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标书(1)解析

技术标书(1)解析

技术标书(1)解析
技术标书(1)解析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施工准备 (1)

四、施工布置 (3)

五、施工组织安排及施工技术措施 (4)

六、施工计划 (16)

七、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20)

八、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22)

九、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准化管理 (24)

十、工程质量回访及保证措施 (27)

十一、环保与环卫管理 (29)

十二、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 (30)

十三、冬、雨季及农忙季节施工技术措施 (32)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包括提供的附件);

2、招标文件答疑的补充文书;

3、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有关图纸及其它资料和施工现场等条件;

4、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4.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

4.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4.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4.7《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4.8《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4.9《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10《工程测量规范》

4.1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大学园西一路、科技大道、大学园东一路污水管道敷设工程

2、工程地址:

黄岛区大学园西一路、科技大道、大学园东一路

3、工程规模:

3.1总工程规模:管网总长约计5570米。

3.2主要建设内容:敷设管道及管道井施工等。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

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1.2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3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1.4做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加工。

1.5认真做好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认真做好原有控制桩的交接核验工作。

1.6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2、劳动力、物质及设备准备:

2.1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

2.2落实各部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3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2.4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准备工作。

3、施工现场及管理准备:

3.1平整场地,修好运输和施工通道,达到三通一平。

3.1.1路通: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修好施工现场的临时性道路,形成完整畅通的运输道路网,为物资运进场地和堆放创造有利条件。

3.1.2水通:开工之前,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接通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线,做好地面排水系统,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3.1.3电通:工程开工前,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接通电力和电讯设施,确保施工现场设备的正常运行。

3.1.4平整场地:按照建筑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拆除地上

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平整场地的工作。

3.2搭建临时设施,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3.3同建设单位一起复核设计资料,明确技术和质量要求。复核测量基线、并做好水准点位标志的保护工作。

3.4搞好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安排各种设备、机具、施工水电线路。

四、施工布置

1、布置原则

1.1施工平面布置应严格控制在建筑红线之内。

1.2平面布置要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1.3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

1.4合理组织运输,保证道路畅通,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1.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方便施工、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1.5.1各种机械设备根据建筑物平面形式和规模,布置在施工段分界处,靠近料场。

1.5.2临时水电应就近铺设。

1.6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安装以及其他各专业施工相互干扰;

1.7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1.8现场布置有利于各子项目施工作业。

1.9考虑施工场地状况及场地主要出入口交通状况。

1.10结合拟采用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顺序。

1.11满足半成品、原材料、周转材料堆放及加工需要。

1.12满足不同阶段、各种专业作业队伍对宿舍、办公场所及材料储存、加工场地的需要。

1.13各种施工机械既满足各工作面需要又便于安装、拆卸。

1.14实施严格的安全及施工标准,争创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2、布置内容

2.1拟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周围的重要设施。

2.2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固定位置。

2.3施工运输道路。

2.4临时水源、电源位置及铺设线路。

2.5施工用生产性、生活性设施(加工棚、操作棚、仓库、材料堆场、行政管理用房、职工生活用房等)。

3、布置步骤

确定施工位置→机械设备位置→加工场地→制作场地→办公室、库房→临时道路→临时设施→临时水电

五、施工组织安排及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本工程以创优工程为目标,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以科学指导施工。

加强测量、定位放线的复核工作,确保轴线、构件几何尺寸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1.内容

技术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技术核定与设计变更;技术交底和技术复核制度;科技推广应用;施工技术总结;技术标准化。

2.图纸会审

2.1图纸会审的目的: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的在工程开工前解决。

2.2图纸会审的参加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施工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2.3图纸会审前的准备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

施工员全面熟悉图纸,并进行自审,对图纸上存在的问题、错误、矛盾等进行汇总,会审前提前交给设计师,以便会审时各专业设计人员在现场解答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3、图纸会审内容:

3.1图纸会审时,先由设计师进行设计交底,交待设计意图,关键部位的作法和要求以及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等情况。

3.2查对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3.3查对建设项目座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3.4查对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电气、设备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3.5查对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3.6查对与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3.7查对施工图中特殊部位及难点,特殊材料的采用、构件与配件的采用,货源的组织形式。

3.8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应采用的必要措施等进行商讨。

3.9设计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师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4、图纸会审记录的发放

4.1盖章生效的图纸会审记录由内业技术人员移交给项目资

料员,由资料员发放。

4.2图纸会审发放对象

建设单位(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公司:技术部、工程部、经营预算部。项目部:有关人员及自存三份作交工资料用。

5.施工作业设计的编制

5.1针对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以组织设计中所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作为编制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要进一步细化,编制施工作业设计。

5.2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5.3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设计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3.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技术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冬季及防灾害施工技术措施及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5.4施工作业设计的发放范围:工程部、项目技术负责人、有关施工员,资料员自留三份存档。

6.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

6.1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师以变更设计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

6.2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由施工单位出具技术核定单。

6.3技术核定单由有关专业施工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重大问题须报公司总工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内容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

6.4技术核定单由资料员负责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办理签证,经认可后方生效。

7.技术交底

7.1在分项或分部工程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施工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7.2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内专业施工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专业施工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7.3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7.3.1设计意图、施工图要求、构造特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术安全措施、执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质量标准和材料要求等。

7.3.2对工程某些特殊部位、新结构、施工难度大的分项工程等以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交底时更应全面、明确、具体详细。

7.4技术交底的要求

7.4.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7.4.2整个工程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和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7.4.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7.4.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为准,交底内容必须经过检查和审核,字迹要清楚、内容要完整,要有交底人、签发审核人、接收人签字。

7.4.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7.4.6施工员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及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各专业施工员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

7.4.7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组织班(组)人员讨论,同时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7.4.8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8.技术复核

8.1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然后方可施工。

8.2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有:

8.2.1建筑物的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的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底标高及各部分尺寸。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电源进出口方向;电缆线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及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8.3技术复核记录由负责所办复核工程内容的施工员负责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应有施工员自复记录,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和签字。

8.4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8.5技术复核记录由施工员负责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9.施工技术总结

9.1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范围: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项目;本公司首次施工的特殊工程,新颖的高级装饰工程,引进新施工技术的工程以及认为有必要进行总结的项目。

9.2编写内容和要求

9.2.1简明扼要地介绍工程概况,以图、表形式为主,文字叙述为辅。

9.2.2涉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方案的优化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的经济比较结果,技术性能,关键技术问题和对象,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质量要求和实际达到的情况,劳动力组织、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突出的经验教训和体会,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防治对策,需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经济效益对比等,要详细叙述。

9.2.3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9.2.4施工中采用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9.2.5提供必要的插图、照片,条件许可时应提供施工录像带。

9.3项目各类技术人员的职责

9.3.1根据项目科技推广应用计划,以及上级下达的施工技术总结项目,由内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总结项目计划,并与科技推广计划一并下达。

9.3.2施工技术总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从工程或

“项目”开工和实施之日起,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分工负责收集工程项目及“四新”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数据。

9.3.3工程项目、“四新”项目完成后,应立即编写技术总结,并上报公司技术部。

9.3.4技术负责人在编写技术总结时,项目和公司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提供下述资料和其它必要的资料。施工员负责提供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对比状况; 材料部负责提供三材节约情况,核实材料节约率; 机械部负责提供机械设备性能、配备情况及使用率对比情况; 质安部负责提供达到质量标准的实际水平、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资料; 资料员负责提供试验、检测资料; 经营部负责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工作; 财务部负责经济效益的成本核算工作。

9.4施工技术总结编稿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公司技术部上报。

10.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0.1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10.2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要配备齐全,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10.3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技术标准体系,编制采集技术标准目录,本项工作由项目资料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完成。

10.4当项目配置的技术标准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应与公司技术部、业主、设计师联系,当仍不能满足时,向公司反映,以求标准配备齐全,满足工程需要。

10.5发给工长、质安员、翻样、安全员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兼职标准化管理人员须按登记发放。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时,应上交资料员。

10.6当上级通知某标准作废时,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并及时采购新标准和修订技术标准目录。

11、施工方案

1.本段排水工程使用的管道直径为DN400和DN600,根据工程各工序的施工特点,建立以下两个专业施工队:

(1)土石方施工队

主要负责土石方的施工,配合排水施工队采取顺序作业法进行施工。

(2)排水施工队

主要进行排水沟槽的整理、管道基础铺设、管道安装、排水井的砌筑安装等工作。

2.排水管道施工

1.1沟槽开挖

(1)在开挖前进行沟槽定位测量,经监理复检确定管道埋设轴线。

(2)核对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且明显固定的建筑物上,对所有测量标志,在施工中,做到妥善保护,避免损坏,并经常校准其准确性。临时水准点间距控制在100m之内,且使用前应当校测。此工序在经监理复检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工程采用明开挖,挖掘机挖沟槽土方,沟槽断面形式为阶梯形槽,沟槽底部开挖宽度B=D1+2b(其中D1为管道外缘宽度,b为管道一侧的工作宽度),我们采用b=400~600mm。

(4)沟槽开挖顺序,由排水管道水流方向从下游至上游,由南至北开挖。为防止对基底土的扰动,槽底预留30厘米土,在铺碎石或砼管基前人工清除,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应避免出现振动荷载。

(5)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应对管道中心线及管底高程进行有效控制,我们准备在挖掘机挖土后,人工清槽前,埋设坡度桩不小于10cm,间距为10m,控制井位处加一块坡度桩,坡度桩应埋设牢固,坡度桩上钉管线中心钉和高程钉。坡度桩上应标明桩号(控制井号)及高程钉至各有关部位的下反常数。

(6)土方开挖不得超挖,若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碎石填补至设计槽底高程。

(7)挖出的土方根据各路段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堆存位置,为保证槽壁土体稳定和不影响施工,应堆放在距沟槽上过5m 以外。同时搞好土方调配,多余土方及时外运。

(8)雨季施工时,沟槽的一次开挖长度适当缩短,尽量做到开挖一段完成一段,槽晾槽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泡槽塌槽事故。

1.2沟槽施工排水:主要是地面雨水的排除。

(1)施工现场的雨水的排除,主要利用地面坡度设置沟渠将地面雨水疏导它处。防止流入沟槽内,一旦流入应及时排除。

(2)在开挖沟槽内先挖出排水沟,断面为30cm×30cm,以3%~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集水井布置在沟槽一侧,深50cm,间距为50~80m左右。

3.管道基础

(1)应提前对基础所有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取样到实验室化验,在基础施工前两天得出结果,材料合格才能进行基础的施工。

(2)砼带形基础施工方法如下:利用坡度桩把管道中心线移至槽底,再根据设计的基础宽度,确定支模位置,并立即支设模板,对基础平面定位的同时,对沟槽进行清底找平。根据基础设计厚度,在基底钉高程桩,同桩顶挖至基础的高程和厚度。浇筑砼时沟槽内不得有积水,由于本段工程混凝土管埋设较深,基础浇筑分两次施工,先施工管底以下砼基,稳管后包封管道两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