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纤维腺瘤病理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病理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病理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病理表现

*导读:乳腺纤维腺瘤的大体标本可见: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可活动,质地韧,表面光滑。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当……

乳腺纤维腺瘤的大体标本可见: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可活动,质地韧,表面光滑。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当其纤维成分较多时,瘤体切面呈灰白色,半透明,质地韧,富有弹性;当其上皮成分丰富时,切面呈淡粉红色,细颗粒状,甚至呈乳头状,往外翻出,质地偏软。

乳腺纤维腺瘤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相互的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

(1)管内型:间质内增生的纤维组织压迫腺管,使其伸长、弯曲及变形,严重者似乎间质成分侵入管腔内。腺管上皮受挤压而萎缩成扁平形。肿瘤内纤维组织较疏松,可呈粘液样。

(2)管周型:上皮成分与纤维成分混杂在一起,腺管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不受增生纤维组织的挤压。管腔有两层上皮细胞组成,内层为单层立方状或柱状上皮,外层为胞浆透亮的肌上皮。其上皮成分可有轻度增生。肿瘤内纤维组织增生,且围绕在腺管周围,可疏松或致密,甚至可有胶原变性。

(3)混合型:管内型和管周型的病理改变同时存在。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症即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 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特约专家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何菁(主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 目录 1疾病分类 2发病原因 3临床表现 4诊断鉴别 5疾病治疗

6疾病护理 1疾病分类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不具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的SS。后者是指发生于另一诊断明确的CTD,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SS。本指南主要叙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 2发病原因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关于该病免疫发病机制的一些认识:(1)SS有较强的免疫遗传因素; (2)炎性浸润主要是由T细胞驱动; (3)病毒感染能促发自身免疫性唾液腺炎; (4)产生相对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5)调节凋亡的基因影响了慢性淋巴细胞浸润。[2] 3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 pSS属全球性疾病,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20。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也见于儿童。 疾病症状 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多数会有局部表现

骨巨细胞瘤影像病例分析

骨巨细胞瘤病例分析 病史:患者xxxx,男性,44岁。因“左小腿疼痛10月余”入院。患者自诉于10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小腿疼痛,左侧小腿行走时疼痛,休息时缓解,无低热寒战,无其他关节疼痛,今年5月初在我院行左膝关节MRI检查示:左胫骨肿物,未予以特殊处理,今患者为进一步就、明确诊断诊治来我院门诊门诊拟“做胫骨骨肿瘤”收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正常,食欲正常。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体格检查:皮肤完整,无红肿,无破溃,局部无肿胀,无压痛,膝关节活动、感觉既、及末梢血运可,左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左“4”字征(-),内收(-),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无 入院后行DR检查,阅片: X线(影像号 xxxxxx):左胫骨上端可见一大小约4*3cm骨质密度减低区,呈磨玻璃样,未见骨膜反应;左胫骨上段内侧可见一骨性突起,基底部与骨干相连,背离关节生长,余左膝关节构成骨结构完整,未见骨质病变、骨折征象,关节间隙未见异常,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诊断:左胫骨上端骨质破坏,考虑骨肿瘤病变,性质待查;左胫骨上段骨骨瘤。 病理结果: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为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过渡类型(生长活跃),Ⅲ级为恶性。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一.临床表现:国内资料显示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之比为 1.2:1。好发年龄是20~40岁,占65%。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三处发病率占全部的60%~70%。主要症状是患处疼痛和压痛。骨皮质变薄时,触及有乒乓球感。肿瘤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后,皮肤可呈暗红色,表面静脉充盈曲张。 二.影像表现:骨巨细胞瘤从形态学上可分为以溶骨改变为主的溶骨型和以皂泡样变为主的皂泡型。有学者统计了在骨巨细胞瘤中生长迅速的为溶骨型,且恶变的趋势也明显。其可能的机制是溶骨型骨巨细胞瘤随级别的增高,其恶性变(肉瘤化) 的程度也增加,故生长速度加快。从病理学检查也证实了这点,也就是单核基质细胞逐渐增多,其明显异型性变化,且多核巨细胞渐小而少,核亦有明显异型性变化现象。另外当病变侵及骺板亦提示恶性变程度较高。X 线平片和CT 检查的重要性不逊于病理检查,因病理检查有时对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纤维性骨炎的鉴别会发生困难,而X 线平片和CT 检查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却有独到之处。 1.X线表现: X 线表现为偏心性生长在骨端,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内骨间隔纤细,构成皂泡状或网格状改变,破坏区和正常骨分界清晰,骨皮质薄,多完整,边缘呈波浪状,肿瘤向四周发展,横向扩张程度与纵向扩张程度相近似或略超过,最后整个骨端全破坏,但一般不侵犯及穿过关节面。一般无骨膜反应,亦无骨化和钙

干燥综合征

疾病名:干燥综合征 英文名:Sjogren syndrome 缩写:SS 别名: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exocrinopathy;干燥综合症;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斯约格伦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Gougerot-Houwe syndrome;Gougerot-Mikulicz-Sjogren syndrome;Sjogren's disease;Sjogren氏综合征;古-豪二氏综合征;古-米-斯三氏综合征;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Sjouml gren综合征;干燥性角结膜炎 ICD号:N16.4* 分类:肾内科 概述: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autoimmune exocrine gland disease)、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常与其他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图1)。早在1933年,瑞典眼科医生斯约格伦报道了19例干燥性角膜炎伴口干燥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并提出本病是一个系统性疾病。因此,在西方医学中称本病为Sj?gren综合征。其后,各国学者也相继报道了相同的病例。本综合征分两类:①口、眼干燥等表现单独存在时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 syndrome,PSS); ②口、眼干燥等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动脉炎、皮肌炎等风湿病并存时,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gten’s syndrome)。此处仅叙述PSS(简称SS)。

扁平苔藓临床表现

扁平苔藓临床表现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扁平苔藓临床表现》的内容,具体内容:说起扁平苔藓,我们肯定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那口腔扁平苔藓是什么病因?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是什么?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 知识吧。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1、白斑。有白色... 说起扁平苔藓,我们肯定都或多或少有些了解。那口腔扁平苔藓是什么病因?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是什么?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1、白斑。有白色或白垩色的斑块,粗糙稍硬,有时会有沟纹或者沟裂,病损一般不发生在单个或少数几个乳头,病理的检查对疾病鉴别有重要意义。 2、患者一般多无自觉的症状,常偶然发现。有些患者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有些患者会感黏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 3、还有水疱的发生,呈现粟粒状的症状出现,比较常见于软腭,有时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但是水疱容易破裂,但生长的也快。 4、丘疹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大小像针头似的,有些凸起,有时会见到伴白纹的颊粘膜和皮脂腺异位症,会相混淆,因为这二者可以同时存在。但是后者颜色为淡黄色颗粒,有时可以一块生长,也可以散在生长,一般都隐伏于粘膜下,但除了一些比较浅表的外。 口腔扁平苔藓原因是什么

1、内分泌因素 扁平苔藓病的女性患者一般较多,扁平苔藓的病因与妊娠、更年期以及一些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药物有关。患者雌二醇和睾酮的含量大多低于正常人。 2、精神神经因素 是常见的扁平苔藓原因。患者因环境、家庭、工作,个人生活等各种方面的原因,身心活动受影响,精神受到创伤,紧张、焦虑、忧郁等,使机体发生心理、病理和生化代谢等一系列的变化、产生失调和紊乱而导致疾病。 3、微量元素 近年来注意到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具有特异的生理功能及与扁平苔藓的 病因的关系。如缺锌的小鼠的粘膜会发生不完全的角化,棘层增厚,上皮可能会有不典型增生。 口腔扁平苔藓的5个治疗偏方 1、双地苔藓饮 功能主治:功能滋阴养血,疏风润燥。主治单纯型口腔扁平苔藓。 处方组成:生地、熟地、当归、白芍、女贞子、枸杞子、麦冬、白藓皮、黄芩、香附、怀牛膝、旱莲草,水煎服。 方以生地、熟地为君,当归、白芍、女贞子、枸杞子、麦冬为臣,重滋阴养血,祛风燥,补血虚;白藓皮、香附、旱莲草力佐,补肾阴,强筋骨,行气血;并用怀牛膝为使,引火归元,引血下行,引药入经。君臣佐使配伍精当,不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藓局部症状,且可调节阴阳,增强脏腑功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干燥综合症的诊断检查方法

干燥综合症的诊断检查方法 干燥综合征概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诊断本综合征的诊断要根据口、眼干燥的症状,以及泪腺、唾液腺的分泌检查,腮腺造影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来确定。 干燥综合症的鉴别诊断方法如下: 一、诊断 1.检验:血、尿、便常规,肾小管酸化功能试验,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冷球蛋白及肝肾功能测定,特别需查抗SS-A(Ro)和SS-B(La)抗体,该抗体阳性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胸部、受累关节X线片,脑CT及磁共振检查:必要时作肾脏及腹部B超检查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3.其他检查:唾液流率测定、腮腺造影、泪腺滤纸试验及角膜染色。必要时行口腔粘膜、淋巴结、肝肾活组织检查。 4. 诊断标准: (1)口干燥征诊断标准:至少有2个下列试验异常:①未刺激的唾液流率下降;②唇腺炎含有1个以上的灶性淋巴细胞浸润;③唾液腺同位素造影异常。 (2)干燥性角结膜炎诊断标准:①滤纸试验,5min内潮湿长度≤10mm;②泪膜破碎时间<10s;③角膜染色点>10个。 (3)抗SS-A(Ro)、SS-B(La)抗体阳性。有上述3项或2项并除外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淋巴瘤等病,可确定诊断。 二、鉴别诊断 要注意与引起腮腺肿胀的疾病鉴别: 1.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该病与SS的共同之处是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但通过检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临床表现不难鉴别,应注意60%的病人两病重叠。 2.类风湿关节炎:两病的共同特点是均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一种侵蚀性关节炎,与SS鉴别较易,但应注意有60%~7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与SS重叠。

口腔扁平苔藓的鉴别诊断和检查方法

口腔扁平苔藓的鉴别诊断和检查方法 一、口腔扁平苔藓的鉴别: 1、口腔赤斑病简称赤斑,口腔红斑。赤斑是一种红色口腔粘膜癌前损害,非常类似于癌前皮炎——博温病,二者在组织病理海陆空上的改变,也常难以区分。为免于在字面上混同于良性的炎症性红斑而称赤斑,以示二者在本质上的差异。 赤斑好发于“危险区域”:舌腹(缘)—口底、口角区颊粘膜与软腭复合体;中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赤斑初期的特征,是上皮萎缩与异常增生,临床上的突出表现为血红色的光亮似“无皮状”的圆或椭圆形斑块,界限非常清楚,触诊非常柔软,类似“天鹅绒”,损害微凹或平状;无明显疼痛或不适;损害如绿豆大小,逐渐向四周扩大。 这种表面鲜红光亮而无白色成分的类型称为均质型赤斑。反之,若赤斑中有白色颗粒,则称颗粒状赤斑。若又有颗粒并伴有较大的结节时,则称为颗粒—结节状赤斑。这种类型由于同时存在两种癌前损害:赤斑与白斑,因此,又可称为颗粒—结节状白斑(参阅白斑节)。 赤斑在缓慢扩展过程中,临床特征为柔性与血红色逐渐减退,界限不清,表面轻度隆起,触诊具坚韧感,表明赤斑已从萎缩与异常增生阶段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故有时亦称“增殖性红斑”或“红斑瘤”,应立即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初期赤斑的特征是上皮萎缩,故镜下所见为:角化层消失或难以辨认,乳头层上仅有2~3层棘细胞,而这几层棘细胞往往已显示核浆比改变,核深染等具有癌前性质的细胞畸变;又由于乳头层接近表面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故呈特异的血红色和柔软性。 2、粘膜炎是红色良性粘膜炎的统称,创伤、感染、药疹等多种原因都可在口腔任何部位引起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通常也称红斑。红斑呈暗红色,无特异的血红色,疼痛比较明显,病程短暂。对于疑似赤斑的局限性损害,可在损害下注射皮质类固醇如确炎舒松,每周2次,如2周内无消退迹象,应予以活体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上皮过度角化或萎缩。活动性底细胞退行性变,在上皮和结节可见胶状小体。真皮层可有以单核细胞为主浸润,淋巴细胞迁移进入上皮层,从而使上皮与结缔组织界线不清,浆细胞除在齿龈皮损活检中多数外,其他皮损活检均不占多数。有时,基底膜呈现玻璃样变性,PAS染色这种表现更为明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多数免疫球蛋白沉积于胶样体,少数沉积于细胞表面。基底膜区可见纤维素沉积物,真皮层以CD4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上皮间和基底区以CD8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上皮朗格汉斯细胞数正常,但更呈多形性且表达HLAⅡ类抗原。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 腺病有何不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 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经验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经 验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经验,希望跟我一样患有这个病的朋友们,也可以早点治好。 我是15年3月份左右患了这个病,当时口腔里出现的是白色溃疡,有三四个吧,当时以为是口腔溃疡,很疼。在网上找了很多偏方试用后有点效果,好了。后来没多久,口腔又开始长了新的东西,不疼,但是那种粗糙感很不舒服,特别是张开嘴巴有拉扯感,长得特别快,满嘴都是白色条纹状白苔。 去了镇上的医院检查,一个女医生说我这个病,是肠胃引起的,打了半个月左右的点滴,当时手上好多小小的针孔,病又不好,经常在夜里哭。我当时觉得我必须要去大医院检查,去了人民医院口腔科挂号,一个男医生说我这个病,必须要做活检,就是从嘴巴里切上一小块肉去做病理分析,约了第二天上午往嘴巴里打麻醉切掉了一小块肉,(口腔里现在还有这个伤疤),医生说他们医院没办法做这个检查的,是送去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一星期才有结果。后来拿到检查报告的分析结果是:符合口腔扁平苔癣腐烂型。 天呐,当时看到这个病名,我非常震惊,怎么嘴巴里还有这样的病这个世界的疾病,真是无奇不有啊,特别是医生说这个病啊,目前为止,治不好,只能控制。我当时一听,我这是要完的节奏感觉就像是得了某种癌症一样,控制这两个字意义是什么到底是几个意思医生都没长过这个病,控制个屁啊,我当时一边哭一边想,我还没有嫁人,还没有生育,我才23岁,多好的年龄啊,但是我已经被这个疾病折磨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以来,我脸色苍白,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后来我外公外婆知道这个事情后,叫我回乡下找老中医,前后找了三四个吧,都是开一些粉末涂抹嘴巴,还煲一些药材水喝,喝来喝去,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整个嘴巴有些硬,感觉嘴巴里好重。当时自暴自废,有种不想活了,为了这点病,我尝试了多少药物啊,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纤维腺病有何不同 1、发病年龄不同: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18~25岁青年女性,以生育期女性多见。 乳腺纤维腺病以35~40岁为好发年龄。 2、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一般与性激素水平失衡、乳腺局部组织对雌激素过度敏感、饮食因素以及遗传倾向有关,且多为单侧,少数患者亦可双侧乳腺内同时或先后发生,肿瘤范围较小。肿瘤一般直径在1~3c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质地韧实,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无其他特殊不适。 乳腺纤维腺病发病原因与卵巢机能失调有关。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个大小不等、圆形较硬的肿块,可推动,病变范围较广。病人常感乳房胀痛,有时疼痛难忍,月经期前更甚,或常触及乳腺内有肿块,压痛,肿块质地较软或稍硬。有时可有乳头溢液,可为浆液性,黄色,少数带血性,常需乳管镜检查以确定溢液确切部位及乳腺切除范围。 3、病理及病理生理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表面常有完整的薄层纤维包膜。在光镜下,可根据其纤维和上皮成分的生长程度及其相互结构关系,分为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纤维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小叶腺泡、末梢导管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其病变通常

局限于乳腺的某个或某几个区段内,范围较乳腺纤维腺瘤广,程度亦较乳腺纤维腺瘤重。 4、治疗方式不同: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因其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清楚,故一般行乳腺肿块切除即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乳腺纤维腺病的治疗是手术与药物兼顾的综合性治疗。手术目的是将疑有恶性病变的局部病灶行乳腺某区段或某几个区段切除,且通常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创伤较大,并需做多处病理检查。术后出现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还应服用相关药物行内分泌治疗,且需经常复查和体检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预后不同:乳腺纤维腺瘤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癌变几率较低,手术切除后有复发、再发可能性,但其发生率较低。乳腺纤维腺病患者手术后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正常人群高。因此,术后需服用相关药物治疗;还应定期到医院做乳房检查。

偏方妙方治扁平苔癣

偏方妙方治扁平苔癣 疾病解析:扁平苔癣 方一加味逍遥散 药物组成柴胡6g 苍术6g 白芍6g 白术6g 黄芩6g 牛膝6g 丹参6g 夜交藤l0g 茯苓l0g 当归10g 薏米l0g 生地10g 栀子3g 炙甘草3g 薄荷3g 龙胆草3g 制剂用法上药加水煎至300ml,1日分2次温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口腔扁平苔癣,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型。症见口腔粘膜白色网状或斑块状病变,可伴有糜烂,自觉灼痛或刺激性疼痛,情绪波动,失眠多梦,纳呆,胁下胀满。 病案举隅王某,女,54岁。诉口腔双颊粘膜白色斑块5年,经常糜烂、疼痛,尤以进辛辣食物时为甚,口干发麻。有精神创伤史,常有情绪波动不安、紧张易怒、失眠多梦、纳呆、两胁发胀。诊见两侧颊粘膜浅层糜烂,有白色网状损害,周围充血明显,舌质暗,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肝功能、免疫球蛋白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口腔粘膜扁平苔癣,证属肝气郁结,肝脾不和,湿热上泛,气血失和。给上方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另服维生素类药物。3周后复查,口腔粘膜损害消失,后经1年零2个月观察,未见复发。 评按本证型口腔扁平苔癣与精神因素有关。精神损伤或思虑过度、情志郁结、肝气内郁、脾虚则湿从内生,经络阻滞,气血失和,化火上炎,致使粘膜充血,如热盛湿重,则发生糜烂损害。本方是以逍遥散加味而成,重在舒肝解郁,健脾去湿,活血去瘀。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肝柔肝活血,白术、茯苓健脾去湿,薄荷助柴胡疏肝解表,炙甘草益气补中,并缓肝之急。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为调和肝脾之名方。加龙胆草、黄芩清热燥湿、泻肝火,牛膝活血去瘀、补肝肾,夜交藤养心安神,苍术、薏米化湿健脾,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全方能改善机体内平衡,调整气机,并使口腔局部血循得以改善,促进上皮的修复,改善上皮角化情况,使白色损害消退。治疗本证型时,应多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舒畅的心情,对药物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方二加味通幽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30g 熟地黄15g 石斛15g 丹皮15g 当归20g 赤芍20g 桃仁20g 红花9g 牛膝9g 甘草6g 制剂用法上药加水煎至300ml,每日1剂,分2次温服。随证加减: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双颊灼痛,月经不调,肝气郁滞者,加郁金、川芎、丹参柔肝理气;头晕耳鸣,睡眠不安,多梦易醒,易疲劳者,加枸杞、女贞子、酸枣仁、旱莲草补肾益肝;口干舌燥,双颊紧缩,重用生地、石斛,加天花粉、天麦冬;局部充血、糜烂、溃疡者,重用桃仁、红花。

舍格伦综合征诊断

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及依据 干燥综合征缺乏特异的症状或体征,唇腺活检可以作为口干燥症中最特异的诊断标准。此外,还可运用定量组织免疫学(quantitativeimmunohistology),检测唇腺标本中是否有包含I必浆细胞的减少以及包含馆G和Igm浆细胞的增多。与唇腺活检计数淋巴细胞浸润灶相比,这项检查更为敏感和特异。 一、诊断 本病最常见于中年女性,大多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口干燥症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许多患者早期就出现明确的口和/或眼干症状,但也有少数患者早期仅表现疲劳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漏诊或误诊。内脏病变程度轻且不特异。病程中,可能依次出现浅表外分泌腺肿大,内脏淋巴浸润,乃至淋巴瘤,亦可只有其中一种或两种改变。通常从第一个症状的出现到最后确诊干燥综合征需要8--10年的时间。国外学者在调查了132例希腊干燥综合征患者后做出了统计(表50-3)。 正因为干燥综合征缺乏特异的症状或体征,所以目前国际上有多个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尚未得到统一,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哥本哈根(Copenhagen)标准(1976一197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应同时具备以下两条要求,并排除任何已分类结缔组织病的存在: I.口干症:应同时具备至少以下两条:

A.唾液流量测定为阳性结果, B.唇腺活检为阳性结果, C.腮腺闪烁扫描和放射性核素测定为阳性结果。 II眼干症:应同时具备至少以下两条: A. Schirmer试验阳性; B.泪膜破碎时间测定阳性; C.角膜染色试验阳性。 (二)圣地亚哥【Sandiago)诊断标准(1986) I.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同时具备以下三条,并排除II中涉及的所有疾病。 A.具有眼干症的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以下两条: a) Schirmer试验阳性; b)角膜染色试验阳性。 B具有口干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以下两条: a)唾液流量测定为阳性结果; b)唇腺活检为阳性结果,四个小叶平均计算,淋巴细胞浸润灶应大于或等于2,每一个灶应等于或大于50个淋巴细胞聚集。 C.血清学的自身免疫证据:具备以下三条中任意一条: a)类风湿因子滴度大于1 320; b)抗核抗体滴度大于1 320; c)存在抗SSA和抗SSB抗体。 II.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A.具备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也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或者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扁平苔藓

一般扁平苔藓主要表现在:口腔,其次是皮肤,较少表现在生殖器,鼻腔等其他粘膜区很少。 扁平苔藓(1ichenplanus)是一种皮肤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口腔粘膜常见病之一。可单独发生于口腔粘膜或皮肤,也可二者同时并发。—般认为在口腔粘膜病中,除复发性口腔溃疡外,以扁平苔藓最常见。全国“白斑”“扁平苔藓”两病小组1979年统计资料记载,全国共调查134 492人,扁平苔藓患者占0.51%。一般认为口腔扁平苔藓患病率为0.02%-0.22%。 关于口腔扁平苔藓与皮肤扁平苔藓发病比例关系,报道很不一致,口腔与皮肤扁平苔藓同时罹患虽缺少确切统计,但一般比例很低,在10%以下。 口腔扁平苔藓男女均可发病,多数统计资料表明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不限。从十几岁儿童到六七十岁老人均可发病。但多发于中年。以30一50岁占比例最大。 生殖器扁平苔癣多发于婚后中青年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本病多呈慢性迁延反复波动过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以上。亦可间歇发作,并有较长缓解期。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扁平苔藓病癌变率呈上升趋势。 【病因】 病因归结如下: (一)感染因素自6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本病与微生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Thyreason 等在病损上皮细胞内发现类似病毒的核内小体,曾认为是致病病毒,但电镜观察,表明这种核内小体是病损区细胞核膜的横切面,系上皮细胞内非特异性结构,并非病毒颗粒。有的学者电镜观察上皮深层有细胞样结构,因此认为系细菌侵入粘膜上皮而发病,但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所否定,因只见于糜烂型扁平苔藓破损的上皮内,而在非糜烂型只在上皮表面发现细菌,所以认为不是扁平苔藓的致病细菌。 (二)精神神经因素患者因环境、家庭、工作,个人生活等各方面原因,身心活动受影响,精神受到创伤,紧张、焦虑、忧郁等,使机体发生心理、病理、生化代谢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失调紊乱而致病。 (三)内分泌因素本病女性患者较多,病情波动与妊娠、更年期以及一些影响内分泌功能的有关。患者雌二醇,睾酮含量多低于正常人。 (四)微量元素近年来注意到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具有特异的生理功能及与本病的关系。如缺锌小鼠的粘膜可发生不完全角化,棘层增厚,上皮可有不典型增生。但扁平苔藓患者血清锌多正常,补锌治疗也未取得明显效果,故有人认为扁平苔藓不全角化为非本质的继发性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年,卷(期):2010,14(11) 被引用次数:8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2)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银屑病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9)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反应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0)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1)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 6.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成人斯蒂尔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7) 7.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大动脉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2) 8.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结节性多动脉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3) 9.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 10.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韦格纳肉芽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3) 引证文献(14条) 1.杨云娇.张奉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IgG亚类特点及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3(8) 2.张艳.黄捷晖.赵新国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部淀粉样变一例[期刊论文]-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12) 3.戴林.王建新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研究[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7) 4.谢向良.史恒星.柯丽萍.王进.余敏.裴必伟解毒化瘀法合西药治疗干燥综合征51例[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3) 5.黄丹妮.林玲.陈小青.吴春林.施宏莹干燥综合征患者58例唇腺IgG4的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期刊论文]-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2(12) 6.章懿婷.陈志伟.武剑.曾克勤白芍总苷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期刊论文]-世界中医药 2012(2) 7.王北.马丛.王玉明.张秦.谢幼红.陈爱萍.邵培培.路素言.霍晓萌益气生津散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 2012(4) 8.闻慧某地区眼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 9.王静.冯国栋.吴中亮.赵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脊髓病变误诊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期刊论文]-临床误诊误治2013(4) 10.朱育苹不典型干燥综合征的误诊分析[期刊论文]-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7) 11.任毅.王彦.刘云峰.杨静低钾血症首诊的干燥综合征致Ⅰ型肾小管酸中毒1例[期刊论文]-当代医学 2013(35) 12.胡志德.刘晓斐.丁春梅.胡成进免疫印迹法检测抗α-胞衬蛋白抗体诊断舍格伦综合征的meta分析[期刊论文]-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2(3) 13.刘健.万磊.刘磊.冯云霞.程园园.黄传兵.汪元440例风湿病患者生活质量SF-36积分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2(3) 14.杨艳英.王宏智.丁瑜干燥综合征合并慢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分析[期刊论文]-胃肠病学 2013(3)

乳腺纤维腺瘤病程

2016.10.31. 09:16 患者唐文玉,女,26岁,因“发现右侧乳房包块2+月”于2016年10月31日09:11入院,其病史特点如下: 1.患者唐文玉,女,26岁,病程较长,发病较缓。 2.现病史:入院前2+月,患者偶然扪及右乳腺肿块,不伴有疼痛,可以在乳房内活动,约“蚕豆”大小,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陷,无乳头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无乳房疼痛。于绵阳市肿瘤医院彩超提示:右乳实性结节,未予特殊处理;今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乳腺科门诊,复查乳腺彩超提示:1.右侧乳腺弱回声(考虑纤维腺瘤),BI-RADS 3类2.左侧乳腺弱回声结节BI-RADS 3类;以“双乳多发性纤维腺瘤”收入院手术治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状况良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3.既往史:5年前于我院行“左侧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余未问及特殊病史。 4.查体:T: ℃,P: 次/分,R: 次/分,BP: / mmHg,发育正常,意识清楚,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水肿,无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右侧乳房12点据乳头约2cm处扪及肿块约2×1cm,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肾区无叩痛。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水肿,无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 5.辅查:我院门诊彩超示(2016-10-30):1.右侧乳腺弱回声(考虑纤维腺瘤),BI-RADS 3类2.左侧乳腺弱回声结节BI-RADS 3类。 综上所述,考虑入院诊断为:双乳多发性纤维腺瘤。 诊断依据:1、患者青年女性,以双侧乳房多发包块结节为主要表现,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陷,无乳头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2、查体: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水肿,无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右侧乳房12点据乳头约2cm处扪及肿块约2×1cm,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3、辅助检查:乳腺彩超 1.右侧乳腺弱回声(考虑纤维腺瘤),BI-RADS 3类2.左侧乳腺弱回声结节BI-RADS 3类;故考虑诊断。 鉴别诊断:乳腺癌依据:本病多为乳房单发包块为主要表现,伴有乳房变性,如桔皮样水肿、酒窝征、乳头无内陷固定等表现,查体包块固定,边界不清等表现,故不考虑;可术后行病理检查鉴别。1.乳腺脓肿乳房处疼痛明显,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可扪及波动感,彩超可鉴别;2.乳腺癌患者年龄小,体重无明显下降,双侧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乳房处皮肤无桔皮样改变,需术后病检支持。 诊疗计划:普外科2级护理,普食,完善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术前检查,择期手术治疗。 医师签名: 李建2016.11.01. 08:25 刘林波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刘林波主治医师查房指出:患者青年女性,以发现右侧乳房包块为主要表现,不伴有疼痛,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陷,无乳头内陷固定,无乳头溢血溢液,无乳房疼痛,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紧,无心慌、心悸等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未见确切异常,右侧乳房12点据乳头约2cm处扪及肿块约2×1cm,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右侧乳房9-10点据乳头约1cm处扪及两个约1.5×1cm结节,质地略硬,边界清楚,可以在乳房内推动,无压痛。左侧乳房未查见确切异常,辅助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目前考虑诊断:双乳多发性纤维腺瘤诊断依据:患者青年女性,以双侧乳房多发包块结节为主要表现,不伴有皮肤水肿与凹

-舍格伦综合征的表现有什么

?舍格伦综合征的表现有什么 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人们不了解的,这些疾病患有的病因有很多,有很多都是遗传造成,因此在治疗上,也是比较复杂,患有一些难治疗疾病后,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而且在饮食上也要合理安排,这样对疾病改善才会很有帮助,舍格伦综合征是就是这样的疾病,这类疾病严重对患者身体损害较大。 舍格伦综合征表现: 1.局部表现 (1)口干燥症因唾液腺病变,使唾液黏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见症状:①多数患者诉有口干,严重者因口腔黏膜、牙齿和舌发黏,以致在讲话时需频频饮水,进固体食物时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②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出现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③成人腮腺炎,50患者表现有间歇性交替性腮腺肿痛,累及单侧或双侧。大部分在10天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有时持续性肿大。少数有颌下腺肿大,舌下腺肿大较少。④舌部表现为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⑤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 (2)干燥性角结膜炎此因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而出现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痛哭无泪。部分患

者有眼睑缘反复化脓性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等。 (3)其他浅表部位如鼻、硬腭、气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黏膜、阴道黏膜的外分泌腺体均可受累,使其分泌较少而出现相应症状。 2.系统表现 除口、眼干燥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约有2/3患者出现系统损害。 (1)皮肤可出现过敏性紫癜样皮疹,多见于下肢,为米粒大小边界清楚的红丘疹,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每批持续时间约为10天,可自行消退而遗有褐色色素沉着。 (2)关节关节痛较为常见,多不出现关节结构的破坏。 (3)肾约半数患者有肾损害,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小部分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肾功能不全。 (4)肺大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轻度受累者出现干咳,重者出现气短。肺部的主要病理为间质性病变,另有小部分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有肺纤维化及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预后不佳。 (5)消化系统可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有肝脏损害。 (6)神经少数累及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 (7)血液系统本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或(和)血小

扁平苔藓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扁平苔藓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导语:扁平苔藓听起来是藓,但是实则不是藓,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分为网状型浸润型和萎缩型三种。口腔扁平苔藓是比较常见的,多见于 扁平苔藓听起来是藓,但是实则不是藓,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分为网状型浸润型和萎缩型三种。口腔扁平苔藓是比较常见的,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但最近研究表明该病会癌变,其癌变率为百分之一点七五,病因现在还是不太清楚的,医学界普遍认为和精神压力免疫功能低下有关。现在就来介绍一下扁平苔藓的病理变化。 在黏膜的白色条纹处,上皮为不全角化层,在黏膜发红部位,则上皮表层无角化,且结缔组织内血管可有扩张充血,一般棘层增生较多,也有少数棘层萎缩。上皮钉突显示不规则延长。少数上皮钉突下端变尖呈锯齿状。基底细胞层液化、变性,因此,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基底细胞液化明显者可形成上皮下疱。黏膜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其浸润范围一般不达到黏膜下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研究证实这些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在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固有层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胶样小体或称小体,其直径平均为10μm左右,为均质性嗜酸性,PAS染色阳性呈玫瑰红色。这种小体可能是细胞凋亡的一种产物。 电镜观察可见基底细胞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肿胀,胞浆内出现空泡,严重者空泡多而大,结构消失。基底细胞和基膜间半桥粒数量减少,可见基膜增殖、断裂和脱位。在上皮内可见白细胞,且有变性现象。 长期以来认为口腔扁平苔鲜是一种良性病变。近年来有关其癌变的报告渐多,且众说纷纭:一种认为是癌前病变;另一种认为是癌前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可引起腺体分泌减少,出现眼、口干燥症状。腺体外系统(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神经、肌肉、关节等)亦可受累。因此,临床表现多样化。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SS可单独存在,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时,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econdary sjogren’s syndr ome)。 pSS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仅次于RA。有人报告,人群患病率为0.4 %~0.7 %。北京协和医院调查,我国pSS的发病率为0.3 %。本病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老年人中,pSS的发病率可达3 %~4 %。中年女性多发,女性患者约占pSS患者的90 %,男女患病比为1∶19。平均发病年龄为40±5岁。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不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pSS有家族聚集倾向,曾有母女、姐妹同时患病的报道。HLA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提示,HLA-B8、DR3与SS 相关;但不同种族的SS与不同的HLA相关。北京学者发现,我国该病患者HLA-DR3、DR52、DR2基因频率明显增加,与发病呈正相关;而HLA-DR5、DR9基因频率则明显降低,与发病呈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抗SSA 抗体和抗SSB抗体与HLA-DR52有明显相关性。 2.病毒感染 (1)EB病毒近来发现,SS患者的唾液腺和泪腺中有EB病毒的早期抗原和DNA。有人在SS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发现有EB病毒的包囊和核小体,表明SS患者体内EB病毒处于活跃复制状态。但亦有人持反对态度,其依据是正常人唾液腺中也可测到EB病毒的DNA。 (2)HCV 携带HCV的转基因小鼠的外分泌腺可出现类似SS的病理改变,即小涎腺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故认为SS可能与HCV感染有关。 (3)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HIV的感染者,可出现口干、腮腺肿大等SS样症状。因而推测,SS发病可能与一些逆转录病毒的感染有关。 3.自身抗原 ①SSA、SSB属自身成分,细胞凋亡时,其决定簇被暴露,可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 ②fodrin蛋白,也可在细胞凋亡时出现; ③腺上皮细胞异常。 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如何?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改变,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及功能异常,造成SS患者组织炎症性及破坏性病变。 (1)体液免疫异常多数患者有高球蛋白血症,其中以γ球蛋白增高最为显著。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可增加,以IgG增高最多见。患者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如ANA、RF、抗唾液腺上皮细胞抗体、抗腮腺导管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SSA及抗SSB抗体等。80 % SS患者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以上结果均证明,SS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异常,有B细胞多克隆及寡克隆活化,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从而形成免疫炎症性损伤。 (2)细胞免疫异常 SS受累腺体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用单克隆抗体研究发现,浸润的淋巴细胞中大部分为T细胞(B细胞仅占浸润细胞的20 %),尤其是Th细胞,Th / Ts之比为3∶1。在Th细胞中,又以Th1细胞为主,Th2细胞活性降低,T抑制细胞功能亦下降。以上结果提示,T细胞在SS发病中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