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选汇总120题及答案

2020年度最新《新课程改革》多项选择参考答案

(汇总120题)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

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8.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9.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10.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11.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12.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1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1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15.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6.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7.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ABD)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8.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19.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A..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20.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21.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多项选择(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

22、____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研究性

C、选择性

D、均衡性

23、“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

A、关注每一位学生,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不能满足于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D、当学科知识的增长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发生矛盾时,教师应当调整方法以保证学生个性的顺利发展。

24、就教学关系问题,新课程强调帮助和引导,引导是教的本质,引导的特点是:

()

A、含而不露

B、指而不明

C、开而不达

D、引而不发

25、现代学习方式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多维度、多层次

2017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A A.4学分 B.6学分 C.10学分 D.12学分 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A A.分子与细胞 B.稳态与调节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D A.稳态与调节 B.生物与环境 C.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必修课程共有3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 5.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D A. 模块1:分子与细胞 B. 模块2:遗传与进化 C. 模块3:生物与环境 D. 系列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6.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C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1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7.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B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8.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A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说出细胞由C、H、O、N、P、S等元素组成 C.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概述核算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于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9.在新课标《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同一层级的是 C A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B.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C.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D.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10.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生物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 A 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生物校本课程 B. 高中毕业不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修 C.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 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定向越野理论考试试题库

定向理论考试试题库 第一部分一、定向知识测试(单选题,每题10分。) 第一题在地图中,用什么颜色表示可通行的树林区域,可跑的平缓荒原等(A )。 A 、浅黄色或白色 B 、褐色 C 、黄色 D 、棕色 第二题我们在沿定向路线行进时,要经常检查指北针,保证( C )。 A 、指北针北端与目标点方向一致 B 、指北针北端与地图磁北方向相反 C 、指北针北端与地图磁北方向平行或重叠 D 、指北针北端与行进方向一致 第三题某定向运动员拿着标定好的地图沿一条路前进,突然那条路向左捌弯90度,运动员也转弯90度,为了确保地图标定好,地图应(A )。 A 、向右转90度 B 、向右转180度 C 、向左转90度 D 、向左转180度 第四题指北针是读图的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将指北针的边缘作为前进的方向线,奔跑时一定要随时(B ),同时将拇指指北针的前端直角点不断移向站立点。 A 、看四周地物 B 、标定地图方位 C 、看图 D 、看指北针 第五题下列不是定向运动选手必备工具的是( D )。 A 、指北针 B 、地图 C 、磁卡 D 、手表 第六题冲沟一般是被流水冲刷而成,主要分布在(B )。 A 、山背 B 、山谷 C 、鞍部 D 、台地 第七题以下对等高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在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实地高度相等。

B 、在同一幅地图中,有等高线的区域比无等高线的区域地势要高 C 、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山势陡峭。 D 、在同幅地图中,成组等高线的闭合曲线圈内部的等高线比外部显示的地。第八题定向途中的基本技能是( B )。 A 、随时把握住运动方向和明确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 B 、随时用指北针标定地图 C 、具有良好的体能 D 、快速奔跑能力 第九题不属于定向运动中确定站立点的方法是( C )。 A 、直线相交法 B 、定点攻击法 C 、截线法 D 、北对北给地图定向法 第十题概略定向中不要求的是( A )。 A 、超前读图和概括地形 B 、运动中读图 C 、步行 D 、简化地图 二、定向知识测试(单选题,每题10分。) 第一题定向运动最早起源于( A )。 A 、瑞典 B 、芬兰 C 、挪威 D 、丹麦 第二题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5000,图上长2cm,相应实地的水平距离为( D )。 A 、50米 B 、500米 C 、10米 D 、100米 第三题在一幅彩色地图中,用黄色表示( A )。 A 、空旷荒原,杂草地域,表示可以通行 B 、可通行的树林区域,可跑的平缓荒原,表示可跑 C 、地物的水系 D 、人工地物或天然地物 第四题地物指分布在地面上自然形成和人工建造的固定物体,它们在地图上显示可分为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不依比例尺的符号。以下属于不依比例尺的表示是( A )。

2014版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 论测试题及答案

2014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理论测 试题 学校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 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 型、问答型、学导型、 型、 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 括 、 、 、 四部分。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教师应注意 评价和 评价相结合, 评价和 评价相结合。 5、 学习、 学习、 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学习和 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 思维、 思 维、 思维和 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 、 和 。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 、 、 和 四个方面。

11、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 及: 、 、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 的 ,激励 和改进教师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 A、体验式探究 B、引导式探究 C、自主式探究 D、结果式探究 4、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 )、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式 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选项中不是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是( )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7、(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8、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 A、“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是( )。

定向越野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选择题: 1.定向运动起源于 A a)北欧地区 b)北美地区 c)南美地区 d)亚洲地区 1. 那一年中国成为国际定联成员国B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1. 定向运动被接纳为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项目为那一年D a)1998 年 b)1946 年 c)2001 年 d)1978 年 1. 以下哪个不是定向越野的特点B a)年龄限制小 b)场地面积很大 c)场地要求不高 d)参与性强 1. Trail Orienteering 指的是哪一种定向运动B a)滑雪定向 b)轮椅定向 c)山地车定向 d)徒步定向 1.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北欧定向理事会创始国D a)瑞典 b)芬兰 c)挪威 d)捷克 1. 定向竞赛的个人赛不包括下面哪一种D a)接力赛 b)速度赛 c)准距离赛 d)积分赛 8. 下面哪个是香港野外定向会的英文缩写( Hong Kong Orienteering Club)A a) HKOC b) OAHK c) OAOC d) COHK9. 在我国,定向运动被列为正式比赛 项目是在 C a) 03 年全国体育大会b) 03 年大学生运动会c) 02 年全国体育大会d) 02 年大学生运动会 1. 下列关于定向越野说法错误的是D a)场地要求不高 ,趣味性强。 b)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比赛。

c)其本质特点是一项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运动。 d)它要求个人单独完成比赛。 1. 在比赛中,检查点间最合适的距离应设计在米之间。B a)200—500 b)500—1000 c)1000 —1500 d)1500—2000 1. 对 IOF 认可的定向运动项目进行分类,下列哪项不是按比赛成绩计算方法分的D a)单程赛 b)多程赛 c)资格赛 d)接力赛 e) 个人赛由运动员独立完成竞赛,不包括C f)速度赛 g)短距离赛 h)长距离赛 i)准距离赛 1. 竞赛女子分组中出现错误的年龄段是C a)儿童组: 8 岁 ----11 岁 b)青年组: 16 岁----18 岁 c)成年组: 19 岁 ----40 岁 d)老年组: 51 岁以上(含 51) 1. 下列哪项不属于按定向运动比赛性质进行的分类C a)个人赛 b)接力赛 c)单程赛 d)团体赛 1. 竞赛分组时,M 成—A 表示什么意思B a)女子成年组最难 b)男子成年组最难 c)女子成年组最易 d)男子成年组最易 1. 女子成年组竞赛距离的最大距离是D a) 4 公里 b) 5 公里 c)10 公里 d)12 公里 1. 地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分向,树木通常 朝 ( )的一侧枝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 滑,向 ( )的一侧则相反。同时,朝北一侧的树干上可能生有青 苔。D a) 东西 b) 西东 c) 北南 d) 南北 1. 下列哪个不是电子打卡计时系统的组成??? D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1 A C 2 A B C D 3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

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 A B C D 6 (b1雄蝇中有1/8 A B.F1 C D 题为选考 29.(10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30.(9分) 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完整版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 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1版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 )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 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 )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 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 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 )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 A、生物教学大纲 B、生物课程标准 C、生物考试说明 D、生物教辅资料 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 ) A、学校教学设备 B、学校图书馆 C、学生的生活经验 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0、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 A.了解水平 B. 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 领悟(内化)水平 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 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为主 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的一门 科学。 3、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和。 4、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 个主题。 5、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教师应注意 评价和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 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

定向越野理论试题库参考答案

定向越野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在定向地图中,用什么颜色表示可通行的树林区域,可跑的平缓荒原等()。 A、浅黄色或白色 B、褐色 C、黄色 D、棕色 2、在定向地图中,用什么颜色表示开阔地、田野、牧场或空旷区( ). A、浅黄色或白色 B、褐色 C、黄色 D、棕色 3、在定向地图中,用什么颜色表示小路、小径( ). A、黑色 B、褐色 C、黄色 D、棕色 4、在定向地图中,用什么颜色表示私宅区域或禁入( ). A、黑色 B、褐色 C、黄绿色 D、棕色 5、某定向运动员拿着标定好的地图沿一条路前进,突然那条路向左拐弯90度,运动员也转弯90度,为了确保地图标定好,地图应()。 A、向右转90度 B、向右转180度 C、向左转90度 D、向左转180度 6、某定向运动员拿着标定好的地图沿一条路前进,突然那条路向右拐弯90度,运动员也转弯90度,为了确保地图标定好,地图应()。 A、向右转90度 B、向右转180度 C、向左转90度 D、向左转180度 7、定向运动最早起源于()。 A、瑞典 B、芬兰 C、挪威 D、丹麦 8、我们在沿定向路线行进时,要经常检查指北针,保证()。 A、指北针北端与目标点方向一致 B、指北针北端与地图磁北方向相反 C、指北针北端与地图磁北方向平行或重叠 D、指北针北端与行进方向一致 9、冲沟一般是被流水冲刷而成,主要分布在()。 A、山背 B、山谷 C、鞍部 D、台地 10、为保证竞赛的公平性,举行过定向运动竞赛的区域,在短期内不得再次选择为竞赛区域,规则规定在()年内不得用于全国性竞赛。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1、在校园,公园定向赛中,检查点旗一般悬挂在离地面高度()厘米。 A、50~90 B、60~80 C、50~60 D、40~80 12、以下用来判定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 A、等高线条数的多少 B、等高线的疏密 C、等高线分布情况 D、等高线疏密排列 13、下列中,表示地物的是()。

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

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2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 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为主 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和的一 门科学。 3、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和。 4、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三个方面,生物课程标准选取了10个主题。 5、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 教师应注意评价和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 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方面进行评价。 6、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和。、、 7、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诚实、合作和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 )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 2、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A、教学方法B、教学手段C、教学目标D、教学方式 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 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 )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下面对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其表述应使用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行为动词 C、教学目标应说明行为条件 D、教学目标应明确表现程度 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 ) A、学校教学设备 B、学校图书馆 C、学生的生活经验 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新课标i卷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生物试卷有答案

2019年高考新课标卷1 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宣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 ,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定向越野理论试题库参考答案

定向越野理论试题库参考答案 浏览次数:83日期:2010-12-24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A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D 14、D 15、A 16、C 17、D 18、 C 19、A 20、A 21、 D 22、C 23、A 24、B 25、A 26、C 27、B 28、D 29、B 30、C 31、D 32、A 33、B 34、A 35、C 36、A 37、B 38、B 39、A 40、C 41、A 42、B 43、A 44、C 45、B 46、C 47、B 48、B 49、C 50、 C 51、A B C D 52、ABCDEFG 53、C 54、A 55、B 56、C 57、A 58、B 59、B 60、A 二、填空题 1、起点检查点中心终点 2、读图 3、越高越陡越平缓 4、棕色蓝色。 5、黑色\棕色黑色 6、图例 7、指北针检查点选择路线寻找目标 8、高低起伏等高线 9、直接越野选择道路提前绕行 10、地物地貌比例尺图例磁北方向线 11、分类颜色 12、简缩景公路图 13、有机玻璃可透视地图 14、标定地图实地方位磁北方向 15、图上方位 16、拇指拇指拇指拇指 17、日间夜间徒步借助交通工具 18、转动身体北端 19、地貌、岩石与石块、水系与淤泥地、植被、人工地物 20、日光 21、0.6mm 22、0.5mm 23、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24、山地、平地、凹地、谷地 25、高低 26、陡缓 27、标定地图的方向、测量目标的方位角 28、取舍、概括、夸大、移位 29、不应让运动员观察到赛区的全貌 30、中段 31、读图 32、黑色、灰色蓝色网点和线条 33、黄色 34、个人赛,接力赛,团体赛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以下四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用于酿酒、蒸馒头、做面包等发酵食品的制作 B.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①可以进行分裂生殖 C.①正在进行分裂生殖,③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D.①和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营寄生生活 2 . 下列食品中,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灭菌法保存的是() A.果脯B.干蘑菇C.袋装鲜牛奶D.咸鱼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作“裸子植物的故乡”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 4 . 下列关于超级细菌叙述错误的是 A.超级细菌是营寄生生活的原核生物B.超级细菌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抗药性是超级细菌形成的有利变异D.侵入人体的超级细菌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5 .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关于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侧线感知水流方向B.没有脊柱,身体柔软

C.鳃进行气体交换D.身体流线形减小阻力 6 . 人们用甘蔗渣、玉米渣生产酒精作为新生物能源,这项技术属于() A.发酵工程B.酶工程C.基因工程D.细胞工程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B.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完全相同 8 . 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蚯蚓B.蛔虫C.河蚌D.草履虫 9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会被称为“生产者”,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A.吸收作用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D.呼吸作用 10 .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氨醋杆菌”的特殊固氨菌,这种固氨菌的固氨基因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氨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该技术一旦推广运用,将大幅减少氨肥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固氨醋杆菌和根瘤菌结构相似,都属于单细胞真菌,都能固定空气中的氮 B.将固氨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C.西红柿和小麦、玉米的种子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都具有种皮和胚 D.固氨醋杆菌和根瘤菌与农作物的这种密切关联就是共生关系 11 . 下面这些组织中不是植物组织的是() A.上皮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营养组织 12 .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中考试生物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将百合花插在红墨水中培养一段时间之后,花瓣被染成红色,是()起到运输红墨水的作用。A.导管B.筛管C.韧皮部D.树皮 2 . 根尖伸长与下列哪几部位有关() A.成熟区、伸长区B.伸长区、分生区 C.分生区、根冠D.成熟区、根冠 3 .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有的植物的花没有雌蕊 B.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 D.种子的胚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4 . 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mL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C.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5 . 花生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花生种子的()

A.胚根B.子叶C.胚乳D.胚芽 6 .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分裂和伸长区伸长 B.植物体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锌、磷 C.植物受精是指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 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以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7 . 夏天时,走进森林会感觉空气凉爽,清新。这与植物的那些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A.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 8 . 在医学上,人们尝试用人工膜代替人体器官,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人工肾等。下列结构与人工膜相似的是() A.细胞核B.细胞膜C.液泡D.叶绿体 9 . 英国科学家哈维研究血液循环的流动方向时,所使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文献法 10 . 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 A.海带B.葫芦藓C.水绵D.铁线蕨 11 . 为确定某种无机盐是否是植物所必需的,实验组用缺少该无机盐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对照组应该() 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上述营养液 B.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 C.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上述营养液 D.用“完全营养液”培养 12 . 当蚕豆长出约2米长的幼根时,在幼根上面出8条等距的横线,将此蚕豆放在适宜条件下使其生长。过热天,幼根长长了,此时看到的横线距离是() A.横线间距无变化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常常需要借助显微镜,以下有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目的,相符合的是()A.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寻找白细胞时,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可使右上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 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菌的永久涂片时,调节粗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C.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 D.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2 .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下列生物的形态与干旱缺水环境相适应的是()A.枯叶蝶的叶状翅B.猪笼草的捕虫囊 C.仙人掌的刺状叶D.老虎身上的斑纹 3 . 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化石B.蘑菇 C.珊瑚虫的骨骼D.会弹琴的机器人 4 . 五峰山的樱桃素有“早春圣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来自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5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实验活动操作步骤操作目的

A练习使用显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B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清水防止装片产生气泡 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把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使叶片脱色 A.A B.B C.C D.D 6 . 初一的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A.鼠妇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7 . 克隆羊多莉的成功培育,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膜B.细胞质 C.细胞核D.细胞壁 8 . 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B.新陈代谢C.应激性D.生长和繁殖 9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岩石圈 C.生物圈具有无限大的调节能力,我们不用担心生物灭绝 D.生物圈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10 . 影响小麦的因素有()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生物试题及标准答案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生物试 题及标准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II 理综生物

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①;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②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31.(1)①头/km2②2头/km2(每空2分共4分) (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3)大于(1分) 32.(10分) 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 来自于①(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②:此外,③(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32.(1)不能(1分)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递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递给女儿的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2)①祖母(2分)②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③不能(1分)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 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病疾称为,胡萝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最新初中2011版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五套试题

最新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含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 ABC )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 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 A )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 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 B )。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 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 ABC )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B ) A、生物教学大纲 B、生物课程标准 C、生物考试说明 D、生物教辅资料 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 ABCD ) A、学校教学设备 B、学校图书馆 C、学生的生活经验 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 C )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高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高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㈠单项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可作为生物教学哪方面的课程资源? A.学校资源??? B.媒体资源??? C.隐性资源????? D.家庭资源? 2.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地评价实验探究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技能。下列哪项不是评价实验探究能力的内容? A.作出可检验的假设???????? B.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对象? C.描述观测变量的方法??????? D.根据实验结果推出实验结论? 3.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各校都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因此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你认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主体应是? A.教研组??? ??? B.教师???? C.学校????? D.师生? 4.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标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生物模型建构。而所安排的诸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尝试建立? A.物理模型???B .数学模型? C.物质模型???? D .思想模型? 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逐步构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即注重学生的? A.个性化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学生自主发展 D.师生共同发展? 6.普通高中生物课程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哪方面的需要而设计的? A.对生命学科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B.多样化发展? C.形成系统和整体的生命科学观????????? D.认识生命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 7.《生物课程标准》与旧“大纲”都提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但课标要求更强调? A.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B.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定向越野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选择题: 1.定向运动起源于A a)北欧地区 b)北美地区 c)南美地区 d)亚洲地区 1.那一年中国成为国际定联成员国B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1.定向运动被接纳为奥林匹克体育运动项目为那一年D a)1998年 b)1946年 c)2001年 d)1978年 1.以下哪个不是定向越野的特点B a)年龄限制小 b)场地面积很大 c)场地要求不高 d)参与性强 1.TrailOrienteering指的是哪一种定向运动B a)滑雪定向 b)轮椅定向 c)山地车定向 d)徒步定向 1.以下哪个国家不是北欧定向理事会创始国D a)瑞典 b)芬兰 c)挪威 d)捷克 1.定向竞赛的个人赛不包括下面哪一种D a)接力赛 b)速度赛 c)准距离赛 d)积分赛 8.下面哪个是香港野外定向会的英文缩写(HongKongOrienteering Club)A a)HKOCb)OAHKc)OAOCd)COHK9.在我国,定向运动被列为正式比赛 项目是在C a)03年全国体育大会b)03年大学生运动会c)02年全国体育大会d)02 年大学生运动会 1.下列关于定向越野说法错误的是D a)场地要求不高,趣味性强。 b)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比赛。

c)其本质特点是一项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运动。 d)它要求个人单独完成比赛。 2.在比赛中,检查点间最合适的距离应设计在米之间。B a)200—500 b)500—1000 c)1000—1500 d)1500—2000 2.对IOF认可的定向运动项目进行分类,下列哪项不是按比赛成绩计算方法分的D a)单程赛 b)多程赛 c)资格赛 d)接力赛 e)个人赛由运动员独立完成竞赛,不包括C f)速度赛 g)短距离赛 h)长距离赛 i)准距离赛 2.竞赛女子分组中出现错误的年龄段是C a)儿童组:8岁----11岁 b)青年组:16岁----18岁 c)成年组:19岁----40岁 d)老年组:51岁以上(含51) 2.下列哪项不属于按定向运动比赛性质进行的分类C a)个人赛 b)接力赛 c)单程赛 d)团体赛 2.竞赛分组时,M成—A表示什么意思B a)女子成年组最难 b)男子成年组最难 c)女子成年组最易 d)男子成年组最易 2.女子成年组竞赛距离的最大距离是D a)4公里 b)5公里 c)10公里 d)12公里 2.地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分向,树木通常朝()的一侧枝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向()的一侧则相反。同时,朝北一侧的树干上可能生有青苔。D a)东西 b)西东 c)北南 d)南北 9.下列哪个不是电子打卡计时系统的组成???D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修订稿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 试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是指:(ABC) A、知识目标 B、能力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外部认知与自我认知目标 2、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下列哪一项? (A)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 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3、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B)。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 C、动物和细菌、真菌 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多选)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理念有:(ABC) A、面向全体学生 B、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生物教材编写的依据是:(B) A、生物教学大纲 B、生物课程标准 C、生物考试说明 D、生物教辅资料 6、(多选)下列属于生物课程资源的是(ABCD) A、学校教学设备 B、学校图书馆

C、学生的生活经验 D、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 7、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C)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D)。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9、“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A)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0、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什么水平的要求?(C) 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领悟(内化)水平 二、填空题(每空1分,15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__国家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 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 一门科学。 3、生物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