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基本情况

实验室建立的背景:

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本学科国内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我校医学检验系成立于1983年,1984年在国内首批招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1986年、1990年获全国高校首批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开始招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方向7年制学生,同年被教育部评为本学科国内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05年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立项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技函[2005]73号),也是本学科教育

部惟一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2006年被

评为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学

科再次被确认为本学科目前国内惟一的国

家级重点学科。

实验室主任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重

庆医科大学医疗系(77级),198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临床检验诊断学),1991-1994年美国Rockefeller 大学分子传染病实验室副研究员,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本专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庆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师学会委员,重庆市医学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检验学会蛋白质组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检验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检验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教育部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审专家。《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和《中国检验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审稿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检验专业)编写指导小组成员。重庆医科大学校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委;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

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应用技术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

现为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本专业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庆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作为实验室主任,领导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在2006年、2008年先后获得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医学检验系主任,该系在全国75所设置检验系的医学院校中,专业排名名列第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名列第二、第三位(2005年、2006年、2007年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2008年获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主要从事临床检验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承担过本科、研究生的临床生物化学、分子诊断学、检验与临床等课程。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教改课题(高教研 [2005] 21号) ,主、参编专着、教材10部,其中主编的分子诊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7-04-020236-6)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讲授的“临床生物化学”课程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分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科研工作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市科委和市教委等多项科研课题。近5年所领导的课题组共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招收培养博士后1名,博、硕士研究生34名。在《Molecular Microbiology》、《Infection and Immunity》、《J. Microbiology》、《Vaccine》、《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微生物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CSCD 收录30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510020235.8,200510020234.3)。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任简介:

阮长耿,男,1939年生,上海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79—1981年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获法国国家博士(血液学)学位。现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血管病防治领导组成员,中国实验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江苏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Int. J. Hematol.”、“Thromb. Res.”、中华医学杂志等编委。

1979年赴法国进修,发现并从事国际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Ⅰ单克隆抗体的研究,并首先应用单抗阐明糖蛋白Ⅰb在血小板粘附过程中的生理功能。1981年学成回国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研制成功国际公认的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vW因子等苏州(SZ)系列单抗。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发表科研论文280余篇,其中60多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主编专着4部。培养博士研究生36名、硕士研究生37名。

曾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及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1994年由法国总统授予他“法国功勋骑士勋章”。

二、内部机构设置

三、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学科特点和研究工作基础,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为3个方面:

(1)现代生物医学技术与实验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该研究方向重点突出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检测和诊断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是疾病诊断与治疗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与重大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筛选、检测与分析;质谱分析技术、芯片分析技术和化学信息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应用与开发。

(2)病原微生物致病分子机制及诊断方法研究:针对学科新的生长点,开展微生物与环境(宿主)的相互作用;探索传染性疾病诊断和预防控制相关的新理论、新途径和新方法,其中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分子机理、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细菌的自然转化与毒力表达、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等是该方向研究的重点。

(3)恶性肿瘤及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分子机制、诊断方法及干预实验研究:本方向重点研究肿瘤细胞与胚胎细胞发生、发展机制,开展发病机理及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四、人才队伍

本实验室的3个研究方向已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教授19名,副教授17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全部具有或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其中博士45.9%,硕士54.1%。具有留学经历人员16人,占梯队33.9%。本学科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研究会理事长1名,重庆市“巴渝学者”1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重庆市分析测试学会理事长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4名。

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中青年科研团队建设,重点扶持培养一批45岁以下、学术造诣较高,国内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在三年建设期间新增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3名,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新增博士生导师4名。“十五”建设期间选派了6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赴美国Chicago大学、Baylor医学院、Scripps研究所、Pennsylvania大学,英国Oxford大学及日本九州大学等进修学习,其中3人已学成归国。3名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名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本实验室已形成了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高学历科技创新群体,为“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储备了人才,并于2007年获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

高层次人才培养:3年建设期间培养博士生71名,新招收博士生30名、博士后3名;硕士生172名,新招收硕士生75名,本-硕连读7年制学生56名。在两年建设期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抽查的本学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均以优异成绩获得通过,全部博士学位论文均外送双盲评审,评价优、良。3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1篇被推荐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已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培养毕业的2名学生近年分别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和Sciences杂志上发表文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研究条件

实验室面积达到了2530平方米。添置或更新大量仪器设备,购置科研设备近267台件,其中10万元以上5台件,设备总投入332万,已建成拥有总价值2225.23万元的各种仪器设备。同时,根据学校新建实验科技大楼规划,未来1~2年内,本本学科将拥有3000平方米的实验场地。

六、主要研究成果

1、近三年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2、近三年发表的SCI论文

3、授权与申请专利一览表

重点学科建设任务书

仰恩大学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任务书 学院名称: 学科名称: 学科代码: 所属门类: 仰恩大学教务部制 二○一三年十一月

填写说明 一、请以word文档格式、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内容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明确、严谨。 二、填报任务书应客观、真实地,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 三、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四、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 五、学科名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填写。 六、所填报的数据应是相关二级学科在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七、本表内有关栏目填写不下的,可另附页,有特殊说明的除外。 八、本《任务书》(含学院推荐意见)须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原件。负责人所在学院审核、汇总后,报送教务部,电子稿发至yeukyc@https://www.doczj.com/doc/417121877.html,。 2 - -

一、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 3 - -

二、学科方向① 注:①每个研究方向限写一页。本页及续页页码编号依次为Ⅱ-1,Ⅱ-2等。“研究方向”最多填写6个。“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应是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学科的专职人员。

三、科学研究 注:①限填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和论文10项,论文只计第一作者(包括通讯作者)。②“完成人(*)”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

注:①限填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10项。 ②“负责人(*)”括号内填写署名次序,同一学科多个成员承担的同一项目只填写一次。 ③限填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科研项目10项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医学影像诊断学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欧阳羽 ◎什么是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医学影像学: 影像诊断学+ 影像介入学 ◎医学影像学包含哪些内容? 放 射诊断学; 介入放射学; 超声成像; 同位素成像; MRI, DSA, ECT 成像等。 -RAD, teleradiology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1 895年- 伦琴(Rontgen) - 放射诊断学 20世纪50-60年 代 超声,同位素成像 70-80年代 CT , MRI, ECT DSA, 影像诊断学 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影像诊断进入了一 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 影像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 医学影像学 ◎现 状与未来 一 一 影像诊断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更新换代 1 X 线机

TV 透视;摄片影像数字化 CR,DR 2 高档 CT, MRI ,DSA 特别是螺旋 CT 及应用软件(CTA, 重建及内窥镜等)。 二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三、影像数字化和 PACS 及远程诊断。 计算机辅助检测 CAD (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计算机辅助诊断 CAD 四、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五、临床诊断,治疗与医学影像的关系更密切 DSA CT MRI DR 乳腺钼靶机◎学习医学影像学时注意事项: 、各种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图像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方法、识别正常与异常表现以及代表的病理基础及诊断中的意义、了解各种检查的价值与限度而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结合临床材料,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Cli ni cal laboratory diag no sties (专业代码100208) I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由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各领域广泛渗透和交叉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而且已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判预后等的重要手段。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层次综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一)政治思想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 2?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 1 ?系统掌握临床检验与诊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技能,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动向及发展的趋势,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2 ?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和有关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做好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 ?具有较熟练阅读临床检验诊断学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第一阶段:时间一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第二阶段:时间2.5学年。研究生要掌握如何查阅文献,检索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搞好论文设计,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写出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根据实验进度安排临床实践工作。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专业代码100208) Ⅰ. 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是由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各领域广泛渗透和交叉而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不仅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和临床信息,而且已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判预后等的重要手段。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层次综合型医学技术人才,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 (一)政治思想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服务的奉献精神。2.学风严谨,道德高尚,热爱专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临床检验与诊断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技能,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动向及发展的趋势,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和有关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做好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具有较熟练阅读临床检验诊断学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总体时间安排 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第一阶段:时间一学期。学习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 第二阶段:时间2.5学年。研究生要掌握如何查阅文献,检索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搞好论文设计,完成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写出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根据实验进度安排临床实践工作。. 三、研究方向 1.生物化学诊断学研究 2.免疫学诊断学研究 3.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详见课程设置表。

重庆医科大学 卫生学 水污染案例讨论

案例1 三大污染源加重地下水污染 据报道,我国地下水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地下水,其中许多被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和工农业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历年累计垃圾已达720亿t,占地5.4m3,全国大部分城市“垃圾围城”基本都是城市发展中一道奇特“风景”。有关部门航测时发现,北京市二、三环以外,面积在50m2以上的垃圾堆曾高达4000多个。在雨水的侵蚀冲刷下,垃圾堆里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逐渐渗到了地下水而造成污染。 调查发现,加油站也成为我国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大户”。全国建成的加油站点已超过10万座,仅北京市现有加油站就达1000多个,上海有地下油罐近6000个。这些加油站的储油罐,一般都采用钢板厚度不小于5mm的地埋式储油罐,20年之内,一般都不会发生渗漏问题。但20年后,这些油罐由于生锈,往往开始漏油,从而成为地下水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污染源。据了解,美国现在已有40多万个加油站出现渗漏,加油站这一污染源已被作为美国最大的地下水污染源。我国还没有相关统计,但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地都已接连出现过石油泄漏事故。 据调查,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一些大养殖场的农业污水,也在对我国城市地下水形成污染。银川市等个别城市,甚至将工业园区建到了城市的水源地上面。而一些工矿企业和大养殖场,受经济利益驱使,则将污水设法排入地下。问题 1. 那三大污染源对地下水构成威胁? 3. 地下水被污染后会有哪些不良后果?容易自净和修复吗? 案例2 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 DDT在水生食物链上出现了如下浓度变化:水(0.3μg/L)-浮游生物(30μg/kg)-小鱼(0.3mg/kg)-大鱼(3mg/kg)-水鸟(30mg/kg)。可以看出,尽管水体中DDT浓度只有0.3μg/L,最高营养级水鸟体内DDT的浓度已高达30mg/kg,与水体中DDT浓度比较,富集了10万倍。DDT对水环境的污染,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 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 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 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 顺利,万事如意!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 及答案

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使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的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儿童少年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预防专业使用) 目录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二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第四章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 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 第七章儿童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 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 第九章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十章学校卫生监督

课程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以下简称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研究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与他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为成年期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课程内容包括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儿童少年卫生服务等三部分。其总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和掌握儿少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儿少卫生学的相关技能操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儿少卫生学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医师。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自学、演示、讲座、实际操作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提问、作业、考核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大纲适用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建议本课程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8学时,共72学时。 课程目标 儿少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独立工作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 ____细胞。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___细胞。 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____物质,?参与__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__作用,又有__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__抗体。? 18.止血过程涉及____、____、____及其活?性等。? 19.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____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____?。? 20.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中的肽链A和B中,含有很多____,故带____较多。平时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不发生聚合。? 21.凝血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阶段。 2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为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它对保持____、____、____等均有重要作用。 23.血液离体后,____因子被异物表面活化,在____及____的参与下,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而凝固。 24.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____缺乏和____增强。 25.全国临检方法学学术会议对血小板计数推荐____方法为首选方法。 26.血液完全凝固后,由于____作用,使____发生收缩,血清析出,血块缩小,有利于生理止血。? 2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____、____的水平,本试验属于____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由于____、____、____、____因子减少,____明显减低和____增多。? 29.在血浆中直接加入____溶液,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3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发病早期凝血系统功能处于____状态,其消耗大量凝血因子继发为____。 31.白细胞上除有与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外,还有特有的抗原即____。 血型是由第____?对染色体上ABO三复等位基囚进行遗传的。 33.血型抗原物质,由多糖和多肽组成,一般而言____部分决定ABO血型抗原性,____部分决定其特异性。? 34.大多数Rh不合的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都是由于____引起的。? 抗体多为____型和____抗体。? 36.输血反应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大量输血所致负反应。? 37.肾单位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组成。 38.原尿的pH、渗透量和化学成分与____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____。 39.尿素经细菌碱性酵解后生成____,使尿液____升高,____被破坏。? 40.尿液的理学检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 41.尿液渗透量测定是肾脏____和____功能较为精确的检查方法。?

专业解析-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临床新兴学科,是临床医学学科下的一个耳机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十分活跃,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其独特应用目标的学科。 2、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原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和诊断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一般检验方法,具有发现和解决临床检验问题的能力。掌握与课题相关的试剂、仪器的性能和检测技术、方法。了解与检测临床相关疾病的临床知道。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计算机的应用。能独立进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能在高等院校承担教学工作。毕业后,达到高年检验师或高年实习研究员的水平。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课程设置等不尽相同,各举例说明: 3、研究方向(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院为例,不同学院的研究方向

也不相同) 01遗传性疾病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02肝癌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分子诊断和治疗 03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细菌耐药性研究 04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分子标志 05靶向拮抗剂研究及抗炎效应 06细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5、课程设置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1、公共学位课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辨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 (2) 外国语(英/日语) 2、专业基础课:3-4门,由学科点制定,在我校所有研究生课程中选取。 1)分子生物学

2)医学免疫学 3)现代生物技术 4)临床检验方法学选择与评价(新建课程) 3.专业课程:临床检验诊断学,由导师及教研室负责,不设具体授课学时,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于第五学期,由导师命题进行考试。 中医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的学生由教研室负责讲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主干专业课程,如《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二、就业形势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资源短缺日趋明显,毕业生的水平良莠不齐,就业的压力日趋严峻,而且医学行业,对经验是及其看重的,从业人员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更加加剧了就业打压力。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研究生就业存在严重的“区域性失衡”现象,如果毕业生放弃对大城市的执着,从业机会将大大增加。 三、就业方向 从事临床诊断工作,或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

重庆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 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 ●疾病:机体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 以及内环境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病因:能够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决定疾病的特异性。 ●条件: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诱因: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 ●低渗性脱水:失Na+大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高渗性脱水:失Na+小于失水,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脱水貌:低渗性脱水中,由于血容量减少,组织间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间隙液体向血 管内转移,组织液减少,出现“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面容消瘦,婴幼儿前卤门凹陷”的症状。 ●脱水热:高渗性脱水中,由于细胞内脱水造成汗腺细胞脱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散热 受到影响,使得机体体温升高。 ●水肿: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 ●凹陷性水肿:皮下组织积聚过多的液体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 可有凹陷出现。 ●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的病人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 ●超极化阻滞:急性低血钾症时,由于静息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增大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 低的现象。 ●去极化阻滞:急性高血钾症时,由于静息电位等于或低于阈电位引起的兴奋性降低。 ●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PaCO2为40mmHg,温度为38℃,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测得的血浆中HCO3-的量。 ●阴离子间隙(AG):血浆中为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pH降低 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反常性的酸性尿:一般代谢性碱中毒尿液呈碱性,在低钾性碱中毒时,由于肾泌H+增 多,尿液呈酸性。 ●缺氧:因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过程。 ●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澄青紫色。 ●肠源性青紫:因进食导致大量血红蛋白氧化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以及产热器官功能障碍,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 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内生致热源(EP):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够引起体温升高的 物质,本质是共同信息分子。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其释放出能够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的 介质,包括正、负调节介质。 ●应激: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 反应。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应激源持续作用于机体,产生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 致内环境紊乱、疾病。

临床检验诊断学基础题库9-2-10

临床检验诊断学基础题库9-2-10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女性,42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2年,胸闷4年,反复发作胸痛1年。心电 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血压138/90mmHg,心率74/min,节律齐,无心脏杂音。双侧上眼睑有扁平黄色瘤,手指、足跟肌腱处见结节状黄色瘤,两眼有明显的角膜弓。血脂测定结果为:TG1.6mmol/L,TC9.12mmol/L,HDL-C1.0mmol/L,LDL-C7.5mmol/L。其父亲有冠心病,死于心肌梗死; 母亲有高血压,现年68岁。哥哥有高脂血症,两个妹妹中一个有胆固醇增高。如结合症状、家族史与血脂测定结果,临床上应考虑为() A.A.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B.B.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 C.C.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 D.D.家族性异常B脂蛋白血症 E.E.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女性,42岁,发现皮肤黄色斑块12年,胸闷4年,反复发作胸痛1年。心电 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血压138/90mmHg,心率74/min,节律齐,无心脏杂音。双侧上眼睑有扁平黄色瘤,手指、足跟肌腱处见结节状黄色瘤,两眼有明显的角膜弓。血脂测定结果为:TG1.6mmol/L,TC9.12mmol/L,HDL-C1.0mmol/L,LDL-C7.5mmol/L。其父亲有冠心病,死于心肌梗死; 母亲有高血压,现年68岁。哥哥有高脂血症,两个妹妹中一个有胆固醇增高。如要进一步确诊,可进行下述何种检查() A.A.ApoAⅠ、ApoB含量测定 B.B.LDL受体基因检测 C.C.LpA含量测定 D.D.LPL活性测定 E.E.CETP含量测定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 353卫生综合 Ⅰ.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重庆医科大学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卫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环境卫生学约27%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2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6% 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共80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填空题:共60空,每空1分,共60分; 论述题:共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环境卫生学 (一)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 环境与健康 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5.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三)大气卫生 1.大气圈、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5.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2、NO X、光化学烟。 6.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7.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 水体卫生 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自净和转归和主要污染物危害。 3.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研究方法。 4.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五) 饮用水卫生 1.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饮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依据。 3.两种给水方式、水源选择的原则。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期考核试卷(含答案)

XX医科大学(XXXXXX学院) 专业级20XX-20XX学年中期考核姓名:导师: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管型 2.粒细胞缺乏症 3.钩状效应 4.汹涌发酵 5.隐性感染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红细胞直方图曲线显示主峰左移,峰底增宽常反映(A) A. 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E. PNH 2. 异形淋巴细胞见于(D) A.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B. 细菌性感染 C. 寄生虫感染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猩红热 3. 缺铁性贫血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试验(B) A.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 B. 血清铁及骨髓铁染色 C. 铁染色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D. 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E.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4.“酶胆分离”现象常见于(C) A. 肝癌 B. 恶性贫血 C. 急性重症肝炎 D. 新生儿溶血 E.胆结石 5.方法比较试验时的样本数至少为(C) A.20例 B. 30例 C.40例 D.50例 E.100例 6原尿中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物质(E) A.尿素 B.氨基酸 C.尿酸 D. 肌酸 E.肌酐 7. 粪便中球菌和杆菌的比例约为(B) A. 1:5 B.1:10 C. 1:100 D.10:1 E.100:1 8. 烧伤患者需大量输注的血液制品是(D) A. 机采血小板 B. 悬浮红细胞 C. 纯化因子Ⅷ D. 白蛋白制品 E.去白红细胞 9. Ⅲ型超敏反应相关的检测项目是(D) A. 过敏原 B. 血清IgM C. 抗血细胞抗体 D. 循环免疫复合物 E.皮试

重庆医科大学考研卫生综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营养、营养素、营养学以及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熟悉营养学领域的主要内容;了解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史及进展。 二、教学重点: 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四、思考题: 1、人体所需营养素包括哪些种类? 2、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第一篇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应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和内容:必需氨基酸及种类,氨基酸吸收模式、参考蛋白、优质蛋白、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必要氮损失,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供给量和食物来源;脂肪酸分类和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及其生理功能,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人体能量消耗、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和供能百分比;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钙的生理功能,影响膳食钙吸收的因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锌、硒元素的生理功能;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命名;维生素A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视黄醇当量(RE)的概念;维生素D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维生素E生理功能;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2生理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要求熟悉以下内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概念;脂类的分类,甘油三酯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膳食脂类供给量和食物来源;碳水化物分类,供给量和食物来源;钙在体内分布形式;铁缺乏症;碘的生理功能,碘缺乏和过量,碘的供给量和食物来源;锌的食物来源;硒缺乏;RE换算关系;烟酸、维生素B6、叶酸生理功能及缺乏症。需要了解的内容有:蛋白质、脂类以及碳水化物消化吸收和代谢;顺式和反式脂肪酸;铁在人体的分布及生理功能;铜、锰、钴、镍的生理功能;人体维生素营养水平评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人体能量消耗、碘缺乏和过量。 难点:氮平衡、视黄醇当量(RE)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实习、自修。 四、思考题: 1、如何正确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2、什么是必需脂肪酸?其生理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3、影响膳食铁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各类食物营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INQ、成酸性和成碱性食品的概念,粮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肉类、奶类和蛋类营养素质量特点及合理利用。熟悉各类食物主要营养成分。了解食品分类。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考研之药学综合复习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考研药学综合复习方法 首先先说一下重医药综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重医药学综合一共考四门: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尤启东)、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杭太俊)、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崔德福)、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朱依谆)。这四本书加起来大概有10cm厚吧,但是大家也别担心,重医药学综合考的很基础的,也很简单的。 接下来说说药综的考试题型(总分150分)。2013年比2011年和2012年新增了一种题型:名词解释(药物化学没有的),每门课都是两个,但是分值不一样的。先说说药物化学(38分):第一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第二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第三题,简单题(一般只考一道的,共8分)。药物分析(38分):第一题,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4分),第二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第三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第三题,简答题(一般也是只考一道的,共8分)。药剂学(37分):第一题,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6分),第二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第三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14分);第三题,简答题(一般也是只考一道的,共7分)。药理学(37分):第一题,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4分),第二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第三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第三题,简答题(一般也是只考一道的,共7分)。 最后简单说一下复习方法。重医药综考试的答案,都能在书里面找到的,所以复习药综的时候,要多看课本。以前经常有考重医的同学问我,复习药综该用哪本练习册,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都找不到一本适合考重医药学的练习册,所有的练习册都太难了,做那个有点浪费时间。所以我只能建议多看书,但是课本里面有好多知识点是可以不看的,我在这个就不具体说了,可以加我QQ 1175552386(缘分的天空)详聊。 另外,最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些我手里的资料。我这儿有重医的药学考研真题、历年的期末题、各科的课件,还有一些重医的练习题(不是练习册哦)等等。欢迎大家加我QQ1175552386(缘分的天空)跟我详聊,谢谢大家捧场!!!

2020最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2020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影像设备结构与维修》、《医学成像技术》、《摄影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物理》、《超声诊断》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放射治疗技术。 培养目标: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验、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维护、放射治疗。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DSA、核医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 知识技能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医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就业前景 医学影像是一门辅助临床医学,跟临床有密切关系,考试也是考临床相关,就业比临床好,因为医学影像学专业是这些年才兴起的,再加上中国各2、3线城市发展起后很多医院都强化辅助科室,进入新科技,这类专业医生比较缺,竞争少,但待遇比不上临床,影像的工作相对也轻松些。 毕业后能从事各级医疗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检验、诊断和介入、操作及设备的维护与营销工作;放射治疗工作。 开设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综合考研大纲汇总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卫生综合 I。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重庆医科大学为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 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自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 生是否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有关卫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U。考查目标 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儿童少年卫生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预防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川。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环境卫生学约27%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2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6% 儿童少年卫生学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110分; 简述题:每题5分,共100分。

W。考查内容 一、环境卫生学 (一)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2.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环境与健康 1.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5.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 (三)大气卫生 1.大气圈、大气垂直结构、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2.大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种类及常见污染物。 3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4.大气污染对健康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5.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SO2、NO x、光化学烟。 6.大气卫生标准的概念、种类、制订大气卫生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7.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四)水体卫生 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自净和转归和主要污染物危害。 3.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研究方法。 4.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与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五)饮用水卫生 1.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原因和流行特点,饮水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饮水氯化副产物与健康的关系。 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原则、方法和依据。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一、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 同培养方案总则。结合本专业特点,专门提出以下要求: 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把握临床检验的常规检查项目、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性能、使用、爱护、保养和有关的运算机知识。能够做好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一、学习年限 学制3年,完成全部培养内容并达到要求,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二、学位课程 硕士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15至18.5学分,总门数许多于6门。 1.公共必修课:3学分,同培养方案总则。 2.专业课: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专业课考试。(1)自学参考书及有关文献: (2)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专业的专题讲座,题目附后。 3.专业基础课:至少两门,必须修满3-5学分。 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 三、临床能力训练 本时期为二级学科基础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研究生通过培训,把握本专业差不多实验诊断、方法和技术,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和鉴不诊断,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培训方法为在检验科范畴内轮转,并参加相关科室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 1.轮转安排: 轮转专业:临床常规检查6个月(门诊3个月,病房3个月),临床化学检验6个月,临床免疫学检验6个月,临床血液学检验7个月(包括输血1个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6个月,急诊检验3个月,机动2个月。 选择参加专业查房和巡诊的科室为内科、儿科、传染科。必要时可结合与检验项目有关的科室参加查房。三年共要求参加查房20次,参加科巡诊4次。 2.轮转要求: [临检专业] (1)学习项目: ①要求把握: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剂的选择)。 ·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查,各项血液分析参数的应用及结果讲明;临检血细胞分析的质控与作图。 ·血涂片的形状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的变化;疟原虫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泌尿系疾病的尿液检查特点及鉴不诊断、尿妊娠试验。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乳糜尿检查,本周氏蛋白检查,Addis计数,含铁血黄素检查。·尿液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讲明。 ·大便外观描述及显微镜检查,消化道疾病的粪便特点及鉴不诊断,便潜血。 ·脑脊髓液外观、颜色、透亮度、蛋白、糖、氯化物测定,细胞计数与分类,不同神经系统疾病脑脊髓液的鉴不诊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