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2012-10-19 22:42:23

浏览 3035 次 | 评论 2 条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因而,喋喋不休指导别人,为公众开“必读书目”是一件出力不讨好,且往往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胡适、鲁迅等一代名流无法幸免,因为任何一个书目在专业人士看来,均非必读,这就像邓小平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我并没有读过多少马克思原著一个道理。好在,此次活动为《博览群书》发起,我只是受邀就“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应该博览、精读哪些著作说点粗浅意见,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读者赐教。

博览部分:

作为“大中国近代史”研究生,至少应该知道古典中国之所从来,所以应该博览从人类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以来的全部中国历史。假如立志从事近代史研究或教学的话,在本科阶段至少应该博览二十六史,熟知古典中国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大致走向。

近代中国的全部问题都是英国革命所引起的,因此要讨论中国近代的历史,必须熟悉世界历史,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熟悉中国与世界的关联,知道中国是怎样从世界楷模、世界文明中心转变为“被打对象”的。

广义的或者说“大中国近代史”至少应该涵盖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之后至当代的全部过程,因此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在最值得用心博览的部分,应该熟悉利玛窦、徐光启以来的全部文献,知道怎样利用这五百年的存世文献,包括官方文书、公私档案、时人文集、野史笔记,以及墓碑、田野调查等一切有助于理解这个时代的有形无形史料。具体而言,应该博览《清实录》、《清史稿》、清代人物自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来的文人文集,博览《四库全书》中的相关部分,知道《续四库》、《四库补》以及《四库未收》等大型文献汇编大致情形。

进入十九世纪晚期,中国文明的载体在西方影响下发生巨大变化,信息传播方式有了报纸和杂志。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必须知道近代中国新媒体的发生和发展,知道一些重要刊物、报纸的倾向、主要内容,知道他们藏在何处,如何使用。

研究唐宋之前古典中国的历史可以穷尽文献,可以运用聪明智慧去解读历史,重建历史。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谁也没有办法穷尽文献。近代中国的文献不是汗牛充栋,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因此在博览的同时也要有所节制,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必再做两脚书橱笨功夫,博览群书,还要会读书。

精读部分:

作为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我觉得至少应该精读这样几部分书籍:

不管将来重点研究哪一段哪些问题,在读书阶段,都应该精读中国史学会自1950年代以来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续编,这套书正编已出版的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续编部分目前所见已出版的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北洋军阀》、《抗日战争》等,据说很快还会有《清末新政》、《解放战争》等。

这都是近代史研究最基本的文献,如果不熟悉这些文献,固然也能作出很不错的专题研究,但其学问根基总显得有点不甚牢靠。

如果兴趣在近代史后半段,即二十世纪的历史,需要掌握的基本文献更多,这方面需要读者自己去扩大,去检索。

熟悉基本史料只是学习近代史的第一步,第二步应该知道前人对这段历史究竟做过哪些工作,有着怎样的基本认识。我们现在这一代研究生,不论博士和硕士,都是接受“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史观教育的,这方面奠基之作是范文澜、刘大年、胡绳等人不同名目的近代史。代表最近看法及反映新出史料的作品,当属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这部作品在总体框架上依然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但在各个局部问题解读上明显废弃了过去的教条、武断,多了许多新意。

此外,研究生应该熟知、精读非马克思主义、非半殖民地半封建史观的著作,否则无法与大陆之外的近代史研究对接,只能在大陆内部自说自话。在这方面,需要精读的作品非常多,简单举出一些仅供参考: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精读的作品,全书只有几万字,但作品提供了一个对近代中国历史完全不同的解释,这些不同解释对范文澜等后来者建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史观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简单地说,范文澜等人用悲情解读近代中国,过去一百多年就是中国人挨打、奋起的历史。按照蒋廷黻的看法,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走向世界重回世界文明中心的历史,中国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可以不挨打,只是中国的统治者太愚昧太自私。这些解释我们可以不同意,但作为近代史专业的研究生,不能不知道。

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是台湾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山者,他的几部作品都以丰富的史料功夫见长,或本身就是史料,比如专业研究者手头必备的《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等,我们或许能够作些补充,但无法颠覆。所以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在历史线索、基本史事方面贡献最大,最值得信赖。

受郭廷以影响,台湾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以扎实的史料功夫见长,张朋园、张玉法、陈永发以及更年轻一代,都注意从基本史料入手去研究历史。他们的许多作品已经或即将引进,值得注意。

在西方汉学界,最近若干年最流行的是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是西方一些大学使用的中国近代历史教科书,值得阅读。不过,如果真要了解西方汉学界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系统解释,我还是比较倾向于费正清老一代汉学家主持编写的《剑桥中国史》系列的《剑桥晚清中国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几部通史类作品今天看来可能资料略显陈旧或不足,具有时代局限,但其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整体感觉、客观的第三者叙事,对一些重大问题不一样的看法,对我们近代史专业从业人员来说依然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

费正清之后,西方汉学有巨大进步,其门生弟子的作品更是新意迭出,颠覆老者。比较优秀的作品如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周锡瑞的《义和团运动起源》等,都是值得格外关注的作品。

说到西方汉学,还应该注意在西方各大学从事教学的中国学者,他们具有国内学者不具备的西学素养,所以他们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解释也很值得重视,最优秀的当属余英时先生,他对中国历史是打通古今,著述宏富,每一部作品都充满新意。

此外,张灏对近代思想史的解释,林毓生对五四思想的解释,周质平对胡适及现代中国学术的解释,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重视域外,当然不意味着忽视内部。其实在过去二十年,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进步神速,几乎每一个重大问题都被重说被重述,优秀研究者很多,以近代历史顺序为例,贡献最大的新一代研究者至少不能忽略茅海建、桑兵、罗志田、杨奎松、沈志华、高华诸教授,他们从基本文献梳理开始,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叙事框架。新一代研究者当然不必对他们亦步亦趋,但必须知道他们的贡献和缺失,然后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重新起步。

智慧树知到《中国近代史纲要》章节测试答案

对应章节第一章 1.【单选题】()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 日本 B. 俄国 C. 美国 D. 英国 正确答案:俄国 2.【单和鼠 B. 牛和猪 C. 马和选题】 2009年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兽首 A. 兔羊 D. 鸡和鼠 正确答案:兔和鼠 3.【多选题】中国人民粉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A. 帝国主义太弱 B. 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D. 帝国主义寻找到新的目标 正确答案: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 4.【判断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甲午战争后,魏源翻译了《天演论》。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二章 1.【单选题】洪秀全看到了一本介绍基督教的书叫() A. 《盛世危言》 B. 《劝世良言》 C. 《资政新篇》 D. 《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答案:《劝世良言》 2.【单选题】洋务运动中最早兴办的军工企业是() A. 汉阳铁厂 B. 轮船招商局 C. 安庆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正确答案:安庆军械所 3.【多选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原因() A. 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B. 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 C. 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D. 轻敌所致

正确答案:军事实力不如日本###经济动员力不如日本###社会动员力不如日本 4.【判断题】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5.【判断题】百日维新共进行了100天。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错 对应章节第三章 1.【单选题】孙中山先生创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 同盟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兴中会 正确答案:兴中会 2.【单选题】“三民主义”学说中,民权主义对应的是()。 A. 创立民国 B. 驱除鞑虏 C. 恢复中华 D. 平均地权 正确答案:创立民国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苏全有邹宝刚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一书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推陈出新、内容翔实、辨伪求真、旁征博引、津逮后学等特点,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然而瑕不掩瑜,总体来看,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上乘佳作。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严昌洪 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省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博士后,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邹宝刚(1987—),男,陕西宝鸡人,河南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 近数十年来伴随着近代史料不断发掘与整理,水平卓绝的相关近代史专著相继问世,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然近代史史料学著作却寥寥无几,犹如凤毛麟角。此之现状与我国历来注重史料的传统难成正比,特别是对于年轻近代史学者而言,迫切需要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近代史史料学论著。有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集大成之作《中国近代史史料学》[1]应运而生,并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专著,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厚积薄发,推陈出新。 对于成书之来龙去脉,作者在《前言》中如是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单位就安排我们给研究生开设‘中国近代史史料学’这门课,以便使研究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近现代史的基本史料,初步熟悉搜集、运用史料的门径。每讲一次,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体会。日积月累,形成了这本讲义。”可见,此著成书长达20余年,经过不断斟酌,反复修改,并非一蹴而就。因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谓厚积薄发之作,亦是作者多年来孜孜不倦、日雕月琢的结晶。 至于史料学方面的相关观点,亦有不泥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推陈出新。例如对近代史史料的分类方法,作者首先举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2]、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3]、荣孟源的《史料与史料学》[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人员编的《中国近代史文献必备书目》[5]等四种,并指出以上分类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根据前人分类情况,加上自己的体会,将近代史料分为10类:档案类史料;奏议政书类史料;书札和日记类史料;传记类史料;结集类史料;志书和典制类史料;报刊类史料;史实记载和笔记、野史类史料;口碑和文物类史料;丛书和史料选集类史料。 口述历史近年来颇为流行,作者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当事人口头回忆,由采访者记录下来,这样的回忆录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口述历史’”,因之在作者看来口述历史是传记类史料中回忆录的一种类型。从而把口述历史与口碑史料进行严格区分,口碑史料与实物类史料列为一类,认为“口碑是没有形成文字的史料和经过口传为后人记录下来的史料,它包括口传、民间传说、民谣、历史调查资料。”荣维木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传史料、录音史料、回忆录史料、访问记史料、专用口语史料。[6]赵兴彬则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述回忆、口头传说、专用口语。[7]总之,对此概念学界莫衷一是,见仁见智,作者的观点别出心裁,有理有据,可谓一家之言。 其二、内容翔实,例证充分。 该书洋洋洒洒34余万言,包含十三讲内容。其中第一讲:史料与史学;第二讲:近代史料的鉴别;第三讲:查阅史料的工具(文史工具书);第四至第十二讲:对不同九类史料

近代史陈蕴茜推荐书单

近代史陈蕴茜推荐书单 一、史学理论与经典(一)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2.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卷1《日常生活的结构》,三联书店1996。 4.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 5.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 6.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杨念群、黄兴涛、毛丹:《新史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8.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一、史学理论与经典(二) 1.李宏图等编:《表象的历史》,上海三联2003年。 2.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彼得·伯克:《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杨念群:《新史学·卷1·感觉·图像·叙事》,中华书局2007 。 5.孙江:《新史学·卷2·概念·文本·方法》,中华书局2008 。 6.黄兴涛:《新史学·卷3·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中华书局2009 。 二、政治史 1.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魏丕信:《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2005。 6.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 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注洪 【英文标题】A Review and a Prospec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作者简介】张注洪(1926-),男,山西万荣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史料研究的具体实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学科研究经历了建国前的萌生、建国初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活跃和迅速发展,开始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当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拓宽研究范围,完善学科结构,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史学方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和业务人员,使这一学科不断创新,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史学史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其萌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那时尽管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并未结束(当时习惯上把1840~1919年叫近代,把1919~1949年称现代,后来学界又将1840~1949年总称为近代,1949年以后称为现代)[1],学者们就着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和传统史学方法研究中国1840年以后的历史;有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就产生了这段历史史料的研究。但真正把中国近现代史(即就以1840~1949年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范畴而言)作为一门学科完整地来研究,也只能在1949年以后,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的研究同样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观以往,如果将1949年以后的历史也视作现代阶段(一些大学的现代史教学仍如此划分),那么从1949年开始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在时段上又显得不完备了。因此,相对来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有了涵盖时段更长的中国近现代史和史料学的研究。今拟对这一学科的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籍资料(全)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 资料、回忆录 (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集》(全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全8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版。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全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版。 (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7)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上、中、下),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中、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本书编辑部编:《日军侵华暴行实录》(全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8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中、下卷),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及红岩革命纪念馆编:《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3)孟广涵主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下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4)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16)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专著、论文集 (1)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上、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美)费正清等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5)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8)朱汉国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黄兴涛主编:《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10)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1)杨云若、杨奎松著:《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军事学院《战史简编》编写组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解放军出版社1983年版。 (13)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15)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与答案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 03708)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19 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 .美国B.英国 C.日本D.俄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 .《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 .林则徐B.王韬 C.龚自珍D.魏源 6.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时务报》B.《国闻报》 C.《湘报》D.《新民丛报》

中国近代历史探索的过程及其特征

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一百多年间,先进的中国人为谋求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抗争与探索,探索过多种救国道路,实践过多种救国方案,走过了最艰苦、最复杂、最激烈的探索道路。由于其阶级立场与时代背景各有所异,其救国方案、实施过程与结局后果也大为迥异。虽然这些的探索最终均不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最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失败再次告诉国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也行不通。 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大革命失败后,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拓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统一战线等新的革命战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无论中国革命,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第十章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纲要考点:第十章 一、章节特点 史纲第十章是改革开放史部分,讲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章节在史纲中的地位是重点章节,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章节的考点容易考查选择题和分析题。 二、复习重点 史纲第十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农村改革的过程,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1. 中共十二大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2. 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5.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内容和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 1. 邓小平南方谈话。 2.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 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 4. 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等。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2. 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等。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书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书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二、《毛泽东选集》(1-4卷),主要学习其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 析》〈第一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卷)、《改造我 们的学习》〈第三卷〉等文。 三、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 四、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 五、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六、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单行本 见《陈旭麓文集》第一卷。 七、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 八、丁名楠:《帝国主义侵华史》(1、2、3卷),人民出版社。 九、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 1984年第2期。 十一、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十一、《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 十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 十三、牟安世:《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十四、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一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

十五、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人民出版社1984年。 十六、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十七、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三联书店1957年。 十八、陈胜磷:《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十九、《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正编、续编)。 二十、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十一、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中华书局,1985年。 二十二、茅家琦等著:《太平天国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二十三、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上、中、下),中华书局版。 二十四、《太平天国论文选》,三联书店,1981年版。 二十五、李泽厚:《太平天国思想散论》,《历史研究》1978年第7期。二十六、《回民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十七、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十八、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二十九、李时岳等著:《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 三十、吕实强著:《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三十一、罗尔纲:《晚清兵志》,中华书局。 三十二、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周育民(旧稿) 一、什么是口述史料? 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观其母冢,良然。”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 i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历史系博士、硕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2008年6月修订)

历史系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按报考研究方向选读) 247史学理论:(1)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3)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4)海登?怀特《元史学》,译林出版社(5)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6)何兆武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7)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8)田汝康、金重远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9)刘北成、陈新编《史学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0)陈新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11)《史学理论研究》杂志389西方史学史:(1)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20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4)Ernst Breisach,Historiography:Ancient,Medieval&Moder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245中国古代史:(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4)《剑桥中国史》中译各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方豪《中西交通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 周予同主编、朱维铮修订《中国历史文选(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白寿彝《中国通史》(多卷本),人民出版社1989年以后各年版(8)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9)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0)韩国磐《魏晋南

世界近现代史推荐书目

世界近现代史推荐书目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科学方法论》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卷一、二),袁志英译。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中、下) 汤因比:《历史研究》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威尔斯:《世界史纲》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教材)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 英国剑桥大学:《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瑟诺博斯:《法国史》 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 丁建宏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 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高岱:《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绪贻等:《美国通史》 罗荣渠:《美洲史论》 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烈火中的考验》 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 罗荣渠主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梁展编选:《全球化话语》 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 肖月、朱立群:《简明国际关系史》 冯绍雷:《国际关系新论》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张宏毅:《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

2018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2018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选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题干】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选项】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国家是英国。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题干】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选项】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答案】C 【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后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题干】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选项】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学林西报 D.万国公报 【答案】D 【解析】基督教在华设立最大出版机构是:英国人李提摩太创办的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4、【题干】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选项】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答案】A 【解析】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武装斗争。【考点】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5、【题干】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选项】 A.林则徐

B.王稻 C.龚自珍 D.魏源 【答案】D 【解析】魏源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43年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6、【题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纲领性文件是()。 【选项】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7、【题干】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选项】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串讲复习第十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串讲复习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平反冤假错案:从1978年底到1982年底大规模进行,29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和纠正。其中包括为年“**”、“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等。 2、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四个坚持”)。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个历史决议: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 4、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清理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是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重要转变,也是改革开放的前奏。 5、“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1978年安徽、四川最早开始。 ○2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 ○3“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1983年10月,中央作出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 6、经济特区: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7、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发表,建议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8、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举行。 ○1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 ●中共十二大报告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出到20世纪末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9、《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0、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11983年4月决定海南享有某些特殊政策(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2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2月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 ○4结论: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给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推荐几本书 2012-10-19 22:42:23 浏览 3035 次 | 评论 2 条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因而,喋喋不休指导别人,为公众开“必读书目”是一件出力不讨好,且往往容易引起争议的事情。胡适、鲁迅等一代名流无法幸免,因为任何一个书目在专业人士看来,均非必读,这就像邓小平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我并没有读过多少马克思原著一个道理。好在,此次活动为《博览群书》发起,我只是受邀就“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应该博览、精读哪些著作说点粗浅意见,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读者赐教。 博览部分: 作为“大中国近代史”研究生,至少应该知道古典中国之所从来,所以应该博览从人类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以来的全部中国历史。假如立志从事近代史研究或教学的话,在本科阶段至少应该博览二十六史,熟知古典中国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大致走向。 近代中国的全部问题都是英国革命所引起的,因此要讨论中国近代的历史,必须熟悉世界历史,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熟悉中国与世界的关联,知道中国是怎样从世界楷模、世界文明中心转变为“被打对象”的。 广义的或者说“大中国近代史”至少应该涵盖西方文明向中国传播之后至当代的全部过程,因此中国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在最值得用心博览的部分,应该熟悉利玛窦、徐光启以来的全部文献,知道怎样利用这五百年的存世文献,包括官方文书、公私档案、时人文集、野史笔记,以及墓碑、田野调查等一切有助于理解这个时代的有形无形史料。具体而言,应该博览《清实录》、《清史稿》、清代人物自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来的文人文集,博览《四库全书》中的相关部分,知道《续四库》、《四库补》以及《四库未收》等大型文献汇编大致情形。 进入十九世纪晚期,中国文明的载体在西方影响下发生巨大变化,信息传播方式有了报纸和杂志。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必须知道近代中国新媒体的发生和发展,知道一些重要刊物、报纸的倾向、主要内容,知道他们藏在何处,如何使用。 研究唐宋之前古典中国的历史可以穷尽文献,可以运用聪明智慧去解读历史,重建历史。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谁也没有办法穷尽文献。近代中国的文献不是汗牛充栋,而是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因此在博览的同时也要有所节制,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必再做两脚书橱笨功夫,博览群书,还要会读书。 精读部分: 作为近代史专业研究生,我觉得至少应该精读这样几部分书籍: 不管将来重点研究哪一段哪些问题,在读书阶段,都应该精读中国史学会自1950年代以来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正续编,这套书正编已出版的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续编部分目前所见已出版的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北洋军阀》、《抗日战争》等,据说很快还会有《清末新政》、《解放战争》等。 这都是近代史研究最基本的文献,如果不熟悉这些文献,固然也能作出很不错的专题研究,但其学问根基总显得有点不甚牢靠。

中国现代史专题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史专题参考书目: 1、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7月版。 2、费正清、费维恺著,刘敬坤、李宝鸿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3、詹姆斯·R·汤森和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 [以]S·N·艾森斯塔特著,陈育国、张旅平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 5、费正清著,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6、李立志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7、杨会清著《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动员模式研究(1927~1937)》,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8、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9、徐彬著,《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2~1966)》,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0、吴忠民著《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1、张亦工:《第一届国会的建立及阶级结构》历史研究 84、6 12、黄武、何磊《北洋时期议会制度评述》政治学研究 86、1 13、曾宪林:《论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近代史研究 82、1 14、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6、钱端升:《民国政制史》 17、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中国近代史资料

一、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6)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与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前一种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其一,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角度高度概括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不一定表现在这个矛盾领域。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如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二,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但也是有具体区别,国家不同,矛盾程度往往不一样。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主要的矛盾是我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而并非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虽同我们仍然有矛盾,但我们还要一定程度上争取他们的援助。 中国近代的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是最根本的原因。 2.落后是要挨打的,但落后不一定失败。中国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以弱胜强的好例子。但是落后加腐败不仅要挨打,而且必然会失败,近代清政府领导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就是明证。当时,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们群众的自发反抗,导致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 2.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通史 理论著作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学术专著 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1840-1900年),1955年人民出版社第九版。 2.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新版。3.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2年、1980年版。《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下新版。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新出各版。 5.肖一山:《清代通史》第一、二、三、四、五卷,中华书局1987年新版。6.(美国)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二、三卷,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57-1960年出版。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7.(美国)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起陆续出版。 8.(前苏联)齐赫文斯基主编:《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 9.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年)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年)第一、二、三册,人民出版社 11.郑友揆:《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9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12.冯尔康:《清代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 历史资料 1.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北洋军阀》共十二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及丛刊续编),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由神州国光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等陆续出版。 2.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修订版。 3.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4.孙毓棠、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上、下册)、第二辑(上、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