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目录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 3 -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3)

知识归类............................................................................................................................................................... - 4 -同步训练............................................................................................................................................................... - 4 -第2课贞观之治.. (5)

知识归类............................................................................................................................................................... - 6 -同步训练............................................................................................................................................................... - 7 -第3课开元盛世.. (8)

知识归类............................................................................................................................................................... - 9 -同步训练............................................................................................................................................................... - 9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0)

知识归类............................................................................................................................................................. - 11 -同步训练............................................................................................................................................................. - 11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12)

知识归类............................................................................................................................................................. - 13 -同步训练............................................................................................................................................................. - 13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14)

知识归类 ........................................................................................................................................................... - 15 -同步训练............................................................................................................................................................. - 15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16)

知识归类............................................................................................................................................................. - 17 -同步训练............................................................................................................................................................. - 17 -单元复习提纲 . (18)

单元练习 (19)

单元检测(见试卷) (23)

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 23 -

第9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23)

知识归类............................................................................................................................................................. - 24 -同步训练............................................................................................................................................................. - 24 -第10课宋金对峙. (25)

知识归类............................................................................................................................................................. - 26 -同步训练............................................................................................................................................................. - 26 -第11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 (28)

知识归类............................................................................................................................................................. - 28 -同步训练............................................................................................................................................................. - 28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 (30)

知识归类............................................................................................................................................................. - 31 -同步训练............................................................................................................................................................. - 31 -

知识归类............................................................................................................................................................. - 33 -同步训练............................................................................................................................................................. - 33 -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34)

知识归类............................................................................................................................................................. - 35 -同步训练............................................................................................................................................................. - 35 -单元复习提纲 . (37)

单元练习 (38)

单元检测(见试卷) (40)

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 - 40 -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40)

知识归类............................................................................................................................................................. - 41 -同步训练............................................................................................................................................................. - 41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42)

知识归类............................................................................................................................................................. - 43 -同步训练............................................................................................................................................................. - 43 -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 (44)

知识归类............................................................................................................................................................. - 45 -同步训练............................................................................................................................................................. - 45 -第19课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 .. (45)

知识归类............................................................................................................................................................. - 46 -同步训练............................................................................................................................................................. - 46 -第20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 (47)

知识归类............................................................................................................................................................. - 48 -同步训练............................................................................................................................................................. - 48 -第22课盛世危机. (49)

知识归类............................................................................................................................................................. - 50 -同步训练............................................................................................................................................................. - 50 -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51)

知识归类............................................................................................................................................................. - 52 -同步训练............................................................................................................................................................. - 52 -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 (53)

知识归类............................................................................................................................................................. - 54 -同步训练............................................................................................................................................................. - 54 -单元复习提纲 . (55)

单元练习 (56)

单元检测(见试卷) (59)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 59 -

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

[课标内容]

①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②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源: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运河的开凿

2、科举制的创立

二、难点

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

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3、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导入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隋统一南北讲清时间及所灭的政权。其意义结合“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讲解。

二、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的作用[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小结]

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请一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课后活动与探究]

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知识归类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中国。

2、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的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4、隋文帝时,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正式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同步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隋朝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解析: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05年隋开凿大运河,618年隋灭亡。 答案:B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①加强南北交通②镇压农民起义③巩固隋朝统治④增强抗灾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答案:C

3.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它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解析:我国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六省,沟通五大水系,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答案:C

4.隋朝的都城在()

A.长安

B.余杭

C.洛阳

D.江都

解析:余杭是这一时期大运河南端的终点,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江都是隋炀帝巡游的目的地,正确答案是长安。答案:A

5.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涿郡

B.长安

C.洛阳

D.余杭

解析:涿郡是大运河的北端终点,长安是当时隋朝的都城,余杭是大运河的南端终点,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答案:C

6.科举制正式形成是在()

A.汉武帝时

B.魏晋时期

C.隋文帝时

D.隋炀帝时

解析:科举制是隋文帝时实行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到了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答案:D

7.隋朝统一南北的因素有()

①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民族大融合③人民渴望统一④隋朝力量强大⑤隋文帝决策正确⑥陈朝的腐败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隋统一南北原因的理解和掌握。①②③⑥说明隋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有利条件;④⑤是隋统一的自身原因。答案:D

8._________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____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____,南达____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及其作用。

答案:隋炀帝洛阳涿郡余杭

我综合我发展

9.隋朝的统治类似于()

A.夏朝

B.商

C.秦朝

D.西汉

解析:隋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虽然比较短暂,但许多政策都具有开创性,最终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四个选项中与隋朝相类似的是秦朝。答案:C

10.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往北运输货物,他从余杭出发,乘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隋运河的空间概念是否清晰。答案:A

11.(2006安徽芜湖中考)某游客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达洛阳。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本题考查对大运河河段空间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开凿大运河的时间。答案:A

12.隋朝开凿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A.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便利南北交通

解析:开凿大运河带来了一系列的作用,其中最大的作用是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答案:C

第2课贞观之治

[课标内容]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贞观之治”的含义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贞观之治”的内容

二、难点

1、如何评价唐太宗

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教学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导入新课]

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

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来源:学_科_网]

一、玄武门之变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

二、轻徭薄赋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三、知人善任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四、加强中央集权

五、完善科举制度

六、“贞观之治”的含义

[小结]

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课后活动与探究]

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知识归类

1、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改年号“贞观”。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

3、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设明经和进士科。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的职责: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同步训练

1.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解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都是李渊的儿子,他们跟随李渊出兵,协助其建立了唐朝。答案:A

2.下列被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①魏征②房玄龄③杜如晦④张九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都是被唐太宗重用的大臣。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人,与题目不符,应排除。 答案:D

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执行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解析:三省中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是具体的执行机构。行中书省是元朝时期设立的地方机构。 答案:B

4.唐朝科举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为()

①儒家经典②诗赋③政论④算术

A.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唐朝科举制设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中国古代并不重视算术的学习,也没将其纳入考试范围。 答案:C

5.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

B.知人善任

C.重视纳谏

D.加强中央权力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唐太宗所推行的治国措施作用的认识。经分析可知,只有轻徭薄赋能直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A

6.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接受隋亡的教训

B.有名臣魏征

C.他是开明的君主

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解析:唐太宗是唐朝的统治者,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唐朝的统治。他之所以纳谏是接受隋亡的教训,使唐朝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 答案:A

7.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解析:唐朝是618年李渊建立的,李渊就是唐高祖。唐太宗是李渊的儿子,唐太宗去世后即位的是唐高宗,唐玄宗则是武则天之后的唐朝皇帝。 答案:A

8.(2006海南中考)唐太宗统治时期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①魏征直言②文成公主入藏③玄奘西游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有:重用魏征、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游。任姚崇为相则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答案:A

第3课开元盛世

[课标内容]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曲辕犁和筒车;唐都长安。

①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②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开元盛世

二、难点

如何评价武则天

[教学方法][来源:学。科。网]

问题导学探究法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教师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教师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

2、“贞观遗风”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

2、开元盛世[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唐都长安

[小结][来源:学#科#网]

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知识归类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

2、武则天的统治措施: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生产方面,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

同步训练

1.武则天前一任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解析:武则天是废掉唐中宗而做皇帝的。 答案:D

2.其当政时被称为有“贞观遗风”的皇帝是()

A.唐高宗

B.武则天

C.唐中宗

D.唐玄宗

解析:“贞观遗风”是对统治者统治的一种赞美,唐玄宗是开元盛世,而唐高宗和唐中宗都没有太大的作为。武则天当政时期,统治比较稳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答案:B

3.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A.长安

B.洛阳

C.杭州

D.开封

解析: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指唐朝都城长安城。 答案:A

4.唐朝的全盛时期出现在()

A.唐太宗贞观年间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解析:唐朝的全盛是在唐太宗和武则天良好统治基础上实现的。在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出现了开元盛世。但是,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出现政治内乱,导致唐朝衰落下去。 答案:C

5.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最高统治者比较开明

B.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C.统治阶级放弃了剥削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在阶级社会里,无论任何时候,统治阶级都不会放弃剥削,只是有可能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C

6.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清明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解析:此题是一通比较分析题,盛世局面主要表现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等方面。唐朝开元盛世的出现标志着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答案:A

7.(2005湖北宜昌中考,5)唐朝的全盛时期是指()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解析:文景之治出现在汉朝,开皇之治出现在隋朝,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此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答案:D

8.(2006湖南株洲中考,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功过。下列对武则天的评价最恰当的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有“贞观遗风”

C.善于纳谏,开创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

解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对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武则天在位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答案:B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标内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④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导入新课]

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

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一、天可汗

1、唐朝的疆域

2、边疆各族的分布

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文成公主入藏

3、金城公主入藏[来源:学.科.网Z.X.X.K]

4、唐蕃会盟

[小结]

用图表法小结有关内容。

民族活动地区政权名称重要首领与唐关系[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突厥

吐蕃

回纥

南诏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知识归类

1、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东突厥势力最为强大。唐朝派军扫平东突劂后,在当地设立

都督府。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

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3、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称与唐朝“和同为一

家”。821年,唐蕃会盟碑。

同步训练

1.下列关于唐朝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到大海

B.西达咸海

C.北到外兴安岭

D.南及南海

解析:唐朝疆域空前广大,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答案:C

2.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突厥,俘获的东突厥首领是()

A.骨力裴罗

B.颉利可汗

C.皮罗阁

D.松赞干布

解析:唐太宗时曾派兵攻打东突厥,俘获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骨力裴罗是回纥首领,皮罗阁是南诏首领,松赞干布是吐蕃首领。 答案:B

3.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A.吐蕃人

B.南诏人

C.回纥人

D.突厥人

解析: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回纥人,后来改名为回鹘。9世纪时,迁到新疆一带。答案:C

4.“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表现了哪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藏族

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突厥

D.汉族与南诏

解析:这句话是吐蕃领袖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时说的,代表着汉族和藏族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 答案:A

5.下列各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②金城公主入藏③唐蕃会盟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解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是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然后与文成公主成亲,他们的后人又娶了金城公主。100多年后,才是821年的唐蕃会盟。 答案:D

6.下列各项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A.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管理突厥各部

B.设安西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南的地区

C.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D.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

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避免陷入误区,唐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的不只是唐太宗,其实武则天和唐玄宗基本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方面更显突出。 答案:C

7.(2005山东济南中考,5)对于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解析: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出现了几十年和睦相处的局面;文成公主入藏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央政府当时并未对匈奴和吐蕃进行行政管理,也并未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 答案:B 8.(2006湖北武汉中考,3)“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解析:A项指唐玄宗统治前期。B项指唐太宗统治时期,年号是“贞观”,符合题意。C项指清朝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D项指汉朝的文帝、景帝时期。答案:B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课标内容]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长安是唐朝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向唐朝派遣使节;日本的遣唐使和留学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①通过对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解答课后的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习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唐僧取经的故事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历史事实的鉴别能力。

④通过对《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联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唐代中外交往盛况空前的景况,认识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的政治经济条件及其重大作用。

②运用观察、联想、比较、讨论等方法讲授本课内容,使学生感知日本等国的遣唐使节和中国的鉴真、玄奘等,为发展唐代中外友好交往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及其重大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进步。[来源:学科网ZXXK]

②日本等国的遣唐使、中国的高僧鉴真、玄奘等为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得到后人的景仰和继承。

[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难点:唐朝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中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纲要][来源:学.科.网Z.X.X.K]

一、遣唐使

1、唐朝的对外交通

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3、日本遣唐朝使

4、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二、鉴真东渡

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

2、鉴真的贡献

三、玄奘西游

1、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

2、玄奘西游的贡献

[课堂练习]

学生做“课课练”习题,独立完成。

知识归类

1、唐代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叫遣唐使。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

3、唐玄宗时,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僧人是鉴真。至今,日本唐招提寺内还安放着他的坐像。

4、玄奘,又称三藏法师。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他的经历被编成了《大唐西域记》

同步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唐朝陆路交通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是()

A.长安

B.广州

C.登州

D.扬州

解析:唐朝的陆路交通是以都城为中心的,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也是一座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答案:A

2.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是()

A.管理城市贸易的官署

B.管理外来船舶的官署

C.管理外国人的官署

D.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主要管理对外贸易,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答案:D

3.遣唐使团规模、人数居各国之首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大食

D.新罗

解析:唐朝与70多个国家有交往,其中使团规模最大和人数最多的是日本。 答案:B

4.能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被日本医学界奉为始祖的是()

A.玄奘

B.空海

C.僧一行

D.鉴真

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艺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其中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开创了日本医药的先河。答案:D

5.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解析:玄奘西游时是唐太宗在位,他回到长安后,还得到唐太宗的接见。

答案:B

6.(2005重庆中考,7)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唐文化辐射周边各国。其中,仿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的是()

A.新罗

B.天竺

C.日本

D.大食

解析:8世纪前期,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语言记录工具,后在利用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制了日本的文字假名字母。 答案:C

7.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

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D.求取佛教教义

解析: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是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是主要目的。 答案:C

8.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的设置地点是()

A.长安

B.广州

C.扬州

D.登州

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答案:B

第6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课标内容]

①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②了解雕版印刷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实测子午线;药王孙思邈。

①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自刻印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二、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像进观察、提练信息并深入探究。

②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雕版印刷的情况,通过换位假设、逆向推理认识雕版印刷发明的意义。

③了解隋唐时期天文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作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来源:学.科.网]

②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1、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难点: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和药王孙思邈,这两个知识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纲要]

一、赵州桥

1、赵州桥的特点

2、赵州桥建造的意义

二、雕版印刷术

1、印章与拓碑

2、隋唐雕版印刷的方法

3、晚唐印刷《金刚经》

4、发明雕版印刷术的意义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四、药王孙思邈[来源:学&科&网Z&X&X&K]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本上习题。

知识归类

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

2、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同步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建在今()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安徽省

解析: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在今河北赵县城南。 答案:B

2.赵州桥距今()

A.近1300年

B.近1400年

C.1400多年

D.近1500年

解析:赵州桥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距今有近1400年的历史。 答案:B

3.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五代时期

D.宋元时期

解析: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晚唐时期雕版印刷业已经比较兴旺了。 答案:B

4.唐朝晚期,雕版印刷业兴旺,著名的印刷中心是()

A.长安、洛阳

B.广州、泉州

C.成都、洛阳

D.长安、广州

解析:晚唐时期,成都、洛阳等地成为著名的印刷中心,大量刻印佛经、日历、诗集和医书等。答案:C

5.僧一行的成就包括()

①主持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②制定出《大衍历》③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④世界上第一次记录了日食和月食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对僧一行成就的准确掌握。回顾所学知识可知,④成就的取得是在春秋时期,故不属于僧一行的成就,所以选项中凡有④的即可排除。③是僧一行的成就,C项没有包括进来。 答案:A

6.被后世尊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解析:四个备选项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方面的专家,其中,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孙思邈。 答案:D

7.(2005江苏连云港中考,4)在一部反映唐朝历史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场景:①印刷工使用活字印刷②学生出入于专门的医学校③农民用筒车灌溉田地④交战双方用火炮相互轰击

其中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识记和比较能力。①开始出现在北宋,④开始出现于宋元,②

③均属于唐代成就。 答案:B

8.(2006河南中考,3)赵州桥的设计、主持建造者是()

A.张衡

B.李春

C.毕昇

D.宋应星

解析:A项张衡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B项李春设计并主持建筑了赵州桥,C项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D项宋应星著有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 开物 》。 答案:B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课标内容]

①以唐诗为例,了解唐代文学的成就。

②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的诗;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初唐画家阎立本、“画圣”吴道子;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群;隋朝音乐家万宝常、唐朝音乐家李龟年;隋唐时的健舞和软舞及其代表作。

①通过对隋唐文化高度繁荣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

②通过对唐诗、隋唐书法绘画以及石窟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③通过想像李白诗的意境进行作画和临摹颜字与柳字,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实践以及临帖练字的兴趣。

④通过学习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诗态度与怀素学书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锲而不舍的学习态度与探究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成就,认识他们诗歌的特点,理解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学会联系已学知识理解历史问题的方法。

②感知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和阎立本、吴道子的书画作品,认识他们作品的特点,理解唐朝是我国书法和绘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

③通过感知史实,理解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和世界艺术的瑰宝。通过思考莫高窟壁画历经千余年仍保存较好的原因,学会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学科网]

①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关怀民情的高尚情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1、诗歌的黄金时代。

2、隋唐的书法与绘画成就。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纲要]

一、诗歌的黄金时代

1、唐代诗歌的空前繁荣

2、“诗仙”李白及其诗歌成就

3、“诗圣”杜甫及其诗歌成就

4、白居易及其诗歌成就[来源:学科网]

二、书法与绘画

1、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

2、张旭、怀素的草书

3、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

三、敦煌莫高窟

四、音乐和舞蹈[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41750834.html,]

1、音乐家万宝常和李龟年

2、隋唐的健舞和软舞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练习,教师讲评。

知识归类

1、唐朝是我国是个的黄金时代,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

杜甫被称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2、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3、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盛唐画家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

4、敦煌莫高窟是又称千佛洞,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

5、隋唐的万宝常和唐朝的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唐朝的《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舞》是唐

朝舞蹈的代表。

同步训练

我夯基我达标

1.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解析: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在唐朝,汉朝以“赋”著称,魏晋南北朝以“骈文”著称。 答案:D

2.下列诗人不是生活在唐朝的是()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解析: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而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诗人。答案:A

3.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是()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乐山大佛

解析: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答案:A

4.隋唐时期柔和婉转软舞的代表是()

A.《秦王破阵舞》

B.《天竺舞》

C.《胡旋舞》

D.《霓裳羽衣舞》

解析:唐朝舞蹈丰富多样,最有名的是《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秦王破阵舞》雄劲有力,《霓裳羽衣舞》柔和婉转。 答案:D

5.颜真卿、柳公权、怀素是按某一标准排列在一起的,试从下列人物中按同一标准选出一位()

A.李春

B.白居易

C.张旭

D.阎立本

解析:此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相似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是将颜真卿、柳公权、怀素三人的共同点找出来,以此标准再在A、B、C、D四项中选出一个有同样特点的人来。 答案:C

6.(2005江苏泰州中考,5)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陆游

解析: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后人没有给白居易像李白、杜甫那样高的赞誉,而陆游是宋朝人答案:C

7.位于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文化遗址是()

A.云冈石窟

B.布达拉宫

C.敦煌莫高窟

D.龙门石窟

解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之路途径是由我国河西走廊,经今新疆到中亚,再由中亚转运到欧洲。所以此题答案应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敦煌莫高窟。 答案:C

8.唐朝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众多

B.历史悠久

C.经济发达

D.疆域辽阔

解析:唐朝经济的发达为文化的繁荣提供基础和条件。 答案:C

单元复习提纲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3)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理解层次: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3、运用层次: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考点导学]

识记: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1905)。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科举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整整存在1300周年。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考试内容。

2、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重视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制度的政策,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表现在:

农业方面: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原犁、筒车,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产量大大增加。

手工业方面: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商业方面:出现许多商业城市,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7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尺带珠丹上书时说: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博大精深,世界先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如日本的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影响深远。

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单元练习

(2010·山东威海)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010·江苏连云港)3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

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

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

(2010·广东深圳)13.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

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D

A.通济渠B.永济渠

C.江南河D.邗沟

(2010·江苏宿迁)20.“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

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C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2010·江苏无锡)3.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B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010·江苏扬州)27.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C

A.①B.②C.③D.④

(2010·湖南永州)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C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010·浙江台州)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12~14题。

12.“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A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2010·重庆)1.“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A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10·重庆綦江)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0·广东东莞)7.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B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

(2010·浙江杭州)5.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C )

A.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010·湖南岳阳)4.“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

A.唐太宗B.汉武帝C.武则天D.唐玄宗

(2010·广东汕头)3.“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

(2010·福建龙岩2)3.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C )A.汉武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2010·重庆江津)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0·四川成都)4.“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A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10·四川成都)6.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B

A.尚书省裁决B.门下省审议C.尚书省执行D.门下省执行

(2010·山东日照)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D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2010·山东聊城)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D

地动仪模型曲辕犁筒车模型罗盘针模型

①②③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0·山东聊城)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C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靖难之役

(2010·广东东莞)8.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D )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

(2010·福建龙岩)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

人力。”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C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

(2010·山东潍坊)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

面的原因不包括()D

A.重用贤人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D.强化皇权

(2010·广东汕头)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D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