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培训讲学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培训讲学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培训讲学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培训讲学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

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T

U = EIRP

E

– Loss

U

+ G/T

Sat

C/T

D = EIRP

S

– Loss

D

+ G/T

E/S

式中的EIRP

E 和EIRP

S

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

U

和Loss

D

分别为总的

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 和G/T

E/S

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

质因数。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N与C/T 的关系

C/N与C/T的关系式为

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

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I与C/IM

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

C/I

XP_D 、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

和C/I

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

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 C/IM 。

C/N与C/I的合成

由多项 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

(C/N

Total )-1 = (C/N

U

)-1 + (C/N

D

)–1

(C/I

Total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 (C/IM)-1 + (C/I

XP_D

)-1 + (C/I

AS_D

)-1

(C/(N+I))-1 = (C/N

Total )-1 + (C/I

Total

)–1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和C/I求取总的C/(N+I)的步骤也可为

(C/(N+I)

U )-1 = (C/N

U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C/(N+I)

D )-1 = (C/N

D

)-1 + (C/I

XP_D

)-1 + (C/I

AS_D

)-1 + (C/IM)-1

(C/(N+I))-1 = (C/(N+I)

U )-1 + (C/(N+I)

D

)–1

上述两种不同计算步骤所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系统所需的Eb/N

与C/N

数字载波解调器对载波的每bit能量与噪声密度之比Eb/N

通常有一个最低要求,由此数据可以求出系统所需要的最低C/N。

[C/N] = [Eb/N

0] + 20log(R

Data

) – [BW

N

]

上式中的R

Data

为真数形式的载波数据速率或信息速率,其余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系统余量

系统余量为系统的C/(N+I)与系统所需最低C/N之差值。

数字载波的链路预算

设计卫星通信线路时,通常先选定通信卫星和工作频段,根据卫星转发器的性能参数和用户需求,选择系统所用的天线口径、调制和编码方式,然后通过链路计算,验证所设计线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合理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略有余量,同时使系统所占用的转发器功率资源与带宽资源相平衡。如果链路预算结果表明,在功率与带宽相平衡时所得的系统余量过大或不足,可以改变天线口径,或调制、编码参数,对系统进行优化。

考虑到目前的话音、数据通信和电视广播的主流是数字化,这里只介绍数字载波的链路预算表。表中列举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它们共用一个36MHz带宽的C波段转发器。

载波带宽

计算载波带宽时,通常按下式先从被传输的信息速率、纠错码率和调制方式,求出符号速率。

符号速率 = (信息速率 / FEC编码率 / R-S编码率)* 调制因子

如果有报头的话,应将其计入信息速率中。前向纠错(FEC)编码率通常为1/2、2/3、3/4、5/6和7/8,Reed-Solomon编码率常用188/204。BPSK、QPSK、8PSK 和16QAM的调制因子分别为1、1/2、1/3和1/4。

载波噪声带宽和占用带宽的取值应分别为符号速率的1.2倍和1.4倍。部分设备商强调其调制波的占用带宽可压缩到符号速率的1.35倍甚至1.3倍,但通常不被卫星操作者所接受。

在链路预算中,载波噪声带宽将被用于计算C/T、C/N和E

b /N

之间的关系,占

用带宽将被用于决定载波工作频率,以及计算载波的输出和输入回退量。

输出和输入回退

通信转发器的功放级多采用行波管放大器(TWTA)或固态功率放大器(SSPA)。这两种放大器在最大输出功率点附近的输出/输入关系曲线为非线性。多载波工作于同一个转发器时,为了避免非线性放大器产生的交调干扰,必须使使放大器工作在线性状态。这时,整个转发器的输出功率远低于最大功率。采用TWTA的转发器在线性工作状态时的输出功率,通常比最大功率低 4.5dB。也就是说,整个转发器的输出线性回退约为4.5dB。

转发器的输入回退量可根据输出回退量,在放大器输出/输入关系曲线中查得。对于采用TWTA的转发器,输入回退量一般比输出回退大6dB上下。对应于4.5dB的输出线性回退,转发器的输入线性回退约为10.5dB。

在链路预算中,载波输出回退和输入回退将分别被用于计算载波的下行和上行EIRP。

用户载波的功率分配

功率和带宽同为转发器的重要资源。用户所能占用的转发器功率应与他向卫星公司租用的转发器带宽相平衡。在一般情况下,用户载波所占用的转发器功率与转发器总功率的比值,应该和用户租用带宽占转发器总带宽的比例大致相等。

载波功率的输出回退值与转发器线性回退之差值,即为载波占用转发器功率的比例。当载波在转发器中的功率占用率与带宽占用率相平衡时,

OBO C = OBO Xpd + 10 lg (BW Xpd / BW C)

式中,OBO

C 为载波的输出回退值,OBO

Xpd

为转发器的线性输出回退值,BW

Xpd

BW

C

分别为转发器带宽和载波租用带宽。上式表明,转发器的线性输出回退值越低,或者载波带宽越宽,载波所分配到的功率就越高;转发器带宽越宽,载波所分配到的功率就越低。

SFD与上行EIRP

转发器的饱和通量密度SFD反映卫星信道的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越高,所要求的上行功率就越低。不过,一味提高SFD并不是好事。因为降低上行功率的同时,也将相应降低上行载噪比和上行抗干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调整转发器信道单元中的可变衰耗器,可以改变SFD的数值。因此,在转发器参数表中,一般会注明SFD是某个衰减档的对应值。在取用SFD参数时,应该根据参数表中的参考衰减档与转发器当前所用衰减档的差值,对参数表中的SFD数值加以修正。

上行载波的EIRP可按下式求得,

EIRP

E = SFD - 载波输入回退 - G

+ 上行传输损耗

式中的G

为单位面积的标准天线增益。

载波的上行EIRP用于计算上行G/T与上行站的天线发送增益和功放输出功率。

上行和下行C/T

C/T为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之比,上行与下行C/T的计算公式均为,

C/T = EIRP - 传输损耗 + G/T

计算上行C/T时,上式中的EIRP为载波的上行EIRP,传输损耗为上行损耗,G/T为转发器参数。计算下行C/T时,上式中的EIRP为载波的下行EIRP,传输损耗为下行损耗,G/T为地面接收系统的参数。

链路预算的对象也可以是C/N,它与C/T的关系为,

C/N = C/T - BW

N

- k

式中,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k为波兹曼常数。

三项干扰因素的估算

在链路预算中,除了上行与下行的C/T或C/N外,通常还需考虑反极化干扰、邻星干扰和交调干扰等因素。这三项干扰因素的计算,因数据不足而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由于它们对链路预算结果的影响很有限,为此,通常只采用简化的估算方法。

反极化干扰应考虑被干扰信号与反极化干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之比,以及地面天线和卫星收发天线的极化隔离度的综合影响。假设两个极化的转发器的工作状态相同,两个极化的载波都只占用转发器平均功率,反极化干扰的载波干扰比C/I即可简化为天线极化隔离度的综合影响。

一般而言,在邻星干扰中,下行干扰起决定作用。邻星干扰的C/I大致由双方载波在接收站点的下行EIRP谱密度之比与接收天线的偏轴增益差(地面天线指向所用卫星的最大接收增益与指向邻星的偏轴接收增益之差值)决定。

卫星操作者通常都要求用户为发送多载波的上行站功放预留足够的线性回退。因此,交调干扰可以只考虑由转发器引起的部分。交调干扰的C/I大致由转发器的线性回退量和相邻载波与被计算载波的功率谱密度之比决定。

链路载噪比与系统余量

链路预算需要综合考虑上行C/N与下行C/N、以及各种干扰所产生的C/I,最后求得相关载波链路的系统C/N。相关算式为

(C/N)

Total -1 = (C/(N+I))

Up

-1 + (C/(N+I))

Dn

-1

= ((C/N)

Up -1+ (C/I)

XpdUp

-1+ (C/I)

AdjUp

-1) + ((C/N)

Dn

-1+ (C/I)

XpdDn

-1+

(C/I)

AdjDn -1 + (C/I)

IM

-1)

上式中,(C/(N+I))

Up 和(C/(N+I))

Dn

分别为上行和下行的载波与噪声干扰比,

(C/I)

XpdUp 和(C/I)

XpdDn

分别为上行和下行的载波与反极化干扰比,(C/I)

AdjUp

(C/I)

AdjDn 分别为上行和下行的载波与邻星干扰比,(C/I)

IM

为下行载波与交调干

扰比。上式中,所有的原为对数形式的载波噪声比和载波干扰比,都需在换算为真数后,再进行倒数求和计算。由此得到的系统C/N,还得再次换算为常用的对数形式,单位为dB。

采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式的数字载波,都对应有一个最低要求的E

b /N

值。通

过换算,可以求得相关载波所需的最低C/N值。

载波链路的系统C/N估算值与载波所需的最低C/N值之差,为相关载波的系统余量。在不考虑降雨衰耗时,系统余量以1到2dB较为合适。余量太低时,系统工作将不够稳定;余量过高时,将增加不必要的设备成本。

干扰估算的简化处理

上一节中,系统C/N也可通过综合上下行C/N与上下行C/I求得。算式可以相应变化为

(C/N)

Total -1 = (C/N)

Up&Dn

-1 + (C/I)

Up&Dn

-1

= ((C/N)

Up -1+ (C/N)

Dn

-1) + ((C/I)

XpdUp

-1+ (C/I)

AdjUp

-1+ (C/I)

XpdDn

-1+

(C/I)

AdjDn -1 + (C/I)

IM

-1)

一般说来,载波噪声比(C/N)

Up&Dn 的估算结果较为准确,而载波干扰比(C/I)

Up&Dn

的估算结果较为粗糙。

实践中发现,当C频段的接收天线口径不小于3米时,(C/N)

Up&Dn 与(C/N)

Total

差值通常为0.5到1dB;当Ku频段的接收天线口径不小于1.2米时,(C/N)

Up&Dn 与(C/N)

Total

的差值通常为1到2dB。为此,在上述接收天线口径条件下,可以

省略本来就有些自欺欺人的载波干扰比估算。链路估算时,可以只计算上下行链路的综合C/N,然后减去0.5到2dB的干扰因素。如此的链路估算结果,与各家卫星公司所算得的高低不同的结果相比,误差多半在1dB以内。

Ku频段的雨衰备余和上行功率控制

上述链路预算表中,只计算晴空条件下的结果。用于C频段时,系统余量可为1.5dB,或略高。用于Ku频段时,还需考虑雨衰备余量。中国各地在99.9%可用度的雨衰量可参考Ku频段雨衰表。

对下行站而言,对付雨衰只能用预留备余量的消极办法。工作于Ku频段的上行站应尽可能采用上行功率控制,以抵消雨衰的影响。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9)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9)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0)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1)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卫星通信系统简介 (13) 一、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二、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17) 三、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 (20) 第二节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一、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环境 (22) 二、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3) 第三节国内中外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 (26) 一、国外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 (28) (一)第一代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28) (二)国外典型中低轨宽带星座建设计划 (31) 二、国内主要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33) (一)航天科技集团“鸿雁”星座 (34) (二)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 (35) (三)中国电科集团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36) (四)银河航天“银河Galaxy”5G 星座 (36) (五)国电高科天启物联网星座 (37) 第四节2019-2020年低轨通信卫星产业正在兴起 (37) 一、卫星按用途分类,通信类占比最大 (37) 二、我国新发卫星通信类占比快速提升 (39) 三、美国在轨卫星远多于其他国家 (40) 四、卫星按轨道分类——低轨正在兴起 (41) 五、低轨卫星系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43) 六、新发卫星中低轨占比逐渐提升 (43) 七、2020年预计我国低轨卫星市场空间达4000亿元 (44) 第五节美国优先布局,中国也已起步 (46) 一、美国低轨卫星系统:已规划上万颗卫星 (46) 二、相比美国,中国低轨卫星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51)

卫星通信中的常见问题

问题: 5、降雨损耗及链路可用度 6、饱和通量密度 7、转发器的增益 8、连路计算 9、系统容量估算 5、降雨损耗及链路可用度: ①降雨对链路的影响:降雨会导致电磁波的散射并且会吸收无线电波的能量;降雨的衰减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因此Ku波段的降雨衰减要比C波段严重;水平极化的降雨衰减要比垂直极化的降雨衰减要大;雨衰会产生噪声,衰减和噪声对卫星链路性能的影响在上、下行链路的雨衰余量中考虑。 降雨对天线罩的影响:对半球形的天线罩,降雨会产生一个厚度不均匀的水层,水层将导致吸收损耗和反射损耗(1mm厚的水层所产生的损耗是14dB)。 降雨会导致信号的去极化:雨滴通过大气层时略带椭圆形,主轴方向对电场分量的影响不同于次轴方向对电场分量的影响,其结果就是使电波变成了椭圆极化波;对圆极化波的影响大于线性极化波,为了弥补降雨引起的去极化,需要安装去极化装备。 ②链路可用度: 定义:在一年中% p的时间内,链路的误比特率不超过一个给定的门限值 p的概率,称为链路可用度。因此链路可用度表示含义是:一 b

年中经过该链路传输的误比特率性能优于门限b p 的时间百分比。为了使链路可用度达到要求,定义一个门限载噪比C/N []th 和余量[M],余量[M]包括雨衰余量、系统余量以及设备余量等,因此设计系统应该达到的载噪比为:[][M](dB)[]C C N N th =+。 6、饱和通量密度: 卫星转发器的行波管放大器(TWTA )存在输出功率饱和现象,由此定义:使TWTA 达到饱和时接收天线所要求的通量密度为饱和通量密度,用s ψ表示。卫星转发器的饱和通量密度也称为卫星转发器的灵敏度。 如果用[]EIRP S 表示能使卫星接收天线达到饱和通量密度所要求的地球站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则有: 2 4[][][]10lg( )s s s LOSS EIRP π ψλ =-+ 显然,2 4[][][]10lg( )s s s LOSS EIRP π ψλ =+-,这样,如果知道卫星接收系统 的设计参数s ψ以及系统的工作频率、各种传输损耗,就可以计算单一载波时地球站的[]EIRP S 。 7、转发器的增益: 卫星转发器的三个主要参数为[]G T 、S ψ与EIRP 。[]G T 和S ψ(饱和通量密度)反映卫星接收系统在其服务区内的性能,它们与卫星接收天线的增益分布线性相关。EIRP 反映转发器的下行功率,它与卫星发送天线的增益分布线性相关。

卫星链路计算软件Satmaster帮助(精)

上下行部分 Site Name / Location Enter the literal name of the site where the earth station is located up to a maximum of 40 characters (18 for country data files Example input for country data files (18 characters maximum "Liverpool" Example input for all other forms (40 characters maximum "Liverpool, Merseyside, England." 基站名称 输入基站所处位置的名称,最多 40个字母。 国家数据文件名举例(最多 18个字母 :liverpool 其他格式输入举例:"Liverpool, Merseyside, England." Site Latitude Enter the latitude of the site where the earth station is located. This must be entered in decimal degrees with the suffix N for north and S for South. No spaces are allowed. Examples 53.33N or 27.89S Important Note: When entering data into country data files latitudes are required in degrees and minutes format as obtained from maps and atlases. In this case the fractional part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minutes and cannot exceed 59. In all other cases input in decimal degrees are assumed. A conversion facility is provided under the calculate menu.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成本领先战略概述 (9) 第一节报告简介 (9) 第二节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重要性及作用 (10) 一、成本领先战略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基础 (10) 二、成本领先战略还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 (10) 二、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11) 三、是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11) 四、是企业扩展市场、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五、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12) 第三节企业成本领先战略的特性 (12) 一、长期性 (12) 二、全局性 (13) 三、外向性 (13) 四、竞争性 (13) 五、动态性 (13)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通信卫星运营概述 (14) 第二节我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14) 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5)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5) (2)香港地区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6)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17) 三、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9) (1)通信卫星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19) (2)卫星通信向高频段发展 (19) (3)多波束天线技术趋于成熟 (20) 四、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20) 五、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0) (1)周期性 (20) (2)区域性 (20) (3)季节性 (20) 六、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 (21) (1)上下游行业 (21) (2)上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21) 七、产品进口国的相关进口政策及贸易摩擦的影响 (21)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一、卫星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二、卫星通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5) 三、通信卫星运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6) 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通信卫星运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7)

完整word版,1、卫星链路通信系统与SIMULINK仿真(上行链路)

卫星链路通信系统与SIMULINK仿真<上行链路) 一、实验内容 题目1 题目内容:理解信源编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作用,研究SCPC系统中PCM编码方式。利用MATLAB/SIMULINK通信模块库提供的基本模块搭建、编写PCM信源编码/译码模块,完成语音信号的编码/译码过程。通过参数设置,完成基本的运行调试,得到相关的运行结果,验证仿真过程的正确性。 1.实现框图 图1PCM信源编码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2接收端PCM 译码与发送端结果显示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PCM 解调得到的信号和发送端信号是相同的频率,验证了PCM 调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是解调得到的信号和原有信号相比出现了时延的情况,这也说明在通信过程中此类情况无避免。题目2 题目内容:了解SCPC 系统中信号调制/解调的实现机制。利用MATLAB/SIMULINK 通信模块库提供的基本模块搭建、编写BPSK(QPSK>调制/解调模块,完成信号的调制/解调的过程,并输出调制/解调前后的星座图和频谱图。1. 实现框图 图3信号调制/解调过程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Transmit Filter1Transmit Filter Modulator Baseband Demodulator Baseband Generator Channel

图4发送地球站端QPSK调制后的星座图 图5接收解调信号星座图 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信号经过调制解调并叠加噪声之后,接收信号的星座图出现了明显的抖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相位模糊,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信噪比的值越大,星座图点的分布越集中,与发送端信号相比,误码率也越低,相反,信噪比越小,星座图点的分布越分散,误码率也越低。 题目3

2020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0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一、低轨卫星风起,产业链迎重大机遇 (一)卫星通信系统概览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转发器作为中继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的通信方式。根据中国卫通招股说明书,卫星通信系统是以人造通信卫星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利用卫星中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是卫星空间段,主要包括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通信卫星,以及对卫星进行跟踪、遥测及指令的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卫星地面段以用户主站为主体,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以及用户主站与“陆地链路”相匹配的接口。卫星通信具有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部署快速灵活、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等优点,可以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广域无缝隙覆盖。 按照卫星轨道平台的高度可以把卫星分为静止、中轨和低轨: 1)低轨卫星(LEO)的轨道高度范围为 500-2000km,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卫星轨道低,信号传播时延短,

(二)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拉动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收入快速增长

2)地面设备制造业总收入 1252 亿美元,YoY+5%,占比卫星产业 45%。其中,消费设备(卫星电视、广播和宽带设备)收入为 181 亿美元,GNSS 导航设备收入933 亿美元,网络设备(VSAT,网关等)收入为 138 亿美元。导航设备和网络设备收入有所增长,消费设备收入持平或略微减少。 3)卫星制造业总收入 195 亿美元,YoY+26%,占比卫星产业 7%。其中,美国卫星制造产业收入 115 亿美元,占比约 59%,其他国家总计 80 亿美元,占比约 41%。2018 年共发射 314 颗卫星,YoY-10%。 4)发射服务业总收入 62 亿美元,YoY+34%,占比卫星产业 2%。2018 年共有 114 次轨道发射,93 次是商业发射,15 次是空间飞行器,6 次不是商业发射。其中,美国商业卫星发射业务收入份额占比为 37%。 商用通信卫星发射拉动 18 年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收入增长。根据《卫星报告》,2017-2018 年全球分别发射了 345/314 颗卫星,虽然卫星整体新增发射数量同比减少约10%,但2018 年卫星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6%,发射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了 34%。从卫星数量占比来看,商用通信卫星和研究与开发卫星占比大幅提升,其中遥感卫星占比大幅下降,由于卫星寿命基本在 5-15

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计算与模拟

综合课程设计 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计算与模拟 姓名: 学号: 一、课程设计内容及基本参数

1、 设计目的 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终端用户数量不断扩大、新业务不断增加,这对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卫星通信系统以其全球覆盖性、固定的广播能力、按需灵活分配带宽以及支持移动终端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向全球用户提供互联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的补充方案。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卫星通信技术有了基本的了解。本课程设计基于已学的的基本理论,对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进行计算和模拟,从而掌握卫星通信信道链路参数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影响卫星通信信道性能的因素。同时熟悉Matlab 编程仿真过程,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 2、 基本参数列表 表1 根据学号得到的系统参数3、 涉及公式 1) ITU 法计算雨衰值: ),()(βα p p R L R K A =(dB) (1) 其中,p R 为降雨率,单位为mm/h ,β为仰角,可以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获得 0779.041.1-?=f α (255.0≤≤f ) (2) 42 .251021.4f K ??=- (549.0≤≤f ) (3)

上式中频率f 的计算单位为GHz 。 雨衰距离: 14766.03]sin )108.1232.0(1041.7[),(---?-+?=ββp p p R R R L (km) (4) 2)ITU 法计算氧、水蒸气分子吸收损耗值: 氧分子损耗率,对于57GHZ 以下的频段,可以按下式近似计算 3230226.09 4.81[7.1910]100.227(57) 1.50 f f f γ--=?++??+-+(dB/km) (5) 对流层氧气的等效高度0h 和水蒸气的等效高度可分别按如下公式确定: 06(57)h km f GHz =< 因此,对于氧分子的吸收损耗为: 002h R O γ= (dB) (6) 水蒸气分子损耗率与频率和水蒸气密度 )/(3m g p w 有关,对于350GHz 以下频段,都可以用下式计算(dB/km): 242223.610.68.9[0.050.0021]10(22.7)8.5(183.3)9.0(325.4)26.3 w w w p f p f f f γ-=++++???-+-+-+ (7) 对流层水蒸气等效高度w h 可按如下公式确定: ]4 )4.325(5.26)3.183(0.55)2.22(0.31[2220+-++-++-+=f f f h h w w (km) (350f GHz <) (8) 其中,0w h 取2.1km 。 同样,对于水蒸气分子的吸收损耗为: w w O H h R γ=2 (dB) (9) 3)给出经纬度,计算卫星于地面距离及仰角β; 同步卫星的经度s θ,地心角θ定义为从地心点看卫星与卫星终端之间的夹角,卫星终端所在地的经度和纬度(L L φθ,),卫星距地球中心的距离近似为42164.2r km =,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155e R km =。 )cos(cos cos S L L θθφθ-= (10) θcos 222r R r R d e e -+= (11) 如图1所示,A 为卫星,B 为地心,C 为地球站,仰角为地球站与卫星连线与水平 C

卫星通信

我国卫星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1-01-28 14:47:01) 转载▼ 标签: 分类:我国卫星通信 科技 中国 卫星通信 卫星应用 应急通信 it 我国独资和中外合资经营卫星的公司有4家,内地2家,香港2家。4家公司现有8颗通信卫星在轨运行提供业务,这些卫星是亚星-2、亚星-3S,亚星-4、亚太-v、亚太-1A、亚太-2R,中卫-1和鑫诺-1。以上卫星共有329个转发器 单元。其中C频段218个,Ku频段111个。上述卫星覆 盖了中国本土及其周边国家以及亚太等部分地区。据初步 统计8颗卫星的转发器出租率为40%左右。此外,为开展 国际业务需要,有关单位还租用了国外多颗通信卫星的转 发器,有国际通信卫星、泛美通信卫星、银河-3R及热鸟- 3通信卫星。 把卫星通信业务市场按应用领域分为公众通信应用领域、专用及增值业务应用领域、广播电视应用领域及应急

通信应用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批准建立的卫星通信网有179个,各类双向通信地球站1万多座,单收站4万多个。整个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现有广播电视地球上行站34个,全国卫星电视接收站约有60多万个。40余家VSAT业务提供商的VSAT小站达3万多个。此外有数十辆具有C/Ku频段的应急通信车辆;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提供服务的全球星卫星电话2929套,Inmarsat移动台数百个。 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各个运营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铺设陆地和海底光缆,其容量之大和价格之低廉,卫星通信面临巨大的挑战。卫星通信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1实现直接到户是卫星业务市场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其中面向消费用户的视频直播业务、宽带移动无线接

卫星链路计算公式

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 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 上行和下行C/T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T U=EIRP E - Loss U + G/T sat C/T D = EIRP s —Loss D + G/T E/S 式中的EIRF E和EIRF S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 Loss u和L OSS D分别为总的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和G/T E/S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因数。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N 与C/T 的关系 C/N 与C/T 的关系式为 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 式中的k 为波兹曼常数,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 C/I 与C/IM 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n C/I XP_D、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和C/I AS_Do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C/IM 。 C/N 与C/I 的合成 由多项C/N 和C/I 求取总的C/N、C/I 、以及C/(N+I) 的算式为 (C/N Total ) -1 = (C/N U ) -1 + (C/N D ) -1 - 1 -1 -1 -1 -1 -1 (C/I Total ) = (C/I XP_U) + (C/I AS_U) + (C/IM) + (C/I XP_D) + (C/I AS_D) (C/(N+I)) -1 = (C/N Total ) -1 + (C/I Total )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 和C/I 求取总的C/(N+I) 的步骤也可为 (C/(N+I) u ) -1 = (C/N u )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一、电磁波 振动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叫做电磁波。 由收音机收到的无线电广播信号,由电视机收到的高频 电视信号,医院里物理治疗用的红外线,消毒和杀菌用的紫外线,透视照相用的X射线,以及各种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 人们用频率、波长和波速来描述电磁波的性质。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电场强度矢量E(或磁场强度矢量H)进行完全振动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波长是指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波速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通常用v 表示。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v=λf 如果一电磁波在一秒内振动一次,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1Hz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速的单位是m/s(米/秒) ,波长的单位是m(米) ,频率的单位是Hz. 对于无线电信号,它属于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每秒约前进30万公里。 例如:对于一个频率为98MHz的调频广播节目,其波长为300,000,000米除98,000,000Hz,等于3.06米。 不同的频率的(或不同波长)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用途。人们按照其频率或波长的不同把电磁波分为不同的种类,频率在300GHz(1GHz=109Hz)以下的波称为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广播,电视或其他通讯。频率在3×1011Hz-4×1014Hz 之间的波称为红外线,它的显著特点是给人以“热”的感觉,常用于医学上的物理治疗或红外线加热,探测等,频率在3.84×1014HZ-7.69×1014Hz之间的波为可见光,它能引起人们的视觉,频率在8×1014Hz-3×1017Hz之间的波称为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用于杀菌,消毒,频率在3×1017 Hz-5×1019Hz之间的波称为X射线(或伦琴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于金属探测,人体透视等,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培训讲学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 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 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T U = EIRP E – Loss U + G/T Sat C/T D = EIRP S – Loss D + G/T E/S 式中的EIRP E 和EIRP S 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 U 和Loss D 分别为总的 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 和G/T E/S 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 质因数。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N与C/T 的关系 C/N与C/T的关系式为 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 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I与C/IM 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 和 C/I XP_D 、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 和C/I 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 多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 C/IM 。 C/N与C/I的合成 由多项 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 (C/N Total )-1 = (C/N U )-1 + (C/N D )–1 (C/I Total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 (C/IM)-1 + (C/I XP_D )-1 + (C/I AS_D )-1 (C/(N+I))-1 = (C/N Total )-1 + (C/I Total )–1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低轨宽带卫星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目录 一、低轨卫星移动通信 (4) 1、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5) 2、低轨道宽带卫星已经初见成型 (6) 3、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产业生态 (10) 4、低轨道卫星物联网应用 (11) 二、频率资源对低轨宽带卫星的发展至关重要 (15) 1、太空互联网是低轨卫星系统的演进方向 (15) 2、从频率资源看太空互联网发展趋势 (17) 3、太空互联网产业链状况 (20) 4、卫星通信产业中的频率状况 (21) 三、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2) 1、卫星行业发展趋势 (22) 2、低轨卫星通信相关公司 (24) (1)吉利:布局卫星领域 (24) (2)银河航天 (25) (3)中国卫通 (27) (4)中国卫星 (29)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迎来爆发期。近年来,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增强的促进下,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趋势。由于低轨道卫星重量轻,卫星数量大,覆盖范围广,研发迭代周期短,成本低廉,便于组网。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组成的星座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来保证无线通信系统的质量和高可靠性。同时多址、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已经为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国外的星链计划和OneWeb星座、国内的鸿雁星座和虹云星座都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一旦完成部署,可满足全球宽带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化接入需求,也可满足应急通信、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工业物联网、无人化设备远程遥控等对信息交互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需求,从而构建以卫星通信为基础的太空互联网。 频率资源将是低轨卫星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航天领域,频段轨道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卫星公司需要采取申报的方式向相关机构申请使用资格。国际规则中的轨道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后申报方不能对先申报国家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低轨卫星要提供通信服务需要组网。低轨卫星星座由众多小卫星组成,当一部分卫星无法工作时,公司可以发射新的卫星进行补网,不会将整个资源让给别家。所以在低轨星座领域,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在频率资源的使用方面,太空互联网的设计上将以更多的技术创新,开辟更多可用的资源,这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国内低轨卫星行业发展演进加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通信卫星在承载能力、输出功率、使用寿命、灵活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取

北斗卫星通信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DOC)

北斗卫星通信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目录 1.北斗卫星系统简介 (3) 2.水利行业应用需求 (4) 2.1.水利工程测量 (4) 2.2.水情监测 (5) 2.3.水利设备监控 (6) 3.短报文通信在水情监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6) 3.1.短报文通信介绍 (7) 3.1.1.通信方式 (7) 3.1.2.通信优点 (8) 3.1.3.通信缺点 (8) 3.2.应用方案 (9) 3.2.1.硬件配置 (9) 3.2.2.服务提供 (9) 3.2.3.通信保障 (9) 3.2.4.系统整体结构 (10) 3.3.实际应用项目介绍 (10)

1.北斗卫星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是一个提供全中国范围内的卫星定位系统。它是中国自主开发的用于地面定位的卫星系统,现在已发展成为可供民用定位和数据通信的系统。系统包括“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北斗一代空间部分由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北斗二代空间部分由5 颗静止轨道卫星、27 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和3 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成。 北斗卫星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空间卫星,地面站(LES)及分理平台(河南北斗卫星导航平台)和用户终端。 图1 北斗卫星系统结构 (1)空间卫星:空间卫星部分由2~3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负责执行地面中心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双向无线电信号中继任务。每颗卫星的主要载荷是变频转发器,以及覆盖定位通信区域点的全球波束或区域波束天线。每颗卫星都有2个波束,定位在太平洋、印度洋二个区域。两颗工作卫星的波束分别为1、2、3、4。一颗备用星的波束为5、6。两颗卫星都可以覆盖中国全境。覆盖范围:北纬5~55度,东经70~145度。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地面站:终端与终端之间相互通信的中转站。其功能是完成与卫星之间上、下行数据的处理;对各类用户发送的业务请求进行响应处理,完成全部用户定位数据的处理工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37499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磁波常识 一、电磁波 振动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叫做电磁波。 由收音机收到的无线电广播信号,由电视机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医院里物理治疗用的红外线,消毒和杀菌用的紫外线,透视照相用的X射线,以及各种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 人们用频率、波长和波速来描述电磁波的性质。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电场强度矢量E(或磁场强度矢量H)进行完全振动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波长是指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波速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通常用v表示。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v=λf 如果一电磁波在一秒内振动一次,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 1Hz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速的单位是m/s(米/秒) ,波长的单位是m(米) ,频率的单位是Hz. 对于无线电信号,它属于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每秒约前进30万公里。 例如:对于一个频率为98MHz的调频广播节目,其波长为300,000,000米除98,000,000Hz,等于3.06米。 不同的频率的(或不同波长)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用途。人们按照其频率或波长的不同把电磁波分为不同的种类,频率在300GHz(1GHz=109Hz)以下的波称为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广播,电视

或其他通讯。频率在3×1011Hz-4×1014Hz之间的波称为红外线,它的显著特点是给人以“热”的感觉,常用于医学上的物理治疗或红外线加热,探测等,频率在3.84×1014HZ-7.69×1014Hz之间的波为可见光,它能引起人们的视觉,频率在8×1014Hz-3×1017Hz之间的波称为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用于杀菌,消毒,频率在3×1017 Hz-5×1019Hz之间的波称为X射线(或伦琴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于金属探测,人体透视等,在原子核物理中还有频率为1018Hz-1022Hz以上的射线,其穿透能力就更强了。 三、波段与频道 由于利用频率可以计算出波长,一个频率范围将对应一个波长范围,所以频段与波段具有同样的意思。两个叫法是对应的,也是通用的,在电视广播领域中,更多使用波段。 微波是指波长在微米级的无线电信号。 按照波长和用途不同,人们把无线电波又分成许多波段,如表1.1所示。 表1.1 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频道是指传送一个信号源节目所使用的频率(或波长)范围。通常一个频段(或波段)能够再分成多个频道。 四、极化方式

卫星通信地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概述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又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而宇宙 (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2(直接通信) (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间接通信) 第三种通信方式通常称为卫星通信,当卫星为静止卫星时称为静止卫星通信。 大多数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轨道在一定高度时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静止卫星是指卫星的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 35800km(为简单起见,经常称36000km)。 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 a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只要在卫星波束范围内两站之间的传 输与距离无关) b 覆盖面积大(三颗卫星即可覆盖所有地方),可进行多址通信(一发多收) c 通信频带宽(带宽为500M d 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e 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只要卫星覆盖到,均可建立地面站进行通信) f 可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 a 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做卫星发射的很少)。 b 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轨道与赤道平行,切线方向下来无法到达两 c 存在星蚀(卫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和日凌(地球在太阳和卫星之间)中断 ——(现今可通过处理缩短这种现象)

d 有较大的信号传输时延(发射和接受时间)和回波干扰。 2.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 通常卫星通信系统是由地球站、通信卫星(前两个为主要组成,负责卫星收发)、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后两个提供辅助功能,监测卫星、姿态调整等)4大部分组成的,如图所示。 (2 两个地球站通过通信卫星进行通信的卫星通信线路的组成如图所示,是由发端地球站,上、下行无线传输路径和收端地球站组成的。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卫星通信链路计算过程 星通信载波的链路计算方法为,先分别计算上行和下行链路的载波功率与等效噪声温度比C/T或者载波与噪声功率比C/N、以及载波与干扰功率比C/I,再求出考虑干扰因素的系统载噪比C/(N+I)和载波的系统余量。 上下行C/T 上行和下行C/T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C/T U = EIRP E – Loss U + G/T Sat C/T D = EIRP S – Loss D + G/T E/S 式中的EIRP E 和EIRP S 分别为载波的上行和下行EIRP,Loss U 和Loss D 分别为总的 上行和下行传输衰耗,G/T Sat 和G/T E/S 分别为卫星转发器和地球站的接收系统品质 因数。上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N与C/T 的关系 C/N与C/T的关系式为 C/N = C/T – k – BW N = C/T + 228.6 – BW N 式中的k为波兹曼常数,BW N 为载波噪声带宽。式中的数据均为对数形式。C/I与C/IM 卫星通信载波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上行和下行反极化干扰C/I XP_U 和 C/I XP_D 、以及上行和下行邻星干扰C/I AS_U 和C/I AS_D 。此外,还需考虑转发器在多 载波工作条件下的交调干扰 C/IM 。 C/N与C/I的合成 由多项 C/N和C/I求取总的C/N、C/I、以及C/(N+I)的算式为 (C/N Total )-1 = (C/N U )-1 + (C/N D )–1 (C/I Total )-1 = (C/I XP_U )-1 + (C/I AS_U )–1 + (C/IM)-1 + (C/I XP_D )-1 + (C/I AS_D )-1 (C/(N+I))-1 = (C/N Total )-1 + (C/I Total )–1 上述三个算式中的数据均为真数形式。 由多项C/N和C/I求取总的C/(N+I)的步骤也可为

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概述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又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而宇宙通信是指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它有三种形式: (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2)宇宙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间接通信) 第三种通信方式通常称为卫星通信,当卫星为静止卫星时称为静止卫星通信。 大多数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轨道在一定高度时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静止卫星是指卫星的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35800km (为简单起见,经常称36000km)。 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的优点 a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只要在卫星波束范围内两站之间的传 输与距离无关) b 覆盖面积大(三颗卫星即可覆盖所有地方),可进行多址通信(一发多收) c 通信频带宽(带宽为500M),传输容量大 d 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e 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只要卫星覆盖到,均可建立地面站进行通信) f 可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静止卫星通信的缺点 a 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做卫星发射的很少)。 b 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轨道与赤道平行,切线方向下来无法到达两 极),而且地球的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 c 存在星蚀(卫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和日凌(地球在太阳和卫星之间)中断 现象。——(现今可通过处理缩短这种现象)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卫星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全球卫星产业整体情况 (5) 一、卫星服务业 (7) 二、卫星制造业 (7) 三、卫星发射服务业 (8) 四、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 (9) 第二节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概况 (10) 一、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概况 (12) 1.1 全球在轨通信卫星统计 (12) 1.2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主要运营商 (14) 二、我国卫星通信产业概况 (14) 2.1 我国在轨通信卫星统计 (14) 2.2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历程 (15) 第三节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概况 (16) 一、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和优势 (16) 二、卫星移动通信用户领域 (17) 三、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发展历程和现状 (17) 四、全球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18) 4.1 Inmarsat (19) 4.2 铱星系统 (20) 4.3 全球星系统 (21) 4.4 Thuraya (22) 4.5 ORBCOMM (22) 五、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23) 第四节天通一号发射开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大幕 (23) 第五节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空间测算 (24) 一、现代战争对军事通信卫星依赖越来越高 (24) 二、军民融合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的必由之路 (25) 三、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空间测算 (25)

第六节卫星通信领域相关公司分析 (26) 一、杰赛科技 (26) 二、南京熊猫 (27) 三、海格通信 (27) 四、华力创通 (28) 五、振芯科技 (28) 六、特发信息 (29) 七、中国卫星 (29) 八、信威集团 (29) 九、华讯方舟 (30)

卫星链路通信系统与SIMULINK仿真(上行链路)

卫星链路通信系统与SIMULINK仿真(上行链路) 一、实验内容 题目1 题目内容:理解信源编码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作用,研究SCPC系统中PCM 编码方式。利用MATLAB/SIMULINK通信模块库提供的基本模块搭建、编写PCM信源编码/译码模块,完成语音信号的编码/译码过程。通过参数设置,完成基本的运行调试,得到相关的运行结果,验证仿真过程的正确性。 1.实现框图 图1 PCM信源编码 2.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2接收端PCM 译码与发送端结果显示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PCM 解调得到的信号和发送端信号是相同的频率,验证了PCM 调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是解调得到的信号和原有信号相比出现了时延的情况,这也说明在通信过程中此类情况无避免。 题目2 题目内容:了解SCPC 系统中信号调制/解调的实现机制。利用MATLAB/SIMULINK 通信模块库提供的基本模块搭建、编写BPSK(QPSK)调制/解调模块,完成信号的调制/解调的过程,并输出调制/解调前后的星座图和频谱图。 1. 实现框图 图3信号调制/解调过程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Transmit Filter1Transmit Filter Modulator Baseband Demodulator Baseband Generator Channel

图4发送地球站端QPSK调制后的星座图 图5接收解调信号星座图 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信号经过调制解调并叠加噪声之后,接收信号的星座图出现了明显的抖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相位模糊,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信噪比的值越大,星座图点的分布越集中,与发送端信号相比,误码率也越低,相反,信噪比越小,星座图点的分布越分散,误码率也越低。 题目3 题目内容:掌握SCPC系统中信道编码的实现过程,验证信道/译码在整个系统中的功能。利用MATLAB/SIMULINK通信模块库提供的基本模块搭建、编

亚太5号卫星通信链路技术

亚太5号卫星通信链路技术 通过卫星直接将电视信号传送到地面上的每家每户,用户用小型天线或简单的接收设备就能方便地接收到电视节目信号,此类方式称为直播卫星电视系统,又可称(DTH即直播到户)。我国中星9号直播卫星就属于这一类,简称直播星。这一类中采用的卫星可以是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如中星9号卫星,也可以采用大功率、高容量的通信卫星。如亚太5号通信卫星。亚太5号卫星承担着若干个卫星电视系统的传送任务,在卫星覆盖区内, 大部分地区的用户使用0.6m的小型抛物面天线及相应的接收设备就可以很方便地接收到它的信号。 隶属于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和美国劳拉天网公司(两家公司各投资一半)的亚太5号通信卫星,是2004年6月29日美国海上发射公司在太平洋海域的奥得赛发射平台上用俄罗斯与乌克兰共同开发的顶峰3SL型(Zenit-3SL)火箭发射升空的。虽然火箭在发射过程中曾出现过短暂的故障,但经过卫星的调整,最终进入预定的138°E地球同步静止轨位。鉴于亚太5号卫星隶属于两家公司故又称为Telstar 18卫星。 亚太5号卫星是一颗高功率大容量通信卫星, 采用的是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的FS1300型卫星平台,发射质量4640kg,在轨设计年限超过13年。该星工作在C,Ku 波段,具有38个C波段转发器(其中亚太公司拥有20个转发器,劳拉公司拥有18个转发器)和16个Ku波段转发器(其中亚太公司拥有9个转发器,劳拉公司拥有7个转发器)。亚太5号卫星C波段采用3.4~4.2GHz的下行频率、33~41dBw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覆盖亚洲、澳洲、太平洋群岛和夏威夷等地区。亚太5号卫星Ku波段采用采用12.25~12.75GHz的下行频率、45~59dBw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的两个波束分别覆盖中国、朝鲜半岛和南亚等地区,为亚太地区提供直播电视DTH、互联网、VSAT及洲际、全球通信与广播服务。 目前亚太5号通信卫星的Ku波段承担着长城(亚洲)卫星电视平台、香港有线电视卫星台、香港艺华卫星电视平台、数码天空卫星电视平台的传送任务,C波段还传送世华卫星电视平台及其他的卫星电视信号。 亚太地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率先通过租用国际卫星组织(INTELSAT的卫星转发器,对偏远地区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亚太地区还是首先拥有国内卫星系统的地区之一。如印度尼西亚的“帕拉帕”系统于1976年投入使用,它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第1个国内卫星系统。现在,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