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答案解析

福建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答案解析

福建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答案解析
福建电大《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答案解析

《民族与宗教》第一次作业
第 1 大题: ( 得 26 分 ) 单项选择题 1 . 长乐琴江满族重视农历七月初三的习俗与( )有关。 D . 中法马江海战 2 . 福建蒙古族的分布与构成主要以两个家族为主,即( ),前者在福州市区, 后者在泉州市泉港区。 C . 萨姓和出姓 3 .( )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 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 B . 拉手舞 4 . ( )是省内最大的一个回族社区,该处是全国回族发祥地之一。 D . 闽南泉州社区 5 . 竹编中堪称畲族一绝的是( ),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 A . 斗笠
正确答案: A. 6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畲族代代人才辈出,如清代漳浦蓝氏家族的( )著有《鹿洲初集》,对开发台 湾提出19点建议,深受康熙赏识。 A . 蓝鼎元 B . 蓝廷珍 C . 蓝仁 D . 蓝理

正确答案: A. 7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是明代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回民,其主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 《焚书》、《续焚书》等。 A . 黄道周 B . 李贽 C . 王慎中 D . 俞大猷
正确答案: B. 8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唐代( )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 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 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A . 长乐人怀海 B . 闽县人师备 C . 福清人大安 D . 福清人希运
正确答案: A. 9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是福建省少数民族主体,人口38万,为全国最多,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7%。

A . 蒙古族 B . 满族 C . 回族 D . 畲族
正确答案: D. 10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 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 . 东坂后堂 B . 竹树堂 C . 鼓浪屿三一堂 D . 新街礼拜堂
正确答案: D. 11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 )福建名刹林立,一些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享有盛名的寺院,大都是建于这 一时期,如福州鼓山涌泉寺、福州怡山西禅寺、福州金鸡山地藏寺、闽侯雪峰 祟圣寺、莆田囊山慈寿寺、泉州开元寺、漳州丹霞山南山寺等。
A . 宋代 B . 五代 C . 唐代 D . 南朝

正确答案: C. 12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现存于泉州海交馆中的元代十字架墓碑石
中,有5方是元代( )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
A . 泉州 B . 福州 C . 漳州 D . 厦门
正确答案: A. 13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福州婚嫁的程序很繁杂,其“问字”是指( )。
A . 男女双方互送礼品 B . 选良辰吉日定聘 C . 双方交换生辰八字 D . 男家请人到女家说合
正确答案: D. 14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总体上看,北方汉人迁入福建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是沿今陇海铁路一线往东经今 京沪铁路,从浙江沿海(温州等)入福建东北部(如福鼎县);二是由河南固始 光州往东经安徽省到江西省九江等地,再入福建西部;三是沿今京广铁路方向南 下到广东东部滨海丘陵入福建西南部龙岩、漳州地区。这三条路线以( )为主。
A . 第二条和第三条路线

B . 第三条路线 C . 第二条路线 D . 第一条路线
正确答案: A. 15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清初,福安人(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在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 教的年代,他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
A . 罗文藻 B . 李嗣玄 C . 张赓 D . 李九标
正确答案: A.
第 2 大题: ( 得 27 分 ) 多项选择题 1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五代闽国王审知热衷建寺的主要原因有(
)。
A . 为迎高僧而建 B . 为圆梦而建 C . 为藏经而建 D . 为守冢而建 E . 为奉佛而建

F . 为表庆祝而建
正确答案
A.B.C.D.E.F.
2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福建畲族居住为大分散,小集中,主
要的社区有(
)。
A . 闽东北社区 B . 闽中社区 C . 闽南社区 D . 闽西社区
正确答案 A.B.C.D. 3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闽南佛学院创办以来,所以能硕果累累,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其主要原因
为(
)注重科研及得天独厚的背景等。
A . 招生起点高,要求严 B . 课程设置全面 C . 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 D . 以第一流教师任课 E . 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 F . 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

正确答案 A.B.C.D.E.F. 4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福建回族来源广泛,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有(
)。
A . 福州社区 B . 闽北邵武社区 C . 闽南厦门社区 D . 闽南泉州社区
正确答案 A.B.C.D. 5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长乐琴江满族村人可以说( )不同的话。
A . 闽南方言 B . 福州方言 C . 普通话 D . 旗下话
正确答案 B.C.D. 6 . ( 应得 3 分, 实得 0 分 )
畲族人民在唱山歌时无需伴奏,最常见也最精彩的是对歌,往往由男女双方对唱,
对方可以各唱一条,也可以各唱多条。盘唱活动常在庭院、山野、村头、众厅和
宗祠内举行,有(
)等多种形式。
A . 歌节歌会对歌

B . 喜庆对歌 C . 做表姐和做亲家伯对歌 D . 摆擂台对歌 E . 拦路对歌 F . 来客对歌
正确答案
A.B.C.D.E.F.
7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南平市延平区民族宗教局在扶持人口较少
民族专项资金的使用上,采取了(
)管理办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A . 帮扶全程实行“三检查三管理”
B . 帮扶项目及资金实行“三公开三监督”
C . 帮扶工作“三行动三到位”
D . 帮扶资金申请和发放“三要求三做到”
正确答案 A.B.C.D. 8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利用本乡1920年前喷发的古火山口、素有“闽山第一峰”之称
的南太武山、保留完好的明代镇海卫古城等,投资150万元开发(
)景区。
A . “南太武山风景区” B . “镇海卫古城风景区” C . “古火山口乐园” D . “天下第一滩度假村”

正确答案 A.B.C.D. 9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福建穆斯林来源主要有(
)。
A . 当受聘为阿訇、投亲、居官等种种原因从全国各地来的
B . 外省来福建任职 C . 由北方南下经商的 D . 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定居
正确答案 A.B.C.D. 10 . ( 应得 3 分, 实得 3 分 )
南北朝时期的宋昇明至南齐永明,在二十多年时间,福建创建的佛寺有
(
)。
A . 松溪资福寺
B . 长溪(今霞浦)延福寺 C . 长溪(今霞浦)建善寺 D . 侯官妙果寺 E . 侯官明空寺
正确答案 A.B.C.D.E.

第 3 大题: ( 得 30 分 ) 判断题 1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陈埭丁氏回族社区,地处泉州晋江,位于泉州湾南畔晋东平原“闽南金三角经济 繁荣带”,包括江头、岸兜、溪边、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7个回族行政村, 人口22000多人,是福建省回族较集中的聚居地,也是明代以来泉州地区回族的 重要组成部分。( )


正确答案
是 2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在福建回族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制香业。制香业是 和回族传统的香料贸易业相联系的,福建泉州丁家,自元以来就一直从事制香行 业。( )


正确答案
否 3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高山族人死后家属要粗食素服居丧哀悼,服丧期时间长短不等,视与死者的亲疏 和尊卑关系而异。配偶中如一方去世,另一方必须等到服丧期满之后才可另行嫁 娶。( )


正确答案
是 4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陈永定二年(558),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到泉州,挂锡延福寺三年,翻译佛经, 由此拉开福建译经的序幕。( )


正确答案
是 5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泉州晋江粘氏族中的老人曾回忆说,解放前这里曾经有春秋二祭,在宣读祭文时,他们不用 闽南话而用普通话,因为祭文中有不少先祖的名字,他们是北方人,名字字数多,汉族乡亲 称其祭祖是读“番仔话”。( )


正确答案
是 6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在一些讲客家话的地方,男方来相亲时,女方如果煮米粉、红蛋相待,炒“米香” 相赠,即暗示不中意;如果煮了米粉不加蛋,不炒“米香”,表示答应婚事。( )


正确答案
否 7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道教在福建的产生与名山有关,闽南的清源山被称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 十六洞天,闽东太姥山被称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第一洞天。( )


正确答案
否 8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福建省有满族先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一支女真贵族后裔从北方徙居泉 州,经过发展繁衍,成为今天福建满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朝在福州固定设置八 旗驻防,以旗营为中心满族聚居区域逐渐形成,其后裔构成了福建满族的另一个 组成部分。( )


正确答案
是 9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闽北有些地方人家头胎婴儿出世,做父亲的要带两个蛋、鸡头、鸡腿、鸡屁股和 半瓶红酒到婴儿的外婆家报喜。生男孩的酒瓶挂红纸丝,生女孩的酒瓶嘴插红纸 团。外婆家一看到酒瓶的装饰,便知道生男生女,随即把瓶中的半瓶红酒添满让 女婿带回。( )


正确答案
否 10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天主教早在元代就传入泉州,是全国天主教传播最早省份之一。公元1313年,泉 州成立了刺桐教区,为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教区之一,负责包括杭州、扬州等通 商口岸在内的东南教务。( )


正确答案
是 11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纳哈出投降明朝后,明廷将其所属的20万蒙古军,“分隶云南、广西、福建各司 处”。纳哈出及其长子察罕均没有到过闽疆,但纳哈出所属20万蒙古军,其中一

部分被派遣至福建,迁入福建的蒙古军,落籍福州。( )


正确答案
是 12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闽南方言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说的闽南话, 广义闽南方言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 )


正确答案
是 13 . ( 应得 2 分, 实得 0 分 )
福建省有5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1%, 为华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多的省份。( )


正确答案
是 14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弘一法师对佛教的最大贡献,是振兴湮没七百余年的“南山律宗”,因之被后人 推崇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祖。弘一法师振兴律宗的实践,大部分是在福建实施 的。弘一法师所以决定在福建弘律,闽南“法缘殊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


正确答案
是 15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福建畲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以畲族妇女的“凤凰装”最具特色:畲 族妇女喜爱红头绳包扎头髻,高高盘在头上,象征凤髻;衣裳、围裙上刺绣着各 种彩色花边,镶锈着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的颈、腰和美丽的羽毛;后腰随风飘 动的金黄色腰带,象征着凤凰的尾巴。( )


正确答案
是 16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回族在福建有10多万人,目前有惠安百崎回族乡。( )


正确答案 是
17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全省农村高山族人口分布在8个市、13个县(市、区)、16个乡(镇)、27个行政村 中。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克服户数少、居住散、投入大的困难,至2007年已基本 实现“五通”,其中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有27个村,通自来水的有15 个村,通水泥路的有15个村,通砂土路的有12个村,有效地改善了当地高山族农 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


正确答案

是 18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盘瓠是畲族祖先崇拜的对象,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在闽浙粤赣 皖,传说内容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 )


正确答案 是 19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畲族的传统服饰自成体系,近数十年来,畲族服饰变化很大。( )


正确答案

20 . ( 应得 2 分, 实得 2 分 )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泉州松庆寺静、筠二禅师编撰的《祖堂集》,是我国现存最古 的灯录体著作,特别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已失传或其他禅宗史料中语焉不详的,对 我国禅宗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的重新发现,被称为“可与敦煌古 籍媲美”。( )


正确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