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研究综述作者:陆静兰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

摘要:临床免疫学检验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门具有显著应用性质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内容及范围都非常广泛,与免疫类型疾病病发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免疫学基础检测知识、实际应用、操作技巧等都存在密切联系。目前我国临床免疫学检验已经被纳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在临床检验诊断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阐述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应用现状,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些借鉴。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与现状;研究

我国第一本包涵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的教科书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在经过漫长的20年时间才逐渐获得该领域专家及研究者的一致认同[1]。免疫学检验在我国临床医学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学科的发展能够对生命与医学等其他学科产生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寻觅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涉及内容逐渐延伸至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临床免疫学检验的频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由此也奠定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地位[2-3]。

1.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现及发展

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现及组建时间已经有一百多年时间,形成于一系列抗细菌感染实验研究中,最初在19世纪80年代期间有一些学者针对传染病患者及免疫动物进行研究,发现两者血清里都存在具有特异性质的结合病原体,另外还存在促进这些结合病原体形成的物质,学者将这些结核病物质统一定义抗体,具备推动形成抗体的物质则定义为抗原[4]。1896年

A.Sicad与G.Widal收集获取伤寒患者血清,并通过实验使其与伤寒杆菌相互反应,最终经由两者产生特异性凝集现象来诊断患者伤寒情况,自此开辟了免疫学和医学检验相互结合应用的先例。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Ehrlich发表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俄国动物学家Metchnikoff发表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两方各有拥护者导致免疫机制长期处于争论中。直到20世纪初期调理素被Wright发现后,证实如果有体液因素,血清里吞噬细胞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获得明显提升,进而表现出这两种免疫因素潜在的密切联系,即相辅相成机制[5-6]。自此,体液免疫理论学说与细胞免疫理论学说之间的矛盾迅速化解,人们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免疫机制。

1900年Landsteiner等发现人类血型有ABO三个情况,自此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中诞生一种新型且重要的检验项目——血型鉴定。1897年Kraus证实将细菌培养物滤液和对应的抗血清进行混合会产生沉淀情况,1898年Bordet基于补体溶血体系组建补体结合方案,1906年wassermann等创新使用补体结合方案来对梅毒患者进行诊断[7]。1900~1930年期间,内毒素Shwartzman反应、血清疾病、过敏反应、调理作用、补体结合反应、皮肤反应、Arthus反应等逐渐广为人知,免疫疫苗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白喉类毒素预防、卡介苗等陆续出现。以上

反应及疫苗的出现不仅展示了免疫疾病的病发机制,而且也证实人们已经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免疫学理论知识及技术,为研究免疫疾病奠定了坚实基础。1945年Coombs等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进行抗球蛋白实验,该实验可以用来测定溶血性贫血条件下的红细胞不完全抗体。1946年试管免疫扩散术被Oudin等发现并报道,随后结合该措施不断研究并使其发展成为多项凝胶中沉淀反应技术,发展后技术能够施行免疫化学研究、临床定量定性测定[8]。1935~1957年是免疫学检验技术的蓬勃发展阶段,鉴定测定、抗体纯化、抗原抗体免疫电泳技术、凝胶内沉淀技术陆续出现提升了免疫学检验的稳定性、特异性及敏感性。1959~1974年诞生酶标记免疫技术、放射标记免疫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标记免疫技术、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荧光标记技术等证实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快速进展,而后来的免疫网络学说及克隆选择学说显示现代免疫学趋向完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将会寻找到更多突破点,以高水平技术为医学领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2.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

2.1 鉴定血型与检测肿瘤标记物

目前在免疫学检验技术基础上,能够及时准确奠定白细胞HLA类型划分及多种红细胞血型[9]。通过对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前列腺特异抗原、癌胚抗原、癌抗原125、癌抗原153、糖链抗原19-9、糖链抗原72-4、甲胎抗原等多种抗原进行免疫学检测可以获得肿瘤患者相关信息、数据及资料,能够帮助医生正确诊断,而且为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预防肿瘤再次发生提供强有力支持。

2.2 检测细胞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主要根据其生物学性质来进行,比如淋巴细胞毒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溶血空斑试验、花环形成试验等方式可以获取患者体内各种类型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数据,从而帮助医生掌握机体全面的免疫情况[10]。

2.3 免疫细胞与血液学的测定

伴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对免疫细胞表层受体与抗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通过运用杂交瘤技术来获取多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这些专门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区分类别测定免疫细胞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在激光技术与荧光抗体技术结合下形成流式细胞仪,可以对各种类型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的数量等方面进行测定[11-12]。在特异性抗体辅助下,尤其是单克隆抗体来测定病理性或正常的血液细胞,已经在临床血液测定领域获得普遍共识。此外,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不同类型的凝血因子,例如抗血小板抗体临床测定中的应用频率也出现明显提升。

2.4 检测药物

浅析未来材料的发展趋势(1)

北京科技大学 本科生学术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目录 近现代材料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3) 材料发展历史 (3)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4) 材料发展分析 (5) 电子材料 (5) 新型战略性材料 (6) 美国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简略分析 (7) 日本材料战略和发展趋势简略分析 (8) 欧盟材料战略简略分析 (10) 其他部分国家材料发展计划 (10) 我国新材料发展战略 (11)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浅析未来材料的发展趋势 谢帅(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2016) 摘要:步入21世纪后,科技的发展速度变得十分迅速,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新的科技成果出现。在这科技爆炸的年代,身为理工人,了解自己学科的发展状况、预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身为材料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很好的预测出未来材料的可能重点发展方向,不仅能够为选专业提供参考,还能更好了解材料这个学科,让自己成为自己未来的“指路人”。,要对材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首先,我通过了解材料发展历程和地位,认识材料对国家、世界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发展重点。所以之后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的材料战略和其重点领域进行了解及简略分析,得出这些国家的材料发展趋势。最后当然要了解我国材料领域的重点和国家的关于材料的发展规划,展望新材料领域发展趋势: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制造材料的新工艺、新流程及结构与性能的新测试方法、材料表证和评价科学技术、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科学技术。 关键词:新材料材料发展战略性材料 近现代材料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材料发展历史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对材料的认识和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阶段都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或是材料起主导作用,如远古的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代、陶瓷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近现代的煤炭时代、蒸汽机时代、水泥时代、钢铁时代、石油时代、电气与化工时代、半导体时代,以及发展中的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等新时代材料(图1)[1]4图

地理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地理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崇溪中学地理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结合崇溪中学实际,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调研中了解的实际情况,现写出报告如下。 二、教师配置现状 崇溪中学初中地理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共计3人,地理教学12个教学班,平均每人4个教学班,相对来说地理教师先对缺乏,师资力量不足,但是教师平均年龄都比较年轻,可以说这是一支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队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队伍专业素质偏低。原因是:师资的来源不足地理,这给地理教学带来很多不便。 三、我县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巧家县全县22所中学的地理教学基本走上正轨,除个别学校的初一年级上学期没有开足每周3课时之外,无一所学校不能保证每周2课时的地理教学,这说明我县在教学管理这一块上还是有相当力度的。其次,各所学校基本能将学生的地理成绩做为班级教学成绩

和学生个人总成绩评估的总体范围之内。以上两点为地理教学的实施以及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最为基础的必要条件。 2、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空前的高涨,主要表现在: (1)教师积极申报优秀课,而且优秀课的质量明显高于往年。上学期县优秀课评选的初评人员由各校推荐,而我们地理学科被推荐上来的人数在同类学科相比之下是相对较多的,(2)积极撰写优秀论文。一些青年教师、中年教师思想比较活跃,敢于在教学中探索,并且有成功的经验。(3)积极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新课程地理信息网络课程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自己购买电脑并上网,目的就是能很好地承担起这个科研课题的研究。(4)一些老教师默默耕耘,甘于奉献。通过下乡听课,我发现有些老教师,不求名,不图利,但却仍勤勤恳恳地工作。这是一个能反映世界地形、气候、政区、自然景观等多种地理特征的地图,而且所反映的地形是有立体感的。制作这样一个教具是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精力的。这是一个无责任心的人所无法办到的。3、涌现一批责任心强,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4、在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中出现了很多的亮点。(1)加强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自觉地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如在讲中国地理第九章第一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时,她为了引入“如何选择

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项目 标本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血清(浆) 5~34U /L 增高:肝胆疾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中毒性肝炎、阿米巴性肝病、脂肪肝、细菌性肝脓肿、肝外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管炎、血吸虫病等。严重肝损伤时出现转氨酶与黄疸分离的现象,即黄疸日益加重,而ALT 却逐渐下降。 重症肝炎及肝硬变有肝细胞再生者,可有AFP 升高,而ALT 下降。其他ALT 升高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瘀血、脑出血等)、骨胳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重症糖尿病、甲脏腺功能亢进)、服用能致ALT 活动性增高的药物或乙醇等。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血清(浆) 9.0~ 48.0U/L 增高:急性心肌梗塞:6-12小时内显著升高, 48小时内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胸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的药物等。 碱性磷酸酶(ALP ) 血清(浆) 31~115U/L 增高: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ALP 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阻塞性黄疸,ALP 显著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增加。肝内局限性胆管阻塞(如肝癌) ALP 明显升高,而胆红素不高。肝细胞性黄疸,ALP 正常或稍高,转氨酶明显升高。溶血性黄疸ALP 正常。骨胳疾病: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佝偻病、骨软化、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ALP 可作为佝偻病的疗效的指标。 乳酸脱氢酶(LDH-L ) 血清(浆) 89~221U/L 增高:见于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溶血可致LDH 假性升高。 谷氨酸转肽酶(GGT ) 血清(浆) 0.0~53.0U/L 增高: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GT 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齿轮发展状况综述

摘要: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之一,其形式很多,运用广泛大至宇宙飞船, 小至手表、精密仪器,从国防机械到民用机械,从重工业机械到轻工业、农业机械, 无不广泛地采用齿轮传动。本文旨在介绍齿轮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字:齿轮发展传动前景

概述: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之一,其形式很多,运用广泛大至宇宙飞船, 小至手表、精密仪器,从国防机械到民用机械,从重工业机械到轻工业、农业机械, 无不广泛地采用齿轮传动。齿轮的车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1、传动效率高,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以齿轮的传动效率最高,如一级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可以达到99%。这对大功率传动十分重要。2、结构紧凑,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齿轮所需要的空间尺寸一般比较小。3、工作可靠寿命长,设计制造正确合理、使用维护良好的齿轮传动,工作十分可靠寿命可以达到一二十年,这也是其他机械传动所不能比的。4、传动比稳定,传动比稳定往往是对传动性能的基本要求。 但是齿轮传动的制造以及安装精度要求很高,价格较贵,而且不适于传动距离较大的场合。 齿轮机构的类型很多,根据一对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及其瞬时传动比(i12=ω1/ω2)是否恒定,将齿轮机构分为圆形(i12=常数)齿轮机构和非圆形齿轮机构(i12≠常数)。应用最广泛的是圆形齿轮机构,而非圆形齿轮机构则应用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机械传动中。根据齿轮两轴间的相对位置不同,圆形齿轮结构可以分成如下几类:1、用于平行轴间传动的齿轮机构。下图中(a)为外齿啮合齿轮机构(external meshing gears mechanism),两齿轮转向相反;图(b)为啮合齿轮机构(internal meshing gears mechanism),两转轮转向相同。图(c)为齿轮与齿条结构(pinion and rack mechanism),齿条

隐身材料发展历史综述和应用前景展望

1.绪论 1.1前言 随着无线电技术和雷达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和通信设备向着灵敏、密集、高频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引发电磁波干扰、电磁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导致电磁信息泄漏,军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有可能成为敌方侦察的线索。为消除或降低导弹阵地的电磁干扰、减少阵地的电磁泄漏,需要大大提高阵地在术来战争中的抗电磁干扰及生存能力。高放能、宽频带的电磁波吸波/屏蔽材料的研究开发意义重大。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隐身功能材料,它的基本物理原理是,材料对入射电磁波进行有效吸收,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消耗掉。该材料应该具备两个特性,即波阻抗匹配性和衰减特性。波阻抗匹配特性即入射电磁波在材料介质表面的反射系数最小,从而尽可能的从表面进人介质内部;衰减特性指进入材料内部的电磁波被迅速吸收。损耗大小,可用电损耗因子和磁损耗因子来表征。对于单一组元的吸收体,阻抗匹配和强吸收之间存在矛盾,有必要进行材料多元复合,以便调节电磁参数,使它尽可能在匹配条件下,提高吸收损耗能力。吸波材料按材料的吸波损耗机理可分为电阻型、电介质和磁介质型。吸波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吸波剂的损耗吸收能力,因此,吸波剂的研究一直是吸波材料的研究重点。 1.2隐身材料定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器的频繁使用,使我们周围的电磁辐射日益增强,电磁污染成为世界环境的第五害,严重的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电磁辐射对人的作用有5种:热效应、非热效应、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因此,在建筑空间中,各类电子,电器以及各种无线通信设备的频繁使用,无时无刻不产生电磁辐射,电磁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电磁吸波材料即隐身材料最早在军事上隐身技术中应用。隐身材料是实现武器隐身的物质基础。武器系统采用隐身材料可以降低被探测率,提高自身的生存率,增加攻击性,获得最直接的军事效益。因此隐身材料的发展及其在飞机、主战坦克、舰船、箭弹上应用,将成为国防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面武器

学科建设文献综述

有关学科建设的文献综述 早在20世纪90年代,学科建设问题就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始于学科建设的管理实践,研究的方向主要有学科布局、学科建设等两个方面,其中学科建设包括特色(重点、优势)学科建设。 一、文献分析 (一)文献构成 1.有关学科布局的研究 对于学科布局的研究主要是以某个区域或者高校为具体实例进行研究,这种文献主要有:《刍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布局问题》(郑建敏等,2006);《创新学科布局规范院系设置》(刘念才等,2003);《创新学科专业布局,突出特色办学优势——对新疆艺术学院学科专业建构的思考》(李琼瑶,2009);《从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到瞄准“战略高技术”方针——中国科学院技术学科布局的历史脉络及反思》(汪前进,2011);《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吴仁华,2014);《对研究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区域布局的透视》(王辉等,2013);《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布局与选择的量化分析——基于中美两国29所世界一流高校的数据》(沈健等,2013);《海峡两岸地方工科院校学科布局等问题的比较与分析》(董晓玲,2014);《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布局的比较研究》(曾开富,2012);《基于SSCI研究世界图书情报学科布局》(陈云伟等,2016);《基于学科、专业布局的我国普通高校分类的定量研究》(潘黎等,2006);《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学科布局》(何伟军等,2014);《民族地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授权点现状的分析》(李向红,2010);《谈大学学科布局》(钱颖一,2003);《云南高校学科布局发展研究》(束洪春等,2013);《美国高水平大学学科布局研究》(周刚等,2001);《中南大学学科布局及结构调整研究》(徐慧等,2015)。 2.有关学科建设的研究 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是特色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建设,这种文献主要有:《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分析》(赵清等,2011);《论大学学科建设》(罗云,2005);《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发展途径思考》(阎迪,2012);《区域视角下学科体系建设布局与策略研究——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为例》(毛晓翔等,2014);《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创新体系与学科建设》(陈于武,2011);《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罗春燕,2009);《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陈占安,2016);《不

临床生化检验知识点

临床生化检验 1、糖酵解:指从葡萄糖至乳糖的无氧分解过程,可生成2分子ATP。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最终产物:乳酸。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红细胞。 2、糖氧化——乙酰CoA。有氧氧化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 3、糖异生:非糖物质转为葡萄糖。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防止乳酸中毒。 4、血糖受神经,激素,器官调节。 5、升高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A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糖异生),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 降低血糖激素:胰岛素(B细胞分泌)(唯一) 6、糖尿病分型: Ⅰ型:内生胰岛素或C肽缺,易出酮症酸中毒,高钾血症,多发于青年人。 Ⅱ型:多肥胖,具有较大遗传性,病因有胰岛素生物活性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 特殊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意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FVPG)≥7.0 mmol/L;(OGTT)2h血糖≥11.1 mmol/L。初诊需复查后确证。

8、慢性糖尿病人可有:白内障(晶体混浊变形),并发血管病变以心脑肾最重。 9、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多<40岁,年轻人),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HDC,血糖极高,>33.6mmol/L,肾功能损害,脑血组织供血不足,多>40岁,老年人),乳酸酸中毒(LA)。10、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参考方法 (>7.0mmol/L称为高血糖症。<2.8mmol/L称为低血糖症。) 11、空腹低血糖反复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β细胞瘤(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瘤临床特点:空腹或餐后4—5h发作,脑缺糖比交感神经兴奋明显,有嗜睡或昏迷,30%自身进食可缓解故多肥胖。 12、血浆渗透压=2(Na+K)+血糖浓度。 13、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 14、血糖检测应立即分离出血浆(血清)尽量早检测,不能立即检查应加含氟化钠的抗凝剂。 15、肾糖阈:8.9—10.0mmol/L。 16、糖耐量试验:禁食10—16h,5分钟内饮完250毫升含有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每30分钟取血一次,监测到2h,共测量血糖5次(包括空腹一次)。

我国led显示屏行业20年发展综述

我国LED显示屏行业20年发展综述 一、国内LED显示屏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LED显示屏产业起步于90年代初,并且始终保持高速的发展。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显示应用分会统计和测算,以及国内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截止2008年11月加入中国光协LED显示应用分会的会员单位为204家,全国具有比较正规的专业性生产单位300~400家,从事LED显示应用产品的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从事LED显示应用产品包括销售、生产、配套服务等企业估计不少于3000家。截止2007年底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的从业人员为16356人,估计全国以LED显示屏为主导产品的显示应用行业从业人数在3万人左右。2007年产值约72亿元人民币,2008年全国产值预计可能近百亿元。据行业协会统计生产厂商东北占6%,西南西北华中占17%,华北占16%,华东占41%,华南占20%。2007年LED显示屏销售额东北占5.1%,西南西北华中占15.7%,华北占14.5%。华东占30.8%,华南占33.8%。由此可见,从产业布局上,我们LED显示屏产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两个地区的产品总体规模占到全国60%以上。2008年由于北京举办奥运会,预计2008年华北的销售额所占比例可能有明显上升。 二、行业发展的特点 (一)高速发展的2007年和2008年 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使LED显示屏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行业总体上较前几年有比较显著增长,2007年增幅超过40%,是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2008年的增长率预计不低于40%,充分显示了中国LED显示屏行业在2007年和2008年得到高速发展。 (二)显示技术不断进步,质量不断提高 LE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突飞猛进,LED显示屏技术也显现飞速的发展。显示屏色彩从单、双色向全彩普及,显示内容由文字图片转化为视频实时显示,显示屏控制技术从单一屏幕向网络化发展,显示外形从平面向异面发展。国内先进水平的显示屏与国际品牌水平的质量已相近,国内主流产品的大部分技术指标与国际品牌产品已接近。但是显示屏MTBF、刷新频率、亮度均匀性、外壳防护等级、安全要求、EMC,产品质量认证,尤其是产品的工艺与国际品牌产品有相当大的差距。近两年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项目不但技术上有很大创新,显示屏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国内一流产品的质量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品牌产品。 (三)产品出口逐年增长 近年来产品出口在全国LED显示屏市场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2008年出口额占销售额不到15%,2007年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出口达11.5亿,占销售

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材料】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功能材料发展趋势 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正在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高技术产业群,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功能材料按使用性能分,可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和机敏(智能)材料。由于我们已把电子信息材料单独作为一类新材料领域,所以这里所指的新型功能材料是除电子信息材料以外的主要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功能材料约占85%。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特种功能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研究发展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 鉴于功能材料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功能材料技术的研究。1989年美国200多位科学家撰写了《90年代的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报告,建议政府支持的6类材料中有5类属于功能材料。从1995年至2001年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特种功能材料和制品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2001年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技术预测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影响未来的100项重要课题,一半以上的课题为新材料或依赖于新材料发展的课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功能材料。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和韩国的国家计划等在他们的最新科技发展计划中,都把功能材料技术列为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各国都非常强调功能材料对发展本国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1、新型功能材料国外发展现状 当前国际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正面临新的突破,诸如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信息材料、能源转换及储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材料的分子、原子设计等

英语学科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英语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英语教学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制度和发展基础都不是很完善,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因此英语教学在我国教学容中占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也发挥着重要价值,推动着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对我国青少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整体年龄偏高、素质偏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的现状影响了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为了更准确地认知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式。 一、违背“以人为本”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当我们走进课堂,会发现很多违背“以人为本”的现象: 现象之一:以教材为本。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教材,总认为教材容就是课堂教学的容,于是以生词多、阅读量大、难

以完成任务为由,在课堂上减少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唯恐少讲几个单词、少讲几个句子就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这种教材观显然是不对的。教材不是教学容的全部,而是教学的材料,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把握教材的要旨,对教学容要敢舍敢取,重新组合教学容,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 现象之二:以教案为本。有些教师上课时过分依赖教案,严格按照教案的程序组织教学,极力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教案的轨道,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课堂教学尽管满堂轰轰烈烈,我认为也不是一堂好课。因为教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些教师所考虑和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的“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不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进而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现象之三: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些教师过于相信“失败—努力—进步—再失败—再努力—再进步”这一规律。他们在课堂评估和测试中喜欢难为学生,唯恐其过关,唯恐其骄傲自满。 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教学方式。对有些学生来说,可能“失败就是成功之坟墓”。一次次失败可能使一些学生丧失

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名称

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名称、缩写及组合情况

注:ADA,腺苷脱氨酶; PA,前白蛋白; MYO,肌红蛋白; FRA,果糖胺; LPS,脂肪酶; CHE,胆碱酯酶; P-AMY,胰腺淀粉酶; 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生化检验中常见套餐组合模式 肝功能检测项目: 肝功能五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 肝功能十四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腺苷脱氨酶、总胆汁酸、胆碱脂酶 肝功能十八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r-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腺苷脱氨酶、总胆汁酸、前白蛋白、甲胎蛋白、5-核苷酸酶、胆碱脂酶、a-L-岩藻糖苷酶 肾功能检测项目: 肾功能五项: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九项:肌酐、尿素氮、尿酸、二氧化碳、β2-微球蛋白、胱胺酸蛋白酶抑制剂C、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a1微球蛋白。 血脂检测项目: 血脂七项: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 血脂八项: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全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同型半胱胺酸。

血脂类及心血管类检测项目: 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全量程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胺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糖尿病检测项目: 葡萄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β-羟丁酸。 胰腺疾病检测项目: 淀粉酶、脂肪酶 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 D-二聚体 风湿三项: 抗‘O’、类风湿、C-反应蛋白 微量元素及电解质: 铜、铁、锌、无机磷、镁、钙、CO2-CP 其他项目: 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IgA、补体C3、补体C4

行业发展综述

造纸行业7

1行业发展综述 (1) 2市场焦点 (1) 3行业动态 (2) 4行业总体发展态势 (4) 4.1 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4) 4.2 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4) 4.3 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 (4) 4.4 总资产规模增长情况 (5) 5行业经济效益 (5) 5.1 销售毛利率 (5) 5.2 税前净资产收益率 (5) 5.3 资产负债率 (6) 5.4 资产利用状况 (6) 6行业投资状况 (7) 7行业平均绩效指标 (7) 8行业结构 (7) 8.1 总资产月度大区结构 (7) 8.2 销售收入月度累计大区结构 (8) 8.3 月度累计销售收入省份排行(前十位) (8) 9细分行业主要指标分析 (9) 9.1 纸浆制造业主要指标分析 (9) 9.2 造纸行业主要指标分析 (10) 9.3 纸制品制造业主要指标分析 (12) 9.4 细分行业主要指标比较分析 (14) 10 附录 (15)

图1.月度总资产、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图 (4) 图2.造纸行业月度累计工业产值图 (4) 图3.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比较图 (4) 图4.造纸行业月度总资产规模图 (5) 图5.造纸行业月度销售毛利率图 (5) 图6.造纸行业月度累计税前净资产收益率图 (6) 图7.造纸行业月度资产负债率图 (6) 图8.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月度环比增幅图 (7) 图9.造纸行业月度总资产大区结构图 (8) 图10.造纸行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大区结构图 (8) 图11.造纸行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省份排行 (8) 图12.纸浆制造业月度总资产规模图 (9) 图13.纸浆制造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比较图 (9) 图14.纸浆制造业月度销售毛利率图 (9) 图15.纸浆制造业月度累计税前净资产收益率图 (10) 图16.纸浆制造业固定资产月度环比增幅图 (10) 图17.造纸行业月度总资产规模图 (10) 图18.造纸行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比较图 (11) 图19.造纸行业月度销售毛利率图 (11) 图20.造纸行业月度累计税前净资产收益率图 (11) 图21.造纸行业固定资产月度环比增幅图 (12) 图22.纸制品制造业月度总资产规模图 (12) 图23.纸制品制造业月度累计销售收入和利润变化比较图 (12) 图24.纸制品制造业月度销售毛利率图 (13) 图25.纸制品制造业月度累计税前净资产收益率图 (13) 图26.纸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月度环比增幅图 (13) 图27.造纸细分行业月度销售毛利率比较图 (14) 图28.造纸细分行业月度累计税前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图 (14) 表1.造纸行业资产利用率指标表 (6) 表2.造纸行业平均绩效指标表 (7)

日本汽车新材料发展综述

日本汽车新材料发展综述 时间:2009-12-19 10:10来源:汽车与配件作者:王建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行业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一方面汽油价格在不断地创新高,安全法规越来越多,汽车排放指标的更新版本在不断地发布,另一方面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降低汽车成 本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些课题,人们对新材料技术研发寄予了厚望。近年来日本汽车行业在材料技术研发方面,诸如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等,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钢铁材料 1.钢板材料 车身与底盘的轻量化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削减CO2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使用具有高撞击安全性的高强度材料。 从车身高强度材料的应用情况来看,汽车外板如发动机罩、车门、行李箱、侧围外板等处已经应用了340MPa级烘烤硬化型钢板(以下称为BH钢板)和440MPa级高强度材料。车身骨架部件目前流行使用440MPa和590MPa级高强度材料。590MPa级 高强度材料大体分为析出硬化钢、双相钢(以下称为DP饮)和相变诱导塑性钢(以下称为TRIP钢)三种。DP钢比析出硬化钢的屈服强度低、延伸性高;TRIP钢比DP钢的延伸性高、能量吸收性能好。另外,还有一部分780MPa级和980MPa级的高强度材料也被应用,780MPa级高强度材料主要使用DP钢和TRIP钢,980MPa级的高强度材料主要使用DP钢。另外,随着高频淬火和热冲压成型技术等新的热处理技术的应用,零部件高强度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热冲压成型技术就是对加热的钢板进行冲压的同时 还进行冷却淬火,这样零部件抗拉强度可达1470MPa。 汽车行驶部位的部件形状复杂,强度要求高,焊接性能要求也很高,所以高强度钢板应用很困难。但是近年来人们为了提高成形性,开发了TRIP钢;为了提高扩孔加工性,开发了贝氏体钢;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开发了耐HAZ(保持热影响区性能) 的软化钢板,其强度为590MPa级,有的可达780MPa。 以前汽车的耐腐蚀钢板多为各种镀锌钢板,近年来,热浸镀锌铜板(GA)成为了主流。为了提高冲压成形性,对GA上敷覆无机类或有机类起润滑作用的氧化膜,该工艺得到了推广应用。人们还进一步开发了耐腐蚀性好的Zn-AL—Mg镀锌板,主要为了省略后面的电镀工序,这已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环保方面,由于EU-ELU对报废汽车的规定)对特定的环境污染物进行了使用限制,人们开发了无六价铬表面处理技术代替以往的电镀钢板中使用含有铬酸盐“钝化”处 理的六价铬。油箱钢板不应含Pb,所以现在不再使用过去的Pb-Sn合金电镀钢板而 采用Sn-Zn电镀钢板、镀铝钢板。

语文学科教改前沿发展动态综述

语文学科教改前沿发展动态综述 阜南第一初级中学葛继红 2001年9月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推广开来。迄今为止,新课改已度过了13个春秋岁月。这些年来,在新课改的目标指引下,语文学科涌现了大批教育专家和名师,教育理念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语文学科发展的动态。 一、“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在这之前,语文学科的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性说,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有两性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有三性说,除了工具性、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文学性;还有多性说,或者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或者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分为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和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两个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新课程的表述,不是什么妥协的结果,而是总结了几十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尽管,这种表述出来以后,也有“专家”提出疑义,在一线教师中还有一些讨论。但作为权威的、最新的定论,始终没有改变,且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但这样的界定是不是没有瑕疵了?上海市就推出“语文与国民素质”的命题,将“人文性”与“国民素质”主动挂靠,倒是值得关注的现象。现在看来,“人文性”的内涵也过于笼统。所以,这种界定,不能说是对语文学科的终极“界定”。 二、教材的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教版教材不再一统天下。目前,语文教材主要有以下几家:人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苏教版、广东版、山东版、人民版等。 教材的多样化,给师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余地,同时,也给编写者带来了竞争,这对教材本身而言,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各个出版社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纷争;编写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各说己长而各护其短。这给教材的选用者带来了“麻烦”。尽管如此,教材的多种版本并存,在目前看来,依然会是一种趋势,且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在诸多版本中,除了人教版依据文体组织单元篇目之外,其他版本都是以“人文话题”组织单元篇目。现在看来,人教版的教材,更注重知识和技能,更合乎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更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其它版本,以人文话题组织成教学单元,“人文精神”得到强化了,

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解读

临床生化检验报告 解读 前言 一张检验报告单上有诸多项目,对每个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医护人员有时记的不十分清楚,需要马上解读给患者及家

属时,往往不是十分确切,老医生带领年轻医生在教学查病中解释不可能十分全面,患者及家属道听途说,在诸多医护人员的解释下,尚不了解确切含义。我们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痛感缺乏一本以临床检验报告单为出发点来解读每个检验项目的资料,以便顺捷、准确地解释每个项目的临床意义,因而结合本科实际,收集、整理出2011年最新临床检验报告解读,以盼能给您工作带来些许方便。 肝脏疾病的生化检验 一、肝功能试验 1.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

总胆红素()>17.1表示有黄疸,17.1~34.21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171为中度黄疸,342以上为重度黄疸。 (1)协助鉴别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多为轻度黄疸,多数<85.5,直接胆红素()增高明显,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之比()<0.2;肝细胞性黄疸多为轻、中度黄疸,总胆红素()>17.1171,、均增高,比值0.2~ 0.5;梗阻性黄疸多为中度、重度黄疸,明显增高,不 完全性梗阻为171~ 342,完全性梗阻常>342,以增高明显,>0.5。 (2)测定对于肝细胞的损害不是一个灵敏的指标,但在肝脏疾病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反映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病毒性肝炎时,血清胆红素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严重,病程亦愈长。但也存在此种情况,如爆发肝炎时,仅中度升高,少数亚急性肝炎病则无黄疸出现。急性酒精性肝炎时如>85.5,提示预后不良。 胆汁淤积性肝炎虽肝细胞损害较轻,水平却可甚高。 婴幼儿超过342 通常伴有脑损害(脑性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症时检测胆红素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血清中升高主要见于:溶血性黄疸,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型输血、严重疟疾、蚕豆病、阵发性睡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

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

数控技术发展状况及策略综述

数控技术发展状况及策略综述 摘要: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控加工已经成为国家机械化和工业 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项技术涉及到的领域范围很多,包括机械制造技术、信息 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新技术的使用,改变 了传统的制造业,在未来,数控加工技术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将会促使我国 制造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数控技术;发展状况;策略;综述 对于数控系统而言,一方面由于传统数控系统的各个模块相互耦合,使得结 构变更和功能扩展异常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数控系统结构的开放程度低,其研发 过程无法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极大降低了数控系统的研发效率,同时 基于小团队的数控系统研发不能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资源和积极性,包括工艺过 程实现在内的各模块难以全面细致,使得开发的高端数控并不高端。我国数控行 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限于数控系统自身的封闭性,数控系统的不开放以及制造 工艺流程未体现等问题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数控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先进计 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组件式软件技术、通过互联网手段把全社 会乃至全球的资源集中起来,有效发挥掌握工艺经验的一线人员等社会资源参与 开发和甄别成为可能。 1数控木工机械的发展现状 1.1数控木工机械发展现状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质量好、加工性能强、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其中木材加工行业广泛应用起数控机床,且相关 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在近几年,我国数控木工机械发展迅速,以下将会对一些具 有代表性的数控技术进行分析。①数控木工机械硬件发展现状。当前我国木工机械硬件仍未建立起系统的体系,基本是由背景文泰垄断中低档数控镂铣机,其不 但销售软件,同时还出处全套硬件。②数控木工机械软件发展现状。当前主要是由中国台湾恩德控制了大部分高档数控镂铣机数控软件,其销售软件时通常都是 配套硬件一同销售,基本在我国大陆形成了垄断局面。③木工机械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现状。当前我国的数据砂光机、数控阶段锯切设备以及数控带锯机技术等发 展极为迅速,就以砂光机为例,当前我国已成为了生产砂光机最大的国家,基本 垄断中低端砂光机市场,且逐步实现了中低端砂光机数字控制功能。 1.2数控技术发展概况 数控该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最早是将其应用在金属加工行业,从发展 至今共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①初始阶段(1958~1979),在该阶段我国生产的 数控系统可靠性不足,且应用范围极为有限;②发展阶段(1980~1993),经历 改革开放,我国有效吸收与借鉴外国优秀生产经验,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数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③缓慢发展阶段(1994至今),在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在20世纪末我国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发展到21世纪逐 步得到了恢复,当前我国机械加工设备数控化率在85~90%范围内,其中木工机 械制造业其设备数控率约45%。 2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 2.1数控车加工的应用 ①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数控车床整体的刚性很好,制造的精度极高,因此 对于尺寸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这项技术的使用十分有效;②超精密、超低表面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