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详解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提示: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具体参见教材17页三、蛋白质的沉淀。 2. 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 ) A.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C. 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 D. 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 E. 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 提示: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具体参见教材10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提示: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体参见教材20页小结。 4.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提示: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质分子是由基因编码的,即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碱基顺序决定的……。具体参见教材15页。 5.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 A. 肽键 B. 共轭双键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信息学导论论文 学号: 学生: 学院: 教师:

论手机辐射与人类健康 摘要:工信部统计显示,2013年1~7月,全国电信业务连续三个月保持7.9%的增长,移动电话用户净增7307.4万户,达到11.85亿户。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从三十年前的奢侈品发展成为今天非常普及的电子消费品,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手机产生的电磁场对肿瘤、学习记忆、主观症状、血脑屏障的影响情况, 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手机辐射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围绕使用的现状等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提出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 关键词:手机健康辐射原理肿瘤记忆主观症状安全建议 一、引言 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通讯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普及开来。但随之而来导致的健康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公共健康危机。手机是一种低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它的工作频率介900兆赫1800兆赫的微波波段,通过贴近头部对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时,音频信号经过手机转换为高频率的电话信号,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各种各样的模拟和数字手机的使用已经遍布全球。 然而,手机的使用令人担心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最近的研究表明,微波可能诱发或导致癌症,并伴随以下症状:睡眠障碍、记忆问题、头痛、恶心以及头晕等,可导致人体精子中的D N A 遭到破坏,可以破坏人体血液的细胞组织,而且可以导致脑肿瘤。因此研究手机辐射带来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各国政府对手机危害的重视,促进防辐射手机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手机辐射可能对人类的造成的危害:包括诱发癌症、导致脑肿瘤、影响人类记忆、大脑神经、杀死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等,并对防辐射手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国家一类新药汇总

国家一类新药汇总 ★双环醇片(Bicyclol) 商品名“百赛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所开发的产品,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类抗肝炎合成创新药物。1996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进入临床试验,2001年9月获得原SDA颁发的新药证书及生产批准文,由北京协和药厂生产上市。目前已在世界16个国家地区获得20年发明专利保护,国内享有12年的行政保护期。 本品是在降酶药物联苯双酯和五味子基础上,经过化学合成筛选的药物,其良好的双重机制,能清除自由基作用以保护细胞膜,并且能保护肝细胞核DNA免疫受损,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临床显示对乙肝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安全性好,毒性小,无致突变性不良反应,适用于轻、中度慢性肝炎。临床显示远期疗效优于联苯双酯,已成为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爱普列特 爱普列特是一种新型的5α-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1993年7月由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扬州制药厂共同协作开发,1996年,爱普列特已批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1999年8月获得原SDA颁发的原料药及片剂新药证书与生产批件,2001年获得转正,现已成为联环药业的主导产品,享受12年的独家生产保护期。爱普列特能选择性抑制5α-还原酶,其抑制作用的选择性优于非那雄胺,不良反应小,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也是竞争性较强的治疗药品。 该药可抑制睾酮的转化过程,使前列腺体内双氢睾酮含量下降,导致增生的前列腺体萎缩,从而达到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排尿困难等症状,具有安全可靠性。该药已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恩必普(简称NBP)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主要成分为丁苯酞,是我国心脑血管领域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恩必普”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中风)的治疗,主要成分丁苯酞与从芹菜籽中提取的芹菜甲素结构相同。 “恩必普”按现行的注册管理办法可划分为1.1类,其原料药化学名丁苯酞,油状,最初从南方生的水芹菜及其籽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实现化学合成。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石家庄制药集团恩必普药业生产,目前已上市。 ★血卟啉注射液 血卟啉是我国首创的一种光敏剂,属于一类新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药,被誉为“光化导弹”。重庆华鼎现代生物制药于2003年获得原SDA颁发的生产批文,独家生产上市,商品名“喜泊分”。 药物通过静脉滴注进入人体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恶性肿瘤组织并聚集和潴留在里面,然后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这些肿瘤,其药物发生光化反应,产生一种单价氧,直接杀死恶性肿瘤组织,全过程对正常人体组织没有损伤。无论对原发癌症或复发癌症,可达到治愈或好转的目的,同时减少患者致残的等痛苦同时,该药也用于癌症的定位诊断和治疗,具有选择性强,对正常组织基本无损伤,副反应小的特点,临床用于癌症的定位诊断率达91%。 ★甘氨双唑钠 一类新药抗癌增敏剂甘氨双唑钠(CMNa)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2002年广州莱泰制药获得原SDA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独家生产上市,商品名“希美纳”。

医学生物学复习重点(预防)

2013-2014-1 医学生物学复习重点(预防医学) 生命的分子基础 核酸的基本结构(3’,5’-磷酸二酯键):前一个核苷酸戊糖3’碳位上的羟基与后一个核苷酸戊糖5’碳位磷酸上的氢结合,在核酸聚合酶的催化下,脱下一份子水连接而成的共价键称为3’、5’-磷酸二酯键。 (5’端上有磷酸基游离者为首端,3’端碳位上有羟基游离者为尾端) DNA的结构(B-双螺旋、A、Z-DNA) B-双螺旋:(生物体内天然状态的DNA绝大多数都以B-DNA存在) 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组成,以右手螺旋方式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螺距为3、4nm(磷酸和脱氧核糖位于双螺旋的外侧,形成DNA的骨架,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2、碱基互补原则 3、多样性 A-DNA:反向平行、右手螺旋,但螺距比较宽短 Z-DNA:左手双螺旋,细长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以肽键为主键,二硫键为副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即为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特征。)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α螺旋是肽链按右手螺旋方向形成的空间结构 β折叠是由两条肽链平行排列或一条肽链回折平行排列折叠成的锯齿状构象。 三股螺旋(又称π螺旋),是胶原蛋白独有的结构。 (蛋白质必须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变构和变性概念: 变构:在生物体内,某些代谢中间物或变构剂能够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轻微变化,从而使其生物活性发生改变,使其更有效的完成生理功能。这种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称为变构或变构调节。 变性: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空间结构发生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的过程。 (变性和变构都不涉及蛋白质以及结果的改变,蛋白质变性,有时是可逆的) 生命的细胞基础

医学生物学 简答题重点整理

【细胞器标志酶】 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 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 溶酶体: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 【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线粒体含有自身特有的mRNA、tRNA和rRNA及其蛋白质合成的其他组分,可自主合成蛋白质。但mtDNA的基因数量不多,编码合成的蛋白质有限。mtDNA所用的遗传密码表与通用的遗传密码表也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依靠两套遗传系统。而实现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因编码的,所以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细胞氧化】 细胞氧化是指依靠酶的催化,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基本过程为: 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反应过程无需氧,故称为无氧酵解。葡萄糖等物质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丙酮酸。

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生物学试题(博士)

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子生物学2003年 名词解释: 超二级结构变构调节与变构酶真核生物DNA组装泛素与蛋白酶体 电子传递链与酶复合体端粒与端粒酶带正电的R基氨基酸SAM 问答题 1 稳定蛋白质结构的作用力有那些?球状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特点 2 TPK的两类型,其信号转导途径有何不同? 3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转录因子主要有哪些结构域,举到两例说明结构域的功能。 4 以核苷酸序列推测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步骤,并提出一种可以弥补该方法不足的方法。 5 指出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类型及催化功能。. 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生物学试题(博士)2000年 1.如何发现/寻找新基因。 2.什么是蛋白质组?于基因组的区别?及其内容/策略? 3.名词解释:①基因knock out与knock in、②差异显示、③酵母双杂交、④gene chip 4.DNA结合域/激活域的几种结构motif(画简图)。 5.真核基因在原核表达的难题及对策。 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生物学试题(博士)1999年 1.基因治疗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2.基因组计划"四张图"进展,主要内容?后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 3.DNA复制主要方式及所需的酶? 4.转录生成mRNA主要过程,涉及的调控序列及因子? 5.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6.转座及其机理,作用(或后果)? 7.原癌基因是如何被激活的? 8.真核基因在原核表达有那些困难?外源基因在宿主表达需要哪些元件? 9.顺反子比例的基本机理? 10.转录的基本特征? 11.基因治疗外源基因导入方式 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试题生物化学1998年 一、名词解释(5*5分) 1 抗体酶2克隆动物3 PKC 4 线粒体ATP合成酶系5 G蛋白 二问答题(15*5分) 1 酶的竞争与非竞争抑制剂的区别?动力学上如何区别?

医学信息学基本概念与定义-医学信息学基本概念(精)

医学信息学基本概念 J C Wyatt, J L Y Liu. 文研究生周琴译导师许培扬审 摘要:本文是关于医学信息学,这门年轻的学科的术语的定义汇编。希望它对行业内的初学者与职业工作者能有所益处。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词汇表 医学信息学主要研究与应用方法去改善对病人信息、临床知识、人口信息和其它与病人康复与公共卫生有关的信息的管理。它是一门伴随19世纪40年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年轻学科。用于医学的机械性计算起源于更早的年代,在19世纪,赫尔曼霍列瑞斯的“打卡数字处理系统”即开始用于美国人口普查,随后又被用于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调查1。此例反应了医学信息学的多学科性,它与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相关性,包含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如流行病学与卫生服务研究)、认知科学、计算和信息学。 由于医学信息学工作者的领域多样,新来者很容易混淆行业的专业术语。因此,对想更多了解医学信息学的人做一个医学信息学的基本概念的介绍是有用的。近几年,关于此学科的各种不同分支开始出现,包括公共卫生信息学、用户卫生信息学与临床信息学。对于医学信息学与它的分支学科是否是不同的学科的讨论,Shortliffe 和Ozbolt认为:“信息学的基础是一系列可重复利用与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对所有的卫生学学科都适用,并且‘医学信息学’对于一个综合性核心学科是一个有用的概念,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习,不管这些学生的医学专业方向。”2 3以下对医学信息学的分支学科的定义反应了这一理念。 挑选医学信息学术语的标准,在挑选某术语时采用了以下一条或者多条原则: ●对流行病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而言是新出现的词语。 ●一个有众所周知含义的术语,被用于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具体方面。 ●与流行病学或公共卫生相关的概念。 ●对理解医学信息学必不可少的概念。 ●一个存在时间较长,而不是过渡性的专业术语。 ●在对此术语的意义与使用上有普遍的共识。

医学生物学重点

细胞学说的建立: “一切生物,包括单细胞生物、高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ce11theory)。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 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基本定义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细胞的主要共性 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 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另外,在细胞的生存、生长、分裂、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膜功能 界膜和细胞区域化;调节运输;功能定位与组织化;信号转导;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转换 细胞核(nucleus)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和核基质组成,是细胞内遗传信息贮

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也是细胞功能及代谢、生长、增殖、分化、衰老的控制中心。 核基质 在核液中存在着一个主要由非组蛋白纤维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被命名为核基质。由于它的形态与胞质骨架很相似,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也被称为核骨架。 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遗传物质在间期细胞的存在形式,常呈网状不规则的结构。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 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是专门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这种颗粒小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基地。光滑内质网是脂类合成的重要场所 。粗糙内质网主要功能是合成分泌蛋白、多种膜蛋白和酶蛋白。 能量转换细胞器 线粒体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器。由于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并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是由线粒体提供的,因此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通过生殖,生命才得以延续、繁衍并完成进化过程。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高等动、植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形成合子的方式。 第一次减数分裂 前期Ⅰ:细线期(染色线(chromonema)染色粒(chromomere));偶线期(联会(synapsis),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二价体(bivalent));粗线期(四分体(tetrad)非姐妹染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交叉(chiasma)和交

医学生物学习知识重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p7-p9) 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 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 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 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 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 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 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 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 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 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 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 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

2011年国家自然基金获得者——军事医学科学院pdf

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1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金额项目起止年月81102101H2602RKIP磷酸化介导的神经元凋亡在微波辐射致海马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左红艳军事医学科学院2312.01-14.12 81171531H1901福氏志贺氏菌HtrA蛋白功能研究朱力军事医学科学院5812.01-15.12 81101342H0603间充质干细胞在炎性微环境中选择性调节破骨细胞发育和功能及其机 制研究朱恒军事医学科学院2212.01-14.12 81172981H3006阿曼托双黄酮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研究周喆军事医学科学院5812.01-15.12 31100961C060704基于生物学网络预测IL-17介导炎症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节点周婷婷军事医学科学院2312.01-14.12 81172008H1606人结直肠癌肝转移中Gankyrin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周涛军事医学科学院5512.01-15.12 81172925H3001多功能基协同的口服肽类药物设计及口服吸收研究周宁军事医学科学院4512.01-15.12 81101812H1617Epimorphin在肝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周军年军事医学科学院2412.01-14.12 31100697C100304工程化心肌组织中闰盘自组装形成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周瑾军事医学科学院2312.01-14.12 61101032F010801适用于激光共聚焦活细胞成像的实时微波照射系统研制和剂量学研究周红梅军事医学科学院2512.01-14.12 31170127C010603副溶血性弧菌转录调控子OpaR的功能研究周冬生军事医学科学院5612.01-15.12 31170029C010201鼠疫耶尔森菌效应分子YopM参与其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钟辉军事医学科学院5712.01-15.12 31172301C1803DC在布鲁氏菌持续性感染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赵忠鹏军事医学科学院6312.01-15.12 31100591C0503基于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的高通量,高灵敏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定量确证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赵焱军事医学科学院1712.01-14.12 31110303027C040505第二届国际蚊虫及蚊媒病监测和防治学术研讨会赵彤言军事医学科学院611.05-11.12 81102426H3101胍丁胺激活I-咪唑啉受体抗吗啡依赖的信号转导机制探索赵太云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01-14.12 21172263B020601以病毒衣壳为靶标的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赵国明军事医学科学院6012.01-15.12 31171084C11microRNA200b调控树突状细胞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张毅军事医学科学院6012.01-15.12 81130037H16CUEDC2磷酸化修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张学敏军事医学科学院30012.01-16.12 81102451H3104TLR4多糖配体的结合力及单糖组成特点研究张小锐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01-14.12 81102169H2609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的环境影响因素及传播风险预测研究张文义军事医学科学院2412.01-14.12 31100978C0703CUEDC2对DNA损伤诱导的G1/S检查点调控及机制研究张维娜军事医学科学院2512.01-14.12 81100995H0918甲基苯丙胺影响海马谷氨酸释放的作用机制研究张树卓军事医学科学院2312.01-14.12 21102176B020601葛根素的结构改造及其抗溶血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张首国军事医学科学院2512.01-14.12 81171920H1602APC-Cdh1在防止肝细胞的自发性细胞周期再进入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张普民军事医学科学院6012.01-15.12 81172220H1615Rack1分子在肺肿瘤发生中的功能张继帅军事医学科学院5812.01-15.12 31172165C040601融合蛋白GTH在大鼠精子转基因中的应用研究张国利军事医学科学院5712.01-15.12

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分子组成 一、组成元素: N为特征性元素,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二、氨基酸 1。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脯氨酸外属L—α-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2。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苯、脯,甲硫。(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丝、酪、半胱、苏、天冬酰胺、谷氨酰胺。(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4)(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三、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两性电解质,兼性离子静电荷+1 0 —1 PH

哈佛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专业详解

哈佛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专业详解 哈佛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硕士专业由哈佛医学院生物医学信息学系提供,它提供给有志于从事对数据科学技能有很高要求的生物医学行业的学生。学生有机会向整个哈佛大学的专家们学习。毕业生对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有充分的理解,有能力将众多方法和技能运用于选定的行业。 1.学位要求 哈佛医学院的生物医学信息学专业提供两条入学的路径。对于持有学士学位(48个学分)的学生,它要求具备优秀的定量分析能力。 对于持有博士学位或者注册医学博士(MD)项目(36个学分)的学生,它要求: a.持有生物医学学位,并认可信息学与数据科学在个人研究中的相关性。 b.有意向拿到临床信息学进修资格。 c.有意向在医学实践中挖掘信息学的重要意义。 针对以上两类学生的课程都提供知识框架,便于将系统的定量方法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领域。项目包含实践拓展训练营、一系列设计定量合生物医学学科的基础课程,以及精准施药、数据科学、数据可视化等新兴领域的课程。 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一个顶石研究项目,参与纵向的系列研讨会。 2.入学要求 生物医学信息学硕士新生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知识,比如生物信息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物统计学基础,比如假设检验、线性回归、分类。必须了解分类器(classifier),分类器的检测及诊断。 此外,必须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至少有一门程序语言经历(包括算法、变量、控制结构相关知识),对R编程语言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文件管理、数据解析、基础数据库原理等数据处理知识。

3.课程 第一年:秋 第一年秋季学期学习生物医学信息学基础I(4个学分)、生物医学信息学计算能力(2个学分)、生物医学科学计算机统计学(2个学分)、生物医学信息学主题(4个学分)、定量基因组学(4个学分)。 第一年:春 学习生物生物医学信息学基础II(4个学分)、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导论(4个学分)、数据科学I:环境暴露原-基因组-表型组连接分析方法(2个学分)、数据科学II:生物医学应用的数据可视化(2个学分)、深度学习(2个学分)。 第二年:秋 第二年秋季学期学习精准施药I:基因组医学(2个学分)、精准施药II:综合临床与基因组数据(2个学分)、顶石项目(6个学分)。 请注意,这个课程体系表示的是生物医学信息学硕士专业常见的课程,实际上每年的课程可能有不同。 4.顶石项目 顶石项目(capstoneproject)是生物医学信息学硕士课程的补充,它根据每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来设定,由导师指导,提供实践体验。参与项目的学生可匹配到一名善于将定量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于生物医学的教员。学生将同导师合作,参与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在同兴趣领域的生物医学信息学精英协作的过程中,将课堂所学应用,从而获得实用而真切的理解。 顶石项目通常涉及新方法新工具的开发、数据资源的创建以及生物医学数据的分析。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整理]医学生物学重点 医学生物学终极总结 1. 观察和实验是我们了解生命知识的唯一源泉。 2. 生命的层次:元素—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 分化是生物体发育过程中,自受精卵开始,从同质的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方面差异显著的异质细胞,进而形成具有不同结构、执行不同功能的组织、器官的过程。 4. 干细胞是指一类尚未分化,但具有无限或较长自我更新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这类干细 胞可通过细胞分化、分裂产生一种以上类型的特化细胞。 5. 克隆是通过无性方式,由单个细胞或个体产生的,和亲代非常相似(或在遗传上基本相同)的一群细胞或生物体。 6. 生物的九个基本特征: 1) 核酸、蛋白质——共同的生命大分子基础 2) 细胞——相似的生命的基本单位 3) 新陈代谢——高度一致的生命基本形式 4) 信息传递——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 5) 生长和发育——生物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 6) 生殖——生命现象无限延续的根本途径(会区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7) 遗传和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 8) 进化——生命活动的全部历史 9)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命自然界的基本法则 7. 生物的进化包含了生物进化和化学进化

8. 多分子体系形成的两个学说:蛋白起源学说,福克斯的微球体学说、 9. 生物界最原始的生命是:异养、厌氧型的(35亿年前) 10.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变化有两个学说:内共生起源说、分化起源说 11. 胡克第一个发现了死细胞;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了活细胞;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2. 为什么说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 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4)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13. 细胞守恒学说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增大或缩小。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 14. 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细胞 15. 原核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拟核、细胞质、核糖体、中间体组成。 16. 质粒是细胞质中裸露的环状DNA。 17. 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18. 真核细胞中的膜相结构有:细胞膜、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过氧化氢酶体、内质网、 核膜 19. 真核细胞结构和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特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1,10 μm 较大,10,100 μm 细胞壁肽聚糖 纤维素(植物细胞) 细胞质仅有核糖体,无胞质环流各种细胞器,存在胞质环流核糖体 70S(50S,30S) 80S(60S,40S) 细胞骨架无有内膜系统无有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提示: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具体参见教材17页三、蛋白质的沉淀。 2.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 ) A.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C. 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 D. 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 E. 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 提示: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 -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具体参见教材10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提示: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体参见教材20页小结。 4.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提示: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质分子是由基因编码的,即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碱基顺序决定的……。具体参见教材15页。 5.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 A. 肽键 B. 共轭双键 C. R基团排斥力 D. 3',5'-磷酸二酯键

军事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军事医学科学院 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立志献身公共卫生事业。 (二)掌握本专业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公共卫生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工作的问题;能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三)掌握1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招收对象 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从事公共卫生专业的在职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公共卫生专业的其它相关专业人员。报考者需符合相关专业学位招生规定,并通过全国MPH(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联考。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主要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学制2.5年。根据学业完成情况,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毕业时间不超过1年。 四、课程学习与考试要求 (一)公共卫生硕士课程分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3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要取得40学分。课程学习采取定期集中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注重启发

式和研讨式教学,特别加强模拟训练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学习的具体要求。 1.必修课:10门,28分 政治理论2学分 英语4学分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4学分 社会医学2学分 卫生事业管理3学分 卫生政策与法规2学分 医学伦理学2学分 医学救援与应急管理3学分 军事医学概论3学分 专题讲座3学分 2.选修课:一般为2~3门,不少于4学分;结合专业培养需要,可选修我院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或其他院校相关课程。 3.社会实践课程(8学分)由导师安排实施,在学期间应安排学生到相关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和实践,了解公共卫生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工作范畴、职责任务、管理方式等现状及问题。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应就公共卫生工作的某一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或研讨,撰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调研实践报告。 (三)考试及记分方式。 可采用闭卷、开卷、文献综述和读书报告等形式或几种形式组合的方式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记分。院外选修课程以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为准。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资料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医学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的特征与起源 1.生命的基本特征★★★(9条 p7-p9) ①生命是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 ②生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 ③生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④生命是以精密的信号转导通路网络维持的自主调节体系 ⑤生命是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 ⑥生命是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守恒体系 ⑦生命是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⑧生命是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⑨生命是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细胞的发现(时间、人物)(P10) 1665年,英国物理科学家胡克。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4条)p13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 ③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 ④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3.细胞的基本定义(4条)p14 ①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病毒为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除外);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有机体的一切代谢活动与执行功能过程中,细胞呈现为一个独立的、有序的、自动控制性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 ③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生物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与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绝大多数多细胞生物的个体最初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一系列过程发育而来的;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人体内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他们之所以表现功能不同是有于基因选择性开放和表达的结果。 4.细胞体积守恒定律(p14)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5.细胞的主要共性(3条) ①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②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 ③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表2-1)

医学信息学

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浅谈 摘要医学信息学是一门集医学、信息科学和管理学于一身的新兴交叉学科。国外医学信息学研究涉及领域较广,发展较快。国内研究的领域比较少,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医学信息学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信息学及医学信息学教育的产生,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及对策。[1] 关键词医学信息信息教育学科建设发展趋势及对策 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实践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则是于20世纪7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近20年来,伴随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信息学的学科内涵日益丰富,研究领域日趋广泛,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新的研究热点不断出现。[2]与发达国家相比,医学信息学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是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学科认识不尽统一、研究领域较为分散、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等,与我国医学科技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鉴于此,讨论我国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学信息学的定义与内涵 20世纪初,由美国医学专家发起的医院标准化浪潮给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最先发展和体现在医疗记录及其管理之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断应用,逐步形成了集医学、信息科学和管理学于一身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其以系统论、计算机科学技术为理论基础, 以医学数字化管理为目标,涵盖了医学信息采集、数据编码、数据存储与传输、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形和图像、医学信息获取、医学知识库、智能专家系统、人体生理统计系统、计算机仿真和医药信息、工程等众多的概念和范畴。它基本覆盖了现代医学计算机应用的所有知识和技术, 覆盖了医学研究领域的所有方面。[3] 由于医学信息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各学科的专家较多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进行描述和界定,而且信息技术和医学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医学信息学的概念及其界定的困难, 以致国内外对此尚无定论,导致了当前这一学科命名的复杂多样。如医药信息学、卫生信息管理、医疗信息学等等。实际上,医学信息学概念的多样化和不确化并未影响这一学科的发展。[4]而且医学信息学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医学信息学教育 由于医学信息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并没有严格的定论。它的两大核心科学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医学知识。斯坦福大学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情况将医学信息课程分为五个部分,即应用于医学信息学本身的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决策科学、社会科学、公共政策。在医学信息学的学习中,学生能接触到生物信息、图形信息和临床应用知识,并着重于决策制定和定量计算的学习。[5] 我国医学信息学的教学为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医学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和在职人员短期培训并存。医学信息学系从1985年开始在我国建立,先后在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开办此专业。十多年来各校毕业生已近千人,分别在各医学高等院校、医学研究院所、医学信息研究单位以及大型医院的图书信息部门工作,这对推动我国医学图书信息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医学信息学在国内医学院校开设并不普遍,课程内容也不一致。为医学生开设医学信息学课程,可以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