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中考考点全解:考点十五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木炭与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过程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的气体

实验结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是在于它以哪种方式可以容易变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金属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而非金属不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大于4个(当然也不是全部原子适合这一规律,碳就不符合).而碳最外层电子数只有4个,既不容易失去,又不容易得到,所以稳定.

2、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可用来做碳素墨水。

易错考点

(1)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例题解析

例题1: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

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

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

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

答案:B

解析:【解答】A、石墨用作电极利用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利用的是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利用的是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利用的是它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用途,且与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先分析各种常见碳单质的用途,再判断是否利用化学性质

例题2:图6-11装置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实验装置,某同学对使用该装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整理。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 _ b __ _。

(2)根据要求填表:

答案:(1)酒精灯铁架台

(2)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 3O2↑分解反应水量筒

C+2CuO2Cu+CO2↑ C 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1)酒精灯,铁架台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用排水法,从导管b进,把水排到量筒,量出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的体积

(3)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被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分析】: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课后练习

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多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北宋画家张择端用墨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

(2)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C60 + 60O2 60CO2

(3)化学

解析:【解答】(1)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化学性质稳定;

(2)C60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0+60O260CO2;

(3)化学变化是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碳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6-12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装置A、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装置B的作用是。

(4)此套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答案. (1)C+2CuO2Cu+CO 2↑

(2)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中,炸裂试管。

(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答】(1)通过反应的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2)装置A中黑色的氧化铜被还原成红色的铜,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装置B的作用为: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中,炸裂试管。

(4)因为反应可能生成有毒气体,固需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可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也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得进行尾气处理。

3、实验室常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实验中,若温度不够高或木炭粉量不足,除有铜生成外,还会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CO2

B. 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一定是Cu

C. 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2物质的结构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2物质的结构 一、【考试内容】: 1.认识微粒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构成。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 3.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重要区别,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5.会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 二、【复习重难点】 1、原子的构成; 2、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重要区别,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三、【复习过程】 【例题呈现】 例1:(xx )23.(2分)右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 (1)物质A 是(选填序号)。 a .浓氨水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2)该实验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例2: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金属钠熔化成小球,一段时间,金属钠燃烧起来发出黄色火焰。小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是_______。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阴离子(O 22- )构成,则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A 紫色石蕊

(3)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小英将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4)小英幻想自己变成能进入了原子中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进入钠原子,我发现:a.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竟然那么小;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越高的电子离核越远;d.我数了数,质子和电子的数目居然是一样的;e.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都差不多;f.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时,钠原子的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有错误的一句是_______(填序号),正确的说法是____。 【知识梳理】 1.微粒的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_______不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___、_____、_____。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的一种微粒,原子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4.用“H2O、H2、O2、H、O”填空:在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_______没有改变;而在电解水的过程中,_______发生改变,生成新微粒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 5.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整个原子显电性因为电子的质量极微,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_______中。(1)在原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2)在阳离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 (3)在阴离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 7.以一种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_____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_______(Ar)。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_______的总和。 8.原子可以结合成_______,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原子可以通过_______或_______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复习专题

初三中考工业流程题练习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关键——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结合(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解此类题的注意事项 1、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 2、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某某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与初中内容有关的化学工业 1、候氏制碱法 2、氯碱工业 3、合成氨工业 4、金属的冶炼:Mg 、Fe 、Cu 等 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 一、海水资源的多重利用 1.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Na 蒸发、结晶、烘干 粗盐 溶解BaCl 2NaOH 2CO 3HCl 精盐 过量 ④ 过量 过量 ① ②③⑥ 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 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 代替NaOH ,理由是 。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工业流程图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工业流程图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1.SO2是硫酸工业尾气的主要成分。以硫酸工业的尾气为原料制备硫酸钾和硫酸锰晶体(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后,进行蒸发浓缩、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硫酸钾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室温下Mn(OH)2的K sp=4.5×10-13,向MnSO4溶液中滴加氨水使溶液的pH=10,请列式计算,判断此时溶液中Mn2+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0·重庆调研)磷酸铁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汽车,其正极是通过将磷酸铁锂(LiFePO4)、导电剂、黏结剂和乙炔黑等按比例混合,再涂于铝箔上制成。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某些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K sp[Fe(OH)3]=10-39; ②Li2CO3的溶解度:0 ℃为1.54 g;100 ℃为0.72 g。 请回答: (1)“沉铁”时,溶液的pH与金属元素的沉淀百分率(ω)的关系如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7酸无答案

专题7 酸 一、考试内容: 1、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 2、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二、复习重难点 1、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三、复习过程 例题呈现 1、下列物质沾在试管内壁上,用盐酸不能冼去的是() A.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后的黑色的铁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C. 试管壁纸上的油污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烧杯壁纸上的白色固体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pH越大 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有白雾冒出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3.有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X一定是BaCl2 B.X一定是Ba(NO3)2 C.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D.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 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物质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氢氧化钠 B 稀硫酸和稀盐酸氯化钡 C 镁铝合金稀盐酸 D 生锈的铁钉稀盐酸 知识梳理 一、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瓶口看到有现

象, 盐酸暴露在空气中,其溶液的质量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 二、.浓硫酸 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1)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 说明:①该干燥装置要求是导气管长进短出。 ②浓硫酸不可干燥氨气,其原因是 ③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其溶液的质量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 2)具有脱水性,可使木材、衣服、纸张、蔗糖、面包发生现象。 3)具有腐蚀性 2.浓硫酸溶于水,热 3.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或用玻璃棒引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三、挥发性的酸:。 四、总结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显色 2.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和 Fe+HCl Fe+H2SO4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和 Fe2O3+HCl―― Fe2O3+H2SO4―― 4.与碱反应生成和 5.与盐反应生成和 五、证明某溶液是酸溶液(或酸性溶液)常见的方法(根据酸的通性):证明溶液中有氢离子的方法 1、取少量试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取少量试液,加入锌粉(或铁粉有气体产生 3、加入锈钉,铁锈消失 4、加入氢氧化铜固体,固体溶解 5、取少量试液,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体产生 六、三大离子的鉴定: 1、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入稀盐酸(或酸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2、氯离子(Cl-)鉴定方法: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题型概述】 探究创新类试题是近年来发展的新题型,它涉及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以探究为形式或情景,可考查考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解题方法】 解答探究创新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能根据题干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第二,作出猜想或假设时,除需要勇气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依据,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第三,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论证(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第四,对探究问题做出解释与结论时,要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或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信息,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最后,从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实验方案是否完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以及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探究方案或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探究题一般并不包括所有的探究要素,但上述要求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真题精讲】 类型一实验方案设计类 例1(2016·江苏宿迁)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O2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Na2CO3+H2O + CO2=2NaHCO3;NaHCO3+NaOH =Na2CO3+ H2O 【提出猜想】Ⅰ.NaOH和Na2CO3;Ⅱ. ;Ⅲ. NaHCO3,Ⅳ. 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①Ca(OH)2与Na2CO3、NaHCO3均能反应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CaCl2与Na2CO3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3不反应。 ③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 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Ⅲ不成立的,振荡

工艺流程图 高三复习题2017(含答案)

化工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一个完整的无机化工生产流程一般具有下列过程: 2.各过程涉及的考点: (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①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 碘转化为碘盐。 ⑤煅烧:改变结构和组成,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和石灰石。(2)核心化学反应要掌握: 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工生产将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过程,也是物质经历相互转化的过程。 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就要用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一般围绕铁、铜、铝、镁、氯、硫、磷、硅等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来进行命题,需要掌握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②还要掌握有关化工生产的知识,熟悉的有纯碱工业、氨工业、硅单质的制备、氯碱工业、海水中提取镁、海水中提取溴等; ③化学反应原理:化工生产中把原料转变成产品的过程就是化学反应的过程,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选择原料、控制条件和选择设备等,是化工生产的基本思路。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热力学等,做到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的情况。 (3)化工生产过程中分离提纯、除杂等环节,与高中化学基本实验的原理紧密联系,包括过滤、洗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实验操作及原理,并要熟悉所用到的相关仪器。 (4)对整个工艺流程能进行评价: ①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使用无毒无害原料,采用原子利用率高的制备路线,原料的循环利用,副产物综合利用,节能,等); ②高效节能方面(原料廉价,工艺简单,产品的纯度高,能耗低等) (5)化学计算:纯度,转化率、产率计算,有效数字的取舍 2.解答基本步骤 (1)读题头,得目的,划原料,明产品,解决“干什么” 一般采用“首尾分析法”: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通过对比分析工业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弄清从原料出发,要得到最终产品,必须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 (2)读题问,逐空填答,用语要规范,解决“怎么写” 从化学原理的角度、用化学语言作答;要抓住主要问题,针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答题要点如下: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专项练习)

1 / 6 2019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专项练习)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徐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2.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复燃 B.敞开浓盐酸是试剂瓶口冒 出白烟 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 颜色不变 3.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

分蒸干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B 【解析】 2 / 6 4.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A.薄荷脑是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1个薄荷脑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C.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很大 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b物质结晶析出主要采用降温的方法 B.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D. 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错;B、根据C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c物质

化学复习专题(工业流程图题)

化学复习专题:工业流程图题 一、中考流程图题命题考查内容和特点: 1.考查内容:工业流程图题从主要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命题考查: 角度一:原料预处理流程 预处理目的 研磨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于水 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于酸 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反应条件目的 调节溶液的pH常用于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控制温度改变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大量析出 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乙醇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便于干燥 方法目的 水溶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酸溶法除去碱性杂质 碱溶法除去酸性杂质 灼烧法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方法目的 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 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 降温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 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2.特点:(1)情境真实。(2)框图信息新颖。(3)问题设计广泛。(4)综合性强。(5)思维容量大。 二、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3.题干解读: (1)关注“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

(2)关注方框内所指。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如下图)。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 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 【典型例题】1.转化制备 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可用于制备高氯酸。以NaCl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的流程如下: 【资料】高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容易分解 (1)在用NaCl配制成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2)ClO2中元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3)通入SO2是为了除去NaClO4溶液中少量的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气流干燥”时温度应控制在75℃℃95℃之间,其原因是。【方法小结】 变式训练: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 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环利用的物质有。 (6)以CO2和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O),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O2+6H2C2H6O+3H2O.已知: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数出的热量叫做热值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无答案_

专题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一、【考试内容】: 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3、书写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初步认识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5、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复习重难点】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复习过程】 【例题呈现】 例1:(2016)1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O2 MgO2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 ====Fe2(SO4)3+3Cu C.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Al(OH)3+ 3HCl === AlCl3 + 3H2O D.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SO2+CaCO3 +O2 ==== CaSO4 +CO2 例2:(2014\2015)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Ca(OH)2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D.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 例3:(2017)29.(6分)右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E为常见的碱,F常作食品干燥剂,M 为石膏的主要成分。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C,F。 (2)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3)能体现明代《天工开物》中“煤饼烧石成灰”

中考化学工业流程图题专题复习题(附答案)

专题三工业流程图题 1.(原创)太湖水经苏州胥江水厂处理的大致流程如下: 从沉淀池中出来的水经过沙滤池的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经沙滤池后的水在灭菌池中被通入的臭氧(O3)进行杀菌处理,再经一系列后续处理成为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在深度处理区,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年梅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NH3溶于水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显 ________色。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2013年佛山)硫酸钙转化为K2SO4和Ca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沉淀的主要物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

式)。 (3)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填编号)。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4)操作Ⅲ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3外,还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氯化钙是多用途的干燥剂和建筑防冻剂。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的含酸废液(含有MgCl2、FeCl3等)通过以下途径制得无水氯化钙。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滤渣的化学成分有________。 (2)石灰乳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2年肇庆)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____,沉淀是__________;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6年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全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及针对练习 一、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知识分类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可先用浓NaOH 溶液吸收CO 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可溶性气体:HCl 、NH 3等 NaOH 固体 CO 2、HCl 、H 20 无水CuSO 4 H 2O 碱石灰 CO 2、HCl 、H 20 灼热的铜网 O 2 NaOH 溶液 CO 2、HCl 灼热的CuO H 2、CO 浓硫酸 H 20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 2中的少 量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 ,CO + CuO △ Cu + CO 2。 2、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干燥剂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干燥 装置 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 状态 浓H 2SO 4 酸性 液态 H 2、N 2、O 2、CO 2、HCl 、CH 4、CO 等 NH 3 A 固体NaOH 生石灰 碱性 固态 H 2、O 2、N 2、CH 4、 CO 、NH 3等 CO 2、SO 2、HCl B 或 C 无水CaCl ※ 中性 固态 除NH 3外所有气体 NH 3 B 或C ⑵常用干燥装置如下: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工业流程图问题答题技巧

工业流程图问题答题技巧 化学工业流程图题就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考查化学基础知识的题目。题目所给信息量比较大,区分度比较高,内容常常涉及实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和反应过程中条件的控制( 如酸碱性、温度等) 以及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问题等。想快速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会识别工业流程图,答题的关键是能够利用题给信息,理解每一步的意图,利用化学背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找真题】 例:(2019·江苏·淮安)胆矾(CuSO4?5H2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为原料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氧化锌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1)废旧电池铜帽的表面常有油污,可用洗洁精预先除去,洗洁精在除去油污的过程中起作用。 (2)“碱溶”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搅拌、等。 (3)“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灼烧”完全(已充分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找思路】就这么想! (1)洗洁精在除去油污的过程中起乳化作用; (2)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搅拌、加热和增大NaOH溶液的浓度等; (3)流程制备的产品是胆矾(CuSO4?5H2O),因此“酸溶”时加入的物质X为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4)“灼烧”的目的是将铜和锌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铜和氧化锌,反应完全(已充分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固体质量不再增加。 【找考点】 工业流程图题从主要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命题考查: 角度一:原料预处理流程

化学工业流程图题考查内容仍是基本实验的操作、基本原理的应用等。因此在做题时首先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解答工业流程图题注意如下事项: (1)明确目的,分析要制备什么物质。了解所制备物质的性质,要从基本反应概念和原理分析流程图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未知物质的性质,寻找突破口。 (2)注意在整个制备过程中的条件控制和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选择,读懂流程图中每一步的目的,明确每一步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制备原理。 (3)认真审题,规范解答,防止出现因叙述不严谨导致的失分。 【找变型】 1.(2019·江西)2020年奥运会奖牌制作原料来自于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金属。从废线路板中提炼贵重金属和制备硫酸铜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2016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

2016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 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36.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1物质的组成

氢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汇编专题1物质的组成 一、【考试内容】: 1、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的定义,符号;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2、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3、了解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熟记地壳、海水、人体中及太阳上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认识自然界中的常见元素,了解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二、【复习重难点】 1、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2、物质的分类; 3、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元素与人体健康。 三、【复习过程】 【例题呈现】 例1:用化学用语表示(历年中考21题汇编): (1)磷元素;(2)锌元素;(2)2个亚铁离子;(4)2个硝酸根离子; (5)2个二氧化硫分子; (6)3个氢分子;(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8)空气中供人呼吸的气体;(9)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1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11)人体缺少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12)人体缺少元素会骨质疏松 例2:下列物质从组成成分上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历年中考改编) ( )A .空气B .盐水C .液氮D .生铁 ( )A .液态氮B .加碘盐C .食用醋D .高钙奶 ( )A .冰水B .空气C .食醋D .黄铜 ( )A .葡萄糖B .金刚石C .冰红茶D .苛性钠 ( )A .液态氧B .加碘盐C .酸牛奶D .不锈钢 例3:(xx )10.物质甲和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一定条件

甲乙丙丁 A.甲中氮的化合价为+3 B.乙、丁是氧化物,丙是有机化合物 C.甲溶液和丙均可作化肥 D.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知识梳理】 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即_______)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的原子_______数不同,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原子序数=_______数=_______数。 2.不同种元素具有不同性质,把元素简单分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类。 3.物质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_种类一定改变,_______种类和_______种类一定不变。 4.从宏观看,混合物是由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是由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_______构成的是混合物;由_______构成的是纯净物。 5.单质由_______组成,化合物由_______组成,其中氧化物由_____________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_(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下同)是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_是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_______是化合物。 6.按下列要求填写元素的名称: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质量分数,前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质量分数,前5)_______;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质量前4);地壳、海水和人体中都是_____(物质)的含量最多。 7.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人体缺____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缺____会使儿童发育迟缓,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缺__________、______易得贫血症;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_______。 【学生易错易漏点】 1、从元素组成看,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分子构成看,单质分子是由_______原子结合而成的。 2、人体内常见的微量元素有__ __。 【体系构建】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1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 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 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

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 【答案】D 例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 【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H2,下沉速度大于B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B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B瓶速度较慢。 【答案】⑴NO2的密度大于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 例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⑴2个氮原子______;⑵2个氢分子______;⑶2个钠离子______; ⑷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⑸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_____。 【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n+或n-表示(n=1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答案】⑴2N;⑵2H2;⑶2Na+;⑷2SO42-;⑸ 第二节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

2016年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检测题:流程图

2016中考考点全解:考点十五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木炭与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过程中,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的气体 实验结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1、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是在于它以哪种方式可以容易变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金属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而非金属不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其最外层电子大于4个(当然也不是全部原子适合这一规律,碳就不符合).而碳最外层电子数只有4个,既不容易失去,又不容易得到,所以稳定. 2、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可用来做碳素墨水。 易错考点 (1)实验结束后,先撤出导气,,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例题解析 例题1:在下列各种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 B.焦炭用于金属的冶炼 C.活性炭用于某些气体或液体的净化 D.炭黑用于制造油墨、鞋油和颜料 答案:B 解析:【解答】A、石墨用作电极利用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工业流程图

20XX 年货隆初中二轮复习--工业流程图题 工业流程图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采取流程图的模式。解题方法是阅读完 流程图后结合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流程图的形式各异,有的以操作名称作为框图形成流程的主线,有的以物质作框,也有以设备作框,但每一题都固定以上一种形式为框,从近几年的试题看尤以一种常见: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发生变化。 (2)此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且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 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 1.化工流程图题型的结构 题头(引入信息)→题干(提取信息,应用解题)→题尾(得出结论或产品)。 2.解题方法和思路 1.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 外,还含有MgCl 2、CaCl 2、Na 2SO 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蒸发、结晶、烘干粗盐溶解BaCl 2NaOH Na 2CO 3HCl 精盐 过量④过量过量①②③⑥⑦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 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 代替NaOH ,理由是

。 (5)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提取Mg 的过程中,试剂A 最好选用 (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 与试剂C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 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 2制取Mg 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无水MgCl 2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 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 2溶液有何不同: 。 3、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 合理? ,理由是 . (4)步骤④的操作是 ,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