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透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 透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 透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 透镜教学设计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一节透镜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透镜第一节内容。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光的折射”知识学习的延伸。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知识的关键,所以这节是本章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对于几何光学的知识已经经历了第五章的学习。第五章侧重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对光的折射仅限于了解现象,对根据折射所做成的光学器件了解的就更少。但是学生在生活接触的透镜比较多,譬如近视眼镜、老花镜、照相机等,对透镜是有感性认识的。教学时结合第五章知识讲解,指出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便于学生理解。

基于这样的教学背景,因此本节课这样来设计。第一个环节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镜头的照片并对其分类从而建立透镜的概念。第二个环节通过分别观察透镜对光线作用的实验现象,提升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第三个环节结合光的折射的知识进一步分析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第四个环节通过课堂练习总结本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学习利用太阳光估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感受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4.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并进行现象分析,提升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

5.通过光的折射的知识在实际光学器材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6.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学习和研究物理

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实验观察光线通过透镜后发生的折射现象,得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析。通过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研究分析方法,因此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因为初二的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较弱,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比较难的则是对现象的记录,归纳和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情境1: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

问题:这些镜片和我们第五章学习的平面镜相比有什么不同?

引出:透镜和面镜的区别。

进一步引出:透镜的定义。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

2.“知识点”教学

情境2:透镜分类(学生活动)。

出示几种透镜的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其共同特点。

引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并填写“凸透镜、凹透镜特征”。

●透镜的主轴和光心

情境3:再次观看透镜的两个面。

引出:两个相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凹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

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

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引入:第五章学习了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会对光产生什么作用呢?

体验1:教师在学生实验桌上备有透镜盒,请学生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现象。

体验2:请学生调整凸透镜使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

体验3:请学生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纸上能否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

引出: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而凹透镜不能使太阳光会聚,进一步引出他们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由于我们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为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体验4:教师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请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引出“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因此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体验5:教师播放小视频,请学生观看。

从光的折射现象入手用理论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原因。

●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情景4: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进一步理解“会聚”和“发散”

情景5:展示平行光线和非平行光线分别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情景,进一步得出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示光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示光通过凹透镜以后会更散开一些,

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3.课堂小结

(1)透镜的分类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焦点、焦距

4.课堂练习

(1)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光源,当太阳光

射到地面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平行光。那么同学

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呢?

(2)郊游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剩有液体的玻

璃瓶或塑料瓶扔在树林里?

五、教学反思

本节介绍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又介绍了透镜的主轴、光心、焦点、焦距等概念。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以及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本节尝试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的活动多,学习的主动性高。教师将课堂的时间尽最大可能还给了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认识透镜》教案

4.5《认识透镜》教案 备课时间:_____________ 总课时: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②认识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③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学习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用具:激光灯(自制教具)、凸透镜、凹透镜、烧杯、水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小故事:为什么会森林着火? 二、新课讲授 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概念 (1)透镜的种类 ①同学们请观察透镜组,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讨论透镜能分几类? ②讲解: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③判断: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课件)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薄透镜。下面我们只研究薄透镜。(课件)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②光心:[由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对于薄透镜光心就在薄透镜的中心上。 2、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屏幕显示:(课件)

你能受到什么启发?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 (2)实验探索:(自制教具:调节激光灯灯头制成一大束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3)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进一步推断:如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5)实验探索(自制教具:利用三个激光灯制成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6)结论:在主光轴上会聚一点 (7)讲解: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用字母F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实验证明:凸透镜两侧 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焦距相等。 (8)讨论:怎么利用小灯泡和凸透镜得到平行光? 利用光路可逆的道理。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 3、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1)猜测: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有什么作用? (2)实验探索:(自制教具:利用三个激光灯制成平行光借助硝酸银溶液实验)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实验表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果跟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 这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 (4)讨论:利用凹透镜能否得到平行光源? 利用光路可逆的道理,射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平行光。 4、想想议议 我们再来看一幅图, 你能受到启发吗?明白了为什么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和凹透对光起发散作用了吗? 三、课堂小结 四、知识扩展 讨论:怎样粗略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I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识别不同事物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的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一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咼频考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和凸透镜对会聚光作用。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及光路作图。 三、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能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简单的将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观察、总结规律。 五、教学器材 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瓶口上部)、蚊香、火柴、激光灯、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在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哪些镜子? 生: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不同的镜子呢? 生: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 师:放大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与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有什么不同呢?生甲:形状不同生乙:对光的作用不同。 教师演示:将光照分别射到平面镜和放大镜、近视眼镜上,观察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凹透镜。 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4.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6.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7.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透镜及其应用》实质上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主要学习透镜的初步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它单列一章。本章中的重点考点是:1.透镜对光的作用;2.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透镜的应用。中考中关于透镜的焦点、焦距、主光轴等一般不单独出题,经常渗透在其他问题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常以作图题形式出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中考卷中频频出现。生活中的透镜常以填空、选择题出现。 1.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及平时生活中已接触过透镜,并且通过上一章”光现象“的学习,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2.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观点,为透镜的学习做好了思想和心理准备。本章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用处也比较大,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但初中生对其理解不是太容易,尤其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因其成像原理比较抽象,也难看到内部结构,教师可采用渐进的模拟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基础,并通过实验应用和作图讲解使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1.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探究实验时可以提出问题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探究实验之后,再以“想想议议”栏目让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规律。 2.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课本上提供的简单模型和分析手段,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透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3.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要注意结合实际去认识,学以致用。 4.本章在讲课时,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去实验探究和完成一些教材上的实践性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1节透镜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教案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薄透镜、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透镜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准备。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容──凸透镜成像的必备知识,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本节也是光的折射的应用实例,因此本节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或直接概括结论,或结合讨论、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同时,在活动中也应让学生了解运用实验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光的会聚、发散。 三、教学策略 由日常生活中和现象引入,对透镜的认识由外观到其特征概念,从对光线的一般偏折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到三条特殊光线,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符合学生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不应只是从理论加以介绍,特别重视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各种术语名词和偏折规律。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并学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本节教法以实验法为主,讲授法和讨论法为辅,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判断透镜种类的两种方法和三条特殊的光线,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等。 五、教学过程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1节透镜》教学设计

课题:透镜(课时一) 学科: 物理备课人:黄琼萍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新授使用者:__________ 总_2_课时,第课时 一、预习引导,明确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2.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认识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学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眼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与透镜相关的知识,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学有所获! 二、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一)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在你的桌面上有两种透镜,这两种透镜有什么区别?请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方法一: “摸”:请大家用手摸一摸,感受两个透镜镜片各部分厚薄上有什么特点? 方法二: “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 填一填:中间__________ 边缘 ________ 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____________ 边缘 _______ 的透镜叫凹透镜。 (二)主光轴和光心: 学习课本91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下图中方框内标出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 __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____ 。 光心的特殊意义: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分配任务,合作探究 (一)演示实验一一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 1.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2.让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几束光射向凹透镜,观察光通过凹透镜后的偏折方向。 特别提醒:会聚一一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展示自我: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 a B. b、d C. c D. a、b、c、d (二)焦点和焦距: 1.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 ,用 _____ 表示。 (2)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 表示。 2.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 _________ ,用_______ 表示。(2)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 表示。 特别提醒:(1)实焦点、虚焦点; (2)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是凸透镜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凸透镜可能焦距不同。 想一想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请你根据下列问题提示进行相应操作,并测出你手中凸透镜的焦距: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应该使用什么光进行实验测量? 2.怎样去找凸透镜的焦点? 3.怎样测量焦距? 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_______ 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3.5《奇妙的透镜》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3.5 奇妙的透镜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第三章第五节透镜的内容。透镜是照相机、投影机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实验自主探究,结合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得到提升。为今后学习“透镜在生活中应用”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4—15岁,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勇于探究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已经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能对较简单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 3、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知道如何用光路图呈现简单的光学现象。 4、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透镜和一些光学现象,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打下了经验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2)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与难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五、实验器材:老花镜片、近视镜片、透镜二块、装有浑浊液体的透明杯、平行光源、低压电源、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仪、多媒体等。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实验法。 七、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

《透镜》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6)

§4.2 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和观察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4)会利用平行光测定凸透镜(老花镜)的焦距。【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别透镜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 (2)组织学生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2)通过介绍透镜在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难点】利用平行光测焦距的办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师:人的眼睛能看到各种物体,那么眼睛的主要结构是怎样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 【看一看】让同学们看一组透镜,大家可以用手去感觉它们,并归纳出它们的结构特点有什么不同。【小结归纳】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区别 【做一做】 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字。(提示:观察 时透镜距离书本近一些) 【议一议】通过透镜看到字的像相对于字来说,像的大小有何变化? 透过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像;透过凹透镜看到缩小的像 (三).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思考】通过透镜观察物体的像大小会变化,那么如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做一做】学生让平行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 【现象】凸透镜对光线是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是发散作用

5.1透镜教学设计

5.1“透镜”的创新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 ①“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 ②“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包括技术设计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透镜”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从“冰透镜向日取火”的实况录像直接切入课题“透镜”;就地取材,用学生熟悉的眼镜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如何用多种方法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焦距等问题;并从中提炼出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鼓励学生运用方法,解决新问题。本课的教学流程为:引入课题→判别透镜→测定焦距→总结方法→课题研究。 2 过程设计 2.1 引入课题 通过“冰透镜向日取火”的实况录像,结合配音资料,开门见山地引出课题“透镜”,并介绍透镜的概念。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得知,冰透镜是教师自己动手制成,这一段录像是本校摄制时,更激起学生对物理课学习的重视 【学生实验1】感受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及边缘的厚与薄,使学生悟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定义。 2.2 判别透镜 问题: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分别是用什么类型透镜做的?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到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也即如何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 【学生实验2】组织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多种方法判别眼镜。 学生介绍判别眼镜镜片的方法: 方法①摸:用手直接去摸眼镜的镜片,发现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则为近视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则为老花镜。教师表扬学生能活学活用,利用刚学的凸、凹透镜的定义区分眼镜,并及时指出光学仪器一般不允许用手摸。 方法②看:使眼镜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发现字变小的是近视镜,字变大的是老花镜。 【学生实验3】制作水膜透镜:将铅丝紧绕在透镜的金属柄上,绕成一个封闭的小圈。把小圈浸入水中,取出后小圈上形成一个水膜透镜。用此透镜观察字的变化。有发现字变大的,有发现字变小的,而发现字变大的甩一甩后又发现字变小了。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成放大像的水膜形成的是凸透镜,成缩小像的形成的是凹透镜。 【学生实验4】移动透镜,观察现象。使两种透镜从靠近书本慢慢远离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凹透镜在移动的过程中,总是成正立缩小的像;而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既能成正立的像,又能成倒立的像,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其中有什么规律,鼓励学生课后去研究。 方法③照:用光源对着镜片照,发现近视镜把光散出去,而老花镜把光聚起来 教师结合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不同作用的动画讲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 教师补充判别眼镜的方法: 方法④晃:把两种眼镜放在字前慢慢摇晃,透过镜片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5】学生晃动两种眼镜,发现像的移动方向与近视镜的移动方向相同,而老花镜则相反。 以上判别近视镜与老花镜的方法,其实也是区分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方法。点评: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实验,找出了多个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还经历了作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2.3 测定焦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一节 透镜教案

透镜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这一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透镜是最重要的光学仪器,本章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的。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对这些有所了解,了解成像规律的实际应用,感受物理是有用的,以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都是很有价值的。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是本章的基础。为使学生获得一些知识的理解基础。提高学习兴趣,本章的基本知识尽量从日常生活现象引入,许多光学仪器成像的情况是用模拟的方法获得的。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去做,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用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验,认识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透镜成像的应用 重点: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关键:做好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 课时安排: 第一节透镜 1课时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1课时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 2课时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1课时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眼镜 1课时 复习总结 1课时 教学措施与方案: 通过对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要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总结出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题第一节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 [生甲]什么叫透镜? [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 [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探究]什么叫凸透镜(convex lens)?什么叫凹透镜(concave lens)?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透镜》教学设计

《透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 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是光的折射的深入,是初中光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汇点,是历年中考的高频考点。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 三、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演示实验和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四、教学器材透镜一组、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瓶口上部)、蚊香、火柴、激光灯、手电筒。 五、教学过程

生甲: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生乙: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过渡 实验 师生总结: 改进实验, 使现象更加 1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 vex le ns),中间薄, 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 cave lens )。(板书) 师: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生:①③⑤是凸透镜,②④⑥是凹透镜。 明显。 在实验的基 础上概括总 结。 过渡 实验 多媒体辅助 教学 学生活动: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 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让学生鉴别它们是什么 透镜? 学生鉴别后回答: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 是凹透镜。 自然过渡 师:关于透镜,有两个名词必须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和 把活动带下 课堂,培养 实践能力和 总结物理规 律的能力。 光心,它们是进一步研究透镜的基础。 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师:透镜是会透光的镜子。那么,透镜对光到底有什么特 殊的作用呢? 探究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一: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 再把一 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实验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瓶中放置 点燃的香头,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自制的平行激光 垂直射入烟室,然后在中间分别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 观 教学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授课教案 课题第五章一透镜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教学 方法 引导启发式、讨论合作式、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学具教师:凸、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学生:凸透镜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出示西汉《淮南万毕术》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 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这里给我们承现了一个什么样象。 读西汉《淮南万毕术》了解古代劳动人民 的智慧。

冰透镜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发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学习与透镜有关的内容。 (出示课题) (出示多种透镜)老师现在手里拿的都是透镜,透镜一般是玻璃或塑料树脂制成的、透明的镜子。 出示(观察与交流) 问:你们手中的是两个透镜,看看与我们前面学的面镜有什么区别? 光透过透镜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有什么规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透镜。 出示课题有学生试图回答比一比 的方法最多。 回答:是透明的,光可以 从一面穿透过去,而面镜 是不透光的。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 的学习热情 明确本节课任务,让 学生心中有数。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透镜的分类和比较(一)透镜的种类 [活动1] 下面大家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 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 点呢?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透镜。 再试试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有 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 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 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 板书 结合凸透镜、凹透镜实物,指出哪是透镜 的中间,哪是透镜的边缘,强调区分凸透 镜和凹透镜的关键就是比较透镜的中间 和边缘的薄厚。 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 分。 边实验边思考问题。 照相机、眼镜等 小组交流,请一位学生回 答问题。学生说出两个透 镜中间和边缘的薄厚上 的不同,一块透镜中间 厚,边缘薄;一块透镜中 间薄,边缘厚。 记定义。 此环节重点突出凸 透镜、凹透镜在薄厚 上的不同 通过小组交流、讨 论,培养学生相互合 作学习的能力。 理论联系生活

透镜教学设计教案

《透镜》教学设计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刘敏 一、教材分析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所以这节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透镜对光作用”这一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会识别透镜类型;通过实验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会粗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能辨别透镜类型;通过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真正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注重观察和实验;通过让学生分析得到平行光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对比的思想解决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冰透镜的作用、水透镜的讨论,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通过讨论空矿泉水瓶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重点 透镜对光的作用 5.难点 透镜的作图及准确理解透镜的焦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如下:1.通过对本校学案的改写以及五过程主体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胆启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大胆创设分组实验,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能够亲身参与的科学手段 在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光具盘和激光器加以演示,因为考虑到白天太阳光比较充足,所以现象不是太明显,而后面的同学往往又看不清楚。《教师教学用书》建议用手电筒作光源,通过观察光斑的大小判断透镜来对光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样做在白天的效果很不理想,同时由于学生没有观察到光路,而且初中的学生又正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难以抽象出结论。从“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出发,我将采用多种自制器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具体方案如下:(1)学生自制平行光源。(2)将红外线笔改为“明亮的绿色笔”制成平行的光源,在利用大可乐瓶去掉上端改制成一个水槽暗箱,在其背面贴上黑纸,里面倒上滴有牛奶的水,通过对比的手法不用透镜时的平行光和用了透镜之后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让同学同时做两种透镜的实验进行对比,学生不仅立刻会观察到清晰的光的传播路径而且能立即领会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再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完成在学案上,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实验,收效非常大,从而达到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目的。 3.正确运用电教媒体,真正起到补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课前播放各种日常生活中使用透镜的光学仪器,对学生的课外知识起到补充的作用;引课时播放的“我国探险队员使用冰透镜”故事是本节课的灵魂始终贯穿本节课;不仅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结尾课件中的歌曲和图片激励学生并达到爱国主义教育。 4.适时地运用学案 利用学案使实验现象重新回放从而加深记忆,通过学案的书写及时对知识的总结,使学生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即不仅是当堂训练的载体还是一份珍藏永久的笔记,这样为今后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用学案的简洁、适时地呈现教学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增加了教学可操度。

第一节《透镜》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第一节《透镜》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3.1 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看时抓住事物本质特点,通过观看能够识不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究新咨询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专门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 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会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认真观看、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看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亮、表面没有波浪、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咨询题,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能够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行,配上合适的眼镜就能够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行,用照相机能够把漂亮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经历;上课时,老师能够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大夫,在显微镜下能够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庞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看,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讲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差不多上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咨询题? [生甲]什么叫透镜? [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假设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 [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专门有爱好,提出这么多的咨询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探究]什么叫凸透镜〔convex lens)?什么叫凹透镜〔concave lens)?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看,不要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巩固和加深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能解决典型的中考试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3)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掌握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②会用实验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③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难点:①学会作光路图;②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前置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课前2min下发)。 用多媒体投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提示学生2min内翻书和查阅笔记温故对应的知识点) 四【复习过程】 (一)透镜知识归纳与梳理 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基本概念: (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

向,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①凸透镜焦点: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 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②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 (4)焦距: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因此凸透镜又称为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因此凹透镜又称为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课件展示光路图,教师点拨) (2)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以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向着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课件展示光路图,教师点拨) 图5- (二)回顾并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准备:在探究实验前,要调节、、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目的是。 2 .复习探究:利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 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具体见课件展示) ①可见当u=2f时所成的像不大也不小,即等大。 ②当u=f时,不能成像。(相当于焦点处的光源经透镜后变成平行光) ③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三)(典型习题,学以致用) 张宁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 重、难点: 1、试验的过程。 2、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器材: 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3、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思考: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的像? 学生猜想……(引导“可能与距离有关) 1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用f表示 2倍焦距:用2f表示 注意事项: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调节光屏找出最清晰的像。 结果:距离不同成的像不同 像与距离有什么关系? 2、学生试验:试验过程如课本示 (1)要找出放大、缩小的区域 (2)要找出倒立、正立的区域

(3)要找出不成像的区域。 (4)试验结果填入课本表格,并进行总结3 4、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实像:真实光线汇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 虚像: 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课本练习。 2、写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后记: 注意几个概念的讲解……物距、焦距、2倍焦距等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最清晰的位置? 如何确定虚像、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节透镜 第一课时透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定的方法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 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0-91,完成以下问题: 1.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3.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4.在透镜中,凡是通过某一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叫光心. 【合作探究】 探究一观察透镜,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透镜能分几类? 答:透镜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探究二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 答: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老花镜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眼镜片. 探究三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答: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教师点拨】 此处透镜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分类的.应将透镜中间的厚度与透镜边缘的厚度进行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跟进训练】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A) ,B) ,C) ,D) ,E) (1)属于凸透镜的是A、B、D,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2)属于凹透镜的是C、E,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 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1-92,完成以下问题: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会聚于一点. 4.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5.射向凹透镜的平行光线将发散射出,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将相交于一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