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79—2002,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5、3.0.6、4.4.2、5.4.2、6.1.2、6.3.5、6.4.3、7.4.4、8.4.4、9.4.2、10.4.2、11.1.2、11.3.15、11.4.3、12.4.5、13.3.9、13.4.3、14.4.3、15.4.3、16.4.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71号文的要求,规范修订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全面修订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换填垫层法;5.预压法;6.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7.振冲法;8.砂石桩法;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10.夯实水泥土桩法;11.水泥土搅拌法;12.高压喷射注浆法;13.石灰桩法;14.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15.柱锤冲扩桩法;16.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17.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等。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是:1.增加了强夯置换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干法)、石灰桩法和柱锤冲扩桩法等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和施工规定。2.对原规范中总则、主要符号、基本规定、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土或灰土挤密桩法、砂石桩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等内容均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3.取消了托换法一章,对其内容作了调整:将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内容作了补充独立成章;将其他方法列入第17章。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本规范参加单位:冶金建筑研究总院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上海)河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永钧(以下按姓名笔画为序)王仁兴王吉望王恩远平氵勇潮叶观宝刘毅刘惠珊张峰杨灿文罗宇生周国钧侯伟生袁勋袁内镇涂光祉阎明礼康景俊滕延京潘秋元

总则

1.0.1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1.0.4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地基处理groundtreatment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2.1.2复合地基compositesubgrade,composite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2.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ubgradebearingcapacity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2.1.4换填垫层法cushion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2.1.5预压法preloading对地基进行堆载或真空预压,使地基土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2.1.6真空预压法vacuumpreloading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而使地基固结的地基处理方法。2.1.7强夯法dynamiccompaction,dynamicconsolidation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2.1.8强夯置换法dynamicreplacement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2.1.9振冲法vibroflotation,vibro/replacement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的共同作用下,使松砂土层振密,或在软弱土层中成孔,然后回填碎石等粗粒料形成桩柱,并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10砂石桩法sand/gravelpile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地基中成孔后,再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砂石所构成的密实桩体,并和原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1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ement/flyash/gravelpile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等混合料加水拌和形成高黏结强度桩,并由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12夯实水泥土桩法rammedsoil/cementpile将水泥和土按设计的比例拌和均匀,在孔内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而形成的加固体,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13水泥土搅拌法cementdeepmixing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2.1.14深层搅拌法deepmixing使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简称湿法。2.1.15粉体喷搅法dryjetmixing使用干水泥粉作为固化剂的水泥土搅拌法。简称干法。2.1.16高压喷射注浆法jetgrouting用高压水泥浆通过钻杆由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形成喷射流,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和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2.1.17石灰桩法limepile由生石灰与粉煤灰等掺合料拌和均匀,在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竖向增强体,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18灰土挤密桩法limesoilpile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灰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灰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19土挤密桩法earthpile利用横向挤压成孔设备成孔,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用素土填入桩孔内分层夯实形成土桩,并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20柱锤冲扩桩法pilesthrusted/expandedincolumn/hammer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冲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2.1.21单液硅化法silicificationgrouting采用硅酸钠溶液注入地基土层中,使土粒之间及其表面形成硅酸凝胶薄膜,增强了土颗粒间的联结,赋予土耐水性、稳固性和不湿陷性,并提高土的抗压和

抗剪强度的地基处理方法。2.1.22碱液法sodasolutiongrouting将加热后的碱液(即氢氧化钠溶液),以无压自流方式注入土中,使土粒表面溶合胶结形成难溶于水的,具有高强度的钙、铝硅酸盐络合物,从而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

基本规定

3.0.1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下列工作:1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2根据工程的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3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他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等;4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5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情况。3.0.2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处理地基或加强上部结构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3.0.3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2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3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3.0.4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2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3.0.5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3.0.6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3.0.7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监理。施工结束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3.0.8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0.9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需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经地基处理后,应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换填垫层法

4.1一般规定

4.1.1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4.1.2应根据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岩土工程条件、施工机械设备及填料性质和来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换填垫层的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

4.2设计

4.2.1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pz+pcz≤faz(4.2.1/1)式中p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pcz———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faz———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垫层

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可分别按(4.2.1/2)和(4.2.1/3)式计算:

换填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m。

4.2.2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确定:b′≥b+2ztgθ(4.2.2)式中b′———垫层底面宽度(m);θ———压力扩散角,可按表4.2.1采用;当z/b<0.25时,仍按表中z/b=0.25取值。整片垫层底面的宽度可根据施工的要求适当加宽。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mm。4.2.3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并应进行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4.2.4对于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在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应考虑邻近基础对软弱下卧层顶面应力叠加的影响。当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重度高于天然土层重度时,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筑的影响。垫层地基的变形由垫层自身变形和下卧层变形组成。换填垫层在满足本规范第4.2.1条、第4.2.2条和第4.2.6条的条件下,垫层地基的变形可仅考虑其下卧层的变形。对沉降要求严的或垫层厚的建筑,应计算垫层自身的变形。垫层下卧层的变形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计算。4.2.5垫层可选用下列材料:1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2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50mm。用于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的粉质粘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3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4粉煤灰。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构筑物等的换填垫层。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0.3~0.5m。粉煤灰垫层中采用掺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性能及适用条件。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粉煤灰应符合有关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构件、管网宜采取适当防腐措施。大量填筑粉煤灰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5矿渣。垫层使用的矿渣是指高炉重矿渣,可分为分级矿渣、混合矿渣及原状矿渣。矿渣垫层主要用于堆场、道路和地坪,也可用于小型建筑、构筑物地基。选用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小于11kN/m3,有机质及含泥总量不超过5%。设计、施工前必须对选用的矿渣进行试验,在确认其性能稳定并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使用。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矿渣应符合对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易受酸、碱影响的基础或地下管网不得采用矿渣垫层。大量填筑矿渣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6其他工业废渣。在有可靠试验结果或成功工程经验时,对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渣等均可用于填筑换填垫层。被选用工业废渣的粒径、级配和施工工艺等应通过试验确定。7土工合成材料。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垫层。所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料的土类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的要求,通过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受力时伸长率不大于4%~5%、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粉质粘土等材料。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并满足允许变形的要求。4.2.6垫层的压实标准可按表4.2.6选用:4.2.7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换填垫层,应按所选用的施工机械、换填材料及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压实效果。

4.3施工

4.3.1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采用平碾、振动碾或羊足碾,中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式夯、柴油夯。砂石等宜用振动碾。粉煤灰宜采用平碾、振动碾、平板振动器、蛙式夯。矿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平碾,也可采用振动碾。4.3.2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4.3.3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的范围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wop±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4.3.4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4.3.5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300mm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垫层。4.3.6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4.3.7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粉质粘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压密实后3d内不得受水浸泡。粉煤灰垫层铺填后宜当天压实,每层验收后应及时铺填上层或封层,防止干燥后松散起尘污染,同时应禁止车辆碾压通行。垫层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4.3.8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下铺地基土层顶面应平整,防止土工合成材料被刺穿、顶破。铺设时应把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平直、绷紧,严禁有折皱;端头应固定或回折锚固;切忌曝晒或裸露;连结宜用搭接法、缝接法和胶结法,并均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结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

4.4质量检验

4.4.1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压实系数也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4.4.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4.4.3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点。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m。4.4.4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3点;对于大型工程则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

预压法

5.1一般规定

5.1.1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5.1.2预压法处理地基应预先通过勘察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层理变化,查明透水层的位置、地下水类型及水源补给情况等。并应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孔隙比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渗透系数、固结系数、三轴试

验抗剪强度指标以及原位十字板抗剪强度等。5.1.3对重要工程,应在现场选择试验区进行预压试验,在预压过程中应进行地基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并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根据试验区获得的监测资料确定加载速率控制指标、推算土的固结系数、固结度及最终竖向变形等,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对原设计进行修正,并指导全场的设计与施工。5.1.4对堆载预压工程,预压荷载应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而对真空预压工程,可一次连续抽真空至最大压力。5.1.5对主要以变形控制的建筑,当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变形量和平均固结度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卸载。对主要以地基承载力或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建筑,当地基土经预压而增长的强度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要求时,方可卸载。

5.2设计

(Ⅰ)堆载预压法

5.2.1对深厚软粘土地基,应设置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等排水竖井。当软土层厚度不大或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且固结速率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不设置排水竖井。5.2.2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选择塑料排水带或砂井,确定其断面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和深度;2确定预压区范围、预压荷载大小、荷载分级、加载速率和预压时间;3计算地基土的固结度、强度增长、抗滑稳定性和变形。5.2.3排水竖井分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普通砂井直径可取300~500mm,袋装砂井直径可取70~120mm。塑料排水带的当量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5.2.4排水竖井的平面布置可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竖井的有效排水直径de与间距l的关系为:等边三角形排列de=1.05l正方形排列de=1.13l5.2.5排水竖井的间距可根据地基土的固结特性和预定时间内所要求达到的固结度确定。设计时,竖井的间距可按井径比n选用(n=de/dw,dw为竖井直径,对塑料排水带可取dw=dp)。塑料排水带或袋装砂井的间距可按n=15~22选用,普通砂井的间距可按n=6~8选用。5.2.6排水竖井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稳定性、变形要求和工期确定。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竖井深度至少应超过最危险滑动面2.0m。对以变形控制的建筑,竖井深度应根据在限定的预压时间内需完成的变形量确定。竖井宜穿透受压土层。5.2.7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载条件下,当固结时间为t时,对应总荷载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可按下式计算:

5.2.8当排水竖井采用挤土方式施工时,应考虑涂抹对土体固结的影响。当竖井的纵向通水量qw与天然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kh的比值较小,且长度又较长时,尚应考虑井阻影响。瞬时加载条件下,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时,竖井地基径向排水平均固结度可按下式计算:

一级或多级等速加荷条件下,考虑涂抹和井阻影响时竖井穿透受压土层地基之平均固结度可按式(5.2.7)计算,公式

5.2.9对排水竖井未穿透受压土层之地基,应分别计算竖井范围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通过预压使该两部分固结度和所完成的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5.2.10预压荷载大小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对于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应采用超载预压法处理,超载量大小应根据预压时间内要求完成的变形量通过计算确定,并宜使预压荷载下受压土层各点的有效竖向应力大于建筑物荷载引起的相应点的附加应力。预压荷载顶面的范围应等于或大于建筑物基础外缘所包围的范围。加载速率应根据地基土的强度确定。当天然地基土的强度满足预压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要求时,可一次性加载,否则应分级逐渐加载,待前期预压荷载下地基土的强度增长满足下一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要求时方可加载。5.2.11计算预压荷载下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某点的抗剪强度时,应考虑土

体原来的固结状态。对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地基,某点某一时间的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5.2.12预压荷载下地基的最终竖向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变形计算时,可取附加应力与土自重应力的比值为0.1的深度作为受压层的计算深度。5.2.13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在地表铺设与排水竖井相连的砂垫层,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500mm。砂垫层砂料宜用中粗砂,粘粒含量不宜大于3%,砂料中可混有少量粒径小于50mm的砾石。砂垫层的干密度应大于1.5g/cm3,其渗透系数宜大于1×10-2cm/s。在预压区边缘应设置排水沟,在预压区内宜设置与砂垫层相连的排水盲沟。5.2.14砂井的砂料应选用中粗砂,其粘粒含量不应大于3%。

(Ⅱ)真空预压法

5.2.15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必须设置排水竖井。设计内容包括:竖井断面尺寸、间距、排列方式和深度的选择;预压区面积和分块大小;真空预压工艺;要求达到的真空度和土层的固结度;真空预压和建筑物荷载下地基的变形计算;真空预压后地基土的强度增长计算等。5.2.16排水竖井的间距可按本规范第5.2.5条选用。砂井的砂料应选用中粗砂,其渗透系数应大于1×10-2cm/s。5.2.17真空预压区边缘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轮廓线,每边增加量不得小于3.0m。每块预压面积宜尽可能大且呈方形。5.2.18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稳定地保持在650mmHg以上,且应均匀分布,竖井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应大于90%。5.2.19当建筑物的荷载超过真空预压的压力,且建筑物对地基变形有严格要求时,可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其总压力宜超过建筑物的荷载。5.2.20对于表层存在良好的透气层或在处理范围内有充足水源补给的透水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隔断透气层或透水层。5.2.21真空预压地基最终竖向变形可按本规范第5.2.12条计算,其中ξ可取0.8~0.9。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以真空预压为主时,ξ可取0.9。5.2.22真空预压所需抽真空设备的数量,可按加固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土层结构特点,以一套设备可抽真空的面积为1000~1500m2确定。

5.3施工

(Ⅰ)堆载预压法

5.3.1塑料排水带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塑料排水带在现场应妥加保护,防止阳光照射、破损或污染,破损或污染的塑料排水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5.3.2砂井的灌砂量,应按井孔的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计算,其实际灌砂量不得小于计算值的95%。灌入砂袋中的砂宜用干砂,并应灌制密实。5.3.3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施工时,宜配置能检测其深度的设备。5.3.4塑料排水带施工所用套管应保证插入地基中的带子不扭曲。塑料排水带需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芯带平搭接的连接方法,搭接长度宜大于200mm。袋装砂井施工所用套管内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施工时,平面井距偏差不应大于井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深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塑料排水带和袋装砂井砂袋埋入砂垫层中的长度不应小于500mm。5.3.5对堆载预压工程,在加载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边桩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且根据监测资料控制加载速率。对竖井地基,最大竖向变形量每天不应超过15mm,对天然地基,最大竖向变形量每天不应超过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天不应超过5mm,并且应根据上述观察资料综合分析、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Ⅱ)真空预压法

5.3.6真空预压的抽气设备宜采用射流真空泵,空抽时必须达到95kPa以上的真空吸力,真空泵的设置应根据预压面积大小和形状、真空泵效率和工程经验确定,但每块预压区至少应设置两台真空泵。5.3.7真空管路的连接应严格密封,在真空管路中应设置止回阀和截门。水平向分布滤水管可采用条状、梳齿状及羽毛状等形式,滤水管布置宜形

成回路。滤水管应设在砂垫层中,其上覆盖厚度100~200mm的砂层。滤水管可采用钢管或塑料管,外包尼龙纱或土工织物等滤水材料。5.3.8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性能强的不透气材料。密封膜热合时宜采用双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宽度应大于15mm。密封膜宜铺设三层,膜周边可采用挖沟埋膜、平铺并用粘土覆盖压边、围埝沟内及膜上覆水等方法进行密封。5.3.9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时,先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后,再进行堆载,并继续抽气,堆载时需在膜上铺设土工编织布等保护材料。5.4质量检验

5.4.1施工过程质量检验和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塑料排水带必须在现场随机抽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性能指标的测试,其性能指标包括纵向通水量、复合体抗拉强度、滤膜抗拉强度、滤膜渗透系数和等效孔径等。

2对不同来源的砂井和砂垫层砂料,必须取样进行颗粒分析和渗透性试验。

3对于以抗滑稳定控制的重要工程,应在预压区内选择代表性地点预留孔位,在加载不同阶段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4对预压工程,应进行地基竖向变形、侧向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监测。

5真空预压工程除应进行地基变形、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外,尚应进行膜下真空度和地下水位的量测。

5.4.2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必要时,尚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6.1一般规定

6.1.1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6.1.2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1.3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试验区,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试验区数量应根据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及建筑类型确定。

6.2设计

(Ⅰ)强夯法

6.2.1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在缺少试验资料或经验时可按表6.2.1预估。

6.2.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小于4000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为4000~6000kN·m时为100mm;当单击夯击能大于6000kN·m时为20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6.2.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6.2.4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6.2.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2.6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6.2.7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6.2.8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确定。

6.2.9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

(Ⅱ)强夯置换法

6.2.10强夯置换墩的深度由土质条件决定,除厚层饱和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深度不宜超过7m。

6.2.11强夯置换法的单击夯击能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6.2.12墩体材料可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建筑垃圾等坚硬粗颗粒材料,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全重的30%。

6.2.1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墩底穿透软弱土层,且达到设计墩长;

2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5~2.0倍;

3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本规范第6.2.2条的规定值。

6.2.14墩位布置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对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根据基础形状与宽度相应布置。

6.2.15墩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土的承载力选定,当满堂布置时可取夯锤直径的2~3倍。对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可取夯锤直径的1.5~2.0倍。墩的计算直径可取夯锤直径的1.1~1.2倍。

6.2.16当墩间净距较大时,应适当提高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

6.2.17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按本规范第6.2.6条执行。

6.2.18墩顶应铺设一层厚度不小于500mm的压实垫层,垫层材料可与墩体相同,粒径不宜大于100mm。

6.2.19强夯置换设计时,应预估地面抬高值,并在试夯时校正。

6.2.20强夯置换法试验方案的确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2.7条的规定。检测项目除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检测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外,尚应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动力触探等方法,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6.2.21确定软粘性土中强夯置换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只考虑墩体,不考虑墩间土的作用,其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墩载荷试验确定,对饱和粉土地基可按复合地基考虑,其承载力可通过现场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6.2.22强夯置换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7.2.9条的规

定。

6.3施工

6.3.1强夯锤质量可取10~4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

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

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100~200kPa。

6.3.2施工机械宜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可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6.3.3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6.3.4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6.3.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6.3.6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重复步骤5,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9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6.3.7强夯置换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当表土松软时可铺设一层厚度为1.0~2.0m的砂石施工垫层;

2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时停夯,向坑内填料直至与坑顶平,记录填料数量,如此重复直至满足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可随时清理并在夯点周围铺垫碎石,继续施工;

6按由内而外,隔行跳打原则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

7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8铺设垫层,并分层碾压密实。

6.3.8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对强夯置换尚应检查置换深度。

6.3.9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6.4质量检验

6.4.1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强夯置换施工中可采用超重型或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检查置换墩着底情况。

6.4.2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方能进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7~14d;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14~28d。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8d。

6.4.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6.4.4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地基的载荷试验检验点不应少于3点;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强夯置换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和置换墩着底情况检验数量均不应少于墩点数的1%,且不应少于3点。

振冲法

7.1一般规定

7.1.1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7.1.2对大型的、重要的或场地地层复杂的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处理效果。

7.2设计

7.2.1振冲桩处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场地条件确定,当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时,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

当要求消除地基液化时,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

7.2.2桩位布置,对大面积满堂处理,宜用等边三角形布置;对单独基础或条形基础,宜用正方形、矩形或等腰三角形布置。

7.2.3振冲桩的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层情况,并结合所采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综合考虑。30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3~2.0m;5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4~2.5m;7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5~3.0m。荷载大或对粘性土宜采用较小的间距,荷载小或对砂土宜采用较大的间距。

7.2.4桩长的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深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较大时,按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桩长不宜小于4m。

7.2.5在桩顶和基础之间宜铺设一层300~500mm厚的碎石垫

层。

7.2.6桩体材料可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卵石、矿渣或其他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不宜使用风化易碎的石料。常用的填料粒径为:30kW振冲器20~80mm;55kW振冲器30~100mm;75kW振冲器40~150mm。

7.2.7振冲桩的平均直径可按每根桩所用填料量计算。

7.2.8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用单桩和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估算:

7.2.9振冲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可按下式计算:

Esp=[1+m(n-1)]Es(7.2.9)

式中Esp———复合土层压缩模量(MPa);

Es———桩间土压缩模量(M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压缩模量。

公式(7.2.9)中的桩土应力比,在无实测资料时,对粘性土可取2~4,对粉土和砂土可取1.5~3,原土强度低取大值,原土强度高取小值。

7.2.10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宜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不加填料振密的可能性、孔距、振密电流值、振冲水压力、振后砂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等。

用30kW振冲器振密深度不宜超过7m,75kW振冲器不宜超过15m。

7.2.11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孔距可为2~3m,宜用等边三角形布孔。

7.2.12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加密后原位测试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确定。

7.2.13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加密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确定。

7.3施工

7.3.1振冲施工可根据设计荷载的大小、原土强度的高低、设计桩长等条件选用不同功率的振冲器。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验,以确定水压、振密电流和留振时间等各种施工参数。

7.3.2升降振冲器的机械可用起重机、自行井架式施工平车或其他合适的设备。施工设备应配有电流、电压和留振时间自动信号仪表。

7.3.3振冲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

2施工机具就位,使振冲器对准桩位;

3启动供水泵和振冲器,水压可用200~600kPa,水量可用200~400L/min,将振冲器徐徐沉入土中,造孔速度宜为0.5~

2.0m/min,直至达到设计深度。记录振冲器经各深度的水压、电

流和留振时间。

4造孔后边提升振冲器边冲水直至孔口,再放至孔底,重复两三次扩大孔径并使孔内泥浆变稀,开始填料制桩。

5大功率振冲器投料可不提出孔口,小功率振冲器下料困难时,可将振冲器提出孔口填料,每次填料厚度不宜大于50cm。

将振冲器沉入填料中进行振密制桩,当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值和规定的留振时间后,将振冲器提升30~50cm。

6重复以上步骤,自下而上逐段制作桩体直至孔口,记录各段深度的填料量、最终电流值和留振时间,并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7关闭振冲器和水泵。

7.3.4施工现场应事先开设泥水排放系统,或组织好运浆车辆将泥浆运至预先安排的存放地点,应尽可能设置沉淀池重复使用上部清水。

7.3.5桩体施工完毕后应将顶部预留的松散桩体挖除,如无预留应将松散桩头压实,随后铺设并压实垫层。

7.3.6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宜采用大功率振冲器,为了避免造孔中塌砂将振冲器抱住,下沉速度宜快,造孔速度宜为8~10m/min,到达深度后将射水量减至最小,留振至密实电流达到规定时,上提0.5m,逐段振密直至孔口,一般每米振密时间约1分钟。在粗砂中施工如遇下沉困难,可在振冲器两侧增焊辅助水管,加大造孔水量,但造孔水压宜小。

7.3.7振密孔施工顺序宜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

7.4质量检验

7.4.1检查振冲施工各项施工记录,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或振冲点,应补做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7.4.2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1~28d,对粉土地基可取14~21d。

7.4.3振冲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为桩数的0.5%,且不少于3根。对碎石桩体检验可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随机检验。对桩间土的检验可在处理深度内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进行检验。

7.4.4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7.4.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每个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

7.4.6对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的砂土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载荷试验或其他合适的试验方法。检验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或地基土质较差的地段,并位于振冲点围成的单元形心处及振冲点中心处。检验数量可为振冲点数量的1%,总数不应少于5点。

砂石桩法

8.1一般规定

8.1.1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砂石桩法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

8.1.2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应补充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对粘性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实度或标准贯入击数、砂石料特性、施工机具及性能等资料。

8.1.3用砂石桩挤密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的设计及质量检验,尚应符合本规范第14章中的有关规定。

8.2设计

8.2.1砂石桩孔位宜采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砂石桩直径可采用300~800mm,可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宜选用较大的直径。

8.2.2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4.5倍;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3倍。初步设计时,砂石桩的间距也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1松散粉土和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e1来确定。公式

2粘性土地基:公式

8.2.3砂石桩桩长可根据工程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通过计算确定:

1当松软土层厚度不大时,砂石桩桩长宜穿过松软土层;

2当松软土层厚度较大时,对按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砂石桩桩长应不小于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m的深度;对按变形控制的工程,砂石桩桩长应满足处理后地基变形量不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并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

3对可液化的地基,砂石桩桩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采用;

4桩长不宜小于4m。

8.2.4砂石桩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范围,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对可液化地基,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

8.2.5砂石桩桩孔内的填料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估算时可按设计桩孔体积乘以充盈系数β确定,β可取1.2~1.4。如施工中地面有下沉或隆起现象,则填料数量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予以增减。

8.2.6桩体材料可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等硬质材料,含泥量不得大于5%,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8.2.7砂石桩顶部宜铺设一层厚度为300~500mm的砂石垫层。

8.2.8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通过下列方法估算:

1对于采用砂石桩处理的复合地基,可按本规范公式(7.2.8/1)或公式(7.2.8/3)估算;

2对于采用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可根据挤密后砂土的密实状态,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

8.2.9砂石桩处理地基的变形计算,应按本规范第7.2.9条的规定计算;对于砂桩处理的砂土地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计算。

8.2.10当砂石桩用于处理堆载地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进行抗滑稳定性验算。

8.3施工

8.3.1砂石桩施工可采用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或冲击成孔等成桩法。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振动沉管成桩法。

8.3.2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试验。当成桩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改变设计。

8.3.3振动沉管成桩法施工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砂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

8.3.4施工中应选用能顺利出料和有效挤压桩孔内砂石料的桩尖结构。当采用活瓣桩靴时,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宜选用尖锥型;对粘性土地基宜选用平底型;一次性桩尖可采用混凝土锥形桩尖。

8.3.5锤击沉管成桩法施工可采用单管法或双管法。锤击法挤密应根据锤击的能量,

控制分段的填砂石量和成桩的长度。

8.3.6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宜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对粘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在既有建(构)筑物邻近施工时,应背离建(构)筑物方向进行。

8.3.7施工时桩位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3倍套管外径;套管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

8.3.8砂石桩施工后,应将基底标高下的松散层挖除或夯压密实,随后铺设并压实砂石垫层。

8.4质量检验

8.4.1应在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检查砂石桩的施工记录。对沉管法,尚应检查套管往复挤压振动次数与时间、套管升降幅度和速度、每次填砂石料量等项施工记录。

8.4.2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d;对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d。

8.4.3砂石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对桩体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应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桩孔总数的2%。

8.4.4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8.4.5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9.1一般规定

9.1.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9.1.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9.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9.2设计

9.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可只在基础范围内布置,桩径宜取350~600mm。

9.2.2桩距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土性、施工工艺等确定,宜取3~5倍桩径。

9.2.3桩顶和基础之间应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宜取150~300mm,当桩径大或桩距大时褥垫层厚度宜取高值。

9.2.4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

9.2.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

9.2.6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

2当无单桩载荷试验资料时,可按下式估算:

9.2.7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3(Ra/Ap)(9.2.7)

式中fcu———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

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9.2.8地基处理后的变形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执行。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ζ倍,ζ值可按下式确定:

ζ=fspk/fak(9.2.8/1)

式中fak———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变形计算经验系数ψ s根据当地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也可采用表9.2.8数值。

9.2.9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大于复合土层的厚度,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有关规定。

9.3施工

9.3.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应根据现场条件选用下列施工工艺:

1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

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

3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用于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地基。

9.3.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和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除应执行

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200mm,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30~50mm,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宜超过200mm;

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沉管灌注成桩施工拔管速度应按匀速控制,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应适当放慢;

3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

4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3块)试块(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养护,测定其立方体抗压强度。

9.3.3冬期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保温措施。

9.3.4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

9.3.5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小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夯填度(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得大于0.9。

9.3.6施工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对满堂布桩基础,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4倍桩径;对条形基础,桩位偏差不应大于0.25倍桩径,对单排布桩桩位偏差不应大于60mm。

9.4质量检验

9.4.1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坍落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等。9.4.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9.4.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宜在施工结束28d后进行。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9.4.4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

夯实水泥土桩法

10.1一般规定

10.1.1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10m。

10.1.2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土层的厚度和组成、土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地下水的腐蚀性等。

10.1.3夯实水泥土桩设计前必须进行配比试验,针对现场地基土的性质,选择合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