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856.00 KB
- 文档页数:48
定量分析简明教程什么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量数据,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它是科学研究、商业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进行定量分析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明确想要回答的问题或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可以帮助确定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向。
2.设计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观察和记录等。
分析方法则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多元分析等。
3.收集数据:根据设计好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这可能包括制作问卷、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等。
4.整理和清洗数据: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包括删除异常值、缺失数据处理和数据转换等。
5.进行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目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6.解释和呈现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呈现,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文字进行说明。
7.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常用的定量分析工具定量分析有多种方法和工具可以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工具:1.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展示的方法。
常见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和分布等。
2.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通过抽样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如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等。
3.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研究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可以预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并进行因果分析。
4.聚类分析:聚类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将相似的观测值归为一类。
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相似性,对数据进行分类。
5.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降维将相关的变量归纳为几个共同的因子,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数据。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试样的分析过程,一般包括下列步骤:试样的采取和制备、称量和试样的分解、干扰组分的掩蔽和分离、定量测定和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等。
§12-1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要求分析试样的组成必须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即试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否则分析结果再准确也是毫无意义的。
一、气体试样的采取对于气体试样的采取,亦需按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例如大气样品的采取,通常选择距地面50-180厘米的高度采样、使与人的呼吸空气相同。
对于烟道气、废气中某些有毒污染物的分析,可将气体样品采入空瓶或大型注射器中。
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是使空气通过适当吸收剂,由吸收剂吸收浓缩之后再进行分析。
在采取液体或气体试样时,必须先把容器及通路洗涤,再用要采取的液体或气体冲洗数次或使之干燥,然后取样以免混入杂质。
二、液体试样的采取装在大容器里的物料,只要在贮槽的不同深度取样后混合均匀即可作为分析试样。
对于分装在小容器里的液体物料,应从每个容器里取样,然后混匀作为分析试样。
如采取水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当采取水管中或有泵水井中的水样时取样前需将水龙头或泵打开,先放水10-15分钟,然后再用干净瓶子收集水样至满瓶即可。
采取池、江、河中的水样时,可将干净的空瓶盖上塞子,塞上系一根绳,瓶底系一铁铊或石头,沉入离水面一定深处,然后拉绳拔塞,让水流满瓶后取出,如此方法在不同深度取几份水样混合后,作为分析试样。
三、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固体试样种类繁多,经常遇到的有矿石、合金和盐类等,它们的采样方法如下:(一) 矿石试样在取样时要根据堆放情况,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选取多个取样点。
采取的份数越多越有代表性。
但是,取量过大处理反而麻烦。
一般而言应取试样的量与矿石的均匀程度、颗粒大小等因素有关。
通常试样的采取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亦称采样公式)计算:m =Kda式中:m-----为采取拭样的最低重量(公斤);d------为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毫米);K-----为经验常数,可由实验求得,通常K值在0.02-1之间,d<0.1mm-----------------K=0.2.0.1mm<d< 0.6mm------K= 0.4d>0.6mm------------=0.8-1。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2、掌握试样采取得一般原则、无机和有机试样的分解方法;3、了解试样的制备和保存方法试样的分析过程,一般包括下列步骤: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样的预处理、干扰组分的掩蔽和分离、定量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2-1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样采取得重要性和意义:分析试样的采集: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所采试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采取的试样的组成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否则分析结果再准确也是毫无意义的。
一、采取试样的一般原则1、现场勘察并收集资料;2、代表性;3、采用量符合要求;4、合理保存二、固体试样的采取(一)矿石试样1、采样点的布设(汽车、火车、轮船、矿堆、传送带等)2、湿存水的去除(100-105o C烘干)3、制备制备试样分为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个步骤。
粗碎(过4-6号筛)、缩分、中碎(过20号筛)、缩分、碾磨、缩分、分析试样。
大块矿样先用压碎机破碎成小的颗粒,再进行缩分。
常用的缩分方法为“四分法”,将试样粉碎之后混合均匀,堆成锥形,然后略为压平,通过中心分为四等分把任何相对的两份弃去,其余相对的两份收集在一起混匀,这样试样便缩减了一半,称为缩分一次。
每次缩分后的最低重量也应符合采样公式的要求。
如果缩分后试样的重量大于按计算公式算得的重量较多,则可连续进行缩分直至所剩试样稍大于或等于最低重量为止。
然后再进行粉碎、缩分,最后制成100-300克左右的分析试样,装入瓶中,贴上标签供分析之用。
通常试样的取样量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亦称采样公式)计算:m = Kd a式中:m为采取拭样的最低重量(公斤);d为试样中最大颗粒的直径(毫米);K和a为经验常数,可由实验求得,通常K值在0.02-1之间,a 值在1.8—2.5之间。
地质部门规定a值为2,则上式为:m=Kd2筛号(网目) 20 40 60 80 100 120 200筛孔大小/mm 0.83 0.42 0.25 0.177 0.149 0.125 0.074一般要求通过100-200目筛。
第十四章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思考题1. 在进行农业试验时,需要了解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栽培的影响。
某人从试验田中挖一小铲泥土试样,送化验室测定。
试问由此试样所得分析结果有无意义。
如何采样才正确?答:没有意义。
正确的采样方法应该是:首先在试验田的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试样并混匀;然后通过多次破碎、过筛、混匀、缩分等手续,制成量小(约100~300g)且均匀的试样;最后将制好的试样分装成两瓶,贴上标签,注名试样的名称、来源和采样日期,一瓶作为正样供分析用,另一瓶备查作副样。
2.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分析室。
分析人员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组分的含量。
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根据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将原始试样混匀后再分成若干份,每份分析一次,而不是取一份试样用不同方法进行测试。
3.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Cu:80%,Sn:15%,Zn:5%)、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方解石。
答:可按下述方法分别溶解试样:(1)锡青铜用热而浓的硫酸溶解;(2)高钨钢用1+1的盐酸溶解;(3)纯铝用NaOH溶解,溶解过程应在银或聚四氟乙烯器皿中进行;也可以用酸溶解。
(4)银币用浓硝酸溶解(5)玻璃用氢氟酸和浓盐酸组成的混合酸溶解。
应用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器皿(温度低于250℃)在通风柜内进行。
(6)方解石用盐酸溶解。
4.欲测石灰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中钙、镁的含量,怎样测定才较准确?答:用HCl将试样溶解后,吸取25mL试液,加三乙醇胺掩蔽Fe+3、Al+3和Mn+2,用NaOH调节溶液pH≥12,加入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即得到钙量;另取25mL试液,加三乙醇胺掩蔽Fe+3、Al+3和Mn+2,调节溶液pH≈10,加入铬黑T指示质 量 控 制 图 n/次x x x -2s 剂,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得到钙、镁的总量,将此总量与钙量相减即得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