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原创】2020秋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品原创】2020秋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品原创】2020秋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品原创】2020秋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三-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语文阅读训练三

一、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牵牛花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开始朝这边,过一会儿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有时看着墙上斑剥痕迹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叶圣陶《牵牛花》节选1.选文第二段描述了牵牛花攀爬生长的过程,读一读,填写下面的表格。

2.从选文第()段可以知道,作者对牵牛花的观察细致入微;选文第()段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的结果。

3.叶圣陶老先生在文段中表达了对牵牛花的____________之情,他从养花中感受到了________的力量和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

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zhōnɡ)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fū)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1.文章按照______顺序讲述了蟋蟀出世的过程。

2.细读文章第③⑥⑦段,将下面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点播产卵→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

B.作者观察蟋蟀产卵,就好比监视犯人,因此用“监视”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读观察日记,完成练习。

2020年3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把一些绿豆放在一个装了水的杯子里,并观察它的发芽过程。我刚把它们放下去的时候,它们就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杯子里跑来跑去,有的跑累了,便躺在杯子底呼呼大睡,而有的好像还没玩够,浮在水上面,把脑袋探来探去。于是我把那些不睡觉的捞了起来,把它们丢掉。

2020年3月12日星期四晴

两天没去看它们了,不知道它们怎么样了。我发现绿豆逐渐变胖了,比以前大了很多。它们有的撑破了绿绿的衣裳,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可是有的绿豆还是没有变化,衣服紧紧地穿在身上,生怕着凉似的。

2020年3月14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泡绿豆的第五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绿豆,我大吃一惊,绿豆已经吐出了白白的嫩芽,大约有一厘米长。脱了皮的绿豆白嫩嫩的,真招人喜爱。

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晴

又过了两天,绿豆已经全部脱了衣裳,吐出了芽,有的像大象的鼻子,有的像天鹅的脖子,还有的像没睡够的小孩子,耷拉着脑袋。

1.我发现日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期B.天气 C.称呼 D.正文

2.作者按照_____顺序记叙了绿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3.在描述豆芽的形态变化时,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恰当的有()

A.拟人

B.夸张

C.比喻

D.排比

4.下列句子说明作者是怎样观察绿豆发芽、生长的过程的?选一选。(填序号)

A.我发现绿豆逐渐变胖了,比以前大了很多。

B.今天是泡绿豆的第五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绿豆。

C.它们有的撑破了绿绿的衣裳,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可是有的绿豆还是没有变化,衣服紧紧地穿在身上。

D.又过了两天,绿豆已经全部脱了衣裳,吐出了芽。

◆属于细致观察的有(),属于连续观察的有()。

参考答案

一、1.绿豆般大小的一粒嫩头二三寸长的新条长满细白绒毛小花蕾

2.一二

3.喜爱生命积极向上

二、1.时间 2.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3.A 4.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时的欣喜之情。

三、1.C 2.时间 3.B 4. AC B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