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闭卷答案

《宏观经济管理学》闭卷试题答案

(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自行更改。此答案由全班同学通力完成。)

第一小组题目:

一、简答题。

1、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1)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2)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3)宏观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与公众利益一致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适应;(4)必须真正建立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

答:(1)维护产权制度,(2)维护市场秩序,(3)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4)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5)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3、阐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及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答:宏观经济管理的四个目标为:(1)经济增长,(2)物价稳定,(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

它们之间的统一性为: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它们之间的矛盾性为:宏观经济管理诸目标,在一定情况下会相互冲突、相互排斥,很难同时实现所有目标。

4、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

答:(1)以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逐步健全市场体系;(2)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3)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维护市场的统一性和竞争性;(4)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健全市场体系的组织机构;(5)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

5、阐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

答: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增长率呈现出频繁而大幅度的波动;(2)经济波动总体上看都是短周期波动,但若干短周期又组成中周期;(3)既有增长周期,也有绝对周期;(4)波动中出现少有的“宽带现象”;(5)体制转轨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

6、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波动有哪些局限性?

答:(1)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决策的差异性,(2)经济周期治理的政策选择受到可选择空间的限制,其实施效果也受到客观约束,它必须服从经济内在的运动规律;(3)经济周期波动治理措施的确立、实施以及效果的产生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相对于经济连续变动来说,具有事后调节的特点;(4)经济政策调节的内在制约。

7、阐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

答:(1)是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条件;(2)是资源优化配臵的重要前提;(3)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4)有利于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普遍提高。

8、影响长期总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因素有:(1)资源因素,(2)技术水平,(3)管理水平,(4)产业结构,(5)制度因素。

9、产业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作用有:(1)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臵,(2)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3)促进市场结构的完善,(4)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10、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分工协作原则,(2)集中与分散原则,(3)非均衡协调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组提供的答案

11、财政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答:财政管理的原则有: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利相结合。(课件)

12、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是分税制。

分税制存在的问题有:

(1)制度安排指导思想定位的刚性。过于强调中央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税收返还政策实际继续照顾了富裕地区。

(2)初始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削弱了分税制体制均富功效;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财政没有真正从一般竞争

性领域中退出来;税收政策的制定和举债权力的集中,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

(3)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事权划分不明晰,地方财政负担沉重;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影响财政分配均等化;省以下财政体制不健全,县、乡财政比较困难。(课件)

13、什么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运行处于何种状态时使用此政策?

答: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达到供求平衡。(书P194)

14、投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投资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投资领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

第二,投资周期的长期性。

第三,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

第四,投资收益的风险性。(书P202)

15、什么是经济金融化?

答: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

16、收入分配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收入分配管理的意义是:

第一,有利于形成适当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第二,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要素投入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第三,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四,有利于收入公平化。(书P277)

17、失业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危害?

答:失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有:

第一,影响劳动力要素的充分利用

第二,造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损失

第三,加重市场疲软的态势

第四,制约劳动力的再生产(书P308)

18、哪些就业政策能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答: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政策有:

第一,控制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第二,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第三,完善劳动市场和加强就业服务的政策

第四,推动劳动力与外资结合的政策

第五,转移和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政策(书P320)

19、资本国际流动对资本输出国有何影响?

答:资本国际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有:

从有利的一面看,通过资本输出,可以为对于国内来说已经成为过剩资本的资金找到出路,获得利息和利润。还可以通过采取出口信贷、约束性贷款的方式,带动本国商品的输出,扩大出口贸易,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

从消极影响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承担政治上的、经济上的风险。二是可能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培育出强劲的竞争对手。三是可能导致过度输出。过度输出会使得国内投资偏低,就业困难,税收减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书P335)

20、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的宏观经济有何影响?

答: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国的宏观经济有:

第一,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

第二,影响人们对该国宏观经济的信心。

第三,损害该国经济的国际信誉。(书P347)

21、试述美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答:美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之上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或分散型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早熟的、特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企业自由竞争程度比较大;第二,政府基本不干预经济和不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第三,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以及收入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二、辨析题

(以下由第3小组完成)

1、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管理来消除一切市场弊端。

答:错。宏观经济管理作为政府的一种主动行为,它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会出现失效,他不可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

2、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答: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他们会精心研究和分析政府政策的动态和政策变化的规律性,形成理性预期并采取他认为正确的防范措施或对策,以实现更大的利益或避免可能的损失,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这个道理,无疑经济人的这种“合理预期”会使得政府宏观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3、政府的市场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与一般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并无二致。

答:错。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政府的市场购买行为与消费行为与一般购买和消费行为并无二致,但从行为目的和结果的结合上来考察,他们有本质的区别。政府购买和消费行为具有“主动性”和“有计划地”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主观意图和客观作用。

4、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答:错。充分就业是指没有非自愿失业或只有最少的非自愿失业的就业水平,并不是100%的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

5、物价稳定意味着物价固定不变。

答:错。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水平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变动,物价稳定不等于物价稳定不变。

6、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高涨与衰退、繁荣与萧条的交替都根源于货币。

答:对。当以货币表示的商品需求增加时,商业即趋于活跃,生产增加,价格上升。反之,则商业趋于呆滞,生产缩减,价格下跌。

7、只要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发展中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可以避免的。

答:错。政府采取任何经济周期治理措施都有肯能出现偏差。

8、一般来说,意愿总供给会小于潜在总供给。

答:对。两者之差为“没有供给意愿的生产能力”。

9、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进行总量管理主要是供给管理。

答:错。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进行总量管理主要是需求管理。10、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既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也具有目标矛盾性。

答:对。经济增长是实现物价稳定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期,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在某些特定时期会出现矛盾。

第四组提供以下答案

11、货币改革是消除通货膨胀的最终措施。

答:错。货币改革是制止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12、通货膨胀的态势下,要采用扩张型的财政政策

答:错。通货膨胀的态势下,要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1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于供给效应

答:错。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二重效应,即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

14、投资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所以投资越多越好。

答:错。投资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但投资的高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的高增长,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抑制或促进作用。

15、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两极分化。

答:错。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但绝不会出现两级分化,因为两级分化是私有制的产物。

16、一国就业压力的大小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和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无关。

答:错。一国就业压力的大小不仅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关,而且与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有关。

17、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在减少一些就业岗位的同时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答:正确。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会对就业发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减少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增大就业的压力。

18、增加外贸出口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外汇收入,所以出口越多越好。答:错。一定的外汇是好的,过多了就不好了,外汇多了,出现顺差,就会给出口带来压力,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升值;贸易进出口平衡,最好是略有结余,因为出口过多,会形成货币升值的压力,同时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高额的贸易顺差容易造成贸易摩擦。

19、宏观管理决策受到信息的约束。

答:正确。宏观管理决策受到信息的约束,这种约束来自于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20、适当的安全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

答:正确。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是供不应求,因此会刺激各社会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较快地增加有效供给,提升就业岗位和水平。

21、经济周期性波动就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或减少这种交替出现的现象.

答:错。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率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的交替出现的现象。

第五组提供以下答案

三、分析题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的两面性(必然性和局限性)。

答:必然性:

(1)宏观管理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现阶段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有效的形式,但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具有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①市场竞争导致垄断。②市场不能自动平衡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③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④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信息对称。⑤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⑥实现社会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

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市场经济无法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需要政府从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出发,制定和运用相应的法规政策加以弥补和纠正。

(2)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简单商品经济相比,其运行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是“为卖而买”,实现价值增值是商品生产者的决定性动机。二是分工高度发达,生产过程高度专业化、协作化。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交换把整个经济连接成一个紧张运转的有机体。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本身客观地要求有一个控制系统,即政府的宏观管理。

局限性:

宏观管理作为一种征服行为,也有其局限性,即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所有缺陷,甚至会因举措失当引起经济波动。其主要原因是:

(1)信息对宏观管理决策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于信息缺

口和信息失真。.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管理决策的影响。宏观管理决策采用少数人集中决策的方式,其过程和结果不能不受到决策者或决策者群体偏好的影响。

(3)利益集团对宏观管理决策的干扰。任何一项宏观政策都不可能对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不同群体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宏观政策的走向。

(4)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政策“时滞”使宏观政策滞后于经济现实,导致政策失效。

(5)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市场主体对宏观政策进行的理性预期以及以此为依据采取自防范措施,往往使宏观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2、针对我国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应如何以适度投资规模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答:适度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又为国力所能承受的投资规模。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的重要保证。

(1)投资规模决策。投资规模的科学决策,除决定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外,主要是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国力的可能量力而行。同时,处理好以下关系:①年投资规模与在建投资规模的关系;②在建投资规模中,大、中、小型项目的比例;③固定资产投资

与人力投资的关系。

(2)投资规模的调控。为确保实现适度的投资规模,就必须对投资规模进行适时调控:①应重新确立编制投资计划的方法。一是投资规模应由静态控制数变为动态控制数;二是投资规模的制定应更加注重行业和地区发展规模。②投资规模在投资管理中的作用应是监控的指示器,而不是调控的焦点。③投资管理方式应由宏观的粗放式管理转为微观的谨慎管理。

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拉大问题?

答:(1)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采用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原则。多年实行的结果一方面调动了国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拉大了个人收入的差距,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47就反应了这种差距。具体反应在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及地区差距上都呈拉大之势。

(2)造成收入分配差距差拉大的主要原因有:①现行分配体制下,合理合法收入也会拉大收入差距。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差距;②分配体制外的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的客观存在会拉大收入差距;③政府的收入调节法律法规体系不键全及调控措施不到位也会拉大收入差距。

(3)有效调节措施主要有:①建立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②制

定和强化收入调节政策;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④加强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法制化。

4、现阶段我国就业一方面出现招工难,另一方面又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答:(1)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判断:①现阶段我国步入金融危机过后的强劲的经济复苏与高涨时期,整体上就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②招工难最早从沿海出现逐步向内陆推进,主要是缺蓝领熟练工和技工;③大学生就业难也是现在就业市场的一个事实,而且与招工难同时并存,形成现阶段所特有结构性矛盾。④长期看,充分就业始终会是我国政府要面对的民生难题。

(2)出现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的原因:①内陆在金融危机过后快速发展,创造出很多就业岗位,内陆打工者不出省就可找到工作,加剧了沿海地区招工难;②我国人口就业已出现刘易斯拐点,从农村流入城市就业的人口增速快速下降,加剧了招工难;③适龄劳动力进入大学及各类成人学校学习,后向延缓了就业时间,减少蓝领熟练工及技工的供给;④大学连续很多年扩招,增加了大学生的供给,而同时培养的质量没有同步提升,专业老套适应不了就业市场的用工需求;

⑤学生就业观念仍未转变,加剧了其找工作难。

(3)如何化解这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①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换档升级,逐步向内陆转移或淘汰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发展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②调动各方积极

性,根据市场需要加大对职业、技工培训的投入,培训大批熟练产业蓝领和技工;③对大学扩招进行反思,由重数量规摸扩招办学转向重质量及满足市场需求的办学,压缩部分没有市场需求的老专业招生,扩大市场供不应求的新兴专业的招生;④以大学生为主的就业群体要适应市场需要,转变专业学习及就业的老观念,树立满足市场需要就是专业学习及就业的价值所在的新观点。⑤政府及中介要加大对就业市场变化趋势预测的及信息发布。

(4)联系本省本市本县(区)实际讲一个观点即可。

第六组提供以下答案

5、央行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流通量?

答: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调节货币总量的工具,因而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它们的运用能够影响金融全局。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以法定的方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拥有的各类存款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促使商业银行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会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它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

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相当于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4)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它不仅影响货款规模,也影响货币供应量,是目前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最主要渠道。再贷款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调控手段。

6、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联系实际谈谈如

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臵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

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从资源配臵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总结: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7、试论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政策思路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情况、比例关系以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一是包括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情况,表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种类和数量;二是包括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比率,表明不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间比例大小;三是包括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态和方式。

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协调、持续、稳定和快速,必须形成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各类不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都具有合理的地位。二是不同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三是不同产业间具有合理的内在联系。四是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臵。

我国的产业结构: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增长相对放慢,第二产业增长迅速,第三产业突破了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大战局面,开始出现金融、保险、研发、物流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大格局。所以,总体上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1、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公共产品分配不均衡;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大的改进。2、第二产业总量增加,但生产结构不尽合理,质量不高。制造业虽大但不强,大部分产业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3、第三产业结构性发展相对滞后,内部结构不完善。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从内部结构看,生活型服务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明显不高,发育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低,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这些都是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的提高,是提高经济

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思路:1、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引导,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性产业的扶持政策,改造和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2、提高资源利用率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加速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企业,扶持低能耗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型企业的发展。

3、注重产业的地区布局规划,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分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8、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1)、联系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运行态势:201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在高位运行,经济增长偏快,但近一阶段,经济增长小幅下降;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物价涨幅见顶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而且较多地流向房地产领域,房价居高不下;外汇储备增长快,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

(2)、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及之间关系:一是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之间具有一致性,(1) 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2) 基本目标之间关系:目标之间具有统一性:经济增长是其他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是其他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充分就业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平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 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发展规律。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 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 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 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 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 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 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 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 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 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 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 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 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 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 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闭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料 一、简答题(21小题) 1.为什么公共政策学科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之一,就是政策科学的诞生。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公共政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和现代政府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 2.什么是政策科学? 答:政策科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3.什么是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件等的总称。 4.政策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导向功能。 (2)政策控制功能。 (3)政策协调功能。

(4)政策象征功能。 5.我国的官方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俩大类:一是综合型,主要是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政策研究室(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专项型: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的研究室(如中共中央纪委研究室以研究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政策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研究金融政策为主)等。这类机构是专职政策研究机构。 6.什么是政策制定? 答:政策制定是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即指从问题界定到政策方案抉择以及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7.什么是政策方案? 答:政策方案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8.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等。 9.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答:政策合法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0.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作业题) 1、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及职能什么? 答: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及其具有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政府职能:维护产权制度、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产品、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 国家发改委职能: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财政部职能:改革完善预算和税政管理、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职能: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和金融安全。 2、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表现? 答:从消费需求看:模仿性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低成本优势发生转化,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升级,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足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从市场竞争特点看: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从环境资源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3、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答: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4、试述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创新? 答:一、明确“区间调控”。确定“上限”和“下限”,上限是防范通货膨胀,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在上限和下限之内都是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只要经济增长速度不超出这一范围,就不用采取应急性政策,就要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以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具体要求: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二、实施“定向调控”和“微刺激”。在政策运用上不搞“大水漫灌”和强刺激,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的“喷灌”“滴灌”和预调、微调,注重精准发力,确保宏观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主要措施:改善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创业创新;多管齐下,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吸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术论文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术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自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开始实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而经济信息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智力资源,因此,研究经济信息在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1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1.1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经济信息是进行经济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更是调控并监 督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推动各个经济部门与环节之间的沟通并协调发展,对 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管理起到指导与促进的作用。 1.2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从建设各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充分开发并利用信息资源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 速度更快,发达国家发展自身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其对信息资源开发并利用的过程,通过 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实现其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发信息资源比开发物质资源的投资要小许多,同时见效很快,可有效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1.3催化开拓人类智力 信息作为存储与传递社会知识的一种载体服务于人们自身知识的增长与智力的开拓, 人们要想有效地进行生产与实践,就必须获取大量信息,而人类知识的积累其实就是一个 不断接收、存储信息并进行加工、组合、产生新知识并输出信息的过程,而在当今的信息 时代,人们要尽快开发并掌握信息资源,但是人的精力、智力与存储知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全部信息都储存进人脑之中,因此,这样的客观条件就要求人们必须采用先 进通信工具来获取信息,并在一些特殊工具功能的帮助下存储信息,提高了人类对世界的 认识与改造能力。 2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在应用经济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2.1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 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与完善,不但物质 基础薄弱,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又不高,因此未能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只有充 分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作用,才能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市场经济结构,避免失误的现象发生,以减少损失。 2.2对经济信息投资应用的认识不足

大学现代军事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BBDBD CABCC 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A、民主型国防B、联盟型国防C、和平型国防D、进攻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A、基本原则B、根本目的C、大政方针D、基本要求 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和增值功能。A、防御功能B、进攻功能C、和平功能D、实战功能4.侵占我国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是()。A、越南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5.()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A、陈水扁B、连战C、宋楚瑜D、李登辉6.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按《联合国海洋法》的规定,还拥有()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A、200 B、

250 C、300 D、350 7.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A、俄罗斯(前苏联)B、中国C、美国D、法国8.现代战争已经发展为“五维空间”的角逐。“五维”是指()。A、东南西北中B、海陆空天电C、上下左右中D、XYZtV 9.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颗卫星组成。A、2 B、6 C、24 D、32 10.以()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火力B、人才C、信息D、高技术武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5.国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1)国防

嵌入式系统试题闭卷及答案

《嵌入式系统》试题 闭卷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一般而言,嵌入式系统的构架可以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存储器、输入/输出和软件,一般软件亦分为操作系统相关和()两个主要部分。 2、根据嵌入式系统使用的微处理器,可以将嵌入式系统分为嵌入式微控制器,(),()以及片上系统。 3、操作系统是联接硬件与应用程序的系统程序,其基本功能有()、进程间通信、()、I/O资源管理。 4、从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可以将嵌入式操作系统分为()和分时操作系统,其中实时系统亦可分为()和软实时系统。 5、内核负责管理各个任务,或者为每个任务分配CPU时间,并且负责任务之间的(),内核的基本服务是()。 6、嵌入式开发一般采用()方式,其中宿主机一般是指()。 7、哈佛体系结构数据空间和地址空间(),ARM7TDMI采用()的内核架构,ARM920T采用()的内核架构。 采用()级流水线结构,ARM920TDMI采用()级流水线。 9.按操作系统的分类可知,Dos操作系统属于顺序执行操作系统,Unix 操作系统属于()操作系统,VxWorks属于()操作系统。 10、ARM7TDMI中,T表示支持16位Thumb指令集,D表示(),M表示内嵌乘法器Multiplier,I表示(),支持在线断点和调试。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要使CPU能够正常工作,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处理器必须满足的。() (A)处理器的编译器能够产生可重入代码(B)在程序中可以找开或者关闭中断(C)处理器支持中断,并且能产生定时中断(D)有大量的存储空间 2、下面哪种操作系统最方便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 (A)DOS (B)unix (C)Windowsxp (D)linux 3、下面哪个选项不是SUB设备的特点。() (A)串行通信方式(B)不可热拨插 (C)分HOST、DEVICE和HUB (D)通信速率比RS232快 4、下面哪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很少用于手机终端设备上。() (A)Symbian (B)WinCE (C)uc/os (D)linux 5、以下哪项关于SRAM和DRAM的区别是不对。() (A)SRAM比DRAM慢(B)SRAM比DRAM耗电多 (C)DRAM存储密度比SRAM高得多(D)DRM需要周期性刷新 6、uc/os操作系统不包含以下哪几种状态。() (A)运行(B)挂起 (C)退出(D)休眠 7、0x07&0x11的运算结果是。() (A)0x01 (B)0x11 (C)0x17 (D)0x07 8、以下哪种方式不是uc/os操作系统中任务之间通信方式。() (A)信号量(B)消息队列 (C)邮件(D)邮箱 9、以下哪种方式不是文件系统的格式。() (A)FAT (B)DOS (C)NTFS (D)Ext 10、在将uc/os操作系统移植到ARM处理器上时,以下哪些文件不需要修改。() (A) (B) (C) (D)OSTaskInit 三、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属于嵌入式设备。() 2、冯诺依曼体系将被哈佛总线所取代。() 3、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属于免费的操作系统。() 4、移植操作系统时需要修改操作系统中与处理器直接相关的程序。() 5、的最大通信速率为12M/S。() 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写出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2、试分析实时操作系统的工作状态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

1 单选题 1 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 A 债务人 B 债权人 C 在职工人 D 离退休人员。 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 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 A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 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4 在经济衰退时,实际GDP将( )。 A 小于潜在GDP B 大于潜在GDP C 等于潜在GDP D 与潜在GDP的预测没有关系

5 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计算GDP的方法是( )。 A A.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 增加价值法 6 20世纪70年代因为“滞胀”现象导致凯恩斯主义受到挑战,并出现了新古典学派,下面哪位学者不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 ) A 弗里德曼 B 斯蒂格利茨 C 拉弗 D 卢卡斯 7 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 A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量 C 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 GD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8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的左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中,这意味着( )。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9 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2019年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军事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国防的类型,按照性质可分为扩张型和自卫型,按照形式可分为联盟型和中立型。 2、学校国防教育是国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国防教育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3、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队,警察,监狱等专门机构,这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实体。 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组成,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组成。 5、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和《李卫公问对》等,被称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 6、《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在世界军事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7、“军事是政治关系的延续”这一名言出自《战争论》。 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从战略角度,从全局上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包括战争与和平理论,武器装备发展理论,人才培养理论,科技强军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等等。 9、胡锦涛提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0、不同时期的战略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定因素主要有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11、战略特点主要表现为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 12、研究国内的战略环境应重点把握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三方面的情况。 13、一般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单极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多远交叉格局。 14、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15、目前我国地缘方向上表现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不同态势。 16、新的国家安全观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安全观。 17、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 18、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军事人才的跨越式发展。 19我国的预备役部队是现役常备军直接的后援力量,是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二、简答题 1.请简要阐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的国防权利和义务。 1)履行兵役的义务 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闭卷答案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闭卷) 1.克拉森是如何划分经济区域的? 克拉森针对传统的以收入水平为标准将区域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的分类法提出按增长率进行区域分类。两个基本指标: 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 ),区域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比(B ) 四类区域: (A ≥1且 B ≥1) 繁荣区 (A <1且 B ≥1) 处于扩张过程的欠发达地区 (A ≥1且 B <1) 潜在的欠发达地区 (A <1且 B <1) 落后区。优点: 强调了区域的动态特征,不仅识别繁荣区与赤裸裸的贫困区,还识别了正在摆脱困境与可能面临滑坡的区域。可针对不同问题区域采取不同政策。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点。一方面,区域经济赋有“空间经济”的含义。任何人类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都离不开空间,其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过程都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委。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又通常是指国内特定地区的国民经济。区域经济还具备另外三个特点:(1)地域性。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和区情,使区域经济烙上强烈的地域性特点。(2)中观性。区域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并有着自己的区域特点的中间性、非均衡性经济,是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3)相对开放性。与国家经济相比,区域经济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规则和货币政策等方面是一致的,缺乏国家之间常有的人为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移民限制等,因而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只能是相对的,它受着空间距离和运输成本的制约。 3、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探讨了贫困的根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由此得出了著名的结论:“一国穷是国为它穷”。纳克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他的“贫困恶性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供给方面“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需求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纳克期认为,正是资本形成的供求两方面的约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资本形成不足是“贫困恶性循环”的主要障碍。因此,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储蓄率,大规模地增加储蓄和投资,加速资本形成。同时他又认为,为了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所造成的投资引诱不足问题,即资本形成的需求“瓶颈”,应当采取“平衡增长”战略,即在众多的行业中同步地投资,形成相互的需求推动,以投资带动投资,“供给创造需求”。 4、罗森斯坦大推进理论的主要思想及理论依据。 答案一:“大推进”理论的中心思想: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增长理论绝大部分就是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发展障碍,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以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快速发展,走出"贫困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的依据——三个"不可分性": 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一气呵成,并且达到必要的规模才能使用.否则,资本事实上并未形成,经济增长丝毫得不到促进. 储蓄的不可分性: 储蓄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相反,它的增长是有阶段的.只有当收入的增长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储蓄才会急剧地上升,才会使更大规模的投资成为可能. 需求的不可分性: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必须有充分的国内市场或有保证的国际市场才能销售出去,从而收回投资.如果产品不能出口,或国内购买能力太低,大部分产品无人购买,投资也将以失败而告终。 答案二:要克服由于地区市场狭小、投资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发展障碍,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即在国家经济各部门同时增加投资,并合理分配投资,满足和增加各方面的需求,使市场扩大,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大幅度投入,以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快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5、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机制。 答:区域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增多或国民产出(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量的增多,衡量指标包括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包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 在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如下:一是需求拉动机制;二是供给驱动:要素投入(包括中间品投入)驱动;三是产业传导机制:连锁效应;四是产业集聚效应。 6、简述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异同。 区域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区域经济增长是量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发展是质的提高。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经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的市场经济。 A.自由放任B.政府微观调控C.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D.同西方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 2.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 A.产业布局政策B.产业结构政策C.产业组织政策D.产业技术政策3.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思想教育手段D.经济手段 4.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B.完善市场体系C.实行政企分开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5.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D.精简的原则7.承担统一快凋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 A.财政部B、国家统计局C.国家计划委员会D.中央银行 8.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9.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10、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B.自动性失效C.环境性失效D.规模性失效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A,企业B.政府C.个人D.集体 12、在经济信息中,可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用的信息,用于()。 A.管理决策信息B.管理指标和协调信息C.微观经济信息D.管理的实际操作信息 13.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A.具有强制性B.具有固定性C.具有转嫁件D.具有偿还性 14.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A.竞争性B.独立性C.垄断性D.控制性 15.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 A.一元目标战略B.多元目标战略C.综合目标战略D.传统战略 16.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社会总产值 17.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A.中国银行B.中央银行C.中国建设银行D.中国工商银行 18.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

2020政府经济学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题目1 稳定物价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府谋求的重要目标,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以内,就是物价基本稳定。 选择一项:A. 2% B. 4% C. 3% D. 5%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4% 题目2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的结果是()。 选择一项: A. 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 B. 利率的变化不确定,总产出增加 C. 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 D. 利率的变化不确定,总产出减少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 题目3 按照()分类,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 选择一项: A. 政策目标的性质 B. 政策作用的方向 C. 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 D. 政策作用的对象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政策作用的方向 题目4 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各种调控手段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选择一项: A. 心理手段 B. 经济手段 C. 行政手段 D. 法律手段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法律手段 题目5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中介变量发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作用。 选择一项: A. 国有资产投资 B. 公共定价 C. 收入分配 D. 行政指令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收入分配 题目6 按照()分类,财政政策可以分为微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财政政策。 选择一项: A. 政策作用的对象 B. 政策目标的性质 C. 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 D. 政策作用的方向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正确答案是:政策作用的对象 题目7 保持物价稳定通常是指()的相对稳定。 选择一项: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价格总水平 C. 国民生产总值 D. 国内生产总值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南开期末考试《管理者宏观经济学》期末“作业考核(线上)【仅供参考】735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管理者宏观经济学》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给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率在下降,但是经济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地升高,导致我国逐渐出现了持久性的通货膨胀的趋势,导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情况,引发其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例如:流动的货币的数量大于需要的数量以及社会供给不足或者经济制度不完善等等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产生。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对我国居民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从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发展;影响 通货膨胀主要是指货币在流通的条件下,提供的货币的数量大于我国公民所需要货币的实际的数量,这导致了我国最近几年出现了物价逐渐上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得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最终都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是否正常的重要的依据就是通货膨胀的程度。如果通货膨胀程度过高,最后会导致人们买不起东西;如果通货膨胀程度低,也就是通货膨胀率低,那么也就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缓慢,经济逐渐出现下行的情况。 一、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目前我国的外贸较发达,经济向外性的程度比较高 自从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在对外贸易这一方面发展得很快,就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国的外贸占到绝大部分。后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导致其急剧下降,但是仍然保存在一个较高的位置。经济危机过后,其形式逐渐得到恢复,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占比最低的一年。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年向世界各国出口大量的粮食。除了粮食,在大豆、铁矿石等物资的对外贸易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我国市场上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决定。现在,我国的对外贸易越来越发达,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经济水平。

大学军事理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防的基本要素是(ABCDE)。 A 政治要素 B 经济要素 C 科技要素 D 自然要素 E 军事要素 2、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是(ABC) A 侵略扩张型; B 自卫防御型; C 互相联盟型; D 不独不统型; 3、1989年江泽民同志出任中央军委主席,提出坚持走(BCDE)的国防建设之路。 A 大打 B 精兵 C 利器 D 合成 E 高效 4、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主要现状表现为(ACD) (A)世界呈多极化趋势,但美国单边主义有恃无恐 (B)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围堵 (C)国际恐怖活动猖獗,对国际安全影响严重 (D)世界军备竞赛加剧,对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5、军事战略的特点(ACD) (A)立足于威慑;(B)立足于核战争; (C)立足于威慑;(D)立足常规战争。 6、中国安全政策的目的是(ABCD),确保国家安全。 (A)巩固国防;(B)捍卫国家主权; (C)维护领土完整;(D)抵御侵略。

7、精确制导武器为直接摧毁概率超过(C)的制导武器。 A 60%, B 70%, C 50%, D 90% 8、导弹与精确制导弹药的主要区别是(C) A 前者有弹翼,而后者没有; B 后者有弹翼,而前者没有; C 前者有动力装置,而后者没有; D 后者有动力装置,而前者没有; 9、一颗静止卫星可以覆盖大约地球表面( C )的区域。 A 60%, B 50%,C40%,D30% 10、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海湾战争,向人们提出了战争的( B )这一重大命题。 A 机械化 B 信息化 C 精确化 D 立体化 11、海湾战争发生于( B )年。 A 1990 B 1991 C 1999 D 2003 12、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队规模将向(C)方向发展。 A 大型化 B 一体化 C 小型化 D 立体化 二、填空题 1、中国国防的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国防)、(中国近代国防)、(新中国的国防)等三个阶段。 2、(1964)年(10)月(16)日(15)时,第一颗原子弱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威慑力量。 3、毛泽东所强调的“二十一字方针”是:(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打人民战争);(打运动战);(打歼灭战)。 4、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传质阻力项; D 、流速; 在每个塔板中,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达到分配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 流动相进入色谱柱时,采用脉冲进样的方式,每次进样为一个板体积; 样品开始加在0号塔板上,并忽略其纵向扩散; 每块塔板上的分配系数都是常数; r 21=0.1 ; B 、r 21=0.5 ; C 、「21=0.7 ; D 、r 2i =1 ; 若一个电极的 心K =10-3 ,则说明这一电极对Na 比对K + 敏感性( ) 高3倍; B 、低3倍; C 、高1000倍; D 、低1000倍; 试卷类型:B 仪器分析 试卷 使用专业年级 考试方式:开卷( )闭卷(2 )共6页 1、 速率方程中与扩散系数呈正比的一项是( 2、 下列峰宽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Y=2.35 ; B 、Y=2Y /2 ; C 、Y 1/2=2 D 、 Y=4 ; 3、 关于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根据下列相对保留值判断分离效果最好的一组是( 5、

极谱分析法中,在溶液中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的作用是( 消除残余电流;B 、消除迁移电流;C 消除极谱极大;D 消除氧波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常用的光源中,具有最高激发温度的是( 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 、高压火花;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 棱镜摄谱仪的分光能力弱,集光能力强;D 、光栅摄谱仪的分光能力强,集光能力弱; 10、由同种原子相互碰撞引起的谱线变宽称为( A 自然变宽; B 、多普勒变宽; C 、劳伦兹变宽; D 、赫鲁兹马克变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1、气相色谱仪的一般结构是由载气系统, 和数据处理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检测器可以分为浓度型和质量型两类,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 3、在极谱分析法中,为了能够产生浓差极化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6、 7、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中实现 100%电流效率时错误的操作是( 在工作电极上接参比电极; B 、在电路中接变阻器; C 、 工作电极采用去极化电极; D 、工作电极使用极化电极; 8、 9、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关于摄谱仪叙述正确的是( 棱镜摄谱仪分光能力受波长影响; B 、光栅摄谱仪分光能力受波长影响; ,检测器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与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与答案 1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C.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出现( )等现象。 A.市场供应紧张、通货紧缩 B.失业增加、物资匮乏 C.生产能力闲置、通货膨胀 D.通货膨胀、物资匮乏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2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4.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主要反映( )。 A.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要素的边际产出率 B.各种要素投入折算为资金成本后,单位资金成本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C.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D.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全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5.各国经济发展经历表明,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源泉是( )。 A.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各项要素投入量增加 B.提高要素生产率 C.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 D.提高劳动生产率 6.以下关于中国三次产业划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是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是第二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的是第三产业 B.第一产业包括农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它产业构成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它产业构成第三产业 D.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其它产业构成第三产业 7.在本世纪头20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 )。 A.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B.经济社会信息化 3

宏观经济管理作业答案

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优缺点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四个特点: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况反方向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是: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反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反通货膨胀;在总供求基本平衡时,实行中性财政政策,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作用: 第一,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和经济手段,对“熨平”经济周期有着重要影响,在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属于一种反周期调节的短期性措施,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的变化而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相机抉择是财政政策的关键所在。 第三,财政政策相机抉择以正确把握经济形势变化为前提,判断越准确,决策越果断,调控越及时,成效越显著。 相机抉择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采用相机抉择法时,会遇到“时滞”问题。时滞有三种:(1)认识时滞,即从问题的发生到人们意识到这种问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2)行动时滞,即当需要采取某种政策到政府决定采取某种政策行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其间包括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议案在国会讨论、通过等过程。 (3)影响时滞,即当采取某种政策措施以后到实际发生效果之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由于上述原因,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反对采取相机抉择法,而主张根据现时经济制度中所有自动的稳定因素,即所谓“自动稳定器”,或称“内在稳定器”,自动进行调节,以稳定经济。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则是政府逆经济风向行事,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有3种: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两者的区别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