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的通知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黄政办[2016]14号

【发布部门】黄山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7.27

【实施日期】2016.07.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政办〔2016〕1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筹备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黄山市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6年7月27日

黄山市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黄字〔2016〕6号)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实行“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在政策、宣传、项目、规划、资金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到2020年,全市建设1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0名贫困人口脱贫。

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X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 到XX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

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远期目标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年度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

12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 旅发〔2016〕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厅字〔2016〕4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联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16年8月11日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浅谈精准扶贫下乡村旅游发展

浅谈精准扶贫下乡村旅游发展 摘要:以河南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精准扶贫的视角阐述河南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借助互联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等一系列对策。关键词: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的人口比重特别大。截至到2018年,河南省是我国农村人口唯一一个超过5000万的省份。国家在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关键阶段,通过充分调查,对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 一、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地区较多,阻碍了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河南省农村人口较多,人口分布较广,而且比较分散。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特别是交通,很多乡村连最基本的交通道路都不具备,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游客对旅游区的基础设施要求较高,比如景区的卫生、宽带、餐饮质量等,因为这些配套设施的缺乏让游客很难对该地乡村旅游产生美感和难忘的经历,影响了游客追求的美观视觉体验。 2.缺少整体规划意识。目前河南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很多,但是已开发的旅游项目大都存在一定问题。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在开发前都没有经过细致详尽的市场调研就匆匆上马,在产品开发、景点建设和对外宣传上也缺少有效的计划和规划,以致很多乡村旅游开发出现相当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所开发出

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严重缺乏产品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让游客对景区的美感追求大打折扣。3.缺少专业的乡村旅游开发人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发展乡村旅游才有希望。有了人才的贡献,乡村旅游才能得到快速持续的发展。河南很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人才相当匮乏。因为乡村旅游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以致很多地区连正常的劳动力都缺乏,“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尽管有部分愿意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人,由于大家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有限。据调查,目前一些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人才还存在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对现代经济与管理知识掌握不足,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专业知识支撑。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借助互联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很多农村地区也开始关注和使用互联网。发展乡村旅游,也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为乡村旅游开发服务。经营乡村旅游要有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链,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在产品加工、运输、经营、流通等环节形成特色的发展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发成本,起到迅速开拓市场的作用。让老百姓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一定收获,真正实现从产品营销、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智慧管理等若干方面形成“乡村旅游+扶贫”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2.定位准确,充分挖掘内在文化价值。乡村旅游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它要整合各种资源,其中文化资源显得特别重要,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只有不断挖掘乡村旅游中的内在文化价值,才能更好地形成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综合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才更有吸引力,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发者要不断通过各种营销方式展示景区的文化价值,突出景区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部委《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于20XX年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省共有3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该工程,村列入其中并被列为20XX年重点推进村。 一、基本情况 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辖3个居民组,104户居民,人口374人,耕地面积583亩,林地面积14070亩,该村森林茂盛、水源丰富、山峰秀美、文化氛围浓厚。贫困人口建档立卡21户、27人。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脱贫,对于自身和家庭成员都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兜底,做到“定人”、“定户”、“定时间”,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档”。 二、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村民委员会 建设背景:近几年,全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助推我区特色旅游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的大方向下,享有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区位优势分析:村位于市东南部,距市区35公里,与山庄紧邻,其突出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空气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进行消夏游、生态游、乡村自驾游等旅游项目,打造新型盛夏避暑休闲旅游模式。 科学统筹规划,定准项目,画好蓝图。 项目总投资预计120万元,资金来源于国家、省级补助。项目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新修油渣道路260米,面积910平方米;新建餐饮房屋424平方米,用于农家乐餐饮项目;新建木屋2个、遮阳棚8个及购买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园林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安装木制栅栏、安置照明灯5盏及相关配套设施;购买餐桌餐椅、展示柜、冷柜等配套

【思考建议】乡村旅游时代的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乡村旅游时代的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到2020年前,我国政府计划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这些人口占全国脱贫人口的17%。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是贫困地区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是指在具有一定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市场基础的贫困地区,通过开发旅游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深入到每村每户,针对性地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通过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对于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乡村旅游推动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和一般的输入式的扶贫方式不同,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方式,是精准扶贫一个长期有效的方法。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寻求某种产业发展的推力。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和

资金流,由城市自发而持续地向农村传输,发挥旅游乘数效应,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成为贫困地区发展的推力。 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自我启动困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障碍重重,需要外援力量的支持,而政府的“扶” 可作为一种外援力量成为贫困乡村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拉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是推力与拉力向同一方向形成的合力,势必会加快旅游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 但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融合带来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贫困与乡村两个要求就可以,而是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旅游精准扶贫视域里,贫困被理解为是一个“贫”与“富”的矛盾综合体。在精准扶贫地区,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的贫困,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旅游资源的丰富和独特或者市场区位条件的优越;一方面表现为收入、某方面能力或权利等方面的贫困,另一方面表现为参与旅游发展具有优势,如拥有某方面的独特技艺等。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至少可以从六个途径使贫困农户实在增收: 1、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将闲置的土地由旅游项目开发业主充分利用起来取得租金收入。

疏勒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

疏勒县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 疏勒县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计划紧紧围绕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自治区“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地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和“五个全覆盖”的要求,紧密结合县级脱贫攻坚规划,贫困村资源禀赋,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依据“村申报、乡镇审核、县审定”的原则,按照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的审核反馈程序,反复修改完善脱贫攻坚计划,科学编制疏勒县2019年脱贫攻坚项目计划九大类61个明细项目,投资估算144689.63万元。为确保项目当年完工、当年见效,贫困户当年受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编制原则 按照《疏勒县脱贫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和年度脱贫攻坚任务,紧紧围绕贫困人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贫困村“一降”、“五通七有”退出标准,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实际,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需求走”的原则,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项目编制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住房安全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生态环境保护、易地扶贫搬迁、扶志扶智工程、其他类等九大类61个明细项目进行安排设计。一是坚持政府引

导,贫困户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贫困户发展意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疏勒县毗邻喀什地缘优势,瞄准蔬菜、畜牧养殖产业发展,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产业发展,编制产业扶贫项目31个,投资54006.58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37.32%。二是继续巩固提升扶贫就业成果原则。坚持把转移就业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科学谋划就业方式,主要通过卫星工厂就近就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创业的方式,编制就业扶贫项目4个,投资6037.46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17%。三是坚持住房作为解决“三保障”的重点原则。在解决住房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编制项目4个,投资7147.1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94%;四是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缺项短板原则。按照贫困村“五通七有”脱贫指标,主要解决水质水量不达标、村组或巷道、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基础设施配套项目8个,投资61342.8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42.4%;五是加大综合保障兜底工程扶持原则。用于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投资5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0.35%;六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原则。大力整治村、户生产生活环境,按照硬化、绿化、净化、亮化顺序,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4个,投资8429.5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83%;七是巩固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果原则。用于1526套住房建设及其配套设施,投资61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篇一:“三亚旅游模式”之精准扶贫篇】 三亚实施旅游扶贫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三亚紧密结合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和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要求,力争一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 提升,两年全面提高,并通过示范村委会的引领作用,推动“酒店+ 民宿”模式的全面推广,确保三亚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微风徐徐拂过夏日正午的“春天里”,女主人阿春在一楼的客厅里轻 轻地摇着摇篮,几个月大的婴儿甜甜地睡着。现在是三亚旅游的淡季,阿春不必忙里忙外接待游客。要是在旅游旺季,阿春一天要接 待上百位游客。阿春之前的主业是在村里开小卖部,自从三亚大力 推广“民宿+脱贫”、“乡村旅游+脱贫”模式后,阿春的生活变得忙碌 而充实,同时,村里的环境也日新月异。 “四无”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 阿春真名叫符春,是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中和小组的一名村民。30 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春天里”的女主人。去年10月,在三亚市启动中廖美丽乡村建设时,阿春还对打造“春天里”心 怀疑虑。 “一开始不想做农家乐,经营‘春天里’,因为觉得木头做的房子不结实,而且也担心小孩子长大以后没地方住。”阿春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春天里’现在不仅仅只是一个喝咖啡、吃饭的地方,周边也打造了 环湖栈道、九品莲池等供客人休闲游乐。” “春天里”为两层建筑,一楼为阿春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场所,二楼 是为游客提供休憩的露天咖啡亭。二楼视野开阔,一条小河从“春天里”前面流过,屋旁的大榕树枝繁叶茂,为“春天里”投下一片阴凉。 放眼望去环湖栈道、九品莲池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大自然 的清新迎面扑来。 “春天里”于2015年10月开始打造,春节对外营业。仅在春节期间 就接待了上千人,一天收入能达到200元。 据中廖村副支书高俊介绍,中廖村作为47个美丽乡村之一的村庄,是一个纯黎族村庄,现有812户,总人口3350人,2014年人均收 入68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和村民外出务工收入。

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内江市委办公室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办发〔2016〕47号)和《内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旅委办发〔2016〕21号)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和推动全区旅游扶贫工作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促进旅游扶贫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推动贫困村脱贫摘帽。 二、创建标准 旅游扶贫示范村是指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开展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活动,具备为游客提供相应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条件和服务的设施,并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的行政村。基本条件是: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或其他规划中涉及有“乡村旅游”的章节。 (二)成立有管理机构(村级集体组织、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协会)。 (三)贫困人口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0%。 (四)整合各项扶贫资金用于旅游设施和旅游品牌建设。 (五)近三年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质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三、创建目标 按照有一定建设基础与规模、发展潜力大、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提升能够在全区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等要求,将新店乡双流村作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创建目标。2016年启动创

建工作,2017年完成双流村的创建任务,发挥旅游扶贫示范村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3个旅游扶贫村(富溪镇天赐村、高梁镇慈花村、小河口镇红林村)在2019年以前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 四、创建措施 (一)突出特色,开展创建活动。实现旅游扶贫示范村各类资源景观化,推进农业园区、森林景观、乡村聚落、水利风景、古镇新村等各类乡村资源创建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力争创建精品村寨,扶持培育创建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民宿达标户和休闲农庄、养生山庄、花果人家、生态渔庄、民族风苑等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推动示范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充分挖掘乡村物产、环境、生产劳动、生活起居、社会文化、民风民俗、人物故事,坚持创意开发,推出一批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农村生产生活用品等乡村旅游商品。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旅游商品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在乡村旅游点开设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实体店,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覆盖旅游扶贫示范村,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网络销售旅游商品。 (三)夯实基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申请专项资金,整合扶贫资金,用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通讯、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消防、报警、医疗救助等公共安全设施,旅游咨询点、旅游标识标牌、厕所、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四)加强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建立乡村旅游营销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各类网络、微博、微信、短信、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全方位信息传播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农事节庆、民俗活动、赏花采摘等节会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旅游节庆展会活动,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为贯彻落实(xx政办〔xx〕xx号)《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探索 __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到2018年,全县建成3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乡镇,5个旅游扶贫示范点。平均每年提供5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一)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和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各自的作用,理顺关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推广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协会+农户”、“景区景点+农户”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成立xx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或联盟,制定卫生、安全标准,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18年,新增民宿客栈20家。 (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停车场、标识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重点村建立、提升游客服务中心、

游步道、摄影观光台、旅游购物点、休憩场所等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1座。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讯、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 (三)丰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客栈、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等休闲度假产品,推出乡村旅游“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亲水、秋季赏叶晒秋、冬季观雪看民俗”等四季旅游产品线路,开辟自驾、摄影、研学、徒步、养老养生等特色线路,以xx桃源文化为主题、乡土乡情和农事体验为特色的观赏体验型的乡村旅游活动。深入挖掘我县手工技艺及徽雕工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开发土特产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开辟主要景区贫困村农副产品直销点,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提升我县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依托央视、知名网站、知名电商等,加大我县乡村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支持、引导重点村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我县旅游精品线路,每年组织国内媒体和旅行商赴乡村旅游点开展踩线采风活动。依托我县良好生态、丰富农特产品、特色民俗活动,大力开展“油菜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112970614.html,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作者:李智马丽卿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庞大。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截止2016年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加快完成扶贫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优势。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区,所以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完全可以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策略的重要途径。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涵义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在贫困的乡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旅游为手段,扶贫为目的,精准识别出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对象,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从目前所收集的有关材料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扶贫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分歧主要体现在旅游扶贫概念的差异性。从字面意思理解,旅游扶贫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贫穷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区域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的概念主要有PPT以及ST-EP(Pro-P Tourism和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liminating Poverty)。PPT主张通过各种能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旅游形式,给贫困人口带来净收益,较贴近扶贫本质。ST-EP则着眼于旅游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很多学者将PPT理解为扶贫旅游,但是旅游扶贫和扶贫旅游却有很大的差异 性。前者重点在于发展各种形式旅游业以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范围远远大于后者,发展空间也大于后者。因此,乡村旅游业精准扶贫就可以理解成在贫困乡村,通过发展不同形式的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精准确定帮扶目标,着眼于他们的净收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市发〔201X〕X号)和《关于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X市办发〔201X〕X号)文件要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X州是农业大市,贫困村大多地处丘陵山区,发展农业产业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扶贫立足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通过3―5年的努力,进一步培植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使70%的贫困村加快培育发展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支持贫困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使70%的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二、产业选择 (一)产业选择的原则 1、坚持主导与特色相结合。围绕所在县域、乡域已形成的优势主导产业,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也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发展前景好、综合效益高的特色产业。 2、坚持长效与短平相结合。既注重培育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又要兼顾发展果树、茶叶等周期较长、长期受益的产业。 3、坚持种养与经销相结合。在引导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发展种养业的同时,因地因户制宜,支持有条件的家庭从事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电商等产业。 (二)产业发展的重点 1、高效经作产业。按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合理确定主栽品种,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白莲、烟叶等特色经作种植,脐橙、油茶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另发,培植壮大一批产业专业村。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大户带动、加入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扶持贫困户直接发展高效经作产业。

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旅游管理论文】

赵昊琛 旅游企业扶贫怎么扶?送钱、送物,还是直接安排就业?这些都是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包括在整个扶贫过程中会有多少真正的贫困者因此脱离贫困,会不会有假的贫困者借政府之手牟取暴利,这也是在精准的旅游扶贫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现在多数的贫困乡村地区也是依据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最终目标,因此,让真正的贫困地区脱贫,通过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扶贫让更多的人受益也是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旅游扶贫的概念、开发原则和实施方案进行浅析,希望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深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旅游扶贫概述 在我国,学术界对旅游扶贫的概念定义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可以开发或者是具备的一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去兴办旅游产业,使旅游业形成贫困区域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最近几年,我国依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案例越来越多,以贫困地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这種旅游形式作为使贫困乡村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大战略,也被称之为PPT战略(Pro-Poor Tourism)。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 二、旅游扶贫的开发原则 1.因地制宜。旅游扶贫地区多为贫瘠及发展滞后地区,因此,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着重开发当地可开发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促进就业、优化当地经济模式为出发点,做到真正的靠乡村旅游脱贫,旅游脱贫真正要做的是让更多人找到脱贫的方法。 2.以特色资源为发展依托。旅游脱贫应立足于当地旅游资源,以当地的特色资源为发展依托。贫困地区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源的基础,就是要开发出市场上可以具有垄断地位的旅游产品或者旅游形式,我国的贫困地区中多数的乡村条件都包含大山或者是高原,所以这也为用地方的特色资源做发展依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可持续发展原则。无论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致富新方式的探索,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都不可以以破坏资源为出发点创造财富。乡村旅游扶贫是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心得产业形势,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 4.居民参与原则。旅游扶贫除了依靠旅游业为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乡村无业人民的就业问题,依靠乡村旅游提供的职位和岗位可以解决扶贫地70%的居民就业问题,居民人人参与更是使其参与其中,将旅游业深深地融入当地,以便日后的长久发展,同时更是解决了人才不好找,人难招的岗位空缺问题。 三、旅游扶贫的发展对策 1.着重人才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与人才发展分不开的第三产业,只有让人才发展的速

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整合相关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根据省、市、区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精准扶贫会议精神,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依托龙头、发展产业、带动脱贫”的原则,围绕脱贫目标,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突出精准发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二、建设内容 1、园区现状。安康市汉滨区阳晨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法人代表:杨大平,注册资本60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15200亩,园区估算总投资59070万元。2011年被命名为首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2011年6月启动以来,共完成投资20000万元,流转土地5100亩,高标准整理土地1200亩,从黄石滩水库红土岭电站埋设输水总管道7.8公里,修建蓄水池2座,容积5000立方米,高压水塔两座,容积1500立方米,配肥池一座,60立方米,灌溉主管道4.5公里,沼液输送管道4.5公里,修建园区交通干

道4.5公里,生产机耕道路3.5公里,修建排水渠道10公里,建设6000平方米智能育苗温室一栋,2万方沼液转存池一座,改良土壤300亩,搭建设施蔬菜大棚100亩,配套设施蔬菜日光温室节水滴灌管网100亩,安装滴灌带约82000米。 按照边建设边经营的原则,从2012年7月起至2015年9月实现蔬菜、苗木花卉种植收入13000万元,实现利润2783万元。同时完成了蔬菜种植的有机认证和GAP认证工作。目前园区基础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2、建设内容 项目将按照园区总体规划方案为蓝图,分步进行实施,2016年将以园区提质增效、示范效应、辅射带动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为重点进行园区建设,主要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蔬菜和苗木花卉面积、休闲观光农业、加工、冷藏和物流建设为主要任务,围绕目标任务,将按以下内容进行建设: 园区建设项目及投资概算 单位:万元 项目分类序号项目名称计划任务单位投资额 基础设施1 硬化机耕路15 公里450 2 道路绿化10 公里100 3 园区围栏46 公里230 4 低压线路 5 公里50

精准扶贫旅游产业运营规划实施方案

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

1、前言 2、“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1国外贫困山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2“精准扶贫”视角下国内贫困山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3“精准扶贫”视角下房县旅游发展现状 3、“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旅游产业发展条件和优势 3.1“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 3.2“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3.3房县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4、“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旅游发展方向与规划项目 4.1国内各贫困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4.2“精准扶贫”视角下房县未来旅游发展方向与规划项目 5、“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旅游形象塑造与营销推广 5.1贫困山区地区旅游产业产品定位 5.2贫困山区地区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5.3贫困山区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5.4房县旅游产品的形象地位与营销推广 6、“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山区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6.1整体战略整合资源做强产业链 6.2完善资金整合提高利用率 6.3注重培养人才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自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精准扶贫的战略,这个战略是对以往扶贫领域实施工作战略的发展与补充,其中精准扶贫下的旅游扶贫也是中国扶贫领域的新阶段的新举措。国内先后有许多贫困地区实施了旅游扶贫,以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典型的有秦巴山片区旅游扶贫项目、湖南省贫困县安化县旅游脱贫等等。这些成功案例无不显现出我国扶贫开发项目城乡多元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有许多制约其发展因素不断显现。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怎样更好更多在贫困山区实施旅游扶贫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本文将以湖北省内典型贫困县房县旅产业发展为关注焦点,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其研究局限,以精准扶贫视角下国内贫困山区旅游产业发展为研究理论,推动贫困山区地区旅游产业开发实践,实现以贫困山区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我国贫困山区地区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旅游资源,房县

农家乐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与农家乐,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乡村旅游成功案例,休闲乡村旅游

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府规制办法,指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村旅游的标准管理、规模经营与经营者的“匕地化”导致乡村性的消失,卞张乡村旅游应从卞题、地格与氛围三方而塑造与维系乡村性,应该强化特色分类管理、合理规划、坚持“本地化”与改进土地政策以保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三种类型:农村依托型(以农村聚落、农民生活为依托);农田依托型(以农田、苗圃、茶园、花园、果园、林园等为依托);农园依托型(以“三高”农业园为依托)。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成都的农家乐与北京的民俗村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 一、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一)乡村旅游的理论回顾乡村旅游占所有旅游活动的1000-'2500(欧洲参数EuroBarometer, 1998。它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rurality)为依托的旅游活动。德诺伊(Dernoi, 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他还鲜明地指出: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瑞切尔(Reichel ) ,罗文格特(La-vengarl)和米尔曼(Milman)就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强调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保持乡村性的关键是: 小规模经营、本地人所有、社区参与、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布罗曼Brohman, 1996 ) 。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在欧洲持续一个世纪以及美洲近80多年的乡村地区衰退使乡村旅游的作用日显重要。乡村旅游为农民提供了第二个收入来源,带来更多的就业,减少了人口的流失,带来了城市新观念。它给城市人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提升了他们对乡村问题的认识。它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尤其是手工艺,有利于基础设施改造(德诺伊Dernoi, 1991)。乡村旅游者以有小孩的家庭、老年人、追求不同体验的城市人、教育水平中等偏上者为主体。

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5-2016年) 到2016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16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

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二)远期目标(2017-2020年)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年度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一)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 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农村古村古镇旅游资源,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

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规划

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规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石会府文〔2011〕32号签发人:杨军 黔江区石会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审石会镇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规 划方案的报告 区扶贫办: 现将《石会镇镇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规划的方案》报送你们,请予审定。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主题词:农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报告 石会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4月20日印 黔江区石会镇乡村旅游扶贫 示范项目规划方案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 石会镇地处黔江区西部,距黔江主城18公里,幅员面积127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村(居)委,65个组,7689户,21952人。全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7个村、总户数2741户,9392人。全镇耕地面积7183亩,其中田4560亩,土2623亩。全镇有耕地20225亩,森林覆盖率50%,闻名遐迩的武陵仙山风景区坐落于此,属黔江区旅游重镇。 我镇中元村属市级贫困村之一,中元移民安置小区坐落在著名风景区武陵山脚下,地理位置优越,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该小区已经成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计安置73户,328人,2010年全部完成康居农房风貌改造,水、电、路、沼气池、院坝等基础设施实行统一建设,目前已逐步完备。计划以小区为依托,进行进一步包装,建成30家乡村农家乐、一个民俗风情针织刺绣基地。 (二)、交通状况 中元村位于老319线旁,距集镇8公里,县城28公里,已建成贯通1、2、3组的油路,4、5、7组分别有村道连通,5、6组紧邻二级路和渝湘高速路,目前在6组已建成二级路出口。 (三)、基础设施 1、供水 小区建成了蓄量300平方米的蓄水池,周边100余户村民已安装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水质良好,生产生活用水十分方便。 2.电网 中元村于2010年全部经过国家农网改造工程,电网得到进一步升级。 3.电视信号、固定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100%。 4、其它

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背景 (1)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二、编制目的、依据、原则、范围 (2)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5) 第二节项目概况 (7) 一、项目建设地点 (7) 二、项目建设目标 (7)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8) 四、建设工期 (8) 五、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8)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第三节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10) 第二章项目建设区域基本情况 (12) 第一节项目区域概况 (12) 一、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12) 第二节项目建设地概况 (16) 第三节项目建设区域现状概况 (18) 一、现状概况 (18) 二、存在问题 (19)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4) 第一节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 (24) 一、项目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 (24) 二、景区市场规模预测 (28) 第二节旅游市场的总体结构 (32) 第三节旅游市场的特点 (34) 一、全国旅游市场的特点 (34) 二、**省旅游市场的特点 (36) 三、项目前景预测 (38) 第五章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条件 (40) 第一节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0) 一、建设原则 (40) 二、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2) 第二节工程建设条件 (42) 一、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 (42) 二、水文、气候 (43) 三、自然资源条件 (43) 四、社会经济条件 (44) 五、交通条件 (45) 六、施工条件 (45)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46) 第一节工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原则 (46) 一、规划先行原则 (46)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部委《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 扶贫工程,全省共有3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该工程,村列入其中并被列为2017年重点推进村。 一、基本情况 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辖3个居民组,104户居民,人口374人,耕地面积583亩,林地面积14070亩,该村森林茂盛、水源丰富、山峰秀美、文化氛围浓厚。贫困人口建档立 卡21户、27人。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脱贫,对于自身和家庭成员 都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兜底,做到“定人”、“定户”、“定时间”,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档”。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项目建设单位:村民委员会 (二)建设背景:近几年,全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 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助推我区特色旅游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的大方向下,享有 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三)区位优势分析:村位于市东南部,距市区35公里,与山庄紧邻,其突出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空气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进行消夏游、生态游、乡村自驾游等旅游项目,打造新型盛夏避暑 休闲旅游模式。 (四)科学统筹规划,定准项目,画好蓝图。 项目总投资预计120万元,资金来源于国家、省级补助。项目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新修油渣道路260米,面积910平方米;新建餐饮房屋424平方米,用于农家乐餐饮项目;新建木屋2个、遮阳棚8个及购买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园林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安装木制栅栏、安置照明灯5盏及相关配套设施;购买餐桌餐椅、展示柜、冷柜 等配套设施。 (五)运营模式 1、采取公司+村集体+贫困户(包含一般户)的模式运行,所有的旅游项目都交由专业公司统一管理运营,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和谐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全力以赴扶持项目进行,沟通协调对农家乐的大力宣传,预计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10-15人,提高村村民就业率。 2、采取村集体自主经营的模式,部分收益用于反哺贫困户,其余 收益作为扶贫预备资金用于村扶贫事业。 (六)效益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