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治理建调研提纲

基层治理建调研提纲

基层治理建调研提纲

《基层治理建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基层治理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依据。

1.2 了解基层治理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执行情况,找出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3 总结基层治理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可借鉴的做法,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内容

2.1 基层治理建设的现状和特点:人员结构、组织体系、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情况。2.2 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合作模式和成效。

2.3 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和渠道:公众在基层事务管理中的参与程度和方式。

2.4 基层治理建设的政策执行情况: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2.5 基层治理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可借鉴的做法:在基层治理中取得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三、调研方法

3.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基层治理建设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情况。

3.2 实地走访:前往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基层治理建设的实际运行情况。

3.3 问卷调查:向基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不同主体的看法和意见。

3.4 座谈会:组织相关方面的代表参加座谈会,就基层治理建设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

四、调研成果处理

4.1 分析调研结果,并撰写调研报告,提出问题和建议。

4.2 将调研结果向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反馈,与相关方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

4.3 将调研成果向社会公众宣传,提高公众对基层治理建设的关注和参与度。

以上是《基层治理建调研提纲》,希望大家在进行基层治理建设调研时,能够充分考虑其中的内容,并取得有益的调研成果。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提纲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提纲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提纲 一、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方面 1、换届后的基层领导班子状况如何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强班子建设 2、村、社区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是否纳入财政预算,是否能保证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的开展 3、“后进村”治理整顿情况如何怎样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巩固治理成果 4、如何加强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5、如何加强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如何完善基层领导班子轮流接访制度,坚持“三必访”活动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6、如何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1、基层党组织生活是否正常是否能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2、党员承诺制能否正常开展,践诺、评诺工作能否认真进行 3、基层党组织能否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票决制,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要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4、对流动党员管理有何新举措 5、如何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方面

1、如何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党员议事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如何有何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 2、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方面有会么好的做法和建议 3、如何完善基层干部报酬保障机制,落实“一定三有”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村级经济发展方面 1、目前村集体经济状况如何村级经济是否有支柱产业 2、基层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致富方面有何好的做法和打算 五、“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方面 1、是否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设置党组织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情况如何是否达到应建尽建组建工作有何困难 3、部分企业改制后,如何加强党员的流动和管理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社区基层治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居民权益、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实际情况,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为城市社区居民,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30份。实地访谈对象为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代表,共访谈15人。 三、调研结果 1. 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近一半的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缺乏了解,且只有20%的居民愿意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2. 社区服务不够细致。大部分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度较高,但仍有近40%的居民认为社区服务不够细致,希望能提供更多针对个人需求的服务。 3. 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实地访谈中发现,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公共管理经验,导致他们在处理居民问题时不够高效和熟练。 4. 社区治理机制不健全。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社区居委会的选举机制和决策程序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较低,不满意度较大。

四、调研建议 1.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加强社区宣传,提高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的理解,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决策。 2. 完善社区服务。通过调研了解居民需求,提供更加贴近居民生活的服务,提高居民满意度。 3.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针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4.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改进社区居委会选举机制和决策程序,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和治理效率。 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前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调研建议。要实现社区基层治理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共同建设和谐乡村社区。六、调研结果解读 1. 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调研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存在较低的了解程度。这意味着社区在宣传和普及社区治理相关政策、活动以及居民权益保障方面还需加强。此外,只有20%的居民表示 愿意积极参与社区事务。这表明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存在其他一定的障碍。例如,居民可能觉得社区事务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或者对社区工作的效果存在疑虑。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居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重视程度,增强其主动参与的动力。

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活动方案

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活动方案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活动方案 一、目标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总结优秀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范围为全市各区县(市)的街道、社区、村等基层单位,以了解其社会治理现状和问题为主要目标。 三、调研内容 1.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建设情况,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 2.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情况,包括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考核评价等。 3.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践情况,包括社区建设、居民自治、公共服务等。 4.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包括创新思路、创新做法、创新成果等。 5.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包括治理能力不足、居民参与不够、 公共服务缺失等。 四、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对基层单位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社会治 理现状和问题。

2.访谈调查:通过与基层单位负责人、工作人员、居民等进行深入交流, 了解其社会治理实践和创新情况。 3.案例研究:通过对优秀基层社会治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 经验和启示。 4.资料收集: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工作报告、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分 析和梳理。 五、调研安排 1.第一阶段: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范围和方法。 2.第二阶段: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3.第三阶段: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总结优秀经验。 4.第四阶段: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六、预期成果 1.全面了解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 2.总结优秀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社区基层治理问题调研报告

社区基层治理问题调研报告 社区基层治理问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层单位,负责管理居民的生活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对社会稳定和居民福祉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社区基层治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社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社区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社区基层治理的改进和提升。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基层治理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一部分居民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社区基层治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三、调研结果 1. 社区参与度不高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对社区的决策过程缺乏参与感。他们认为社区居委会的决策常常是“自说自话”,对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不够关注和重视。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居委会对居民需求的了解不足,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2. 社区服务不到位 有许多居民反映,社区提供的服务不够及时和完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维护。许多居民抱怨社区清洁工作的不到位和公共设施的破损不修。此外,社区活动和文

化娱乐设施的缺乏也成为了居民们的不满之一。 3. 社区居委会管理失范 部分居民反映,一些社区居委会存在管理失范的问题,例如权力滥用、腐败行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区治理的公正性和效率,也使得居民对社区管理的信任感降低。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强社区参与 社区居委会应主动与居民沟通和对话,了解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以此为基础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和决策。同时,建立居民议事会等组织形式,加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监督和参与。 2.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加大资源投入,提高社区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力度,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注重社区活动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3. 加强社区居委会管理 建立健全的居委会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程序,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鼓励居委会成员接受职业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法律意识,增强居民对居委会的信任。 五、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在社区基层治理中存在参与度不高、服务不到

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调研提纲

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治理调研提 纲 共建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将有利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夯实社会治理底部基础;有利于激活直接面向居民的服务需求,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7-8月,我局围绕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关于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专项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由局长带队组织相关股室人员,分3个调研组深入到全县11个乡镇的部分村(社区),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治理进行了专题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城乡社区治理取得的成效 全县两项改革调整后,村总数从87个减少到73个,减少村14个,减幅16%。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各村公共管理和服务群众平均达到2616人,超过全国2154人的平均水平,平均服务面积29.5平方公里。随着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的持续推进,将实现县域经济版图的整体性重塑、城乡整合发展格局的系统性再造、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变革,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夯实底部基础。 (一)社区服务体系有效保障。一是基础设施持续投入。全县围绕居民需求,大力改进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持续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城乡社区阵地功能明显优化。十三五期间,县财政分别投入城乡社区建设经费980余万元,新增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0.6万平方

米;目前,全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平均面积达到458平米,增长32%,实现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32平米。二是城乡社区队伍有效强化。目前,全县村(社区)委员平均年龄41岁,较改革前降低5.8岁;35岁以下有197人,占29.36%;大专以上学历有218人,较改革前提高17.2%,基本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三是城乡社区干部报酬全面落实。全县村(社区)干部待遇按照攀办发〔2021〕29 号和米委办发〔2020〕43 号文件标准执行,村级书记(主任)每月3200元,村级副职每月2560元,村级一般工作人员每月2240元;社区正职4100元/月,社区副职3900元/月,社区一般工作人员3700元/月。在城市社区推行了专职化体系建设,全面建立了社区工的基本报酬、薪酬标准、绩效奖励及“五险一金”自然增长机制。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是推进示范创建。目前,丙谷、撒莲、草场、白马、湾丘5个乡镇的6个村正在推进民主议事协商试点。目前,白马镇高龙村已探索出“一核一约两榜三会五员七个好”治理模式;草场镇龙华村已议出了“诚信红线”、“用水红线”等“红线”制度。二是推进实施社区“补短板”达标工程。三年来,全县投入140余万元,改扩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3千平方米。草场镇杨柳湾社区、湾丘乡湾丘社区等7个村(社区)已完成2020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项目;2021年,攀莲镇城北社区,撒莲镇平阳村等3个村(社区)继续纳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争取每个补短板项目上级补助资金40万元。三是投入资金60万元推动3个省级乡镇社工服务站试点建设,各项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 (三)“三社联动”机制有效深化。一是培育社会组织。2020年,全县新登记成立社会组织5个、注销登记2个;目前共依法登记社会组织133个,其中,社会团体94个、民办非企业39个。二是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全县现有社工人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当前,社会治理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特别是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由于基层公共管理的不完善,社会治理存在着诸多难点和瓶颈,这给本地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地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发现和解决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本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 二、调研内容 (一)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基本情况 - 7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6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 治理方式 - 65%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 指导。- 55%的受访者认为社区组织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45%的受访者认为公民个人应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

3. 治理效果评估 - 75%的受访者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应当有更为明确的 目标和标准。- 60%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社会治理机制还需要 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 (二)走访调查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 社区组织的功能存在局限性。 由于社区组织的管理资源不足,组织的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 政府部门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不够明确。 缺乏更为清晰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组织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3. 居民参与意识不足。 居民的参与意识不足,有些问题需要他们积极参与相应的工作,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充分的参与性。 三、调研结论 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政府应该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政府应该在制定各项政策和措施时,尽可能综合各方意见,让社区组织在治理工作中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2. 社区组织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

市委中心组学习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研讨发言提纲

市委中心组学习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研讨发言提纲 尊敬的市委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中,就基层治理工作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基层治理工作是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的迫切需求。在研讨之前,我希望大家共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基层治理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基层治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目前基层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权责不清。一些基层部门在工作中职责模糊,权责不分明,导致一些问题无法有效解决,责任推诿现象严重。 2. 资源匮乏。当前基层治理经费有限,人力资源不充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制度不健全。一些基层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到位,导致工作流程不畅,效率低下。 4. 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工作能力有限,无法胜任复杂的治理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 优化权责关系。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协

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减少权责交叉和摩擦。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基层治理经费投入,完善基层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3.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的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实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能。 4. 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推动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提高基层治理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1.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党委要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提供有效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2. 加强党委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上下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基层治理工作。 3. 增加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民主决策、依法治理。 4. 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总之,要提高基层治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优化权责关系,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协调配合,增加社会参与,建立激励机制。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有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立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立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立和社会开展的基石。当前,基层治理正经历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化、参与式治理的创新转变,构建与我县相适应的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从业务层面加以指导、从经费层面加以保障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在共治中拓展、在法治下前行。 一、基层治理体系建立的根本情况 〔一〕完善协商制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 标准议事范围及参与主体。凡涉及村〔居〕务、财务的重要事项,都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展商议和表决。参会人员由村〔居〕民代表、村〔居〕“两委〞成员、村〔居〕务监视委员会成员、各村〔居〕民小组组长组成,普通村〔居〕民可以自由到会旁听。涉及外来人员的议题外来人员代表列席会议,确保村〔居〕民代表会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确保协商决议公开。 施行阳光村〔居〕务工程,凡协商决策需要村〔居〕委会落实的事项,均通过村〔居〕务公开栏第一时间公开,并及时反响落实情况。随时搜集村〔居〕民意见,解答村〔居〕民疑问,对村〔居〕民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设定每次村〔居〕民代表会议的第一项议题为反响上一次会议决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协商决策落实到位。

〔三〕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根底作用。 加强和改进农村〔居〕建立,标准和提升村〔居〕民自治程度,夯实基层民主制度建立,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效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开展趋势和要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和途径,丰富自治内容和形式,努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破解基层“两张皮〞“灯下黑〞“吊脚楼〞“大呼隆〞难题的途径方法 〔一〕是建立基层治理工作责任制。通过构建科学合 理、权责明确的评估体系,引导基层组织尤其是“一把手〞像抓经济开展、抓平安消费一样重视基层治理。同时,借助问责条例辅以严格的问责方法,用有力的刚性约束让基层组织从思想深处和日常工作中把基层治理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 〔二〕解决粗放式、碎片化管理的问题。随着基层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多和日趋复杂,尤其是群众公共效劳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层治理迫切需要协同治理。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碎片化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的情形非常明显,而且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牵涉面广。很多基层干部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也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事实证明,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浪费人财物,而且抓不住治理重点,还容易无视治理盲点。 〔三〕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的问题。在党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核心。基层治理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但是,当前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是突出问题。

基层治理研讨材料

基层治理研讨材料 一、前言 基层治理是指在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开展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层治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基层治理的概念、现状、问题和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基层治理的概念 基层治理是指在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开展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它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 实施人民群众自治的具体途径。 三、基层治理的现状 1. 基层治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基层治理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人员流动性大, 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导致工作难以持续稳定地开展;由于经费来源 单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持;在一些地方,社区干部 权力过大,容易滋生腐败。 2. 基层治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我们不能忽视基层治理所取得的成绩。在基层 治理中,社区居民参与度高,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基层治理也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政府更好地了解基 层情况。 四、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问题: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工作难以持续稳定地开展。 对策:加强干部培训和交流。通过加强干部培训和交流,提高干部的 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 问题:由于经费来源单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对策:多渠道筹集资金。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性彩票、募捐等活动 来筹集资金;同时,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 问题:在一些地方,社区干部权力过大,容易滋生腐败。 对策:加强监督管理。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社区干部 的监督管理;同时,也要加大惩处力度,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五、结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存 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忽视基层治理所取得的成绩。政府应该加强 干部培训和交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基层治理的 水平。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内容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内容 一、调研目的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挑战和难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和问题。 三、调研内容 1. 基层社会治理组织设置和职责分工 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的设置情况,包括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探究不同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职责和分工,以及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情况。 2. 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 研究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机制和模式,包括社会治理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工作机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层

级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特点和模式。 3. 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和效果评估 调查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方式和效果评估。重点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处理机制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提供经验和建议。 4. 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调研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了解信息化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探索信息化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应用。 5. 社会治理工作队伍建设和培训 调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情况,包括社区工作者、村干部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培训需求。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社会治理工作队伍建设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专业能力提供借鉴。 四、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以上调研内容的实施,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同时,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存在的挑战和难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调研建议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进步给基层社会治理提出 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存在 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提出相 应建议,以期为实现健康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我们的智慧。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走访了不同地区的社区、乡镇 和城市居民委员会,了解到了现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些情况和问题。 首先,在农村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一些村庄自治力量不足的问题。村委会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一些村委会成 员年龄偏大、经验不足等因素,对村庄事务的管理和处理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在城市社区,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治理难以跟上社会变 革的步伐,导致社区治理体系不健全。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公共事 务处理效率低下。 最后,各地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结构不够完善,缺少联动机制和资 源共享平台。这使得信息交流、资源整合和协同工作存在困难,导致 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三、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分析 1.组织管理体系薄弱 目前,在村庄和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管理体系薄弱。一 些基层组织缺乏有效的人员选聘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导致管理能力 不足,工作效率低下。 2.参与度不高 村庄自治的实施和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广泛参与居民的积极参与,但 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和宣传,很多居民在社会治理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3.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 基层社会治理部门和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问 题无法及时获取、反馈和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决策 缺乏科学依据,且难以向公众及时传达政策。 四、建议与措施 为了解决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与措施: 1. 落实人员选拔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组织的人员选拔机制,引入专业化人才,提 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选拔过程中注重综合素质评价,确保选聘 的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2. 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概况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治理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1.实地调研:选择了若干个地方,包括城市、乡镇和农村,实地考察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情况。 2.座谈交流:与基层社区、村委会、街道办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困难。 3.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基层居民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 1.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社会管理、服务和调解等方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都参与其中。 2.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主要依靠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等组织开展,负责人普遍表示工作量大、压力大。 3.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矛盾处理不够及时和满意、协调机制不完善等。

四、调研建议 1.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加大对基层社区和乡村治理的投入力度。 2. 加强协调机制的建设,建立起垂直和横向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问题协同解决。 3. 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4. 增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其顺利运行和有效发展。 五、结论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研究和改进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本次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切实的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只有不断地加强和改善,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服务。六、调研结果分析 1.问题一: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社区和乡村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因为自身的条件限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导致基层居民在接受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困难。这不仅加大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量和压力,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的产生。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3篇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第1篇 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当前,基层治理正经历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化、参与式治理的创新转变,构建与我县相适应的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从业务层面加以指导、从经费层面加以保障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在共治中拓展、在法治下前行。 一、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完善协商制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 规范议事范围及参与主体。凡涉及村(居)务、财务的重要事项,都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商议和表决。参会人员由村(居)民代表、村(居)"两委"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各村(居)民小组组长组成,普通村(居)民可以自由到会旁听。涉及外来人员的议题外来人员代表列席会议,确保村(居)民代表会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确保协商决议公开。 实施阳光村(居)务工程,凡协商决策需要村(居)委会落实的事项,均通过村(居)务公开栏第一时间公开,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随时收集村(居)民意见,解答村(居)民疑问,对村(居)民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设定每次村(居)民代表会议的第一项议题为反馈上一次会议决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协商决策落实到位。 (三)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加强和改进农村(居)建设,规范和提升村(居)民自治水平,夯实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和途径,丰富自治内容和形式,努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破解基层"两张皮""灯下黑""吊脚楼""大呼隆"难题的路径方法

2021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写作小标题、提纲30组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写作小标题、提纲30组 用好“民情图”织密“惠民网”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立足问题找方法,绘成社区民情图。 立足实际建机制,实现工作精细化。 立足需求强服务,赢得群众满意票。 积极探索共融共建共治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统筹抓好区域化党建,变“一轮明月”为“众星拱月”。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变“伤筋动骨”为“脱胎换骨”。 建好基础性保障体系,由“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 党建领航共建和谐家园五彩凝心共享幸福玉泉 共建互融实现参与主体最大化 共治共管实现治理模式多样化 服务共享实现治理成果最优化 同筑“党建共同体”开创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工作联抓,推动“各自为战”向“共同奋战”转变。 组织资源联享,推动“封闭自有”到“开放共享”转变。 经济发展联推,推动“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服务群众联做,推动“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综合治理联防,推动“条块治理”向“协防共治”转变。 深化街道“四项改革”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路径 管理服务重心下移。 人员力量全面下沉。 职能部门事权下放。 经费财权直接下划。 以“一轴三联三进”党建工作机制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体系 “一个轴心”实现上下通达。 “三个联合”推动组团服务。 “三方进入”协力加强运转。 健全“四级联动”体系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组织联席,打破条块壁垒聚合力。 责任联担,层层履职尽责传压力。 载体联创,提升服务质量增动力。 推行“十心十议、五联四建”模式构建“一体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以“十心”为平台,扩大服务居民空间。 以“十议”为支撑,凝聚为民服务力量。 以“五联”为主导,加强驻区单位引领。

关于乡村治理有关情况的调研提纲

关于乡村治理有关情况的调研提纲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1.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调研乡村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的。 2.通过调研,了解乡村治理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提出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3.目的是为了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调研内容 1.乡村治理的基本情况 a.乡村治理的定义、范畴和基本原则; b.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 2.乡村治理的现状分析 a.农村社会体制的演变和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b.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c.乡村治理的成效和亮点。 3.乡村治理的主要问题 a.农村基层组织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足; b.乡村社会问题的突出表现和成因分析;

c.治理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4.乡村治理的与创新 a.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及其转变; b.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参与机制的建设; c.乡村治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5.湖北省乡村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a.湖北省乡村治理的特点和主要做法; b.湖北省乡村治理的成效和效益; c.湖北省乡村治理的问题和挑战。 6.乡村治理的政策建议 a.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能力; b.推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完善参与机制; c.加大对乡村治理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三、调研方法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调研人员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了解乡村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2.实地调研与观察。调研人员走进乡村,实地观察农村社会治理的情况,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3.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乡村居民对乡村治理的认知和评价。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研报告(通用5篇)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研报告(通用5篇)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研报告(通用5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研报告(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调研报告1 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___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社区和小区院落、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方式,以我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走访社区和小区院落、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 (一)突出__的统领作用,牢牢掌握社会治理的主导权,赢取群众信任。实践不断地告诉我们,信任是撬动群众对我们工作理解、支持和配合的有力支点。__市将组织作为决策者,政策执行和发展方向的监督者、协调者,政治工作、组织关系的领导者,确保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实施__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大力推行将组织建在小区(院落),发挥干部带动作用开展好社区微治理。例如,___探索出____发展治理模式(即坚持一个核心引领、提供五式贴心服务、建设六个暖心之家、实现三个幸福目标),从需求出发,营造以社区__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共同参与,打造了__分钟生活服务圈,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空间,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推动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让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发展充

分融合,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实现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最大限度取得群众信任。 (二)突出服务的延伸效应,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回应群众期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最大最多的盼望,就是过上美好的生活。__市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构建了多级联动解决群众难点热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使群众诉求有人听、群众难题有人解、群众办事有人帮,解决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细落地、落到实处。例如,__市推行全岗通工作法,打破了传统岗位职责限制,多口专窗到一口综窗的转变,实现了从镇街、社区到小区(院落)的三站通服务延伸,为群众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便捷、高效服务。 (三)突出群众的首创精神,夯实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__市将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结合,立足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设,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村民自主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群众唱主角的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将工作对象转变为了工作力量。

农村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亟待处理的严重课题。 一、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呈现的积极转变 近几年来,随同着乡村变革的深化推进,乡村工作的确呈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转变。首要表现在: 1、农民担负大幅度减轻,农民耕田积极性获得高涨。近年来,随着县政府对“三农”的不时投入和注重,农民担负逐年减轻。据查询,2002年我镇地盘疏弃面积曾一度到达1906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2.2%,个中一个最主要的缘由就是农民担负较重,耕田比拟效益较低,招致农民耕田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农民担负的逐渐减轻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撂田荒酿成耕田热。 2、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干群关系获得分明改善。随着中心一号文件的延续出台,广大农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实惠。不只农业税获得作废,并且还发放了粮种补助和种粮等补助资金。还,作废农业税,对衍生在其上的各类乱收费进行“釜底抽薪”,农民鼓掌称快。从“取”到“予”,从向农民“催粮、催款”到“补助、鼓舞”农民耕田,农民从党的惠农政策中感触到极大暖和。目前乡村大家都说党的政策好,党群、干群关系分明改善。 3、工作重心发生转移,工作本能机能呈现可喜转变。针对乡村变革后的新情势,本镇不等不靠,勇敢创新,在县政府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特殊是近年来,本镇的工作重心由过去以征收农业税为主转移到以抓发展、搞服务为主上,自觉地把抓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镇的第一要务,努力建筑调和乡村。 二、当前乡村基层工作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看到积极转变的还,我们也从调研中调查到新情势下乡村基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