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法原理练习题

乘法原理练习题

乘法原理练习题
乘法原理练习题

十五、乘法原理(2)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IMO ”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缩写,把这三个字母写成三种不同颜色,现有五种不同颜色的笔,按上述要求能写出 种不同颜色搭配的“IMO ”.

市的电话号码有七个数字,其中第一个数字不为0,也不为1.这个城市、数字不重复的电话号码共有 个.

3.这是一个棋盘(如图),将一个白子和一个黑子放在棋盘线的交叉点上,但不能在同一条棋盘线上,共 种不同的放法.

4.电影院有六个门,其中A 、B 、C 、D 门只供退场时作出口,甲、乙门作为入口也作为出口.共有 种不同的进出路线.

/

5.将3封信投到4个邮筒中,一个邮筒最多投一封信,有 种不同的投法.

6.两人见面要握一次手,照这样的规定,五人见面共握 次手.

7.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有0,1,2,4四个数字,从中任意抽出三张卡片组成三位数.这些卡片共可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8.圆周上有A 、B 、C 、D 、E 、F 、G 、H 8个点,每任意三点为顶点作三角形.这样共可作出 个不同的三角形

9.用1,2,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13是第 个数.

10.一排房有四个房间,在四个房间中住着甲、乙、丙三人,规定每个房间只许住一人,并且只允许两个人住的房间挨在一起.第三个人的房间必须和前两个人隔开,有 种住法.

二、解答题

11.在一次晚会上男宾与每一个人握手(但他的妻子除外),女宾不与女宾握手,如果有8对夫妻参加晚会,那么这16人共握手多少次

名运动员进行乒乓球球比赛,每两名运动员都要比赛一场,每场比赛3局2胜,全部比赛结束后,所有各局比赛最高得分为25:23,那么,至少有多少局的比分是相同的

13.下面五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

,求所有这些五位

数的平均数.

14.有一种用六位数表示日期的方法,如:890817表示的是1989年8月17日,也就是从左到右第一、二位数表示年,第三、四位数表示月,第五、六位数表示日.如果用这种方法表示1991年的日期,那么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相同的日期共有多少天

)

———————————————答案——————————————————————

1. 60.

先写I,有5种方法;再写M,有4种方法;最后写O,有3种方法.一共有5×4×3=60(种)方法.

2. 483840.

}

先排首位,有8种方法.再依次排后面六位,依次有9,8,7,6,5,4种方法.故一共有8×9×8×7×6×5×4=483840(个)数字不同的电话号码.

3. 72.

先排黑子,它可以放在任一格,有12种放法.再排白子,它与黑子不能在同一行,也不能在同一列,只有6种方法.一共有12×6=72(种)放法.

4. 12.

先选入口,有2种方法,再选出口,有6种方法,一共有12种方法.

5. 24.

第一封信有4种投法,第二封信有3种投法,第三封信有2种投法,共有4×3×2=24(种)投法.

}

6. 10.

每一人要握4次手,五人共握4×5=20(次),但在上述计算中,每次握手都被计算了2次,故实际上握手次数为20÷2=10(次).

7. 18.

先排百位,有3种方法(0不能在首位);再排十位,也有3种方法;最后排个位,有2种方法,一共有3×3×2=18(种)方法.即可以组成18个不同的三位数.

8. 56.

选第一个顶点,有8种方法;选第二个顶点,有7种方法;选第三个顶点,有6种方法.共有8×7×6(种)选法.但在上述计算中,每个三角形都被计算了6次,故实际上有(8×7×6)÷6=56(个)三角形.

9. 6,3.

排百位、十位、个位依次有3种、2种、1种方法,故一共有3×2×1=6(种)方法,即可以组成6个不同三位数.它们依次为123,132,213,231,312,321.故213是第3个数.

10. 12.

三个人住四个房间,一共有4×3×2=24种不同住法.其中三人挨着的有(3×2×1)×2=12(种),故符合题意的住法有24-12=12(种).

11. 如果16人都互相握手应握12021516=?(次).其中应减去女宾间的握手次数282

78=?(次),还应减去夫妻间的握手次数8次,即共握手120-28-8=84(次).

12. 20名运动员共要赛1902

1920=?(场),每场最少打2局,故比赛局数不少于190×2=380.而最高分为25:23,这样就会有25:23,24:22,23:21,22:20以及21:0至21:19这24种情况,故至少有16124380=+??

????局比分相同.

13. 当首数为1时,2有4个位置可放,3有3个位置可放,其余为0,共有4×3=12个不同的数.在12个数中0,0,2,3在各个数位上都出现了3次,故12个数之和为:(1×12)×10000+(2×3+3×3)×1111=136665.

当首位为2或3时,用以上方法可求得和为253332和369999,平均数为(136665+253332+369999)÷36=21111.

14. 显然第一、二位为9和1.这样一来第三位不能是1,只能是0.第五位不能是0,1,只能是2.第4位有6种排法(在3,4,5,6,7,8中选一个),第6位有5种排,故一共有6×5=30(种)排法,即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同的日期共有30天.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学案

§1.1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教学目标:(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 类方式,由第1种方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由第2种方法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由第n k 种途径有n m 种方法可以完成。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 三、典例分析: 例1.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 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 (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例2.为了确保电子信箱的安全,在注册时,通常要设置电子信箱密码。在某网站设置的信箱中,(1)密码为4位,每位均为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数字,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 (2)密码为4位,每位是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或是从A 到Z 这26个英文字母中的1个。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3)密码为4到6位,每位均为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 例3.要从甲、乙、丙3名工人中选出2名分别上日班和晚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4.用4种不同颜色给如左图所示的地图上色,要求相邻两块涂不同的颜色,共有 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变式:1、如果按照①、②、④、③的次序填涂,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如图一,要给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分别涂上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 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色,则不同涂色方法种数为( ) A. 180 B. 160 C. 96 D. 60 若变为图二,图三呢? 练习: 1、乘积))()((54321321321c c c c c b b b a a a ++++++++展开后共有多少项? 2、(2006,北京,5分)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 各位数字之和为奇数的共有 ( ) A .36个 B.24个 C.18个 D.6个 4、(2005,北京春(文),5分)从0,1,2,3这四个数中选三个不同的数作为函数c bx ax x f ++=2)(的系数,可组成不同的一次函数共有 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共有 个。 3、在3000到8000之间有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奇数? 思考:集合A=}{ 4,3,2,1、B=}{d c b a ,,,,则从A 到B 可建立多少个不同的映射?其中一一映射有多少个? 图一 图二 图三

五年级 第四讲 加法、乘法原理

第四讲加法、乘法原理 【知识要点】 加法原理:一般的,如果做完一件事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三类办法种有m3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_____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____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要几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 运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解题,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分类法、配对法。解答时首先要弄清楚是属于哪一类问题,是按加法原理计算,还是按乘法原理计算?完成一件工作是分几类方法(加法),还是完成这件工作分几个步骤(乘法),还是在分类中有步骤(先乘后加),或者在步骤中有分类(先加后乘)。 【例题】 例1、从甲地到乙地,每天有3班火车、2班轮船和6班汽车可乘,问一天中从甲地到乙地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例2、小刚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可以走,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四条路可以走,那么小刚从家经学校到少年宫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例3、用1、2、3、6四张数字卡片(6可以倒过来当9用),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四位数?如果把这些四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那么第17个是多少? 例4、如右图,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路,从乙地到丁地有三条路,从甲地到丙地有两条路,从丙地到丁地有四条路,问:从甲地到丁地共有多少种走法? 例5、在1~100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数字0?

例6、【染色问题】:地图上A、B、C、D四个国家,现有红、蓝、黄、绿四种彩色笔给地图染色,要求一个国家涂一种颜色,相邻国家的颜色不能相同,问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池中戏水】 1、晓东到新华书店买书。他看好的书有5种数学书,3种科幻小说书,6种古典小说书,但是那天晓东带的钱只够买一本书,他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2、晓东到新华书店买书。他看好的书有5种数学书,3种科幻小说书,6种古典小说书,晓东想每一种各买1本,他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3、某市的电话号码是七位数,首位不是0,其余各位上可以是0---9中的任何一个,并且数字可以重复。这个城市最多可容纳多少部电话用户? 4、有五顶不同的帽子,两件不同的上衣,三条不同的裤子。从中取出一顶帽子、一件上衣、一条裤子配成一套装束。问:有多少种不同的装束? 5、“IMO”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缩写,把这3个字母写成三种不同颜色。现在有五种不同颜色的笔,按上述要求能写出多少种不同颜色搭配的“IMO”?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 原理学案 新人教A 版选修2-3 学习内容 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学习目标】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学习方向 【预习引入】 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 有n 类方式, 在第一类方式,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式,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式,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N=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 ,做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种不同的方法。 创设情景: ①从我们班上推选出两名同学担任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②把我们的同学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 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 【自主﹒合作﹒探究】 问题1: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号码? 问题2: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如果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发现新知: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 有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 有 种不同的方法. 探究1: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三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3类方案中有3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引入新知 合作探究

小学五年级奥数巧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专题分析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两个最基本的计数原理。熟练地掌握这两个原理,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与计数有关的问题。 例1 720有多少个约数?所有约数的和是多少? 解720=24×32×5,因此,720的任一约数都只能含有质因数2,3和5,对于720的某个约数n,只要研究它所含质因数2、3、5的个数。质因数2在n的质因数分解式中可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1个、2个 (4) 个,因此共有5种可能。质因数3在n的质因数分解式中可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1个、2个,因此有3种可能。质因数5在n的质因数分解式中可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1个,因此有2种可能。 所以约数的个数:5×3×2=30(个) 所有约数的和就是30个约数的和,即等于(1+21+22+23+24)×(1+31+32)×(1+51)=31×13×6=2418 例2 在下面的图中(单位:厘米) 求:(1)一共有几个长方形? (2)所有这些长方形面积的和是多少? 解(1)AE这条线段上有多少条线段就是长有多少种取法,很明显得出长有10种取法;同理,宽也有10种取法。 一共有(10×10=)100(个)长方形。

解(2)长的长度有10种:5、12、8、1、17、20、9、25、21、26,宽的长度也有10种:2、4、7、3、6、11、10、13、14、16。所有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和=(5+12+8+1+17+20+9+25+21+26)× (2+4+7+3+6+11+10+13+14+16)=144×86=12384(平方厘米) 练习:图中有6个点,9条线段,一只甲虫从A点出发,要沿着某几条线段爬到F点。行进中,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线段只能经过一次,这只甲虫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

第一章计数原理 第1节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3)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续知识的基础,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涉及的分步、分类的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武器,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很容易的接受两个原理的内容,并应用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类比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另外,学生的求知欲强,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明显增强,对能够引起认知冲突,表现自身价值的学习素材特别感兴趣。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欠缺,有待加强. 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内容 ②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总结出两个计数原理,并通过实际事例学生感悟两个原理的应用并最终学会应用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究”更深刻的理解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积极合作的意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掌握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①启发探究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用类比的思想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对于分类计数原理设计如下情境(看多媒体): 该情境是原教材上情境经过加工设计的,比原教材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入思维情境接着是对情境的处理:在情境处理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原理,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我处理情境的办法是: 第一步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尝试分析,然后由学生代表分析解答,教师及时给出评价,并由老师给出解题过程,在这里由老师按分类计数原理给出解题过程,为学生顺利总结概括出原理做好铺垫. 第二步对原问题加以引申:若当天有4次航班,则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总方法数是各类方法数之和. 第三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尽可能简练的总结出问题1中的计数规律?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问题1中计数规律,这样由学生总结归纳,并通过讨论准确叙述出分类计数原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意识,激发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完成了情感目标.

高考数学 计数原理 知识汇总

计数原理 课表要求 1、会用两个计数原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排列概念,会推导排列数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3、理解组合概念,会推导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4、综合应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6、会用二项式定理求某项的二项式系数或展开式系数,会用赋值法求系数之和。突破方法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深刻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等基本概念,牢固掌握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2.加强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特别是解决排列组合应用性问题时,注重方法的选取。比如:直接法、间接法等;几何问题、涂色问题、数字问题、其他实际问题等;把握每种方法使用特点及使用范围等。 3.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注重数学思想的应用,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应用,将不同背景的问题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型求解;注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等,使问题化难为易。 知识点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注意:(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使用关键是分类,分类必须明确标准,要求每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方法,不同类的任意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这时分类问题中所要求的“不重复”、“不遗漏”。 (2)完成一件事的n类办法是相互独立的。从集合角度看,完成一件事分A、B两类办法,则A∩B=?,A∪B=I(I表示全集)。 (3)明确题目中所指的“完成一件事”是指什么事,完成这件事可以有哪些办法,怎样才算是完成这件事。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注意:(1)明确题目中所指的“做一件事”是什么事,单独用题中所给的某种方法是不是能完成这件事,是不是要经过几个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 (2)完成这件事需要分成若干个步骤,只有每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完成这件事,缺少哪一步,这件事都不可能完成。 (3)根据题意正确分步,要求各步之间必须连续,只有按照这几步逐步去

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

《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李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的逐步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强调活动的内化,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2.理论依据 (1)新课标理念下关于概念学习的教学理论。 (2)新课标理念下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 (3)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社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的第一节《基本计数原理》。内容主要为两个计数原理。两个计数原理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在面对一个复杂的计数问题时,通过分类或分步将它分解为若干个简单计数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将它们整合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答案,可以达到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效果。 教材开篇在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典型实例的基础上,用明确的语言指出了两个计数原理与加法、乘法运算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不通过一个一个地数而确定这个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学习计数原理的必要性。由于两个计数原理的这种基础地位,并且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训练学生推理技能的好素材。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区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知识内容上,已在初中学习过列举法、树状图,并会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问题。在能力层次上,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活跃,富有挑战性。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以下两个困难,一个是对两个计数原理的特征理解不能深刻,因而导致不知如何判断什么是一件事;另一个是分不清两个计数原理,在解决问题时不知怎么完成这件事。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小学思维数学讲义:简单乘法原理-带答案解析

简单乘法原理 1.使学生掌握乘法原理主要内容,掌握乘法原理运用的方法; 2.使学生分清楚什么时候用乘法原理,分清有几个必要的步骤,以及各步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准确分解步骤的解题能力; 乘法原理的数学思想主旨在于分步考虑问题,本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步考虑问题的习惯. 一、乘法原理概念引入 老师周六要去给同学们上课,首先得从家出发到长宁上8点的课,然后得赶到黄埔去上下午1点半的课.如果说申老师的家到长宁有5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公交、地铁、出租车、自行车、步行),然后再从长宁到黄埔有2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公交、地铁),同学们,你们说老师从家到黄埔一共有多少条路线? 我们看上面这个示意图,老师必须先的到长宁,然后再到黄埔.这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是一定要先到长宁上完课,才能去黄埔的.在没学乘法原理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条一条的数,把线路找出来,显而易见一共是10条路线.但是要是老师从家到长宁有25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并且从长宁到黄埔也有30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那一共有多少条线路呢?这样数,恐怕是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我们的乘法原理就派上上用场了. 二、乘法原理的定义 完成一件事,这个事情可以分成n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比如说老师从家到黄埔,必须要先到长宁,那么一共可以分成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一是从家到长宁,二是从长宁到黄埔),第1步有A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有B种不同的方法,……,第n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一共有A×B×……×N种不同的方法. 结合上个例子,老师要完成从家到黄埔的这么一件事,需要2个步骤,第1步是从家到长宁,一共5种选择;第2步从长宁到黄埔,一共2种选择;那么老师从家到黄埔一共有5×2个可选择的路线了,即10条.三、乘法原理解题三部曲 1、完成一件事分N个必要步骤; 2、每步找种数(每步的情况都不能单独完成该件事); 3、步步相乘 四、乘法原理的考题类型 1、路线种类问题——比如说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个路线种类问题; 2、字的染色问题——比如说要3个字,然后有5种颜色可以给每个字然后,问3个字有多少种染色方法; 3、地图的染色问题——同学们可以回家看地图,比如中国每个省的染色情况,给你几种颜色,问你一张 包括几个部分的地图有几种染色的方法; 4、排队问题——比如说6个同学,排成一个队伍,有多少种排法; 5、数码问题——就是对一些数字的排列,比如说给你几个数字,然后排个几为数的偶数,有多少种排法.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计数原理》一轮复习学案

《计数原理》一轮复习学案2017.12 一.知识梳理 1.分类计数原理(也称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也称乘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 种不同的方法. 二.基础自测 1.如图,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最多使用3种颜色且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2.将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 同的分配方案有 种(用数字作答). 3. 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 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4. 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 5.甲、乙、丙人站到共有级的台阶上,若每级台阶最多站人,同一级台阶上的人不区分站的位置,则不同的站法种数是 (用数字作答). 三.典例剖析 例1. 已知集合M ={-3,-2,-1,0,1,2},P (a ,b )表示平面上的点(a ,b ∈M ),问: (1)P 可表示平面上多少个不同的点? (2)P 可表示平面上多少个第二象限的点? (3)P 可表示多少个不在直线y =x 上的点? 1.(2016·深圳调研考试)我们把各位数字之和为6的四位数称为“六合数” (如2 013是“六合数”),则首位为2的“六合数”共有( ) A .18个 B .15个 C .12个 D .9个 2. 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 ) A .324 B .328 C .360 D .648 37 2

小学五年级乘法原理一

乘法原理(一) [知识点]做一件事,如果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a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a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a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a1╳a2╳┅┅an种不同的方法。 例:1. 从甲地到乙地有2班火车、3班汽车,那么从甲地到乙地乘汽车或火车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 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以走,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以走,试问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3.小冬到书店去买书,他喜欢的数学书有5种,科幻小说有3种,歌曲集有2种,3种书他各买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4、有足球、篮球、排球、垒球四种球,三个小朋友各选一件,那么共有多少种结果? 5、有足球、篮球、排球、垒球四个球,三个小朋友各选一件,那么共有多少种结果? 6、丰满区固定电话号码为七位数,以46开头,这样丰满区共有多少个电话号码? 7、运行于南京和海之间的特快列车,中途要停靠六个车站。这列火车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乘法原理习题(一)姓名: 1.书架上有6本不同的数学书,4本不同的语文书,(1)从中任取一本书,有()种不同的取法。(2)数学、语文书各取一本,有()种不同的取法。 2.王英、赵明、李刚三人报名参加校运动会的跳高、跳远、100米跑和掷垒球四项中的一项比赛,问报名的结果会出现()种不同的情形。 3.王芳有四件上衣,三条裤子,两双皮鞋,她能有()天穿束不同? 4. 往返于吉林到北京间的272次列车中途要停12站,问这个列车要准备()种车票。 5. 一张桌子周围有四把椅子,三个客人坐这桌吃饭,共有( )种坐法。 6. 商店有三种小凳子,3.1班五名同学每人买一把,会有( )种结果. 7.某市的电话号码是七位数,首位不能是“0”,其余各位可以是0-9中任何一个数,这个城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部电话? 8. 两个学校进行围棋比赛,双方各出5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①每一方的一名队员都要和另一方的每一个运动员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②若每一方的男队员和另一方的男队员都赛一场,每一方的女队员都要和另一方的女队中员赛一场,而男女队员之间不进行比赛,一共要比赛()场。 9. 足球彩票竞猜欧洲13场比赛的结果,玩法是每场比赛的结果记一个数,如主队胜记3,平记1,主队负记0。这样形成一个13位数(每一位上只能是0、1、3三个数中的一个),如果买一注(猜一次)花2元钱,要花()元钱才能确保肯定中得一等奖。 加试题:有人民币一元的4张,二元的2张,十元的3张,如果至少取一张,至多取9张可以配成( )种不同的钱数?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教学设计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课题: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教材分析: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高中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的第一节课,是排列、组合的基础,学生对这两个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学好本章的一个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理解两个原理,弄清它们的区别,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两个计数原理,并能够将两个技术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进而拿出完善的处理方案,提高实际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内容及两者的区别 教学难点: 对较为复杂事件的分类和分步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 作图工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一 问题1从芜湖到合肥,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假若一天中,火车有4班, 汽车有20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从甲地到乙地有3类方法,

第一类方法, 乘火车,有4种方法; 第二类方法, 乘汽车,有20种方法; 第三类方法, 乘轮船, 有3种方法; 所以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20+3=27种方法。 问题 2 在全班同学中选出一名同学做班长,有多少种选择? 新知探究一 分类计数原理:如果计数的对象可以分成若干类,使得每两类没有公共元素,那么分别对每一类里的元素计数,然后把各类的元素数目相加,便得出所要计数的对象的总数。 说明: (1)各类办法之间相互独立,都能独立的完成这件事,要计算方法种数,只需将各类方法数相加,因此分类计数原理又称加法原理。 (2)首先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在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然后对每类方法计数。 例1 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 大学有5个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B 大学有4个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解:根据分类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5+4=9种。 问题引入二 问题3 如图,假设由芜湖去巢湖的道路有3条,由巢湖去合肥的道路有2条。从芜湖经巢湖去合肥,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 芜湖经巢湖去合肥有2步, 第一步, 由芜湖去巢湖有3种方法, 第二步, 由巢湖去合肥有2种方法, 所以芜湖经巢湖去合肥共有3×2=6种不同的方法。 问题 4 在全班每个组中都选出一名同学做组长,有多少种选择? 新知探究二 分步计数原理:如果计数的对象可以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 并且对于前面几芜湖北 南 北

小学奥数乘法原理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 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学科培优数学 “乘法原理” 学生姓名授课日期 教师姓名授课时长 知识定位 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时往往要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又有多种方法,当计算 一共有多少种完成方法时就要用到乘法原理. 知识梳理 一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这个事情可以分成n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比如说老师从家到黄埔, 必须要先到长宁,那么一共可以分成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一是从家到长宁,二 是从长宁到黄埔),第1步有A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有B种不同的方法,。。。。。。, 第n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一共有A×B×.....×N种不同的 方法。 二乘法原理的考题类型:

1、路线种类问题——比如说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个路线种类问题。 2、字的染色问题——比如说要3个字,然后有5种颜色可以给每个字然后,问3个字有多少种染色的方法 3、地图的染色问题——同学们可以回家看地图,比如中国每个省的染色情况,给你几种颜色,问你一张包括几个部分的地图有几种染色的方法。 4、排队问题——比如说6个同学,排成一个队伍,有多少种排法。 5、数码问题——就是对一些数字的排列,比如说给你几个数字,然后排个几为数的偶数,有多少种排法。 三解题关键: 1、分清有几个必要的步骤 2. 分请每个步骤有多少种选择情况,有的时候要考虑前面几个步骤的选择结果,再考虑本步骤有多少个选择情况。 例题精讲 【试题来源】 【题目】邮递员投递邮件由A村去B村的道理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那么邮递员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答案】6 【解析】A经过B到C,肯定是要先到B,再到C。那么这个过程可分成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第一步是A——B;第二步是B——C,然后可以根据乘法原理算出答案。 3×2=6 【知识点】乘法原理 【适用场合】当堂例题 【难度系数】1 【试题来源】 【题目】如下图,有个小蚂蚁要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 何点不得重复经过,问:这只小蚂蚁一共有几种不同走法 【答案】9 1、【解析】首先看提问,提问可以转成——小蚂蚁一共有多少 种走法

图乘法原理

4.5 图乘法原理 1.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图乘法和应用条件以及图乘法的含义,能够利用图乘法计算梁、刚架的位移,理解各种弯矩图的叠加并能够根据叠加进行图乘。 2. 教学内容 4.5.1 图乘法及应用条件 4.5.2 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形心 4.5.3 图乘法的几个具体问题 4.5.4 图乘法应用举例 4.5.1 图乘法及应用条件 (1)问题的提出 梁和刚架位移的公式: 积分计算复杂,在已知荷载和虚设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下,能否找到更好的方法。 (2)公式推导 图4.9为某直杆段AB 的两个弯矩图,其中Mi 图为直线,抗弯刚度EI 为常数: 图4.9

在多个杆件情况下, 式中: A 是Mx 图的面积; y0是在Mx 图形心C 对应处的Mi 图标距 (3)应用条件: 杆件应是等截面直杆; 两个图形中至少有一个是直线,标距y0 应取自直线图形中。 (4)正负号规定: 面积A 与标距y0 在同一侧时,两者乘积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4.5.2 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形心 常见图形的形心和面积(图4.10)。 图4.10 以上图形的抛物线均为标准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处的切线都是与基线平行

4.5.3 应用图乘法时的几个具体问题 (1) 如果两个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标距可任取自其中一个图形(图4.11)。 图4.11 (2) 如果有一个图形为折线,则应分段考虑(图4.12) 图4.12 (3) 如果图形比较复杂,应根据弯矩图的叠加原理将图形分解为几个简单图形,分项计算后再进行叠加图4.13

图4.13 (图4.13b中A1与y1的乘积为负值;图4.13c中抛物线为非标准曲线)。 4.5.4 图乘法应用举例 例5:试计算图4.14悬臂梁B 点和C点的竖向位移、B点的转角位移,EI 为常数。 图4.14 解: (1)虚设单位荷载,作实际状态和虚设单位荷载的弯矩图 (B 点和C点的竖向位移、B点的转角位移分别为图4.15a、b和c)。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学案

1.1《两个计数原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三、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况 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 班, 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问题2:如图,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 二、学生活动 探究:你能说说以上两个问题的特征吗? 问题一、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 班, 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问题2:如图,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 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 探究:你能说说以上两个问题的特征吗? 三、数学建构 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N +=种不同的方法. 分类记数原理的另一种表述: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问题1解答: 分析: 问题2解答: 分析: 四、数学应用 例 1 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 (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取法?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不同的取法? 分析: A 村 B 村 C 村 北 南 中 北 南

计数原理基本知识点

计数原理基本知识点 1.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 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5.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m n N m n *∈≤) 6 阶乘:!n 表示正整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规定0!1=. 7.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m n A =!()!n n m - 8 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9.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 .用符号m n C 表示. 10.组合数公式:(1)(2)(1)!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 或)! (!!m n m n C m n -=,,(n m N m n ≤∈*且 11 组合数的性质1:m n n m n C C -=.规定:10=n C ; 12.组合数的性质2:m n C 1+=m n C +1-m n 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1.1基本计数原理教学案 理 新人教B版选修2-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1.1基本计数原理教学案理新人教B版选 修2-3 【教学目标】 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②培 养归纳概括能力;③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准确理解 课前预习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____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___种不同的方法,在 n类办法中有___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第二类办法中有___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____个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___种不同 n个步骤有___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的方法,做第二个步骤有___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这件事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 3.[思考] ①如何理解“分类”和“分步”? ②两个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课上学习 例1、(1)某班三好学生中有男生6人,女生4人,从中选一名学生去领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派方法? (2)8本不同的书,任选3本分给3名同学,每人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3)将4封信投入3个邮筒,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法? (4)3位旅客到4个旅馆住宿,有多少种不同的住宿方法? 例2、三层书架的上层放有10本不同的语文书,中层放有9本不同的数学书,下层放有8本不同的外语书. (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多少种取法? (2)从书架上任取语、数、外各一本,有多少种取法? (3)从书架上任取两本不同学科的书,有多少种取法? 例3、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 (1)银行存折的四位密码? (2)四位数? (3)四位奇数? (4)四位偶数? (5)能被5整除的四位数? 课后练习

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原理主要内容,掌握乘法原理运用的方法; 2.使学生分清楚什么时候用乘法原理,分清有几个必要的步骤,以及各步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准确分解步骤的解题能力; 乘法原理的数学思想主旨在于分步考虑问题,本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步考虑问题的习惯。 知识要点 一、乘法原理概念引入 老师周六要去给同学们上课,首先得从家出发到长宁上8点的课,然后得赶到黄埔去上下午1点半的课。如果说申老师的家到长宁有5种可

选择的交通工具(公交、地铁、出租车、自行车、步行),然后再从长宁到黄埔有2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公交、地铁),同学们,你们说老师从家到黄埔一共有多少条路线? 我们看上面这个示意图,老师必须先的到长宁,然后再到黄埔。这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是一定要先到长宁上完课,才能去黄埔的。在没学乘法原理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一条一条的数,把线路找出来,显而易见一共是10条路线。但是要是老师从家到长宁有25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并且从长宁到黄埔也有30种可选择的交通工具,那一共有多少条线路呢?这样数,恐怕是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了。这个时候我们的乘法原理就派上上用场了。 二、乘法原理的定义 完成一件事,这个事情可以分成n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比如说老师从家到黄埔,必须要先到长宁,那么一共可以分成两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一是从家到长宁,二是从长宁到黄埔),第1步有A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有B种不同的方法,……,第n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一共有A×B×……×N种不同的方法。 结合上个例子,老师要完成从家到黄埔的这么一件事,需要2个步骤,第1步是从家到长宁,一共5种选择;第2步从长宁到黄埔,一共2种选择;那么老师从家到黄埔一共有5×2个可选择的路线了,即10条。 三、乘法原理解题三部曲 1、完成一件事分N个必要步骤; 2、每步找种数(每步的情况都不能单独完成该件事); 3、步步相乘 四、乘法原理的考题类型 1、路线种类问题——比如说老师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个路线种类问题;

苏教版数学高二-数学苏教版选修2-3导学案 1.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1.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方式,在第1类方式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式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式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分类计数原理又称为加法原理. 预习交流1 应用分类计数原理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做一件事有n 类方式,每一类方式中的每一种方法均完成了这件事. 2.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分步计数原理又称为乘法原理. 预习交流2 应用分步计数原理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 做一件事要分n 个步骤完成,只有所有步骤完成时,才完成这件事,也就是说,每一步骤中每种方法均不能完成这件事. 一、分类计数原理问题 从甲地到乙地每天有火车3班,汽车8班,飞机2班,轮船2班,问一天内乘坐班次不同的运输工具由甲地到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思路分析:由于每班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均能实现从甲地到乙地,因此利用分类计数原理.

解:根据运输工具可分四类: 第1类是乘坐火车,有3种不同的走法; 第2类是乘坐汽车,有8种不同的走法; 第3类是乘坐飞机,有2种不同的走法; 第4类是乘坐轮船,有2种不同的走法; 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共有不同的走法的种数是N=3+8+2+2=15. 设有5幅不同的油画,2幅不同的国画,7幅不同的水彩画.从这些画中只选一幅布置房间,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 答案:14 解析:根据分类计数原理,不同的选法有N=5+2+7=14种. 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式,每类方式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无论哪一种方式的每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求完成这件事的方法种数,就用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二、分步计数原理问题 有三个盒子,分别装有不同编号的红色小球6个,白色小球5个,黄色小球4个,现从盒子里任取红、白、黄小球各1个,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思路分析:要从盒子里取到红、白、黄小球各1个,应分三个步骤,并且这三个步骤均完成时,才完成这件事,故应用分步计数原理. 解:分三步完成: 第1步是取红球,有6种不同的取法; 第2步是取白球,有5种不同的取法; 第3步是取黄球,有4种不同的取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不同取法的种数为N=6×5×4=120. 现有高一学生9人,高二学生12人,高三学生7人自发组织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便于管理,每年级各选一名组长,有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 答案:756 解析: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有N=9×12×7=756种不同的选法. 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缺一不可,即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而完成每一个步骤各有若干种不同的方法,求完成这件事的方法种数就用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1.两个书橱,一个书橱内有7本不同的小说,另一个书橱内有5本不同的教科书.现从两个书橱任取一本书的取法有__________种. 答案:12 解析:根据分类计数原理,不同的取法有N=7+5=12种. 2.教学大楼有5层,每层均有2个楼梯,由1楼到5楼的走法有__________种. 答案:16 解析: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不同的走法有N=2×2×2×2=16种. 3.现有高一学生9人,高二学生12人,高三学生7人,从中推选两名来自不同年级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