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高中语文师说优质课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高中语文师说优质课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高中语文师说优质课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高中语文师说优质课精品说课稿

师说说课稿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新课标》: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开门见山,观点明确;论证结构严谨;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

从板块安排来看,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求学之道”,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必要性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学情分析

一是要了解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等(即

学生的学历和学情)。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

高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虽然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他们积累的知识有多少之分,学习方法也有差异。

再者,初中生的议论文相对写得比较稚嫩,而高中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其中就表现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及其主张,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等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

2.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了解作者关于从师的理论。

六、学法指导

1.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2.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3.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4.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这几种方法操作性强,有助于学生后期的自主性学习)

七、教学手段

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问题探讨法

八、教学过程

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课文,初步整理文中重要字词。

(这是学生后期学习的基础,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一、导入新课:

读梁衡的《读韩愈》,了解其伟大人格及推崇儒学,力排佛老的主张。

(将韩愈放在一个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了解韩愈的不同凡响之处——见解、个性)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1、韩愈(768一824年):

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孔孟之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六朝以来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其中有许多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的作品,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取得了较高成就。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另外,还可从虚的角度理解“八代”,即很长时间。“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一个“衰”字,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从骈文的发展看,这一描述虽不乏主观色彩,但还

是很准确的。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常识,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

三、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四、诵读、串讲课文

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

(高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从培养学习习惯和夯实基础的角度讲,宜慢不宜快。中间继续教给学生看注释和查字典的方法与要点,如找重点,会迁移等。)

五、研读课文。

1、找出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并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内容。

观点内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