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试题说明:

1.试题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案表中,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始于

A.隋朝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某博物馆通过考试招聘管理员,其中一道考题是:请将下列四件文物按手工业

工艺品

...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4.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5.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唐太宗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此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 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C.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的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7.王虎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可能经历的是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经常去看关汉卿的戏剧

C.去景德镇购买青花瓷

D.到广州十三行经营海外贸易

8.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④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9.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10.右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它的设计取材于我国古代

A.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B.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C.古典乐器战国编钟

D.喷气式火箭的前身突火枪

11.北宋时期,生活在都城的李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

可能办到的是

A.带朋友去瓦子听唱曲

B.乘牛车外出郊游

C.到京城夜市品冷饮

D.与朋友游览京城西湖美景

12.元朝民谣“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根本上反映的是

A.少数民族妇女会说汉语

B.汉族女子会弹奏少数民族胡琴

C.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

D.汉族与少数民族互学语言乐器

13.“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表达了人们对张择端及其作品《清明上河图》的赞誉。《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动乱,战争频繁 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14.《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代表《资治通鉴》叙述时间范围的是

15.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办事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精简政府机构

16.玉米、甘薯,今天这些大家都熟悉的高产粮食作物其实是从外国传入的。这些农作物传入中国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满清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至乾隆时期,更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B.树立清朝统治者的权威

C.加强封建君主的权力

D.迫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18.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演讲题目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19.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

A.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B.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C.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D.撒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20.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反映的实质是

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生产

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明朝的大商人很多

D.明代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21.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

的主题是

故宫博物院八达岭长城《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

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特色鲜明的明清文化

七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

等级教师评语

选择题答案表:(每小题2分,共44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第25题15分,第26题13分,共56分)

23.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民间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2分)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4)想一想,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4.读材料,结合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

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4分)

材料二右图所示,是发生在明朝初年中外交往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分)

材料三乾隆皇帝曾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在对外贸易上的态度,为此制定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以史为鉴,可以明智。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你认为我们应借鉴些什么?(2分)

25.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巩固国家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应吐蕃请求,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和各种书籍……

材料二朝时,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立“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为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进步意义?(4分)

(2)西藏什么时候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分)

(3)清朝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的达赖外,康熙帝又赐封另一个喇嘛教首领的封号是什么?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政府还在那一年设置了什么机构?(4分)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2分)

(5)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完整和统一,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主要有哪些?试列举三例(3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1)材料所述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后来指南针由什么人传入欧洲,

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4分)

材料二历史记载,蒙古军队围攻金的开封城,金军用一种称为“震天雷’的火器抵御,点火发射时,其声如雷,百里外都可听见。

(2)火药用于军事战争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2分)火药及火药武器本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但在近代西方列强却用它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材料三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3)有汉字印刷以来,印刷术的第一次发明改进是由谁来完成的?(2分)从这两个重要发明人身上,他们的什么精神品质最值得我们去学习?(2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3题12分,第24题16分,第25题15分,第26题13分,共56分)

23.(12分)答案要点:

(1)苏州、湖州;水稻。(4分)

(2)南宋。(2分)

(3)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2分)

(4)江南战乱比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自然条件的变化;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任答两点,4分))

24.(16分) 答案要点:

(1)玄奘,鉴真(错字别字不得分,4分)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4分)

(3)闭关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分为两个层面,不一定是课本原话,但要表述清楚。)(4分)

(4)坚持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开展对外贸易等;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

25.(15分) 答案要点:

(1)文成公主入藏(2分);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交往。(2分)

(2)元朝(2分)

(3)班禅额尔德尼(2分);驻藏大臣(2分)

(4)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5)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侵略(或雅克萨之战)(3分)

26.(13分)答案要点:

(1)北宋(2分);阿拉伯人(2分)。

(2)唐朝末年(答唐朝亦可)(2分),看法:譬如中国未能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

对科技的利用要积极创新,停滞不前只能导致落伍于世界,出现被动挨打的局面。符合题意的看法皆可,满分3分。

(3)毕升(2分);品质:如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善于思索等等,满分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