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竞技体育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

竞技体育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

竞技体育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
竞技体育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

论述竞技体育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并举例说明竞技体育效益表现所包含的内容

1、竞技体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竞技体育评价体系实际上就是把与竞技体育相关联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的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加以量化,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竞技体育系统。

竞技体育评价标准及内容

在这一系统中,竞技体育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的、配置科学的指标体系。它包括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运动成绩、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健身教育、科研产品开发,以及运行过程中的产业化水平、管理机制、法规制度建设等。竞技体育评价标准终极目标是实现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场地设备、科技信息等资源合理配置,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评价标准中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是一个重要指标。社会价值指标具体反映竞技体育这一人们特殊的社会活动方式,在带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功能作用,对个体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度,一定程度上反映竞技体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利益追求的方向。

竞技体育评价标准要体现竞技体育经济价值。竞技体育的评价标准中就应该具有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价值型指标和实物型指标。它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体育产业的主体部分,还包括相关产业,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拨款以及其它投资是竞技体育产业成本的组成部分。一系列竞技体育产业评价指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尽管类型不同,层级参差,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竞技体育评价标准要有体育资源共享指标。政府和社会投入建起的竞技体育设施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承担着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责任,竞技体育评价标准应该确立竞技体育资源开放的原则、程度、社会效益和管理要求,提高竞技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度,缓解供需矛盾。

制定竞技体育评价管理法规。现在我们国家竞技体育评价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还没有一部关于竞技体育评价管理法规。制定适用法律,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对竞技体育评价活动的有效管理,有助于解决竞技体育评价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树立竞技体育评价的权威性,做到公平公正。

2、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应该看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为此,竞技体育的评价应基于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其指标应该是多维度的,笔者认为应该从竞技体育文化、管理体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和效益表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见图1)。

图1 竞技体育评价指标体系

(1)竞技体育文化

思想是行为的导向。所谓竞技文化是人在运动实践中,创造的有关竞技的思想体系、制度体系、行为方式及物质财富的总和。竞技文化的建设是竞技训练、竞技体育管理等竞技行为的方向,竞技文化的先进性与否对于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而先进性的竞技体育文化应该是具有整合人类文化行为、文化观念、审美情趣的功能,其发展趋势也应是由自然文化向自觉文化过渡,并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共生共存。

对竞技体育文化的建设应包括思想文化、方式文化和器物文化。其建设的宗旨应该是促进国家竞技的和谐健康发展,并提升竞技文化的国际认同度。面对国内外竞技异化现象的层出不穷,我国的竞技文化要从思想上克服为民族争光的狭隘的“种”意识,树立“夺标育人,和谐世界”的竞技思想,寻求夺标与育人的统一,文化的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对竞技体育文化的评价就要以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作为标尺。

(2)管理体制

竞技体育的荣辱,文化是指引,体制是关键。我国特有的举国体制一度受到很多人士的质疑,但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举国体制在各个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如今面临竞技体育出现的各种问题,则要求我们的举国体制要与时俱进,面对整个社会不同时代的不同利益主体、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方向,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其运行机制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将会伴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存在,并且将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集权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向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竞争有序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过渡。

在对管理体制的各种社会评价中,由于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其利益也是多元

的,评价的角度和标准自然存在差异。但无论是从国情出发,还是就制度建设的本身而然,只有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兼顾竞技体育本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才是我们所遵循的。

对管理体制的评价的标准从特征上讲,应该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现实性。评价标准的系统性应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指标的横向的多维度,即不同体制或同一体制在同一时期各个方面发挥的效能的评价标准要多元化;二是体制评价指标的纵向的权衡,评价不应该是静态的,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某一体制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所发挥的效能和潜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对体制运行的机制、效能等全方位的评价才是全面准确的。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宗旨的绝对稳定性,即体制建设要围绕竞技体育的本质功能来开展,这一出发点应该是绝对稳定,不可动摇的。二是评价标准的相对稳定性,评价的标准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促进社会发展的趋势,任何滞后或超越时代发展的制度是没有生命力的。评价标准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标准要适应当前社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二是评价标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评价活动中无论是在标准的执行上,还是在评价活动组织上要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的可操作性。

(3)资源配置

竞技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扩大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及物资、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评价既有经济学意义,又有社会学意义。随着社会对竞技体育资源的要求却与日俱增,社会不得不对资源的投向作出选择。如何给予竞技体育事业以必要的资源投入?如何在不同的体育部门间分配有限的竞技体育资源?资源的投入以什么样的机制进行运作?是评价该社会竞技体育发展形态的一个基本线索。在举国体制下,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可折射出行政部门的经济文化的理念的先进性与否,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会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对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的评价应改变以往单纯以竞赛成绩“论功行赏”的配置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是滞后的,难以有效地反映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整个过程。所以,必须要用多种形式、多种指标来对竞技体育资源配置进行评价,以体现评价的准确性、即时性,达到对竞技体育资源配置的过程控制。资源配置过程不仅要考虑竞赛成绩,还要依据资源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当年NBA

引进姚明,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的引进,联盟不仅考虑姚明的竞技能力,同时更多地考虑的是由姚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穷的中国市场。这种多方位多维度的资源配置会有力地激发竞技体育的内在潜能,使得竞技体育的各项效能发挥到极致。

(4)运行机制

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在系统内部不同运行主体依据不同的目标,按一定的规律和方式运行的行为机理或行为方式。目前,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机制具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属性,但单纯的计划机制和单纯的市场机制各有其优点和不足。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也将进行制度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则表现在举国体制创新中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也就是机制上的创新。

对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的评价,一要看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目前,我

国竞技体育在组织体系上,仍沿袭着计划经济时期以政府设立的体育行政机构为主,直接管理竞技体育的各种资源配置、竞赛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这种政府直接干预下的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健全由政府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组织模式。从而确保各利益主体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均衡性。二是要看竞技体育运行的社会化产业化程度。竞技体育的发展无论从自身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还是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运行机制上都要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这一点早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已明确指出:“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5)效益表现

从社会学角度讲,竞技体育也是一种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一般概念可表述为分析评价项目对实现国家各项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影响,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对于竞技体育投资的综合效益的全面评价,促进竞技体育的效益和效率的提升,既是竞技体育适应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和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竞技体育效益表现

从竞技体育的效益特征来看,可将竞技体育的效益分为运动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动成绩则是竞技体育通过竞赛成绩所反映出来的在国家竞技项目结构、各地域均衡性和整体竞技能力。它是国家竞技体育效益的最显性的体现,但不是唯一的指标。所谓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是指在竞技体育的投资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其效益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其直接反映在对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劳动就业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竞技体育效益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计算每块金牌花了多少钱,要看竞技体育主客体在竞技活动中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与产生的效益的比率。评价可依据我国体育事业指标体系“IPO”模型(即“投入—活动—产出”体系),投入即为竞技体育运行的成本,是指竞技体育活动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总和。活动是指运动竞赛、运动训练、竞赛经营等行为。产出就是通过竞技体育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运动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和。

绥化市建立廉洁指数评价体系——用廉洁指数说话资料

绥化市建立廉洁指数评价体系——用廉洁 指数说话

绥化市建立廉洁指数评价体系——用廉洁指数说话 绥化市建立廉洁指数评价体系——用廉洁指数说话 发布时间:2010-10-12 19:18:02 来源: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点击:953客观评价一名领导干部的廉洁程度,直接关系到监督的质量。 真实反映党员干部廉勤状况,准确判定其廉洁程度,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化市大力推进廉洁指数评价体系建设,用廉洁指数来说话,建立起了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监督工作的科学化。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延芝评价说,廉洁指数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有效载体,是推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举措。记者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就廉洁指数评价体系进行采访时,受访干部群众纷纷称赞“这个评价机制好,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值得推广”! 公开、全面的评价机制 对干部的廉洁评价如何让干部服气、群众认可? 自2007年始,绥化市借助现代信息管理与数字分析手段,探索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评价的有效方式,廉洁指数评价体系应运而生。

绥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兴东认为,推行廉洁指数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准确了解领导干部廉政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08年,在肇东市先行试点基础上,廉洁指数评价“433”工作模式(廉洁指数总分为10分,设四项指标、三级指数、三级预警)正式确立,初步形成一套全面、客观、量化的评价机制。 四项指标,即在评价指标量化上,把领导干部廉洁评价分为自我评价、民主评价、客观评价、处罚评价四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领导干部廉政知识测试成绩和自我认定。民主评价包括班子评价、干部职工评价。客观评价包括重大事项申报、信访举报、工作作风、管理干部职工和身边人等情况。处罚评价包括个人有无违纪违法问题等情况。这些指标分别被赋予0.5分到2分不等的分值;其中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贪污贿赂等错误的,一票否决,“廉洁指数”总分记0分。 设三级指数,即三个档次,分值越大表示越廉洁。廉洁指数在8分以上(含8分)的为廉洁,6分以上(含6分)8分以下为比较廉洁,6分以下的则为不廉洁。 对被评定为“比较廉洁”和“不廉洁”的党政班子或党员干部,实施一、二、三级预警:廉洁指数在7至8分(不含8分)的实施三级预警,对主要领导或党员干部进行教育谈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 ① 郭京福 张 欣 王 可 (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发展的同时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是一种道德责任。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原则,探讨了完善评价第二产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社会责任评价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效性。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商业道德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5X (2007)06-0027-03 一、企业社会责任 上世纪中期,Bowen [1] 出版论著《企业家的社 会责任》,从此开始了企业社会责任(C orporate S o 2cial Responsibility ,CSR )的探讨和研究,有关的研究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观点。Friedman ,M.是20世纪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企业的唯一责任 就是追求盈利”[2]。Carroll [3]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其关于“组织社会行为模型”的论述中把社会责任归纳到伦理责任之 中。Frederick [4] 分别从哲学的角度、社会责任的管理行为以及伦理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 任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E lisabet [5] 等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四种论断,即工具论、政治论、整合观和伦理观,还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六项关键因素,包括良好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及社会责任在企业各部门的活动中与公司政策的融合等。 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责任,没有明确的责任范围,也不具有强制性,是企业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其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内生性”,而非任何外在压力推促下的企业义务。目前,学界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六项内容:股东、雇员、消费者、政府、社区和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渐渐演变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 有了社会性;企业与员工之间既有劳动和雇佣关 系,也有相互尊重、信任以及企业对雇员的发展和成长负有一定的责任;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集中体现在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特别是产品及服务质量的保证,消费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听证的权利保证;企业对政府的责任表现为“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这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应尽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此外,企业还应支持政府的社会公益活动、福利慈善事业、社会服务等;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企业与社区关系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区的文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同鱼水关系,环境保护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而严峻的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观点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为股东创造利润,企业应该是为股东实现利润的经济实体。企业社会责任支持者对该观点提出了批评,最有代表性的、目前影响最大的是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 )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企业除了股东(shareholder )以外,还有很多很重要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们的利益是同企业的利益相关的,所以企业应关注这些利益会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但是,资本不过是企业投资元素的一部分,除资本以外,企 ? 72?①收稿日期:2007-07-10. 作者简介:郭京福(1965— ),男,山东平阴人,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2007年第6期(总第41期)郭京福,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 11月15日出版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步骤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1.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 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 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 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 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 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 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 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 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考评时可以根据 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 级。 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

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附注: 1.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11 流动比率 评价: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根据历史经验,流动比率在200%以上表明短期偿债有保障。一般情况系啊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1.12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评价:速动比率由于扣除了存货的影响,所以在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相对更加准确些。流动比率在100%以上表明短期偿债有保障。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但速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1.13 现金比率 评价:现金比率可以准确反应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当企业面临支付工资日或大宗进货日等需要大量现金时,这一指标更能显示出其重要性。该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1.1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评价: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1.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21资产负债率 评价:它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经常用到的指标,通用性很强。根据经验数据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0%~70%,一般认为60%是最合适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负债越大,风险越高,反之亦然。资产负债率高好还是低好,不能一概而论。 1.22产权比率 评价:产权比率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它和资产负债率的性质一样。产权比率越高,资产负债率也越高,反之亦然。 1.23长期资产负债率

【社会课件】社会指标与评估

社会指标与评估 SOCIAL INDICATOR AND EV ALUATION 学分数2 周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基本内容本课程介绍社会指标的一般理论,国内外已有的主要社会指标体系,以及运用社会指标进行社会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社会指标的理论和方法,熟悉主要的一些国内外社会指标体系,能把课堂所学的社会指标与评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体应用于社会实践。 教学方式:基本理论与知识的讲解;课堂讨论;应用实践。 参考教材 主要教材 朱庆芳、吴寒光著,《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辅读材料 郑杭生、李强、李路路著,《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郭亚军著,《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 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上),华夏出版社,2000,第425-453页 英克尔斯、史密斯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教学内容 第一讲社会指标研究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讲社会指标的特点、类型和功能 第三讲社会指标的设计

第四讲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上) 第五讲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下) 第六讲社会指标的数据收集 第七讲国外社会指标体系介绍 第八讲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上)第九讲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下)第十讲课堂专题讨论:社会指标体系的设计第十一讲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式(上) 第十二讲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式(下) 第十三讲社会分析 第十四讲社会预测 第十五讲课堂专题讨论:社会指标体系的应用第十六讲社会指标与评估的报告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征-(1450)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征姓名:王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指导教师:谢翔 2006050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的发展 特征院系: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王静导师:谢翔教授摘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的特 征是通过发展历程展现出来的,因而对其研究便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竞 技体育的深入研究和具体分析,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 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尝试概括各个阶段现代化和 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发 展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中,笔者 对研究这一问题的缘起、意义、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的 研究方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第二部分:笔者对本文中所 涉及的“竞技体育”和“现代化”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认为本研究课题中,竞技体育的界定既包括职业运动员高 水平的竞技运动,也含有大众的业余的竞技体育活动。认为中 国的现代化道路属于外源的现代化类型,各种社会矛盾和动荡 的发生是集中的、急速的、大幅度的,经历的曲折与反复较多。第三部分:分别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竞技体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各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概括。新中国成 立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发展特征:1840—1911 年,改良式现代化进程的顿挫,近代中国竞技体育的起步;

1911— 1928 年,革命性巨变之后的探索,近代中国竞技体 育的发展; 1928— 1937 年,三种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分野,近 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分化;1937—1949 年,现代化发展范式 的转换,近代中国竞技体育的低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 代化进程中竞技体育发展特征:1949— 1956 年,社会主义 现代化发展范式确立,竞技体育新模式初现端倪; 1956— 1965 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探索,竞技体育的“马鞍形”发展; 1966— 1976 年,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 的深刻危机,竞技体育的发展波折重重; 1976— 1992 年,现代化进程的伟大转折,竞技体育优先战略的运行; 1992 年至今,沿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勇往直前,竞技体育深化改革高水平竞技成绩斐然。第四部分:总结我国现代化进 程中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经济现代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决 定因素;政治现代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因素;思想现代 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引导因素;法制现代化是竞技体育的发 展的保障因素;科技现代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因素;宣 传现代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助力因素;人才现代化是竞技体 育发展的主导因素;错误的现代化思潮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误 导因素。第五部分为结语。关键词:现代化;竞技体育; 特征;启示 I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Cours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Cours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

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发 展 能 力 分 析 营业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资本积累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三年平均增长 率 技术投入比率 附注: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 评价: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根据历史经验,流动比率在200%以上表明短期偿债有保障。一般情况系啊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评价:速动比率由于扣除了存货的影响,所以在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时相对更加准确些。流动比率在100%以上表明短期偿债有保障。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但速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现金比率

评价:现金比率可以准确反应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当企业面临支付工资日或大宗进货日等需要大量现金时,这一指标更能显示出其重要性。该比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评价: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 评价:它是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经常用到的指标,通用性很强。根据经验数据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0%~70%,一般认为60%是最合适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负债越大,风险越高,反之亦然。资产负债率高好还是低好,不能一概而论。 产权比率 评价:产权比率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它和资产负债率的性质一样。产权比率越高,资产负债率也越高,反之亦然。 长期资产负债率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不但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态,而且还要反映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子系统由一组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层次性,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评价体系。 (2)典型性原则。务必确保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区域——高西沟的环境、经济、社会变化的综合特征,即使在减少指标数量的情况下,也要便于数据计算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权重在各指标问的分配及评价标准的划分都应该与高西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3)动态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效益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映出来。因此,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变西北典型区生态脱贫途径研究化特点,应该收集若干年度的变化数值。 (4)简明科学性原则。各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西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状况,能客观全面反映出各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不能过多过细,使指标过于繁琐,相互重叠,指标又不能过少过简,避免指标信息遗漏,出现错误、不真实现象,并且数据易获且计算方法简明易懂。 (5)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指标选择上,特别注意在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区域政策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指标选取的计算量度和计算方法必须一致统一,各指标尽量简单明了、微观性强、便于收集,各指标应该要具有很强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可比性。而且,选择指标时也要考虑能否进行定量处理,以便于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 (6)综合性原则。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互动“双赢”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综合评价的重点。在相应的评价层次上,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经济、社会系统的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利大于弊

今天,我们看到举国体制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历史成就,被称为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它既是振奋民族精神和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情国力的客观要求。 一百年前,国人被西方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一百年后,我国在自己的首都成功举办了一场令世人瞩目的高水平奥运会,并且夺得奖牌榜第一的位置。这些成就从何而来的呢?可以说举国体制功不可没!可以看到,奥运赛场上,有中国体育健儿参与的项目就会吸引全国人民的关注,甚至连六七十的老太太,每当提起中国奥运,也能眉飞色舞说上几句。每当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义勇军进行曲,澎湃的爱国主义就会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激荡,极大的激发了海外华人华侨和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在政治上,著名的“乒乓外交”,正是为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乒乓球代表队所开启,从而打开了 中美建交的大门。同时,在举国体制 的大背景下,我国成功的恢复了在国 际奥委会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合法 席位,解决了台湾问题。 其次,举国体制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被很多西方国家当作“中国模式“加以研究,同时,这又是应对国际竞技体育竞争加剧的有力武器。随着 竞技体育的系统化、科学化趋势加强,竞技体育的参与人群变成了运动天才,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身后则是一支专业 化的保障队伍,统计数据表明,一个 专业体育运动员平均要10年的时间锻炼,可想,如果没有举国体制,那么 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国竞技体育怎能 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怎能赶上不在 同一起跑线上的西方国家?怎能使得 中国竞技体育走向世界?而辉煌的成 绩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必然选择,这也是 由竞技体育的特殊性所决定。

指标体系及其指标解释说明

表1 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及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 标 三级指标单位 实际值 /目标 值 权 重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发强 度 1、人口密度 万人/平 方公里 2、单位工业用地产值 亿元/ 平方公 里 3、人均GDP 元/人 4、第三产业占比% 5、城镇人口比重% 6、建设用地面积比重% 7、产业结构相似度% …… 土地集 约利用 度 8、人均道路面积m2/人 9、人均建设用地m2/人 10、建筑密度% 11、土地闲置率% 12、地均基础设施投入 万元/ 平方公 里 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 14、地均环保投入 万元/平 方公里 …… 生态开 发格局 15、林草覆盖率% 16、生态用地比例% 17、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 农业开 发格局 18、人均耕地面积m2/人 19、地均农业产值 万元/平 方公里 …… 开发潜 力 20、公路网密度 千米/万 人 21、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22、污染企业入园率、淘汰率% …… 资源节约资源消 耗 23、单位GDP能耗 吨/万 元 2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

…… 资源节约利用2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的比例 % 26、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2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2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29、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 30、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 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 环境保护环境保 护能力 31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吨/平 方公里 3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3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环境保 护水平 3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35、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3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 37、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 38、清洁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 39、污染土壤的修复率% …… 环境保 护潜力 40、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 41、生态环保投资占财政收入比 例 % …… “两型”制度建设政府执 政水平 42、基尼系数- 4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重 % 44、公众对政府满意度% 45、生态环保工作占党政实绩考 核比例 % 46、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的贯彻落实程度 % …… 制度制 定 47、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的完备度% 48、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率% 49、城乡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均等 度 % ……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设计与使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是企业破产倒闭的主要原因,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常规途径,因而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企业的财务评价正是从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入手,评价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等因素,从而对企业风险进行信号监测、评价,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长短风险控制策略,降低甚至解除风险,使企业健康永恒发展。 一、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另一个是过于繁杂不利于运用。为尽量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将指标分为四类,每类又分为核心指标和指标两种,这种分类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加以取舍。 第一类: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成本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生产设备折旧及一线员工人工费用,此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被审单位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反向揭示其盈利能力。业务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公司营业成本比率越低则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在同业竞争中越处于优势。

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注意由于不同时期或不同行业间主营业务税率不同可能主营业务利润率的结果,对此要分析运用。 人力资本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人力资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当年人力资本成本×100%解析:当年人力资本成本包含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人工成本以及当年培训费、研发费等人力资本投入。指标主要揭示公司人力资源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由于企业的主要利润由人力资本创造,在营销费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利润率可以揭示人力资源的运用效率,同时本指标在不同年度的对比可以揭示人力资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关系。 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 公式: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解析:揭示当年平均总资产产生的经常性净利润,本指标由于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一般意义上的总资产收益率更具客观性、可比性。 销售利润率(辅助指标) 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社会建设工作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市社会建设工作指标考核评价方案 (讨论稿) 为客观公正地考评县(区)社会建设工作,完善推进和考核机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发…2011?17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11?32号)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突出重要工作和重点任务,目标任务化、任务工作化、工作指标化,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的积极性,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考评对象 本方案考评对象为7个县(区),即**区、**区、**县、**县、**县、**区、**区。 三、考评内容及结果评定 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11?32号)的部署和要求,参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

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市委办发电…2011?62号),考评内容包括38项指标,分90个评价标准(要点)。 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一般分为绿牌、黄牌和红牌三个等级。完成指标任务的给1个绿牌;未完成指标任务的给1个黄牌;对考核指标中涉及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工作、计划生育等明确规定“一票否决“的工作出现不达标现象的给1个红牌。具体考核指标及评价标准见附件?**市社会建设工作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时分别将绿牌数、黄牌数、红牌数相加,并按照得牌情况确定综合评价结果,确定考核等次。得38个以上(含38个)绿牌且没有得红牌的考核等次为“优秀”,得23个以上(含23个)绿牌以上且没有得红牌的考核等次为“合格”,得23个以下绿牌或得1个以上(含1个)红牌的考核等次为“不合格”。 四、考评结果运用 考评结果作为市委评价县(区)工作的参考,纳入县(区)书记、县(区)长责任考核评价办法中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本考评结果没有获得“优秀”等次的,县(区)书记、县(区)长责任考核评价不能获得“优秀”等次;本考评结果没有获得“合格”等次的,县(区)书记、县(区)长责任考核评价不能获得“称职”等次;本考评结果获得“不合格”等次的,县(区)书记、县(区)长责任考核评价给予

服务质量体系模型及评价指数分析

服务质量体系模型及评价指数分析

服务质量指数 摘要:当前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一般从顾客的主观感受程度,采用SEVEQUAL、顾客满意度等方法。可是,对服务质量的提供过程和提供能力涉及不够,而这些因素是决定服务质量水平的前提,经过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测评,才能准确、客观地体现服务质量的水平。本文提出建立以顾客为中心,涵盖服务质量能力、服务质量过程、服务质量绩效的服务质量体系模型,并用服务质量评价的新型工具——服务质量指数来定量化地描述服务质量水平。最后,经过实证研究论证了服务质量指数的有效性。 关键词:服务质量指数模型改进 Service Quality Index Tang Xiaofen (Shanghai Academy of Quality Management, Tel: 86-21- 62835871, E-mail:) Abstract: Nowadays the evaluation of service quality

usually adopts the methods such as SEVEQU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etc. And these methods employ the customer's impression to evaluate the service quality. But the attention paid to the process and capacity of service quality is not enough. While these two factors are prerequisites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service quality. To describe the level of service quality accurately and object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se factors synthetically.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establishes a service quality system model, which is customer-focused and covers three functional aspects of service capacity, service process and service performance. With the service quality index, the model describes quantitatively the level of service quality, which is a new point of view and method. Finally the paper introduces a real study case of an enterprise, which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service quality index. Key words: Service quality, Index, Model, Improvement 1 引言 当前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58%来自服务业,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达到25%,服务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国际有关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低年段(1~2年级) 中年段(3~4年级) 高年段(5~6年级)篇二: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 根据相似性度量理论中的χ2统计量,在专家评级的基础上,构造出定性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成分,并作因子分析,进而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得到主成分与各原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最后在一定阈值标准下,舍掉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的指标,从而达到用客观合理的方法对定性指标进行筛选的目的。该方法可被借鉴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供应商定性评估指标的筛选。 引言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决策,一个好的供应商是指供应商拥有制造高质量产品的加工技术,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及能够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同一产品在市场上的供应商数目越来越多,供应商的多样性更使得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工作变得复杂,需要一个规范的标准来操作。供应商评估首先要解决的是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问题。 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能够充分揭示企业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相互补充、能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实现的指标群体。在这个指标群体中,设置哪些指标,如何设置,既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更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影响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过程,因此,设计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供应链中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前提与基础。实际运行中的供应链系统是一种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多变量、多目标、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非线性开放系统,对这种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1)指标系统性。按系统论的观点,整个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供应商系统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整个供应链管理大系统出发,对战略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受自然规律的影响,也要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供应商企业目前的综合水平,并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的各方面指标。 (2)指标科学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要从总目标出发,抓住重点,突出基本目标,以综合性为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所设计的指标要能正确揭示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程度,各指标应规范化,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统计方法单一,统计口径一致。在指标体系形式上,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相结合,通过绝对数指标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在总量上和规模上的情况;通过相对数指标反映出速度和比率等。两类指标相辅相成,结合分析,可以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3)指标的实用性。指标的实用性也就是指标的可操作性。这主要包括评价指标的可计算性以及指标计算所需数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对指标灵活运用。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和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 (4)指标的可比性。战略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要求。动态可比上指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用于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比较,反映战略供应商选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横向可比是指各供应商之间的互相比较和排序,以便总结经验,找出差距。

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

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1978~2006) 朱庆芳*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从宏观面选择有代表性的38项重要指标,建立了一套全面反映社会和谐度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六个子系统。本文运用1978-2006中国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度,同时也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况。 关键词:社会和谐社会指标和谐度评价 中共十七大重申了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要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目前,促进社会和谐已取得全国人民的共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已深入人心,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社会形势基本稳定。 本文根据和谐社会的理念,建立一套全面概括的社会和谐度指标体系,从宏观面选择有代表性的6类38项重要指标组成,它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度,同时也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不和谐状况,现将改革开发以来的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的增长情况和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表1 历年社会和谐度各子系统递增速度的比较 单位:% 发展速度 平均每年递增 2006年为1978年的2006年为 1990年的 2006年为 2005年的 1979~2006年 1991~2006年 社会和谐度综合指数 (1-4项) 441.9 233.0 105.7 5.5 5.4 (1-6项) 332.6 187.2 105.0 4.4 4.0 1. 社会结构指数 28 2.3 162.5 10 3.9 3.8 3.1 2. 人口素质指数 582.7 285.0 106.7 6.5 6.8 3. 经济效益指数 463.0 282.9 107.6 5.6 6.7 4. 生活质量指数 447.6 218.9 10 5.3 5.5 5.0 5. 社会秩序指数 67.4 8 6.0 106.5 -1.4 -0.9 6. 社会稳定指数 88.1 74.9 100.5 -0.5 -1.8 注:上表是根据38项指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详见附表1)。2006年数据主要是根据《2007中国统计年鉴》 和各部委提供的数据加工整理。 从表1看,改革开放28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和谐度综合指数年均递增5.5%。6类指数中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为负增长外,其他四项社会经济指数都*朱庆芳,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3〕117号),及时掌握我省电子商务化发展整体情况,全面科学评价我省及各市、县(市、区)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为我省电子商务产业政策制定和行业管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特制定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一、建立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促进浙江居民消费和开拓国内外市场。 现代居民消费模式多样,产品多为高度市场竞争的日用消费品,且市场两头在外,跨区域、远距离的交易日益频繁,迫切需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因此,发布“浙江省电子商务指数评价体系”,提升浙江品牌的声誉度,对于促进消费、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培育和产品附加值,开拓国内市场,意义重大。 2、有助于提高浙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话语权。 浙江发展电子商务基础扎实、氛围浓厚,杭州被授予“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称号,拥有全球最大的B2B平台、C2C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及一大批全国领先的行业电子商务平

台,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编制“浙江省电子商务指数评价体系”,对于确立浙江省在电子商务行业的龙头地位,提高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 3、有助于提升浙江电子商务管理服务水平。 发布“浙江省电子商务指数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分析的科学化水平。建立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园区)运行监测统计信息发布制度,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电子商务统计工作”。指数作为综合概括和分析复杂经济现象的统计工具,能够高度概括经济现象的发展特点和发现短板,因此,有助于提升电子商务管理水平。 二、浙江省电子商务指数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标设置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紧紧围绕《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3〕117号)的总体目标,以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实际为基础,以未来市场发展为导向,商务活动为核心,编制和建立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