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洗和防护工艺规范

清洗和防护工艺规范

清洗和防护工艺规范
清洗和防护工艺规范

********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更改记录

分发号:

*****/JS-T-02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产品清洗和防护的一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产品在加工、装配试验直至发运的清洗和防护。

2.一般要求

1)选用加工介质,应考虑腐蚀性,使用酸、碱、盐类或其它腐蚀性介质的零件,加工

后应仔细清洗,除净介质,然后进行防锈处理。

2)加工中,应防止低熔点合金及异类金属粘零件。

3)凡具有最后加工表面的零件,易锈蚀零件、热加工后需防锈处理的零件和装配试验

后的单阀或整机,均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下列情况允许不进行防锈处理:

a工序间隔二十四小时以内的零件。

b 耐蚀性材料加工的零件(如钛合金、YG8硬质合金、3YC7、3J21等)。

c 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的一般零件。

d 立即转表面处理、热处理或焊接的零件。

e 经电镀或涂漆的一般零部件。

f 带缓蚀性介质加工转下道工序的零件。

g 其它特殊情况。

h应遵守各工序工艺守则,严禁野蛮操作,防止磕碰划伤。

3.清洗

1) 零部件清洗前的要求

所有零件必须清除毛刺,倒钝锐角和锐棱、无铸造粘砂、氧化皮、焊疤和严重的铁屑,

并经检验合格;单阀和整机应经试验合格,排除积水,吹净内外表面水渍和钻螺纹孔、钉

铭牌产生的铁屑。

2) 清洗过程及方法

a 零件入库前的清洗

零件在加工结束后放入库前必须进行清洗。小型零件在入库前采用浸泡刷洗,大

型零件发如阀体、阀盖转入装配清洗,采用刷洗和擦洗。零件清洗后先淋干,擦净内外表

面油迹和水渍,必要时可带汽油擦洗,然后晾干。

b装配前的清洗

产品的零件和单阀在装配或组装前,如在贮存在装配场存放时间过长,表面发现

有灰尘、油污、水渍和锈迹的也应安排清洗。小型零件的清洗方法同上,大型零件和单阀

采用香蕉水擦洗。

c 装配试验后的清洗

产品的单阀和整机经装配试验合格后,注黄油应排除内腔积水。

d 清洗要求

产品零件、单阀和整机经清洗后必须无铁屑、无锈迹、无灰尘、无油污和水渍,不要将刷毛和纱头留在零件上。

e 涂防锈油脂

短时间存放半成品库的小型零件涂HJ10机油,大型零件和装配试验后准备油漆、包装发货的产品及整机涂黄油防锈。长期存放在零件,如垫环、法兰等涂防锈油脂。

涂油应表面完全干燥后进行,涂油应均匀一致,装配后产品涂油范围必须满足涂喷漆要求,即不得影响喷漆的质量。

*****/JS-T-02

循环使用的清洗剂应定期检查,每月至少添加或更换一次,发现混浊应予以沉淀过滤降级使用,清洗槽每月至少清底排渣一次。

g 清洗场地

清洗场地应宽敞明亮,清洁整齐,地面无积水,应有下水道,并设有通风设施和安全防火措施。

h 清洗设备和工具

塑料毛刷、铜丝毛刷、毛巾、砂布、锉刀、防油手套等。

4防护

机械加工

4.1.1 防锈要求

4.1.1.1 零件带有无腐蚀性介质存放一般不超过48小时,湿热天气和易锈零件的存放时间还应适当缩短。

4.1.1.2 零件采有用无腐蚀性加工介质,直接按本标准条规定处理。

4.1.1.3 零件采用腐蚀性介质加工后,应在本工序中除净介质,然后按本标准条规定清洗处理。

4.1.2 切削冷却润滑液及其使用

对金属无腐蚀性,能适用于多种金属及镀层、能短期防锈、使用时应保持一定的

*****/JS-T-02

4.1.3 磕碰划伤控制

各道工序均应控制磕碰划伤,特别是密封面和配合面有磕碰划伤的不得转下

道工序,应尽量采用夹具装夹,无夹具时,配合面和密封面应铜皮或铁板垫夹,以防止产

生夹痕,大型零件起吊和翻转应在平整的铁板上进行、并垫以橡胶垫保护。

装配与时润滑

4.2.1装配时应注意润滑。阀板密封面必须刮涂7903密封脂,钢圈和垫片的密封面以

及与之对应的阀体中法兰和阀盖密封面或闭纹槽必须涂7903密封脂或黄油,垫环和垫环槽

的密封表面必须涂黄油,阀杆、顶丝,盘根压帽的螺纹和“O”型圈处必须涂黄油,密封脂

注入阀螺纹应缠绕四氟乙稀生胶带,轴承以及其他的工作面,摩擦面和配合表面均应涂相

应的黄油或机油,以利装拆、防锈抗咬合。

4.2.2 试验用水

液压试验用水可根据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防锈剂。

4.2.3 试验后排水

4.2.3.1 产品在液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排除掉积水,并回收液缸机油。

4.2.3.2 排水方法

a 排水时,平板阀阀板应处于半开半关状态,楔式阀阀板完全打开,节流阀阀针处于

开启状态,截止阀阀针离开截止位置;装配成整机的采油树和井口设备、管汇等产品,应

拆除试验盲板和堵塞,打开所有阀门和通道;排水时,单阀和整机应翻转一定的角度,以

便内腔积水能流入最低处,并从最低处顺利排出。

b 采用注黄油至内腔的方法。

4.2.3.3 排水后干燥

排水后应用压缩空气吹尽内外表面水渍,并晾干,应在试压后24小时内清洗上油。

防护破损的处理

4.3.1轻度锈蚀采用清洗上油去除,中等程度的锈蚀用相应粘度的纱布沿零件加工纹理方向清除,并保证不影响原密封表面的精度,严重锈蚀的采用机加工或抛丸方法清除。

4.3.2 磕碰划伤

一般表面的磕碰用锉刀和纱布修复,密封表面的磕碰划伤,轻度的用砂布和锉刀修复,严重的贯穿性的应用机械加工去除。

4.3.3 装箱时发现防锈油脂破损的应补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