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湛江市中考生物专题1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湛江市中考生物专题1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湛江市中考生物专题1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湛江市中考生物专题1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湛江市中考生物专题16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几种无机盐中,属于骨主要组成成分的是()

A . 钾盐

B . 钙盐

C . 钠盐

D . 镁盐

2. (2分) (2019七下·莲湖期末) 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 . 谈虎色变

B . 眨眼反射

C . 鹦鹉学舌

D . 画饼充饥

3. (2分)(2018·滁州) 进入青春期后,男子的声调低沉、喉结突出起直接作用的激素是()

A . 雄性激素

B . 促性腺激素

C . 肾上腺素

D . 甲状腺激素

4. (2分)某生育期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该妇女患病期间生育孩子健康情况的推断,可以借鉴的是()

A . 患侏儒症的可能性最大

B . 患呆小症的可能性最大

C . 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性最大

D . 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最大

5. (2分)(2018·平南模拟)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此反射活动的类型及参与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A . 条件反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B . 条件反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C . 非条件反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D . 非条件反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6. (2分)(2018·江城模拟) 下列关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 . 人体体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体积减半,遗传物质减半

C .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 . 蛋白质主要在小肠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7. (2分)(2018·河南模拟) 下列哪一项属于复杂反射()

A . 人进食时分泌唾液

B . 沙子进入人的眼中使人流泪

C . 电视播报“玉树大地震”的悲壮场面时,人们难过的哭了

D . 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突然向前跳起

8. (2分) (2017七下·呼伦贝尔期末) 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 . 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 . 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 . 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D . 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

9. (2分)膝跳反射中枢位于()内.

A . 大脑皮层

B . 脊髓灰质

C . 小脑

D . 脊髓白质

10. (2分)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A . 降低血糖浓度

B .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 . 促进生长发育

D . 升高血糖浓度

11. (2分) (2018七下·开江期末)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北京有一个特殊的皮影剧团,演员们都是“袖珍”人。他们除身材矮小外,其他方面发育正常,你认为导致他们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是幼年缺少()

A . 生长激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胰岛素

D . 性激素

12. (2分)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滑然泪下”相同的是()

A . 聋哑人打手势

B . 鹦鹉学舌

C . 望梅止渴

D . 宠物狗算算术

13. (2分)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含量极少,却是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是()

A . 甲亢和佝偻病

B . 坏血病和侏儒症

C . 糖尿病和巨人症

D . 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14. (2分) (2018七下·青岛期末) 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3只小狗,对甲、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丙狗不做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狗切除了甲状腺,乙狗切除了胰腺

B . 丙狗在实验中作对照

C . 甲狗、乙狗均发育停滞

D . 甲狗发育正常,乙狗生长停滞

15. (2分)(2018·泸州模拟) 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5→4→3→2→l

B . 构成“2”结构的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 . 人在睡着时,一旦有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它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D . 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16. (2分) (2016九上·永安期末) 下列反射中,只有人类才能形成的是()

A . 看见红灯停步

B . 闻道香味垂涎

C . 谈虎色变

D . 听见铃声吃食物

17. (2分)(2017·抚州模拟)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某个概念,下列与图解的关系相符合的是()

A . 内分泌腺、性腺、子宫

B .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银杏

C . 无脊椎动物、线形动物、蚯蚓

D .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皮肤

18. (2分) (2017七下·江津期末) 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位于()

A . 大脑皮层

B . 大脑白质

C . 小脑皮层

D . 脑干

19. (2分)(2018·呼和浩特)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将狗的小脑切除,狗将不能准确进食

B . 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

C .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就会减弱

D . 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

20. (2分)某人已成年,智力正常,身高只有80厘米,他患的是()

A . 巨人症

B . 呆小症

C . 侏儒症

D . 甲亢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6分)

21. (7分)(2019·沈阳) 图甲是神经元模式图,图乙是脑的纵剖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图甲中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和②突起构成。

(2)在③大脑中,由①组成的灰质位于表层,又叫________,其上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多种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3)图乙中,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和协调肌肉运动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4)图乙中,调节心跳、呼吸等重要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5)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22. (6分) (2015八下·楚州开学考) 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作________的细胞,出生前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________]__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________]________从妈妈那里获得营养.

(2)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乳头,就会吮吸乳汁,这是一种________反射.

(3)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我要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虚度青春好时光.

23. (13分)(2017·潍坊) “引体向上”是常见的体育考试项目之一.以下是考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监考员发出“开始”口令后,学生才会实施考试,这种应答性反应过程属

________反射.请用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听觉的形成过程________.

(2)“引体向上”的身体上升阶段,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肘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是________.

(3)监考员观察完学生的运作状况后,接着做好相关记录,这一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________,从而保证在__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4)如表是某正常人不同时段血糖含量变化统计表,据图分析,饭后2小时血糖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24. (8分) (2017七下·阳信期中) 根据学过的知识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够预防牙龈出血,增强肌体免疫力,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间保存时容易遭到破坏。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

(1)作出假设:________。

制定计划:

①称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成汁液,倒入两个烧杯中。

②取两支干净的小试管编号甲、乙,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甲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入所用汁液的滴数n.

③接着用同一滴管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乙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入所用汁液的滴数m.

(2)讨论完善计划:该计划确有不合理之处,请你指出两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实施计划: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

(3)分析得出结论:请你预测3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6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3-4、

三、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8分) 24-1、

24-2、

24-3、

高中生物必修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神 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 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 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注意: 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区别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2)神经纤维是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轴突外面的髓鞘或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 (3)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反射类型比较 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 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平静状态,神经元细胞膜的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这种电位差叫 做静息电位,此时膜同一侧无局部电流。 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区膜外的电 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动作电位,结果造成膜 同一侧与未兴奋区之间出现电位差,从而产生局部电流。其中膜内侧的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静息电位实质: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没有局部电流动作电位实质: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Na+内流,内正外负;兴奋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 涌泉穴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凹陷处。 肾为“先天之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肾为阴中之阴,心为阳中之阳,只有肾水充盈,人体各系统才能得以平稳运行。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经,主水,主骨,其功用是纳气,生髓,可管生殖发育。《难经·六十六难》言:“脐上肾间气动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内经》亦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都说明,只有肾功能旺盛,才能精足,气壮,神全,人体生命力才会长盛不衰。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

腑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之源,给人体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方法:睡前端座,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末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足三里: 是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中医理论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是人体的给养加工厂。其主要功用是受纳、消化、腐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所以,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中藏经》说:“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 足三里是个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 常用保健手法是穴位点按、艾灸。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设计人:审核人: 思维导图 考点分析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 2.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模块一 夯实基础 概念导读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是生物的基本特质之一。那么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分辨外界的刺激呢?又是如何对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呢?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度地感知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核心概念 ①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②反射: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内容一:神经系统组成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神经元结构包括①_______ ;② ________ 。 (2)在长的______外套有一层鞘,组成______,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有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条__________。 2.构成神经系统的组织— 组织,具有感受 ,产生和传导 的作用 3.构成神经组成 内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结构基础— 2.反射弧的组成 (1)写出个部分的名称① ②效应器③传出神经④ ⑤ 3.与语言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

内容三:人体对环境外界的感知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 (1)完成填图1 ;2 ; 3瞳孔;4 ;5 ; 6 ;7脉络膜;8 ; 9 ;10视神经。 (2)视觉的形成:物体的反射光线→ →瞳孔 →晶状体→玻璃体→ →视神经→视觉中枢。 2.耳和听觉 (1)完成填图1 ;2 ; 3 ;4听小骨股室; 5咽鼓管;6 ;7 ;8 。 (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 →听小骨→耳蜗→ →听觉中枢。 小试牛刀 1.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 ) A .小脑 B .大脑 C .脊髓 D .神经 2.杂技团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神经系统起着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3.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 ) A .脑 B .脊髓 C .神经组织 D .神经元 模块二 重点突破 知识升华 3 4 5 6 7 8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分层练习 5.4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基础巩固 1.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2.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C.根据人们的意愿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命活动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3.一些生长在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叶片一般大而薄,主要的作用是() A.充分利用光能 B.减少阳光照射 C.适应低温环境 D.减少呼吸消耗 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B.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C.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光照等因素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5.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发现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C.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 6.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 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7.苍耳为菊科植物,一年生杂草。它是一种绝对短日植物,即在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一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 1. 提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腐竹;奶类制品,如 奶粉、酸奶、袋装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等。b12YHfIGKo 2.提示: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生 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b12YHfIGKo 3.提示: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 种氨基酸,其中有8 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b12YHfIGKo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专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答案版)

专题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点一:眼与视觉 1.眼球的结构 2.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 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 → 玻璃体 → 视网膜 (形成物像)→视觉神经→ 大脑皮层 的特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 长 ,或者晶状体曲度过 大 且不易恢复原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 视网膜前方 ,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2)矫正:配戴近视镜—— 凹透 加以矫正。 (3)预防近视: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知识点二:耳与听觉 1.耳的结构 ?????????→?????????????????????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声波 中耳鼓室:连通 :传到振动半规管内耳前庭耳蜗:内有听觉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1)外界声波→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2) 耳蜗 感受声波的刺激,听觉在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形成。 3.耳的保健 (1)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和 神经性耳聋 。 (2)遇到巨大响声时,要迅速 张口 ,使 咽鼓管 张开,或 闭嘴 、 堵耳 ,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 外耳道 或 鼓膜 。 知识点三: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组成 晶状体 虹膜 角膜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巩膜 脉络膜 振动 咽 听小骨 感受器

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 ,由 细胞体 和 突起 组成。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知识点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 刺激 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各组成结构的功能: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 神经冲动 。 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至 神经中枢 。 神经中枢:接受信号,产生冲动,并将冲动传给 传出神经 。 传出神经:将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传至 效应器 。 效应器:接受冲动,作出 反应 。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3.反射的类型 (1) 简单 反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 (2) 复杂 反射: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或学习形成的,在 大脑皮层 参与下完成。 (3)与 语言文字 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知识点四:激素调节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 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类的吸收、转化和糖尿病 低血糖 神经中枢 协调运动 心跳 呼吸 脊髓 脑神经

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练习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1.如图表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的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2、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 ①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C.CO2的浓度①大于② D.①和②的成分差异与毛细血管壁的透过性有关3.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 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稳态失调的表现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6、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提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腐竹;奶类制品,如奶粉、酸奶、袋装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等。 2.提示: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 3.提示: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讲述〗先讲功能再讲结构。 〖板书〗二、蛋白质的功能 1.蛋白质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例如,细胞中的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质与脂质组成的。人和动物的肌肉等组织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如横纹肌中的球状蛋白,平滑肌中的胶原蛋白,毛、甲、角、壳、蹄中的角蛋白等。) 2.蛋白质的一个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相应的酶参与下进行的。) 3.有些蛋白质具有运动的功能。(例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系

人体生命活动的解读

下图是某试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取两个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并加以补充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⑤步中,为什么要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不加呢?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计结果是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食物中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会使甲状腺

激素合成减少,使人患_______ _病,常吃________等食品对于防治这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1)①加入同样水质的水、④加入若干只蝌蚪 (2)形成对照 (3)A缸中先发育成蛙、B缸需要的时间比较长(4)地方性甲状腺肿海带(紫菜 张大爷患有糖尿病。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以 下糖尿病病因、治疗等问题: (1)胰岛位于___________上,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

进入细胞周围的________血管,随血液运到全身,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调节。(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使之稳定在0.1%左右。由此可知,上图中表示张大爷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针对张大爷的病情,医生建议他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它是一种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在________ __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 (3)平时张大爷的手偶然碰到刺会立即缩回,而注射时虽感疼痛手却不缩回。从神经调节方式看,前者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后者属于_________反射。注射时感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_皮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带答案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是() A、视网膜前,凹透镜 B、视网膜后,凸透镜 C、视网膜前,凸透镜 D、视网膜后,凹透镜 2、脑和脊髓组成() A、周围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 C、神经中枢 D、神经元 3、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部分()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4、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5、下列的小儿活动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小儿打针就哭 B.小儿看到医院就哭 C.小儿听说打针就哭 D.小儿看到医生就哭 6、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B、熟睡的人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 C、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的热烈掌声 D、含羞草受到振动叶片并拢 8、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具有特定感受器的() A.鼓膜、听小骨 B.前庭、半规管 C.半规管、耳蜗 D.耳蜗、听小骨 9、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 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 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C.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 D.防止脑震荡 10、神经系统中,专门调节心跳、血压等重要生命活动的神经传导中枢在:()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1.在眼球的下列结构中,能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和感光作用的分别是() A.晶状体和虹膜 B.角膜和脉络膜 C.晶状体和视网膜 D.虹膜和角膜 12.李老师戴着眼镜正阅读《生物中考指导》,这时听到学生的“报告”一声,为了看清是哪位学生,他摘下眼镜。你认为李老师的眼睛可能是() A.正常 B.近视 C.远视 D.假性近视 13.晕车、晕船与下列哪项有关()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耳蜗 C.前庭、半规管 D.外耳道 14、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八单元第1节[课下作业]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东北师大附中三次摸底)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答案 C 2.(2013·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答案 B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血浆中有氨基酸、葡萄糖、抗体、胰岛素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管上皮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答案 D 4.如图是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答案 C 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D.细胞中CO2的排出路径是③→②→① 答案 C 6.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 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 答案 A 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答案 B 8.(2012·苏北四市第一次调研)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 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 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D 9.(2013·济南一模)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范文】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知识点

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要 知识点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1)达尔文的试验: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

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2、(理解)"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3、(了解)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特点: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了解)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名称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练习题

练习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一、选择题 1.构成载体蛋白质和淀粉酶所必须的化学元素() A、C、H、O、N B、 C、H、O、P C、H、O、N、P D、16种元素 2.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3.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 A+B,40 B. A,20 C. 大于A,20 D. 小于A,20 4. 亮氨酸的R基为—C4H9,在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6 2 B.7 2 C.6 3 D.7 3 5.有一种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 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 则X 的化学式是() A. C5H7NO3 B.C5H9NO4 C. C5H11NO5 D.C5H7NO4 6.现已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20种,他们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50个氨基酸形成的某蛋白质的一条多肽链的分子量是( ) A 6400 B 2560 C 5518 D 2218 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CO B. —NH—CO— C.—NH2—COOH— D. NH2—COOH 8.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⑥⑤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②①③④⑤⑥ 9.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10.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2m +m +2m 11.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 、2和2 、12和10 、1和1 、11和9 12.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CH—CH3 B. H2N—CH2—CH2—COOH ︳ COOH C. H2N—(CH2)4—CH—COOH D. H2N— CH—COOH ︳︳ NH2CH2CH2COOH

元素角度看人体生命

元素角度看人体生命 姚东阳 (陕西德融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中723200) 摘要:建立直观的思维模型,从元素角度分析人体生命,有助于对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物质信息交换过程细化观察和宏观整合,理解生命本质,对整合现有相关理论,健康养生有益。 关键词:元素;思维模型;人体生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Elements of human YAO Dong-yang (Shaanxi Derong New Energy Corporation Limited,Hanzhong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By a thinking model,the elements of human help to study the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process of body,or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life.This may integrate the existing relevant theory and beneficial health keeping. Key words:elements;thinking model;human life 不同的观察层面和角度有不同的观察结果,综合分析有助于接近客观的理解和合理应用。不断深入细化观察和宏观整合是接近本质的一种方法。 宏观上看,人体由表面的皮肤毛发和皮肤下包容的生命组织形成。在头部和躯干部,由皮肤、肌肉和骨骼围成为两个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以功能分:消化、神经、呼吸、循环、运动、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1]。 再细分则为组成各类组织器官的细胞和相关联的液体、气体或固体环境。细胞内又存在各类细胞器和细胞内溶液。再进一步细化则为各类大分子结构,再分则是组成大分子的小分子单元,以及溶解或吸附的离子。以目前物理、化学、生物学认识的极限则为各类元素、电子。人体内物质充满变化和运动,在微观粒子和宏观人体层面上存在复杂的和谐、平衡。 本文从硬件方面以元素层面观察为基础,综合分析,以期有助于对人体健康养生,代谢调理方面做一些有益探讨。 1原理 人体由60多种元素组成。氧、碳、氢、氮这四种元素占人体总量的96%,钙、磷、钾、硫、钠、氯、镁这七种占3.95%.,以上十一种元素占人体总量的99.95%,称为人体内必需的宏量元素。所余仅占0.05%的其它元素称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组成人体元素的性质决定了相关各类组成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宏观的生命结构和生命机能与这些元素相关联[2-4]。 人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是人体选择化学元素的先决条件。元素在地球上丰度的总趋向一般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目前公布的人体必需的11种常量元素,在地壳、海洋或大气中大量存在,,生物可得性高,尤其氧、碳、氢、氮

高中生物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8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8 分) 1、(4分)机械采收棉花需要除去叶片,某农场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3)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它能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促进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_;促进不同种类植物的同一器官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生长素既能防治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性。 2、(4分)向触性是某些植物的一种向性运动,是指由接触刺激引起的植物的卷须卷成许多圈呈盘旋状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达尔文观察到西番莲卷须的顶端接触到支柱后,在20-30S内就能激发出明显的弯曲现象。他认为如此快速的运动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进行解释,并大胆提出:卷须的向触性运动是靠电信号传递和原生质收缩来实现的。 资料二:为探究向触性的原因,有科学家在卷须顶端均匀涂抹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结果发现,卷须卷成了许多圈呈盘旋状。 (1)向光性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达尔文认为不能用向光性原理解释向触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向触性是否是靠电信号传递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 (3)分析资料二中的实验现象,结合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请针对向触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假说:______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3、(5分)下列化学物质中,是植物激素的是 A.生长激素 B.生长素 C.胰岛素 D.乙烯利 4、(5分)研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加入该物质,“一”表示不加该物质。) A.去胚的原因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 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 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 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 5、(5分)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效果可能相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使水稻得恶苗病,体现了植物激素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通过预实验摸索适宜浓度范围 D.植物生长过程中与植物生长有关的激素发挥作用,衰老时脱落酸、乙烯才可发挥作用 6、(5分)“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里的“气”是指 A.乙烯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7、(5分)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胚芽鞘中生长素合成和分布的主要部位都是尖端 C.开花期喷洒高浓度的NAA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缺乏氧气会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 8、(5分)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下表是有关芸苔素内酯对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表中结果不能证明芸苔素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若要继续探究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最适浓度,则需降低实验的浓度梯度 D.促进油菜幼苗生长的芸苔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在0.3?0.4mg·L-1之间 9、(5分)“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编制:审核:负责领导: 【学习目标】 1.解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分子结构,重要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记忆、分析的能力。 3.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自主学习】 1.填空: (1)含量:各种活细胞中含量 _______的有机物,是除含量水外_________的物质。 问题:正常的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____;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 (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由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有些蛋白质中还含有P、S等。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____________ (约有_____种) ①结构特点:至少含有一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__________上. ②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4)蛋白质的分子结构:①氨基酸的连接方法(用图表示)(以两个氨基酸为例) 问题: ①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水中的氧来自其中一个氨基酸的_________,氢来自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________;肽键为_______________ ②由两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__,多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_,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叫_________;③某一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量为a)形成,有n条肽链,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④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注意:不是肽键)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___成百上千,_____________变化多端, ______________千差万别。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结构多样性。 (6)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多样性 (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①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是构成_________________的成分,如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②功能蛋白:_________作用,如绝大多数酶;_________作用;蛋白质类激素如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等;_________作用:红细胞内的__________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运输作用;_________作用:如_________。 (8)__________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2.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是 ( ) ①氨基酸②C、H、O、N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肽链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 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D.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提纲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知识点1、眼和视觉 1、感觉器官 (1)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人体的各种感觉都是依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的。 (2)感受器分类: 简单的感受器:如感觉神经末梢 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叫做感觉器官(常见五个感觉) (3)各种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 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有聚光作用,含有丰富的 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被称为白眼珠 围成瞳孔。能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球内 部光线的多少。被称为黑眼珠 中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属于肌肉组织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 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含有很多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房水:透明的水样液体,充满在角膜和晶状体之间。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的胶装物质,支撑眼球壁,并折射光线。 瞳孔:在虹膜中央,是光线的通道。 注意:眼除了眼球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等。 泪器包括泪腺、泪点、鼻泪管 3、视觉的形成: 外界反射的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 (瞳孔)玻璃体视觉中枢 折射作用成像并传导兴奋产生视觉 产生兴奋

(1)物象的成像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相似,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胶卷,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暗室的壁。 (3)当我们由明亮的地方到黑暗的地方时,瞳孔是由小变大的;当我们由近处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是由大变小的。 4、眼镜的调节功能: (1)强光下瞳孔小、近处瞳孔小 (2)弱光下瞳孔大、远处瞳孔大 (3)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是个两面凸的透镜结构,凸度可以调节,凸度发生变化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凸度越大,折射能力越大。 知识点2、近视及其预防 预防近视的三要、三不要:(1)三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要走路看书。 知识点3、耳和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解读

专题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图2中B 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 D.图1中,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 转变为A的过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2+3.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通过突触前膜

2+上的Ca 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 C.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 2+D.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 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 4.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 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 ,刺激A ,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 ,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 ,刺激A ,肌肉收缩 A .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5.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2+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 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