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4万吨给水处理厂设计说

明书

1.1.1.设计原始资料

1.1.1.设计水量

设计水厂总供水量:近期4万吨/天,远期6万吨/天。本设计中按近期设计。

1.1.

2.给水水源

县城现状取水点为取水站

1.1.3.水源水质资料

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不富,开发利用率低。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5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836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081亿m3,地下水0.387亿m3,过境水1.046亿m3。

涪江从城区中心穿过,将县城分割为江北片区和江南的老城片区、凉风垭-哨楼片区。涪江多年来水量572 m3/s,枯水流量(1979年测值)为185 m3/s,河水最大流速为4.75m/s。

水质资料

1.1.4.净化水质要求

生活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

生产用水:无特殊要求

1.1.5.混凝剂

最大投加量50mg/L(以商品纯重量计),平均投加量25mg/L。液体聚合氯化

铝Al

2O

3

含量10%,液体密度10%

1.1.6.消毒剂

采用液氯,最大加氯量0.5~2.0 mg/L。

1.1.7.气象资料

潼南县地处北纬30度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大、多云雾、少日照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为17.9℃,最高年份为18.4℃,最低年份为17.1℃,气温变化较为稳定,潼南最热月为8月,平均气温达28℃,极端最高温度40.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6.9℃,极端最低气温为-3.8℃。潼南县地处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温暖、很少霜冻,多年

平均无霜期为335天,最长则长年无霜,无霜年率为1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

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达1413.9毫米,最少仅650.8毫米,年际变化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多,达781.4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仅195.4mm ,占年总降水量的20%。 1.1.8.常规工艺流程

水厂是给水处理中的主要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细菌及其它有害成分及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所要求的水质。常规水处理工艺采用的净水流程一般为:

取水—配水井—混合设备—絮凝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泵站—用户

1.2.工艺流程

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常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原水

混 合

絮凝沉淀池

滤 池

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户

水处理工艺流程

1.3.设计水量及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3.1.总设计水量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计算,城镇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分两组。

Q d =40000*1.05=42000m 3/d=486.11L/s ,则每组的设计水量为243.05L/s

1.3.

2.配水井

配水井设在处理构筑物之前,起缓冲水量,均匀配水的作用,同时可设置固液分离机拦截较大悬浮物。配水井出水设超越管,当原水浊度较低时,不需进行预沉时,超越预沉池。配水井有效水深为3m,超高0.3m,尺寸为:L×B×H =12m×3.8m×3.3m。

1.3.3.混合设备

混合设备的基本要求是药剂与水的混合必须快速均匀。

所以在本工程中选用管式静态混合器。

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效果好,构造简单,无活动部件,制作安装方便,其主要由数个混合元件组成,将其放入絮凝池进水管即可。水和药剂通过混合器时,被单元体多次分割,改向并形成涡旋,以达到混合的目的。相对于水力混合池和机械搅拌混合池来讲,管式静态混合器可节约占地面积,减少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

原水

管道

药剂

混合单元体

静态混合器

管道

管式静态混合器

1.3.4.絮凝池 絮凝池方案比较: 絮凝设备的基本要求是:原水及药剂经混合后,通过絮凝设备应形成肉

眼可见的大的密实絮凝体,絮凝形式较多,主要有水力搅拌式和机械搅拌式等,我国在水力絮凝池的新型池型研究上已达到较高水平。水力絮凝池中的隔板絮凝池是应用历史较久、目前仍常应用的絮凝池型,有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所以作为水里絮凝池的基础,往复式隔板絮凝

池的原理和运行经验对现在的水厂絮凝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往复式隔板絮凝池虽然节省絮凝时间、减少水力损失、保护絮凝体不被破坏、使出水分布均匀等方面较新型絮凝池型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在设计合理、运行条件控制恰当的情况下,其絮凝效果也较好,而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本课程设计选择往复式隔板絮凝池作为絮凝构筑物,便于加深对絮凝工艺基本原理的理解,也便于参照设计手册运用已有的工程经验,更贴近于工程实际,也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3.5.沉淀池

方案比较:

本工程选用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相对于其他沉淀池具有停留时间短,沉淀效率高,占地省等特点。沉淀池内斜管材料仍采用无毒聚氯乙烯塑料,断面为正六边形,内径取25mm,尺寸为1000mm×1000mm,厚度为0.4mm,安装倾角为θ=60°。本工程采用上向流斜管沉淀池,即水流从下向上流动,出水经集水槽和出水渠流入下一处理构筑物。

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设宽度为1 m的过渡区,以保证水流稳定和配水均匀。

1.3.6.滤池

方案比较:

本工程选用普通快滤池,采用单层石英砂滤料,承托层为天然砾石,反冲洗方式采用单独水冲。

普通快滤池具有运转效果好,冲洗效果可得到保证,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配水均匀性好,适用于各种规模水厂等优点。

1.4.净水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根据所选定的净水流程和构筑物形式,分别对净水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根据处理水量及所确定的设计数据,计算出各构筑物的尺寸,绘出单线草图,用于设计计算的数据主要来自各种设计参考资料(设计手册、教材、规范、试验报告及经验总结等),并按当地实际运行的同类水厂的经验数据进行调整,各单项构筑物的计算方法详见教材及有关手册。

详细设计计算过程参见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5.净水厂的平面布置

根据各单项构筑物的尺寸进行净水厂的平面布置,布置时先在地形图上进行

试布以确定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形式。平面布置要求紧凑,且要保证有一定的施工或交通间隙和留有余地。各构筑物的位置应考虑施工时挖填土方量小,而且挖填方基本平衡。各构筑物间应适当考虑设超越管线或附属构筑物的可能。总之,净水厂内各构筑物必须因地制宜,布置紧凑,节约造价,便于维护管理,做到流程简短,连接管最短,并符合从水源到用户的总方向上进行布置的原则。

平面布置时,将絮凝反应池与斜管沉淀池合建,滤池靠近沉淀池布置,并在滤池附近留出堆砂和翻砂的场地,清水池放置在了地形较低的地方,并埋入地下,上留覆土0.7m。将二泵房卡进清水池布置。加药间和加氯间分别放在靠近絮凝池和滤池的地方。药剂仓库面积按15-30天最大药剂量计算。加氯间和滤库设在水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厂内的管线有生产管线、排水管线、生产消防管线、加药加氯管等,各管线管径格局计算确定。其中自用水管供应生活用水建筑、加氯间、滤池反冲洗用水、以及供应消防用水。

厂内道路通向一般建筑物,设人行道,采用碎石、炉渣、绘图路面。通向仓库、修理车间、堆砂场、泵房时,设车行道,宽度采用4.0m,转弯半径6m,纵坡不大于3%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厂设置围墙,厂内考虑充分绿化,设有树木和草地。

平面布置详见图纸。

1.6.水厂高程布置

在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间水流应尽量保持用重力流。

本工程设计同样使构筑物间水流为重力流形式,各净水构筑物的标高结合地形图上地形坡度确定,根据各构筑物间连接管道和构筑物内的水头损失计算确定高程。净水构筑物间连接管道断面由设计手册要求的流速范围计算确定,并适当考虑水量发展,留有发展余地。连接管线水头损失根据水力学公式计算确定,估算时采用手册所列的数据范围之间取值。

高程具体计算详见设计计算书,高程布置详见图纸。

1.7.水头损失计算表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

2.1.水厂设计水量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计算,城镇自用水量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分两组。

设计水量规模:Q

=40000 m3/d,

水厂自用水量取5%,故总水量Q=40000×(1+5%)=42000 m3/d=1750m3/h = 486.11L/s 则每组设计流量Q=21000 m3/d=875m3/h = 243.05 L/s

2.2.配水井

2.2.1.设计参数

停留时间:t=3min;

配水井水深:h

2

=3m;

配水井超高:h

1

=0.3m;

出水槽跌落高度:h

=0.05m.

2.2.2.设计计算

配水井只设一个,用总流量计算:

配水井容积:V=Qt=0.4681×3×60=84.258 m3

配水井面积: =84.258/3=28.086m2

配水井尺寸:L×B=9m×3.12m

配水井总高度:H= h

1+ h

2

=0.3+3=3.3m

进水管管径

1

D:

配水井进水管的设计流量为Q=1750m3/h=0.4681m3/s,查水力计算表知,当

m s范围内)。

进水管管径D=700mm时,v=1.2m/s(在1.0~1.2/

溢流堰上水头:

因单个出水溢流堰的流量q=243.05L/s,一般大于100/L s采用矩形堰,小于100/L s采用三角堰,所以本设计采用矩形堰(堰高h取0.5m)。

矩形堰的流量公式为:

3/2

q=

式中q——矩形堰的流量,3/

m s;

m——流量系数,初步设计时采用0.42

m=;

b——堰宽,m,取堰宽3m;

H——堰上水头,m。

m=,b=3m,代入上式,有:

已知q=243.05L/s,0.42

H=0.127m

2.3.管式静态混合器

管式静态混合器设5段混合单元,管内流速控制在v=1.0m/s左右。

管式静态混合器流量:Q=0.2431m3/s

管式静态混合器管径:取 D=600mm,流速v=0.86m/s,取L=2.5m。

管式静态混合器水损:h=0.1184×n×(Q2/D4.4)=0.1184×5×(0.24312/0.64.4)=0.33m在0.3~0.4m范围内。

加药管管径:d=0.1D=0.1×600=60mm

2.4.往复式隔板絮凝反应池

2.4.1.设计参数

采用2个往复式絮凝反应池,每组一个;

单个反应池设计流量:Q=0.2431m3/s;

絮凝时间:t=20min;

絮凝池超高采用h=0.3m;

平均池内水深H=1.2m;

絮凝池的长宽比:Z=B/L=1.2;

转弯处过水断面面积为廊道内过水断面的1.5倍;

6个廊段内流速设为六档,v1=0.50m/s、v2=0.40m/s、v3=0.35m/s、v4=0.30m/s、v5=0.25m/s、v6=0.20m/s。

2.4.1.设计计算

2.4.1.1.平面尺寸

①单池平面净尺寸

计算总容积:

W=QT/60=1750×20/60=583.3m3

分为两池,每池净平面面积为

F1=W/n/H=583.3/2/1.2=243.1m2

池长(隔板间间距之和)L:

L=(F1/Z)0.5=(243.1/1.2)0.5=14.23m,

池宽B: B=L/1.2=11.96m,取B=12m。

②廊段宽度和流速:

廊道宽度为a

n

,隔板间距按廊道内不同流速分为6挡:

a 1=Q/3600/n/v

1

/H

③水流转弯次数:

池内廊道宽度相同的隔板为一段,总共分为6段,则廊道总数为

3*3+3*4=21

则隔板数为 21-1=20(条)

水流转弯次数为20次

④池长(不包括隔板厚度)复核:

L=3*(0.4+0.5+0.6)+4*(0.7+0.8+1.0)=14.5m 隔板厚度按0.2m计算,则池子总长L=14.5+20×0.2=18.5m

⑤池底坡度:

平均水深1.2m ,最浅处水深为1.0m ,最深处水深为1.4m,则

i=(1.4-1.0)/18.5=0.0216

2.4.1.2.水头损失的计算

按廊道内的不同流速分成六段,分别计算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H n=ξS n v 02/2/g+v n 2l n /C n 2/R n 式中

水力半径 R n =a n H/(a n +2H),槽壁粗糙系数n=0.013,流速系数C n=R n y1/n,y 1取0.15 各段水头损失计算结果如下表:

段数 l n

R n

S n

V 0

V n

C n

h n

1 36 0.17 3 0.4

2 0.506 59.0 0.020 2 36 0.21

3 0.3

4 0.40

5 60.7 0.011 3 3

6 0.24 3 0.28 0.338 62.1 0.00

7 4 4

8 0.27 4 0.24 0.28

9 63.2 0.006 5

48

0.30

4

0.21

0.253

64.2 0.005

(4)GT 值的计算(t=20摄氏度)

==

T

h

G υγ60=

?÷??2010000029.160052

.0100020.5S -1

GT=20.5×20×60=2.46×10-4(在10-4~~10-5范围内) 则设计合理。

2.5.上向流斜管沉淀池

2.5.1.设计参数

沉淀池设计流量:Q =0.2341m 3/s ; 清水区上升流速:V 上=3.5mm/s ; 颗粒沉降速度:Q 0=0.4 mm/s ;

采用断面为正六边形的蜂窝状斜管,材料为无毒聚氯乙烯,?25mm ,L1000 mm ,θ=60°。 2.5.2.设计计算

2.5.2.1.清水区的平面尺寸

每个沉淀清水区表面积:A =Q/v 上 =0.2431*1000/3.5=69.5 m 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照3%计算,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 1: A 1=69.5/0.97=71.6 m 2

每个沉淀池清水区平面尺寸:L ×B=6m ×12m ;

为了配水均匀,进水区布置在12m长的一侧。该边与絮凝池宽度相同。

沉淀池清水区实际上升流速:V

=0.2431/71.6=3.27mm/s

沉淀池实际表面负荷:q=Q/f=875/71.6=10.232

m m h?

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为7.2~11.0 32

m m h?,故设计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2.5.2.2.斜管长度

斜管内水流速度为V

0=V

/sin60°=3.0/0.866=0.0035(m/s)=4.04mm/s,考

虑到水量波动取V

=5 mm/s

颗粒沉降速度U=0.4 mm/s

根据 V

与U的值,在正六边形断面斜管l/d特性曲线查的:l/d=32,

所以l=32*25=800mm

考虑到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00mm。斜管总长为以上两者之和为1000mm。

2.5.2.

3.调整池宽

池宽B=B‘+Lcosθ=6.5m。

2.5.2.4.沉淀池的总高度

超高:h

=0.3m;

清水区高度:h

1

=1.2m;

斜管区高度:h

2

=1000×sin60°=0.866m,取0.9m;

布水区高度:h

3

=1.5m;

穿孔排泥斗高度:h

4

=0.8m;

因此,有效池深:H‘=0.9+1.2+1.3=3.4m;

沉淀池总高度为:H=h

0+h

1

+h

2

+h

3

+h

4

= 0.3+1.2+0.9+1.5+0.8=4.7m

2.5.2.5.复核雷诺数Re

根据管内流速为V

=5 mm/s,和管径为25mm,查表的Re=31。

2.5.2.6.穿孔集水槽计算

采用穿孔集水槽集水,清水经进水孔淹没出流进入集水槽中,

每个沉淀池沿长边方向设有10条集水槽。

集水槽间距:l

=L/n =1.2m

每个集水槽流量:q= 0.2431/10=0.02431m3/s

集水槽宽度:b=0.9(βq)0.4=0.9(1.2×0.02431)0.4=0.22m

集水槽水深:起点 h

1

=0.75×0.22=0.17m;

终点 h

2

=1.25×0.22=0.28m

为了施工方便,

集水槽进水跌落高度取h

3

h

=0.07m。

集水槽总高度:H=h

2

孔眼计算:

超载系数β=1.2

F=q β/42gh μ=1.2*0.02431/(0.62*(2*9.81*0.07)0.5

)=0.04m 2

孔径d 取25mm ,每孔面积:24

a d π

=

=0.0005 m 2

每条集水槽孔眼总数n=f/a=0.04/0.0005=80个, 集水槽两侧交错开孔,左右侧开孔数各为40个。 集水槽上孔距: l=6500/40=162.5mm 。 2.5.2.7.集水总渠计算

集水总渠宽度:B n =0.9(βQ )0.4=0.9(1.2×0.2431)0.4=0.55m 集水总渠起端水流断面假定为正方形,渠内水深为0.6m ,考虑集水槽水流进入集水总渠时自由跌落,跌落高度取0.1m ,同时考虑集水总渠顶与集水槽顶相平,则集水总渠总高度为: H=0.6+0.1+0.5=1.2m 。 2.5.2.8.沉淀池进水设计

沉淀池进水采用穿孔花墙,孔口总面积

v Q A =2

式中 2A —孔口总面积(2m )

v —孔口流速(s m ),一般在0.15s m 一下,本设计中取s m 1.0

22 2.431.10/2431.0m A ==

n=2A /a=2.431*10000/(20*10)=122个

每个孔口的尺寸定为cm cm 1020?,则孔口数为122个。进水孔位置应该在斜管以下、沉泥区以上部位。

2.5.2.9.排泥系统

为取得较好的排泥效果,采用机械排泥,在池末端设集水坑,通过排泥管定时开启阀门,靠重力排泥。

池内存泥区高度为0.1m,池底有1.5‰坡度,坡向末端(每池一个),坑的尺寸为50cm*50cm*50cm。

排泥管兼沉淀池放空管,其管径按下式计算

D=(0.7*B*L*H

/t)0.5=(0.7*6.5*12*3.5/3*3600)0.5=0.133m,采用200mm

式中H

——池内平均水深,m,此处为3.4+0.1=3.5

t——放空时间,s,此处按3h算。

斜管沉淀池示意图,如图下图所示。

穿孔排泥管配水区

斜管区

清水区

积泥区

集水槽

斜管沉淀池计算示意图

2.6.普通快滤池

2.6.1.设计参数

单层石英砂滤料,密度ρ

s =2.65t/ m3,滤料膨胀前孔隙率m

=0.41;

设计流量:Q=21000m3/d=875m3/h = 0.2431 m3/s;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方案(模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华东某市在城西地区兴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完善该地区的市政工程配套,控制日益加剧的河道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该城市现状叙述如下: 1、2号居住区人口3万,污水由化粪池排入河道;3、4号居住区人口5万,正在建设1年内完成;5号居住区人口4.5万,待建,2年后动工,建设周期2年。还有部分主要公共建筑,宾馆5座,2000个标准客房;医院2座,1500张床。以上排水系统均采用分流制系统。同时新区内还有部分排污工厂:电子厂每天排水1500m3,BOD5污染负荷为3000人口当量;食品厂每天排出污水量500 m3,污染负荷为1500人口当量。 旧城区原仅有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工程计划在10年内完成,届时整个排水区域服务人口将达到18万。 依据上述情况,整个工程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建设阶段,现在实施的工程为近期建设。近期建设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设计服务范围应该包括新区5个已建和待建的居住区、新区内部分主要公共建筑以及2个工厂。依据环保部门以及排放水体的状况,排放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1.2 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标准》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 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81-2000 1.3设计任务和范围 (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废水水量水质及其变化特征和处理要求; (2)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宜的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 (3)确定为满足废水排放要求而所需达到的处理程度; (4)结合水质水量特征,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型式; (5)进行全面的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尺寸和设备选型; (6)进行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及主要管道的布置和高程计算; (7)进行工程概预算,说明废水处理站的启动运行和运行管理技术要求 2 原水水量与水质和处理要求: 2.1 原水水量与水质 一期工程: Q=36000m3/d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厂设计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年月

四川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 学院:建工学院专业:给排水班级: 2011 学号: 学生:指导教师: 接受任务时间 2014 年 6 月 30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学院院长(盖章)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需完成课程设计提供的《C市给水处理厂设计》中涉及全部内容。可徒手绘图或者采用计算机出图,并将结果编写完整的计算书。计算书的内容及要求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水. (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给水工程. (4)《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5)《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1、S2等). (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进度安排

各一份。 2、附图纸的电子文件。 摘要 作为给水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水处理决定了供给用户的水是否符合水质要求,给水处理厂需要根据用户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本次给水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对C市给水处理厂进行一个初步设计,根据已给的C市地形图、江流以及设计水量,确定给水处理厂的位置以及占地面积;根据江流水的水质情况,通过各絮凝池、沉淀池以及滤池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液氯消毒组成的常规工艺处理,从而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对各净水构筑物、给水处理厂高程进行计算,画出给水处理厂管线平面布置图和构筑物平面布置图、净水流程高程布置图以及主要净水构筑物工艺图。 关键词:给水处理厂;折板絮凝池;异向流斜管沉淀池;重力式无阀滤池

(完整版)a2o工艺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说明书1

污水处理A2\O工艺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15万m3天)工艺。主要任务是完成个该地区污水的处理设计。 其中初步设计要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一张及污水处理厂污水与污泥高程图一张;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中,主要是完成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 该污水处理厂工程,规模为15万吨日。 A2O工艺的生物处理部分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厌氧池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缺氧池的主要功能是脱氮。好氧池是多功能的,能够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 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从泵房到沉砂池,进入反应池,进入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再进入清水池,最后出水;污泥的流程为:从反应池排出的剩余污泥进入集泥配水井,再由污水泵送入浓缩池,再进入消化池,最后进入脱水机房脱水,最后外运处置。 关键词:A2O;同步脱氮除磷;设计说明书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e design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disposal plant in the area of a City. The technics of the plant is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he main task is the primary design of the plant . The task of the primary design is that a design book、a plan of the plant、the the single disposal build design ,the plane drawing、the plan and some part magnifying drawings of the Anaerobic-Anoxic- Oxic.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lant is 160000 tones a day. T-oxidize ditch and unoxidize pool are two important part and water flows into three ditchs in turn, also T-oxidize ditch plays the role of secondary settling. The unoxidize pond release phosphorus. Along with aeration distance, the dissolved oxygen density reduces. This make oxidize area and unoxdize area present in ture. Namely appears the nitration and the counter- nitration process in succession , get the result of denitroge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ine oxygen district absorbs the phosphorus, get the result of getting rid of phosphorus. The process of the sewage in the plant is that: The sewage runs from pump tank, enters disinfection pond, then enters calculation trough ,at last lets out. The process of the sludge is that: Surplus sludge from the sedimentation tank enters concentration pond, enters digestion pond , enters automatically translated text: then enters automatically translated text:, at last it is carried out of the plant. Key words:The Anaerobic-Anoxic-Oxic; Taking off the nitrogen and the phosphorus; Automatically translated text.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

1总论 (3)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2基本资料 (3) 1.2.1水厂规模 (3) 1.2.3厂区地形 (3) 1.2.4工程地质资料 (3) 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4) 1.2.6气象资料 (4) 2总体设计 (4) 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 (4) 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4) 2.2.1药剂溶解池 (4) 2.2.2混合设备 (5) 2.2.3反应池 (5) 2.2.4沉淀池 (5) 2.2.5滤池 (5) 2.2.6消毒方法 (5) 3混凝沉淀 (5) 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5) 3.1.1溶液池 (6) 3.1.2溶解池 (7) 3.1.3投药管 (7) 3.2 混合设备的设计 (7) 3.2.1设计流量 (7) 3.2.2设计流速 (8) 3.2.3混合单元数 (8) 3.2.4混合时间 (8) 3.2.5水头损失 (8) 3.2.6校核GT值 (8) 3.3 反应设备的设计 (8) 3.3.1平面布置 (8) 3.3.2平面尺寸计算 (9) 3.3.3栅条设计 (9) 3.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0) 3.3.5各段水头损失 (11) 3.3.6各段停留时间 (12) 3.4 沉淀澄清设备的设计 (13) 3.4.1设计水量 (13) 3.4.2沉淀池面积 (14) 3.4.4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14) 3.4.5配水槽 (15) 3.4.6集水系统 (15) 3.4.7排泥 (16) 4过滤 (16)

4.1滤池的布置 (16) 4.2滤池的设计计算 (16) 4.2.1设计水量 (16) 4.2.2冲洗强度 (16) 4.2.3滤池面积 (16) 4.2.4单池冲洗流量 (17) 4.2.5冲洗排水槽 (17) 4.2.6集水渠 (17) 4.2.7配水系统 (17) 4.2.8冲洗水箱 (18) 5消毒 (19) 5.1加药量的确定 (19) 5.1加氯间的布置 (19) 6其他设计 (20) 6.1清水池的设计 (20) 6.1吸水井的设计 (20) 6.2二泵房的设计 (20) 6.3辅助建筑物面积设计 (20) 7水厂总体布置 (21) 7.1水厂的平面布置 (21) 7.2水厂的高程布置 (21) 8设计体会 (21) 参考文献 (21)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1.1 工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 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 表2 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 1m 1.5m 1m 2m 0.8m 1m 2m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 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 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 (6)处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前 言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必须提高环保意识,逐步扭转社会发展进步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有自贡市大山铺镇为缓解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需要设计一套城市排水系统,完善城市排水管网体系,将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集中至污水厂处理。 经过对该城市地形、道路分析,本工程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对该市污水水质水量以及相应的出水标准的分析,采用SBR 工艺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同步实现去除BOD 、脱氮、除磷。水厂来水水质为:BOD 5=150~230 mg/L ,COD Cr =250~350 mg/L ,SS=200~350mg/L ,NH 3-N=20~40mg/L ,总磷 =3.2~4.3mg/L ,TN=35~50mg/L ,pH=6.5~8.0,水温12~28℃。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要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 标准要求如下:CODcr ≤60 mg/L 、BOD5≤20mg/L 、SS ≤20 mg/L 、NH 3-N ≤8mg/L 、TN ≤20mg/L 、TP ≤1.0 mg/L 。污水处理过程 包括:污水总泵站——格栅——沉砂池——初沉池——SBR 生化池——消毒接触池——巴氏计量槽。污泥处理过程包括:浓缩池——贮泥池——消化池——脱水间。由于在浓缩池、贮泥池、消化池中污泥的停留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磷,故而需要将上清液加以处理。处理后的上清液回流至泵站,产生的泥渣作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或则用作农用肥。 关键字:分流制、污水处理;SBR ;脱氮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水排水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招标文件。 2.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3.国家现行的有关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规范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三、设计内容: 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雨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四、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分别从学府大道及20米规划路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供基地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按照0.15MPa考虑。 2.生活用水量估算: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230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125m3/h。 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

3.生活给水系统: 本工程地下一和地上一、二层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地上二层以上用水由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设于地下室的水泵房内。 4.热水供应: 根据各单体建筑功能,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年管理费用,并尽可能的利用太阳能,本工程热水供水方案如下: 1)酒店考虑集中热水系统,热媒为锅炉房热水,经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供给客房卫生间及厨房等需用生活热水的地方。 2)办公、公寓等其他建筑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配以电辅设加热系统和贮热水罐,为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提供所需用的生活热水。 3)热水系统分区与给水一致,热水采用机械循环方式。 5.饮水供应 自饮水供应由小型一体式直饮水供水设备在各供应点直接供应。 五、排水系统: 1.本工程各建筑室内采用生活污废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2.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废水重力流排入室外污水管道或中水处理间的调节水箱;地面层(±0.000m)以下的污废水采用管道汇集至地下室的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厨房排水须经过隔油处理); 3.室外污水管道统一排至室外化粪池,所有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20米规划路污水管道。 六、中水系统: 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本工程设有中水处理系统。中水水源为各单体建筑的盥洗用水,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基地的冲厕、绿化、道路洒浇和车库地面冲洗。中水工艺流程为:

长安大学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目录 二、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2) 1.设计供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2) 1.1综合生活用水量 (2) 1.2工业企业用水 (2) 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2) 1.4管网漏损水量 (2) 1.5未预见用水 (3) 1.6最高日设计供水量 (3) 1.7水厂设计规模 (3) 2. 总体方案 (3) 2.1水源及取水构筑物 (3) 2.2净水工艺选择 (3) 2.3水处理构筑物及药剂的选择 (5) 2.3.1混凝剂的选择 (5) 2.3.2混合设备 (6) 2.3.3絮凝池 (7) 2.3.4沉淀池 (7) 2.3.5滤池 (8) 2.3.6消毒系统的选取 (10) 2.4净水方案的确定 (12) 3.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2) 3.1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水量 (12) 3.2加药间设计计算 (13) 3.3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5) 3.4折板絮凝池设计计算 (16) 3.4.1主要设计参数 (16) 3.4.2设计计算 (17) 3.5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20) 3.5.1主要设计参数 (20) 3.5.2设计计算 (20) 3.6 普通快滤池设计计算 (24) 3.6.1主要设计参数 (24) 3.6.2设计计算 (24) 3.7 加氯间设计计算 (28) 3.7.1主要设计参数 (28) 3.7.2设计计算 (28) 3.8 清水池设计计算 (29)

二、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供水量及水厂设计规模计算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设计供水量由以下六项组成: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设计 规模应按该条文前五项的最高日水量之和确定。 1.1综合生活用水量 依据设计资料,设计年限内城市供水人口数为10万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依据该城市所属省份及人口规模知,湖南湘潭为一区中小城市,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q=300L/ cap d,自来水普及率为f=95%。故综合用水量Q1为:Q1=qNf=300x100000 x95%=28500m3/d 1000 1.2工业企业用水 依据设计资料,工业用水量是城市生活用水量的68%。故工业用水量Q2为:Q2=Q1X68%=28500X68%=19380 m3/d 1.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应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本设计以综合用水量和工业企业用水量的4%确定。故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Q3为: Q3=(Q1+Q2)X4%=(28500+19380)X4%=1915.2 m3/d 1.4管网漏损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宜按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

} 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计算依据 1、工程概况 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为,近期(2000年)规划人口10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万人。 2、水质计算依据 A.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60g/人d BOD5 30g/人d — B.工业污染源,拟定为 COD Cr 500 mg/L BOD5 200 mg/L C.氨氮根据经验值确定为30 mg/L 3、水量数据计算依据: A.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B.生产废水量近期×104m3/d,远期×104m3/d考虑; C.公用建筑废水量排放系数近期按,远期考虑; , D.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 4、出水水质 根据该厂城镇环保规划,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水体水质按照国家三类水体标准控制,同时执行国家关于污水排放的规范和标准,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COD Cr 100mg/L

BOD5 30mg/L SS 30mg/L NH3-N 10mg/L 污水量的确定 ¥ 1、综合生活污水 近期综合生活污水 远期综合生活污水 2、工业污水 近期工业污水 远期工业污水 3、进水口混合污水量 处理厂处理系数按近期,远期考虑,由于工业废水必须完全去除,所以不考虑其处理系数。& 近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远期混合总污水量 取 4、污水厂最大设计水量的计算

近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 远期; ,取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 拟订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最大设计水量为 污水水质的确定 近期取 取 /

远期取 取 则根据以上计算以及经验值确定污水厂的设计处理水质为: ,, ,, 考虑远期发展问题,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拟定出水水质指标为: 表1-1 进出水水质一览表 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B)进水水质去除率 % 序号 % 1COD80· 325 2BOD20150% 3` 20300% SS 4氨氮8[1]30、 % 5T-N204050% 6T-P) 350% 7pH6~97~8 ' 注:[1]取水温>12℃的控制指标8,水温≤12℃的控制指标15。 [2]基本控制项目单位为mg/L,PH除外。

给水设计说明书

1总论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四川某县城自来水厂初步设计,要求进行初步方案设计,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管线布置图、各个单体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并对所用设备进行选型。应做到设计合理、计算准确、图面清晰、语言简练、字体端正。 1.2基本资料 (1)现用水量:5×104m3/d (2)给水水源:桃河 (3)水质资料:原不为穿城河流,取水口在城镇上游,水质较好,含砂量较低(平均含砂量0.4kg/m3),上游无工业污染和集中生活污水污染。 表格1原水水质资料 A.拟建水厂区域工程地质钻探资料 通过工程地质钻探,地层构造为:表层为0.5~0.7m厚的耕土,以下均为密实压粘土,地下12m处才有基岩露头。 地下水位在地表8m以下,地下水无浸蚀性。地基耐压力为15T/㎡。 B.该城镇地震资料 据记载,该地区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据地震监测总的记录,该地区最大震级为6级,地震裂度为6度。 由四川地震局推荐,该地区建筑设计按地震裂度7度设防。 (5)水文资料 桃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拐向镇东南流出城。河上设有两座通行汽车的大桥。 河流常年流量较大,上游设有一大型水库调节,因此河流枯水位及流量变化不大。 该河流为通航河流,船舶最大吨位700吨,并有木排放下,取水构筑物设计

时应考虑放排和通航的影响。 最高洪水位:188.00m 最大流量: 150m3/s 常水位:185.40m 年平均流量:75m3/s 枯水位:183.00m 最小流量:50m3/s 取水口水深最小达:4.0m (6)气象资料 A.风向:见右方风玫瑰图 B.气温 最冷月平均:4.0℃ 最热月平均:34.1℃ 极端最高气温:40℃ 极端最低气温:-2℃ C.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1185.4mm 一日最大降雨:197.1mm D.土壤冰冻深度: 0m (7)其它资料 该城镇为县政治、经济中心,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运均与省城及埠外相连接,该县地方材料丰富。 (8)水厂厂址地形图一张(见附录) 2总体设计 2.1工艺流程的确定 根据原水水质资料可知:原水浑浊度300-1000mg/l,细菌总数12000个/ ml,大肠菌数33000个/l,耗氧量20mg/l,有微量的臭和味,原水受到较为严重污染,细菌指标超标严重。色度10度,氯化物21mg/l,总硬度3度(德国度),暂时硬度3度(德国度),总固体298mg/l,这几项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因此处理的重点在于降低浊度、耗氧污染物和杀灭细菌等病源微生物,根据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选用常规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 ↑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培训课件

1.1 总体设计 1.1.1 工程规模 (1)设计规模 水厂建设总规模为9.2万m3/d,水厂自用水量按7%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净水厂出水水压为40~55m。 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5万3 m/d。 (2)原始资料 1、自然条件 1.1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规划厂区为一平地,黄海高程79.7m。 1.2 气象资料 ①风向:绘出风玫瑰图 ②气温:最冷月平均为:-4.8℃;最热月平均为:32.1℃ 极端温度:最高40.5℃,最低-5.5℃ ③土壤冰冻深度:1.2m 1.3 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 ①地质钻探资料 ②地震计算强度为:158.6KP a ③地震烈度为:8 度以下。 ④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1.4 河流水质资料 1.1.2 设计出水水质 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 GH-85)。 1.1.3 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 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 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

↓ ↑ 水厂处理工艺流程 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混合工艺 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①水泵混合 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内),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②管式混合 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管式混合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占地;在设计流量范围,混合效果好。缺点是当流量过小时效果下降。但从总体经济效果而言还是具有优势的。 ③机械混合 机械混合是依靠外部机械供给能量,使水流产生紊流。它的优点是水头损失较小,适应各种流量变化,能使药剂迅速而均匀的分布在原水胶体颗粒上,同时使胶体颗粒脱稳,具有节约投药量等特点。缺点是增加相应的机械设备,需消耗

给排水设计方案说明(模板)

给排水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规模:用地面积:213913m2,建筑面积:299940m2,地下室面积:86000m2 ,住宅户数:998户。 2.建筑单体分布情况: 二、项目特点 1、地形复杂,地面标高变化较大: 建筑单体首层地面绝对标高情况:

2、项目定位较高,高层住宅装修标准较高;别墅立面要求较高: 三、给排水设计方案 1、室外给水设计: (1) 水源: 本工程的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迎宾北路和翠微东路上分别有DN800和DN1000的给水管,地块周围预留有 DN200的市政给水接口,绝对标高23.5m 处的供水压力为 0.175MPa 。市政水压仅能供至南区地下室,其它地方均采用加压供水。 (2) 用水量: 本工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2209 m 3/d ,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 330 m 3/h 。其中广场、道路浇洒、绿化及人工湖的补水采用回收雨水及山泉水,该部分水量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 485 m 3/d ,最大时生活用水量为 90 m 3/h 。 主要项目的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计算见下表:

(3)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管道系统分别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南区地下室、公共泳池用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住宅、别墅及幼儿园、会所、北区地下室等采

用加压水泵变频供水系统(详见室内给排水部分);小区内的室外消火栓采用加压供水系统,管道压力由稳压泵和气压罐维持。(会所:为了维持冷热水平衡是否需要单独设置加压需要讨论?) (4)管材及接口: 室外生活给水管道DN≥100时采用内衬水泥砂浆的球墨铸铁给水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DN<100时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绿化及水景用水采用UPVC给水管,粘接。 2、室外排水设计: (1)市政条件: 沿小区东侧的迎宾北路上设有DN400的污水管道,管底标高为17.16m~ 18.56m;有1000mmx1000mm及4000mmx2000mm的雨水暗沟,沟底底标高为21.5m~ 18.30m。本地块已预留多处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均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排水要求。 (2)排水制度: 采用雨污分流体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入雨水管或排水暗沟,并最终排至周边的市政雨水管道。化粪池考虑分散设置。 (3)暴雨强度公式: 1536.1988(1+0.1579lnT) q= ————————————(L/s.ha) (t+1.5254)0.6012 雨水量:Q=Φ.q.F。(Φ为径流系数,F为流域汇水面积) (4)排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污水量:1130 m3/d,最大时生活污水量:120 m3/h。 场地雨排水设计考虑附近山区的洪水汇入。设计降雨历时t=14.5min,重现期T=100年时的雨水量为17.0 m3/s。 (5)管材及接口: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室外排水沟

给水处理厂

给水处理厂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1 1、设计任务————————————————————————————————1 2、规模——————————————————————————————————1 3、设计原始资料——————————————————————————————1 4、设计步骤————————————————————————————————2 5、设计要求————————————————————————————————2 二、概述———————————————————————————————————3 1、设计任务和依据—————————————————————————————3 2、设计资料特点——————————————————————————————3 三、设计流量计算———————————————————————————————3 四、给水处理流程选择说明———————————————————————————3 五、给水处理各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说明—————————————————————3 1、混合设备选择——————————————————————————————3 2、絮凝池选择———————————————————————————————4 3、沉淀池选择———————————————————————————————5 4、过滤池选择———————————————————————————————6 六、给水处理构筑物计算及高程计算———————————————————————7 1、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7 2、往复式隔板絮凝池————————————————————————————9 3、斜管沉淀池———————————————————————————————11 4、普通快滤池———————————————————————————————12 5、氯消毒—————————————————————————————————16 6、清水池—————————————————————————————————16 7、高程计算————————————————————————————————17 七、处理构筑物总体布置的特点及依据说明———————————————————17 八、图纸——————————————————————————————————18 1、厂区总平面图——————————————————————————————19 2、高程图—————————————————————————————————20 3、滤池工艺图———————————————————————————————21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达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学院(直属系):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5) 1设计总则 (5) 1.1设计范围 (5) 1.2设计依据 (6) 1.3设计原则 (6) 2工程概况 (6) 2.1地理位置 (7) 2.2自然条件 (7) 2.3设计规模 (7) 2.4设计进出水水质 (7) 3工艺的比选 (8) 3.1污水特点 (8) 3.2工艺选择 (8) 3.3 处理工艺流程 (14) 4工艺设计计算 (14) 4.1 设计流量的计算 (14) 4.2 中格栅 (15) 4.3 集水池提升泵房 (18) 4.4 细格栅 (20) 4.5 沉砂池 (22) 4.6 A2O池 (25)

4.8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38) 4.9 普通快滤池 (42) 4.10 消毒池 (45) 4.11污泥泵房 (46) 4.12 污泥处理设计 (47) 4.13 加药间 (50) 5其他辅助构筑物 (51) 6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51) 6.1平面布置原则 (51) 6.2具体平面布置 (53) 7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55) 7.1 各构筑物水头损失h g (55) 7.2污水高程布置 (55) 7.4 污泥高程布置 (59) 7.5各构筑物标高 (60) 8建设投资概算 (61) 8.1主要设备报价清单 (61) 8.2工程总投资 (64) 8 组织管理 (64) 8.1 组织机构和定员 (64) 8.2 建设进度 (65) 9运行成本、环境效益分析 (65)

给水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资料 一、城市平面图一张,比例1:5000; 二、城市总人口:10.4万人;用水人口:100%; 三、城市平均房屋层数:5层; 四、工业企业情况,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甲工厂: 生产用水量:1000吨/天 工作时间:第一班(0-8);第二班(8-16);第三班(16-24)热车间人数:5400人/天;一般车间人数:3600人/天 热车间淋浴人数:4860人/天;一般车间淋浴人数:360人/天 2、乙工厂: 生产用水量:500吨/天 工作时间:第一班(8-16);第二班(16-24) 热车间人数:5000人/天;一般车间人数:3000人/天 热车间淋浴人数:4500人/天;一般车间淋浴人数:300人/天五、该城市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曲线如下表:

六、该城市位于二区 七、投资偿还期:t=5年,折减系数:m=5.33,折旧系数:4%,重现期:P=3.6% 第二章设计要求 一、根据所给资料,确定取水建筑和净水建筑的地点。 二、分析全程用水量和一天内流量的变化情况。 三、计算界限流量和经济因素。 四、确定城市主要供水方向,并进行管网定线。 五、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管径。 六、进行管网平差。 七、按平差结果确定水泵扬程。 八、消防校核和事故时,水泵流量扬程是否满足要求。 九、绘制管网平面图。 十、整理报告,装订成册,报告力求文字通畅,字迹清晰。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 一、居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 按居住条件,由课本附表1查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240L/人·d,这里取200 L/人·d, 则Q1=200×0.001×104000×100%=20800L/人·d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某城市新区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胡小波 学号20131704233 班级13给水 2 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张建昆 2015年11月28日

目录 1概况 (1) 1.1背景 (1) 1.2规模 (1)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2) 2设计计算 (3) 2.1用水量的计算 (3) 2.2工艺流程 (3) 2.3配水井 (4) 2.4絮凝工艺 (4) 2.4.1混凝剂 (4) 2.4.2混凝工艺流程 (4) 2.4.3溶液池与溶药池 (4) 2.4.4混合设施 (5) 2.4.5絮凝池 (5) 2.5沉淀 (5) 2.5.1设计水量 (5) 2.5.2设计尺寸 (5) 2.5.3校核尺寸 (6) 2.5.4排泥方式 (6) 2.5.5放空管计算 (6) 2.6过滤 (6) 2.6.1滤池面积及尺寸 (6) 2.6.2滤池高度 (6) 2.6.3反冲洗 (7) 2.7消毒 (7) 2.7.1加氯量的设计计算 (7) 2.7.2加氯间的设计计算 (7) 2.8清水池 (7) 2.8.1清水池尺寸设计 (8) 2.8.2布水墙与水位监控 (8)

3 水厂总体布置 (8) 3.1水厂平面布置 (8) 3.2水厂高程布置 (8)

1概况 1.1 背景 某市位于江苏省北部,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新建一座地表水给水处理厂。 1.2 规模 1. 城市居住区面积约700公顷,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 2. 居住区情况:人口密度为(333)cap/ ha;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60 L/ 人·d; 3. 居住区建筑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不考虑耐火级别。 4. 城市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排水设备、淋浴设备。 5. 由城市管网供水的企业1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10t/d(每吨纸耗水量为220m3),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建筑物体为2500 m3。,企业2为化肥厂,生产用水量为2000 m3/d。 6. 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500m3/d。 7. 工厂要求城市管网供水,对水压无特殊要求。 8. 未预见及管网漏失系数取k=1.2。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下表1。 表1 原水水质资料 序 项目单位数值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号 1 浑浊度度45. 2 1 3 锰mg/L 0.07 2 细菌总数个/mL 290 14 铜mg/L 0.01 3 总大肠菌群个/L 9180 15 锌mg/L <0.05 4 色度色度单位18 16 BOD 5 mg/L 1.96 5 嗅和味- 17 阴离子合成剂mg/L - 6 肉眼可见物微粒18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7 7 pH 7.22 19 氨氮mg/L 3.14 8 总硬度(CaCO ) mg/L 56 20 亚硝酸盐氮mg/L 0.055 3 9 总碱度mg/L 47.5 21 硝酸盐氮mg/L 1.15 10 氯化物mg/L 15.2 22 耗氧量mg/L 2.49 11 硫酸盐mg/L 13.3 23 溶解氧mg/L 6.97 12 总铁mg/L 0.17 (2)地址条件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水厂厂区现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的素填土层,并夹杂大量的块石,平均厚度为5m左右,最大层厚达9.4m,该土层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未经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