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章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15章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15章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15章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初步尝试设计简单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连接、开关作用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

题的喜悦。

2.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

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

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识别和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教学突破】

通过连接实物电路、画电路图,列举生活生产实例等多方式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教具及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自制暗箱、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2.5V、3.8 V的灯泡和灯座各2个、开关三个、1.5v干电池2节、导线若干等(以上器材每四个学生一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科学探究(一)串联和并联【情境设置】

魔术表演:教师出示自制的甲、乙两个暗箱,

表面上都有两个灯泡,一个开关。闭合和断开

开关,再取下其中一个灯泡。要求学生观察并

回答灯泡的亮灭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表演,让学生观察现

象,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

究的欲望。)

【过渡导入】

同样的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为什么取下其

中的一个灯泡,会出现不同现象?

【板书】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课件展示】

一、串联和并联

学生活动一:“想想做做”用一个电源、两个灯

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

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电路,培养学生设计

简单电路的能力,通过启发,尽可能在全班范

围内出现两种不同连接方式。)

提出问题:在连接电路之前,同学们思考连接

电路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温馨提示】

充满好奇的观看,观察

灯泡的工作情况回答:

闭合开关,两灯都亮;

断开开关,两灯都灭;

取下其中一个灯泡,甲

暗箱的另一个灯泡不

发光;乙暗箱的另一个

灯泡仍发光。

学生回答:连接方式不

同。

学生思考并猜想……

学生分组讨论连接电

路时需注意哪些问

题?

学生回答:需注意哪些

问题?

听实验指导后,各小

1.开关要断开.

2.绝不允许把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连接电路后,需检查电路连接无误,然后方可闭合开关.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发光情况。

接法1:

接法2:

【顺势追问】

你能根据连接的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吗?【展示交流】

把能使两灯泡发亮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在画电路图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两灯泡是怎样连接的。)

教师对这些电路图进行相应的点评,

归纳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

【板书】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用电器依次相连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用电器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学生活动二:

1.【类比模拟】

两位同学用身体和头当作灯泡,手臂当作组思考、讨论动手连接电路,连接后向其它小组展示小组的连接方式。

两位同学把电路示教板挂到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让全体学生进行对比。

接法1:

接法2:

学生认真观察两个小组展示的实物电路和对应的电路图,寻找连接方法的不同:第一种方法,2个小灯泡是依次连接的,像串糖葫芦一样叫做串联电路。

第二种方法,2个小灯泡的两端连到一起,然后再接到电路里叫做并联电路。

学生合作交流:

导线,分别模拟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设计意图:展示后让学生评价,可充分暴露学生问题,同时又可加深印象。通过学生“手拉手,手搭肩”模拟串联和并联电路,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

2.你自己画的电路图对吗?阅读教材41页图15.3-1和15.3-2,修改自己的电路图,确保正确规范,然后在电路图中用箭头标出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的流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进一步掌握电路图的画法,也为在电路图中用箭头标出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作铺垫。)

【提出问题】

1.串联电路的电流路径有几条?如果串上第三、第四个灯泡呢?串上更多的灯泡呢?2.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有几条?如果并上第三、第四个灯泡呢?并上更多的灯泡呢?3.当取下任意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小灯泡还能亮吗?取下的小灯泡对另一个小灯泡有影响吗?说明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还是互不影响?【归纳总结】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互影响。

2.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并联电路中两个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电路叫支路。1.两位同学相互合作模拟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灯泡的是怎样连接的。模拟完后,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2.一位同学在黑板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流向。

观察电流的路径,分析并归纳电流的流向。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

动手实验探究,取下任意一个灯泡,观察另一个灯泡发光情况。并分析归纳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的影响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来让学生感性认识到在电路中用电器

(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探究一:连接串联电路【过渡】

在串联电路里,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

控制作用是否会改变?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

关和支路开关对各用电器的控制作用有什么不

同?

【课件展示】

探究一:连接串联电路

【引导猜想】

改变开关的位置,猜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是否会改变?

怎样设计实验……

步骤:

1.按照下图连接好电路,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

后,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

泡的情况。

2.分别把开关改接到B和C两点,观察开关控

制两只灯泡的情况。

【板书】结论一:在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

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

的控制作用。

【过渡】

我们探究了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下面继续探究开关在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课件展示】

探究二:连接并联电路

【引导猜想】

之间的影响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

想,说出猜想理由。

学生讨论,设计电路

图,然后明确实验方法

步骤。

小组明确分工任务,有

序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分析实验现

象,得出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开

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

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

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

用。

L1

S

L2

B

c

探究二:连接并联

电路

改变开关的位置,猜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是否会改变?

【启发】我们在认识电路时,知道干路开关可

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两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

能否让每只灯泡单独工作呢?怎样设计电路?

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按如下操作观察开关

对两只灯泡的控制情况。

1.开关S、S

1

、S

2

都闭合,灯泡L

1

___,L

2

____。

(填亮或不亮)。

2.开关S和S

1

闭合,S

2

断开,灯泡L

1

___,

L

2

___。(填亮或不亮)。

开关S和S

2

闭合,S

1

断开,灯泡L

1

___ ,L

2

___。

(填亮或不亮)。

3. S断开, S

1

和S

2

闭合,灯泡L

1

___,

L

2

___。(填亮或不亮)。

4. S闭合, S

1

和S

2

断开,灯泡L

1

___,

L

2

___。(填亮或不亮)。

【板书】结论二: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热

情,通过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

的观察,动手的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分

析归纳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评估】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

想,说出猜想理由。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思考并回答:每条支路

上各加一个开关。

学生设计电路图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

究,有两位同学互相

合作连接电路示教板

上的电路,同时挂到

黑板上,让全体学生

进行对比。

各小组对照电路示

教板上的连接,检查自

己连接的是否正确。电

路正确无误后,学生按

左面的操作观察开关

对两只灯泡的控制情

况。

学生分析实验现

象,得出结论: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

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

在支路。

(三)生活中的

电路合而成的。我们生活当中你知道哪些电路,它

们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你是怎样判断的?

【课件展示】三、生活中的电路

【引导自学】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p43生活中的电路。

【问题引导】

1.家庭中的电灯、电扇、电冰箱、电视机、电

脑等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

2.街旁的路灯排成一列,路灯是串联还是并

联?

3.教室里的各盞灯及插座是怎样连接的?

4.顺势提出

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一定串联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

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系的,生活中

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在生活中,充分体现了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自

主学习教材。

思考对应的问题做出

回答。

1.当一个用电器工作

时,其余的用电器可以

工作,也可以不工作,

说明各用电器是分别

连接在不同的支路中,

所以家庭中的用电器

是并联的。

2.当一盏灯不亮了,

其他路灯仍然会亮,说

明路灯是并联的。

3.当关闭了教室里的

一盏灯时,其余的灯依

然会亮,说明教室的各

盞灯是并联的,插座使

用与否都不妨碍开灯

和关灯,所以灯与插座

是并联的。

4.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想想议议】

玩具警车运动时,警灯也闪烁不停,右图是简化电路图,学习了本节课知识,你能看懂这个电路图吗?小灯泡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闭合开关S

1

、S

2

,电流分别通过小灯泡和电动机,

有两条电流路径。(设计意图:从物理走向生活,运用学习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

流收获和疑惑。

四、课堂检测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和第2题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③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联连接起来

特点:①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

②用电器互不影响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二、生活中的电路

家庭电路、路灯、、、、、、

【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1.我在设计教案时,首先通过魔术表演,同样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当取下一个灯泡后,一个暗箱的灯泡不亮,另一个暗箱的灯泡仍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连接电路,自己找到两种连接方式,然后画出电路图,交流讨论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认识了串联和并联电路。为了更好的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我用两把直尺代替电路,请两位同学代表灯泡到讲台上来模拟串联和并联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这样设计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合作交流,小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探究开关在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时,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我们在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知道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两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能否让每只灯泡单独工作呢?怎样设计电路图?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并回答:每条支路上加开关。这样很容易的设计出电路图,然后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进行探究,把难的问题简单化,突破了难点。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电路图的设计可能与老师设想的有些出入,这就需要老师既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能往正确路上引导。

2.一堂课中主要是以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又是第一次连接电路,不同学生使用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在引导上需要技巧。

3.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不够,有些学生不参与实验的讨论操作,还需要老师加强实验教学。

附件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逐个顺次连接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

电流路径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两条或两条以上

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

对它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用电器间是

否相互干扰

各用电器相互干扰,若其中一

个断开,其它无法工作

用电器互不影响,

若其中一个断开,其它照常工作

附件2:

【课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

B、用一只开关控制两盏灯,这两盏灯一定是并联的。

C、一般电路中,开关应最靠近电源正极。

D、我们教室内的电灯之间是并联的,和邻班的电灯是串联的。

2.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A.B.

C.D.

3.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4.根据实物电路画电路图。

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附件3: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 【解析】由于开关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不同,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干路中都能控制所有用电器,所以当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泡的亮与灭时,这两盏灯泡之间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所以B错;开关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干路控制作用与位置无关,所以C错; 教室内的电灯和邻班的电灯可以各自独立工作是并联的,所以D错。

【答案】 A

2.【答案】A

3.【解析】由题意知,照明灯和换气扇是相互不影响的,故应当是并联关系,且各支路上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

【答案】D。

4. 【答案】

5. 【答案】 .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41295588.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