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康复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康复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康复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康复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1814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老年性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内因,摔倒则是外因。患者跌倒时肘部伸直位,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撑地传至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暴力轻时骨折嵌插而无明显移位,暴力大时骨折远端桡侧和背侧移位,常伴有尺骨茎突和下尺桡关节分离。老年患者骨折常呈粉碎并可波及关节面。正常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掌倾角)10°~15°,向尺侧倾斜(尺倾角)20°~25°。当桡骨远端发生骨折时,不但掌倾角和尺倾角角度发生改变,而且背侧伸肌腱鞘管也随之扭曲错位,如骨折复位不良,可造成腕与手指的功能障碍。

Colles骨折的临床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采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固定,将手和腕固定于功能位4周。

(2)移位型骨折:

正骨八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首先根据患者伤情并结合X线片显示的骨折类型,部位和骨折移位情况来选择和制定整复手法,一般对骨折复位的病人在放射科内进行,争取最好的对位!打血肿麻醉,将患肢各关节置于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有利于复位,复位技巧:

一:牵拉要到位, 持续牵引,将断端充分牵开. 在牵拉时远端的术者最好能旋转手腕,这样可以将卡压在骨折段的软组织牵拉出来。

二;牵引后先进行侧方移位的纠正,三人复位时,在两人牵拉的同时,术者双手拇指抵住桡骨远端桡侧,其他四指抱住尺骨尺侧,在将尺骨向桡侧牵拉同时两手大拇指将桡骨远端向尺侧推移,力度要大.

三;在纠正侧方移位后,同样两人牵拉,术者双手大拇指按住桡骨背侧,其他四指抱住桡骨掌侧,先用四指将桡骨近端向背侧提拉,同时双手大拇指按压桡骨远端,远端牵拉者顺势屈腕.这几个动作需配合完成,力度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而定.

四. 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凭借手感(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侧对比,即可了解复位后的大概情况),而给予小夹板临时固定,之后再透视观察成角或者移位情况!了解情况后,再给予复位,到骨折对位对线都好时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将腕部固定于旋前及掌屈尺偏位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两周更换树脂石膏于腕关节功能位固定。期间如果位置发生移动,可以再进行一次复位,或者建议手术。

向患者交待加强据拳功能段练.注意肿胀.交待固定后的并发症。

(3)不稳定骨折,采用穿针外固定的方法。例如,在前臂近端和掌骨横穿细钢针,牵引复位,然后将钢针固定在管形石膏内,起维持牵引,防止骨折移位的作用。(4)Colles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是患腕向桡侧倾斜,腕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下尺桡关节分离且疼痛。手术方法有:①尺骨下端切除术,适用于因下尺桡关节炎或脱位引起腕部疼痛和旋转受限者。②桡骨下端截骨植骨术及Campbell手术,适用于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向背侧倾斜和桡骨短缩明显者。

Colles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股骨颈骨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要注意。(1)肩关节僵硬,由于骨折固定未能积极主动活动肩关节所致。(2)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表现为腕、手指肿胀、僵硬、皮肤红肿而变薄发亮,常由骨折后未能主动活动所致。(3)伸拇长肌腱断裂,通常发生在伤后4周或更长时间,由于原始损伤,伤及肌腱血运,缺血坏死而引起,也可能波及Lister结节,肌腱在不平滑的骨沟上经常磨擦而断裂。(4)正中神经损伤3月不能恢复者手术探查。

Colles骨折的康复治疗

1康复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后,用量角器测量腕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

2消肿止痛

(1)超短波:对置、无热量,每次10min,1次/d,10次为1疗程。(2)抬高患肢,将患肢持续性抬高,使伤手高于心脏水平线。

(3)按摩:在伤肢抬高位,作向心性按摩,促进静脉回流。

(4)等张压力手套:穿戴时应使指蹼区与手套紧贴,否则指蹼区没有压力,将成为水肿液滞留区。

3松解粘连、软化瘢痕

(1)超声波疗法:接触移动法,1~1.5W/cm,每次5~15min,1次/d,15~20次为1个疗程。

(2)音频电疗:用条状电极,并置,每次20min,2次/d,20次为1疗程。

(3)蜡疗法:蜡饼法,每次30min,2次/d。

(4)牵拉瘢痕组织的被动运动:牵拉力量要逐渐加大,牵伸到极限时应维持短时间,然后再放松。这类运动与蜡疗,按摩手法配合进行,效果更好。

4改善关节ROM的治疗性锻炼腕关节松动术:2次/d。治疗前,先用蜡浴或蜡饼法,进行患部蜡疗,30min/次。该松动范围包括: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和腕间关节。继关节松动术后,患者进行腕关节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各运动方向的全范围主动活动,2次/d,30~40min/次。练习强度以患者的耐受量为宜。

(1)桡腕关节松动:

①牵拉/挤压:一般松动,缓解疼痛。患者坐位,肢体放松,屈肘,前臂旋前放置于桌面,治疗师面对患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持腕关节的近排腕骨处,作纵向牵拉、挤压桡腕关节。

②前后/后前滑动:增加屈腕和伸腕ROM。患者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在轻微的牵引下,分别向背侧、掌侧滑动近排腕骨。

③尺侧/桡侧方向滑动:增加桡偏和尺偏的ROM。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桡骨远端,另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在轻微牵引下,分别向尺侧或桡侧滑动桡腕关节。④旋前/旋后滑动:作用为增加腕关节旋转ROM。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分别将腕骨作旋后、旋前的转动。

(2)下尺桡关节前后/后前位滑动: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的ROM,患者前臂旋后,治疗师双手分别握持桡尺骨的远端,拇指在掌侧,其余手指在背侧,尺侧手固定,桡侧手的拇指将桡骨远端向背侧推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的拇指在背侧,其余手指在掌侧。治疗师的桡侧手固定,尺侧手的拇指将尺骨远端向掌侧推动。(3)腕间关节前后/后前位滑动:增加腕骨间和屈腕、伸腕的ROM。患者前臂旋后,治疗师双手拇指分别放在相邻腕骨的掌面,食指放在相应腕骨的背面,一手固定,另一手向背侧推腕骨。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双手拇指分别放在相邻腕骨的背面,食指放在相应腕骨的掌面,一手固定,另一手向掌侧推腕骨。继关节松动术后,嘱患者进行腕、手指各关节的全范围主动活动,2次/d,30~60min/次,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标准。

5增强肌力,灵巧度及整体协调功能的锻炼。

从日常生活活动和职业劳动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作业活动进行训练。强度由小到大,难度由易到难。如用锤子训练腕关节屈伸和桡尺偏功能;使用门把关开门,训练前臂旋转。练习梳头和向后背抓痒,训练整个上肢的协调动作。

6早期康复介入Colles骨折畸形愈合继发腕关节运动障碍,传统的处理是手术治疗。我们发现老年Colle骨折患者大多有骨质疏松,骨折暴力使桡骨远端长度压缩及关节面破坏,很难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恢复。因此,后者既使复位不满意,只要坚持康复治疗,可以弥补复位上的缺陷。从原则上说,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应标本兼治,治疗的同时给予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学治疗,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7主动功能锻炼,防止患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应注意以不引起局部剧痛为原则,活动方式以肌肉与关节的主动活动为主,要防止有害于骨折稳定的外力,旋转、重复受伤等因素的影响。

(1)骨折的早期一般指骨折后1-2周以内,此时患肢局部肿胀,疼痛,也容易产生骨折的再移位,所以该功能锻炼主要是做一些患肢肉的舒缩活动,而骨折部上下关节原则上暂不能活动,健康肢体的各关节都应进行适当锻炼。上肢功能锻炼的目的是维持手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2)既要积极活动,又要循序渐进。随着骨折稳定程度的增加和病人全身情况的改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

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

(3)严格控制不利于骨折端稳定的活动,例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肩关节外展活动,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伸肘活动,前臂骨折的前臂旋转活动,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桡骨侧偏活动,股骨下1/3骨折的下肢内收活动,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以及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等都不利于骨折的稳定,应加以控制。

(4)进行功能锻炼时,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有时练习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锻炼不应让病人感到疲劳,不应在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如运动后疼痛剧烈,甚至出现浮肿,表示运动过量。

骨折复位技术基本操作

骨折复位技术操作规程 一、定义 复位就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和支架作用。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药物和功能锻炼四个方面。在治疗中应遵守四个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二、骨折的复位要求 骨折复位有非手术(闭合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之分。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手法复位加牵引固定(有时可结合局部外固定)以及持续牵引复位。 临床上绝大多数骨折都可用手法复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法复位要求及时、稳妥、准确、轻巧而不增加损伤,力争一次手法整复成功。 三、复位的准备 麻醉:采用麻醉止痛以便于复位操作。一般对于简单骨折可不用麻醉。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或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可用2%的普鲁卡因10毫升~20毫升注入血肿内,一般10分钟后即可开始整复。 四、基本手法 骨折复位必须掌握“以子求母”,即以远端对近端的原则。 手摸心会:为施用手法前的必要步骤,即在整复前必须先用手触摸骨折部,触摸时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近到远,两头相对,确定骨折断端在肢体内的方位,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拔伸牵引:目的是为了克服肌力,矫正重叠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然后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段对抗牵引,把刺入骨折部周围的软组织内的骨折断端,慢慢地拔伸出来。而后再按照整复步骤,改变肢体方位,用力牵引。牵引力的大小应

根据病人而定,要持续稳准。 旋转屈伸:主要是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成角移位,因为有些近关节部位的骨折,牵引越重,成角畸形就越大。 端挤提按:当旋转、成角及重叠移位得到矫正后,侧方移位就成为主要畸形。以指直接用力,作用于骨折断端迫使复位。以人体的中轴线来讲,前后侧移位(上下侧)用提按的手法;内外侧(左右侧)移位用端挤的手法。即上提下按,外端内挤。 摇摆触碰:以上手法,一般骨折即可基本复位,但横断或锯齿型骨折的断端间可能有间隙,则采用摇摆触碰法。一般经过上述手法,骨折整复即可结束。 按摩推拿:主要是调理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骨折的复位,亦可舒展通达,尤其对骨关节周围的骨折更为重要。操作时手法要轻柔,按照肌肉、肌腱的行走方向,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夹挤分骨:凡是两骨并列部位发生骨折,骨折段因骨间膜或骨间肌的收缩而相互靠拢,复位时应以两手拇指及食中环三指,由骨折的背侧夹挤骨间膜,使靠拢的骨折段分开,远近骨折段即相应稳定,并列双骨折就能象单骨折一样,一起复位。 折顶回旋:对于横断或锯齿型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手法[如图].回旋的手法多用于骨折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的股骨干或肱骨干骨折,或经过不正确处理造成背向移位的斜面骨折。五、注意事项 整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在给予适当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整复效果。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体会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23T15:51:38.53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郑新民 [导读] Colles骨折即桡骨远端背伸型骨折是急诊科常见伤病,约占平时骨折1/10。 【摘要】目的: 探讨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 8月至2009年 12月,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98例。结果:12个月以上随访 180例,均达到临床愈合。复位情况:整复后优 145例,良 32例 ,差 3例,总优良率达 98.3%。6周后掌倾角变小 9例,占 5%。腕关节功能:优138例,良35例,差5例,总优良率达96.1%。结论小夹板具有轻便舒适,固定可靠,调整方便。对于Colles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R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32-01 Colles骨折即桡骨远端背伸型骨折是急诊科常见伤病,约占平时骨折1/10。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3cm 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一般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自2006年8月至2009年12月,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治疗Colles骨折1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0例,均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其中男53例,女127例;平均年龄11~78岁;稳定性骨折23例,不稳定性骨折157例。致伤原因:摔伤158例,车祸伤17例,坠落伤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3例,血气胸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5例。 1.2治疗方法。首先拍X线片,了解骨折的程度和类型,尤其是桡骨远端缩短的情况和关节面塌陷及有否翻转的情况,指导整复时的手法。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治疗室进行整复固定。患者坐于靠背椅上,触摸骨折断端肿胀畸形明显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0ml注射器于血肿腔回吸有淤血后将1%盐酸利多卡因注入5~10ml,3~5分钟待麻醉起效后行整复术,以减少病人痛苦有利复位[1]。 方法一(牵抖复位法):患者取坐位,老年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患肢前臂上段,术者两手紧握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指至于其腕掌部,紧扣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全矫正后,将前臂远段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此法适用于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端完整者。 方法二(提按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持握患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另一助手紧握患肢前臂上段,两助手行拔伸牵引,持续2~3分钟,使骨折断端的嵌入或重叠移位得以校正,旋转移位亦应注意矫正。术者立于患者外侧,一手握住前臂下段,将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另手握住掌腕部将骨折远端向尺侧推挤,握手部的助手同时向患腕、向尺侧屈,以矫正骨折远端的桡侧移位。然后术者两手食、中、环三指重叠,置于近端的掌侧,向上端提,两拇指并列顶住远端的背侧,向掌侧挤按,握手部的助手同时将患腕掌屈,以矫正掌、背侧移位。待骨折完全矫正,腕部外形恢复正常后,术者一手拖住手腕,另手拇指沿伸、屈肌腱由近端向远端推按,理顺肌腱,使之恢复正常位置。亦可先整复桡侧移位。此法适用于老年患者,以及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骨折粉碎者。 双手交替牵引下仔细触摸、推按、抚平骨折端掌、背、桡侧,使骨折处平整。前臂及腕部棉垫包绕平整后,在维持牵引下,用四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图一)。 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在骨折远端的背桡侧尚可先放一横档纸垫,一般长约6~7cm,以能包绕前臂远段的背、桡侧面为度,宽约1.5~2cm,厚约0.3cm。如放横档,则在背侧不用再放平垫。压垫放置妥后,再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背侧夹板和桡侧夹板的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绕偏和背伸活动。掌侧夹板和尺侧夹板则不超过腕关节。将腕关节固定在掌屈30度、尺偏20度位置。固定垫及夹板放妥后,扎上三条布带,拍X线片了解骨折整复后位置,复位优良后,最后将前臂放置中立位,屈肘90?悬于胸前。绑扎松紧严格按照1kg重量上下移动1cm为宜。每日调整绑带松紧,固定4~6周,期间整复后3天、1周、2周、4周均拍患腕正、侧位x 线片,,检查骨折复位移位情况,期间指导患者积极行功能锻炼,4~6周后去除外固定。骨折时间在三周左右,骨折移位明显,单纯牵引治疗复位困难,可选择c臂x光机透视下行克氏针撬拔复位和手法复位相结合。 1.3复位及功能评估标准[2]。 1.3.1复位评定标准:优:无畸形,无向背侧或掌侧成角,桡骨短缩<3mm,关节面平整。良:轻度畸形,向掌侧或背侧成角0~10°,桡骨短缩3~6mm,关节面错位<2mm。可:中度畸形,向背侧或掌侧成角11~14°,桡骨短缩7~11mm,关节面错位>2mm而<4mm。差:严重畸形,向掌侧或背侧成角≥15°,桡骨短缩≥12mm,关节面错位≥4mm。 1.3.2功能评定标准优:无功能损害,无疼痛、麻木等主观症状,腕部无畸形,与健侧相比,腕关节屈伸范围及前臂旋前、旋后范围减小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 折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Colles骨折;治疗 自1999年至2009年9月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 骨折678例,经8~ 12周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78例,男355例,女323例,年龄6?87岁,平均38岁。其中左侧319例,右侧359例;横形骨折260 例,斜形134例,粉碎性骨折并波及关节面者157例骨骺损伤者127 例(其中Slater- I型83例Slter- H型者44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伤后20 min ~ 48 h。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一般未用麻醉,对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使用血肿内注射局麻药,对于高血压患者复位前酌情使用降压药卡托普利片及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对于冠心病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1.2.2整复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肘屈曲至90°,前臂 处于旋前位,掌心向下,一助手紧握前臂下段,术者双手紧握患者手掌

根部,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断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先顺势牵引2~3 min,待重叠畸形完全矫正后,利用牵引力沿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掌屈尺偏,使之复位,复位后用手指沿桡骨下端背侧、桡侧、掌侧触诊无台阶状感后,用双手握骨断端,使之分离,将前臂下端轻轻做小范围旋前旋后检查下尺桡关系正常,再用单手握持断端,另一手拇指从近至远舒理肌腱。对于骨骺损伤者,手法基本与上相同,但应注意牵引时一定要将断端牵开,掌屈尺偏时动作要轻柔和缓,不可使用暴力以免加重骨骺损伤;对于粉碎性骨折,骨折线波及桡腕关节面者牵引时用力不可过大复位时也忌暴力,动作宜和缓有力,以免使连结小碎片上筋膜及软组织撕裂,复位后用手指将断端掌,背侧和缓有力相向按压使其平整,复位后还应持患侧手掌进行小范围掌屈背伸通过动作使其关节面趋于平整。 1.2.3固定方法前臂均匀缠绕绷带衬垫后用前臂小夹板固定于中立 位,其中骨远端背侧,桡侧及骨折近端掌侧于相应夹板对应处置棉垫,小夹板固定后四条扎带捆扎,患肢屈肘90°颈腕带悬吊于胸前,固定时间成人共计4?6周,儿童3?4周。 1.2.4术后处理固定后及时复查X线片1周内每2?3天来院门诊 复查随时调整扎带松紧度,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的伸 屈功能锻炼,使用抗炎,消肿预防感染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七叶皂 甙钠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 次, 20%甘露醇 注射液125 ml快速静滴,每日2次,双氢克尿噻片25 mg 每日2次(上 述药物儿童用量视情酌减),预防感染使用相应抗生素, 以后患者每周来院复诊一次每10?15天复查X线片一次,使用伤科接 骨片4片,每日3次(儿童用量酌减)。愿意服用中药的患者按三期辨证法用药。 2结果

骨伤类疗法技术——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骨伤类疗法技术——骨折手法复位技术 骨折手法复位(manipulativereduction)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整复骨折端。在骨折复位前必须先了解外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肌对骨折段的牵拉作用,弄清骨折移位时所经过的途径,而后选择合适的手法,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沿着原来的移位途径倒返回来,骨折就会顺利地得到复位。某些骨折用手法复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手法复位的时机 1.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组织弹性较好,手法操作容易,有利于骨折复位。 2.当病人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作手法复位。 3.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可待肿胀减轻后,再行手法复位。 (二)手法复位方法 1.解除疼痛应用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痉挛。最好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可用全身麻醉。 2.肌松弛位待麻醉完成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对骨折段的牵引力,有利于复位。 3.对准方向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

因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侧骨折段因已失去连续,故可使之移动。 4.拔伸牵引即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伤 肢远端,沿其纵轴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牵引时,必须同时有对抗牵引,并稳定近折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施行不同拔伸手法,以矫正短缩移位、成角移位或旋转移位。 5.手摸心会在拔伸牵引后,术者参考X线片所示的移位,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体会骨折局部情况,以决定复位手法。 6.反折、回旋横骨折具有较锐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 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反折手法。术者两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叠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在同一平面时,即可反折伸直,使端端对正。 回旋手法可用于背向移位,又称背靠背的斜骨折(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然后施行回旋手法,循原路回旋复位。 7.端提、捺正前臂骨折短缩、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要矫正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上端提。内、外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使陷

骨折手法复位同意书

沿河红十字医院骨折手法复位知情同意书

沿河红十字医院手外伤清创探查缝合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在下行。清创探查缝合术主要目的是清理伤口、探查损伤情况,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定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需要可能需要再次调整手术方案。由于我院条件有限,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诊治,患者家属放弃到上级医院诊治,强烈要求予缝合皮肤即可。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清创探查很方便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 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 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 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我理解我可能出现局部出血。 2)我理解术后可能出现伤口局部及周围组织感染、骨髓炎。术后皮肤坏死肌腱及骨外露。肌腱血管无法吻合术后肌腱粘连,患肢功能障碍。 3)我理解我可能出现局部创口愈合不良。疤痕形成。 4)我理解我探查、牵拉可能出现局部神经血管损伤加重。 5)我理解我可能出现血管神经无法吻合。远端血供障碍。 6)远期有关节僵硬,疤痕形成、挛缩及功能障碍。 7)左第四指远节坏死可能,残端综合征 8)其他不能预料情况 4.我理解术后疼痛,患手功能障碍。 5.其他预料不到意外。 一旦发生上述风险和意外,医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患者知情选择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手术方式、此次手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手术的相关问题。 我同意在手术中医生可以根据我的病情对预定的手术方式做出调整。 我理解我的手术需要多位医生共同进行。 我并未得到手术百分之百功的许诺。 我授权医师对手术切除的病变器官、组织或标本进行处置,包括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医疗废物处理等。 根据医生对我病情的详细解释,我和家属已经知道我所患疾病的严重性,并知道选择手术治疗是当前减少并发症,大大的缩短卧床时间,最大限度的恢复肢体功能的最佳选择。为了提高日后的自主生活能力和最大限度的挽救劳动力,我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同意)医生对我行手术治疗,由于我和家属个人原因暂不()手术手术治疗。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如果患者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请其授权的亲属在此签名: 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 医生陈述

Colles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并外固定的护理分析

Colles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并外固定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利用手法闭合复位并外固定治疗增加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护理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夹板辅助恢复。护理组在其常规手术上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护理人员的系统护理。出院后1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肢体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并对两组调查结果数据做出比较。结果经过治疗统计,经过护理的患者在复位后骨折处恢复,肢体机能等方面均较常规无护理的患者恢復较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lles骨折手法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夹板的患者同时进行相关护理,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无护理的患者。 标签:Colles骨折;外固定;护理;手法复位 桡骨远端骨折称为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患者最多,间接暴力多是此类骨折的原因[1]。此种骨折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常因走路不慎跌倒而导致骨折,并以妇女患者居多[2]。Colles骨折的治疗方法多为手法闭合复位,且结合外固定夹板辅助恢复。且患者往往由于没有正确的术后指导而进行错误的行为而致使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延迟恢复时间。对此次对参与调研的86例患者均实行手法闭合复位并加外固定夹板辅助恢复,并对其中一组进行护理,比较两者的患者复位后后恢复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0年5月~2012年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8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1.9)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54例。均为X线检查后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创伤,其中单纯性、陈旧性骨折分别为62例、24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护理组43例,包括男16例与女27例,平均年龄为(45± 2.1)岁与对照组43例,其中男16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44±1.7)岁。对照组和护理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方面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实行手法闭合复合并外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后处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Colles骨折好发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多因患者摔倒时手掌着地,在故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发生骨折。这类患者通常会因为疼痛产生焦虑等情绪,对复位后的功能情况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避免因患者的不良情绪造成对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谈,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尽可能的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建立自信,使患者能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手术。 1.2.2术前护理治疗前患者大多对治疗医师心中存有疑虑,因此医生与相关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康复

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畸形。1814年Abraham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好发于老年人,女性较多,有“老年性骨折”之称。老年性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内因,摔倒则是外因。患者跌倒时肘部伸直位,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撑地传至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暴力轻时骨折嵌插而无明显移位,暴力大时骨折远端桡侧和背侧移位,常伴有尺骨茎突和下尺桡关节分离。老年患者骨折常呈粉碎并可波及关节面。正常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掌倾角)10°~15°,向尺侧倾斜(尺倾角)20°~25°。当桡骨远端发生骨折时,不但掌倾角和尺倾角角度发生改变,而且背侧伸肌腱鞘管也随之扭曲错位,如骨折复位不良,可造成腕与手指的功能障碍。 Colles骨折的临床治疗 (1)无移位的骨折,采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固定,将手和腕固定于功能位4周。 (2)移位型骨折: 正骨八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首先根据患者伤情并结合X线片显示的骨折类型,部位和骨折移位情况来选择和制定整复手法,一般对骨折复位的病人在放射科内进行,争取最好的对位!打血肿麻醉,将患肢各关节置于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肉对骨折段的牵拉力,有利于复位,复位技巧: 一:牵拉要到位, 持续牵引,将断端充分牵开. 在牵拉时远端的术者最好能旋转手腕,这样可以将卡压在骨折段的软组织牵拉出来。 二;牵引后先进行侧方移位的纠正,三人复位时,在两人牵拉的同时,术者双手拇指抵住桡骨远端桡侧,其他四指抱住尺骨尺侧,在将尺骨向桡侧牵拉同时两手大拇指将桡骨远端向尺侧推移,力度要大. 三;在纠正侧方移位后,同样两人牵拉,术者双手大拇指按住桡骨背侧,其他四指抱住桡骨掌侧,先用四指将桡骨近端向背侧提拉,同时双手大拇指按压桡骨远端,远端牵拉者顺势屈腕.这几个动作需配合完成,力度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而定. 四. 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凭借手感(需检查复位情况,观察肢体外形,抚摸骨折处的轮廓,与健侧对比,即可了解复位后的大概情况),而给予小夹板临时固定,之后再透视观察成角或者移位情况!了解情况后,再给予复位,到骨折对位对线都好时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将腕部固定于旋前及掌屈尺偏位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两周更换树脂石膏于腕关节功能位固定。期间如果位置发生移动,可以再进行一次复位,或者建议手术。 向患者交待加强据拳功能段练.注意肿胀.交待固定后的并发症。 (3)不稳定骨折,采用穿针外固定的方法。例如,在前臂近端和掌骨横穿细钢针,牵引复位,然后将钢针固定在管形石膏内,起维持牵引,防止骨折移位的作用。(4)Colles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是患腕向桡侧倾斜,腕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下尺桡关节分离且疼痛。手术方法有:①尺骨下端切除术,适用于因下尺桡关节炎或脱位引起腕部疼痛和旋转受限者。②桡骨下端截骨植骨术及Campbell手术,适用于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向背侧倾斜和桡骨短缩明显者。 Colles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股骨颈骨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要注意。(1)肩关节僵硬,由于骨折固定未能积极主动活动肩关节所致。(2)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表现为腕、手指肿胀、僵硬、皮肤红肿而变薄发亮,常由骨折后未能主动活动所致。(3)伸拇长肌腱断裂,通常发生在伤后4周或更长时间,由于原始损伤,伤及肌腱血运,缺血坏死而引起,也可能波及Lister结节,肌腱在不平滑的骨沟上经常磨擦而断裂。(4)正中神经损伤3月不能恢复者手术探查。 Colles骨折的康复治疗 1康复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后,用量角器测量腕关节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 2消肿止痛 (1)超短波:对置、无热量,每次10min,1次/d,10次为1疗程。(2)抬高患肢,将患肢持续性抬高,使伤手高于心脏水平线。

骨折手法复位

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手摸心会 为施用手法前的必要步骤,以便把X线片上显示的骨折断端移位方向和病人肢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术者头脑中构成一个骨折移位图象,在整复前,必须用手先触摸骨折部。触摸时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触折端在体内的方位,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目的。 拔伸牵引 主要是克服肌肉拉力,矫正重叠移位,恢复肢体长度。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开始牵引时,肢体先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段对抗牵引,把刺入骨折部周围软组织内的骨折断端慢慢地拔伸出来,牵引用力以病人肌办强度为根据,小儿、老年人及女性患者,牵引力不能太大,反之,青壮年男性患者,肌肉发达,则需要使用大力。对肌群丰厚的患肢如股骨干,则应结合骨牵引,以帮助矫正重叠移位。肱骨干骨折,虽肌肉比较发达,但在麻醉下重叠移位比较容易矫正,若用力稍大常易招致断端分离,拔伸手法可为下一步手法创造条件,且在施行其它手法时仍须维持一定的拔伸牵引力,直到贴敷膏药妥善后方可停止。 放置回绕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及背向移位,旋转手法施用于牵引过程中,以远端对近端,使骨干轴线相应对位,旋转畸形即自行矫正。回绕手法多用于骨干折断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的股骨干或肱骨干骨折;手法时应先加重牵引,使骨折端分开,嵌入的软组织常常=可自行解脱;然后放权牵引,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骨折段,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绕,引导骨折断端相对,可从骨折端相互触碰音的有无和强弱来判断嵌疑义的软组织是滞完全解脱,背对背移位的骨折以骨折移位时的相反方向旅行回绕手法的方向,常可使背对背的骨折断端成面对面。 屈伸收展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成角畸形。靠近关节附近的骨折容易发生成角畸形,这是因为短小的近关节侧的骨折段受单一方向的肌肉牵拉过紧所致。此类骨折单靠牵引不但不能矫正畸形,甚至牵引力量越大,成角越大。对单轴性关节(肘、膝)附近的骨折,只有将远侧骨折段连同与之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节远端肢体共同牵向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成角才能矫正。如伸址型肱骨髁上骨折,需要在牵引下屈曲;而屈曲型则需要在牵引下伸直,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可以利用胫骨结节穿针做膝关节屈曲牵引;而屈曲型则需要在股骨髁上穿针做膝关了伸直位牵引,骨折方能对位,对多轴性关节,(如肩、髋关节)附近的骨折,一般有三个平面上的移位,(水平面、夭状面、冠状面)的骨折,复位时要改变几个方向,才能将骨折整复,如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在仰卧位,牵引方向是先内收后外展,再前屈上瘵过顶,最扣内旋叩紧骨折断端,然后慢慢放下患肢,才能矫正其嵌插、重叠、旋转移位和向内、外、前方的成角畸形。 成角折顶 肌肉发达者的横断或锯齿形骨折患者只靠牵引力不能完全矫正其重叠移位时,可改用折顶手法。这是一种比较省力的方法,折顶时,术者两手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它四指重叠环抱于一种比较省力的方法,折顶时,术者两手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它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两手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端原有的成角,依靠拇指感觉,估计骨折远近段断端的骨皮质已经对顶相接,然后骤然反折,此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持续向上提,而拇指仍然用力将突出骨脾气端继续向下按,在拇指与其四指间形成种捻搓力(剪力)。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移位多少而定,用力方向可正可斜。单纯前后方重叠移位者可正向折顶,同时还有侧移位者可斜向折顶,通过这一手法,不但可以矫正重叠移位,侧方移位也可一起得到矫正。前臂中、下1/3骨折,一般多采用分骨、折顶手法,可获得一成功复位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体会(1)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 体会⑴ 【摘要】目的: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方法:自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98例。结果:12个 月以上随访180例,均达到临床愈合。复位情况:整复后优145 例,良32例,差3例,总优良率达% 6周后掌倾角变小9例,占5%腕关节功能:优138例,良35例,差5例,总优良率达% 结论小夹板具有轻便舒适,固定可靠,调整方便。对于Colles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Colles骨折即桡骨远端背伸型骨折是急诊科常见伤病,约占平时骨折1/10。多发生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3cm范围内,多为闭合骨折。一般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 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骨折移位明显时,可见餐叉状及枪刺样畸形。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自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治疗Colles骨折1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0例,均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其中男53例,女127例;平均年龄11?78岁;稳定性骨折23 例,不稳定性骨折157例。致伤原因:摔伤158例,车祸伤17 例,坠落伤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3例,血气胸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5例。 治疗方法。首先拍X线片,了解骨折的程度和类型,尤其是桡骨远端缩短的情况和关节面塌陷及有否翻转的情况,指导整复时的手法。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治疗室进行整复固定。患者坐于靠背椅上,触摸骨折断端肿胀畸形明显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0ml注射器于血肿腔回吸有淤血后将1%盐酸利多卡因注入5?10ml,3?5分钟待麻醉起效后行整复术,以减少病人痛苦有利复位[1]。 方法一:患者取坐位,老年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外展,屈肘90°、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患肢前臂上段,术者两手紧握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指至于其腕掌部,紧扣大小鱼际肌,先顺势拔伸2~3分钟,待重叠移 位完全矫正后,将前臂远段旋前,并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此法适用于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端完整者。 方法二: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 一助手持握患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另一助手紧握患肢前臂上 段,两助手行拔伸牵引,持续2?3分钟,使骨折断端的嵌入

桡骨柯氏骨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桡骨柯氏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柯莱氏骨折 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 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 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桡 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暴力轻时可 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 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 一、手法复位方法: 整复前先了解受伤原因、肿胀情况,结合X片认清骨折移位方向及程度。可先抽出血肿,后注入2%普鲁卡因5~10ml作局麻,必要时可采取臂丛阻滞麻醉。 方法一牵抖复位法 用于骨折断端向掌成角或远断向背侧移位,但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未粉碎者。患者坐位即可,老年以平卧位较妥。肘部屈曲90°,前臂置于中立位。助手把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的背侧,其他四指置于腕掌部,扣紧大小鱼际肌。沿着原移位方向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矫正后,在牵引下矫正旋转移位,稍旋后10°~16°而后猛力牵拌.牵抖时仍用力牵引,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拌,使之加大牵引力而对位,同时迅速尺偏掌屈。尺偏掌屈时不要旋转,骨折即可复位。 方法二三人复位法 适用于老年骨折,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骨折粉碎者。 牵引:患者取坐位或仰位,将肩关节、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置于中立位。一助手持握患者手掌,另一助手紧握患者患肢上臂(肱骨下端),两助手对抗牵引,持续2~3分钟,使骨折断端间的嵌插完全解脱,同时应注意矫正旋转移位,一般骨折远端容易旋前移位。 矫正移位:术者站于患者的外侧方,一手握住前臂下1/3,将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另手握掌腕部,将骨折远段向尺侧推挤,矫正骨折远端的桡侧移位。然后术者两手示、中、环三指置于骨折近端的掌侧,向上端提骨折近段;两拇指并列顶住骨折远端的背侧,向掌侧挤按,使之向掌侧复位,矫正骨折的掌背侧移位。 舒筋:待骨折移位完全矫正,腕部外形恢复正常后,术者一手托住手腕,另手拇指沿腕部伸、屈肌腱由近端向远端推挤,舒理肌腱,使之恢复正常位置。 二、固定器材 1、木板四块掌、背侧板与前臂等宽,背侧较掌掌侧板长,桡侧板较尺侧板长。 2、纸垫两个横档一般长为6~7cm,宽1.5~2cm,厚约0.3cm,以能包绕远段的背、桡二侧面为度。掌侧方形平垫长宽均约4cm,厚约0.5cm。 3、固定方法骨折经整复后,在维持牵引下,如肿胀明显者,局部可外敷消肿膏。肿胀不明显的仅在夹板长度范围,以一薄层脱脂棉及绷带包缠。以尺骨头为标志,将横档放于桡骨远段的背桡两侧,但不要压住尺骨茎突。掌侧垫放于骨折近端的掌侧,而后放上固定的四块夹板,用3条布袋捆扎。桡背侧夹板应超过桡腕关节,以限制桡腕关节,以限制腕关节的桡偏自欺欺人背伸活动,保持骨折的对位。

骨折手法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骨折手法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骨折手法复位(manipulativereduction)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整复骨折端。在骨折复位前必须先了解外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肌对骨折段的牵拉作用,弄清骨折移位时所经过的途径,而后选择合适的手法,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沿着原来的移位途径倒返回来,骨折就会顺利地得到复位。某些骨折用手法复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手法复位的时机 1.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组织弹性较好,手法操作容易,有利于骨折复位。 2.当病人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作手法复位。 3.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疱时,可待肿胀减轻后,再行手法复位。 (二)手法复位方法 1.解除疼痛应用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痉挛。最

好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可用全身麻醉。 2.肌松弛位待麻醉完成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对骨折段的牵引力,有利于复位。 3.对准方向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因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侧骨折段因已失去连续,故可使之移动。 4.拔伸牵引即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伤肢远端,沿其纵轴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牵引时,必须同时有对抗牵引,并稳定近折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施行不同拔伸手法,以矫正短缩移位、成角移位或旋转移位。 5.手摸心会在拔伸牵引后,术者参考X线片所示的移位,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体会骨折局部情况,以决定复位手法。 6.反折、回旋横骨折具有较锐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反折手法。术者两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叠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技巧及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技巧及方法 发表时间:2014-08-04T08:56:57.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苏长生 [导读] 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后行骨折端石膏外固定,这时术者一定不能松开双手。 苏长生 (河北省泊头市医院骨科河北沧州 062150) 【摘要】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特别是中老年人外伤后患此病机率更高,这与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有直接关系。对于它的治疗,目前大多数基层临床骨科医生仍采用中医骨折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我本人在20余年的骨科临床工作中使用此方法治疗过很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愿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85-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5例,男20例,女55例;年龄6~90岁,平均52.3岁;左侧57%,右侧43%。致伤原因:跌倒致伤61例,交通致伤10例,高处坠落伤4例。我们使用“人名分类法”,其中Colles骨折57例,Smith骨折12例,Barton骨折6例。按AO分类法,A型:52例 B型:16例;C型:7例。其中开放骨折4例,其余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治疗时间为1~3天,治疗前我们均行腕关节正侧位X光片检查。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全部采用骨折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2治疗方法 首先,患者就诊后,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全身情况允许后,观察患者腕部的畸形情况,初步判断患者骨折的类型,然后让患者行腕部正侧位X光片检查,根据X光片检查结果确定患肢是那种类型的骨折,然后再确定采取何种手法整复方法。如为开放性骨折,大部分为骨折端刺破皮肤所致,一般伤口不会太大,可先给予伤口彻底清创后,根据伤口情况给予缝合或直接纱布覆盖,然后再实行骨折手法整复。如为老年患者,可给予骨折处血肿麻醉,用1%利多卡因5~10毫升注入骨折端血肿内,待麻醉成功后,再给予骨折手法整复。如患者情绪过度紧张,还可给予止痛镇静剂,如肌注“杜冷丁100毫克”,女性患者注射量可减少到75毫克,其中针孔用无菌纱布覆盖。 1.3 其次,骨折手法整复前尽量让患者平卧位于病床上,并详细询问患者当时的受伤机制并反复观察患肢的X光片。整复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此骨折的立体图像,即:1.骨折端短缩多少,涉及或未涉及关节面; 2.向哪个方向移位,移位多少; 3.向哪个方向成角,成角多大; 4.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角度多少; 5.是尺偏还是桡偏,偏移多少。这样在骨折整复过程中就能做到使用力量多大才能矫正此骨折畸形。接下来即行骨折两端拔身牵引,这其中最重要的为牵引时间要够,一般为2~3分钟,如牵引时间不够,骨折两端的肌肉不够松弛,骨折短缩就不能纠正,骨折的短缩不能纠正,其骨折的成角及旋转、尺偏或桡偏也就很难纠正,骨折的手法整复效果就不会太理想。如拔伸牵引中听到骨檫音或感觉到骨檫感,这一般说明骨折的短缩已经纠正,骨折的短缩纠正后,同时根据骨折类型及骨折端的移位程度,手法用适当的力量给予纠正骨折端背侧或掌侧成角畸形,骨折的旋转、尺偏或桡偏,这样骨折的整复效果一般是不错的。如腕部Colles骨折,它存在的畸形一般为:短缩、向掌侧成角、桡偏、向背侧移位、轻度向外后旋转。骨折手法整复时,先给予骨折端旋前位拔伸牵引2~3分钟,当听到骨折端骨檫音或感觉到骨檫感时,术者用双手拇指下压骨折远端并同时用其余手指上挑骨折近端,再同时给予患腕尺偏,这时骨折手法整复初步完成。观查患肢腕部的外形,并用手指触摸骨折端是否有台阶,并同时嘱患者背身拇指,观察拇指能否伸屈自如。如患者腕部外形良好,骨折端无台阶,患肢拇指伸屈自如,一般说明骨折整复良好。如患肢腕部仍有畸形,骨折端可触及骨性台阶,患肢拇指背伸受限,说明骨折手法整复不理想,得给予重新手法整复。背伸拇指是观察骨折端是否影响拇长伸肌腱的活动。 1.4最后,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后行骨折端石膏外固定,这时术者一定不能松开双手,助手给予10~14层的石膏绷带垫棉花固定骨折端,石膏绷带远端达掌指关节处,近端一般达到前臂的近端(不包括肘关节),如为Colles骨折,石膏绷带置于患肢背侧,腕关节掌屈固定;如为Smith骨折,石膏绷带置于腕部的掌侧,腕关节背伸固定。石膏绷带固定好后,一定要告知患者观察手指的血运情况,这时一般观察患侧指甲的红白反应即可,如指甲的红白反应(+),一定要松开绷带重新固定患肢,以免造成患肢远端坏死,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待石膏绷带凝固后,再给予行腕关节正侧位X光片检查,根据腕关节X光片,观察腕关节的掌倾角及尺偏角,掌倾角一般为:9~20度,平均为14度;尺偏角一般为:20~35度,平均为27度。如以上两个角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你的骨折手法整复是良好的。如为开放性骨折,待石膏凝固前给予石膏开窗,便于伤口3~5天换药一次,直至伤口愈合。我们一般行石膏外固定时间为4~6周,这期间嘱患者多活动患肢末端,以利于患肢消肿及促进骨折愈合。一般石膏外固定后7~10天复诊一次,因这时一般骨折端的软组织开始消肿,石膏绷带开始松动,如不给予及时调整石膏绷带的松紧度,有可能造成骨折端的再次错位。一般给予重新绷带固定石膏或更换石膏绷带即可。4~6周后给予拆除石膏,在保护下逐步练习腕部关节活动,直至患肢腕部活动自如。 2 结果 2.1 75例患者获5~21个月的随访,平均12.4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 3.5~7.5个月,平均5.4个月。其中2例患者因脑萎缩半月即自行拆除石膏并当时未复查,出现骨折畸形愈合;2例青年患者为C3型,因骨折手法整复后关节面台阶仍大于2毫米,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90岁的患者因骨折为Barton骨折,骨折愈合后伴轻度骨性关节炎而引起活动量大后腕关节疼痛,其余患者均能恢复日常工作,未诉明显不适。我们觉得“桡骨远端骨折”行骨折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只要掌握了骨折手法整复的技巧与方法,加之患者的配合,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3 讨论 3.1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约2.5厘米的松质骨骨折,是上肢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6。对于它的治疗,大部分患者采用骨折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均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临床骨科医生必须要掌握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手法整复的技巧与方法。但如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3.2我们对于临床上来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首先,评估患者的年龄以及患者对腕部以后功能的期望值,再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法,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然后,再了解此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此患者是否能耐受骨折手法整复所带来的疼痛;最后,再根据患者的腕部畸形情况及拍摄的X光片来初步确定它是桡骨远端骨折的哪一型,必要时行腕关节三维CT检查,来确定骨折手法整复的方法。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方法74例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用手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34/37),对照组为94.6%(35/3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0±1.5)d,平均住院时间为(2.0±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8)d、(10.0±3.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方法治疗第2~5掌骨骨折有非常确切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掌骨骨折;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 第2~5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绝大部分患者致伤原因为挤压伤或暴力击打[1,2]。从影像学诊断的角度上来说,本病患者骨折类型多有横断性以及粉碎性特征。临床针对本病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类型众多,基本可以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两种类型[3]。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尽快恢复患者手部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4,5]。为进一步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本次研究中将2008年5月~2014年7月作为研究区间,收集该时间段内本院住院部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为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共计74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随机分组下以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以2008年5月~2014年7月作为研究区间,收集该时间段内本院住院部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为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共计74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遵循数字随机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9.1±6.5)岁,骨折部位方面:第2掌骨患者11例,第3掌骨患者8例,第4掌骨患者3例,第5掌骨患者6例,合并掌骨患者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9.6±6.3)岁,骨折部位方面:第2掌骨患者10例,第3掌骨患者10例,第4掌骨患者3例,第5掌骨患者6例,合并掌骨患者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用手术疗法治疗。患者做常规臂丛麻醉,上下臂分别安置止血带,以手背骨折中心作纵向切口,期间注意对肌腱组织的保护,避免造成肌腱腱鞘的损伤,同时合理保护皮神经组织,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纵向手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