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的服装史(中国篇)
- 格式:ppt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50
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影视服装设计中的民族服装元素应用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风格和元素,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为角色增添独特的魅力,还可以很好
地体现角色的身份、地域和文化背景。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影视服装设计中民族服装元
素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服装元素是影视服装设计中非常常见的民族元素之一。
中国传统服装元素
包括汉服、唐装、礼服等。
汉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装,其特点是束腰、宽袖、长裙,给
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在一些历史剧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主要角色身着汉服的场景,这些汉服服装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角色的身份和地位,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细节设计来体现
角色的性格和心态。
唐装也是中国传统服装元素中的重要一种,其特点是宽松、舒适,给
人一种开朗、豪放的感觉。
在一些古装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性角色身着唐装的场景,这些唐装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男性角色的阳刚之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图案和细节
设计来体现角色的身份和个性。
除了以上的几种传统服装元素,影视服装设计中还可以应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服
装元素,比如西班牙的斗牛士服装、苏格兰的苏格兰裙、印尼的巴厘岛服装等。
这些传统
服装元素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角色的身份和地位,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细节设计来体现角色
的性格和心态。
从电视剧看各代服饰近年来电视剧中的服饰越来越精工细作,在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上还要符合历史。
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湖南卫视播出的《宫锁心玉》、《宫锁珠帘》,林心如主演的《倾世皇妃》、《美人心计》还有《后宫·甄嬛传》等剧在服装道具方面都下了大手笔。
先抛开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不提,因为这部电视剧在服饰这方面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林心如主演的《倾世皇妃》和《美人心计》这两部以五代十国和汉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在服饰、发型方面也精工细作了一番。
《倾世皇妃》有一套服饰应该是馥雅以秀女的身份潜伏的蜀国是的一套服饰,一袭艳丽的桃红色的宫装、华贵气质和头上金钗玉盏的装点,的确是有倾国倾城的风范。
皇妃中的腰带都很简约,均以绳系蝴蝶结状出现。
简约大方,而不失典雅!有一套服饰是雅雅在北国当连城妃子时期的装扮,比起前面的服饰,更显大气了!深蓝的绸缎上有暗花纹理配上典雅的碎花刺绣,毛茸茸的围脖显示皇族的贵气!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用几个来形容的话就是:庄重、大气、飘逸、灵动。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
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
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
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
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汉服有些像现在大家看到的韩服,胸部下面都会有束腰的腰带,只可惜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只能望着人家韩国兴叹。
《新还珠格格》已在电视上如火如荼播出了,如今普罗大众在饭后最大的谈资就是对于新旧还珠的比较!脑中浮现出当初那个古灵精怪的小燕子;永远温柔体贴的紫薇;忠诚如一的金锁……今天不讨论新还珠中的演员、剧情、雷人对话等等,只是对他们的服装造型做一个评价。
中国大陆时装电影发展史旗袍,本意为旗人之袍。
作为中国女性国服,只要着于身,它便能婉约勾勒出东方女性的身体曲线,将一份含蓄的性感表达淋漓尽致。
“旗袍”在民国时期,风糜国人。
它的花色面料各式各样,水墨,花间,落樱,若兰,而镶、滚、嵌、荡、盘、绣、贴则是旗袍常用的几种装饰法。
在当时,旗袍不但美,对身材的要求也很东方:削肩、平胸、细腰、窄臀,东方女子之遥略施粉黛,一袭轻衣,足以静默成试。
提起中国旗袍,让人为之着迷的地方,还在于它样式百出:立领的矜持高雅,无袖的楚楚动人,加上恰到好处的开叉,让每一女子都变得即玲珑又有曲线。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家家户户在支出来柴米油盐以后,钱包几乎所剩无几。
这个时期,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并不高,以朴素为主。
于是,当时最为简洁、实惠的“列宁装”就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标配。
就在举国上下的妇女都是清一色工装时,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备受欢迎的服装: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
1913年元旦,临近外滩的香港路一方空地上,一群文明戏演员出演了一部名为《难夫难妻》的影片。
这是郑正秋根据家乡广东潮州婚姻旧俗而构思的故事短片,批判了在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虽然政府已明令小学男女同校,但在摄影机前表演的演员还是清一色的男性,片中的女角也由男性演员担任(同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拍摄了《庄子试妻》,严珊珊扮演丫环,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
简陋的布景借用于文明戏班,挂衣钩、自鸣钟和新式桌椅等各式道具甚至是用笔画或用竹纸扎出来的。
而摄影机后的“主创人员”——25岁的郑正秋和24岁的张石川,此时并不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甚至对摄影机机位的变换也一无所知。
但是他们却明确地知道“创造生气勃勃的空气,来改造中国死气沉沉的现象,是文学家艺术家的责任。
”因为外国人用影戏表现的中国人,“。
不是污蔑的,就是隔膜的”。
从美国学习戏剧归来的洪深教授,在为中国影片制造有限公司起草的《征求剧本启示》中称“影戏为传播文明之利器”,“能使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程度”。
影视服装类目表影视服装类目表一、概述影视服装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角色所穿戴的服装。
它不仅仅是角色的衣着,更是通过服装设计师的巧妙搭配和创意设计,为角色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持。
影视服装的设计与制作需要考虑到角色的特点、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因素,以达到更好地表达角色性格和故事主题的目的。
二、古代历史类服装1. 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古代历史类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服饰有汉服、唐装、宋装等。
汉服是指中国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其特点是宽袖大襟,裙袍长袍多用丝绸制成。
唐装则源于唐朝时期,以宽松舒适为特点,常见有长袍、马褂等款式。
宋装则以细腻精致为主要特点,常见有对襟衫、褙子等款式。
2. 日本古代服饰日本古代历史类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服饰有和服、袍装等。
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饰,其特点是宽松、颜色丰富,常见有振袖、色无袖等款式。
袍装则多见于武士、贵族等角色,以黑色为主要颜色,注重线条的简洁和刚毅的气质。
三、现代时尚类服装1. 西方时尚在现代时尚类影视作品中,西方时尚常常成为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
西装是男性常见的正式服饰,其特点是修身剪裁和优雅大方。
连衣裙则是女性常见的时尚单品,有各种不同款式和长度可供选择。
2. 亚洲时尚亚洲国家的影视作品中也展示了独特的时尚风格。
韩国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服饰有韩服、校园制服等。
韩服是韩国传统民族服饰,其特点是宽松舒适,注重颜色搭配和细节处理。
校园制服则展示了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和学生身份。
四、特殊职业类服装在影视作品中,不同职业的角色通常有着特殊的服装需求,以凸显他们的身份和工作性质。
1. 警察制服警察制服是警察在履行职责时穿戴的服装,其特点是严谨、正式和威严。
常见的设计元素包括警徽、肩章、腰带等。
2. 医生制服医生制服是医生在医疗工作中穿戴的服装,其特点是洁白、干净和专业。
常见的设计元素包括白大褂、口罩、手套等。
3. 军人制服军人制服是军人在执行任务时穿戴的服装,其特点是严谨、稳重和战斗力强。
布衣中国观后感布衣中国观后感(通用6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布衣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布衣中国观后感篇1深圳出品的五集服装文化纪录片《布衣中国》,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首播。
播出时间为每天05:44/10:10/13:44/16:26,共四个时间段。
布衣,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称。
服装,是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国家史"。
国民冷暖,时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缝补,飘飘显现,无论霓裳,还是褴褛。
《布衣中国》,由台湾著名文化学者黄永松先生担任顾问,影片上下穿越,南北牵挂,剥茧中国服装的生成,以及服装后面的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
从服装的本原和材质出发,在一丝一缕之间发现山河春秋的冷暖、浑然天成的密码。
据介绍,2014年四川"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上,《布衣中国·百变一身》曾荣获"金熊猫"奖人文类"亚洲制作奖"。
该片的获奖评语称,"衣服是社会的皮肤,能感知时代的冷暖。
纪录片《布衣中国·百变一身》通过讲述从民间女红到服装产业的个人命运故事,重拾中国情结。
影片奇思妙想,画面干净优雅,将服装设计之美与视听语言之美融合,让人在针头线脑中,丈量出布衣中国的社会变迁"。
该纪录片由深圳市汉唐韵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布衣中国观后感篇2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风靡全国。
衣食住用行,排在"食"之前的是"衣",9月15日上午,一部以"衣"为题的纪录片《布衣中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
这部讲述中国服饰文化的纪录片是一部地道的"深圳制造",是深圳知名文化人邓康延继纪录片《先生》之后的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