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2年制订,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070005

英文名: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前置课:高等数学

后置课: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等

学分:3学分

课时:54课时

主讲教师: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成员

选定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3版

课程概述: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它以个量分析法为基础,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阐述价格机制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并说明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经济与管理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强,又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将学科理论的学习

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探讨和认识之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注意经济学教学中的数理分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抽象的图形和数学表达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解释清楚,将数学分析与经济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并让学生初步认识其方法。第三,讲授与自学结合。针对微观经济学本身课程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系统讲授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安排适量课时进行课堂讨论和习题讲解,注意教与学的互动,督促学生课后自学和习题及案例分析的训练,深化学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经济学的理论素养。第四,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即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思考,并将此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导论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经济学定义的三个方面: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西方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为标志;1890年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标志微观经济学的诞生。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

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边际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

三、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

个体经济单位;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全信息。

思考题:

1、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为什么?

2、简述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供求原理与弹性理论

课时分配:9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与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正确理解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和供给变动的关系,熟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具备分析均衡价格形成和变动、运用弹性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

需求的含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的含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第二节供给曲线

一、供给

供给的含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的含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区别。

第三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市场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含义;市场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形成分析。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求同时变动;供求定理。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

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价格放开。

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概念和计算公式;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弹性的类别;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含义;计算公式;弹性系数值与商品的类别;握恩格尔定律。需求的交叉价

格弹性含义;弹性系数的计算;弹性系数与商品的关系。

三、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的类别;影响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

思考题:

1.为什么会产生谷贱伤农?对此你认为政府该不该干预?为什么?

2.举例说明哪些产品可以簿利多销,哪些产品不能实行簿利多销?

3.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是怎样影响市场价格的?有何利弊?

第三章效用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以分析方法的不同将消费者行为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用边际分析法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说明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通过选择实现收入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满足程度最大化。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说明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是如何随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学习本章首先明确效用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及衡量,知道消费者消费的约束条件,能分析说明消费者如何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价格、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和效用函数

效用的含义与决定因素;基数效用论;效用函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含义和表达;边际效用含义和表达;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分析。

四、需求曲线的推导

需求价格含义和决定;需求曲线的推导。

五、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含义;计算公式。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完备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序数效用论及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含义;无差异曲线特征;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特殊的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的变动。

四、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含义;均衡分析;均衡条件。

第三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含义,替代效应含义,补偿预算线功能;正常商品、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在价格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的不同。

二、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

思考题:

1.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2.说明水和金刚石的价值悖论。

3.为什么消费者要将收入资源合理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并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收入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四章生产理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本章首先从一般意义上介绍生产函数及其类别;其次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分析一种变动要素下的各种产量的关系及其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三,分析两种投入变动下的生产函数及规模报酬;最后以等产量曲线为基础,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学习本章首先应注意生产理论的分析前提,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函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熟知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如何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知道不同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的划分标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含义;生产函数的表达。

二、两种典型的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一种可变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为Q=f(L,K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表和图形;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关系以及一种可变投入的合理投入区分析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特征和合理投入区的分析。

第三节两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

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表达和类别。

二、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的含义和类别。

第四节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优组合

一、等产量曲线含义及特征

等产量曲线含义;等产量曲线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含义;等成本曲线斜率;等成本曲线移动。

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最优组合的条件;达到最优组合的分析;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四、扩张线

等斜线;扩张线;扩张线是特殊的等斜线。

思考题:

1.为什么有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不同条件下合理投入区是如何划分的?

2.生产者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为什么?

3.举例谈谈你对生产函数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理解。

第五章成本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在对成本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学习本章要熟练把握上一章的投入-产出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熟悉各类成本的概念,重点掌握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原因,短期内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含义;机会成本与生产费用的区别。

二、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含义;隐成本的含义;两者的区别。

三、利润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

第二节短期成本曲线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关系及其图形

短期内总成本的含义及构成;短期平均成本的含义及构成;短期边际成本。

二、短期内各类成本的关系分析

各类平均成本与对应的总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与总成本、可变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从而决定了短期内总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化趋势。

四、短期产量和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关系;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总成本与扩张线的关系。

第三节长期成本曲线

一、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含义;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的含义;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因素。

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含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思考题:

1.我们能否从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变化特征推断相关的成本曲线的变化特征?说明理

由。

2.为什么长期总成本或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或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完全市场条件下,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进行的产量和价格的决策。学习本章,首先,了解市场的划分标准、类别和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其次,能分析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不同条件下的均衡状况,理解厂商的最优决策,推导短期和长期内厂商及行业的供给曲线。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市场的含义;划分标准;行业的含义。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市场上有大量的小规模的买者和卖者;产品是同质的;资源流动完全自由;信息是完全的。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含义和表达;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一、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厂商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使MR=MC ,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经营状况有五种情况:盈利;盈亏(收支)平衡;亏损;停止营业点;停止生产。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由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出发的边际成本曲线。

四、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含义;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得到;公式为:

)()(1P S P S n

i i ∑==,如果厂商供给曲线相同,则为:)()(P S n P S i ?=。

第三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中,在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变条件下,厂商可以选择更优规模实现更大的利润。

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

在市场价格波动条件下,单个厂商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的盈利状况,通过进出的调整和最优规模的选择,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 。

第四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的特征;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特征;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的特征;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思考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中,在零利润状态下仍然愿意为市场提供产品?

2.为什么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可能有三种情况?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所进行的产量和价格的决策,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学习本章,首先应明确不同市场的形成条件,知道不同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其次,熟练掌握不同市场情况下厂商均衡的条件和厂商的最优市场决策,最后能分析不同市场厂商的资源配置效率。

教学内容:

第一节垄断

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垄断形成的原因。

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合一,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下方;

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关系。

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条件:MR=MC;短期内经营状况可能是:盈利、亏损或盈亏平衡。

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垄断市场不存在价格与供给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存在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选择最佳规模实现最大利润,均衡条件为:MR=LMC=SMC,P>LAC。

六、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自然垄断的特点:规模经济和垄断的效率损失;政府的管制: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资本回报管制。

第二节垄断竞争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垄断竞争市场含义和特征。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需求曲线特征;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市场需求曲线。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原则:MR=MC;垄断竞争厂商短期的经营状况的三种情况:盈利,亏损或盈亏平衡。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选择最佳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MR=LMC=SMC,P=LAC=SAC。

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

理想产量: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多余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之间的差额。

六、非价格竞争

主要手段:产品变异和广告。

第三节寡头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寡头市场的含义;寡头市场的类型:纯粹寡头和差别寡头。寡头市场形成原因;寡头厂商价格和产量决定。

二、古诺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938年提出,用来分析生产同质商品的双寡头的均衡产量决定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又称为弯折的需求曲线,由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于1939年提出,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价格刚性现象的模型。

第四节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一、四个市场的效率状况

效率的高低次序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二、分析

从以下方面分析: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技术进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广告费等。

思考题:

1.分析说明各类市场厂商的资源配置效率?

2.完全垄断市场有何优劣?如何扬长避短?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分析完全市场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主要生产要素供给状况,以及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衡量。学习为本章,重点掌握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和一些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厂商对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性和联合性。

二、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使用的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与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相等,即VMP=W。

三、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与厂商的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一、劳动供给曲线

由效用最大化原则决定,劳动供给曲线为向右上弯曲的曲线。

二、均衡工资的决定

由劳动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

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供给曲线为一条完全无弹性的供给曲线。

二、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

主要由土地的需求决定。

三、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准租金,固定要素在短期内的收益;经济租金,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的差额。

第四节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一、洛伦兹曲线

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用来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曲线。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含义;计算公式。

思考题:

1.说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

2.说明经济祖和准租金区别。

3.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衡量有哪些方式?

第九章 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从总体角度分析生产、交易的均衡含义和条件,说明帕累托效率的体制要求。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生产、交易的一般均衡含义和条件,知道什么是帕累托效率及实现条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是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

二、交易的一般均衡分析与条件

分析工具:埃奇渥斯盒状图;交换的契约曲线;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B

XY A XY MRS MRS =

第二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生产的一般均衡分析

分析工具:埃奇渥斯盒状图;生产的契约曲线。

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D LK C LK MRTS MRTS =

第三节 生产与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XY XY MRT MRS

四、完全竞争市场具备帕累托最优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消费者能以同一价格消费商品,从而使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者能以同一价格购买生产要素,从而使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P=MC ,从而使生产和交换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成为可能。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

2.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是实现生产和交易一般均衡,达到帕累托效率的条件?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以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及非对称信息为前提,分析市场机制的失灵及其政府的作用。学习本章主要从一般意义上知道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和低效率

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效率比较。

二、寻租理论

寻祖: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活动;寻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

四、反托拉斯

利用一系列法律限制或禁止垄断。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性影响及其分类

外部影响的假设;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含义;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分析,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分析。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外部影响使资源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举例分析资源配置失当。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四、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的含义;财产权明确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分析。

第三节公共物品

一、排他性与竞用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但有竞用性。

二、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最优数量分析;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三、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典型案例:公地的悲哀分析。

四、公共选择理论

集体选择的含义;集体选择规则;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第四节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一、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完全信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但假设不符合现实;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表现。

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信息不完全产生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使保险市场存在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三、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

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木马计”。

四、信誉和信息调控

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建立信誉机制;政府对信息的调控。

思考题:

1.何谓外部性?举例说明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举例说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何谓市场失灵?为什么会产生市场失灵?如何解决?

附录:参考书目

1.茅以轼.《微观经济学十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军.《走近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1.

4.茅以轼.《生活中的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5.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0.

6.王则柯.《博弈论平话》,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7.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周惠中.《微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罗伯特·E·霍尔和马可·利伯曼.《经济学:原理和应用》第2版,中信出版社,2003.

10.厉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哈·范里安(Hal Varian).《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

1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

14.魁奈.《经济表》,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

1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商务印书馆,北京,1974.

16.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

17.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8.杨德明.《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9.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商务印书馆,1999.

20.尹伯承.《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报刊杂志:

《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茶座》、《21世纪经济导报》、《经济学消息报》、《经济日报》等

互联网站:

中国经济学教学科研网;中国经济网;北望经济学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网;中国发展改革委员会网;财政部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等.

注:*部分根据不同学期的课时总量调节选讲

执笔人:王健 2004年12月审定人: 2004年12月院负责人: 2004年12月

《微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微观经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课程代码:H0207934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标准学时:56 课程类型:理论课 《微观经济学》就是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有市场经济学之称,是一门以市场经济为制度背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观经济管理方法的学科。它是国家教育部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的学位必修课程,也是不同程度上构成许多经济学科和课程的理论基础,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学科和课程有市场营销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证券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等等。 本课程标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具体反映了本课程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贯彻了教学互动教学法,体现出能力与知识并重,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和会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

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社会福利达到均衡、市场失灵措施等。比较计划经济的运行,分析它的长短优劣与局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本课程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更具体化,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课,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进一步理解。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西方经济学导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试行“案例教学法”,培养成本控制能力 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课程组深入探索高教教育规律,通过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实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牢固地树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 理论教学中,我们积极试行“案例教学法”,即围绕现实经济案例和自身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身临实景,在实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见到的各种经济关系,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经济模型,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供求关系进行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以便增强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基本性质、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练习、单项实训、综合实训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以培养其实际分析技能。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并积极调动音像、互联网等各类

兰大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业a-c

一单选题 1?如果某厂商目前的边际收益为8元,产品价格为10元,劳动的边际产品为2个,那么, 该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 10 8 16 20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16 标准答案16 2.下列判断哪一句是错的 经济租金属于长期分析,而准租金属于短期分析 经济租金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 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准租金,并不意味在长期中也存在经济利润 本题分值: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租金 标准答案:经济租金是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则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3.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 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不动 都可能

本题分值:4.0

4.实证经济学研究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 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 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标准答案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5. MC 是 TFC 曲线的斜率 TVC 曲线的斜率而不是TC 曲线的斜率 TC 曲线的斜率而不是TVC 曲线的斜率 TVC 曲线的斜率同时是TC 曲线的斜率 4.0 0.0 TFC 曲线的斜率 TVC 曲线的斜率同时是 TC 曲线的斜率 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 托最优的条件为 不使其他人受损就不能使某人受益 个人都处在某消费契约曲线上 个人都处在某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标准答案

03—04学年-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03—04学年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宏微观经济学试题 200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资源稀缺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 C.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 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 格是( A )。 A.4/3B,4/5 C.2/5D.5/2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4.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总变动成本TVC为( B )。 A.30000 B.5Q—Q2 C.5一Q D.30000/Q 5.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 )。 A.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B )。 A.产品有差别 B.产品无差别 C.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D.以上说法都对 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C)。 A.A VC>SMC中的那部分A VC曲线 B.AC>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SMC≥A VC那部分SMC曲线D,SMC≥AC那部分SMC曲线 8.根据简单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B)。 A,价格水乎下降;B.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D.利率增加。 9.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C )。 A.增加B.不变; C. 减少D.不能肯定。 lo.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11.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相关B.负相关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63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3 适用对象:经济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一、教学目标 目标1: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 目标2: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数学分析和图形描述,更深入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为高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3: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关注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厘清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由消费者均衡论、生产者均衡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要素市场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论组成。对于微观经济学中没有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应运用图形、案例和数学方法加以分析,这是本课程的重

点和难点,应细讲、精讲;对于与微观经济学相重复的内容,应粗讲或选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设置问题,启发式讲解,化整为零,将重点和难点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归纳总结。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采取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学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在课堂或课后进行讨论。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专业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基本理论讲授与最新发展介绍的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教学过程中要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同时介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微观经济学(上)继续教育课程作业答案

微观经济学(上)课程作业答案 1、( )这一术语在经济学中属于中性词。A 、奢侈品 B、高档品 C、中档品 D 、低档品 2、()是由一个人所拥有和经营的企业。 A、独资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有限公司 D、私人企业 3、( )在其他所有条件相同时,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 A、供求规律 B、产品规律 C、需求规律 D、购买规律 4、人力资本是一个人知识和()的统称。 A、价值观 B、环境 C、文化

D 、技能 5、( )是指在资源给定的情况下,技术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知识进步 B 、技术进步 C 、环境进步 D 、文件进步 6、( )是对现实所关注事物的抽象和简化。 A 、理论 B 、政府 C 、模型 D 、原理 7、( )等于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时,厂商从销售某种产品中所获得的总收入。 A 、营业额 B 、总收入 C 、销售量 D 、需求量 1 、资本包括所有制造出来的用于生产消费和服务的资源,如( )。 A 、机器 B 、工具 C 、仓储设置

D、厂房 2、影响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A、偏好 B、买者的数量 C、收入 D、相关产品的价格 E、价格预期 3、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哪些? A、国内转移支付 B、国际转移支付 C、偏远山区转移支付 D、个人转移支付 4、指令性体制的问题有哪些? A、强制问题 B、激励问题 C、权威问题 D、协调问题 5、市场要素包括哪些? A、交易物品 B、交易对象 C、交易场所

D 、交易者 6、企业家才能是指人的才干,其功能是将其他资源组合起来生产( )。 A 、出产品 B 、制定战略决策 C 、产品需求 D 、承担风险 1、所谓的收益,就是指某项选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对 错 2、选择的自由可以使所有者能够按照其认为合适的方式使用、处置自己的财产和金钱,使劳动者得以进 入任何他们所胜任的劳动领域。 对 错 3、当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产品短缺,而产品短缺会导致价格上升压力。 对 错 4、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不是商品和服务分配的决定因素。 对 错 5、专业化导致劳动分工的出现。 对 错 6、学习经济学的另一个作用可以获得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对 错 7、在竞争性市场中,买者和卖者对价格都有实际操控力。 对 错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均衡价格随着( D ) 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丽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2、如果人们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 C下降D不变 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B ) A满足程度 B漓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边际效用 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4.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B ) A。3

西方经济学 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稀缺性与资源配置 1、稀缺性。 2、资源配置。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2、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 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均衡价格理论 2、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3、生产者行为理论 4、市场结构理论 5、福利经济理论 四、基本的市场竞争模型 (一)产权与交换动机。 (二)私人利益。 (三)市场机制。 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经济人假设 2、产权明确 3、完全信息

4、厂商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整体。 六、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奠基时期。 2、建立体系时期。 3、扩充和完善时期。 4、深化时期。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个量研究方法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三、均衡分析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五、模型分析方法 第三节供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需求 2、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3、需求曲线 4、需求定律 5、需求函数 6、需求的决定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消费者的偏好。

(5)政府的消费政策。(6)消费者的预期。 二、供给分析 1、供给 2、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 3、供给曲线 4、供给函数 5、供给定律 6、决定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3)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4)其他商品的价格 (5)预期 (6)税收政策 三、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1、均衡产量 2、均衡价格 四、弹性分析 (一)弹性分析的基本问题 1、弹性的定义 2、计算 (二)需求的弹性分析(三)供给的弹性分析

微观经济学作业1-4-完整答案

微观经济学作业一(导论与市场运行)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 C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 A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 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 问题。微观经济学对于居民的研究,是以居民如何将有限收入用于 各种物品的消费上实现效用最大化而展开的。微观经济学对厂商的 研究是从厂商如何将有限资源用于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研究, 来探索整个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大化, 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达到最优化了。】 4.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B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5.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 ( A ) A、研究方法的不同 B 、研究对象的不同C、研究范围的不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 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 6.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小汽车的需求将: ( A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保持不变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互补品】 7.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 C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替代品】 8.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C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9.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C ) A、是一回事 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的,而需求量的 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 10.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 ( A ) A、收入减少而引起的减少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与需求 量的减少相同 11. 需求曲线通常是一条 :( A )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2005-12-28 1.不完全信息:也叫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4.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5.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四、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则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形式为:C = C(Y) 这一函数被称为消费函数。一般说来,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大小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大,消费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5.消费曲线是表示家庭消费数量与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平缓。 6.线性消费函数在分析短期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时,尤其是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作用的条件下,消费函数可以由线性消费函数表示为:C = a + bY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出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因此坚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 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 就现代凯恩斯学派而论,最有影响的是两大支派,即新古典综合派(以汉森、萨缪尔森等为代表)和新剑桥学派(以罗宾逊、斯拉法等为代表)。前者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后者则试图把凯恩斯理论与更早的古典派传统—— 就现代古典学派而论,自60年代以后,便形成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和理性预期学派(以卢卡斯等为代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又出现了所谓“供给学派”(以拉法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理论虽然受到理论和政策实践两方面的挑战,但目前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支 第二讲 凯恩斯对古典学派革命的核心,就是认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开始,应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把握政府的经济作用。然后通过以下各讲的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这就是所谓“市场失灵”。当出现这类市场失灵现象 (一)

微观经济学习题1-7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题 1、如果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 2、社会生产位于生产可能线之内是正常的,而位于生产可能线之上是不正常的。 3、有选择就有成本,这种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4、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5、实证经济学主要强调“应该怎么样”。 参考答案:TFFFTF 二、单项选择题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实事被称为( b )。 A.机会成本 B.稀缺性 C.生产什么问题 D.实证经济学 2、稀缺性问题( C )。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 3、经济物品是指( D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经济学科定义为(C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如何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 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 5、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D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问题都包括 6、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更多的生产而消耗光 7、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A.合理组织要素对厂商有利 B.合理组织要素对厂商不利 C.只有合理组织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 D.合理组织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 8、下列属于规范表述的是() A.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此习题中之包括判断、选择和计算,思考问答题见教学大纲每章中所列题目。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解: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同样,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执行这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其它选择。更确切地说,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除这种选择之外,其它所有选择中的最大收益。古人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实质上就包含了机会成本的含义。 就本题而言,100美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的收益是5美元,因此,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5美元。 如果你还可以用100购买彩票,且期望获利是110美元,那么本题的答案就会变为: 消费(方式)的机会成本是美元,(方式和中的最大收益); 12103 储蓄(方式)的机会成本是美元,(方式和中的最大收益); 2110 3购买彩票(方式)的机会成本是美元,(方式和中的最大收益)。 52 13显然理性的消费者是不会马上消费或储蓄,他最好的选择是购买彩票。(注:本题只是考虑机会成本,忽略了其它一些因素,如果考虑彩票收益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答案会不一样) 二、一个经济由Larry、Moe、Curly这三个工人组成。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并可以提供两种服务:割草和洗汽车。在一个小时内,Larry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Moe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两辆汽车,而Curly可以割两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 a、计算在以下情况(即我所标的A、B、C和D)时,各能提供多少每种服务: ·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割草。(A) ·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洗汽车。(B) ·三个工人都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C) ·Larry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而Moe只洗汽车,Curly只割草。(D) b、画出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你对a的回答来确定图形上的A、B、C和D点。 c、解释为什么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是这样的。 d、 a中有哪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请解释。 解:(a) A点能提供的服务:割40块草地; 辆汽车;40点能提供的服务:洗B C点能提供的服务:割20块草地、洗20辆汽车; D点能提供的服务:割25块草地、洗25辆汽车。 (b) 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 (c) 本题中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凹向原点的(或向外凸),这是因为洗汽车的机会成本(放弃割草的数量)随着洗车数量的增加而递增,反映在图形上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绝对值)是递增的。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洗汽车的机会成本是递增?因为我们目前和今后所接触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一般都是凹向原点的,这也是符合现实情况的,所以只要知道几个点,大致画一个凹向原点的并通过这几个点的弧形就行了。 许多同学可能认为它是一条直线,其实不然,最简单的证明是,A、B、D三点不可能构成一条直线(C是无效率的)。当然,在书上某些地方,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直线(如52页农民和牧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过大家注意它的前提,即农民用15分钟生产1盎司土豆,用60分钟生产1盎司牛肉,也就是说,农民为多生产1盎司牛肉所放弃的机会成本(4盎司土豆)是不变的。

最新宏微观经济学1

宏微观经济学1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讲稿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 一、几个主要概念 1.均衡价格: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对应的价格(此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 2.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注意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是得出需求规律的前提):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获得满足超过实际付出价格的部分,即均衡价格以上、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所得超过起边际成本的部分,即均衡价格以下、供给曲线以上部分。 3.垄断企业的无谓损失(净损失):相对完全竞争企业而言,垄断企业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减少,生产者剩余增加,二者之差(既不能为消费者所得、也不能为生产者所得的部分)即无谓损失。 二、商品的分类及恩格尔曲线 (一)正常商品(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加):必需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和奢侈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二)低档商品(收入增加,需求量减少):一般低档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和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 (三)注意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低档商品的恩格尔曲线。 三、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价格下降为例) 正常商品:替代效应正,收入效应正,总效应正; 一般低档商品:替代效应正,收入效应负,总效应正; 吉芬商品:替代效应正,收入效应负,总效应负。 第二章弹性理论 一、弹性大小与曲线斜率

需求弹性:ep=--(dQ/dP).(P/Q),当需求曲线为直线时,直线上各点斜率 dQ/dP相等,但不同的点P、Q值不同,因此直线上各点弹性不相等。对同一个点,P、Q值相等,但经过该点的不同直线斜率不等,斜率绝对值越大(直线越陡),弹性越小;斜率绝对值越小(直线越平缓),弹性越大。(如下图所示) 二、蛛网理论(均衡价格的动态分 析) 9+2.相等,为封闭型; 3.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 性(需求曲线更陡),发 散型。 三、销售税的负担 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如香烟),主要由消费 者承担;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电子产品),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四、收入弹性 1.若小于0,为低档商品; 2.大于0小于1,为必需品; 3.大于1,奢侈品。 五、交叉弹性 1.大于0,替代品;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A》考试大纲 (48学时) 一、使用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共100分,其中单选题:10%(每题1分);名词解释题:15%(每题3分);计算题:20%(每题10分);简答题:40%(每题8分);应用分析题:15%(1题)。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 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了解和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四、乘数论 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六、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决定,IS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 1.IS曲线及其推导 2.IS曲线的斜率 3.IS曲线的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2210164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开课单位:信管管理学院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先修课程:高中数学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管理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 (2)掌握经微观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导论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经济学定义的三个方面: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西方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重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难点:“看不见的手”原理 第一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与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正确理解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和供给变动的关系,熟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具备分析均衡价格形成和变动、运用弹性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重点:需求的基本理论,供给的基本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理论 难点: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教学内容:明确效用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及衡量,知道消费者消费的约束条件,能分析说明消费者如何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价格、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重点:边际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表达式,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效用函数 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第三章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教学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函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熟知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如何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知道不同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的划分标准。熟悉各类成本的概念,重点掌握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原因,短期内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系。 重点:生产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报酬的含义,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确定,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原则,各类短期成本变动的基本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长期成本函数曲线 难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内容:了解市场的划分标准、类别和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特点,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能分析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在不同条件下的均衡状况,理解厂商的最优决策,推导短期和长期内厂商及行业的供给曲线。 重点:完全竞争的条件、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条件、厂商收益规律 难点:完全竞争的条件的含义 第五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教学内容:明确不同市场的形成条件,知道不同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熟练掌握不同市场情况下厂商均衡的条件和厂商的最优市场决策,最后能分析不同市场厂商的资源配置效率。 重点: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价格歧视、斯威齐模型、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难点: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第六章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教学内容:了解完全市场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主要生产要素供给状况,以及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衡量。

《微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期末考试作业

课程论文首页

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郑建洪 中文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摒弃了以往行政手段干涉环境问题的某些弊端,是解决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渊源,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法经济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方针。 关键词: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法经济学 碳排放交易,主要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协议买卖,协议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即排放相应数量温室气体的权利),它是一种排放额度在买卖双方的转移。碳排放交易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1995年到2006年这12年间,就有11年跻身于有全球地表温度记载以来的最热的12年之列;而未来100年气温还将上升1.1摄氏度-6.4摄氏度。据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克霍拉斯(Nicholkas)估算,如果气候变化不改观,它所带来的损耗成本将达到5.5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产出的20%,几乎等同于大萧条时 期的经济损失。全球变暖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生存危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产生节能减排的内在需求,碳排放交易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市场化减排手段。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法经济学分析

碳排放交易,是把碳排放量视为一种商品,并将其纳入市场机制的一种控制污染的经济手段。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产权交易,有着深刻的产权经济学内涵,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都体现着产权交易的特质。 碳排放权:一种环境产权 碳排放交易事实上是环境产权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是一种碳排放权的交易。因此,首先要求确立合法的排放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可以买卖。碳排放权所体现产权的性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从内容上看,碳排放权是一系列的权利束。碳排放交易包括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和排放权的交易两个方面,完整的碳排放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交易权以及收益权。在这些权利中,既有产权 中最基本的(对排放污染权利的)所有权,也有其他权能,如交易权和收益权。因此,碳排放权是一个较为完整意义上的产权束。 第二,从社会关系上看,碳排放权不仅体现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关系,而且反映社会成员和排放厂商之间的权利与利益关系。碳排放交易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国家或某权威机构拥有决定碳排放的权利,它把这一权利以许可证的方式无偿或者拍卖给需要排放的单位,这是初始权利的配置。初始权利界定包含了对污染引起的外部性的内部化,是公众权利的体现,是排放者对社会成本的支付。其次,碳排放权在个体之间进行交换,每个个体拥有对排放权的支配权以及收益权。总之,排放权的初始界定和权利转移背后是人们使用环境产权时发生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主体上看,碳排放权载体必须明确到企业法人身上,具有确定性。袁庆明(2009)指出,“所 谓产权确定性,就是人们对其资产排他性权利的实现程度。一般来说,确定的产权意味着其排他权利是未受侵犯的。”产权交易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这是以产权的人格化为前提的。对于碳排放权,其所有者应当是能够独立承担责任和享有收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当然,碳排放权是一种对环境污染的权利,最终的归属是由法律裁决,个体并非其天然的最终所有者。但是,碳排放权最终归于能够承担责任的个体,其交易是权利的转移,是所有者的改变,要求排放权必须体现主体明确、权利义务相当的现代产权特征。 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渊源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实质是由使用某种资源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带有“负外部性”效应,而目前并没有人去承担由此产生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稀缺资源理论 一种资源只有在稀缺时才具有交换价值,所以交易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是资源稀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时,土地、空气、水等环境资源要素非常丰富,是不存在稀缺性的自由物。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功能的需求开始产生竞争、对立、矛盾和冲突,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矛盾和环境功能的稀缺性日益显露。而这种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就是排污

东北农业大学812宏微观经济学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2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一、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包括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供求、弹性、效用、利润最大化、各类成本、各类市场、市场失灵、国民收入及其核算方法、IS-LM曲线、流动性陷阱、货币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基本概念;包括均衡价格和产量及各类弹性、各类成本、不同市场结构的厂商均衡、国民收入统计中的有关总量,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乘数等的计算方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二、考试内容 1.宏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主要内容。 2.价格理论,包括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弹性理论运用, 蛛网模型,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形式与结果;均衡价格和产量及各类弹性的计算。 3.效用论,包括边际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需求曲线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 入效应;消费者均衡的计算。 4.生产与成本论,包括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规模报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及其相关规律,价格歧视的形式与条件;各类成本、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要素组合的计算。 5.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与寡头特征,厂商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均衡;不同市场结构厂商均衡的计算。 6.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包括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理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7.包括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帕累托最优条件。 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市场失灵的原因,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9.国民收入核算,包括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与GDP相关的其他总量,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相关概念的计算。 10.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于消函数的其他理论,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乘数论;均衡国民收入、乘数的计算。 1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包括投资的决定,IS曲线、LM 曲线的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和发生移动的因素,LM曲线,运用IS-LM模型 进行相应的政策效果分析;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计算。 1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包括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运用总供求模型分析现实经济。 13.失业与通货膨胀,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与解决方法,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49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