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边坡防护方案

上边坡防护方案

上边坡防护方案
上边坡防护方案

上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1. 编制依据

《施工合同文本》《大浏高速茶林互通至白沙公路一期工程招标文件》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76-95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 JTJ033-95 )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交通部颁其他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

1.2. 编制原则

1.2.1. 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1.2.2.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1.2.3. 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1.2.4. 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原则。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本段路基起止桩号K0+900~K3+135,长2235m,设计车速为40km/h ,路面宽度

为10m,断面组成为:0.75m(土路肩) +0.75m(硬路肩) +2× 3.5m(行车道) +0.75m (硬路肩) +0.75m(土路肩) ,行车道路拱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4%。

2.2.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

2.3. 自然特征

2.3.1. 地貌特征

路线段位于湖南省东部,行政区划隶属于湖南省浏阳市,线路总体走向呈南北向。以剥蚀型构造地貌为主,主要表现为丘岗、丘陵和中低山形态,地势总体中部高,南、北低。线路段所经区域地貌单元属于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板岩区山坡陡峭,植被很发育,多为松木、杉木林,期间冲沟很发育,沟谷一般切割较深,其横断面形态多呈“ V”型。花岗岩区山体坡度较缓,地形起伏不大,植被较发育,多为竹林,期间冲沟较发育,沟谷宽浅,其横断面形态多呈“ U”型,冲沟内多为水田。

2.3.2. 地质资料根据本线路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将路线分为4 个区,本段路基位于Ⅰ区,起止桩号为K0+000~K3+328基岩均为加里东期侵入花岗岩,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表起伏较大,山丘丘顶呈浑圆状,植被发育,多为松木、杉木林、竹林,地形坡角一般15o~35o左右,该段山坡坡体上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厚度2~5m,均为残积砂质黏性土,丘间冲沟较发育,沟谷宽浅,其横断面形态多呈“ U”型。冲沟内多为水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3~5m,局部达

8m,主要地层为软塑状粉质黏土。硬塑状砂质黏性土。

2.3.3. 地质构造

沿线断裂构造不发育,未见活动性断裂构造活动,沿线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2.3.4. 水文地质

2.3.4.1. 地表水沿线地表水主要为分布在山间冲沟的水量,其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雨季易暴涨暴落,枯水季节流量小,山洪暴发多引起边坡坍塌,大量碎屑物随冲沟水流搬运,对路基及构筑物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在挖、填方地段,应采取截排水系统对地表水进行截流、疏排。对跨越冲沟的桥墩台、边坡坡面有一定的冲刷作用,应采取适当的防护并应设置地表截排水系统。

2.3.4.2. 地下水

沿线地下水以上层滞水、空隙潜水为主。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沿线浅表填筑土。种植土及微丘斜坡残积土层中,初见水位较浅,无稳定水位,水量小,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旱季多干

枯,对路基工程影响较小,但应采取措施防止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对路基的浸泡;空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沟地段和河流、溪沟地层中,水量一般较丰富,初见水位较浅,主要受大气降水渗人补给及地表水体侧向补给受地形影响,该层地下水自高至低多向渗流,以潜流形式向路线地势较低处汇集排泄,河流、溪沟低阶地地层中水量较丰,低山丘陵、岗地区水量较小;空隙水对路基工程影响较小,但应采取措施防止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对路基的浸泡,对桥涵施工有一定影响。

2.3.4.3.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沿线地表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土层中对砼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花岗岩区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板岩区地下水在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土层中对砼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在弱透水土层中对砼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2.3.5. 地震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相对于原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VI 度,因此,本区属弱震区。

3. 施工组织机构

3.1. 项目部组织

公司成立S202、S319 大浏高速茶林互通至白沙公路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该工程的组织、管理、协调、指挥,下设五科二室一队,即工程科、质检科、物资科、计划科、财务科、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精测队。直辖八个专业工程队(三个路基工程施工队、一个桥涵施工队、一个路面、拌合站和二个隧道施工队);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总工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形成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副项目经理为指挥核心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中铁十九局大浏高速茶林互通至白沙公路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总 工 程 师 项 目 副 经 理

3.2. 作业工班组织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段全部工程施工任务, 根据本段路基特点以及相应的工 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陆续安排工班上场。

本段路基由路基二队负责施工,安排劳动力 100 人。

4. 机械设备配备

主要施工机械由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统一调配,以满足本段路基工程需要, 主要 施工机械配备见下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台)

推土机 165KW 以上 1台 挖掘机 0.9 ~ 1.0m 3

2台 自卸车 载质量 15 吨以上,后翻式

10 辆 振动压路机 自重 20t 以上 2台 羊足碾 激振力 50t 以上振动拖式

1台 平地机

120KW 以上 1台 打夯机

2台 洒水车 8000L 以上 1辆 装载机 1.8m 3 2台 砼搅拌站 25m 3/h 以上

1座 汽车吊 50t 1台 发电机 50KW 及以上

2台 清水泵 2

泥浆泵

3 全站仪

1台 水准仪

2台

5. 施工进度安排

计划财务部 计

划 统 计 合

同 计 量 工程管理部 精 测 队 安全质量部 物资设备部 施工 施导

安质 机材物 工程 工线

全量 电料资 技管 放控

监控 设配管 术理

样制

控制 备件理

路基工程队 桥梁工程队 路面工程队

隧道一队 隧道二队 拌 合 站

财 务 成 本

中心试验室 综合管理部

本段路基开工日期为2014年7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5年12月31日,共计517 天,其中

路基土石方: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软基处理: 2014 年7月1日~2014年9月30日;

涵洞、通道工程:2014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

防护工程:2014 年7月15日~2015年9月30日;

排水工程:2014年7月1日~2015年9月30日。

6. 质量目标及质量标准

6.1. 质量目标

本项目工程一次验收台格率达到100%,质量零缺陷。

6.2. 质量标准、检测手段:

土石路基实测项目

7. 施工准备

7.1. 现场调查

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文化、气象、水源、料源、料场、交通运输等有关情况。将通信、供电、供水、供暖、供油、排水沟等地下设施复查清楚,在施工中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7.2. 劳力准备

工程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就落实劳动力来源。我公司的施工队具有多年工程施工经验,在人数上也完全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按计划适时组织进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

7.3. 机具设备对施工所需的大量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我公司将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施工组织计划,按合同、规范的要求,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其中需要维修、租赁和购置的,按计划落实,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7.4. 材料

材料准备工作的要点是: 品质合格、数量充足、价格适中、运输方便、不误使用。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7.5. 技术准备

7.5.1. 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未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无权修改设计图纸,更不能没有设计图纸就擅自施工。

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自审,做到心中有数,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及时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请上级给予解答。

7.5.2. 技术交底开工前,及时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先由总工程师负责向有关技术干部及职能部门有关人员交底,最后由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交底,并认真讨论贯彻落实。

7.6. 开工前测量工作

7.6.1. 控制测量

开工前,通过布设的导线网及水准点,对原地表、结构物进行现场核实,确定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及时向设计部门报告,确定解决方案。

7.6.2. 原地面复测

7.9. 截水沟、排水沟等临时的排水设施已做好,并应通至桥涵或沟渠顺利排出

11. 边坡防护工程

本段路基边坡防护主要有方格草皮护坡、三维网植草护坡、浆砌片石拱形(方格形)骨架护坡、护肩、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等。

一般填方路基填方边坡高度H<3.0m 时,采用路堤植草防护;填方边坡高度

3.0m≤H≤6.0m 时,采用路堤三维网植草防护;填方边坡高度H>6.0m 时,采用方格形骨架护坡防护。

土质挖方(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土质),挖方边坡高度H <3.0m 时,采用路堑植草防护;挖方边坡高度3.0m ≤H≤6.0m 时,采用路堑三维网植草防护;挖方边坡高度H>6.0m 时,采用路堑拱形骨架护坡防护。

路堤高度≥3m时,路堤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拱型骨架防护或三维植被网,中间护坡道采用浆砌片石满铺。路堤高度<3m时采用喷播草籽防护。种草防护应将草籽均匀地喷播在已清理好的土质坡面上,做好保护措施,对不利于草类生长的土质,应在坡面先铺一层种植土。植草铺草皮防护应由坡脚向上铺钉,用尖木(竹)桩固定于土质边坡上。铺、种植物后,适时进行洒水施肥、清除杂草等养护管理,直到植物成长覆盖坡面。

11.1. 方格草皮护坡

11.1.1 施工准备

11.1.1.1 铺种草皮防护适用于填土路堤超高段外侧边坡和土质较好,且边坡坡率不陡于1:1.0 的路堑边坡防护。

11.1.1.2 当填方路堤边坡高度Ht≤3m时,坡面可直接采用植草,当Ht> 3m时,坡面用草皮做成100cm× 100cm方格,方格内槙草;当挖方路堑边坡高度Ht≤3m时,坡面可直接采用植草,当Ht >3m时,坡面用草皮做成100cm×100cm方格,方格内槙草。

11.1.1.3 结构物尺寸、形状和基础标高与工程所处位置的图纸设计实际要求相符,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11.1.1.4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等技术资料已报批,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已完成。

11.1.1.5 在需要施工的区域内,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对基面或坡面整修完毕。

11.1.1.6 施工所需各种合格材料已进场,相关配和比已确定和批准.

11.1.1.7 已明确现场各部位的施工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各班组成员、机械设备已到位,且设备状况良好。

11.11.8 已设置施工控制基线和施工水准点,施工放样已完成。

11.1.2 施工工序

铺草皮前期养护

11.1.3 施工技术

11.1.3.1 清除坡面所有石块及其他一切杂物,翻耕20~30cm,若土质不良,则需改良,增施有机肥,耙平坡面,形成草皮生长床,铺草皮前拍实坡面,并洒水湿润坡面。

11.1.3.2 应建立绿化材料供应基地,实现因地制宜,确保种苗的适应性和规格性;在草皮生产基地起草皮前一天需浇水,草皮应切成30× 30cm大小的方块,或宽30cm,长2m的长条形,草皮块厚度为2~3cm。为保证土壤和草皮不破损,起出的草皮放在用30× 30cm的胶合板制成的托板上,装车运至施工地,长条形草皮可卷成地毯卷,装车运输。

11.1.3.3 铺草皮应选择适宜季节,把运来的草皮块顺次平铺于坡面上,草皮块与块之间应保留5mm的间隙填入细土。铺好的草皮在每块草皮的四角用尖桩固定,尖桩应与坡面垂直,露出草皮表面2cm,尖桩为木质或竹质,长20~30cm,直径1~2cm,草皮应铺过坡顶肩部100cm或铺至天沟。草皮铺好每告一段落,要用木锤将草皮全面拍打一遍,以使草皮与坡面密贴。

11.1.3.4 草皮从铺装到适应坡面环境健壮生长期间都需要及时进行洒水,每次洒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每日洒水次数视土壤湿度而定,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止,及时施肥补苗,直至出苗成坪。

11.1.4 施工质量

11.1.4.1 边坡的坡度、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锥、护坡填土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11.1.4.2 坡面覆盖率应大于93%,病虫害发生率小于20%,绿颜色应大于85%,根系应纵横交错,大量根系扎入岩层裂隙。

11.2 三维网植草护坡

11.2.1 施工前提条件

11.2.1.1 三维网植草护坡适用于3m≤Ht≤6m的填方路堤。

11.2.1.2 结构物尺寸、形状和基础标高与工程所处位置的图纸设计实际要求相符,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11.2.1.3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等技术资料已报批,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已完成;

11.2.1.4 在需要施工的区域内,已按设计图纸要求对基面或坡面整修完毕;

11.2.1.5 施工所需各种合格材料已进场,相关配和比已确定和批准;

11.2.1.6 已明确现场各部位的施工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各班组成员、机械设备已到位,且设备状况良好;

11.2.1.7 已设置施工控制基线和施工水准点,施工放样已完成。

11.2.2 施工工序

坡表处理挂网固定填土喷播揭膜

11.2.3 施工技术

11.2.3.1 人工清除坡面所有石块及其他一切杂物,在平整的坡面上覆盖7cm厚的种植土,洒水湿润。

11.2.3.2 三维网在坡顶延伸100cm固定后,埋入截水沟或土中50cm,然后自上而下平铺至坡底,相邻网与网间搭接宽度不少于20cm,网紧贴坡面,无褶折和悬空现象;坡脚处向下

50cm埋在碎落台内,用U 型钉固定。

11.2.3.3 三维网全部铺设、固定完成后,选用清表的耕植土填入三维网内,填土厚度为

7cm,填土后坡面应平整,无网包外露、悬空和空包现象。

11.2.3.4 采用液压喷播机将混有草籽、肥料、土壤改良剂、种子粘结剂、保水剂和水的混合物均匀喷洒在坡面上,喷播完成后可视情况洒少许土,用无纺土布工覆盖好。

11.2.3.5 洒水养护用高压喷雾器使养护水成雾状均匀地湿润坡面,并保证无高压射流水冲击坡面形成径流,养护时间以坡面植被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45d。养护期

间加强病虫害防止,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及时施肥,对稀疏无草区进行补种。

11.3. 浆砌片石护坡、护肩

11.3.1 施工前提条件

施工准备与方格草皮护坡同,具体见11.1.1

11.3.2. 施工工序

11.3.3 施工技术及工艺

11.3.3.1 路堤边坡防护在完成刷坡后由下往上分级砌筑施工,路堑边坡防护的砌筑应在每级边坡完成后由下往往上砌筑施工;

11.3.3.2 对软弱地基段落,路堤边坡浆砌片(块)石或预制块施工必须在路基稳定沉实后砌筑。

11.3.3.3 浆砌护坡砌筑前,须将坡面整平、拍实,不得有凹凸现象或在低洼处用小石子垫平等情况,形成护坡厚度不均等弊端。

11.3.3.4 砌筑石料表面应干净、无风化、裂缝和其他缺陷。片石的厚度要求不应小于

150mm,镶面石料应具有较平整表面;块石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石料厚度不应小于200~300mm;砌筑时应平铺卧砌,石料的大面朝下,坡脚坡顶等外露面应选用较大的石块,

并加以修整。

11.3.3.5 每个段落施工的浆砌砌体砂浆应集中用砂浆拌和机拌和,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11.3.3.6 砌筑时砂浆应饱满密实,采用坐浆挤密施工,接缝交错、坡面平整、勾缝严密、养护及时。

11.3.3.7 路堤边坡铺砌时,铺砌层的碎石垫层材料,粒径一般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宜超过5%,垫层应与铺砌层配合铺砌,随铺随砌;铺砌时应分段施工,按图纸要求设置伸缩缝沉降缝,并做好泄水孔。

11.3.3.8 护坡中下部应设置泄水孔,以排泄护坡背面的积水和减少渗透压力,泄水孔的孔径为10厘米的圆形孔,间距为2~3 米,梅花形布设,泄水孔后应设反滤层,在反滤层与土面交界处垫以土工布一层,以利于泄水孔排水顺畅;

11.3.3.9 骨架防护砌筑完成后,应及时种草或铺种草皮,骨架流水面应与草皮表面平顺。11.3.4 施工质量

11.3.4.1 使用的砂浆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石质强度或混凝土预制块必须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11.3.4.2 设置的砂砾垫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11.3.4.3 边坡的坡度、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锥、护坡填土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11.3.4.4 护坡基础埋深、尺寸及地基应符合设计要求。

11.3.4.5 锥、护坡质量检验标准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1.3.4.6 砌筑时,砌块要错缝,浆砌采用座浆挤密,嵌缝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

11.3.4.7 勾缝平顺,缝宽均匀,牢固和美观,无脱落现象。

11.4. 拱形骨架护坡

11.4.1 施工前提条件

11.4.1.1 适用于易风化的岩石边坡和不利于草类生长的坡面。

11.4.1.2 参见11.1.1 。

11.4.2 施工工序

11.4.3 施工技术

11.4.3.1 人工整平坡面,清除所有的岩石、碎泥块、植物和垃圾。

11.4.3.2 骨架砌筑:拱形骨架应首先完成浆砌圬工施工,具体砌筑工艺见浆砌片石护坡

11.3 。

11.4.3.3 用改良土置换不利于草种生长的坡面土,厚度不小于50~75mm,并用水润湿让坡面自然沉降至稳定。

11.4.3.4 在适宜种草的季节,将采用的草籽与木纤维、保水剂、粘合剂、肥料、水等物按比例拌和,通过喷播机均匀喷射于坡面。

11.4.3.5 为使草种免受雨水冲失,实现保湿保温的目的,应加盖无纺布,促进草种的发芽生长。

11.4.3.6 洒水养护用高压喷雾器使养护水成雾状均匀地湿润坡面,并保证无高压射流水冲击坡面形成径流,养护时间以坡面植被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45d。养护期

间加强病虫害防止,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及时施肥,对稀疏无草区进行补种。

11.5. 方格骨架护坡

11.5.1 施工前提条件

施工准备与拱型骨架护坡相同,具体见拱型骨架护坡11.4.1 。

11.5.2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见下图:

11.4.3 施工技术方格骨架施工技术与拱型骨架相同,具体见拱形骨架施工技术及工艺11.3 。

11.6. 挡土墙防护及护肩施工

11.6.1. 材料及要求:石料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抗压

强度不

小于30Mpa,其厚度不小于15cm,其中一条边长不小于30cm,体积不小于0.012m3 。挡土墙采用M7.5 水泥砂浆砌筑,抹面,砌缝砂浆饱满,勾缝采用M10水泥砂浆。反滤层按设计使用碎石,保证透水性。

为了防止挡土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挡土墙裂缝而破坏,需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和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3cm),并在缝内填塞填缝料。填缝料可选用沥青麻絮或涂以沥青的软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填赛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

11.6.2. 施工准备及放样

挡土墙施工前应作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

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必须对设挡土墙段落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

11.6.3. 基坑开挖

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墙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开挖前,应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基础的各部分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

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10~20cm的厚度,在基础砌筑前突击挖除。

11.6.4. 基底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试验人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及时向监理及设计部门反应,进行变更处理。

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并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泥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

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地额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时,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

11.6.5. 基础砌筑

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结合横断面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标高正确无误后,方

可进行基础砌筑。砂浆砌筑基础时,应保证砌体砂浆不受水冲刷。其埋置深度一般应在地面以下不小于1.0m ,若地面受冲刷,则应在冲刷线1.0m 以下;挡土墙位于塘中,其埋置深度在淤泥以下不小于1.2m ,挡土墙基础设置在岩石基础上时,应清除岩石风化层后方可奠基。

11.6.6. 基础施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6.6.1. 砌筑时,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散土石清除干净。

11.6.6.2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这样可使第一层砌块与基底粘结牢固,保证砌体与基底间的抗弯拉能力和抗剪能力;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11.6.6.3 、对于土质基坑或风化软岩基坑,在雨季施工时,应于基坑挖至设计高程,立即满铺砌筑一层。

11.6.6.4 、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竖向通缝,砌体与台阶壁间的缝隙应插浆塞

满。

11.6.6.5 、基础完成后,应立即回填,以小型压实机械分层夯实,并在表面留3%~5%的向外斜坡,防止积水渗入基底。

11.6.7. 墙身砌筑石料的选择应满足上面所述的要求,施工时做到敲去其尖锐凸出部分,分层错缝搭接砌筑,挡土墙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宜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待砂浆强度达70%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在满足砂浆强度的前提下,墙后填土应紧随挡墙砌筑过程进行,不允许出现挡墙施工完毕,而墙后尚未填土的情况。

11.6.8. 沉降缝、伸缩缝设置

墙身10~15m设伸张缝一道,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3cm,为保证接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垂直,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修凿。接缝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沥青麻絮),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墙壁内、外、顶三边塞满、挤禁,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满足防水要求。

11.6.9. 勾缝墙身圬工表面应勾缝,以防止雨水渗漏,并增加结构物的美观。勾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比砌筑砂浆提高一个等级。勾缝完成后应注意养生。对于片石混凝土的墙身,表面应平整和光洁,并要求有类似浆砌块石的图案。

11.6.10. 泄水孔、返滤层设置

挡土墙应根据渗入量在墙身适当高度布设泄水孔,孔眼间距为2~3m,上下排交错呈梅花形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3 米。下排泄水孔周围底部应铺设0.3 ~0.5 米厚的粘土隔水层并夯实,以防止台后水渗入基础;泄水孔在墙身断面方向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墙后渗水的迅速排出。在墙背后30cm范围内应采用具有反滤作用的粗颗粒材料,泄水孔进口端应用40×40cm的250g/m2无纺土工布包裹,以免泄水孔道淤塞。

11.6.11. 砌体养生

对浆砌应加强养生,以便砌体砂浆强度的形成和提高。养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1.6.11.1. 不可在砌体上抛掷或凿打石块。已砌好但砂浆尚未凝结的砌体,不可使其承受荷载。

11.6.11.2. 拆除和重砌时,不得撞动邻近石块。

11.6.11.3. 新砌圬工告一段落或收工时,须用浸湿的草帘、麻袋等覆盖物将砌体盖好。11.6.11.4. 养生时须使覆盖物经常保持湿润。

11.6.11.5. 新砌圬工的砂浆,在硬化期间不应使其受雨水冲刷或水流淹浸。

11.6.11.6. 在养生期间,一般砂浆在强度尚未达至设计的70%以前,不可使其受力。

11.6.12. 墙背填料填筑

为保证挡土墙的正常使用和经济合理,墙背采用碎石回填,墙后回填要均匀,摊铺要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碾压夯实,不允许向墙背斜坡填筑,以防止墙后台背积水让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压实时应必避免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1m范围内,不能有大型机械行驶或操作;在靠近挡墙墙顶内侧处尽可能使用不大于1 吨的小型振动夯实机械,不宜采用碾压实填,以免碾压时重型牵引设备的重量使墙背压力暂时性或永久性增加。

墙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5%,路床80cm的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若墙后碾压空间受限制时,应采用砌片石予以回填。

12. 确保工期的措施

12.1. 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为2014年6月9日,完工日期为2016年6月8日,总工期731天。

12.2.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12.2.1. 成立保证工期领导小组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

进度信息采集、管理上报,指导、目标下达

工期管理领导小组,工期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12.2.2. 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施工工期保证体系,从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和施工资源上保证工程

按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工期保证体系的 有效运行。加强工程施工调度,搞好动态控制,结合工程进展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力 争加快工程进度,提前实现工期目标,工期保证体系见下图。

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建立、健全指挥调度系统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合同工期意识 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创造良好施工环境 加强信息收集与沟通

管理 合理安排工序,加强 QC 小组活动 制定工程调度例会制度 健全岗位责任制、工期目标责任制度 内部承包机制、加大产

值所占比重 制定完善的工期奖罚制度 精心组织地质勘探和施

工图审核 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优化施工方案和作业工艺,确保质量和

工期 加强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采用“四新”技术,进行技术培训 杜绝质量返工和安全事故 选择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劳动力的储备保证 材料、物资供应的超前计划保证

第 15 页

机械

设备配套保证 检测、试验仪器完好率保证 工程资金的保障

织 保

工期保证体系框

12.3. 保证工期的制度措施健立健全的制度,是保证工期的首要措施。

12.3.1. 建立和健全工期目标责任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将本工程目标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进行详细地分解,并把各阶段性目标工期落实到各部门、施工队和工班。

12.3.2. 实施工程调度管理制度现场设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做好对内对外的协调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施工各环节、各专业、各工种之间的平衡与协调,确保项目施工按进度计划顺利实施。

12.3.3. 建立值班制度施工高峰期实行昼夜连续值班,无夜间施工的工序实行夜间值守。12.3.4. 建立请示制度重大问题或有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或与有关规定有冲突的事件,除特殊紧急情况须边处理边报告外,必须及时上报上级责任部门,不得擅自做出处理。

12.3.5. 建立例会制度每天召开一次工程交班会,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例会,每月召开一次工程例会,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2.3.6. 建立检查反馈制度检查工程形象进度、计划及调度命令执行情况,现场问题的处理情况,文件资料的归档保存情况等,并及时予以通报,以督促各施工队伍采取措施改正施工安排和作业管理。

12.4.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12.4.1. 编制合理科学施工方案,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以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前提,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工程原理,根据本隧道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及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

12.4.2. 坚持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制度,按章管理

在工程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澄清施工图纸和其它技术文件中的错误和可疑之处,使工程顺利进行。

12.4.3. 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材料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在施工中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工作效率,有效缩短相应施工过程的循环时间,达到总体缩短工期的目标,争取比设计工期提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12.4.4. 建立动态网络管理,优化施组,确保工期根据总体网络计划,对工程实施动态、实时

监控,在各个阶段结束后,保持经常性对比分析,评定项目进度状况,尤其是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对下期工作做出安排,建立新的网络计划。

12.5. 保证工期的劳力、材料、机械保障措施

12.5.1. 劳力组织保障措施

12.5.1.1. 做好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所有参建人员施工前根据工程需要实际情况,结合所承担岗位进行岗前教育,熟练掌握操作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规范操作,安全作业。

12.5.1.2. 做好劳动力储备,根据劳动力培训和休假计划,提前做好劳动力储备和教育培训工作,根据进场计划安排分批有序进场作业。

12.5.1.3. 做好施工人员劳动保护,改善施工条件、生活条件和文化娱乐条件,为全体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作业环境,使全体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

12.6. 材料保障措施

12.6.1. 物资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编制材料用量计划,按不同阶段所需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做好材料供应计划, 确保主材、地材的品种、数量、质量满足施工计划需求。

12.6.2. 先检验后使用措施所有材料进场前先试验或检验,合格后进场,防止使用前才发现不合格材料而影响工期。

12.6.3. 材料储备建立了集中拌合站及大型砂石料储备仓,钢筋加工场内设置钢筋库,材料的

储备

量按照施工高峰期15 天的用量进行储备。另外,在工点密集的位置设置油料库、配件库,储备适量的油料和常用配件,以满足工程需要。

12.7. 机械保障措施

12.7.1. 机械设备配套先进,根据本工程各工序特点,按合同要求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配备充足、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设备的先进性。

12.7.2. 搞好设备维修保养,对主要易损件要有足够的零件储备,提高设备效率措施:①制定奖罚措施: 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责任人,大型设备谁使用谁保养,轮换使用的,固定轮换人保养,每月对负责的设备评比一次; ②及时修理及备用: 建立完善的工地维修保养系统,对出现故障设备及时修理,损坏的零配件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度,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率。

12.8. 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项目区雨季集中,做好雨季施工安排是本项目的重点之一,施

工中需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计划,对在降雨期间施工的工程做出合理安排。

12.1.8.1. 修好施工便道,硬化施工场地,保证晴雨畅通,根据施工场地情况、机械设置防雨棚。施工电路、电器不受雨淋,不受潮,能安全使用。

12.8.2. 填土路基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并做好开挖路堑边稳定监测。

12.9. 夏季施工措施

12.9.1. 夏季气候炎热,现场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2.9.2. 上班期间设临时供水点,保证施工人员的茶水供应。饮食卫生、饭菜可口,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12.9.3. 尽量避开高温浇注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时,应做好混凝土的的养护工作,必要时加盖草袋、麻袋等覆盖物。

12.9.4. 临时调整作息时间,避开午间高温施工时间。

12.9.5. 钢筋混凝土工程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混凝土成型后,为保证水化作用正常进行,应及时洒水养护,防止由于水份过早蒸发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出现干缩裂缝、剥皮起砂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采取自然养护,所有混凝土构件均覆盖草袋。最高气温高于25℃ 时,浇筑完毕6 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时间长短由水泥品种而定,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 昼夜。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混凝土必须养护至其强度达到1.20N/mm2以上,方准在上部施工,但在支模架下必须垫设硬性垫板。

12.10. 冬季施工措施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浏阳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4 ℃,历年最高气温为40.7 ℃,历年最低气温为-8.4 ℃,存在冬施的可能。

12.10.1. 有效工期内低温期间的施工措施:

当工地日平均气温低于5℃且最低气温低于-3 ℃时,所有室外工程要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否则停止施工。

12.10.1.1. 低温期间填筑路基,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厚(30cm)应按正常施工减少20%~30%,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当天填的必须当天完成碾压。被填筑路基的基层要去掉冻土,碾压密实后,再来填筑,这样确保填筑质量。路基填筑在-3 ℃以下停止施工。

12.10.1.2. 挖方路基地段,在挖至设计标高30cm位置时,要及时碾压密实,当天开挖的要当天将其压实,以免冻融而使路基出现下陷,及时处理路基面是关键工序。

12.10.1.2. 砌筑工作应尽量避开冬天进行,低温情况下砌石时,防止砂浆封冻,对砂浆用的砂子、水加热。然后搅拌,砌石时砂浆不能封冻。

12.10.1.4. 混凝土浇筑工作

尽量避开低温进行,如避免不了时,要做如下处理:搅制混凝土搅拌料应加热并较常温延长搅拌时间约50%,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宜增加部分水泥用量和掺入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掺入),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工具应有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不得低于5 ℃,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 ℃。养护时须防止新浇筑混凝土在达到抗冻强度前受冻。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连续浇混凝土,已硬化混凝土的接合面应有5℃以上温度,必要时用蒸汽等加热法提高温度。连续浇完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当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抗冻强度和拆模强度后方可拆模。

12.10.1.5. 钢筋加工

钢筋骨架的焊接成型采取供暖保温措施,使生产作业场地有适当的防风、雨、雪、寒设施。

13.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13.1. 质量目标各项工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13.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