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上边坡挂网及喷播有机基材绿化

路基上边坡挂网及喷播有机基材绿化

路基上边坡挂网及喷播有机基材绿化
路基上边坡挂网及喷播有机基材绿化

路基上边坡挂网及喷播有机基材绿化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是珞璜工业园区玖龙纸业项目道路工程A1合同段上边坡,原设计全部为锚杆框架防护。现边坡开挖后,经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现场察看后,由于道路紧邻工业园区形成边坡是园区的天然背景,因而对环保景观的要求较高,业主要求对全线边坡进行绿化防护,目的在于不仅起到边坡防护作用更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构成工业园区的一道绿色屏障,对改善园区环境提升工业园区的整体形象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起到重要作用。本工程同时也是江津区的重点项目,高边坡采用锚杆+挂网+植被相结合的护坡是一种新型护坡技术,结绿化、护坡为一体,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美化环境的目的。故而对边坡进行了挂三维网、有机基材绿化、挂双网绿化。

2、本工程为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难度大,解决好高边坡治理施工安全是本工程一大重点。在施工时除了要搞好安全防护工作外,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安全巡视工作,故在施工中增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本工程进行巡视检查,起到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的作用。

3、该工程地处山区,场地及附近无地下水,但一下雨山水经过砂岩层渗入岩体,传至植被上,造成崩塌,如何解决植被体排水问题是本工程一大重点。在护坡施工前应将坡顶的截水沟施工完毕,这样可以防止山上的雨水和原生植被的渗透水浸入坡面岩层引起植被崩塌,坡面有渗水的地方应适当设置导水管(软式透水管)引排地下水至坡外。

4、植被护坡是一种新型的护坡技术,如何保证植被成活率是本工程一大难点。在施工完后养护工作得跟上(具体说明及方法见后)。

5、该工程为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本工程治理施工中全过程采用“信息施工法”,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治理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6、本合同段绿化工程量如表:

边坡绿化工程数量表

二、施工准备

1、组织准备

该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展开方针目标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确保科学管理、成本管理等全面负责。

项目负责人

①施工组织机构图

技术负责人

2、技术准备

组织工程业、外业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施工规、质量要求及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好施工方案,作好必要的工料分析,参加图纸会审,将图纸中存在的疑问会同业主方、设计方认真研究解决,作好技术交底,同时作好技术培训工作。

3、主要施工设备准备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按主要机械设备的要求,有秩序地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机械设备除及时运输调用外还应注意工前检查及保养工作。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三、每种绿化方式施工顺序

1、三维网喷播植草绿化:平整坡面(或其他绿化方法已填土整平的坡面)

—喷射泥浆(厚约1cm)—铺网固定—二次喷射泥浆—喷播植草—养护。

2、有机基材喷播绿化:人工清坡—坡面锚杆施工(挖坑)—挂铁丝网—安装垫板、螺母—喷射有机基材—喷播植草—植树—养护。

3、挂双网喷射有机基材绿化:人工清坡—坡面锚杆施工(挖坑)—挂铁丝网—挂铁丝网—挂钢筋网—固定植生袋—封闭锚杆锚头—喷射有机基材—植树—养护。

四、总体施工技术说明

(一)、搭设施工平台

a、本工程属于高边坡工程,搭设平台困难。

b、本工程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质量要好,无破损现象。上下对齐。

c、根据现场地形情况,采用人工平基并夯实,确保施工平台基础坚固。

d、平台搭设宽度为4m,每层高度2m,外设防护拦杆。

e、平台搭设要稳固,具有抗冲击、振动能力。

(二)、人工凿打清除坡面松散岩石

a、进场后采用人工,从上往下清除坡面杂物,凿掉小块掉岩石,达到施工面平整,以利于基材混合物与坡面紧密连接。

b、对大块岩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切割方法,化整为零,逐步清除。

c、清除危岩时在平台四周挂好安全网,每层平台铺满木板,防止岩石滚出施工场地,损坏机械设计及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三)、锚杆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搭设施工平台→钻机安装→钻进成孔→清孔→锚杆制安→压力注浆→锚杆验收

2、钻机安装

根据测量放出孔位,调整主轴角度,使之对准孔位,且与设计倾向一致,钻机安装水平、周正、稳固。

3、钻进成孔

本工程锚杆成孔采用平山P-2.5型钻机全面钻进的施工工艺。钻机就位后,调整立轴角度,使之对准孔位,且与设计倾角一致。钻机必须保持水平、稳固。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钻压、转速、泵量)提高钻进效率,确保成孔质量和施工工期。钻孔终孔深度比设计超深尺寸小于±5cm,孔距误差±15cm。

4、操作规程:

a、开孔慢速钻进,待正常后全速钻进;

b、施工钻具、钻杆必须垂直,以确保锚孔斜度达到规规定;

c、钻孔的施工记录是作为原始资料建档的第一手资料,必须及时、全面、准确、清楚地填写。

5、清孔

成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采用机械清孔,将孔岩粉、岩屑、沉渣清除干净,确保孔底沉渣厚小于5cm。

6、锚杆制安

(1)锚杆钢筋,应有专门的库房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

(2)钢筋用前要平直,除锈去油污,表面无损伤,有产品合格证,质理保证书和合格复检报告;

(3)锚杆钢筋在加工房按孔深下料。下料应采用砂轮锯切割,严禁采用电焊机、氧气切割;

(6)锚杆安装时外露端应满足设计要求,外露端与预制锚垫块连接。

7、灌浆

(1)灌浆用水泥砂浆标号M30,并掺入水泥用量0.7%的减水剂和1%膨胀剂及5%的早强剂;

(2)支护锚杆按先注浆后插筋的方式施工。注浆管插入孔管口距孔底10cm,锚筋应插入孔底距孔底3cm;

(3)灌浆前应检查灌浆管是否畅通,发现堵塞应起拔重新下灌浆管;

(4)砂浆现场按配合比计量过磅制作,砂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时用完;

(5)注浆作业前,先用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和管路然后压力注浆。注浆从上往下注,边注浆边拔注浆管至孔口返浆为止;

(6)灌浆用水泥为普通42.5R硅酸盐水泥,砂料采用长江特细砂;

(7)每次每批注浆随机取样两组28天抗压强度;

(8)砂浆灌注采用BW-150型压力注浆泵进行灌注,灌注压力为0.35MPa;

(9)灌浆时如遇裂隙贯通漏失,采用加速凝剂或分次注浆法进行解决。

8、锚杆验收试验

(1)锚杆施工完后取其锚杆数量总数的5‰且不得小于3根作验收试验,检查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的锚杆应随机抽样。质监、业主、监理或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杆也须作验收试验。

(3)当砂浆强度达到90%以上后,按市《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DB5018-2001),采用循环加卸荷法进行验收试验。

(4)试验荷载值为锚杆设计荷载值的1.1倍。

(5)试验荷载值为循环加载,前三级荷载可按20%施加,以后按10%加载,达到最大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荷到承载力的0.10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每级荷载施加或卸除完毕测读三次锚头位移量并列表整理。连续三次测读的变形量均小于0.01m时,该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已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7)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

(8)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杆可视为合格:

a、荷载加至试验最大值后变形稳定;

b、岩石锚杆的总弹性位移应小于自由段长度的理论弹性伸长值,砂质土、硬粘土锚杆总弹性位移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且均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

c、卸荷后岩石锚杆总变形应小于2mm,砂质土、硬粘土锚杆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

9、锚头封闭

(1)锚杆施工完毕后,采用砼垫块封闭锚头。

(2)垫块在现场搅拌场预制,预制场平整、密实,并有排水措施。

(3)预制好的锚垫块堆码整齐,吊装运输平稳,预防损坏。

(4)锚杆验收合格后,将锚垫块运至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与锚杆连接安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