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题目: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以天津市某区为例

摘要:

城郊是城市向农村转换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和农村相互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活跃的地区,兼容了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本文以弗里德曼等人对于大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理论研究(包括核心一边缘发展理论、城市空间扩散和极化理论、城乡关系理论)为依据,对大城市郊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结合个案进行一定分析,得到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一些特点。最后结合天津市某区具体情况(自然和社会经济)对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研究的重点,它包括人口变化、经济发展、城市化、政经政策和技术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在结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某区、城郊土地变化、驱动力

The analysis on useful change of land of urban suburb For example - Xiqing district in Tianjin

Abstract: Rural outskirts is the transition zone to urban, also conversion of urban and rural function mutual infiltration ,having special and active area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combining the two aspects of the featur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From suburban respectively by urban and rural forces, 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ding city, China is carrying on the great, rapid urbaniza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motive mechanism of the vari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of the suburbs reasonable and planning reasonablely for future. Xiqing district adjacent to the center city,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between xiqing district and tianjin c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clear.it i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scientific planning, rational distribution, maximizely benefiting from the land, to accelerate modernizational construction, realize the cross-century development goals.

Firstly ,this paper trace this history of field studies,based on Friedmalm’s theoretical research about city suburb of change of land useful structure (including core marginal development theory, urban space diffusion and polarization theory, based on the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large cities) analysising the outskirts of change of land useful structure and combined with some case, get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suburb about change of land usefu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ianjin xiqing district land useful structure , analysising big cities suburbs driving forces of change factors (including both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the human factors have five aspects: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urbanize, financial and tecknological development. At last,we give some advise.

Keywords: xiqing district, change of suburban land, driving

目录

前言:国内外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现状分析 (2)

1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理论分析 (2)

1.1城市郊区的界定 (2)

1.2土地结构变化、相关机制和模型 (3)

2天津市某区土地利用分析 (5)

2.1研究区域概况:天津市某区基本概况 (5)

2.2某区土地利用的演变 (6)

3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9)

3.1自然因素分析 (9)

3.2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0)

4对策与讨论 (11)

5结论 (11)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国内外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现状分析

城郊为城市向农村转换的过渡地带,也是城市和农村功能相互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活跃的地区,兼具了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特征 [1]。郊区受制于分别来自于城市和乡村的两股作用力,目前,伴随非农人口的剧增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我国正进行着大规模快速的城市化进程。[2]

早在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就曾提出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田园城市理论”,他建议在郊区设置永久性绿地,供农业生产活动使用。然而由于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膨胀势不可挡,从而打破了这种“理想田园”,但他设想的城市和郊区的规划思想对后世却有着重大意义[3]。随着城市的发展,西方城市开始在城市外围建立“卫星城”,但这种城市扩张形式,往往只是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需要,难以与区域的发展规划相联系,无奈之下,西方国家的特大城市终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此外,在杜能环状布局的“农业区位论”指导下,各国对郊区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模式:俄罗斯莫斯科按照城市“中心同心圆理论”,将郊区划分为近、中、远三个带;韩国首尔则将城市划分为拥挤限制区、增长管理区和自然保护区[4]。当然,国内也存在此类研究,北京、天津、上海等都与之类似。

1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理论分析

1.1城市郊区的界定

近年来,随着城市郊区化、乡村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功能上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交错,两者之间的界限早已变得越来越模糊,城市与乡村间的分界线已经消失,一个新的独立的地域实体慢慢形成。据商务印书馆1998年修订版的新华字典对“郊”的解释是城外,属于城市,但又在城区的外面,其实也就是城市周边。对此,不同学派的见解略有不同。(参见表1)

表1城市郊区概念的比较

地理空间包围城市而又毗邻城

市的地带,城市市政

界限内,城区用地周

围的田园景观以及为

城区提供服务的农副

业经济区域。

地理学派

历史角度在历史上,随着城市

规模扩大、城布职能

完善和城市界限变迁

而逐步形成的区域。

历史学派

行政区划直接受城区管辖的行

政区域,通常临近城

区。

行政区划学派

城市规划的工作特点和城市研究需要城市规划区的外围城

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区

域。

规城市规划学派

市区周围地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范围之内,社会

经济各个方面既不同

于传统农村又不同于

社会经济学派

城市的过渡区。

综合因素城市行政所辖范围

内,受城区的影响,

与城区密切联系的区

域。

从表格中,可看出无论哪个学派,观点几乎大同小异。城郊是城市向农村转换的过渡区域,同时也是城市和农村功能相互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活跃的地区,兼容了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特征。郊区受制于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各种作用力,目前,伴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和城市规模扩大,我国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1.2土地结构变化、相关机制和模型

1.2.1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构成

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包括:农业用地、居民点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特殊用地、绿地以及未利用土地[5]。

(l)农业用地指的是用于农林牧业等的土地。主要包括:

1)耕地。2)园地。3)林地。4)牧草地。

(2)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指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等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

1)居住用地。2)工业用地。3)公共设施用地。4)文教科研用地。5)物流、仓储等用地。

(3)交通用地指城镇、乡村居住用地和工矿用地以外的铁路、公路、机场等的建设用地(含道路附属设施、河堤塘堤等)。主要包括:

1)铁路。2)公路。3)农村道路。4)民用机场。

(4)水域用地指郊区自然和人工水体用地以及水利设施用地等。主要包括:

1)河流。2)湖泊。3)水库。4)坑塘。5)沟渠。

(5)绿地指郊区内除农田以外用于绿化的绿色空间用地。主要包括:

1)公共绿地用地。2)风景区用地3)自然保护区用地。

(6)特殊用地指使用目的较为特殊的土地。主要包括:

1)军事用地。2)安保用地。

(7)未利用土地指目前尚未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

1)荒山荒地。2)盐碱地。3)沼泽地。4)沙地。5)裸岩石砾地。[6]

1.2.2相关理论

(l) 城市空间扩散理论

现代城市空间扩散理论的基础是由瑞典学者哈哥斯特朗奠定的。他认为,扩散是随着某一项能产生更高价值、效率和功能的创新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创新与周围地理空间之间要产生一种“位势差”, [7]为了消除这种“位势差”,一种力驱使这项创新向外扩散。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创新的源地往往成长迅速,形成一种向周围乡村地区扩散的趋势。这种“位势差”使得城市向乡村地区不断地进行着扩散,而其中影响最大是与城市紧邻的郊区地区。这种扩散使得从城市到城郊再到远郊,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空间密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就是自然扩散。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在原城市居住和工业地位的下降,以及对有限的空间的竞争的基础上,从而带来了住宅和工业等从城市内部向城乡边缘区的迁移,这种扩散方式称之为被动扩散[8]。城市的空间扩散,带给郊区发展需要的推动力。郊区正是在城市这两种扩散共同作用下,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得以加强的,进而改变了郊

区土地的利用结构,使得近郊逐步融入到城市体系当中,并向远郊进一步扩散。

(2) 城市空间极化理论

与城市空间扩散理论相对应的,另一位瑞典学者缪尔达尔提出了城市空间极化理论,他认为,城市与外围地区还存在着极化效应。一般来说,城郊地区扩散效应最为强烈(扩散大于极化),距中心更远的远郊地区因其受中心的作用明显减弱,其也就相应的产生了极化效应(极化大于扩散)。[9]

因此,不难看出城市空间扩散理论与城市空间极化理论很多时候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是共同起着作用的。

(3)城乡关系理论

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经历了一个合(早期城乡关联发展)—分(二元结构理论的提出成为城乡关系研究的转折点)—合(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关系理论研究出现了某种“回归”,而且从八十年代后其影响逐渐扩大)的过程,这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一条主线。[10]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作为工商业集中地,城市己经出现,但在乡村,手工业却始终存在。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导致了工农业的彻底分离,城乡间的分工日趋明确,城乡二元结构也就日趋严重了。由于城市化较早,发达国家城市与乡村间的矛盾已经有所缓和。然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人口等大都集中在几个甚至一、两个特大城市且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严重滞后,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城市化发展的畸形状态,如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占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 [11]

(4) 核心一边缘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规划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lm)在他的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核心一边缘发展理论,1969年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极化发展理论》中,他又进一步将“核心一边缘”这个特色十分鲜明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归纳为一种普遍适用的且可以解释城市与乡村间不均衡发展过程的理论模式。[12]他的观点是:发展是创新的一种不连续但逐步积累的过程。创新通常是自中心由上而下或由里而外向周围的区域进行扩散,这种扩散传播是有层次的,一般从高层次核心向系统内的低层次核心或同级别的并列核心进行传播,创新速度则以最高层次的核心区为最高。任何空间经济系统均可分解为核心区和外围区,创新中心被称为核心区,产生和吸收新变化;而外围区则由核心区决定其发展途径。该理论试图解释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衍变成彼此联系、但发展不平衡,又由发展极不平衡变化成相互关联且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在空间系统上,一种权威和依附关系机制存在于核心区和外围区之间:核心区通过供给、市场和行政组织支配自己的外围区。作为生产消费中心,一方面,核心区促使外围区成为它的市场和原料、半成品等的主要供给地;另一方面,核心区又对外围区行使行政权利。核心区有着一种不断增长地自我强化作用,这种自我强化作用有可能会使系统的功能失调,扩散效应则可通过减弱外围区对核心区的依附性来达到缓和冲突的目的。[13]

空间系统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可以说就是核心区与边缘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变化过程。而城市与其周围地区的关系就是一种核心与边缘的关系,城市的各种优势对其边缘区的扩散,改善并且提高了郊区的发展水平,从而不断地改变着郊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并使之也逐步演化,最终成为城市。[14]

2某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特征

2.1 研究区域概况:天津市某区基本概况

某区为天津市的新四区之一,北、东、南三面分别与本市的武清区、北辰区、红桥区、南开区、河西区、津南区、大港区和静海县接壤;西面与河北省霸州市毗邻。该区辖7镇(杨柳青、中北、辛口、张家窝、精武、王稳庄、大寺)、2街(李七庄、西营门),2009年总人口35.35 万。

2.1.1 自然条件

1)气候:某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的气候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坑塘水库、河道调蓄降水,以备干旱季节和开展水产养殖;然而降水总量的不足和年际年内的降水变率大,又易造成旱涝灾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

2)地形:某区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势低平,大致西北部较高,海拔约

5m。境内有几个碟型洼淀。

3)水文:某区河道沟渠纵横,坑塘洼淀密布。境内有一级河道3条,用水河道大多呈东西向,排水河道一般呈南北向。在本区东南部有区级中型水库1座,即鸭淀水库。

4)土壤:某区土壤均属潮土类。土壤发育的母质均为近代河流冲积物。一般来说,从西北向东南,随地形、水文等条件变化,土壤质地逐渐变粘,土壤盐化程度逐渐加重。

2.1.2社会经济条件

1)农业:经过某人民的共同努力,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与建设,某区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初见成效。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生产有一定的优势,形成了以辛口镇、张家窝镇、精武镇为主导的粮食基地;以辛口镇为主导的蔬菜基地;以精武镇、大寺镇、王稳庄镇为主导的畜牧业养殖基地;以精武镇、大寺镇、王稳庄镇为主导的水产品养殖基地;以杨柳青镇为主导的水果生产基地;以中北镇为主导的花卉养殖基地。

2)工业:某区已建立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杨柳青镇、精武镇和张家窝镇分别建成了本市的汽车、轻纺和石化工业区,位于大寺镇北部的某经济开发区形成某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全区共有重点行业8 个(电子信息、汽车、金属制品、化工、炼油、冶金、医药、橡胶制品)。

3)科教:某区科技发展迅速。地跨南开、某二区的天津市华苑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促进科技成果吸收创新和经济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区内的天津城建学院、农学院、师范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已成为天津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4)交通:某区交通发达。贯穿本区的京福、津静、津淄、津涞、津同和津港等公路,以及津沪铁路和李港、周芦、陈塘、南曹、津霸等地方铁路及铁路支线,为本区提供了便利的内外交通。还有几十条运营的公交线路,不久的将来地铁3、5、7号线等也将从本区穿过,使本区内外交通形成完整网络。

5)旅游:某区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杨柳青森林公园、子牙河心柳叶岛是居民度假的好去处;号称华北第一宅的杨柳青石家大院和武术家霍元甲的小南河故居具有独特的观赏意义。[15]

2.2某区土地利用的演变

2.2.1某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构成

某区土地总面积为56360.87公顷,共分为七个一级地类[15],构成如下:

1)耕地:其分布相对集中于西部、中部和东南部宜农地区。其中水、旱田比例约为1:4,而旱田的绝大部分为水浇地,其中菜地达30%。

2)园地:相对集中分布于杨柳青镇、辛口镇和张家窝镇。

3)林地:相对集中分布在杨柳青镇西北部及外环线的天津城市防护林带。

4)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相对集中于毗邻中心市区地区,中心城镇杨柳青及某开发区。

5)交通用地:

6)水域:成片水域较集中地分布于本区东南部的王稳庄镇、大寺镇和南河镇。

7)未利用土地:

2.2.2某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

据某区各乡镇区位、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以土地适宜性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在保持行政界线完整的基础上,将全区划分为三个土地利用区域[15],分述如下:

1.中心城区边缘城乡用地交错区,本区包括西营门街、李七庄街、杨柳青农场、农科四所,总面积为5522.21公顷。本区地处市区边缘,与中心市区联系便利,受城市影响大,城市化水平高,邻近众多高校、科研单位,有雄厚的经济、文教、科研力量为依托。但本区城乡用地交错,建设用地发展快,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给近郊菜田保护造成困难。

2.西北部粮、菜、果综合经营高效农业区,本区主要包括中北镇、杨柳青镇、辛口镇、张家窝镇、工农联盟农场、杨柳青农场,总面积22964.43公顷。本分区为某区中心杨柳青镇所在地,是天津市重要的汽车、石化、染化、工业基地,城镇和工业发展快;耕地、园地、林地面积大,耕地优良,是某区重要的粮、菜、果生产区,也是天津市区生态屏障的重要部分。但农业和非农业建设在用地上矛盾突出。

3.东南部农、渔综合经营农业区,本区包括大寺镇、精武镇、王稳庄镇,青泊洼农场、卫南洼农场,总面积2787

4.21公顷。本区为某开发区所在地,电子、轻纺等工业发达;地势低洼,洼淀坑塘水面较广,水田多,但耕地利用率较低。

2.2.3某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图1 1995—2009年某区耕地变化图

图2 1995—2009年某区人口变化图

(1) 耕地呈递减趋势,与人口增长成反比。在牢固树立保护耕地、控制人口观

念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农业与北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满足各项事业及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到2009年,耕地总量已由1995年的

1.63万公顷下降到1.45万公顷。同时,人口则由1995年的30.23万增长到了2009年的35.35万人,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着耕地的递减。(参见图1、图2)

表 2 某区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表 单位:公顷

(2)根据2006年数据显示,林地和园地面积分别为704.6公顷和1455.1公顷(参见表2),虽所占比例不大,但对于环境的改善和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适当扩大林地和园地面积。据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本区大部分乡镇的园地和林地可实施迁村并点后腾出的原村镇用地,优先考虑用于园地和林地的利用。

地类

农用地合计 33148.5

耕地 15649.1

园地 1455.1

林地 704.6

牧草地 0

其他农用地 15339.8

建设用地合计 18878.9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16180.1

交通用地 957.2

水利用地 1741.7

未利用地 4333.4

总计 65000.2

1996—2006年某区建设用地变化图 1996-2006年西青区建设用地变化图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1994199619982000

2002200420062008

年份建设用地面积(公顷)系列1

图3 1996—2006年某区建设用地变化图

(3)随着天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本区的建设用地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并呈现出日益增大的趋势。近十几年来,自1996年的12208.40公顷骤增到了2006年的18878.95公顷(参见图3),其中尤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长最为迅速,待开发地区日益减少及国家市级重点工程(参见表3)对于农业用地的挤压逐渐成为了其发展的瓶颈,积极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并且协调发展交通用地,从而合理调整城镇建设用地变得越来越重要。

(4)对于未利用土地,我们必须合理规划,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挖掘土地利用的更大潜力,以缓解土地紧缺的矛盾,到2006年,全区未利用土地共有4333.4公顷(参见表2),它们将为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必要的建设用地提供必要的保证。

表3 “十一五”国家和天津市重点工程占用某区土地一览表 单位:公顷 街镇名称

合计 京沪高速公路 周芦铁路 津港公路 杨柳青电厂二期 梅江住宅小区 天津高新技术园区 西营门街

107.18 24.28 82.90 李七庄街

144.33 144.33 杨柳青镇

9.68 9.68 上辛口镇

1.23 1.23 张家窝镇

60.31 37.42 22.89 南河镇

38.86 18.78 20.08 大寺镇

170.86 9.29 29.73 131.84 王稳庄镇

3.19 3.19 工农联盟农场 500.00

500.00 青泊洼农场

5.73 5.73 总计 1041.3

7 80.48 62.41 29.73 9.68 276.17 582.90 3 天津市某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3.1自然因素分析

3.1.1气候:

1)某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水热同季,热(太阳辐射、气温)是土地生产潜力的最基本因素。水(降水)是土地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

2)某区旱涝灾害频发,而自然灾害(干旱,霜冻、雨涝、冰雹、大风等)是土地开发的重要限制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规定着土地利用基本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区的农业生产。

3.1.2水文:水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既是资源又是基本用地类型。水是一个动态的因子,某区河道沟渠纵横,坑塘洼淀密布,其动态性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3.1.3土壤: 某区的土壤均属潮土类,但从西北向东南,质地逐渐变粘,盐度逐渐加重。因此,土地利用形式、可耕性、耕作方式、轮作制度等亦自西北向东南呈现着一定的差别。

然而,自然因素算不上是城郊土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这里将主要分析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3.2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开发利用活动的载体,同时土地利用变化也受着来自人类活动(经济、技术、社会及政治)的影响。近几十年来,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四大要素在我国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篇论文将从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全面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人口变化、经济发展、城市化、政策和技术发展[16]。

3.2.1人口变化因素

人口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至2009 年,某区辖李七庄、西营门2个街道,杨柳青、张家窝、精武、大寺、中北、辛口、王稳庄七个镇,包括149 个村及48 个居民委员会。全区常住人口54.72 万人,户籍总人口35.3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7万人,非农业人口11.68万人。(参见表4)[17]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生存必须使用一定土地作为居住用地,而且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也调节着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另一方面人口还需要消耗土地所带来的产品,增加了对土地的压力。因此,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居住用地扩大和对产品需求的增加。扩大居住用地必然导致其对农业用地的压力,输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一需要扩大土地利用面积,开发未利用的土地资源,这种需要以牺牲未利用土地为代价;二是调整、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生产的能力,而这两条途径都会导致土地利用出现一定的变化,后者相对更为合理。

表4 1995—2009年某区人口统计表

总人口(万人)

年份

合计农业非农业

1995 83137 22.89 7.34

20014212622.867.75

20061791223.319.93

20093065423.6711.68

3.2.2经济发展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是土地利用的背景环境之一,深刻地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它与土地利用相互作用和制约,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某区目前已成为全国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根据某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9年数据,2009年某区实现GDP(地区生产总值)455.91 亿元,同比增长2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86 元(参见表5),近十几年来,增长异常迅速。经济结构三次产业比为3.7∶68.3∶28.0,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达到65%。因此,某区社会经济环境要求尽量充分地利用现有社会经济优势对土地进行开发,从而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更好地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另外,可行性和较好的投入产出比也是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17]。

表5 1995—2009年某区GDP增长变化

年份GDP(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995 29.903018

2001 82.836010

2006 269.779696

2008 374.98 11746

2009 455.91 12986

3.2.3城市化因素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它和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城市化通过城市的扩散占用土地,使农业土地非农化,进一步改变原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城市化。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耕地转变为非农用地。如韩国、日本在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分别减少了42%和52%,美国50-60年代耕地减少的速度为50—100万公顷/每年,而我国近年来由于城市规模急剧扩张与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也使得耕地的急剧减少[8]。而某区作为城市化进程的排头兵,截止2009年全区常住人口54.72万人,户籍总人口35.35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8 万人,约占33.3%,(参见表4)[17]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率达到58%。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区累计引进外资44 亿美元,吸引落户跨国公司50 家,世界500 强企业14 家。

3.2.4政经政策因素

政治经济政策是土地利用的直接决策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及其结构的形式,也指引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经过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政治和经济政策下,土地利用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80年代初出台的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已经说明了一切。某区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变化显著也与国家和地方开放的财政政策联系密切。

3.2.5技术发展因素

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位于某区范围内的大学城是天津市高教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为南北二部分,其中北侧是天津市城建学院、天津农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用地,南侧为天津师范大学、天

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新校区用地,现有在校生人数7万人左右。华苑产业园区拥有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 家,承担天津市重大产业项目28 家,占全市29.2%,成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聚集了大批的人才,共有从业人员7.66 万人,其中大中专学历以上的3.98 万人(占从业人员的52%)[17],大批的人才资源为某区发展保驾护航。

4对策和建议

1.增强全民的土地保护意识。

1)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与土地规划有关法律、政策、方针,加强土地管理的立法,建立和完善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配套法律和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村镇建设内部挖潜,鼓励迁村并点,居住地向中心村或中心集镇集中。

2.保持耕地减少趋势逐渐放缓。正确处理农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满足各项事业对土地的需求。

1)应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复种指数,保证农业持续发展。

2)为满足同期建设用地增加的需要,提高耕地利用率,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郊农业持续发展。

3)开发各镇的未利用地,复垦宅基地、劣果园,用于作物林果种植,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以弥补居民点、工矿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挤占的农用地。

3.保证经济建设发展对用地的需求。某区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量甚大,应采取"开源"与"节流"并举方针。

1)通过开发未利用地,调整农田、水域为建设用地,扩大建设用地范围;

2)要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系数,弥补所占耕地,并尽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尽可能节约建设用地。

4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1)整治土壤。防治土壤盐碱化、沙化、沼泽化,提高土地质量。

2)开展植树造林。某区位于市区上风向,对保护城市环境至关重要,应利用地边、路边、村边、河边栽果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弗里德曼等人关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包括城市空间扩散和极化理论、城乡关系理论、核心一边缘发展理论),并结合天津市某区具体案例对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以社会经济因素为主导,分为人口变化、经济发展、城市化、政经政策和技术发展等五个部分,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城市郊区作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一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特殊的新型地域综合体,土地利用问题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如此迅猛的今天,城市的发展虽然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同时也导致了耕地面积减少、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应力争实现城市郊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的过度蔓延,实现城市用地有序扩张,切实保护郊区农地,通过对于土地变化理论的研究以及驱动因素的分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期待在未来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发挥的新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跃,陈亚莉: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J ],地理学报,2005 ,60 (2)

[2]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 . 金经元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刘卫东:《城市化地区土地非农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王国强等: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

[6]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 ], 自然资源学

报,1997 ,12(2)

[7] 胡华颖:城市、空间、发展—广州城市内部空间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8] 苑韶锋等: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

学学报,2000(10)

[9] 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0] 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2006 ,26 (3)

[11] 克鲁格曼(Krugman P.):新经济地理学在哪里[A]选自克拉克等编,刘卫东

等译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 韦素琼: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探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0 (4)

[13] 郑辛酉,贾铁飞,倪少春: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城市化生态效应分析—

——以上海城市边缘区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J ]. 资源科学,2006 ,28(6)

[14] 王兰霞:基于TM 遥感影像的哈尔滨市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哈尔滨:黑

龙江科技学院

[15] 天津市某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天津市国土房管局某国土资源分局,2008

[16] 顾朝林: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

[17] 天津市某区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0701 学生杨慧荣 学号0710010111 指导教师竞霞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 摘要:文章概要介绍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的核心计划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科学计划。阐述了该计划的形成历史、科学目标以及主要研究内容。指出LUCC研究目的是改善对全球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过程(或动力学)的认识,以着重提高规划土地覆盖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计划全球变化 1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形成历史 全球环境变化组织逐渐认识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这一课题跨学科研究的迫切性。全球环境变化组织对这一课题的重视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对这种变化的模拟和研究的能力,这也吸引了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探索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合作的可能性,他们目的在于改变人们对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原始理解。这两大国际组织委托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RPPC LUCC)拟定一个关于共同发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核心项目的科学计划。这项计划由“核心项目计划委员会”和“研究项目计划委员会”(CPPC/RPPC LUCC)联合一个大的研究组织通过多次的研习会和探讨会拟定并最终于1996年4月29-31在美国阿姆斯特丹展开讨论。 2就全球环境变化下的土地利用/覆被的目标 LUCC研究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人们对LUCC动态变化的理解,提高人们对LUCC动态变化的研究能力。由于人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引的变化起了全球行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所以LUCC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变化导致了地圈和生物圈之间的交互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遗失,而且也是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对这种全球变化做出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洞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机制对模拟和评估环境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一个明确理解对于理解全球环境改变是不可或缺的。进一步说,洞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机制需要选择人类能够进行干预的可行路线,通过改变需要和数量来改变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转变。LUCC的研究能够提供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环境政策与规划相关的资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2007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十一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土资源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对土地实行跟踪监督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我局多年来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收到省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迅速将部和省厅的精神传达下去,及时明确此次调查工作重点、总体要求和差不多程序及方法。并在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和全面领会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盐都市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对我市变更调查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必须做到“月清季累”,年末及时变更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做到数据、图形、实地“三一致”,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方法,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实际耕地变化情况。同时,加大了质量检查力度,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 并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地籍科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对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预备、外业调查、内业

处理、统计汇总、县乡自查、市局检查和成果上报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通过认真实施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如期保质地完成了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其成果差不多反映了2007年度土地变化情况。现将我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内变化情况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6737972.2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455080.2亩,未利用地面积为5265579.6亩,合计总面积为25458632.0亩,折16972.42 KM2。土地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 单位:亩

2019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推荐word版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201X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 ?第二篇:第三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a4 ?第三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填表要求 ?第四篇:土地利用调查报告 ?第五篇: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201X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 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 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 “十五”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 最近,国土资源部完成了全国2005年度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逐级汇总(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 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208.1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 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7.4万亩比上年增加6%。2005年,东、中、西部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242.4万亩、57.2万亩、127.8万亩,各占当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的57%、13%和30%。“十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保密协议(免费)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 保密协议 为加强202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中涉密资料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防止发生丢失泄密事件,防范非法使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协议书,成果内容为《2020年度耕地质量更新监测评价项目》使用。 一、本协议书所述“使用方”为使用202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的单位。 二、本协议所述“保密资料”包括202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包括增量包(UPD格式),GLSJK.hdf、各种汇总表格等。 三、使用方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文件的要求,对保密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四、使用方为保密资料的安全管理者。使用方不得将保密资料用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以外的工作;不得以商业目的

使用该数据或者开发和生产其他产品;使用方可根据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对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但未经许可,不得将修改、转换后的数据对外发布和提供;使用方不得将监测成果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传输、登载。 五、保密资料在使用方存放设施与条件应符合国家保密、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料保密内部管理制度;经批准复制的载体要进行编号与登记,按同等密级进行管理;涉密计算机系统应按相关规定办理批准使用手续,严防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六、使用方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落实各项保密措施,使所属人员知悉与其工作有关的保密范围和各项保密制度。一旦发生泄密涉密事件,使用方负全部责任,视情节报请上级有关机关批示处理。 七、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八、本责任书一式贰份,分别由河北市国土资源局香河分局、使用方存档备查。 年月日使用方单位(签章): 负责人(签字):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_史培军

收稿日期:1999-05-20;修订日期:1999-1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899374);教育部跨世纪青年培养基金(1998);日本全球环境战略所 (IGES )项目[Foundation I tem :National Natur 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 ina,No.39899374;Trans -cen tu ry Foundation for Youth Development,M inistry of State Education of China (1998);Project of In 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 trategy,UE ,J apan.] 作者简介:史培军(1959-),男,陕西靖边人,教授,理学博士。E-mail:spj@https://www.doczj.com/doc/418704253.html, 文章编号:0375-5444(2000)02-0151-10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史培军1 ,陈晋2 ,潘耀忠 1 (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教育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 100875; 2.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环境系统研究所,九州,日本) 摘要:利用1980、1988、1994年的遥感影像,通过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弛法对深圳市土地利用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分类结果比较法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了深圳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农田、果园用地显著减少,城镇用地沿海岸和主要公路干线迅速增加。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外资大量涌入和以房地产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变化测量;驱动力;中国深圳中图分类号:F 301.24 文献标识码:A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 CC)作为IHDP 的核心科学计划经过90年代以来的努力,目前已见到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2] 。其中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测量一直作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重要基础,受到IHDP 组织者的高度重视[3]。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取决于经济、技术、社会以及政治的变化[2],因而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1]。区域土地利用积累性的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极为深刻,即通过影响地表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并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影响大气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进而导致全球或区域性的气候变化[4]。因此,通过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驱动力,建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的最新动向[5]。 随着我国沿海开放战略的逐步深入[6] ,沿海开放城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其中深圳市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引起了快速的土地利用变化[7,8] 。 深圳市总面积2020.5km 2 。自1980年成为特区以来,15年间由一个人口33万、国内生产总值1.5亿元的沿海渔村小镇发展成为1994年拥有336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6.5亿元的大城市,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1980年增加10.18倍和297.67倍,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0%达到1994年的74%,增加7.4倍[7] 。深圳市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为 第55卷第2期2000年3月 地 理 学 报 ACT A G EOG RAPHICA SINICA V o l.55,N o.2M ar.,2000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侯鹏程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 摘要:土地利用是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可以引起许多自然和生态过程的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进展 一、土地利用变化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与地球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互作用的重要表现。发生于任何时空尺度,它不仅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生产力。客观反映人类改变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再现了陆地表面的时空变化过程[1]。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一切活动,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等都是土地利用的概念;而土地覆盖则是指地表自然形成的或者人为引起的覆盖状况,例如:与前面所述各种用地相关的物质现状包括各类作物、森林、草地、房屋、水泥及沥青路面等则为土地覆盖的概念。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过程,另一个则是各种地表过程(包括土地利用)的产物[2]。无论是在全球的尺度还是国家或者区域的尺度上,土地利用的变化在不断地导致土地覆盖的加速变化。 总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重要概念。土地利用一般是指人类为获取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活动,是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状况,包含着人类利用土地的目的和意图。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定义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简称为: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核心研究计划之一,是全球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3]。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响应之一。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由于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如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到地球生物化学圈层的结构、功能以及地球系统能量与物质循环等方面,与全球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环境演变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可持续性等密切相关[4]。而且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人类对全球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的一种方式。总而言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是所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核心,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开拓计划,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作用是全球变化的关键,是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的“桥梁工程”。 [收稿日期]2007-08-21

怎样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湖北省国土资源公报 1 / 33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二〇〇九年十月 概述 2008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履行“爱护资源、保障进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增强保障和促进科学进展的能力,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平衡较快进展提供资源保障。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提高国土资源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创新国土资源治理制度,积极服务“一带两圈”建设。 ◆简化内部审批程序,积极改进服务方式。 ◆优化规划打算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建设用地需求。 ◆扎实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第二次土地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调查、矿业权核查等项工作,夯实国土资源治理基础。 ◆接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推进矿产资源

整合。 ◆切实加强地质灾难防治,最大限度减少因灾损失。 ◆建立完善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维护资源权益。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 3 / 33

1、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现状 依照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2008年全省要紧地类面积为: 与2007年相比,耕地净增加1.15万亩;园地净减少2.61万亩;其他农用地净减少 1.40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净增加12.34万亩;交通用地净增加2.6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净增加0.36万亩;未利用土地净减少7.23万亩;其他土地净减少1.62

万亩。 2008年全省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爱护 2008年全省耕地总量6996.18万亩,与2007年相比呈增长态势。 2001年-2008年全省耕地保有量变化(单位:万亩) 5 / 33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1 前言 经过一学期对《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巩固所学内容,灵活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次研究特选取西安市临潼区2000、2009年的tm影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软件操作,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动态度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和马尔科夫预测等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次研究旨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本流程,从而加深对遥感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过程 2.1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分类提供土地覆盖以及土地利用中涉及的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临潼区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2.1.1 影像分析及样本选取 根据已有的影像资料分析判别,可将研究区地物类别划分为四类:建设用地、耕地、水体和林地。在ENVI中利用ROI Tool来定义训练样本,也就是将感兴趣区当做训练样本。根据人工经验知识和影像波段组合,可确定影像中白色有尖锐颗粒的呈片状分布地区为建设用地,影响颜色呈浅绿、深绿,并且纹理清晰,分布在城市着农村周围的平缓区域的为耕地,水体的分布呈现出带状或颜色均一的片状,

一般为蓝色或浅蓝色,而在影像东南地区的山上则分布着大量的林地,颜色为墨绿,色泽均一或有浅绿色颗粒。根据上述的解译特征,在ENVI软件中的Region of Interest中选择土地类别的样本,并按照3、7的规则分为验证样本和训练样本。如图所示: 图1. 样本选取过程 对于选好的训练样本在Options下的Compute ROI Separability 中计算可分离度,一般可分离度大于1.8,则表示训练样本的可分离性较好。本研究所选的分类样本分离度均大于1.6,表明可分离性较好。 2.1.2 监督分类 根据分类的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本次研究选择最大似然法分类器。最大似然法分类器假设每一个波段的每一类统计都呈正态分布,计算给定像元属于某一训练样本的似然度,像元最终被归并到似然度最大的一类当中。 在ENVI软件菜单中选择Classification——Supervised——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功能,对2000年和2009年的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制作成专题地图如下:

省2017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预算绩效评

江西省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报告 从2010 年度开始,为了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在全国范围内采用新机制、新方法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对自然年度内的全省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以及各类用地管理信息,进行调查、监测、核查、汇总、统计和分析等。开展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省级核查任务工作是为了保障全省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有序开展,保证全省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及时更新省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汇总分析全省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日常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申报了2017 年省财政厅拨款的江西省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投资金额258 万元。为科学、客观、全面、规范地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为相关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了项目绩效评价。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依据“绩效导向,突出结果”的评价思路,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绩效评价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绩效评价小组,经过查阅资料、不断研究完善等过程,制定了涵盖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预算资金执行率共4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及25项三级指标。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综合本项目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2017 年度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组织管理及项目效益实现情况,本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98 分,评分等级优秀。总体上达到了专项资金预设的绩效目标,政策实施效果良好,群众满意度较高。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为准确掌握2017 年度江西省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持续更新全省土地调查数据,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和《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全省开展了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省级国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全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负责全省工作进度、成果质量检查。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江西省2017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项目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实施,承担单位为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是省厅内设职能处室,主要职责是拟订地籍管理、土地确权、登记、争议调处办法,调处重大土地权属争议;承担各类土地登记资料的整理、共享和汇交管理工作;拟订土地调查、监测、统计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土地调查、监测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市、县(区)地籍工作。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专题研究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专题研究 黄陵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专题研究 黄陵县国土资源局 2008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3) 1.1研究对象 (3) 1.2研究方法 (3) 1.3研究内容 (4) 1.4研究意义 (4)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 2.1黄陵县基本情况概述 (5) 2.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11) 2.3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7) 2.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32) 2.5土地利用特点 (33) 第三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5) 3.1农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36) 3.2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41) 3.3未利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45) 第四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预测 (47) 4.1农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47) 4.2建设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49) 4.3未利用地变化趋势预测 (63) 第五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64) 5.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4) 5.2合理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途径及建议 (66)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对象 本专题的研究对象是自1996年至2005年黄陵县辖区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状况,尤其是要重点研究2005年黄陵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利用情况,将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作为本专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1.2研究方法 通常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有静态分析法、动态变化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图上分析法等。 1.静态分析法:是分析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时刻的状况与特点。 主要用于对基期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 2.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地类的面积、构成与同类型地区或与有 关更大一级区域平均值进行比较。 3.动态分析法:(目前比较强调的部分)运用多年土地统计资 料,分析土地类型变化情况、特点规律和成因。 4.指标分析:即是用特定的指标,反映土类利用的特点和状况, 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程度、效益的分析。 5.图上分析法:既是用图表的形式直观的反映出土地利用的特 点及变化规律。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南面临太平洋,上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全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区差异很大;人口众多, 经济基础差,科学技术落后,这些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地貌类型复杂.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多种类型,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3%,高原占26%,丘陵占10%, 盆地占19%,平原占12%.山地多,平地少,这对发展林业, 牧业和开展多种经营有利,而对发展农业(耕作业)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气候类型多样.由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大热量带.由于热量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北方以旱地农业,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为主;南方以水田农业,一年二熟和三熟为主;由东向西横跨湿润,半湿润, 半干旱,干旱四个气候区.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东部以农业, 林业为主和西部以牧业及绿洲农业为主的两大区域. 第三,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南方土壤以红壤, 黄壤和水稻土为主,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雨林;北方土壤以绵土, 潮土,褐土,棕壤,黑土为主,天然植被为温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西北土壤以栗钙土,棕钙土,漠土为主,天然植被为草原,草甸,荒漠. 青藏高原土壤以高山草甸土,草原土和漠土为主,天然植被为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土壤和植被的差异,影响着土地的性质, 肥力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第四,我国人口多,密度大,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南沿海及四川盆地人口稠密,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交通,文化,经济比较发达,水力, 机械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率较高.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人口稀少, 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交通,文化,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土地利用水平较低, 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土地利用具有以下特点: ①土地开发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而利用程度低,发展潜力大. 找国土地开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已开发利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3.95%,剩余未开发利用部分多属难利用土地.已开发土地中,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林地森林覆盖率低,草地产草量少. 可见,我国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③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我国土地资源面积大,种类多,为多种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主要用地类型有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其中耕地按水利灌溉条件,又分为水田和旱地. ③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大.耕地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4.2%,人均耕地 1.6亩;有林地约占16.8%,人均林地仅1.89亩;草地面积约占28%,人均草地3.1亩. ④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从结构上看:东,南部以耕地,林地, 水域,非农建设用地为主;中部农牧交错地带以耕地,草地为主; 西北部以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为主;从利用程度上看:东,南部农业历史悠久, 土地利用率较高,中部土地利用率较低,西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率低; 从地形分布上看:平原及盆地以耕地,水域,非农建设用地为主,丘陵, 岗地区以耕地,林地为主,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蒙新高原, 青藏高原以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为主. 现将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分述如下: 1.水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4,其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南自海南岛,北至黑

最新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2020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第二篇:第三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a4第三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填表要求第四篇:土地利用调查报告第五篇: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2020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 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 “十五”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 最近,国土资源部完成了全国2005年度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逐级汇总(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

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208.1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 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7.4万亩比上年增加6%。2005年,东、中、西部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242.4万亩、57.2万亩、127.8万亩,各占当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的57%、13%和30%。“十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加之农业结构调整频繁,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由2000年10月底的19.24亿亩减至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亩,年均净减少耕地1848万亩。这是国土资源部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公布的最新数据。 该报告显示,这5年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1641万亩,灾毁耕地381万亩,生态退耕806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93万亩,共计减 少耕地1138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全国耕地面积年均净减少1848万亩。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报告

1 前言 经过一学期对《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变化研究》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巩固所学内容,灵活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次研究特选取西安市临潼区2000、2009年的tm影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软件操作,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动态度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和马尔科夫预测等工作,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次研究旨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本流程,从而加深对遥感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研究过程 2.1 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分类提供土地覆盖以及土地利用中涉及的人类活动类型等信息。它也可能有助于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本研究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临潼区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类,以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2.1.1 影像分析及样本选取 根据已有的影像资料分析判别,可将研究区地物类别划分为四类:建设用地、耕地、水体和林地。在ENVI中利用ROI Tool来定义训练样本,也就是将感兴趣区当做训练样本。根据人工经验知识和影像波段组合,可确定影像中白色有尖锐颗粒的呈片状分布地区为建设用地,影响颜色呈浅绿、深绿,并且纹理清晰,分布在城市着农村周围的平缓区域的为耕地,水体的分布呈现出带状或颜色均一的片状,

一般为蓝色或浅蓝色,而在影像东南地区的山上则分布着大量的林地,颜色为墨绿,色泽均一或有浅绿色颗粒。根据上述的解译特征,在ENVI软件中的Region of Interest中选择土地类别的样本,并按照3、7的规则分为验证样本和训练样本。如图所示: 图1. 样本选取过程 对于选好的训练样本在Options下的Compute ROI Separability 中计算可分离度,一般可分离度大于1.8,则表示训练样本的可分离性较好。本研究所选的分类样本分离度均大于1.6,表明可分离性较好。 2.1.2 监督分类

以土地利用_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1-10;修订日期:2001-1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 ZCX 2-310-01,CX IO G-A00-03-02) 作者简介:张明(1970-),男,河南安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E-mail :zha ng m @ig https://www.doczj.com/doc/418704253.html, 文章编号:1007-6301(2001)04-0297-08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 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 张 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土地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 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这 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立足点,也是经济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 前提。针对国际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几个前沿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 地资源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及持续土地利用,结合近年来 国内外有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和项目,本文对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 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 键 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持续土地利 用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日益活跃。首先是二战以后,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对土地资源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调查,推动了有关土地生产潜力、土地资源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使这些领域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过去服务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土地科学研究的主题逐渐趋向于更加实用的方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随着人们对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问题的日益瞩目,国际土地科学研究对土地系统本身的演变、土地利用活动造成的资源环境影响以及区域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1,2]。新世纪伊始,土地科学呈现出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为中心,结合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土地资源系统评价以及持续土地利用研究的系统和综合发展趋势,这些方向也都因此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非常丰富的创新生命点的前沿研究领域。本文以上述几个方面为中心,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围绕这些中心所开展的主要研究计划与项目,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在具有全球影响的两大组织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第20卷第4期 2001年12月 地 理 科 学 进 展PRO GRESS IN G EO GR APHY V ol.20,N o.4Dec.,2001

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方案(现状)

漳平市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方案(现状) 编制单位:集恩图造信息工程 编写者:王巧晖 时间:2013.12.12

一.项目概况 (3) 二.准备工作 (3) (一)总体控制 (3) (二)资料及设备准备 (4) (三)制作漳平市土地变更调查外业底图 (4) 三. 调查容与方法 (4) (一)开展遥感监测图斑核实及建设用地变更调查。 (5) (二)开展耕地现状变化调查。 (7) (三)开展其他现状变化调查。 (8) (四)开展地类信息专项调查标注。 (9) 四.有关问题说明 (9) (一)建设用地变更原则 (10) (二)建设用地认定原则 (10) (三)2012年度卫片执法变更原则 (10) (四)灾毁及荒废耕地变更原则 (10) 五.基本农田情况调查 (10) 六.更新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 (10) (一)数据库质量检查及更新方法。 (11)

(二)数据库质量检查及更新要求。 (11) (三)2013年度数据库变更有关问题说明。 (11) 一.项目概况 为准确掌握2013年度漳平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现势性,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及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国土部下发的卫星遥感影像,利用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在漳平市开展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工作,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为保证本项工作顺利开展,特编写本技术方案。 二.准备工作 (一)总体控制 漳平市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以经国家确认的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及2013年度界线调整形成的各级控制界线、控制面积和各地类面积,作为2013年度变更调查的基础及2013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单元,不得随意更改。2013年度漳平市行政区域界线发生调整的,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将调整后的控制界线、控制面积、涉及界线调整的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相关说明材料上报国土部进行备案。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信息提取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利用TM/ETM3个时相卫星数据,应用ENVI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 2. 实验内容 金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的提取。采用决策树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它通过分析地物光谱特征和其他图像特征,充分利用高程、坡度等地理辅助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比较适合于江南丘陵地形破碎、地物分布复杂的地区。和传统的监督分类法相比,它可以消除园地和林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光谱相似所带来的影响。 (1)TM影像数据的预处理。本文的遥感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并利用行政边界矢量图对影像进行裁剪。 (2)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首先对其中的一期影像(2003年)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决策分类树法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并对二者的提取精度进行比较,选择精度最高者作为最终的提取方法,进而提取1988~2003年金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 (3)利用空间叠加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面积转移矩阵,进而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空间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 3. 实验方案 4. 数据预处理 4.1 数据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包括:两景金华市的Landsat TM和一景Landsat ETM陆地卫星影像,一景半SPOT 全色影像;该地区1:50 000地形图;该地区81m*81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1:100万中国行政边界矢量图等。具体的见表4-1和4-2所示。 表4-1 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 获取时间传感器类型数量(景)空间分辨率(m) 2003年3月9日SPOT-5全色 15 1/25 2003年3月26日LandsatETM+ 1-8波段 1 15m(全色) 30m(多光谱) 1996年9月6日LandsatTM1-7波段130 1988年12月5日LandsatTM1-7波段130 表4-2 研究区其他资料及应用说明 数据类型应用说明 大比例尺地形图最新时相的1:50000地形图,用于进行卫星遥感资料的几何校正 野外调查资料野外控制点的测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训练样本区的调查,建立判读标志,进行分类及信息提取精度检验等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图对比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及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参考 4.2 图像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纠正、以及对研究区进行边界裁剪和图像增强。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4-2):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编写说明

附件3: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编写说明 一、报告题目 《×省(区、市)2005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二、主要内容 (一)年末各地类规模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 (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1、耕地减少去向分析 (1)建设占用耕地状况。对当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类型和数量,分以前批准、当年批准、未批先建三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2)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状况。对当年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类型和面积进行具体分析。 (3)生态退耕状况。主要说明当年生态退耕的数量;当年“退耕还林工程”面积的计划数、完成数、验收数;退耕还林、还园、还草、还湖数量;当土地变更调查生态退耕面积数据与林业管理部门的“退耕还林工程”面积数据差异较大时,分析差异原因。 (4)灾毁耕地状况。主要说明灾毁耕地的原因、灾毁程度(可复垦和难以复垦)及分布区域。 (5)其他原因造成耕地减少情况。 2、耕地增加来源分析 (1)分别说明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等增加耕地状况。

(2)说明农业结构调整变为耕地状况。 (3)其他增加耕地原因。 (4)可视为补充耕地的新增园地情况。 (三)建设用地增减变化情况分析 1、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对于建设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规模和构成(类型),分以前批准、当年批准、未批先建三种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建设占地规模要同历年数据进行对比。 2、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类型、数量及分析。 3、新增建设用地按《土地分类(试行)》细化调查的二、三级地类分析。对于新增建设用地中更新调查部分的数量及所占比重,要详细说明。 (四)耕地总量平衡、占补平衡及年度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1、耕地总量平衡状况。省级及县级现有耕地数量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的耕地保有量进行对比分析。 2、占补平衡状况。主要说明全省(区、市)耕地占补平衡,以及按建设项目占补平衡的状况、主要做法和经验。 3、存在的问题 (五)未利用地改变为耕地、牧草地情况分析。同当年林业部门“荒山荒地造林计划”指标进行比较,说明差异和原因。 (六)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情况分析 包括:开展更新调查的县、市名称、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与变更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说明等。 (七)检查抽查情况 对本辖区内不少于四分之一县级单位的检查、抽查情况,特别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全球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问题一向都是研究的重点。结合近几年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在环境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总述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读全球气候,大气质量,以及土壤和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关键字: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变化;全球变化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核心研究计划之一,是全球环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近年来,国际上许多有影响的机构和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如IGBP ,IHDP, WCRP等,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发起(LUCC)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研究[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响应之一。IGBPII的土地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土壤侵蚀和堆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作物生产等陆地主要生态过程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土地利用对土地覆被格局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土地格局的改变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初级生产力等,影响了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改变了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过程,对局地、区域及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成为了(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全球环境变化 全球环境变化又叫全球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全球气候变化( 包括 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频发) ;

(完整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7.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 ㈠对区域气候及大气质量的影响 1.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土地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时引起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改变了地表反射率,从而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增加反射率,使更多的能量返回到大气中,使对流层温度增加,大气的稳定性增强并减少对流雨。如西非的沙化。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还在于土地表面是温室气体和痕量气体的重要来源。 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植被,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即它有可能破坏全球大气中的氧循环。人们知道,在距今20亿年以前的原始大气中是缺乏游离氧的,只是在绿色植物出现后才产生了游离氧。而绿色植物愈发展,则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游离氧也愈益增多,并逐步达到占大气圈总容积的21%。由于绿色植物特别是森林在氧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果没有森林大量造氧,则大气中氧的循环就可能遭到破坏。 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可以改变大气中气体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影响大气质量。 人类活动对化学元素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大加速了地表化学元素迁移规模。人类从地壳开采出许多矿物元素(最多的是碳,其次是钙、铁、铝、氯、硫、氮、磷等),制造许多新的物质(化肥、农药以及“三废”等),并把它们散布到地球表面,又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济果木等从土壤中直接取走各种元素(碳、氮、钾、钙等等)。每年随生物物质一道从土壤取走的各种矿物质有几千万吨。每公顷收获物一年从土壤中取走的基本物质约为300一700kg,其中每公顷小麦平均从土壤中取走的氮为70kg;磷为30kg;钾为50kg;钙为30kg;每公顷玉米从土壤中取走氮为90kg;磷为30kg;钾为160kg;钙为76kg。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大约经过15—20年,矿物养分就会丧失殆尽。矿物质平衡最不稳定的是湿润气候和强烈风化条件下形成的灰化土和砖红壤。这类土壤在开垦之后养分丧失更快。此外,由于人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了物质的重力迁移和机械搬迁,所以更扩大了化学元素的迁移量。二是增加了元素迁移中的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比自然状态下的循环速度加快。进入人为循坏系统中的元素的迁移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许多元素在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中逐渐消失,主要是逸散到大气中去了。气态环境的流动性大,人为的抛出物大多扩散到广大的空间因而逐渐改变着大气的组成。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氮氧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正在逐年增加,有的地区每年增加竟高达7%。参与大气循环的某些化学元素,又随降水落到土壤里,渗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中,进人食物链,特别是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