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15529369.html,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阅读教学

作者:油小丽任洁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7期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并结合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英语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个维度,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为例,阐述如何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0008-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英语教学不断迎来新的挑战,英语学习目的不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质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众所周知,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王蔷教授强调,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展思维,搜集信息,认识世界,有利于丰富人的心灵,从而使人更好的认识自己[1]。因此,如何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就成为当今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阅读是英语教与学的重点,所以基于英语核心素养进行高中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ed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中对核心素养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解释,确定了三个维度共九项素养[2]。核心素养的英文是“Key Competencies”:“Key”的英文解释为“关键的”,“Competencies”的英文含义是“能力”。所以,核心素养也可以理解为“关键能力”[3]。

国外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理论框架也比较完善。美国、芬兰和日本等国都根据国际上对核心素养所定的理论框架,制定出符合自己本土的教育模式。美国模式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并与之融合,其具体表现为“21世纪技能”,即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以及生活与生涯技能;芬兰模式即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学生核心素养,在其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七大主题——成长为人、文化认同与国际化、信息素养与交际、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的权利、对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将来的责任感、安全与交通、技术与个体;日本模式是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认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习体会

2018年12月20日,来自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的高级教师谷占峰为我们进行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分享。 谷老师先分析了中高考的大趋势,指出未来中考单选题可能会取消,变为短文填空题的形式,另外还会增加人机对话的口语考查。这其实也给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余,我要挤时间练习听力和口语了。 在2017年《中国考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中提到: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那什么是素养呢?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素养是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它涉及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如何运用和调动所有的认知和社会资源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有一句我认为很经典的话:Read the world through the words.素养包括人文素养、文学素养、艺术素养、媒体素养,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即本色,养指培养,素养是指“经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而形成的一些特点和素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形成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主要涵盖两大方面: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怎样做到这点呢?谷老师指出可以通过整合式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评价来实现。那么仍需注意:活动目标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活动主题要引领语篇、语言、文化、技能和策略,围绕一个主线,形成一个活动整体;活动任务要体现认知维度、形成关联性,具有可操作性、可达成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学生实际;活动方式要为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条件。这给我上阅读课给予了启发,也就是说阅读课的活动设计要有整体的眼光,放眼全局,贯穿主线,而不能碎片化。 因此,我以后在上阅读课时要牢记整合式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评价的要求。北京语言大学的谢小庆教授曾提出审辩式思维的3个核心要素: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它理所当然地具有包容性,因为它涉及跨文化方面的内容,我们英语老师更应该具有审辩式思维,有意识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使它发挥更好的作用。有了理论的支撑和引领,更重要的是落实,这是任重道远的一件事,需要我们为之努力!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概述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解“素质教育”基础之上。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流传于社会各界并获得广泛认可。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简单的说:应试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才”。社会进入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应试教育要求加强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培训,从而保障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取得竞争优势。与应试教育相反,素质教育认为应“德才并举”。学生只有在全面学习,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之下,才能发展为更加优秀的人才。应试教育重实践,缺乏人文情怀;素质教育呼吁全面发展,却又难以操作。“核心素养”,在价值理念上继承素质教育,在具体操作上与课程体系相互结合,因而扎根更深,更为有效。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一)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不言而喻,高中英语学习的首要关键,即是夯实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作为英语学科素养重要构成部分的语言能力,应采取何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一,教学氛围营造。语言学习,与周围的语言环境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追本溯源,营造语言教学氛围的关键核心,是要全面、深入、及时、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热情洋溢。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聪明有余,而柔韧性不足。英语学习循序渐进,想要显著提升英语水平,并不能快速性、跳跃式的达到,需要学生意志坚定、肯下苦功。许多学生告知笔者:“英语学习事实上并不困难,但长期的背诵、记忆过于枯燥,因此很难坚持下去。”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转变教学风格,摒弃“一言堂”模式,让学生切实的参与进来。其次,整合学习内容。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高中英语学习并没有固定统一的学习方法,而学习的内容也应拓展性的向外延伸。例如,阅读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阅读英文报刊、英语成语、

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接受另一种语言的熏陶。因此我们所提倡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为了使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需要教师在学生的英语启蒙阶段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不仅要让学生能读英语,还应让学生会说英语、会用英语。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呢? 一、进行多彩阅读小活动 小活动虽然不能给学生大量的物质奖励,但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多彩、有效的英语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彰显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核心素养,还能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综合能力。 在玩中学习一直是当今许多家长呼吁的教学方式,而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正适用于这种在玩中学习的教学方式。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一些有趣的英语阅读活动,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彰显出小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核心素养。如:教师可以举办英语阅读竞赛,让学生课后阅读有利于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读物,然后让学生通过英语阅读竞赛这一平台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表达自己对于书籍的理解。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阅读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说英语的能力。通过一些多彩的英语阅读活动促使小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一步步表达出来,将英语阅读学习的读逐步转化为说,甚至转化为写,逐步提升小学生英语水平。 二、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保证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的效果。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阅读方法之后,可以在面临阅读障碍时轻松解决,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区分、对比和转化,得到个性化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不具备丰富的学习经验,还没有在英语学习当中积累丰富的学习策略,所以需要得到教师在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让他们的课外阅读更加顺利,进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时必须要考虑到年级学段,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层次差异,选用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方法,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因为课外阅读材料主要是英语绘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指导时,要尽可能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消除学生阅读和理解的难度,也让他们可以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而在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因为阅读材料难度有所增加,主要是故事和短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语篇意识,让学生通过精读、速读、略读、反复朗读等方法来理解全文含义以及重点语句。 三、合理安排阅读任务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应该关注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也就是当学生获得了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之后,还要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应用,促进课外阅读能力的升华与提升。为了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合理安排课外阅读任务,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检验和巩固学生能力的作用。教师安排的课外阅读任务不能够千篇一律,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获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学内容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在倡导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英语阅读所占比重逐渐加大,阅读能力与素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是一种终身学习的需要。学生阅读能力的积累和阅读量的拓展是培养阅读素养的重点,从而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研究英语阅读教学是有必要的。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课时受限 国内中小学受课时的限制,阅读课程设置较少,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面临中考和高考,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更趋向设置应试类课程。 2. 教学材料单一 国内中小学教材的容量有限,阅读材料不足,这些问题也使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上很难真正展开。 3. 教学理念不够与时俱进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很多教师仍然认为词汇和语法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词汇文化意义、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以及更好地把握语言学习、写作规律及主旨思想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 4. 如何有效引导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缺乏专业指导,这是造成阅读教学局限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所要遵循的原则

1. 足够量的、适当的、多种文体的阅读素材 阅读本身应该是能让读者走出自己的人生去体验别人的人生、反过来又逐渐充实自我的一种形式。正是通过阅读,文本内容给读者呈现出的文化意义能够帮助其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这要求读者去接触大量不同主题及文体的英语阅读材料,拓宽思路,提高思想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应尤其强调解决问题式的阅读,即每一篇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阅读,形成一种结果导向的观念和多元的思维。 2. 创设积极的阅读动机和环境,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 教师首先要自己热爱英语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然后再带动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促使其主动进行更多的英语阅读。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展开中,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创设班内英语图书角、开展读书会,以及组织阅读表演等活动,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 3. 力求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师不应停留在教材的教和学上,还要选择适宜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课外阅读书籍供学生阅读,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渗透与课内阅读相关的篇章与段落,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收获,以及开展读后感作文比赛等,采取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4. “为理解而培养”策略 在课程改革当中,教学目标已经从纯知识的教学转向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策略备受关注;但教师为不能为策略而策略,为

初中英语“阅读文本”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4页word

初中英语“阅读文本”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界最令人瞩目的热点话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四维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如何落实在未来的初中英语课堂上?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M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

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以阅读文本教学为例,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文本符号进行意义的解码和建构,即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这一阶段是基础,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语言知识。 2.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学生需要做出思维判断,从作者说话的立场出发来推理话语中真实表达的意义。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思维技能。思维技能具体表现为归类能力、序列感培养、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分析等。 3.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学生需要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进行思维理解。这一阶段支撑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素养是社会常识。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应该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可以有三个途径。一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范式,包括语言应用的生活场景。二是深入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是具备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即培养教师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维技能的敏锐度。我认为教学应在课程标准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展开,针对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我们两个班学生的学情,我设定了三个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跳读文本,能总结出关于母爱文段的段落结构及主旨大意; (2)通过独立寻读,能从关于母爱的文段中获取相关的细节信息; (3)通过小组讨论,能说出自己成长中体会到的母爱细节。首先,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德育大纲》中也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新课改精神编写的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内容包括历史名人传记、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与交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音乐体育、妇女权利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英语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 1.“外语是一种工具”,掌握工具的主要途径是练,因此,学习外语是一个练功夫的过程。英语语言知识和规则是必须学的,但是只有在足够的操练中,才能领会所学的知识和规则。 2.“语言,首先是有声的语言,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是读写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早起朗读的习惯。出声并大声地朗读,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听英语广播和英文歌曲的习惯。随时用英语的习惯和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如:坚持写英语日记、用英语与朋友交谈等。 3.重视语音训练,把学好语音看作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不仅是入门阶段的重点,而且要求贯彻始终。语音语法基础不太扎实的注意查漏补缺。 4.认为句型练习提供典型句子结构,是进行基本语法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语法教学是以句法为主,或者说以基本的句型结构为主,词法结合句法学习。各课的语法句型是核心,体现各课的语法重点。

(完整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在时代大背景的推动下,英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重“教”转变为如今的重“学”,学生的学科思维、学习 能力、文化修为等都成了教师教学的重点,指引着教师教学的方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能力、英语修为等核心素养,就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作为学生接触、应用另一门语言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教师与学生的热切关注,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尤其是高中英语阅读,蕴含着丰富的英语知识、英语内涵、英语文化,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但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逐步改善完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接下来,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谈一谈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实践研究。 一、阅读补益学生英语词汇学习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涉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蕴含着英语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阅读的这一包容性、多样性注定了

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不认识的词汇,甚至有的词汇影响着学生对阅读选项的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结合阅读,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生活用语、专业术语等词汇,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打下良好基础。但是,有的教师在阅读中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不论是常用的、不常用的词汇,都让学生背诵记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学习词汇的热情。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用阅读来补益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学生在阅读音乐类文章时,容易遇到不认识的音乐专业术语或是易混淆的音乐家的名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音乐类型进行字典查找,了解其所代表的流派,熟悉音乐家的英文名字,能够知道其代表的是谁……学生通过翻阅字典,对相关音乐知识有了大体了解,掌握了几个常见音乐家的英文名字及其缩写,进而加深了对音乐文章的整体理解。这样,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阅读、学习陌生词汇,增强了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正确率。 二、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阅读还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15529369.html,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作者:崔晓寒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06期 “核心素养”自被提出之后,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旨在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可以适应自己终身发展,并且满足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重要品格与关键能力。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具备英语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以其为基础展开相应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可帮助教师获得更佳的阅读教学成效,让学生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个人成长。 1. 在真实语境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教师应积极探寻有效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为了让高中生能够在英语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有效运用已经学过的词汇与语法知识,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条件,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而提升其语言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Earthquakes”的阅读课上,教师可为学生播放“5.12大地震事件”的短视频,结合真实的地震情境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感官受到冲击的前提下,有效预测本次阅读课的学习主题,并且感知本次阅读课的重点知识和情感内涵。在这个方面,教师要兼顾学生看、听、说等方面的基本语言技能,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内容的时候,将自己看到、听到的情况与自己的内心感悟全部都转化成为语言,然后主动说出来。这显然可以让学生学会生成语言,然后运用语言,最终有效提升其应有的语言能力。 2. 利用头脑风暴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不少教师引入了各种各样的思维训练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英语教学成果。其中,头脑风暴法就是一种新颖且行之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强调学生在与其他伙伴进行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各自在活跃的思维活动中提出多样化的个性化观点。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围绕着如何理解和评价hero这个问题来展开头脑风暴模式下的辩论活动。因为学生对hero都各自有不同的思考方向与评价标准,所以在激烈的讨论与辨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有利于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在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系列论文)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 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作为教师,是不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这个语言教学也就不仅仅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今后的学生要实现的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的思辨能力,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个可能才是我们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我见 -----赴庆阳一中培训学习心得 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和提高我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本人有幸参加了北师大老师闻君老师的讲座,本次讲座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内涵,我的认识如下: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

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口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口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 2.文化品格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即将推出的修订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它由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生必备品格两个方面构成。在新的学科目标要求下,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有些中小学开展的阅读课并不能称为真正的阅读教学,因为这些阅读课程的教学内容仍局限于语言、词汇、语法知识等,并没有很好地依托学科内容,教授语篇背后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寓意,这使许多“育人”的想法只停留在口号层面。所以说,这种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层面 国内中小学受课时的限制,阅读课程设置较少,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面临中考和高考,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更趋向设置应试类课程。2.教学材料层面 国内中小学教材的容量有限和阅读材料不足的问题也使阅读教学在中小学课堂上很难真正展开。 3.教学理念层面 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很多教师仍然认为词汇和语法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词汇文化意义、理解文本背后的

意义、以及更好地把握语言学习、写作规律及主旨思想三者之间关系的能力,这样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4.阅读引导层面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上缺乏专业指导,这是造成阅读教学局限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所要遵循的原则 1. 足够量的、适当的、多种文体的阅读素材 阅读本身应该是能让读者走出自己的人生去体验别人的人生、反过来又逐渐充实自我的一种形式。正是通过阅读,文本内容给读者呈现出的文化意义能够帮助其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这要求读者去接触大量不同主题及文体的英语阅读材料,拓宽思路,提高思想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应尤其强调解决问题式的阅读,即每一篇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阅读,形成一种结果导向的观念和多元的思维。 2.创设积极的阅读动机和环境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 教师首先要自己热爱英语阅读,首先养成阅读习惯,然后再带动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促使其主动进行更多的英语阅读。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展开中,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创设班内英语图书角,开展读书会,在以及组织阅读表演等活动,以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主题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主题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0篇) ------中外文化类 Text 1 At their height, the ancient Romans drank 47 million gallons of wine every year: a bottle a day for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in the city. Wine was consumed by both the rich and the poor, drunk at every meal. Even slaves, no better than dogs, were given a weekly amount of 5 quarts each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ir strength. Though wine was always popular, the Romans did not plant their own vineyards(葡萄园) until they had taken control of the Italian peninsula in the 2nd century AD. Vineyards quickly sprung up all over the Roman countryside and beyond. By the first century, wine was being imported from Gaul and Iberia (modern day France and Spain) in order to quench Rome’s endless thirst for it. Transporting wine over such vast distances was a serious challenge. Wine vessels(容器) needed to be airtight in order to prevent oxidation, strong enough to keep from breaking, and light enough to be hand carried. It was al so important that the vessel be made out of a material that wouldn’t upset the wine’s flavor and be kept at a cool, stable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prevent damage, a major concern for wine makers to this day. The Romans used clay and oak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reating one of the greatest and most wine-soaked cultures in all of history. The drinking habits of Ancient Rome had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European culture. As they conquered Europe, they not only brought their laws, but also their customs, exporting their love of wine throughout their empire. They were the first to plant vineyards in the Rhone Valley and across France. They introduced wine to Germany and Britain, and used their knowledge of wine craft to transform and expand Spanish vineyards. Roman study of vineyard skills not only improved the wine’s quality, but helped ensure its survival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Rome and the turmoil of the Middle Ages. 1. Why were slaves given wine in ancient Rome? A. To test the quality of wine. B. To make them work harder. C. To make them look foolish. D. To amuse the slave owners. 2.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Romans from Paragraph 2? A. They produced wine mainly for export. B. They were the first wine makers in Europe. C. They ruled the Italian peninsula for a short time. D. They learned to plant vineyards from other people. 3. The last paragraph focuses on the Romans’____. A. contributions to wine culture. B. rule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C. efforts in building a big empire. D. remarkable skills in making wine. 4. What does the word “quench” in paragraph 2 mean?

英语阅读核心素养举例

仅以起步三段为例,谈谈这一阶段分级阅读标准的具体要求。 10-12岁的小学生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标准给出的读者能力概况是:10-12岁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初步的辩证思维,但还未形成系统的辩证思维结构;对童话故事的喜爱程度降低,代之以更富现实性的文艺作品。 10-12岁小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应该发展到何种水平呢? 首先来谈谈他们的阅读能力: (1)解码能力:学生在文本概念方面应该做到了解多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在音素意识上能熟练完成音素的识别、分割、替换、合成、删除的练习,能够分辨押韵的音素;能够拼读三音节及三音节以上的单词;能够根据文本内容,以适当的语速、声调和表情,流利地朗读;能够根据句子的含义进行恰当的重读和断句;能够自主默读。 (2)语言知识: 能够利用工具书、网络等途径理解单词的意思; 能够根据主体部分推断带有简单后缀单词的含义; 能够辨别和理解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能够结合语境理解描述性词汇和表达抽象意义的词汇; 能够理解简单的并列句和简单的复合句,如由so、but引导的简单并列句和由when引导的简单复合句; 能够区分基本文体。 (3)阅读理解 能够借助文本中的定义或者语境,解释单词在文本中的特定含义; 能够理解读物中描述性和比喻性的语言; 能够了解故事的背景及其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对于情节中出现的悬念,能够带着悬念继续阅读解开疑惑; 能够识别作者明确表达的意图; 能够通过人物言行推断其性格特点; 能够推断读物中的因果关系; 能够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对比; 能够概括主要信息并了解信息之间是如何关联的; 能够针对读物中的插图或事实进行简单的评论; 能够接受对读物的多种理解,并能展开讨论。 (4)文化意识 能够通过接触一些简单的英文诗歌,感受英文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能够通过阅读科幻类读物,拓展想象空间,发展创造力,理解多元文化; 能够通过阅读与英语国家日常生活相关的读物,感知不同的家庭文化和校园文化。 该阶段的学生在阅读品格上的应达标准: (1)阅读习惯: 养成摘录句子的习惯; 初步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能够每周阅读至少1—2次,鼓励3—4次,每次坚持15—20分钟; 累计阅读量达到35000—40000词。 (2)阅读体验: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态度被动,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教学语言、强化目标意识等途径,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0-006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越来越高。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和 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这些关键能力和 必备品格就是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 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提高学 生的核心素养。《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基本定 位,就是要“在英语课程中推进素质教育”。语言既是交 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 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在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 语言技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态度被动,所以 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改革,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和 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策略。 下面,笔者以教科版五年级Unit10《How to stay safe》的教学为例,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 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精准使用语言 英语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语言 变成形象生动的可视语言,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 程。《How to stay safe》的话题为“Safety”,课文内容为零散 的未经过分类的Safety tips,因此教师将文本进行整合, 将原本零散、枯燥的文字内容创设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的春游情境,并在PPT中呈现学生春游的照片,适时根 据图片中的情景提醒学生春游前、去春游的路上和春游 时分别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引出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进一步通过学生的情境表演,将各种在春游中 可能出现的危险情景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说出在这些 情况下要如何注意安全,激发了学生学习新句型“Do.../ Don’t...”的兴趣。这里结合情境提出安全小建议,体现 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 习能力。 情境创设非常重要,但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在真实生 活的情境中学生是否会这样做和这样说,所设计的情境 以及要学生思考的问题是否符合生活逻辑。在创设情 境“当你的同学遇到困难(in trouble)时,你应该告诉你 的老师”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在春游时看到同学掉入 水中应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应把目标语 “Ttell your teachers when you see your classmates in trou? ble”改为“Help the people around you when you see your classmate in trouble”,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现同学 落水,只是一味地去找老师,而不是想办法救同学,会造 成更严重的后果。图片中的情境给了学生思考的背景,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在讨论图片内容的过程 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种能形成认知冲突 的情境,正是锻炼学生思维的好素材。教师也可以使用 辩论的方式,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畅所欲言,在思辨 过程中有目的地使用所学知识,避免死记硬背词语和句 子,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筛选教学内容,培养思维品质 1.提高观察能力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多给学生观察 的时间,并通过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散 思维,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如“学生不告 诉老师就离开教室时,应该怎么提建议?”的图片包含了 重点词汇“leave,during school hours,without”等,教师在 教学时可以组织以下对话。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观察图片中的钟 表) S:The clock says3o’clock. T:Is it during school hours?(在情境中呈现并引导学 生使用) S:Yes. T:Can you see the boy?What is he going to do? S:He is going to leave school. T:How do you know?(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说出 原因:因为他背着书包)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广东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510000) 陈蓉蓉 英语·教研视点

英语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核心素养是评价小学生综合能力之本,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小学生英语运用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能读英语,还应让学生会说英语、会用英语。下面,我与大家探讨英语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切实提升小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张仲教授指出,这次英语课程的改革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秉承这一最初目的,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在阅读中通过整合教材发展语言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整体理解课文,正确领会词句的含义和用法。其次,语篇的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教师要对整个单元甚至整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复现旧知,丰富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差异。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针对这种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冀教

版六年级上册lesson 18 The Snowman 这一课文时,教师结合lesson 15 Winter Fun 雪人的制作过程导入本课的话题。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重温本单元14,15,16 课中学习过的短语和句型的运用来引导本课的学习。在学生角色扮演中,教师又不失时机地介绍了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这种整合既是以旧有的知识和语言技能引出新知,也给学生提供了融合相关内容、丰富表达内容的机会,正如同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用线串到了一起。英语教师应当用好教材,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循序渐进地完成培养小学生基本阅读素养的任务。 二、巧变课堂阅读模式,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提升自身英语阅读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英语学科时,充足好奇与兴趣。然而随着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进行,部分学生开始降低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开始产生厌恶的情绪。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当发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时,应巧妙的做出变动,改变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以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或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便教师更方便、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如:教师在教学冀教版六下《lesson 6 A Famous Football Player》故事时可以在让学生阅读课文前为学生作一定的引入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球王贝利的一些生平,然后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