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试题7

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第十二章《机械波》单元试题7

学年高二新课程物理单元过关检测卷(选修3-4·二)

编审:百校联盟考试研究中心

第二单元 机械波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题后的括号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

B .频率由波源决定

C .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 .能在真空中传播 2.关于惠更斯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所有参与振动的质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波源

B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只有介质中波前上的各点可以看作是新的波源

C .子波是真实存在的波

D .子波是为了解释波动现象而假想出的波

3.图1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线,由图线可知( ) A .质点a 此时的速度是零 B .质点b 此时向y 轴正方向运动 C .质点c 的加速度为正 D .质点d 的振幅小于2cm

4.关于波的叠加和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频率不同的波相遇时,因为没有稳定的干涉图样,所以波没有叠加

B.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加强的点只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

C.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如果介质中的某点某时刻振动是加强的,则该质点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D.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振动加强的质点的位移总是比振动减弱的质点位移大 5.如右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 和BD 是两块挡板,

AB 是一个孔,O 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

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AB 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1

图2

6.如图3所示,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波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 .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 .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 .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7.如图4所示,在均匀介质中1S 和2S 是同时起振(起振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源,它们发出的简谐波相向传播。在介质中1S 和2S 平衡位置的连线上有a 、b 、c 三点,已知122S a ab bc cS λ====/(λ为波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点的振动总是最强,a 、c 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弱 B. b 点的振动总是最弱,a 、c 两点的振动总是最强 C. a 、b 、c 三点的振动都是最强

D. a 、b 、c 三点的振动都是有时最强有时最弱

8. a 为声源,发出声波,b 为接收者,接收a 发出的声波.a 、b 若运动,只限于沿两者连线方向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静止,b 向a 运动,则b 收到的声频比a 发出的高

B.a 、b 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 收到的声频一定比a 发出的高

C. a 、b 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 收到的声频一定比a 发出的低

D.a 、b 都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则b 收到的声频比a 发出的高

9.音箱装饰布网既美观又能阻止灰尘进入音箱内部,但是它又有不利的一面,对于音箱发出的声音来说,布网就成了障碍物,它障碍了声音的传播,造成了声音失真,有的生产厂家就把装饰布网安装了子母扣,这样听音乐时就可以把布网卸下来,从而获得高保真的听觉效果。听同样的音乐不卸下布网和卸下布网相比较,你认为声音损失掉的主要是( ) A .高频部分

B .低频部分

C .中频部分

D .不能确定

10.质点以坐标原点O 为中心位置在y 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5甲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 0 m/s 。0. 3 s 后,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 1 s 后的波形图是图5乙中的( )

图4

图5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满分12分;将正确、完整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横线中。)

1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的速度是2m/s ,在传播方向上有A 、B 两点,从波刚好传到某质点时开始计时,已知5s 内A 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 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则此波的传播方向为 (填“A →B ”或“B →A ”),波长为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m 。

12.如图6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折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为v 1=200 m/s ,则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v 2= 。

13.一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周期为0.5s ,某一时刻,离开

平衡位置的位移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1P 、2P 、3P 、4P 、5P ……已知1P 和2P 之间的距离为cm 20,2P 和3P 之间的距离为cm 80,则1P 的振动传到2P 所需时间为 。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 (本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4.如图7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 1、S 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则图中的 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 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15.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 =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8中第一个图为t =0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图8中第二个图为

t =T /4时刻的波形图(T 为波的周

期)。在图8中第三个图中画出

t =3T /4时刻的波形图。

四、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8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或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如图9所示,O 是位于平静湖面上的波源,它发出的波在水面上以v =20 m/s 的速度向外传播。已知波源到堤岸的距离为20 m ,湖面上P 点到堤岸的距离为30 m ,堤岸上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0 m ,求波源O 发出的波经堤岸反射后到达P 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7

t =0

t =T /4

t =3T /4

图8

17. (9分)从甲地向乙地发出频率为50Hz 的声波,当波速为330m/s 时,刚好在甲、乙两地形成一列有若干个完整波形的波,当波速为340m/s 时,两地还是存在若干个完整波形,但完整波形的波数减少了两个,求甲、乙两地距离。

18.(10分)一根弹性绳沿x 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O ,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y 轴方向做周期为1s 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波,如图10所示。求:

(1)若从波传到平衡位置在x = 1 m 处的M 质点时开始计时,那么经过的时间t ?等于多少时,平衡位置在x = 4.5 m 处的N 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 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在图中准确画出当时弹性绳上的波形。

(2)从绳的左端点开始做简谐运动起,当它通过的总路程为88 cm 时,N 质点振动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19. (11分)如图11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经0.5 s 以后,其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在该0.5 s 内,图中质点运动的路程小于0.6 cm 。 ⑴如果波向右传播,那么波速是多大?周期是多大? ⑵如果波向左传播,那么波速可能是多大?周期可能是多大?

.0

y m

0.-图10

参考答案

1.ABC 2. AD 3.ABC 4. C 5. ABC 6.D . 7. C 8. A 9. A 10. C 11.答案:B →A ,1,4

解析 因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总是离振源近的质点先振动,而质点B 振动的次数较A 多,所以说质点B 离振源较近,即波是从B 质点传到A 质点,传播方向是“B →A ”,而在计算波长时因为在B 质点振动的过程中A 质点并不是一直在振动,所以应以B 点做为求周期的依据点,所以其振动周期为:s s T 5.0105==

,又因为T

v λ

=,所以其波长为:m m vT 15.02=?==λ,因为A 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 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所以波

从B 点传播到A 点用了四个周期,用时为s T t 24==,所以A 、B 间的距离为:

m m t v d 422=?=?=。 12.141.4 m/s 解析:由波的折射定律r i sin sin =21v v 可得,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v 2=i r sin sin v 1=?

?

45sin 30sin ×200 m/s =141.4 m/s 。 13.答案:s 10.0

解析 依题设1P 、2P 、3P 为依次相邻的质点,且由t v s ?=知12234t t =(12t 、23t 分别是波动从1P 传到2P 、从2P 传到3P 所经历的时间),则1P 、3P 为相邻同相点,即波长为

cm cm cm 1008020=+=λ,由T

v λ

=

得s m v /2=,则s s v s t 10.02

20

.01212===

。 14.b ,a

15.

16.3.2 s

解析:如图所示,机械波的入射角α与反射角β相等,O 与O ′ 关于AB 对称。由几何知识可得,OC +CP =O ′C +CP = O ′P ,(2分)

而O ′P =22/DP D O +=225040+m =64 m 。(3分) 所以,波源O 发出的波经堤岸反射后到达P 点所用的时间t =v s =20

64s =3.2 s 。(3分)

17. 解析:由f

v

=λ可求得当波速为330m/s 时波长为m 6.650/330==λ.(2分)

甲、乙两地的间距为此波长的整数倍,即d =nλ (n =1,2,3,4……) (2分)

当波速变为340m/s 时d=(n-2) λ/ (n =1,2,3,4……) (2分)

m 8.650/340/==λ (2分)

由上述几式可解得:d =448.8m (1分)

18.解析:(1)由波的传播特性和波动图象知,波长λ= 2 m (1分) 波从x = 1 m 传至x = 4.5 m 处的N 质点需要的时间t = (7/4) T (1分) 此时x = 4.5 m 处的质点正向y 轴负方向运动(1分)

x = 4.5 m 处的N 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 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还需T /2,因此t ?= (9/4)T =

2.25 s (1分)

此时波形如图:(2分) (2)由图知,振幅A = 8 cm

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 = 32

cm (1分) O 质点通过88 cm 的路程共经过的时间为(11/4) T (1分) 从x = 0 m 传至x = 4.5 m 处的N 质点需要时间t 1为(9/4) T 质点N 运动的时间为(1/2)T (1分)

所以质点N 振动通过的总路程为2A = 16 cm 。(1分)

19.解析:路程s =0.6cm 波长λ=4m t 1=0.5s (1分)

故波传播的时间应小于t =

T A s 4=T 1.046.0?=T 21

1(1分) 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应小于x =2

11λ=23

?4=6m (1分)

(1)波向右传播,x 1=3m (1分) 1

11t x v =

=s m /5.03

=6s m / (2分)

1

1v T λ

=

=

64s=3

2

s (1分) (2)波向左传播,x 2=1m 1

22t x v =

=s m /5.01=2s m / 22v T λ==24

s=2s (2分) 或者:2

x '=5m 1

22t x v '='=

s m /5.05=10s m / 22v T '='λ=104

s=0.4s (2分)

浙科版选修三判断100题(有答案)

高三生物专项训练(选修3) ——判断题 ()1.基因特定序列中限制酶切割位点的消失是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结果 ()2.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和DNA连接酶处理后可产生质粒-质粒、质粒-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三种两两连接产物 ()3.用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可保证质粒与抗盐基因的定向连接 ()4.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5.质粒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目的基因 ()6.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7.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8.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9.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 ()10.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11.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原生质体 ()12.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1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14.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15. 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16.植物组织培养中主要通过调节营养物质的配比来实现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 ()17.胚胎干细胞培养需要使用CO2培养箱,CO2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呼吸 ()18.培养液中添加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有利于提高动物细胞克隆的形成率 ()19.胚胎干细胞培养中,饲养层可促进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20.动物细胞培养时,保留接触抑制的连续细胞系获得不死性,但不致癌 ()21.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水稻等在多次传代培养后,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不变 ()22.从个体中分离出单个组织进行培养是细胞克隆最基本要求 ()23.若原生质体培养需要先对原生质体的活力进行检测,可以采用质壁分离的方法()24.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25.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26.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27.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28.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29.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30.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31.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32.肝组织经胰酶处理和悬浮培养可获得肝细胞克隆 ()33.培养体系中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大于肝细胞 ()34.肝细胞贴壁生长时没有接触抑制现象 ()35.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高中生物选修3(浙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1)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2)基因工程: 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3)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切割(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例如: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GAATTC,能在G和A之间切割DNA,如下图所示。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③结果:能将DNA分子切割成许多不同的片段。 备注: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①作用: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缝合磷酸二酯键)形成的D 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因此,DNA连接酶具有缝合DNA片段的作用,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 (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3知识条理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条理 第一章基因工程 第一节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操作环境、对象、水平、过程、结果、实质 二、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DNA是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中心法则 三、基因工程的技术保障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特点、部位、结果。 (知道教材中的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碱基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2、DNA连接酶——作用、部位 3、载体——作用、原理、种类、质粒的概念 [“小资料:基因工程的载体”不要求。]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一、基本原理: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稳定高效的表达 二、操作步骤★★★★★ 1、获得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序列未知) 2、形成重组DNA分子(通常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后,再DNA连接酶作用) 3、导入手提细胞(常用Cacl2、显微注射、脓杆菌转化法)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标记基因、发光蛋白、DNA分子杂交等) 注意:根据受体细胞不同,选择使用载体不同;根据表达产物不同,选择受体细胞不同。 5、目的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 [“课外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小资料: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不要求。] 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 1、转基因植物:举例 2、转基因动物:举例 二、基因工程与疾病治疗 1、基因工程药物:举例(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 2、基因治疗:基本原理 三、基因工程与生态环境 第四节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不要求) 第二章克隆技术 第一节什么是克隆 一、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二、克隆的定义:三个水平 三、克隆的发展历史 四、克隆的条件:理论条件与实际条件 第二节植物的克隆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定义、原理、体现、关键 二、植物组织培养 1、培养基及其他条件 2、程序 3、应用 (1)植物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的方法(调控激素配比)和意义 (2)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酶解法)和意义(容易摄取外来遗传物质或进行细胞融合)

章末综合测评-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人生长激素的基因时,需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解析】在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人生长激素的基因时,应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这样才能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A项正确;通过转基因技术让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可遗传的变异,B项错误;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 分子,其结构中没有尿嘧啶,C项错误;基因在转录时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RNA聚合酶,D 项错误。 【答案】 A 2.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解析】A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选C。 【答案】 C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工具——载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质粒为常见的载体,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B.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标记基因不可或缺 C.目的基因插入载体时,有特定的插入位点 D.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需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质粒。 【答案】 A 4.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 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 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表 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 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承 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 专制主义,为其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 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 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 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 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作的辩 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 不仅是“光荣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 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思 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

神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 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 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 政治论》;洛克《政府论》;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向君主呈递《权力请愿书》 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基本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英国。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7世纪初,英国由于位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加 之都铎王朝的大力推动,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 展,支撑着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但是,斯图亚特 王朝的专制统治却极大地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利益,结果王权与议会矛盾的激化将英国引 向了内战或革命。 在这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到克伦威尔获得“护国公”地位,再到斯图亚特王朝 倒行逆施,这一切无不表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 统治和建立民主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史实英国是一个历史传统深厚的西方国家,17世纪革命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 班级姓名学号 壹.个.正确选项 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壹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壹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壹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和外源基因连接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D.它是环状DNA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且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壹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B.制备重组DNA分子 C.转化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6.在烟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烟碱,当把烟草嫁接到番茄上时,烟草的叶就不含烟碱了。反之,嫁接到烟草上的番茄叶中却含有烟碱。这说明() A.烟草根部能合成烟碱 B.烟草叶受番茄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番茄叶受烟草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D.只有依赖烟草根部吸收某种物质,烟草叶片才能合成烟碱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壹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D.便于和外源基因连接 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能够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生物结构是()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T4噬菌体D.质粒DNA 9.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1.萨拉米斯岛问题2.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工商业的发展、首席执政官梭伦)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过程与方法:(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阅读摘要、(工商业的发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首席执政官梭伦)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植物的克隆》教案

《植物的克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植物的克隆”选自高中生物选修三第二章“克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克隆的定义及条件,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及应用、原生质体的制备、植物细胞工程以及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植物组织培养”中部分内容与必修一中“细胞的全能性”部分内容重叠。该节内容可分为两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可学习克隆的定义及条件,植物组织培养程序及应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表达进行回顾和补充。第二课时可对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技术,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进行介绍并通过练习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三(7)班的学生,该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大多数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细胞的全能性,同时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对于克隆的认识比较表面。因此,教师会在上课初始对克隆进行简单介绍,随后将对实现植物克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进行重点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已学习过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合理补充。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克隆的定义及本质。 2.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3.概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4.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将细胞培养方式与植物体自然状态下的合子发育过程相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基础理论研究对应用实践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程序。 五、教学方法 以教师介绍为主。 六、教学过程 (一)克隆的定义及条件(5min) 教师行为: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图1。教师提问,新生成的子代胡萝卜植株与亲代的胡萝卜植株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胡萝卜根细胞发育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经历了什么细胞分裂方式?以此来推出,胡萝卜植株并没有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仅仅通过单个细胞发育而来,这样的过程即为无性繁殖,即为克隆。 学生行为: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行为:教师展示克隆的定义及本质。克隆的定义是:只要不通过两个分子、两个细胞或两个个体的结合,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模板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分子、细胞或个体,就是无性繁殖,即克隆。其本质为亲子代的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形状也同样保持不变。接着教师指出,克隆可分为三种水平上的克隆。通过分别对三种水平上的克隆的简单举例,加深学生对克隆的本质的理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二、工商业发展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建立“四百人会议”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移风易俗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二、富国之法 三、强兵之法 四、取士之法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二、宗教“异端”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土地制度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第3课改革的后果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孔子 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 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 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 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 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 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 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 “六 经”是留给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浙科版选修3教材精读

第1课时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其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技术保障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和质粒载体的发现与应用,为基因工程的创建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够识别 和切割DNA分子内一小段特殊核苷酸序列的酶。来源:主要从 原核生物中分离,如细菌。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作用特点:具有专一性,一般每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识别一 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形成 粘性末端。 4.DNA连接酶是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 分子的酶。功能是缝合DNA 片段。在基因工程中,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 NA 连接在一起。作用特点: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DNA连接酶能催化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将两DNA末端的缝隙“缝合”起来。 5.质粒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它在细菌中以独立于拟核之外的方式存在,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物质。 (2)作用: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可将外源基因基因送入宿主细胞。 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1.基本原理 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2.变异类型基因重组。 3.基因工程的步骤 1)获得目的基因 ①如果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用 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或者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 ②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形成重组DNA分子 a.一般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如质粒),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 b.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a.常用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b.导入方法举例:用质粒作为载体,宿主细胞应该选择大肠杆菌, 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a.选原因:不是所有细胞都接纳了重 组DNA。 b.筛选方法举例:若质粒上有四环素的抗性基因,含有这种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就能够在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否则不能生长,这样就筛选到含有重组DN A分子的受体细胞。具体如下图:

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制备重组DNA分子 C.转化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6.在烟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烟碱,当把烟草嫁接到番茄上时,烟草的叶就不含烟碱了。反之,嫁接到烟草上的番茄叶中却含有烟碱。这说明() A.烟草根部能合成烟碱 B.烟草叶受番茄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番茄叶受烟草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D.只有依赖烟草根部吸收某种物质,烟草叶片才能合成烟碱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生物结构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9.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扩散的污染

课后知能检测-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3

课后知能检测10 一、选择题 1.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解析】在生态农业中,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因此投入少,污染少,同时产出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答案】 B 2.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维持,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析】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 C 3.世博会伦敦馆又名“零碳馆”。它除了利用太阳能、风能之外,还将剩饭菜中的生物质能用于发电。另外,水源也是位于房顶的花盆接收并过滤的雨水,供生活用水。“零碳馆”的设计与哪种生态工程更相似( ) 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工程 D.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零碳馆”强调零排放,因此应属于能源方面的生态工程。 【答案】 D

4.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解析】A项提高了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B项使残渣中的能量流向生物,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C项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其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且能量也不能循环再生,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田里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而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D项这种农田生态系统,离不开人的管理,人的作用占主导。 【答案】 C 5.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解析】焚烧稻秆虽然可以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浪费了大量能量,从而使能量的利用效率大大降低。拔草、治虫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搁田时排出的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无机盐,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但土壤暴露在空气中,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呼吸,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答案】 D 6.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 ) 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损耗 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 表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 位,承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主义,为其 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 助于“社会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所作的辩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不仅是“光荣 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神和主 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 约论》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洛克《政府论》; 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浙科版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试(含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学分考 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1.以下说确的是() A.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不.属于质粒被选为基因载体的理由是() A.能复制 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 C.具有标记基因 D.它是环状DNA 3.依右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切酶 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能控制合成抑制生长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制备重组DNA分子 C.转化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6.在烟草的叶片中含有大量的烟碱,当把烟草嫁接到番茄上时,烟草的叶就不含烟碱了。反之,嫁接到烟草上的番茄叶中却含有烟碱。这说明() A.烟草根部能合成烟碱 B.烟草叶受番茄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C.番茄叶受烟草的影响,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D.只有依赖烟草根部吸收某种物质,烟草叶片才能合成烟碱 7.科学家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B.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C.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8.人的糖蛋白必须经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生物结构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9.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扩散的污染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系列1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系列1 学业分层测评(一) (建议用时:25分钟) [学业达标] 1.在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雅典有许多社会阶层。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贵族把持着国家大权 B.从事农业的广大平民生活富裕但无政治权利 C.氏族贵族的地位优越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经济力量在不断地增强 【解析】在雅典城邦国家形成的早期,贵族对广大平民进行经济上的盘剥,许多农民沦为“六一汉”,还面临着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因此,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 B 2.公元前8世纪以来,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这种现象是() 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雅典奴隶制经济发展的结果 【解析】“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他们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答案】 B 3.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雅典人主要在地中海、大西洋沿岸经商②有些贵族也加入了经营工商业的行列③雅典人从商业贸易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④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为求吉利绝不使用奴隶劳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雅典人的经商活动主要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当时是奴隶制盛行的时代,雅典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绝不可能离开奴隶的劳动。

【答案】 B 4.梭伦改革前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其中“海岸派”的主张是() A.实行僭主政治 B.实行寡头政治 C.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D.实行温和的改革 【解析】当时雅典各阶层均不主张实行僭主政治,A项首先排除,B、C两项分别是“平原派”和“山地派”的主张,而D项则属于“海岸派”的主张。 【答案】 D 5.下列对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公民内部阶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平原派”②“海岸派”③“山地派”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公元前8世纪雅典公民的分化及三者之间的政治关系。“平原派”代表氏族贵族利益,主张维持现状,以巩固自身的既得利益,而由工商业奴隶主组成的“海岸派”和由下层平民组成的“山地派”,尽管内部阶级利益不同,政治主张相异,但二者都反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反对贵族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民主政治。 【答案】 B 6.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原因是() A.他同情下层平民 B.他顺应了雅典社会发展的潮流 C.他个人的主观努力与雄才大略 D.他率军夺回了萨拉米斯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梭伦在当时雅典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树立起振兴城邦的理想,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A、C、D三项都是片面原因,主要原因是B项。 【答案】 B

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第三节动物的克隆 1. 幼龄动物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 ――――――――→细胞悬浮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2.细胞株与细胞系 (1)细胞系:原代培养细胞首次传代时就成为细胞系。分为有限细胞系和连续细胞系两类。 (2)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物中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称细胞株。也分为有限细胞株与连续细胞株。 3.克隆培养法 把一个细胞培养为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技术叫克隆培养法。这样培养获得的细胞群叫纯系。 4.培养 条件 ?? ? ??无菌、无毒的环境 营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添加血清、激素胰岛素、 CO2气体环境、调节pH及滋养细胞等 条件 1.把动物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所用的胰蛋白酶能否换成胃蛋白酶? 【提示】不能。因为胃蛋白酶的最适pH呈酸性,环境不适合。 2.为什么细胞系或细胞株中有些细胞可无限传代?这些细胞为癌细胞吗? 【提示】这些细胞往往有异倍体核型,使其能够无限传代。能够无限传代的细胞有的仍保留接触抑制现象,一般不是癌细胞。

?????? ????B 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并筛选 多种杂种细胞――→细胞培养筛选 能产生专一抗体的且可无限增殖的细胞群。 2.单克隆抗体的获得????? 体外培养: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抗体体内培养:从动物腹水中提取抗体 3.应用 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单抗可作为特异探针,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3.单克隆抗体生产中两次筛选的目的有何不同? 【提示】 第一次筛选为了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从杂交瘤细胞中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过程 2.动物克隆成功证明了 (1)高度分化细胞经一定技术处理,也可回复到类似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2)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包括异源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3.克隆的意义 (1)为遗传病的治疗、优良品种的培育等提供了重要途径。 (2)对物种的进化、濒危动物的保存及对转基因动物的扩群有重要意义。 (3)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4)缩短育种年限,提高生产效率。 1.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如病毒敏感性、生化特性)的细胞系。(√) 2.有限细胞系易于克隆。(×) 【提示】 有限细胞系不易克隆。相反,无限细胞系易于克隆。 3.动物细胞杂交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介导。(√) 4.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使用的免疫细胞为T 淋巴细胞。(×) 【提示】 应为B 淋巴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