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

理思想的演变》这本书是本科学管理学这门课时的参考书目,这次要写读书笔记,我想到的第一本书就是它。光从题目来看,就知道它是一本的宏观、时间跨度很大的书,是一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历史,是学习管理课程的必读书目。

《管理思想的演变》作者是美国的丹尼尔·A·雷恩,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在学校图书馆借到的版本是1986年1月第一版。在全书的结尾丹尼尔·A·雷恩颇具哲学意味地点明了“管理思想演变”的过去和未来:“对于管理学者而言,历史中存在许多教训,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过去作为序幕加以研究”。

在雷恩的这本书中,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当今时代。除“早期管理思想”外,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雷恩这一见解的卓越之处,在于它不是以时间来划分,而是以本文所说的管理哲学基本问题来划分的。

科学管理的核心人物是泰罗。泰罗强调的是效率。为此,他根据“工时研究”确立了他的管理方针: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人和资本家都得到利益。在一般人看来,成问题的主要是泰罗的“头等工人”概念,因为他是按照头等工人的标准来确定生产定额的。这说得再好,也是要求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然后由工人和资本家分享由此得到的剩余价值。泰罗是从研究如何消除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开始的。他把“磨洋工”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种,然后认为即使“无意的”磨洋工也应当消除,办法就是提高劳动强度。当然,泰罗并非要求无限制地提高劳动强度,而是把强度提高到所谓的“一个工人能够承受的正常进度”。他为自己辩解说,他的头等工人并不是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某种“超人”,而是适合于完成他的工作的有抱负的人。怎样才算有抱负呢?看他有没有“达到目的的意志”。这个“目的”就是“能够承受的正常进度”给他带来的额外的工资或奖金收入。

泰罗的“工时研究”关注的无疑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在这里,他受到了

人与人的关系的制约。他所鄙视的是“那些能够工作而不愿工作的人”,也就

是他所谓的“头等工人”之外的那些工人。现在“愿意工作”的标准提高了。

达不到头等工人标准的人都是“不愿工作”的人。难怪泰罗要遭到工会的反对。

“科学管理思想既鼓舞了忠实的信徒,也鼓舞了坚决的反对者。”

站在科学管理前列的追随者有传播效率主义的巴思、甘特、吉尔布雷思夫妇、埃默森以及莫里斯·库克,他们都为科学管理思想的创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如莫里斯·库克在泰罗的培养下把科学管理运用到了教育和市政机构。他

认为使科学管理行之有效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中人们对制度的信任。科学管

理并不像人们常常硬说的那样是忽视人的因素而是以个人为重点的。

然而有组织的劳工和科学管理的提倡者们发现他们处于宗旨上的根本冲突

之中,一方面劳方认为科学管理意味着工产实行专制,而在于管理方面的关系

把工人置于不利地位。泰罗承认实践中的种种弊端违背了思想革命的精神,但

他认为,从科学地确定工资报酬和标准中,从个别化地对待工人中,从一种设

法创造更多财富而不是为分配盈利而争斗的精神中,工人和所有其他人都会得

到最大的裨益。最后双方的立场都重新作出调整。劳工在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

响之下终于接受修改后的泰罗制。科学管理运动也在修正派的影响下顺应着工

业合作的新要求作出了改变。

科学管理传播到国外,由于法约尔、韦伯的努力行政管理理论出现。行政

管理理论的出现采取了两种形式(1)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和要素;(2)韦

伯为了保证技术效能而探索理想的组织安排的蓝图。法约尔和韦伯从不同的背

景不同的角度试图提出行政管理的方案来管理大规模的组织。法约尔强调的是

管理的教育而不是技术训练,不是计划和组织的重要性以及指挥、协调和控制

等中的各个阶段。他把“管理”和“行政管理”加以区分,认为前者是一种一

体化的力量,后者完全要通过人来起作用。韦伯在他的官僚集权的理想中采用

了行政管理的观点。他试图摆脱传统的和神授的领导和组织,他试图为权力建

立一个合理合法的基础,以及挑选人员和进行各种活动作出有秩序地安排。韦

伯提出的最好行政体系的概念和泰罗的概念十分相似。他们两人都认为,管理

或行政管理意味着在知识的基础上行使控制。他们两人都想从那些按照事实而

不是臆想、根据能力而不是偏爱来进行领导的领导人身上寻找技术上的能力。

如果说科学管理主要着眼于管理的技术方面,那么霍桑实验则把人们关注

的焦点引到了人际关系方面。梅奥反对“只坚持生产的经济逻辑”,提倡以人

际关系为导向的“新型”领导。新的工业人的领导所需求的不是技术技能,而

是社会技能。他们应该在效率的逻辑和工人感情的非逻辑之间维持一种平衡。

人际关系指向型的监工通过对事实和感情的区分,以及培养倾听和人群方面的

技能,能够克服社会反常状态的失调,并恢复集体团结,从而达到既满足人们

的社会需要又满足组织的经济需要的双重目的。非正式组织不应该看成是“坏”的,而应该看成是正式组织的必需的、相互依存的一个方面。社会人的来临了。

这一时代的两个代表人物是福莱特和巴纳德。正如雷恩所指出的那样,福

莱特虽然在时间上处于科学管理的兴盛期,但她的思想的性质却属于社会人时代。福莱特思想的核心是强调组织对于个人的超越性。她的论点是:“我们只

有在团体组织之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在被团体生活释放出来以前,始终只是一种潜能。人只有通过团体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品性,得到自己的真

正自由。”为此,她建议通过“结合”的方式解决矛盾、冲突。在她看来,一旦工人坚持认为存在着一种资本家的观点,而资本家则认为存在着一种工人的

观点,那就根本不可能协调劳动力和资本。只有把企业看作是工人和资本家之

间的结合体,让工人和管理当局双方真正感到他们是为一个共同目的服务,才

有可能超越个体有限性,实现真正的自我、“社会自我”。

巴纳德的贡献在于他对正式组织的进一步研究。他认为,一个正式组织包

含着三种普遍的要素:(1)协作的意愿;(2)共同的目标;(3)信息交流。非正式组织没有正式的结构,而且常常不能自觉地认识到共同的目的。它是通

过同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并因而确立了一定的态度、习惯和规范。非正

式组织常常为正式组织创造条件,反之亦然。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这种关系使巴纳德确信,组织中的权威不是来自

某种等级系列或组织地位的权力,而是来自下级的服从。如果下级不接受、不

服从上级,上级就没有权威可言。只有把“领导的权威”与“地位的权威”结

合起来,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梅奥受巴纳德的严重影响提出权力应该以获得协作的社会技能为基础而不

是以技术技能或专门知识为基础。通过由小团体组成大团体获得协作为基础来

进行领导将能恢复社会团体而保存民主。通过团体就可以避免乌合之众的情况。

这本书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管理思想经历了科学管理、社会人时代之后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当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些学派。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

学派等。哈罗德·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这本书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一是为管理学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书

中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原著的窥探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原本以为想当然的

东西比如以前已经学过的泰罗制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记下几条

科学管理原则,而是对科学管理运动本身、对泰罗本人及其追随者的理论贡献

有了了解。我发现很多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书

中各个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的详细介绍,可以得出一个研究专题的理论渊源,前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了哪些贡献。二是书中讲到科学管理和社会人时代得

出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试验、西方电气公

司的奇遇以及哈佛研究小组等等说明了科学结论的产生是许多次实验的结果。

只有这种实证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管理成为了一门科学和学科。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整理 管理思想的流派促发事件着眼点代表学派或 理论 基本观点 经验管理思想工业革命经验经验学派管理的有效 性取决于管 理者的经验; 通过研究经 验(案例)可 学会有效管 理。 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发明热科学科学管理理 论;一般管理 理论(组织管 理理论);官 僚组织理论。 管理的有效 性不仅取决 于管理者的 个人经验,更 重要的是依 据一定的科 学方法或者 原则。 行为管理思想霍桑试验人人际关系学 派;行为科学 学派(行为管 理理论)。 人是组织中 最宝贵的资 源,管理应以 人为本。 定量管理思想第二次世界 大战 数字管理科学学 派 只有致力于 定量化,才能 真正提高管 理的效率与 效益。 权变管理思想石油危机环境系统理论学 派;权变理论 学派;过程理 论学派。 不存在普遍 适用的管理 理论和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 (一)科学管理思想(古典管理思想) 1、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并且有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泰勒。理论核心认为应该通过科学研究来决定工作方法,而不是每一个工人自己过去的经验。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总结的4条基本的科学管理原理:1)、科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制定出最佳的操作方法,以科学代替从前经验管理中工人们按各自经验开展工作的局面。2)、细致挑选工人,并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按照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代替经验管理中由工人任意挑工作的局面。3)、真诚与工人们合作,以确保劳资双方都可以从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得到好处。为此泰勒实行了“差别工资制”,通过金钱激励,促使工人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实现管理工作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并且对管理工作按照具体的职能不同进行细分,采用职能组织形式和推行“例外管理”制度。局限性:把人看成单纯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仅重视技术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近几年引进的比较成功的全面系统介绍国外管理思想演变的一本著作。作者丹尼尔·A·雷恩博士是这方面的权威,曾任俄克拉何马大学哈里·巴斯企业史文献收藏馆馆长。他还担任过美国南方管理协会主席和管理学院管理史研究部主任,并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执教。鉴于管理思想从林里长期以来龙蛇混杂的局面,作者以自己多年的管理从教及学术研究经验,对从古至今的管理思想进行了梳理总结。该书的问世,在当今管理学书籍市场各类良莠不齐的理论著作泛滥的情形下,历经时间的洗炼,已成为深受各类读者喜爱的管理思想领域的权威著作。 作者在对管理思想从早期到现代的总结整理中,首先对每一时代的管理思想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说明。并且本书从开始到结束,都始终以这一综合背景为平台来探讨各类文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价值影响力下的管理理论,此外,对人性特点的在不同时代的挖掘及演进的关注,也直接影响着各个时代的管理学家对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综观全书,我们能认识到,管理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狩猎采集食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集体合作。保存至今的古代宏大建筑和劳动分工情况下制作出来的 精美的工艺品也表明了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管理技能。至工业革命,大萧条,二次大战,及新一轮经济腾飞再至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下的知识经济,随着整个社会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人和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也相应发生着以下演变:早期带有蒙昧和残酷色调的关注利润而忽视人的个体的地位理论学说;到工业革命后的关注员工技能、员工效率以及工人罢工冲击下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善;到重视非生产性因素,关注人性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当然,这种转变的深层前提仍然是资本方为了企业的利润的提高);到对管理的一般理论的提出和总结;到关注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关系为主,根据各自的特质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适合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再到随着其他学科的引入,计量、统筹学直至计算机技术的采用,技术手段的提高越来越不是问题,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整合,员工思想和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有序化、可衡量性及可预测性。 从今日管理学学习者的角度去直观管理学,管理必然包括个人、组织、管理过程和方法。本书的贡献就在于作者对管理学对这几大因素在上百年来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经验到科学实践和系统总结的演进进行了简明易懂的概括和说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早期提出的理论相较于今天就不再有适用性,管理学的进步本质上是对人性研究和人性管理方法研究的进步,而人性特点的最大特征就是稳定性,昨天的某些管理理论今日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可供我们借鉴和用来进行思想碰撞,以产生新的灵感。下面,具体的说一些在我读完该书后,对作者所描述的一些管理大师的思想的认识: 泰罗:美国《财富》杂志编辑汤姆.·A.·斯图尔特在1997年说:泰罗主义的精华不只是苦干,不断重复的和狭窄的工作种类。这个人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极力主张管理工作不仅要使用鞭子,更要运用知识;承担复杂的工作,应用智慧,找出能更简单、更快捷、更出色地完成它的方法。抛弃泰罗是很时髦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记住科学管理不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而且在保护劳动者的尊严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仔细阅读泰罗的著作,你就会发现,片面的理解泰罗的管理方法,而认为只是加重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是不公平的。因为泰罗的也许看上去有些苛刻的要求还同样放置于资本方身上,这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我选读的是美国作者丹尼尔?A?雷恩著中国学者李柱流等译,1986年版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考察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今天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本讲将介绍许多当代管理概念的起源,并说明管理概念是如何响应组织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还介绍许多当前管理所面临的趋势和问题,以便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说明管理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领域。丹尼尔?A雷恩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管理学从萌芽开始直到现在的演变历程,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现代。这本书有两个着重点,一个是管理思想,一个是演变。书中除了介绍我们日常所熟知的管理名家及其管理思想外,作者也叙述了贯穿在整个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中那些不太出名的人物,他们或多或少的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思想(相对而言),或者在其实践过程中对后来的管理名家产生了影响,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我们对管理思想有一个连贯的认识过程,而不像以往我们学习的那样一个个断断续续的明珠。在另一方面,作者在论述管理思想的同时,也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管理名人他们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等,这样便于我们更好明白这些管理思想产生的条件,也方便我们理解他们的思想。 在读书过程中,我发现本书的条理很清晰,内容的叙述方式也比较简洁,虽然也是讲述管理思想的,属于理论性的东西,但是它并没有像国内众多的理论书籍一样枯燥乏味,给人一种轻松的愉悦。关于书中的一些理论似乎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也许是作者有意的让我们自己从书中描述中自己总结吧,这对我们也是另外一个意义。《管理思想的演变》不愧为一本名书,读完此书后,我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将谈谈读过此书后我对管理的一些认知和个人看法。但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可能显得肤浅,如有不妥之处,万望斧正。 管理是一个古老而又恒久的话题,只要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就必然会有管理。但我觉得在我们研究管理的演变和发展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管理是什么;第二:管理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管理是世界上最难定义的概念之一,不同的管理学派和不同的管理学者都给管理下过不同定义,目前有关管理的定义多达几百种,但这些并不重要,就像物理学和经济学一样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有给他硬生生的定义,我们要弄清楚的是管理的本质和其基本职能以及其系统理论。而对于管理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雷恩在书中提到,在五六十年代,管理界就对管理是否达到了作为一门科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同时不少学者为使管理成为一门正宗的科学而努力。在科学管理时代和前期的社会人时代,管理应该是被当作科学的,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管理理性的原则和严谨的理论,在此后随着人的因素逐渐受关注,管理的硬性较为下降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出现,人们对管理作为科学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并提出了管理的艺术性。而从现在管理学者的理论看来,他们既看到了管理的艺术的一面又看到了管理的科学性,菲德尔的权变理论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个人认为管理既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但其科学性要大于其艺术。作者的本来目的也是要介绍管理的,但他没有把管理的概念,职能等一些一般教科书上都会介绍的关于管理的知识再次搬出来。而是选择了关于管理思想的演变。这其实更能让读者去了解管理。因为,在了解了管理背后的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 摘要 管理思想的演进,是建立【管理】这门科学存在性发展的主要依据,时代的变化影响管理思维的变动,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一直被认为是组成工作不可以少的活动,管理理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形成的过程,从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成就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 关键字: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的演变 壹、緒論 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倡导的古典管理理论,后来为许多人所研究和宣扬,其中较为系统地加以整理阐述的有厄威克和古利克。厄威克的着作有:《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则》、《管理备要》等。他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一)目标原则,即所有的组织都应当表现出一个目标;(二)相符原则,即权力和组织必须相符,(三)职责原则,即上级对所属下级工作的职责是绝对的;(四)组织阶层原则;(五)控制广度原则,即每一个上级所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五人或六人;(六)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七)协调原则;(八)明确性原则,即对于每项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貳、管理思想之演進 一、早期管理思想 (一)理论背景 工业化之前,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政府。虽然经济活动的规模无法与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结果相提并论,但是家庭事务、军事战役、政府管理以及教会运作方面确实存在管理需求。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大规模集体实践活动,政治控制和社会实践管理,战争,宗教。

社会上、不管是奴隶社会还是中世纪,社会都是封闭的,教会控制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伴随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新教伦理兴起,激励人们获取成就,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开放而且推动了个人慈善事业的发展。 经济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重商主义逐渐衰落,市场伦理鼓励创新和竞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规模经济的推动力,工业化的大幕拉开。 政治上,代议制开始替代君主制,财产制度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制度背景。 (二)早期管理理论学派 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反商业、反成就甚至反人性的文化价值观。文化的重生则为工业化以及后来理性、正式、系统的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文化的重生包括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新教伦理挑战中央教会的权威,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束缚,激发了人们对现实成就的需要;自由伦理反映了独裁政府和代表制政府的长期斗争,试图保护个人权利;市场伦理提出了对重商主义的挑战,倡导“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的观点,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和自由主义经济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这场思想革命中做出了举作轻重的贡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教伦理的重生。 巴比奇、尤尔和迪潘更注重组织与方法问题,而欧文更关心工业化对人的影响。 卡内基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创造更多就业,推动工业发展。 二、科学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书笔记

让历史照亮未来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书笔记 在读书之前以及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思考了三个问题:什么是管理?如何把握管理思想的演变?研究管理思想演变的意义何在?读完《管理思想的演变》,我有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十分浅显,但确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 人具有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需求,要通过有组织的努力去完成。管理是社会组织中,管理者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雷恩在开篇就提出,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是现在和过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产物。管理思想影响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它。雷恩在“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四大章节中都着重介绍了当时经济、社会、政治上的文化氛围,这对于我理解本书有莫大的帮助。 研究过去是为了指引未来。我们借鉴国外经济管理的经验和理论,为的是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工作搞好。对于历史上的管理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的管理经验,我们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对国外经济管理中可资借鉴的地方,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经过我们的分析和消化,为我所用,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的科学制度。 以上是我读书过程中大致的思考和感受,下面是我具体学习情况的总结记录。 第一部分早期管理思想 工业化之前,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政府。虽然经济活动的规模无法与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结果相提并论,但是家庭事务、军事战役、政府

管理以及教会运作方面确实存在管理需求。正如课本所介绍的,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大规模集体实践活动,政治控制和社会实践管理,战争,宗教。 雷恩介绍了近东、远东、埃及、希伯来、希腊、罗马以及天主教会的管理实践,这些早期文明中最初的管理实践与尝试提供了许多关于组织与管理的远见卓识。例如,古埃及人和古罗马人都遵循“管理十人”的规则;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劳动分工将生产力最优化的观点,中国的朝廷工厂也出现了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在公共管理方面,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建立了全面的权力等级制度;天主教会在当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控制相当突出,其领袖们也认识到了使整个组织制度化的需要。 雷恩认为早期管理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反商业、反成就甚至反人性的文化价值观。文化的重生则为工业化以及后来理性、正式、系统的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文化的重生包括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新教伦理挑战中央教会的权威,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束缚,激发了人们对现实成就的需要;自由伦理反映了独裁政府和代表制政府的长期斗争,试图保护个人权利;市场伦理提出了对重商主义的挑战,倡导“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的观点,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和自由主义经济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这场思想革命中做出了举作轻重的贡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教伦理的重生。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的禁欲主义或称清教主义为资本主义精神提供了宗教支持。虽然韦伯的观点也面对质疑与挑战,但他的 思考与分析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教主义提倡珍惜时间、鼓励劳动分工 与专业化、提倡节俭、克制与个人奋斗。受严峻的清教主义的影响,人们努力工作,自我克制、自我监督,节俭的生活在劳动中创造出剩余和利润,这些剩余的部分投入到新的事业,或改善原有的企业。信仰新教的父母在培养子女时会叫他们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这些做法会使孩子具有更强烈的获取成就的需求,这种需求将推动经济的发展。泰罗的父母都是清教徒,这与他日后在管理方面的成就不无关系。

泰罗与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异同比较———对完善我国政府内部管理的启示

泰罗与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异同比较———对完善我国政府内部管理的启示 摘要:泰罗与法约尔都曾对西方的古典管理理论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从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入手,分析比较了其管理思想的异同,并从科学借鉴的角度,就泰罗和法约尔的思想对我国政府内部管理创新的重要启示作了简略的概括。 关键词:泰罗;法约尔;管理思想;异同;启示。 弗雷德里克·温·泰罗与亨利·法约尔都是管理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对管理思想的演变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泰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的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历史篇章。法约尔通过对管理过程的研究创立了第一个有关行政管理的理论,被尊称为“工业管理之父”。泰罗和法约尔的成果实质上是互为补充的,他们都意识到人事问题及各级人员的管理乃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二者都是把科学方法应用于这一问题。 一、泰罗与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相同点。 (一)人性假设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 所谓的“经济人”假设(HypothesisEconomicPerson)起源于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研究。 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即认为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人只有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刺激下才会愿意劳动。 泰罗正是立足于人人都是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的这一基础之上,才提出工资刺激、定额化、标准化的管理手段。而法约尔对人性的探索仅停留在“经济人”假设的范畴之内,这可以从他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中看出。法约尔“在‘管人’的问题上他基本上和泰罗一样,主张以纪律(惩罚)进行经常性的监督,虽然他也提到了激发首创精神,并且将组织比作生物有机体,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做更为深入的分析” [1]73。 (二)研究方法都是从管理经验到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发现是从实验开始的,他结合自己多年在机械生产行业取得的经验进行了艰苦探索,率先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研究”法。他进行的最著名的实验有铁块搬运研究、铲掘铁砂和煤块实验、金属切割实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从这些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从而使得企业管理经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入了科学管理阶段。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主要包含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一书中。他认为,管理不同于经营,只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是: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至于管理活动,则又包含五种因素,即

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精简版

战略管理思想范式的演进 耗子问猫:“请问我该从哪走?”群猫回答:“这要看您想 到哪里去。” 战略: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决定行动方向。 耗子再问:我该怎么走? 答:属规划学派的猫甲:你应先订好计划再走——战略就是规划未来。 属适应学派的猫乙:你可摸索着走吧,有错就换一条路——战略就是讨论企业如何适应环境。 属产业组织学派的猫丙:你为什么要去那?是否换一个目的地——战略就是讨论如何定位于有吸引力的行业并通过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来赢得竞争优势。 属资源基础学派的猫丁:你应先培养走路得能力,然后再去——战略就变成挖掘和培养公司有价值的、无法仿制的、又难以替代的资源了(发掘和培养核心竞争力)。 一、战略规划学派 1.三安范式:战略乃是如何匹配(match)公司能力(capability)与其竞争环境的商机。 2.基本工具:伦德(learned)等的SWOT分析 波士顿矩阵(Boston Consulting Group Matrix) 3.致命弱点:①假设环境可预测: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 ②要确定明确的目标:企业往往对目标模糊化 ③注重现有资源与未来资源匹配:没有创新意识 二、环境适应学派与逻辑改良主义 1.产生背景 1970年代,世界经济环境大幅变化(73年石油危机)打破了三安范式的基石—环境可预测性。三安范式(战略规划学派)是以未来可预测为前提的,1970年代以来的动荡环境动摇了企业组织对战略规划的信仰。而以环境不确定为基础的“环境适应学派”应运而生,这一学派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即最合适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 2.主要思想 决策者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及未来环境变化的不可测性,所以他会自觉地去尝试获取环境的相关信息,他还会让最初的承诺保持为初步的、框架式的以接受未来的修正。这种渐进改良有助于消除局限性,有助于形成共识,从而实施其战略。

管理学必读书籍100部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管理学必读书籍—100部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 管理学必读书籍—100部管理学经典书籍推荐管理学权威著作整理而成,几乎囊括了管理学历史上的所有经典著作,作为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必全读,但不能一本也不读。1、《科学管理原理》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2、《经济与社会》[德]马克斯·韦伯3、《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马克思·韦伯(德国1864—1920)4、《经理人员的职能》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5、《组织与管理》巴纳德1948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7、《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8、《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梅奥9、《企业中人的方面》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64)10、《领袖论》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11、《个人与组织: 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12、《如何选样领导模式》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13、《管理行为》[美]赫伯特·西蒙14、《管理决策新科学》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15、《组织》赫伯特·西蒙16、《管理决策新论》弗鲁姆197317、《伟大的组织者》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18、《管理的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19、《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20、《营销大未来——变革公共行为的方

略》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特著21、《让工作适合管理者》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22、《组织效能评价标准》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23、《再论如何激励员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24、《工作与人性》[美]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25、《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26、《经理工作的性质》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27、《公司战略计划大败局的分析》亨利.明茨伯格28、《管理实践》[美]彼得·德鲁克29、《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30、《有效的管理者》[美]彼得·德鲁克31、《公司的概念》彼得.F.德鲁克32、《创新与创业精神》彼得.F.德鲁克33、《不连续的年代》彼得.F.德鲁克34、《工业人的未来》彼得.F.德鲁克35、《新社会——对工业秩序的新革命》彼得.F.德鲁克36、《二十一世纪管理面临的挑战》彼得.F.德鲁克37、《旁观者》彼得.F.德鲁克38、《管理论的丛林》[美]哈罗德·孔茨39、《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40、《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41、《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42、《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43、《国家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44、《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威廉·大内(美国1943—)45、《转危为安》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46、《追求卓越》托马斯·彼得斯(美国

管理思想的演变

理思想的演变》这本书是本科学管理学这门课时的参考书目,这次要写读书笔记,我想到的第一本书就是它。光从题目来看,就知道它是一本的宏观、时间跨度很大的书,是一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历史,是学习管理课程的必读书目。 《管理思想的演变》作者是美国的丹尼尔·A·雷恩,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在学校图书馆借到的版本是1986年1月第一版。在全书的结尾丹尼尔·A·雷恩颇具哲学意味地点明了“管理思想演变”的过去和未来:“对于管理学者而言,历史中存在许多教训,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过去作为序幕加以研究”。 在雷恩的这本书中,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当今时代。除“早期管理思想”外,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雷恩这一见解的卓越之处,在于它不是以时间来划分,而是以本文所说的管理哲学基本问题来划分的。 科学管理的核心人物是泰罗。泰罗强调的是效率。为此,他根据“工时研究”确立了他的管理方针: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人和资本家都得到利益。在一般人看来,成问题的主要是泰罗的“头等工人”概念,因为他是按照头等工人的标准来确定生产定额的。这说得再好,也是要求工人提高劳动强度,然后由工人和资本家分享由此得到的剩余价值。泰罗是从研究如何消除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开始的。他把“磨洋工”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种,然后认为即使“无意的”磨洋工也应当消除,办法就是提高劳动强度。当然,泰罗并非要求无限制地提高劳动强度,而是把强度提高到所谓的“一个工人能够承受的正常进度”。他为自己辩解说,他的头等工人并不是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某种“超人”,而是适合于完成他的工作的有抱负的人。怎样才算有抱负呢?看他有没有“达到目的的意志”。这个“目的”就是“能够承受的正常进度”给他带来的额外的工资或奖金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管理哲学考研参考书,专业指导,考研经验,复试录取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管理哲学考研参考书,专业指导,考研经验,复试录取汇总 专业介绍 专业目录

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思想的演变》 丹尼尔·A ·雷恩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管理思想史》 克劳德·小乔治 商务印书馆 近三年分数线

2018年复试及录取情况 2018年录取情况 专业课复习建议 人大的专业课一门是中西哲学史,一门是自己选的专业的题。按理来说哲学史应该只考到黑格尔,没想到今年考了海德格尔,幸好四选三,我这种业余选手可以巧妙躲过。但是这也说明老师的套路你根本就无法揣测,难道你能不满说海德格尔超纲了吗?所以多准备总是没错的。

中哲的题目都是常规题,常规到我之前就自己练习过。当然可能就是因为今年的题太常规了,大家分数普遍分布在105-115之间。 我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我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专业课的,到六月份之前把专业课看过一遍,不过基本没什么印象了。到暑假开始准备第二遍,这时候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整理笔记是对知识结构的一个梳理,也是对自己思维逻辑的一个梳理。然后9-10月份我过了第三遍,11月份开始进入最后的背诵阶段。这个过程我状态很差,那时候压力很大,周围的同学都有了出路,纷纷进入实习或者闲逛的阶段,而我必须要每天待在自习室背书,而且专业招的人太少了,我对自己也没多大信心。当时基本只是出于惯性在机械的背书,常常背着背着就掉眼泪,很感谢那时候陪伴我的家人朋友。总之到了十二月我还没有完全背下来所有的题目,特别是康德和黑格尔,我一直不太理解。后来干脆放弃了理解,把重点死记硬背了下来。很幸运的是西哲和西美考的关于康德的题都是很基本的,我侥幸做了出来。大家一定不要学我,像这种很难的知识点一定要在暑假和九十月份就要想办法问老师问同学看书查资料弄明白,不说能不能遇上这种题,起码考前心里不慌。 我的经验教训: 1、刚开始就要制定可执行的计划,不要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了你暑假或者九月制定的任务,考上研是顺理成章的。我建议跨考或者基础不扎实的同学三月份就开始看哲学书同时做笔记。笔记是很关键的,一定要有好的笔记来帮助记忆、梳理逻辑。 人大622必读参考书目:两本中西哲的蓝皮书,这两本一定要做笔记、看扎实,中哲细节到其中引用的原文(为什么引用、这句古文什么意思、阐发了什么思想),西哲则梳理好逻辑框架。其他的自己选读。可以补充看北大版和复旦版。 801这科的复习方法还要具体到你选的学科,现在是9选1,大家不要再误以为是8选2之类的。 2、知识点不是知道就行,而是要理清楚前后逻辑关系。为什么这位哲学家在这个时代提出这个理论,他是为了回应前人的什么问题,他的思想又对后来的哲学家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纵向的。另外横向的则是把这个哲学家自己的思想梳理清楚,他的本体论、方法论等等思想之间的关系。答题的时候先回答问题,比如回答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是什么,再答他为什么提出,有哪些影响,然后他的思想还有哪些。这样的回答能告诉阅卷老师,你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如果再有自己看论文或者看学术书整理的一些创新观点就更好了,当然不强求,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班门弄斧了。 3、有一个很管用的小tip:十二月临近考试的时候自己拿一张A4纸,把每个哲学家思想的关键词写在纸上。比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本原、美是和谐…就用很简单的关键词,每个哲学家写一行就可以,中西哲中西美都可以这样整理在一张纸上,然后关上书,就拿着这张纸,看你能不能口头把知识梳理清楚,连成一段通顺的文字。这样的方法是我本科室友传授我的,她每次期末考试就是用这个方法,非常好用。

【最新】巴纳德组织与管理,读书笔记-范文模板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巴纳德组织与管理,读书笔记 篇一:《西方管理学名著导读》读书笔记 《西方工商管理学名著提要》读书笔记 一、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 丹尼尔·A·雷恩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管理思想史学家,《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通过考察管理思想的背景、概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描述管理思想从最初非正式的时代直到当今社会的演变。为此,本书概要地叙述了管理思想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并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趋势和活动,此外还说明了占主流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及体系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全书分为4大部分: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 (一)早期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以前,人们通过有组织的努力设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使管理作为一种活动开始兴起,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对军事、家庭、教会和国家的管理职能的狭隘的看法,文化的新生为工业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和管理的问题,并且形成了两大派别:以欧文为代表的注重人的问题和以巴比奇、迪潘、蒙哥马利和尤尔的注重组织和方法。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工业革命是以普尔的承认人的问题和以麦卡勒姆、普尔的注重组织和方法为代表。内战后,工业开始发展,制度化管理的实行拉开了走向科学管理的序幕。 (二)科学管理时代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系统化的关注日益增强,泰罗率先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巴思、库克、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埃墨等人提出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人个人情况的关注,并且这种理论在学术界、企业和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管理向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同时,法约尔和韦伯未被认可的工作也使得管理向管理和组织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明斯特贝格的工业心理学,以及改善企业条件、福利运动推动了人事管理的发展,在社会学伦理和工业社会学的前身和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了管理学向行为研究和霍桑试验方向发展。

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等发展 我国管理思想及理论发展 管理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第一节人类社会早期的管理思想及实践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实践:1、长城——系统思想的运用 2、对策思想——田忌赛马 3、经营管理思想——孙子兵法 范蠡大商人 4、人事管理思想——选才用人艺术 5、以人为本思想 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着重于对人类精神文明的研究。从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管子等诸子百家起,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反复论述的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他们提出“三纲”、“五常”,作为处理个人和国家、社会、家庭及其他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对数千年超稳定组织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对东南亚影响很大。儒家文化成为热门。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宏观治国学: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货币、漕运驿递…… 微观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 1.顺“道”:经济规律“守常、守则、循轨” 2.重人:得人才、求贤、重贤 (1)重人心向背: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 (2)重人才归离: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 3.人和:调整人际关系,“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上下不和,虽安必 危”(管子) 求和的关键在于当权者,只有当权者严于律己,严禁宗派,不任私人,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多数。《管子》提出“无私者容众”。 4.守信:信用是人类社会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亡和事业成 功的保证。“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论语》。 5.利器: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实业报 国” 6.求实:即要“守正”,“过犹不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 行,因时而动,不法常可,事异而备变。 7.对策:要统筹谋划,研究对策,以智取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8.节俭:孔子、墨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提倡开源节流, 崇俭拙奢,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9.法制:法术势 法家和《管子》推出一套法制体系,包括田土法制、财税法制、军事法制、人才法制、行政法制、市场法制等。 10.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简析(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各专业的复试分数 线简析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简析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30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专业课不低于90分。 复试包括专业综合笔试与外语笔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口试三部分组成。专业综合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在30分以上,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30分以上,专业面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初试成绩权重占60%,复试成绩权重占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考研参考书几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去向:主要到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另有部分到国家机关从事管理工作以及到新闻出版单位工作,还有少数毕业生进入经济领域从事研究或经营工作。由于本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文理兼备,所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管理——一门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艺术读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有感 古人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确,穿透历史这面镜子,我们便可更好地了解过去,分析当前,探知未来。而读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我认为就是管理历史的一次穿越之旅,从中可以感受一次次管理思想的启蒙创新,以及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改变的过程。 《管理思想的演变》这本书可以算是从原始社会管理的产生开始讲述,详细介绍了管理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即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当今时代。我们都知道,管理学是一门难以定义的学科,而雷恩则是在对管理思想的演变的讲述中,传递着管理的奇妙之处。 从书中可以了解到,管理是产生于组织的,而管理的实质目的便是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并使资源之间相互协调,同时管理是一个“开系统”,即管理影响着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管理。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受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而管理人员将受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因而管理思想和各个时期的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在四个时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科学管理时代,而这时期的最重要的人,要算是泰罗了。在19世纪末期即在科学管理出现后的10中,随着美国工业资金的累积,管理利用这些资金的拙劣方式变成了提高工业生产率的主要障碍。同时“劳动问题”也相当突出,即劳动率相当低。虽然泰罗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知识,但他自身在工厂中实践过,对这些问题有很深的了解,同时他不像欧文,他对现实问题有着更清楚的认识。他虽然同情工人,希望能够帮助工人,更好地提高效率,但实践起来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他想教工人更轻松快速的工作方法,但是工人们却不领情。就在他处理“故意磨洋工”这件事上,他便了解到了指定新的工业计划对于处理劳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他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工人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便是科学管理的真正开始。在对泰罗的介绍中我了解到了当优秀的管理者的两个最基本的素质,那便是了解关心下属,并有创新精神。在那个时代,劳资问题是十分常见的,而很多管理者对此都感到束手无策,虽有尝试但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泰罗则是凭着自身的经验,探索出了这种方法。在随后的不断探索与和不同意见的管理者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泰罗积累、完善并坚持推广着他的理论。在败给伯利恒钢铁公司管理部门之后,泰罗仍然不曾放弃,他仍然以写文章,进行演讲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理论。可以说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泰罗只是这本书众多人物中的一个例子,除了泰罗之外,罗伯特·欧文、亚当·斯密、甘特、法约尔等等都是非常著名的管理学家,虽然他们的有些思想可能不太适应社会现状,但他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绝对是历史的珍宝,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读完雷恩的这内容庞大而丰富的书之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我国当今的管理现状。就我所了解的状况来看,虽然中国的管理已有很大提高,但还是有许多不足的。目前的在员工中的管理的主要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如何部门之间更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配合以及如何使员工快乐地工作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公司与公司之间则是如何合理高效地联盟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于国家来说,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综观全书,我们能认识到,管理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狩猎采集食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集体合作。保存至今的古代宏大建筑和劳动分工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美的工艺品也表明了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管理技能。随着整个社会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人和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相应发生着以下演变:早期带有蒙昧和残酷色调的关注利润而忽视人的个体的地位理论学说;到工业革命后的关注员工技能、员工效率以及工人罢工冲击下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善;到重视非生产性因素,关注人性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到对管理的一般理论的提出和总结;到关注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关系为主,根据各自的特质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适合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再到随着其他学科的引入,计量、统筹学直至计算机技术的采用,技术手段的提高越来越不是问题,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整合,员工思想和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有序化、可衡量性及可预测性。 管理思想的演变史是一部人类对管理哲学的探索史。过去的实践为未来提供了历史的教训,为未来将要留下的足迹留下了基础和指导。 第二部分: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对我们今天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西方管理思想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得益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世界上的确立,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熟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即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段时期内。其转折点是 1973年的世界能源危机,在世界能源危机以后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格 局开始萌芽。80年代末由于苏东巨变,经过几年新的调整,世界政

治经济格局已定,从原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两国为轴心国,变为多个政治经济强国并立的新格局,也就是说世界由两极转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自己的政治、外交、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微观上,各国的企业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由于新的国际形势由原来的军事竞争转变为经济实力竞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尤显艰难。但是,由于西方的人们还沉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上的巨大成功之中,人们的思想还没有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日本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国际竞争中欧美企业连连败北,使得西方企业界和管理界开始对西方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并企图为西方的企业找出一种灵丹妙药。这样除了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划分的11个管理学派的管理丛林之外,进入80年代后,西方新的管理思想正在形成而且处在不断的演化之中。从管理学一路的发展历程来看,其特点及借鉴意义如下:1.西方的现代管理思想明显地向人性回归,对于人的研究大大地加强,在当今的管理中,也要注重人本思想,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改进管理。 2. 管理理论研究在利用社会科学的其他理论和工具方面越来越强,它大量利用现代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自身的理论,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将对管理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21世纪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改变了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全新的管理思想,这也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革命。 3.管理学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的烙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 先秦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之根 一、管子的管理思想 1、管子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年轻时曾经商,后来由鲍叔牙推荐,当了齐桓公的卿,从政四十年。他辅助齐桓公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成为春秋的第一个霸主。 2、管理思想注重疏导、调节,综合运用经济、教育、行政、法律手段进行管理。 二、孙子的管理思想 1、孙子:约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初,春秋末期齐国人,大概与孔子同时。曾辅助吴王阖庐崛起东部,显明诸侯。有《孙子兵法》流传后世。 2、孙子的指挥观点:指挥的艺术在于造成一往无前、不可阻挡之势。 3、战略目标:“不战而胜”和“全胜而取”。 4、孙子最基本的哲学信条是,如果你能够仔细规划好你的战略,那么你就能够获胜;而且,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个真正伟大的战略,你甚至不战而胜。这种东方的侧重于用战略智慧来击垮对手的战略思想与西方的大不相同,后者强调行动(比如说发动大的战役)来取得胜利。--(美)迈克尔森 三、孔子的管理思想 1、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被尊奉为“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 2、注重礼治,注重人的自我修养。统治者只要重视“礼”、“义”、“信”,就能领导好国家。 四、老子的管理思想 1、老子:生平不详。一种说法认为是春秋时期老聃,名李耳,楚国人。另一种说法认为老子是孔子死后120多年的太史儋。 2、动合无形、无为而治n老子的管理辩证观:福祸相依n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五、墨子的管理思想 1、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所领导的墨家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生活清苦,纪律严明。为安定社会,墨家学派的弟子既能出世,又能参加防御战斗。 2、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尚同” 六、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1、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主张“崇君尚法”,提倡“法、术、势”相统一的管理思想体系。n韩非子论“大舜事必躬亲”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秦始皇的集权管理思想 1、秦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臣下为自己制定尊号,以“皇帝”并称,且自称为“始皇帝”。这一做法体现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与专制皇权相适应的是中央集权的管理制度。他还推行了一套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措施。包括统一货币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交通设施;统一文字。此外,他还大力开疆拓土。在北方,修筑“万里长城”,在南方,进取岭南,开凿“灵渠”,使长江水系汇合。向关中地区移民,开发巴蜀地区。 2、管理的主导思想:秦始皇推崇法家,其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均为秦后历代王朝所沿袭。a严刑峻法奉行秦孝公采用的用“法”治国的建制;焚书坑儒:丞相李斯提出“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都烧了。秦始皇准许。侦察儒生方士,把其中认为犯禁者460多坑死。b设立郡县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又陆续增设至40余郡。集中所有权力在皇帝手中,皇位由子孙继承。在地方废除诸侯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