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一、企业并购行为的原因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实现跳跃式甚至是几何式数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企业间的并购行为使产业资本从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由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行业,从而实现产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西方主流理论一般认为并购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但在实际的实证分析中历来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更多的实证分析也指出了大部分的并购其实是不成功的,并购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行为相比,我国企业的并购还有其特殊的背景:我国企业并购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时间短,内部交易、关联交易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且当前企业正处于旧体制未完全解体、新体制刚开始发生作用的特殊转轨时期,企业作为名义上的并购主体,在实施并购战略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出现了大量的非理性行为。

首先,企业的并购动机。分析并购绩效,我们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并购的动机,将并购动机和实际结果相比较,才能看出并购绩效的优劣。而且作为并购行为的出发点,并购动机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发现并购动机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就可以为用它们探索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途径提供思路。概括为以下动机:追求利润的动机。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清楚,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这是其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如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西方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企业兼并作为1种商品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它最初产生的动力就源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由于通过企业兼并可以提高经济规模,增加产品产量,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家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企业兼并的途径获得更大的利益。投资银行家受高额佣金的诱使,也在极力促使企业兼并的成功。因此,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动机刺激了企业兼并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动机。企业兼并的另一动力来源于竞争的巨大压力。有市场就会存在竞争,这几乎是市场经济中1条铁的法则。尽管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最根本上讲,竞争还是单位成本的竞争。哪一厂商产品的单位成本低,就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利润,从而在市场上站住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打败对手。当然,竞争的前提是其产品适销对路。以上两点仅仅是西方企业兼并的原始动力。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兼并的原始动力又是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企业并不仅仅由于某种原因进行兼并,实际的兼并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

二、企业并购整合的因素分析

西方学者认为,主要有5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西方企业兼并活动:(1)经营协同效应;(2)财务协同效应;(3)企业发展动机;(4)市场份额效应;(5)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一)管理能力协同程度并购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应当追求更高的管理效率。由于并购双方在整合前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具有剩余管理能力的企业如果能将剩余管理能力应用于管理能力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不足的企业,那么就

会形成管理协同程度,形成1+1>2的管理效应。反之,如果并购双方管理能力都较为低下,那么就会形成因难于管理而造成并购效率低下,整合失败,企业价值受到影响。(二)经营协同情况经营协同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成的。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行为。要实现这种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因此,同行业企业之间会通过合并的方式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收益。经营协同效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并购实现两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互补性,使要素在企业间实现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低要素需求。因此,在追求规模效益目标的并购活动中,企业的要素生产规模对并购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二是经营上的协同还表现在产业链的完整上,即纵向一体化的并购行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结构将会联系生产的各个环节,将市场上的交易行为转化到企业内部,进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无论是追求规模效应的扩大化生产、追求范围经济的横向一体化,还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为目的的纵向一体化,在并购中都需要考虑整合阶段的经营协同效应,以防止盲目并购行为造成的价值损失。(三)财务协调能力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并购双方的财务制度和规范产生的效益。主要包括由于税法、会计准则以及证券交易规范的要求所带来的整合后的货币效应,以及企业在资金运转的内部化、对外投资的内部化中所带来的财务运营能力的提高。并购双方通过财务整合能够实现充分利用财务与金融政策,降低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的目的,最终达到并购价值的实现。(四)企业文化的协同性整合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正因为如此,并购双方的文化与人员的整合是并购后整合的难点和重点,因此也成为影响整合协同效应和并购绩效的关键。

三、兼并对工厂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1、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对工厂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要求,使工厂保持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

2、兼并还能够使企业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情况下,在各个工厂中实现产品的单一化生产,避免由于产品品种的转换带来的生产时间的浪费,集中在一个工厂中大量进行单一品种生产,从而达到专业化生产的要求。

3、在某些场合中,企业兼并又能够解决由于专业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代化大生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多生产领域中要求实行连续化生产,在这些部门,各生产流程之间的密切配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兼并,特别是纵向兼并,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专业化引起的各生产流程的分离,将它们纳入同一工厂中,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节间隔,降低操作成本、运输成本,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规模经济的另一个层次是企业规模经济,通过兼并将许多工厂置于同一企业领导之下,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这主要表现在:1、节省管理费用。由于中、高层管理费用将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可以大大减少。2、多数企业可以对不同顾客或市场面进行专门化生产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他们各自的不同需要。而这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利用同一销售渠道来推销,利用相同技术扩散来生产,达到节约营销费用的效果。3、可以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发展、设计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迅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

术。4、企业规模的相对扩大,使得企业的直接筹资和借贷部比较容易,它有充足的财务能力采用各种新发明、新设备、新技术,适应环境和宏观经济的变化。

(2)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兼并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主要表现在通过兼并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财务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的税率有很大区别。由于这种区别,企业能够采取某些财务处理方法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蕤:《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浅析———基于并购双方整合视角》

[2]朱熙,陈祺:《企业并购行为背后的财富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及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一时之间并购盛行。但是由于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属性,使其在组织架构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与传统企业之间都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在并购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介绍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及特点,并且以滴滴并购优步中国为案例,对其并购动因及效益分析,旨在希望能够使得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标签:互联网;动因;效益;控制措施 1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互联网行业度过了辉煌的20年,实现了各个领域的高速发展,且仍以高速增长的趋势一路前行,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动力所在。与此同时,互联网产业内部掀起了巨大的并购浪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且采取并购措施。但在其过程中若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风险,贸然进行并购活动,不仅不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良好影响,反而可能会使企业陷入危机。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企业并购所产生的优势和劣势问题,做好对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从而保证并购活动顺利进行且获得满意的结果。 2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及特点 互联网企业并购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互联网的横向并购是指相同产业的互联网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对于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地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优酷和土豆的并购案就属于互联网企业中的横向并购案例。互联网的纵向并购是指在生产过或经营等环节中,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无论是对于加快生产流程,还是节约运输和仓储等费用都有着较大的好处。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就是当今国内互联网领域中最大的一起纵向并购的案例。混合并购指的是在生产和经营等环节中,彼此之间均无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并购行为。混合并购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由于互联网行业自身的属性以及其不断变化创新的发展特点,因此在并购环节上也显示出了一些与传统企业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1)互联网企业并购业务紧密联系且企业盈利能力强;(2)被并購企业有较强的潜在价值以及偿债能力。 3互联网企业并购动机及原因分析 2016年8月1日,占有国内最大打车软件市场的滴滴宣布与优步中国达成

公司绩效管理分析报告

XXX有限公司(制X課) 2006年1月份績效管理分析報告 核準: 審核: 制訂: 1. 前言 面對不斷往下壓價的市場和客戶,面對不斷往上增長的物

料和人工成本,面對越來越嚴格的品質要求.作爲企業經營管理者,逆境之中將面臨3種結局: 1. 糟糕的公司在抱怨中消亡; 2. 普通的公司在逆境中辛苦的經營; 3. 而卓越的公司則因此在變革中成長和壯大. 不要盲目把管理不善歸咎于人員素質,其影響力無論如何都是小於組織的,企業管理的真相是: 組織流程決定競爭力,管理工具決定執行力. 2.目錄

3.績效分析 3.1生産效率分析 3.1.1數據統計(每日產量分布) 制四課1月份每日績效統計

注:1月份產能合計1291514PCS.

其中,標準工時含有15%的寬放工時在內.效率平均值72.7%. 3.1.3數據分析: 3.1.3.1計算公式: 生産效率 = 産出工時÷出勤工時, 産出工時 = 生産數量×標準工時. 3.1.3.2指標說明: 生産效率是製造業工廠的綜合性管理指標,是産量和品質水準高低的綜合體 現.它反映出生産流程是否順暢、工人技術是否熟練、機器設備運轉是否良 好、物料供應是否適時……等等表現製造水準的各個方面 . 3.1.3.3數據解讀: 說明:從上表數據可以得出,我們目前的生産效率是令人滿意的. 深圳勞動密集型製造績優工廠的生産效率在80%以上,與他們相比,工廠只要堅持原路線,繼續穩抓整改,保持生產績效穩步前進.一定可以成為Cable加工行業中的僥僥者. 3.2品質效率分析 說明:1月份的進料檢驗批退率為0.09%.此比率不高.說明供應商的供貨品質基本上能滿足工廠的要求. 3.2.2制程檢驗: 制程不良數據統計(2006年1月)

近两年关于并购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15796711.html, 近两年关于并购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作者:赵利娟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企业逐步开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购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因而并购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本文梳理了近两年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并购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是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并购影响因素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程度的提高,我国逐步调整产业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也推动了我国并购板块的发展,但是并购是否能够实现价值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成为并购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梳理了近两年发表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主流杂志中,同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基金支持的研究主题为并购绩效的71篇文章(其中2016年37篇,2015年34篇),可以发现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仍然是目前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重点从以下三个具有一定创新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关于并购动因的研究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角度研究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并购活动根据并购双方主要经营业务范围上的差异以及并购战略动机划分为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基于不同战略目标的企业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是否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呢?以2007-2012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发生并且已经完成的境内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资产专用性与企业并购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 2003 - 2013 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评估并购方超额收益。发现国企采用现金支付、进行不同行业的并购可以获得正超额收益,民企采用股权等其它支付方式、进行完全相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并购可获得显著收益。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对东航、上航两家公司横向并购重组活动进行研究,并以并购战略动因的实现情况作为衡量并购绩效的标准,发现横向并购能够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但长期绩效并不显著。 从政府对企业并购干预的视角考察并购动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另一个研究视角。基于2004-2013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研究发现国企高管受政治晋升因素的影响,会在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支付价格的确定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偏好。,研究发现不同政府控制背景下的企业长短期并购绩效具有一定的差异。 二、关于跨国并购的研究

企业并购动因及效应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而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经营活动。它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动机,以及源于竞争压力。但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因。不同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目的,实现并购的价值。并购的具体动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可以充分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 实现规模效应 通过并购充分利用目标公司的制度优势和资源优势,从而使其规模迅速扩大,随着企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位成本呈下降趋势,进而企业的利润能够不断得到提高。因此,企业出于经济上理性的思考,追求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 2.可以以迅速占领目标市场, 获取竞争优势为目的为了开拓自身在该地域的市场领域,占领目标市场,甚至达到控制某行业市场的目的,收购公司需要迅速进入目标市场,并购正是收购公司进入目标市场的捷径。 同时,一些较晚进入目标市场的收购公司,为了在短时间内缩小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快速进入目标市场,特别愿意采取并购的方式。因为这可以使他获得竞争优势,增强其竞争实力。 3.可以获取各方面的协同效应并购重组可以实现协同效应,增强企业进入壁垒,建立优势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在不断的并购中完成企业的战略布局,通过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给同行业的竞争者或后进入者设置了障碍。由于地方保护及消费者偏好的问题存在,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一个地区的企业,可以赢得市场的准入条件,以及地方政府优惠的投资政策支持,进而可以控制市场资源,包括市场网络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 关系资源,这些优势资源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大规模的 必要保障。 二、企业并购带来的效应 企业并购,对于目标公司绩效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企业并购带来的正面效应 1.企业并购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及战略性调整 首先,企业并购有助于改变市场结构。通过整合产业链,整合市场参与者,减少和避免资本重叠和资本分散,将不断使市场结构趋于合理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其次,并购有利于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从而最终会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的调整 2.企业并购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收购公司通常拥有当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纯熟的经营管理方法、 垄断性的专利和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都可以注入到并购后的目标企业,加速目标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可以分享收购公司的整个市场渠道在经营上形成更好的渗透,使公司能够借助收购公司的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和管理机制,促进技术、产品、管理更好地融合,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3.企业并购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各类经济资源重组的过程。一方面它可以充分组合收购公司和目标企业的各种有利资源,通过优势互补,联合发展。提高经济资源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收购公司对企业并购,能够快速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增强企业资金、 技术能力、人才等优势。4.企业并购可以获得规模效应 收购公司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规模效应:一是生产方面。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投 作者简介:伍艳芳,湖南省娄底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企业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 伍艳芳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企业并购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企业并购可以促进存 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实力。本文笔者就当前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并购提供理论借鉴。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财务决策 伍艳芳:企业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 2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及整合研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及整合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也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加剧,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密切。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政府确定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期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舞台,摆脱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缺乏的瓶颈制约。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近年来也呈现逾来逾活跃的趋势。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并购与海外并购活动不仅起步较晚,而且也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 西方的跨国并购理论大多以西方先进国家的企业并购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并购实践适应性不强。中国出海并购的先行者们在缺乏经验情况下,迫切需要理论研究工作的及时跟进,通过理论的指导,来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基于无形资源的视角,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整合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实现理论的创新,并对海外并购整合的实践提出指导性建议。本文所遵循的研究思路为:首先以无形资源的价值创造功能、成本收益特征作为研究的契入点,提出了无形资源系统的概念;其次,从无形资源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跨国并购中优势无形资源转移与扩散途径的比较以及协同效应发挥作用的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与特点,基于系统环境适应性的要求,提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促进无形资源系统优化升级的并购动因理论;然后,分析了优势无形资源在跨国转移与扩散中存在的障碍,结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无形资源利用与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融合系统化的理念与工程化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无形资源整合系统工程的思路,阐述了中国企业海外购中无形资源整合的具体路径。 最后,本文还对企业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与企际关系资源三大关键无形资源子系统的整合路径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为导论。这部分主要叙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并对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逻辑思路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同时指出了本文预期可能的创新点。本章所呈现的研究逻辑框架与思维模式,不仅突出了论文的理论价值,而且还阐述了本文所提出的关于无形资源的整合思路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实践的指导作用。

并购绩效评价指标

对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探讨 摘要: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越发达,并购的频率就越高。虽然并购的最初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和竞争力提升为最终目的。因此不论并购活动的起初形式如何,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后,成功而有效的并购应以综合经营能力的提高来衡量。就企业并购后的绩效如何评价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并购、绩效评价、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1、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效益评价 (1)投资回收率,该指标是指并购公司兼并目标公司后取得的年净收入的增加额与兼并投资之比。即投资回收率=年净收入增加额/兼并总投资×100%。年净收入额增加额的计算主要是指并购公司兼并后取得集团的年净收入扣掉兼并前并购公司的年净收入的余额,衡量由于并购公司的兼并投资所产生的增量效益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2)剩余收益,该指标是指目标公司的营业利润超过预期最低受益的部分,这个预期收益是根据对目标公司的投资占用额和并购公司管理当局确定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确定的。如果目标公司的营业利润超过了并购公司预期的最低报酬率,就可能为集团带来剩余收益。同样也有利于目标公司。 (3)经济增加值,该指标可以测定公司在单一年份中所创造的货币经济价值,其定义如下:经济增加值=投入资本额×(投

入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者,经济增加值=调整后报告期营业净利润-投资资本费用。该指标的意义在于:它综合了公司投入资本规模、资本成本和资本收益等多种因素,作为一项并购投资,只有当投资者从目标公司的收益中,获得大于其投资的机会成本后,才表明股东从并购活动中获得了期值收益。在有效的金融环境中,资本成本反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由于各种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在同样投入资本规模及资本收益水平下,资本成本低的公司所获得的资本净收益更高,资本经营水平更好。 (4)市场增加值,市场增加值与经济增加值都是在资本收益中扣除资本成本,但经济增加值中的资本收益率及资本收益是以会计意义上的经营利润为计算依据的,而是厂增加值是以资产的市场为基础对企业业绩的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市场增加值=T期末公司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按期末公司资产的市场总价值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该指标认为公司用于创造利润的资本价值总额既不是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公司资产的经济价值,而是其市场价值,经济增加值指标比较适合评价具体某个年份的资本经营效益,而市场增加值是以未来预期现金流量为计算依据,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整个未来经营收益的预期。适合于评价公司中长期资本增加能力。 2、对并购后集团公司的财务效益评价——成本收益法 对于并购后集团公司可以从成本收益两方面全面地考察并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长期绩效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长期绩效研究 纵观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并购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热点。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总体而言,每次并购浪潮都发生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目前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股票市场上的并购层出不穷,其对资源重新配置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成功的并购对于企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从企业并购的实际情况看,失败的个案却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如何利用并购迅速成长和发展,政府如何对企业并购进行良性的引导和监管便成为很现实的问题。 对企业并购的研究,理论界一般都集中在并购动因和并购绩效两方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下,对中国企业并购理论以及长期并购绩效进行研究,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提高中国企业并购的绩效。本文的共设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这一部分主要将论文的整体研究思路及研究路径加以介绍,包括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及内容,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未来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为并购动因理论的系统分析和介绍。 这一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外传统的并购动因理论。然后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动因。第三部分是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这一部分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并购长期股票价值效应的研究文献。 首先介绍了计算并购绩效的事件分析方法。其次,分别将国内外相关的并购长期资本市场绩效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回顾。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讨论,找出目前我国并购绩效研究领域的不足,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第四部分是对上市公司并购的长期期资本市场绩效衡量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这一部分运用国外规范的长期期事件研究法——连续持有超常收益法(BHAR)评价了收购公司在并购后1—3年的长期股东财富变化,与此同时,分析了并购类型、跨行业属性、国有控股、大股东绝对控制等因素对并购长期资本市场绩效的影响,并对少数动因理论加以验证。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的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并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企业绩效管理分析报告

企业绩效管理分析报告 摘要: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企业绩效 管理实操及其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本文关键字:HR集团绩效管理 1.引言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无论企业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绩效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企业而言尤其重要,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得不到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就不能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最终将被市场淘汰。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企业绩效管理实操及其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2.研究背景 绩效管理自概念被提出以来,开发了众多的绩效考核工具,每种绩效考核工具可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企业。其中主流的考核工具有:

KPI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检测指针。KPI是对企业及组织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其将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企业整个的成败联系起来,具有更长远的战略意义。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将公司的战略目标用可以测量的各种指标表达出来,促使战略向实践转化的管理方法。平衡计分法主要是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创新成长。这四个维度由一条因果关系链串了起来。其中,财务角度是结果,而学习与成长角度是最基本的驱动因素。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方式。企业设立总体目标,向下层层传递至具体的各个员工,使员工、各个部门积极主动为组织的总目标努力工作。 360度考核:由直接上级、其他部门上级、下级、同事和顾客对个体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考核,因此可以综合不同考核者的意见,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考核。其优点在于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员工的贡献、长处和发展的需要,综合性强,信息可靠;缺点在于定性考核比重较大,定量业绩考核较少,多渠道的信息来源极有可能发生不一致的情况,涉及到的数据量巨大,增加了考核成本等。 本文以企业国有大型企业的绩效管理为研究背景,研究和开发适合国有大型企业的、并支持多种绩效考核方式的管理信息化软件,用于辅助企业绩效管理的开展. 3.研究内容 3.1绩效管理的总体流程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与分析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与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并购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并购活动发生后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否有所改善的话题,国外学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得出的结论莫衷一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逐渐呈现出规范化和市场化的特征,但并购行为绩效如何,并购行为究竟能否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并通过选择采用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建立了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体系。 然后文章以2006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效果总体来看并不理想,多数并购活动并未能给并购企业带来经营绩效的增加,反而使其经营业绩下滑。从与被并购方所处的行业关系看,混合并购的效果相对较好,并购发生后第二年并购方上市公司的绩效较并购发生前略有改善;而纵向并购在并购当年以及并购后一年绩效的大幅下降后在第三年开始出现反弹的迹象;相比较之下,横向并购的绩效则最差,并购当年的绩效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第二年虽然有所好转,但这种好转并未延续到下一年中。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并购市场存在的影响并购绩效的多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并购活动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公司并购整合的绩效分析 一、企业并购行为的原因 企业并购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实现跳跃式甚至是几何式数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企业间的并购行为使产业资本从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由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行业,从而实现产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西方主流理论一般认为并购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但在实际的实证分析中历来学者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更多的实证分析也指出了大部分的并购其实是不成功的,并购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行为相比,我国企业的并购还有其特殊的背景:我国企业并购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时间短,内部交易、关联交易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且当前企业正处于旧体制未完全解体、新体制刚开始发生作用的特殊转轨时期,企业作为名义上的并购主体,在实施并购战略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出现了大量的非理性行为。 首先,企业的并购动机。分析并购绩效,我们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并购的动机,将并购动机和实际结果相比较,才能看出并购绩效的优劣。而且作为并购行为的出发点,并购动机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发现并购动机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就可以为用它们探索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途径提供思路。概括为以下动机:追求利润的动机。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清楚,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这是其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如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西方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宗旨,企业兼并作为1种商品经济活动也不例外,它最初产生的动力就源于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由于通过企业兼并可以提高经济规模,增加产品产量,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家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企业兼并的途径获得更大的利益。投资银行家受高额佣金的诱使,也在极力促使企业兼并的成功。因此,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动机刺激了企业兼并的不断产生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动机。企业兼并的另一动力来源于竞争的巨大压力。有市场就会存在竞争,这几乎是市场经济中1条铁的法则。尽管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最根本上讲,竞争还是单位成本的竞争。哪一厂商产品的单位成本低,就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利润,从而在市场上站住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打败对手。当然,竞争的前提是其产品适销对路。以上两点仅仅是西方企业兼并的原始动力。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兼并的原始动力又是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企业并不仅仅由于某种原因进行兼并,实际的兼并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平衡过程。 二、企业并购整合的因素分析 西方学者认为,主要有5个方面的因素影响西方企业兼并活动:(1)经营协同效应;(2)财务协同效应;(3)企业发展动机;(4)市场份额效应;(5)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一)管理能力协同程度并购企业在整合过程中应当追求更高的管理效率。由于并购双方在整合前管理能力存在差异,具有剩余管理能力的企业如果能将剩余管理能力应用于管理能力相对较低,管理水平不足的企业,那么就

并购绩效主要评价方法简评_朱华兵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并购绩效主要评价方法简评 朱华兵 (义乌工商学院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本文在比较现阶段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估值误差较大、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等问题,认为要准确地评价我国企业并购的绩效,必须调整研究的角度,考虑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加以创新发展。 【关键词】并购绩效评价事件法长期绩效法 伴随着企业并购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主要是四种,即事件法、长期绩效法、诊断法和调查法。面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如何结合企业的特点进行并购绩效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拟对并购绩效评价的几种方法作个比较。 一、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 1.事件法及应用。并购绩效评价事件法又称股票价值法、股市价值法或股票评价法。事件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现今它已成为并购绩效评价的主流方法。这一方法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之上,通过考察某个事件在交易公告的窗口期所产生的超常收益来衡量该事件的影响,通过分析并购宣布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评价并购的绩效。它的计算分四个步骤,即通过考察并购公告发布前后的股价,计算正常收益、超常收益、平均超常收益、累积平均超常收益。运用事件法的关键是对事件期的确定,不同的研究采取了不同的事件研究期间,从事件前后各1天到事件前后各60天不一。较长的事件期因覆盖事件的概率较大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难以保证事件期的“清洁”,即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2.长期绩效法及应用。由于事件法依赖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而我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尚有争议,因此学者们更多地采取了并购前后公司长期业绩比较的研究方法,即长期绩效法。该方法所使用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收入、利润、每股收益、销售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该方法虽不依赖于有效市场假设,但却依赖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告质量。该方法支持者认为尽管我国会计利润指标经常会受到操纵,但上市公司的报表盈余数字仍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任何利润操纵手段只能操纵暂时的会计指标,就长期而言,并购事件的实质性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到会计报表之中来。 目前,国内应用长期绩效法进行并购绩效研究主要集中在并购动因、绩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各种研究文献可以简单分为四个类型。 (1)利用因子分析进行的实证研究。国内在进行指标因子分析时所选取的指标大同小异,主要考察获利能力指标和现金流回报指标。因为因子的选择不尽相同,所以具体的研究方 法各异,得出结论的差别也较大。 (2)不同并购类型、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对此问题国内学者利用会计指标从关联关系、控制权转让、并购类型、行业成长性、并购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依然不尽相同。以横向并购为例,冯根福等(2001,2002)、方芳和闫晓彤(2002)的研究都支持理论上混合并购的效率是相对低下的这一结论;而雷辉等(2007)、程小伟等(2007)认为横向并购并没有给公司财务带来明显的改善。 (3)不同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主要表现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股权分置时期及股改后大小非未解禁期间),即便在全流通后法人股和国家股仍然占有很大比重。理论研究几乎一致认为,公司绩效与国有股负相关,即政府干预型的并购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将陆续解禁,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而这一课题的研究必将出现新的变化。 (4)不同企业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涉及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机械类企业并购和私营企业并购等等。这些研究的思路和角度比较开阔,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采用因子分析等长期绩效法。 3.其他方法及应用。 (1)调查法。理论上而言,若并购目标合理且所设定的目标实现,并购就应被认为是成功的。因此,参与并购的管理人员对并购的评价最能说明问题,由此产生了调查法。这种方法通过向涉及并购的企业主管发放标准化的调查问卷,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旨在获取可以推广的结论。调查法在国内尚未发现公开的研究成果。 (2)诊断法。事件法和长期绩效法都是大样本的实证分析,容易忽略个别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且难以处理一些不易量化的数据,比如研究中涉及的管理风格、激励制度、治理结构等因素。由于有上述缺陷,因而适用于小样本深度分析的诊断法得以发展。诊断法通常是指对基于观察而不是调查所得到的小样本事件进行深度分析的方法,其数据的获取可 □·80· 2009.7中旬

证券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分析

证券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自上世纪末期起步以来发展非常迅速。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国外证券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加入中国市场,同业竞争加剧,同时证券公司传统业务领域受到银行、保险行业侵蚀,中国的证券公司在激烈的竞争处于下风。为了改变我国证券公司的现状,证券公司之间的并购整合成为了当前状态下的必然选择。并购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优化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从许多失败的并购案例中得到教训,并购不是两个企业简单的相加,而是需要对两个企业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分配,以实现1+1>2的效果。 本文的写作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证券公司并购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引出本文的写作目的。然后对国内外证券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使本文更具有说服性。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文章写作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协同效应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价值低估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理论支撑。文章的第三部分介绍了证券行业经历的四次并购浪潮以及我国证券行业的现状,并对证券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引出目前并购是证券公司的必然选择。 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了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双方从成立到合并的经营状况,并对双方的合并从时间上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申银万国吸收合并宏源证券的合并计划,最后介绍了申银万国合并宏源证券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加快申银万国上市步伐,并且实现双方业务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的互补,再加上政府的推动作用,实现强强联合。第五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双方合并后的绩效,分别从经营绩效、财务绩效以及管理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主要检验双方的合并是否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还进一步分析了制约绩效的因素。第六部分为文章的最后总结部分,研究得出目前从短期绩效来看,申银万国与宏源证券的合并是成功的,经营绩效、财务绩效以及管理绩效都有所提升,但长期绩效是否会越来越好则需要时间的检验。本文从双方并购案中得到启示,并购成功要考虑我国当前市场环境以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整合方式,才能够长久的实现强强联合。

某IT公司的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某IT公司的绩效管理 某IT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孙艳要求市场部准时递交绩效考核的结果,但市场部经理林茹对人力资源部说“我一直都给部门的员工做了绩效考核,但压在文件夹里没有交给人力资源部,是因为交不交,没什么差别”时,人力资源部经理孙艳感到无比的尴尬。 “公司的各部门经理大多数对绩效考核没什么热情,这次与市场部经理的冲突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个案。”孙艳对此感到束手无策,“绩效管理该怎么进行呢?是不是设定了考核目标、并据此对员工进行评估,就算是完成了绩效管理呢?但我们的大多数管理人,至今仍然停留在这个层面。” 其实,在一年前,林茹对绩效考核还是非常支持,甚至是充满热情的。孙艳说,为了更好地实施绩效管理,林茹特地和她单独沟通过几次,就目标分解、KPI的设定、绩效跟进、绩效面谈等关键问题频繁求助于她。 实施半年后,林茹特意找到孙艳,告诉她说,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她认为最重要的是,部门员工都比较尊重她了,因为她握有对员工绩效的‘审判权’。”孙艳说。 考核实施2个季度后,孙艳开始发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回收不再像以前那么顺利了。一些管理人员甚至需要人力资源部的提醒,才想起还没有做绩效评估。 孙艳私下调查发现,仅仅一年时间不到,中层管理人员好像都对绩效考核失去了新鲜感似的,只是机械式地根据公司的目标设定部门的考核目标、帮助员工设定各自的KPI,到了考核时间,就打印出考核表格与员工各自打分、签字,然后把考核结果报给人力资源部存档。所谓的绩效沟通,已经给省略了。 孙艳与高层讨论后,决定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激励机制挂钩。在这一决策公布后,用孙艳的话说,是“全民重视”绩效考核。员工也变得非常主动,特别是对绩效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视,会与部门经理博弈,努力解释各种各样的困难,试图让部门经理减轻自己的工作任务。而部门经理也学会了责任分担,把部门的目标分解做得更为仔细,尽可能把责任分配到下属员工身上。 这种让孙艳激动的情形仅仅维持了不到2个季度,又发生了改变。林茹向孙艳抱怨说,她已经成了绩效考核的“奴隶”,每个月花在绩效考核方面的时间

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摘要:针对2013年有并购行为的互联网行业公司,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一年、当年、及并购后两年内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互联网行业公司绩效经历了一个起伏的阶段,并购当年业绩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并购后第一年绩效迅速增长,并购后第二年较并购当年绩效有改善,较上一年绩效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行业;并购绩效;因子分析法 作为现代化的产物,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经济对资本市场结构的改革也形成了重大影响。2013年,中国的并购市场无论在金额还是数量上,均创新高,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共进行317起并购交易,同比增加100.6%;其中278起涉及的交易金额达143.49亿美元,同比增加164.5%。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并购似乎已经成为扩大企业规模,互补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eorge?J?Stigler的文章提到:“可以说,在美国,几乎全部大规模企业都是依靠兼并、收购这样的方式发展壮大的。”然而,并购行为能否达到真正改善企业状况,提升长期绩效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般来说,并购绩效分析主要选取两种方法。其一,事件研究法,通过观测股票的价格波动来研究并购行为带来股东价值的变动,是研究并购短期绩效变化的常用方法。其二,会计研究法,通过对比财务指标及其组合,对绩效的进行中长期观测,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国内大批学者对此展开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冯根福、吴林江(2001)[1]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1994 -1998年间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并购绩效是明显波动的,仅在并购第一年有上升,之后的几年均呈现下降的趋势;陆桂贤(2012)[2]运用事件研究法,将沪深上市公司2005 年发生的37 起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公司在并购后两年 内绩效没有改善,并购三年后少数公司的绩效才有所提升。张翼、何小锋(2015)[3]等用因子分析法对2003―2008 年沪深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对比并 购前三年与并购后五年的绩效表现,得出结论: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是无效率的,未能达到资源融合与价值提升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为客观地对互联网行业的长期并购绩效做出评价,本文选取会计研究法,即因子分析法,对2013年互联网行业内 的并购事件进行筛选、实证分析。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正式设立,并购就一直持续不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国内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寻求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在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使得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新的机会。并购作为企业资源配置和快速扩张的一种手段,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93年至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并购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是否从并购中得到绩效的提高越来越受重视。并购能否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西方学者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开始对并购绩效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结论。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在运作机制,股权结构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更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成功的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社会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失败的并购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甚至致命的打击。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对并购前后各利益相关者绩效指标变化与公司绩效指标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各利益相关者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并购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原因,给我国企业并购提供合理的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在对于上市公司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问题研究时,存在这许多的差异。有认为达到提升的效果,有的研究表明是呈下降趋势,也有结果显示是不明确的。 从19世纪末至今,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这些并购重组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每一次并购浪潮都已特定的技术进步、市场发展或制度变革为背景,为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由于较早建立起了完善的资本市场,因此,记录了较为完整的交易数据,包括公司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国外的研究中,通常通过联合检验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市场绩效的方式来对相关的并购理论进行检验。他们能够过实证研究发现,目标公司收益和总收益正相关,表明协同效应强于代理问题。在总收益为正的子样本中,目标公司收益与收购公司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摘要:本文对企业并购的具体动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并购提供理论借鉴。关键词:企业并购;动因;财务决策前言: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现象,企业并购有着悠久的历史。企业并购可以促进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实力。与国外100多年的并购史相比,我国企业并购还只有20多年的历史,各方面的经验和动机都比较缺乏和不成熟,而我国又迫切需要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可国内并购成功的案例不多。且重大并购的失败对企业未来发展打击甚大,本文就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企业并购提供理论借鉴。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而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经营活动。它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动机,以及源于竞争压力。但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因。不同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目的,实现并购的价值。并购的具体动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通过企业并购实现合理避税由于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间的税率差别较大,在并购中采取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在税法中规定了亏损递延的条款。拥有较大盈利的企业往往考虑把那些拥有相当数量累积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纳税收益作为企业现金流人的增加,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企业用多余资金收购目标企业,对企业和股东都将产生一定的纳税收益,较之企业将现金用于发放红利、投资有价证券、回购股票等能更好的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盈利。另外,在换股收购中,收购公司既未收到现金也未收到资本收益,因而这一过程是免税的。企业通过资产流动和转移,使资产所有者实现追加投资和资产多样化目的。并购方还可以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换取目标企业的股票,这些债券在一段时间后再转换成股票。这样发行债券的利息可先从收入中扣除,再以扣除后的盈余计算所得税。同时,企业可以保留这些债券的资本收益直至其转换为股票为止,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可使企业少付资本收益税。二、通过企业并购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手段,运用企业组织交易较之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其交易成本或费用要低,这些费用包括交易进行前选择合作对象,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选择交易方式和监督交易进行的费用。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表现如下:第一,企业通过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获得知识,在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情况下,知识的市场价值难以实现,即使得以实现,也需要付出高昂的谈判成本。此时,如果通过并购使知识在同一企业内使用,就达到了节约交易费用的目的;第二,有些企业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中间产品投入,而中间产品的市场存在供给的不确定性、质量难以控制。企业通过并购,将合作者变为内部机构,可以消除上述问题; [!--empirenews.page--] 第三,企业通过并购,形成规模庞大的组织,使组织内部的职能相分离,形成一个以管理为基础的内部市场体系。一般而言,用企业内的行政指令协调内部组织活动所需的管理成本,较市场运作的交易成本要低。三、通过企业并购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并购必须讲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项成功的企业并购活动,可产生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对市场进入新行业或新市场等多种协同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可在特定的市场(如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上作为买卖的对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史蒂格尔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世界大的500家企业全都是通过资产联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手段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并购已成为企业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整合后的企业可能会有更多的总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市场营销、战略优势和对市场控制力的增强等。首先,在市场营销上。并购后会改善以前效果欠佳的广告薄弱的分销网络和不平衡的产品系列等情况;其次,某些并购能获得技术和行业的战略优势。也能增加未来经营柔性;最后,企业并购能增大其市场力量,使之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增强,通过减少竞争而增加实质上的垄断性质收入。 四、通过企业并购实现企业的多角经营一个企业处在某一行业的时间越长,其承受的风险压力越大。由于同业间竞争越发激烈,产品的存在周期越发缩短,替代产品的不断

浅析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管理制度之一,在当代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企业管理中的六个方面来简要地论述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全面而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了企业管理中科学地管人、用人的难题;充分地利用绩效反馈的方法,使组织的沟通更加有效;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清楚地知道对未来人才的培训需求内容,从而保证组织人才的持续发展;绩效管理制度从强化目标的行为及内部营运方面的管理维系了组织正常的运作;绩效管理产生的重要数据对企业在管理上进行追朔以及作为法律诉讼时的事实依据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 关键词:绩效;管理;作用;目标;沟通;培训开发;组织;存档 提出这个题目之前我感触很多,想了很久。绩效管理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能做什么?能帮助企业什么?在我周围的大部分人,包括高级管理及老板在内,基本上将绩效管理制度还是定位在绩效考核这方面。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是一提到绩效管理就马上联想到人力资源管理,一想到人力资源管理就想到一般的人事日常管理工作,认为没什么帮助。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中的一个模块,能这样联想当然是没什么不对,问题是他们象对一般的人事日常管理事务一样,认为绩效管理是只是人事部的事,对企业的业绩没什么帮助。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将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一下。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用,虽然在学术界是早已有了相关文献来论述,但为了更快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这一观点,我特在此作一个简单的阐述。本文主要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员管理、组织沟通、人员培训及开发、组织维系及存档这几个方面来阐述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绩效管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 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制定战略,有战略就有战略目标。只有当企业中每一个层次的人或团队的分目标实现了,才能保证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实现。这是目标管理理论的要求。绩效管理正是能够强化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关于绩效管理如何服务于战略目标的例子,请看看一家控股公司的情况。 西尔斯是美国第三大在线零售商(年收入550亿美元,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3900家零售商店)和领家电零售商,并在工具、草坪和园艺产品、家用电子、汽车维修和保养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凯玛特公司和西尔斯公司合并后,艾尔温·刘易斯(Aylwin Lewis)被提升为CEO,肩负起实施文化变革战略的任务,以期重振陷入困境的零售公司。战略之一是把公司的关注点从公司的内部转向公司的外部,即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另一个关键目标是中公司中注入企业家精神,要求商店经理懂得财务知识,并激励他们识别市场机会,获取更大利润。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适当修改。例如,调整了员工的的职责和目标,以促使员工减少花费在后台的时间,而用更多的时间和客户交流。刘易斯每周有三天待在商店,和员工在一起,并时不时考问经理们一些问题,比如,某一部门的利润率是多少。员工获得最最好的表扬就是被称为“有商业头脑”的人。西尔斯总部的所有员工也需要每周在商店里工作一天。对于很多人来说,以前从来没做过这种事情。公司高管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