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pdf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pdf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阶段综合试卷第四~七章浙科版必修3

阶段综合试卷(第四~七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 A.杀死昆虫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 C.干扰昆虫间的正常交尾 D.干扰昆虫的正常新陈代谢 答案 C 解析田间施放昆虫性引诱剂的目的是干扰昆虫间正常交尾,以使其种群数量下降。 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 B.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C.群落的垂直结构呈现斑块性和镶嵌性与空间的异质性有关 D.群落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答案 C 解析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除少数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群落,可能正在进行演替,A正确;在森林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B正确;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C错误;只要两个地点所存在的环境和历史条件相似,群落就有可能重复出现,D正确。 3.(选考)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一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答案 C 解析从能量流动方向看Ⅰ是生产者,Ⅳ为三级消费者。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只有C符合题意。 4.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 A 5.下面是四个种群年龄结构模型,其中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种群是( )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浅谈人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警告。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人类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传统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茉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现实活动,亦即实践。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也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 当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规定。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对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对”的阶段中,人改变环境,让环境来顺应人,或人被环境改造,一旦度过相对的阶段,人与环境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考试要求

核心素养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根本原因 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 (2)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 二氧化碳分子能俘获地面辐射的热量,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地球变暖。 (3)气候变暖的危害 ①全球性的影响 a.使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人类的栖息地将会被淹没,更多人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 b.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②对我国的影响 a.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北方干燥地区干旱加剧。 c.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d.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e.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基础设施的破坏。 (4)防治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植树种草。 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 (1)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臭氧减少的原因 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量减少。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①使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免疫功能将明显减退。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减少。 (4)防治措施 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相应的协议书,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 (1)酸雨 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随着雨雪回降到地表就形成酸雨。所含的酸性产物主要是硫酸和硝酸,pH<5.6。 (2)危害 ①水体酸化,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使树木生长缓慢、易染病害。 ③破坏土壤肥力。 ④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 ⑤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3)防治措施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4.水体污染 (1)种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2)危害 ①使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饮用水的质量下降。 ②化学肥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③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 (3)水污染的治理 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第十二讲第一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枣庄一中东校高三 赵娟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探究总结、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诱导点拨】:人地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采猎文明——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高考案例】

1、(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①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的_______要排放到环境中。

【典型题目】 2、图 12-7 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 题 (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 的( ) A .①箭头中 B .②箭头中 C .③箭头中 D .④箭头中 (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A .公 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公开性原则 考点三:环境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观点及其意义 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凭借其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及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早期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的人道关注,到中晚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学考察和哲学反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其深层原因,探索了其解决途径,并展望了人与自然真正统一的未来美好社会,形成了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建构为核心内容的生态理论。深入挖掘和系统阐述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首先使自然界人化。自然界的人化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然对象化过程。以一种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界,改造自然界,这一过程就是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则产生了获得人的本质的自然界。这种获得了人的主观性、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就是所谓的“人化自然”,从外延上来说,就是纳入人类社会活动、纳人人的文化或文明之中的自然界,这种自然当然包括人自身的自然。它充分表明了人的主观性的超越性本质。于是,自然界本身则成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的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不仅是自然界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人类实践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两个过程,它们在实践中的统一就是社会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和反自然性,主要体现在对待外部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自然上。就前一方面而言,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就后一方面而言,“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就这个词的本意而言),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却又是对人的活劳动的巨大浪费,值得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机器对人的奴役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背离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异化,它阻碍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是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的。恩格斯就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异化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与人(社会)的异化的解决,即人与社会冲突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与环境水污染协调 一:环境的含义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和作用 所谓“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外界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这四个圈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人类(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据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这表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的关系。比如,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喝清洁的水,吃丰富的食物,来维持人体的发育、生长和遗传,这就使人体的物质和环境中的物质进行着交换。如果这种平衡关系破坏了,将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要向环境索取资源。早期,由于人口稀少,人类对环境没有什么明显影响和损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然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了"刀耕火种"时代,人类为了养活自己并生存、发展下去,开始毁林开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环境。于是,出现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但因当时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大。 到了产业革命时期,人类学会使用机器以后,生产力大大提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就增大了。到本世纪,人类利用、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规模逐渐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由此可见,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二:以水污染为例来分析污染和危害 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积聚体。

人类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王俊娥 【摘要】: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身边的自然因素的总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需要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来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当人类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然环境,人类就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很多疾病便是因为自然生态遭到破坏而爆发,人类的疾病也会随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关键词】: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自然疫源性疾病水污染肺癌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所制约。如果在人类的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毫无节制,自然环境将会给人类带灾难,其中就包括疾病。每年人类死亡人数很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死于疾病,而且很多疾病都是由自然环境的所引起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综合地作用人体,在某些条件下可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另一些条件下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即机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转移,使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上述平衡状态,一旦破坏,即可产生对机体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和死亡。

自然疫源性疾病常指某些自然环境为病原体在野生动物间传播创造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通过媒介节肢动物或宿主脊椎动物等而受到病原体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的主要宿主有兽类、鸟类、家畜、家禽等,媒介主要有蚊、蜱、螨类等。目前全球一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几乎均属于自然疫源传染病。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科学技术进步,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水平逐渐提高,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十几年来,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整体水平下降。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报告病例1859295例,死亡39028例,发病比例由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预防控制和免疫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从自然疫源性疾病单个病种的流行趋势来看,HFRS、乙脑、疟疾、钩体病等曾是“强势”传染病的疫情有大幅度的回落,截止到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68.79%、-68.60%、-40.59%和-97.85%,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而布病、狂犬病和登革热等在20世纪曾得到有效控制,但在21世纪之初有所上升,至2006年,其发病增长速度(定基比)依次为2403.58%、56.36%和15.74%,形势不容乐观;而处于法定传染病之首的鼠疫,其疫情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流行趋势的发展,其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鼠间疫情相当严重,新疫源县不断出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反思总结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反思总结一.教材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地理教学的核心部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贯穿新教材的“纲”构建了高中地理教材的框架。基于前面学习的不断深入与铺垫,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然性。本章是地理必修2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主要追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直面当代的一些环境问题,探索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它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因此,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材编排目的是通过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充分认识到人类与环境协调统一的重要性。 本章由两节组成,第一节介绍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从人地关系这个传统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协调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并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宗教问题、伦理问题。归根结底,它是文明问题,它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预示了一个新文明——生态文明的诞生。内容编排将按照“人地关系的演变——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分布——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这样的顺序作为主线展开。第二节分析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

然性。介绍了《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并通过案例说明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和发展生态农业。 二、课标要求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三.本章教学进度安排 本章教学时间5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2课时,问题研究一课时 四.各节教学建议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重点: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领悟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难点:1.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分析 2.如何帮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教学建议: 1.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入手,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这正是地理教育的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末复习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压力过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大搞农田水利建设④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3.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荷兰围海造田B.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限产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回答4~6题:4.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5.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的是 ( ) A.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C.198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D.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 8.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生态服务的是( ) ①空气和水的净化②旱涝的缓解③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④臭氧的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中图选修6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课标解读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2.通过分析三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 3.通过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及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新课导入建议 通过展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各个图片中人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行为方式,导入新课——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流程设计 ①看教材P4~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6~7,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6图1-1-4的解读,讲解研析“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总结方法规律。 ↓ 步骤7: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第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6: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对教材P7思考和P8思考的分析,讲解研析“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步骤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4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 步骤8: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题(带答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 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绿化美化环境 B.在田间焚烧秸杆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清运垃圾 C.洒水 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燃放烟花爆竹 C.使用环保购物袋 D.购买精包装商品 5.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①围湖造田②排放污水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⑤养花种草⑥喷药灭虫 A.③⑤ B.①②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下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植树造林 B.随意引进生物新品种 C.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环利用 D.节能减排,减少污染 7.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二、判断题 8.一次性筷子方便、干净、卫生,应大力推广使用。 9.多植树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都可以有效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10.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 11.目前生物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南北极的冻土还没有被开发.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大力植树造林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木材产量. 三、填空题 1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乱砍滥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14.在生活垃圾中,废灯管属于________垃圾;废塑料属于________垃圾. 1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造成的,导致地球温度升高. 16.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 【复习目标】 1.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危害、措施;人类某些行为或自然物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以示意图或坐标与的形式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3.以某地区的工业生产或农业生产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知识梳理】 1.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具体原因包括:①人口压力变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和全球性 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 4.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人类发展不危机其他物种生存;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当人口规模,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各国共有资源,需制定各国都可接受的目标与政策。 5.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上清洁生产,农业上生态农业); 控制人口规模; 参与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巩固练习】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处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内蒙古乌海市君正集团,是一个以绿色、环保为标志的循环经济产业集团。下图为“君正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人与环境的关系

外国语学院耿雨栋200930850506 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

高二生物 人类与环境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人类与环境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圈范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最高可达到离地面10000m处或更高 B.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上部 2、2003年1月8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确立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形曲线,K值为16亿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文化D.生活消费水平 4、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多通过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B.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口对环境没有破坏 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中: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亿内 6、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自然资源破坏C.大力植树造林D.人口的急剧增长 7、下图是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加剧气温升高 C.臭氧空洞 D.森林锐减 8、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措施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9、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高中生物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 7.3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导学案1浙科版必修3 7、3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 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认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自然观。发展要求进行“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说明 二、知识网络 三、导学过程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可以影响热量的辐射。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也就升得越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严

重。要解决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这一问题,一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2、酸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随雨水降落到地面成为酸雨,一般称pH小于 5、6的雨水为酸雨。酸雨对土壤、江河、湖泊、森林、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1)成因:酸雨中的酸主要是二氧化硫(SO2)转化而来的硫酸和一氧化氮(NO)转化的硝酸。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汽车尾气。我国通常是硫酸酸雨。(2)危害:①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造成森林受害和农作物减产;还能使土壤、水域酸化,建筑物腐蚀,金属腐蚀等。②酸雨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臭氧层破坏在地面空气中的臭氧是一种污染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但位于地球上空25~40km的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则是地球的一个“保护伞”,它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研究表明,平流层中臭氧减少1%,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将增加,农作物产量将减少。臭氧的减少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氯氟烷烃如氟利昂等对臭氧有破坏作用。 4、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这

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因此,在环境有限地自循环过程中,人类无限制地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无疑打破了这一平衡。不管是在现有环境中谋求发展,还是抛弃旧的寻求新的环境,人类究竟能走多远? 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 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到16亿年前,随着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至为重要。因为CO2和某些气体具有能让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通过而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从而使地表增温的效应,即所谓“温室效应”,此类气体称为“温室气体”。若无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有关计算推断地球的年平均温度应为-18℃,而不是现在的13~15℃。就是说,天然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上升了31~33℃。综上所述,大气圈各组分之间保持着精细的平衡,这是地球环境亿万年来发育的结果。保持这种平衡乃是维护生物圈所必须,破坏这种平衡就是破坏生命的基础。然而,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平衡,这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2.人类与水圈海洋和陆地上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在地球表面,称为水圈。它包括江河湖海中一切淡水、咸水、土壤水、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以及南北两极冰帽和各大陆高山冰川中的冰,还包括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和水滴。大气中的水是全球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颗智慧星球,水是一个关键因素。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少不了水这一要素。如今地球表面的70%以上覆盖着水,大多数生物体内水的含量也达2/3以上。研究还发现,人体血液的矿化度为9g/L,与30亿年前的海水是相同的。静脉点滴用的生理盐水为浓度为0.9%的NaCl溶液,与原始海水一致。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内仍然流动着几十亿年前的海洋水。在自然界的植物体内,水分含量更高,有些甚至高达95%。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进化都离不开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时时处处与水紧密联系,从生活、娱乐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无一不体现出水的重要性。 3.人类与土壤圈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因此,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在炎热湿润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