成为相继于政治、英语、体育课程之后的又一公共课程。尤其是大学生入学后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受到全校广大师生的关注。近年来,围绕“如何上好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这一问题,信息管理系坚持从我院、我系的实情出发,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适时地成立“计算机基础教学教研室”,稳定师资队伍 我国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多由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或计算中心承担教学工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规模较小的财经类院校),负责组织全院计算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学的部门一直是信息管理系和计算中心,这使计算机基础教育紧紧依托具有计算机学科背景的信息管理系,这对于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在2002年,我系又适时地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教研室”,这一组织措施使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师资基本稳定,既使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潜力。他们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积极参与计算机学科中其它课程的教学,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由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较重,我们又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包括校内其他部门的聘用教师),并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2从信息时代的要求出发,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和奠基作用。尤其是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随着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起步阶段(80年代);规范阶段(90年代初)和提高阶段(21世纪开始)。 在第二阶段,教育部提出了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从教学思想上,把人类具备的使用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的能力的“第二文化”(即“计算机文化”)

电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电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404090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时/学分:4 编制人:冯凯、王爱花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学习任务量大、应用面广的特点,同时该课程也是学生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了解常用电机、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能对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装与故障检修,适应维修电工的工作要求;该课程要以《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是进一步学习《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2013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而设置的。 课程目标定位参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课程设置的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在确保理论“必需、够用”的前提下,注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实用、理实一体、重在实践的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变传统的强调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学观念,将原来较为单一的“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充分建设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选择以维修电工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遵循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以真实的载体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从单一的变压器、电动机,到以学院电动伸缩门为载体的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再到复杂的机床控制线路,从基本的原理分析、布线,到故障分析与排除,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个逐步到整体的规律,精心设计了4个学习项目。4个学习项目又包含12个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其中。 2、课程目标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为参照点,以实际生产用真实电动机和实际控制系统为载体,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各项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常用电机、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能对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装与故障检修,能从事维修电工及相关的工作,并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并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2.1知识目标 ●能了解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的起动、调速和制动方法及对应的电气控制线路; ●熟悉常用的低压电器; ●熟悉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熟悉电气控制线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2.2技能目标 ●会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会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电动机起动、调速、制动的方法; ●会根据电气原理图连接电机的控制线路;

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方法——多方法的语言来训练嗓音功能而获得的。这是因为人体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歌唱,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声,进行判断、评价、提示,再应用教学语言,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使之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好语言教好声乐课,下面就我自己的经验体会。 一、精炼准确性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精而准才能解决声音中的主要毛病,精而准才能对症下药,精而准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息沉、吸气深、吐气稳、下巴掉、笑肌提、牙关开、咽腔张、前胸松、后背紧、气息通、双肩落等。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特讲面面具到,有的则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

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运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你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我是应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让头顶来歌唱等等的语言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精炼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基矗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实践而成的积累。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二、辩证统一性在声乐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教师对这一总目标的教学要求,心中是有数的,但在具体的分阶段的教学中,不可能把未来的目标要求拿到现阶段来付诸实施,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时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