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搭建网络平台_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_卢翠荣

搭建网络平台_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_卢翠荣

搭建网络平台_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_卢翠荣
搭建网络平台_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_卢翠荣

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络思想发展阶段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从1994年至今,我国络思想政治教育先后经历了酝酿萌芽、快速成长、逐渐成熟等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当前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站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仍沉积不少问题,其对策是:紧扣实践,加强研究,构建完善的络思想政治体系;创新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提升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以人为本,培育团队,不断优化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结构;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构建国家级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站。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由此拉开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络化的序幕。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此背景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一、我国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根据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笔者将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并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其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一)酝酿萌芽阶段——初步探索时期(1994—1999年) 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开始,我国进入了络时代。在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络化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探索,为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前期基础。这一时期,信息络硬件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教育和科研建成投入使用,促使教育软环境初步形成;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也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互联的使用走在全前列。与此同时,色情、暴力等信息也充斥络,使民受到了强烈的消极影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络环境中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络负面影响的矛盾斗争中探索前进并经历数年的酝酿之后初露端倪,呼之欲出。到了1998年末,处于应用互联前沿的部分高等院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进络的工作中,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络思想政治教育由酝酿向萌芽的过渡。从总体上 看,1994—1999年我国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酝酿和萌芽时期,其主要特点是: 在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络处于离散状态,分属两个不大相干的系统,在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显得较为被动,辐射范围窄小,主要限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能采取的措施也较为单调,主要是“防”(即监控络信息和行

新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着深刻影响,极大的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分析并制定网络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有重要的意义。对网络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问题思考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着深刻影响,极大的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如何充分运用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克服网络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让社会主流思想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网络新媒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网络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和控制能力,通过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传输他们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网络这一全新的传播渠道为某些别具用心的西方国家向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提供了便利,他们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在对外进行科技输出的同时进行思想文化和腐朽价值观的输出。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在

引进先进科技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年轻的大学生由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往往容易产生对蕴藏在技术后面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从而导致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盲目崇拜。[1] (二)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形式单调、内容枯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大学里重要的教育资源。不少大学都在网上建立了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网络党校,网络思政大讲堂等特色主题网站,但在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吸引力不足、网站利用率上点击率不高、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网络互动平台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很难吸引学生来浏览思政网站,从而失去利用先进网络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缺乏思政专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在网络新媒体下优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可靠的组织保障。他们自身的素质往往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互联网这一全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的传统的工作思路、手段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当他们面临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时,不仅需要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够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只有很好的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网络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的各种新问题。由此可见,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关于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往平台,从网络的技术特征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曾令辉等同志编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指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杨立英同志在其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中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二,把网络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如:韦吉锋在《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中对网络思想教育的概念的界定,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而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还有李高海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所谓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针对网络的影响,把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网络空间里开展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的一系列网上虚拟实践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领域的新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世界电子时代潮流汹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联网不仅是种通信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90年代开始商用,直到今天,互联网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技术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信仰、伦理道德的加速形成和嬗变。荷兰学者Jan van Dijk 在《网络社会》一书中曾指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以称21世纪为网络时代。网络将成为我们未来社会的神经系统,而且我们能够指望这种基础设施比起过去时代建造用于物品与人员运输的道路来,会给我们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更大的影响。”[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13日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到达2.98亿人,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31.5%。[2]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人人可以自由上网,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由于网络管理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已呈现出严重的无序状态;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些反动的、迷信的甚至色情的东西,严重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在对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表现及根源进行广泛的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的具体途径。其中国内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调适与维护。学校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五年规划(2014—2018)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我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学科建设的层次不高、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水平,根据《忻州师范学院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文件精神,结合本学科实际,以学院学科建设为统领,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准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院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立足基础,加强应用,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形成优势”为指针,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梯队为核心,以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争取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为契机,以提升我部内涵发展能力为目标,着力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特色,努力形成学科优势,进而为全面提升学院学术水平、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准则 坚持学院学科建设发展原则:瞄准前沿,优化升级原则;差位发展,特色鲜明原则;加强应用,服务地方原则;分层建设,突出重点原则。 同时要结合学科特点,遵循本学科建设的基本准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不论是理论的发展与突破,还是教育实践的开展与贯彻,都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一是要认识到生动的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始终关注和考察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科发展方向,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学科建设理论。二是要认识到学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学科实践活动的巨大推动力和科学引领力,结合社会现实,遵循学科规律,促进学科理论由经验形态向科学形态的新发展,以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三是要认识到当前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积极探寻破除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尴尬现状的路径与方法。四是要认识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持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小论文)

2009级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虞文茜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网络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文章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入手,分析当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力求探索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可行之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呼声与诉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总的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是指已经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与传递的精干、高效和相对稳定的职业化教育管理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首先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专业化。这是指在教育者整个教育生涯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终生的教育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管理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其中包括:具有专业化必备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 第一,专业化必备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这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在管理工作之中。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管理观、质量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二,具有专业化必备的知识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的专业化建设,首先必须不断加强本身的知识素养,加强各方面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这样才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第5条第17款 网络进公寓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课题组 近年来,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的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据统计近年来国内的网民将达到5000万,(2000年6月的统计突破2000万,年龄在18-35岁中84.67%的为大专以上学历的。)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网络社会”。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对研究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进公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我校研究生在利用网络化过程中的时间、方法、内容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研究对策。进一步贯彻学习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探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信息传播渠道必将被网络传播所取代。近年来,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在这个新的形势下,部队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新的<<政工条例>>明确提出了“政治工作信息网络”这个概念,“一块黑板一支笔”政治教育模式即将结束。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飞快,传统教育方法信息含量较小,接受渠道单一,内容较为枯燥,已无法满足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 育需要。只有采取新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治教育网络化能很好的 解决这个问题。 网络上海量的资源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能把我们过去枯燥的课程变成一桌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为一体的视觉大餐,把 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理性的内容感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 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只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 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这种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方法充分调动受训者的 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传统教育课中,仅仅是单纯的我讲你听,以“灌输”为主,忽略了传授者和受训者的交流。即使有互动,大家也会碍于上下级关系而无法很好的展开,导致存 在带着疑问来,带着疑问走的情况。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 模糊了受训者与与传授者的界限,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对别人 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加强言论监管的前提下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更加显 著。 传统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传授者之间无法随时随地的交流自己的经验,其次受训者之间也不能对学习效果广泛对比,由于地理位置差异,肩负任务的不同,政治教育无法做到及时有效,一堂课往往需要来回上,反复上。 而网络教育法却能打破这个壁垒,传授者之间可以充分的集思广益,学习别人好的 经验来充实自己。同样,传授者可以利用电波电缆覆盖的广泛性第一时间将思想政 治工作做到需要的地方去。一个优秀的传授者可以给多个单位授课,这样优化了课 程安排,集中优质师资力量,节约教育资源,大大提升了教育效率。 二、网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部分政治工作者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政治教育网络化。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进展较为缓慢,很大原因在于部分政工干部无法紧跟部队新时期建设的脚步,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网络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 紧迫性。忽略了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网络技能普遍偏低,网络化教学对他们来 说,仅仅是将黑板上的内容原封不动搬到了显示器上,导致课程枯燥无味。 2、受训者对网络使用不够精通,无法满足基本操作要求。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仅是需要传授者掌握网络技能,受训者对网络的操作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我单位战士普遍兵龄较长,文化水平较低,入伍前接触电脑很少,电脑使用仅限于多媒体浏览方面。对网络教学了解不够,有些同志甚至以娱乐的态度来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受训者的网络操作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3、网络硬件建设缓慢,未突破复杂地域限制 由于我部属于施工单位,“小、散、远”单位较多,基层中队分布范围极广,个

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计划

热轧车间 2012年度思想政治学习计划 为加强和改进我厂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我厂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牢牢把握职工队伍建设的政治方向,树立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结合我厂实际,制订2012年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结合公司工委提出的2012年党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组织保障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在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职工力量、以创新和丰富党员培训教育管理机制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我厂发展现状及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污泥处置厂及污泥项目部的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二、制订学习计划,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为使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并扎实有效,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丰富学习内容,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全校职工自身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转变工作作风,同时带动其它工作的开展。 (一)年初在制定单位职工理论学习计划的同时要强调并要求干部职工个人都要写好学习计划,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好理论学习、讲党课活动。理论学习结合具体工作和自身实际,以提高自身思想素养和政治水平,从而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为目标,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扎实有效。做到计划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制度落实、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 三、细化干部职工思想教育,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一)加大宣传思想工作力度。要经常不断地进行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一、网络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网络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的影响,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规范形成强烈的冲击。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当前国内对网络的监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缺乏实效性的监督管理机制,间接的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庇护。这种虚拟性大大增加了网络的新奇性与刺激性,也深深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同学们。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性别以及身份等。因此,也就造成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及行为不加以约束,长期形成一种不服责任感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的网络犯罪现象已经露出了苗头。就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黑客”是青少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二)网络很容易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产生动摇。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网络信息量又相当的庞大。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而我们又无法对它们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在网络领域中起主导地位。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大学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接触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政治观点。然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时期正处于一个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的阶段,他们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面对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刻意传播的反社会主义信息时,如果不能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进行判断分析,容易造成其思想混乱、对本土文化的抛弃与排斥,动摇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三)网络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网络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有导致其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由于网络使用的是人机对话方式,对方的言行举止都是主体自身虚拟出来的,而这种人们又很容易被这种陌生的、神秘的感觉所吸引,这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容易导致友情淡漠、疏远。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容易使学生远离人群,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使人产生孤独、压抑、焦虑,甚至消沉、自暴自弃、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无限的时空交互,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在教室、办公室或者心理咨询室,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能够相对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但是,由于教育空间相对狭小,时间受到限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实现了结合,获得了新的认知工具、交流工具,无形中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活力。网上信息交流的快捷性,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在传统的时效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信息资源分散且传播速度慢,教育往往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而且教育内容也往往整齐划一,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而全天候开放的网络环境,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使旧有的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变成了全方位的、开放的、立体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空间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网络能克服传统教育影响面较小的不足,高校的“围墙”概念将消失,高校教育的“一言堂”局面也被打破。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信息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网络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大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信息,教育者能更及时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缩短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便捷的沟通渠道,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大学生处在“准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网络还能使不同地点的学生共享教育资源。 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使人可以从容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精选。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材料可以被及时地填充到教育内容当中,教育效果也就自然显现。网络文化环境中,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实现数字化,思想政治内容通过网络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间自由流动,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数量和价值上实现了倍增。网络还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平等占有,增强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的认同感,进一步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四、现代的技术手段,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是沟通学生、教师和社会的桥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通了校园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将学生、学校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变得更加真实和容易,在这种交流中,交流双方往往能坦率地吐露心声,倾述真实思想与情感;在这种交流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其中的不良倾向、偏激观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改变了以往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模式,使教育者能以较少的投入,凭借现代化的手段,迅速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实际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同时,网络中的深层次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价值内化,而非表面、一时的服从。因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网络还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合适的空间。 五、鲜活的内容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者可以采取匿名方式与学生平等交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精心选择与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锅端”而言,显然更具吸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规划

邢台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于1984年,迄今已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毕业生,2004年招收专升本学生,2008年申报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科专业,2009年开始招生,调整了专业结构。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设,本专业积淀深厚,基础坚实,通过输送合格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本专业以合理的定位、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良好的学风,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现有省级精品课一门,院级重点课程两门。 现有教师15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2人,占本专业教师人数的92.3%,教授2人,占本专业教师人数的13.3%;副教授10人,占本专业教师人数的66.7%,讲师3人,占本专业教师人数的20%。目前专业师资存在结构性不足,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地缘结构上不尽合理,讲授传统课程的教师多,新开设的课程教师少,这直接制约着新专业的发展。 截止11年9月,本专业共有在校生132人(直本学生105人,专接本27人)。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为邢台市和其它地方培养大量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本科毕业生考研率高,考研成绩连续五年在同类院校名列前茅。 二、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定位是以师范教育为主,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兼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哲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邢台,面向河北,辐射省外,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了解本专业以及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地方中小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理论宣传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不拘一格成才。 三、建设目标

关于传统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关于传统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 传统思想教育与网络思想教育具有相同的目的性。然而模式却不一样,两者之间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所以在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网络的先进技术得到充分发挥。两者的相互融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另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当前网络已经成人们必不或缺的交流平台,对于网络,人们对其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即使我们目前认为传统思想教育占主要地位,然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却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所以两者的有机结合,使现代化方式与传统化方式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是未来发展必要的趋势。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㈠彼此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跟据有关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用课堂教育或者信息网络等方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其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解决其身心、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了解国内国际的发展变化趋势,树立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使之成为热爱祖国、具有民族忧患意识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综合型人才。㈡彼此资源具有互补特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大量的资源,通过检索功能,可以轻松查阅资料,也便于后台的整合管理,便于编写教案、课件。大大降低了因重复性操作带来工作量,显得更加方便快捷。与之对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虽然有限但可以身临其境去参观学习。以亲眼所见来验证理论知识一个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便捷的传播途径。一个却更能从实际出发让人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所带来的实际性效果。更能具有说服性。所以传统与网络的完美结合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二、网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各自特点 网络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以种互动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教育者与学生之简并不存在从属关系,是一种基于平等的状态下,大家共同研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心理负担,具有自由选择性,无强迫性。教育者就更加容易掌握学生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便于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故网络政治教育更具有亲和力,但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其权威性就有所打折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覆盖性,网络具有信息全球性、开放性的特点。它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相同质量的教育,打破了各专业年级之间的界限。同时网络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就避免了要统一安排时间与地点进行学习的麻烦。大大的减少了对正常工作的影响。对于没听好的问题可以进行重播,有的由于病假、考试等原因出现落课现象也将不复存在。再高覆盖性的这一优点下,也会出现由于没有了严肃的课堂约束,会使学生缺乏认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者的谆谆教导下,完全能够实现。

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积极面 1、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在同龄人中是优秀者。 2、处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三观”形成阶段。 3、年轻有热情、有激情,同时也易偏激。 4、对社会主义有好感,对共产党领导没有疑义。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消极面 1、大学生群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独生子女增多。 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依赖性较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团队精神较弱,喜欢自我表现。动手能力较差,基本技能欠缺,社会责任感不如历代大学生。 2、在接受教育方面缺乏全面性。 ⑴对“知书教育”接受较多,对“达礼教育”接受不够; ⑵接受奋斗目标教育较多,如何达到目标教育不够; 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较多,接受党史教育不够; ⑷接受自我奋斗、自我发展教育较多,接受集体主义、团结协作教育不够。 3、接受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社会宏观环境对大学生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学生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自我期望值较高,不合实际;各方面压力大,导致心理问题。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明显地打着时代烙印,并折射出时代特点。面对发展变化和正在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外新形势,客观地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除了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合力不强、投入不足之外,主要缺点在于内容上滞后形势发展,形式上缺乏创新举措。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长时间来实际上在走着一条学院式教育的路子。下面是以江大学生为例的一问卷调查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调查表

如何使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谈网络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是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环境之一。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如何避免网络环境对教育对象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全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接挑战,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和把握网络环境的育人特点,内外兼施,三管齐下:一是加强法律,依靠其强制性的导向作用克服网络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的自发消极因素;二是依靠现代全新技术作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客观基础和技术支撑,管住“源头”和“过滤”不良信息;三是坚持不懈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达到道德自律。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的一门新科学,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但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却遇到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1.网络及其主要特点 1.1开放性与共享性 网络上信息的交流是全球性的,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成千上万的信息资源公布在全球数百万计算机上,由先进的信息网络联结成一个开放的整体,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网上共享资源、自由交流。这种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碰撞与融合成为可能。 1.2自由性与平等性 互联网技术建立在所有电脑用户平等的理念之上,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不同年龄、志趣、种族、民族、国籍、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活习俗的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自由穿梭,可以无拘无束地获取、制造和传播信息。正如斯特基拉夫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 1、专业概况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始建于1984年。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1990年,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学科,我校开始招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博士点是全国第一家被批准招生的单位,也是1998年6月以前全国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的博士点,由此培养出了全国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成立。1997年5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被批准为本学科全国惟一一家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的评审中获得免答辩资格,直接进入重点学科行列。2003年,该学科博士点建设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项目。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该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三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包括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四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3、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根据现代传媒理论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路线、政策,借助互联网、通讯终端、多媒体等现代数字化信息交流技术或者在以这些技术形成的环境中,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一定媒介向教育者反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发展和需要,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手段和新阵地。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教育内容的即时性和海纳性 网络具有资源共享和实时更新的特点,可以将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教育内容整合到一起,随时随地供受教育者进行学习和参考。在网络时代“我们有存储世界上所有信息的能力,并且几乎可以使地球上差不多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即刻获得这些信息。”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和信息无限海量的特点,即即时性和海纳性。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全球、全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教育内容。同时网络海纳性的特点还促成搜索的技术发展,轻轻地敲一下键盘或者点一下鼠标,人们就可以搜索到最新的内容和信息,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无限的方便和空间。 (2)教育信息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教育信息更加形象和生动,可以将教育信息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变单色为多色,变无声为有声。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借助于符号、图片、动画、视频、声光、特效等技术产生图文并茂、声形俱全、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情形下,向受教育者展现的不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场景和环境,而是让受教育者充满兴趣和好奇,进而深入了解其传递的教育信息,最终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教育信息容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创新性、服务性、感染性、知识性于一体,将往往严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教育信息变得生动活泼,不再让人们敬而远之,从而达到以理导人,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境育人的效果。教育信息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可以更加深化人们的精神需求。 (3)教育主客体的平等性和交互性 在网络中,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不是静态的和被动的,而是动态的和主动的,显示出更多的自主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就是教育的主客体变得更加平等,人们不看什么,看什么,看得多,看得少,不学什么,学什么,学得多,学的少,完全由自己决定和选择,与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这个层面上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演变成了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摆脱被动受教,获得了平等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主客体已经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和绝对,人们和教师

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发展

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发展 摘要:网络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文章从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入手,分析当前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力求探索出网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切合的可行之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网络对许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它已经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标志而深深地浸入到人们的心中。它系统地、全方位地、彻底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些挑战面前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契机。 一、网络发展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首先,网络上充斥着太多好与坏的信息。在这些网络信息中,不乏一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但一些虚假、低级、庸俗甚至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信息也在网络上得以流传,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受其影响,人们必然面临着一定的政治困惑与迷惘,比如说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网络的信息数量之大、内容之广泛、层次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浏览信息时大抵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别人的推荐或者是一种从众心理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同时,他们在选择信息时很少也很难对网络上信息的质量及真伪进行甄别。 其次,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性合群。互联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舞台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被急剧压缩,人们有机会突破任何地理的限制进行交往。网络可以打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因而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和扩散自己的信息,这其中必然有消极甚至反动的不良信息。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的合群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趋同性,即人们在网络中按照性格、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划分为一系列的生活群体。这种心理趋向的群体没有地域性的群体表现得那么稳定,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短期的,暂时的。 最后,网络使信息的“屏蔽”消失。在网络信息出现之后网络信息已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突破这种权威的限制。时间上的快捷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可以使得“屏蔽”作用无法迅速地在第一时间里做出反应,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因此信息的这种“屏蔽”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这必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带来更大的麻烦。 二、网络发展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它改变了过去主要以单纯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育方式。在原先的教育方式中更多的是教育者一方把教育内容“灌输”给被教育者。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在双向互动中被教育者的主动性、自主性得以加强,使得教育在充分交流中得以完成。“多媒体”技术的多重感官刺激功能使受教育者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更是通过创造真实的受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能在虚拟的声音、感触及仿真的三维图像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效果是传统的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网络时代,我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较晚,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探索这一领域问题相对进展缓慢。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所以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引言 (3)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源 (4) 1.2国外研究现状 (4) 1.3国内研究现状 (5)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5) 2.1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缺失问题 (6) 2.2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碰撞问题 (6) 2.3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虚拟平台发展不完善 (6) 2.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教育形式不丰富 (6) 2.5专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进度缓慢 (7) 2.6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选择性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7)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研究方向 (7) 3.1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 (8) 3.2建立全面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8) 3.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了网络世界。我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只有十几年的时间,知识体系还没有健全和完善,专家学者多不具备较为深厚的网络技术知识,探索这一领域的问题相对进展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加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进展,有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实效。 网络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在网络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一种全新生活世界与生存境遇中的全新的价值教育形态。网络生存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拓展,预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性与趋势,表现为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教育客体的“主体化”和主客体关系的平等性、相对性。建基于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必须真正契合网络化生存方式的特点与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原则与方法的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