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之异同

浅析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之异同

浅析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之异同
浅析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之异同

电影中的文化

——从香港与内地电影差异到两者的文化比较

电影是文化的体现者与传播者,它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乐为媒介,在银幕上再现和反应生活,更以其独特的手法记录着我们的文化并推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电影,不仅代表一个时期的梦想,更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形态。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港片全盛之时更曾雄霸亚洲、虎视欧美,其影响力在近年的好莱坞动作电影都可以见到。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让内地敞开了紧锁多年的大门,艺术工作者被压抑已久的创作热情迅速爆发,涌现了一股新的制片浪潮。1988年,《红高粱》让张艺谋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也让内地电影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历程。在电影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只有透过商业化的泡沫和市场化的浮云看到本质上的文化认同差异,才能让中国电影认清本我,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本文以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为切入点,解析其中的不同文化认同感,深入研究香港与内地文化的差异性。

让我们首先从内地电影说起。内地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可以说早期的内地电影和戏剧渊源颇深,这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这种电影掮客和戏院看客组成的电影市场环境,造就了一个源于市民文明戏与商业投机的国产片基础,这使得电影成为茶楼戏院的专利,“影戏”成为主要电影。到了三十年代,内地的电影创作者们努力学习和了解国外的先进电影经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和苏联的蒙太奇电影①理论的影响在其中最为突出,

蒙太奇电影理论?苏联电影艺术的主导流派,世界电影史上重要艺术学派之一。形成于20年代中期,这一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把蒙太奇方法看成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导演应当在时间的延续中顺次规定和引导观众的思路,向观众提供经过精心选择“能够重现整个动作的形象”的一系列有特征的细节,由此造成一个目的明确的主题效果;强调导演的责任“不是把现实毫无遗漏地详细复制下来,而是应该把现实压缩成主要的和有特性的东西”;在以“时间——空间复合

是内地电影史上第一次广泛创新和大幅度发展的时期,孙瑜和沈西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后流行起来的家庭伦理片、言情片、武侠片数量虽多,质量却大多低劣。到了抗战时期,以抗战题材为主要内容的电影也迎来了内地电影艺术的高潮时期。八十年代后的电影则更注重创新,而且非常注重人性人情的刻画,洋溢着人道主义的光芒。改革开放之后,大陆出现了一股大规模的文化质疑和文化反思浪潮,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为核心的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拍摄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东方符号的民族作品,并开始了向国际化标准趋同的过程。

纵观其发展历史,内地电影在叙事风格、运用技术以及表现手法上,大都受到世界上一些电影先驱国家的影响,但就其内核而言,仍然具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印痕,东方元素贯穿于电影始终,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例如早期的戏曲片;《红高粱》中黄土地、大宅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造型,京剧、皮影、婚丧嫁娶、红卫兵造反的场面;《卧虎藏龙》中的传统武侠元素、中国山水画似的画面感以及唢呐、古筝等传统乐器在配乐中的运用。这些都是成功“走向世界”的内地电影所使用的典型意象,它们使内地电影获得了一种中国式的标签,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随着这些电影的过度类型化以及大量的模仿和复制,它曾经具有的艺术和观念的前卫性和探索性逐渐消失殆尽,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因为不断的自我复制而失去了精神震撼力和美学震撼力,《无极》、《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类电影的高票房低口碑正源于此。近几年来,过度追求商业化的结果,使得内地电影正向着按西方人刻板印象中所认知的东方那样来描绘自我,并期待以此获得西方社会的肯定这样的趋势发展,体现出向西方电影的文化趋同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下内地盲目批判自我和盲目崇尚西方的思潮。

与之不同的是,香港电影则一直在对内的迷失中寻找对外的共鸣。由于创作观体”为构架的电影形象构成中,突出时间因素的表现力,着重发展了电影的时间美学。

念和表现形式上的趋于西化(喜剧片的卡通化构成、枪战动作戏的拟大片效果),我们常常有香港电影文化流于轻浮之感。香港电影中所显现快餐文化、卡通文化,也常常使我们觉得香港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其实,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香港电影并未远离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如上文所说,早期的中国电影和戏剧渊源颇深,而香港电影中舞台剧的风格十分明显——武打戏中的打斗情节,人物塑造的脸谱话(大奸大恶,大智大勇,爱憎分明),和京剧的构架一样高潮迭起、故事性很强的电影剧情,均是这种舞台剧风格的体现。

但是,香港电影中有一种模糊的文化认同状态。一方面,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香港居民在看待自己香港本土的文化现象时往往不自觉的被制约,套用了英国殖民者的标准与理论,造成本身文化认同上的失焦。另一方面,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又决定了香港电影中难以抹杀的民族情结,但当它希望从大陆寻求文化认同时,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又让这两种文化很难达成共识。

在这种双重矛盾之下,回归前的香港电影展现出一种对于自己文化认同的茫然,一种失根性。作为寻根文化的体现,以中华传统武术为基石,融合中华文明中历来倡导的除暴安良、打抱不平等理念的武打片这时便在香港迅猛的发展起来。一来以武术的形式增强了自身与中华文化的联系,二来排解了茫然文化感带来的苦闷,“拳头”逐渐成为香港电影的三大特点之一,其代表人物李小龙和成龙更凭借武打片的精彩表现在世界电影史上画下了浓重的一笔。直至今日,武打片的影响仍经久不衰。

而回归时期的香港电影的新发展则体现在,一方面,出于对命运的强烈无助感以及逃避现实宣泄紧张情绪的需要,“无厘头”式的喜剧片大量出现,并形成一个喜剧高峰,构成了香港电影的另一大特点。以许氏兄弟(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为代表创作的一系列表现小人物喜怒哀乐的喜剧片《富贵逼人》等以及到后来以周

星驰为首的“无厘头”风格电影,便是这个时期电影的典型代表。同时,对于未来的无助与茫然还让香港电影开始了对于过去的缅怀与回想,掀起了“怀旧电影”的风潮。这期间的代表电影为《人间有情》、《胭脂扣》、《新不了情》等,这种怀旧背后,体现的正是香港人渴望在两种边缘性的身份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文化认同。

回归后的香港,则在与内地文化的融合中进入了后港片时代。结合了内地在八十年代时期对人性的关注后,在创作中进行越来越强的人性挖掘让香港电影有了更多的内涵和东方思想。《无间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部电影柔化了动作的表现,转而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注入了更多的人性挣扎与哲学的思考,提升了香港电影境界。其后的《双雄》、《三岔口》、《伤城》、《窃听风云》对人性一次一次进行分析,对人物的命运也进行一次一次的剖析,将剧情的推进与人性的悬念相结合,通过故事的情节将人物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给予精准的表达,让香港电影步入了新的电影语言表达的阶段。

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融合与发展,统一地构成中国电影的存在。香港回归,使得两地电影互动与融合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也使得两者的文化日益趋同。在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强势灌注西方文化的当下,若内地电影走出盲目趋同化的怪圈,同时借鉴香港的电影创新经验;香港电影则在继续发挥它和国际接轨的环境和创作上的完全自由、电影人才积累、软环境方面的天然优势以及寻回文化认同感的前提下同内地做更进一步的整合,那么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携手,一同开创华语电影的光明未来,在全世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将指日可待!

参考资料:

1、香港电影——百度百科

2、中国电影——百度百科

3、华语电影跨文化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比较

4、【热点关注】论香港电影的艺术特点(本人原创)

5、蒙太奇电影理论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十:王晶

王晶:“拿来主义”的商业创作 王晶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香港最重要的商业片导演之一。王晶本人在片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深谙香港观众的观影心理,熟透商业电影规律,他的影片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纯粹而鲜明的商业美学指向。甚至他拍电影不为叫好,只为赚钱,他需要的是能吸引住观众眼球,以观众需求为第一要素。其中虽有对经典和流行的嘲弄,但社会讽刺意味大为减弱,且取材和表现手法上更偏于俗。王晶这一时期执导了许多周星驰主演的“无厘头”喜剧片。在这些影片中,周星驰大牌明星的光环尽管遮住了幕后的王晶,但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风格的形成亦有王晶的贡献。1996年之后,王晶不再满足于仅担任导演角色,开始往监制和制片人的方向发展。和其他强势电影人一样,王晶监制的影片一般也主要由他操控,亦属于王晶电影。 将各类商业类型元素集于一身、形成高密度噱头的杂烩式风格,是王晶电影的首要特色。在王晶电影中,往往集中了动作、喜剧、悬疑、情感、传记、色情等多种类型元素,且将各种元素推向极致;此外,叙事情节点密集,“是集体创作剧本的典型,噱头层出不穷,开场即叫人喘不过气,60秒钟内若非出现笑料,便有追逐或悬疑场面”[1]。其中各种胡闹元素穿插的搞笑手段、赌术、骗术特别是色情和人体排泄物等是其营造噱头的主要部分,其《鼠胆龙威》(1995/新峰,导演:王晶,主演:李连杰、张学友)便是这种杂烩风格的最佳体现。该片有元奎极之生动的动作设计,有如泉涌现的笑料,有不讲章法的调子极转弯,也有屎尿及色情笑话,如酒店大堂里守卫大开杀戒的一场,一个重伤男人

爬到龙威藏身之处,龙威吓得半死,男人却死命抓住龙威的那话儿,求他相助。王晶电影的这种杂烩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后现代主义电影中的“拼贴”特色。然而,纵观其影片,剧作结构则几乎全为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王晶只不过是“把由来已久的片段式结构发挥到喧哗的极致……彻头彻尾是用最传统的方法,把流行电影传统翻新,使之重现生气”。[2]他将繁荣时期香港电影各种类型元素集于一体的手法,从某种程度上可称得上对香港商业电影成就的完美总结。 王晶电影的第二个特色表现为“拿来主义”式的模仿,也是其标志性特色。对经典的电影桥段进行跟风、模仿,在香港影坛来说早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特别是当某一类型的影片卖座时,大家群起而跟之,直到将这类影片拍滥。作为商业导演的王晶,同样也会跟风、模仿。但王晶毕竟不是平庸之辈,他深知“像我者死,似我者生”的道理,在模仿与跟风时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即不是完全的照搬,而是在拿来的同时,再进行适合自身特色的美学改造,“创新”与“跟风”双管齐下,取得了明显效果。如《鼠胆龙威》有好莱坞影片《虎胆龙威》的很多影子,由于香港影片的投资规模和特技技术都不能跟好莱坞比,王晶就把重头戏放在擅长的武打场面,在此基础上加适量的爆炸场景,既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又兼顾了影片的可观赏性。稍后,在《无间道》(2003)震撼香江,抗起救市之大任时,王晶用《无间道》中男女一号之外的原班人马,写就一部《黑白森林》(2003/中国星、市委,编剧:王晶,导演:王晶、麦子善,主演:黄秋生、刘青云),其跟风之快,改编之妙,令观众咋舌。但和当时风头强劲的《无间道》不同,王晶作品依然固守了他

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四:徐克

编辑| 删除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四:徐克 赵卫防发布于:2007-07-08 11:49 银幕上的动感时空——论徐克电影 (原文发表于2007年第一期《当代电影》杂志) 作为香港影坛重要的商业片导演之一,徐克始终能把握个性与商业、偏锋与主流的有机融合。无论作为监制或导演,徐克对创作总是全方位地控制,使其影片具有明显的徐克烙印;无论是喜剧或动作类型,徐克影片总是以追求动感为主要美学指向,并试图对香港的动作经典类型片进行主题和形式方面的颠覆与超越。 与众多香港影人的经历相似,徐克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国外修读完广播电视电影课程后返港效力于电视台。1978年,他在香港“佳视”推出了古装武侠电视连续剧《金刀情侠》,以悬疑气氛的营造和快捷利落的镜头语言显示出了求新求变的美学追求,也奠定了他之后以古装武侠片类型为主的创作路线。转入电影后,徐克更是显示出剑走偏锋、急激险怪的风格,然而他却又能巧妙地汇入商业电影的主流并不断创新突破,由“新浪潮”的旗手转变成为举足轻重的商业片导演。他在1984年创办“电影工作室”的时候,曾明确提出过对导演的要求:“1、要有自己的风格。2、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话说。3、要…走群众路线?……商业片定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得到宣泄,心情转佳。”(1)上述三个要求既是徐克长期创作实践中的美学追求,又可以看作是他将偏锋与主流有机融合而赢得观众的法宝。他导演或监制的一系列影片,形成了鲜明的美学风格,奠定了其在香港影坛和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徐克又是一个力求创新的电影作者,他亦在不断创新中超越自身、颠覆经典。个性化的风格加上创新与超越,成就了徐克的辉煌,并使80年代以来香港商业电影的面貌不断更新。 关于徐克电影 在香港电影史上,由于一些影人具有特殊的票房号召力,不论他们的身份是监制、导演或是主演,他们都是影片创作的核心,主宰影片的风格,影片完成后被贴上他们的姓名标签,而其他主创均处从属地位,比如李小龙电影、成龙电影、周星驰电影等等,徐克电影亦是如此。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既具有吸引观众的品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值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之际,本人特搜集整理了19项世界、中国有关电影奖项,以作分享。本片包含了国际四大电影奖、中国三大电影奖、九大国际A类电影节以及其他国内影视奖项。 ——johnlee 世界四大电影奖(奥斯卡&欧洲三大奖) 1.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简称奥斯卡奖,也即学院奖(Academy Award),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享有盛誉,不仅是美国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也倍受世界瞩目。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是戛纳(gā nà)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必须说明,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 金人。

金熊奖(Golden Bear)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电影的最高奖项。主要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 柏林国际电影节[2],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由于柏林市徽为熊,柏林影展的大奖便称为金熊奖。影展除竞赛部份外,另有非竞赛影片及青年电影以及各项回顾展。

历届金马奖十大高颜值影后 看看你中意哪个

历届金马奖十大高颜值影后看看你中意哪个 金马奖是一年一度的电影届的盛会,红毯上各大明星争奇斗艳,但是每年的影后却少之又少,在今年的第53届金马奖上,马思纯和周冬雨获得双影后,这也是金马奖历史上首次颁出的双影后。除了这次的双美以外,鹿豹座小编就带你来看看金马奖历史上有哪些高颜值的影后。 归亚蕾 在华人女演员中,能够在本土、亚洲以至欧洲的电影节上都曾获奖者实在为数少之又少,而四度金马奖获得者归亚蕾便是其中的一位。除了在金马奖和亚太影展上曾经获得过影后之外,归亚蕾还曾扬威捷克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在历届的金马影后中,唯一能与她相媲美的应该也只有张曼玉一人了。最为难得的是,在进入五十岁以后这位女明星的演艺事业不

仅没有直线下落,反而有蒸蒸日上逾来逾红之势,这无疑使得她在观众的心目中显得更具魅力。 张艾嘉 在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获奖者中,有不少人从最初的银幕上的表演转向了幕后工作,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徐枫便是其中非常知名而成功的一位。在金马历届的影后之中,成功地从银幕上转到幕后工作的人中,张艾嘉可以算做是迄今为止最为优秀和最为成功的一个。在银幕上她曾经获得过两届金马影后称号,做编剧她曾经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和亚太影展的最佳编剧奖,这一成就无一不证明了张艾嘉不愧为全能的女艺人。

梅艳芳 1987年她主演了《胭脂扣》才让影坛人士真正认识到她的表演才华。影片中梅艳芳饰演石塘嘴名妓如花,她与张国荣饰演的富家公子十二少产生了真爱情,但不为男方家长接受,两人相约吞食鸦片殉情,不料如花的阴魂来到五十年后才发觉十二少未死,而是在垂老之年落魄地当一个临时演员。在报馆上班的万梓良与女友朱宝意从中帮助如花寻人,也因而反省了他们自己的爱情关系。这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她获得了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八:成龙

在之前香港电影人物研究系列中,除杜琪峰外其他均为1990年代之前的香港影人,他们的创作高峰基本集中在1990年代之前(其中徐克跨越这个时代)。在之后的这一系列中,本博主将陆续推出1990年代之后的香港影人研究文章,如周星驰、成龙、王晶、王家卫、刘伟强、陈果、关锦鹏等人的研究。而且这些文章将不像前面的那样系统、全面,大都是就某一方面的分析,故难免有偏颇之处,希望喜爱电影特别是香港电影的朋友们给予批评指正,本博主将不胜感激! 成龙:续演英雄神话 (本文主要探讨90年代之后的成龙电影,在此之前的成龙作品不作深入展开) 和周星驰电影的概念一样,成龙电影亦是泛指成龙主演的影片,这些影片绝大部分为动作片,成龙除是主演外,有时还承担兼职、编剧、导演等其他角色。总之,这些影片中成龙为创作灵魂,他主宰着影片的风格,也成为香港电影的品牌之一。成龙电影从70年代的功夫喜剧一鸣惊人,到80年代的警察片趋于成熟,逐步完善了商业美学模式。90年代后,成龙在银幕上演绎最多的形象依然是警察,继续以往警察片中英雄神话的叙写。成龙的形象在强化后逐步被定型:象征不平凡的英雄,充满斗志、永不言败;而国际化背景、挑战身体极限的动作以及独特的电影语言,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营造爆炸、追逐、烟火灯光特效等特技等也定型于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美学模式中。

这一时期成龙电影的第一个特征,表现其英雄形象起落沉浮的变迁。1995年之后,成龙电影开始由香港背景转移至国际化的背景,以更为广阔的视觉空间来凸现这一香港警察英雄,也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早在80年代初,成龙便在“嘉禾”的安排下与好莱坞合作制片,主演了“嘉禾”在美拍摄的《杀手壕》(1980)、《炮弹飞车》(1981)等影片,但在好莱坞并未获得大的反响。1995年成龙推出的以美国纽约为背景的动作片《红番区》(1995)却在美国引起轰动,首周票房高达1000万美元[1]。该片的成功改变了成龙电影的制片方针,之后他的大部分影片都以国际化大制作为主,背景移至海外。开始阶段,其故事空间以西方国家的城市为主;而且片中成龙的“警察身份”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一般的香港本岛警察升级为超级警察,进而成为国际刑警,甚至是超级特工。这种空间与角色的扩展,更能显示出成龙跨国界、跨民族的动作技艺,无论是《红番区》中的纽约街头追逐、《霹雳火》(1995)中日本赛车场上的竞技,还是《简单任务》(1997)中乌克兰雪山上的惊险逃亡、《我是谁》(1998)中的非洲土著舞蹈以及《特务迷城》(2001)中土耳其迷城内的连环恶斗,都使成龙的英雄神话得到进一步的张扬;成龙面对的已不再是本土的黑帮势力,而是庞大的国际犯罪集团,除身体打斗与枪战外,更加凸现了成龙在各类危险场面中展露的个人智慧[2]。 国际化路线的成功,让成龙渐渐离开了他滋生的母体——香港,1999年他凭《尖峰时刻》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一举奠定了他在好莱坞动作明星的地位,在好莱坞连续拍摄了《上海正午》(2000)、

明媚了春天的花——2019年高考作文与《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不期而遇(一)

明媚了春天的花——2019年高考作文与《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不期而遇(一) 作者:毛连锋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26期 明媚了春天的花——2019年高考作文与 《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的不期而遇(一) 毛连锋 无需太多,一朵花,有时便会让整个春天明媚;无需太多,一则素材,有时就能使通篇文 章生辉。高品质的写作素材,恰似那明媚了春天的花朵,在考场上给考生以智慧的启迪、思维 的启发,用自己的娇艳辉映篇篇佳作。这样高品质的素材,在《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中俯拾即是,笔者从中挑选部分素材,将它们在2019年高考作文中的运用作以阐释,看它们是如何绽放考场、芬芳六月高考作文的。 【高考真题】 (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 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 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素材支持】 ◎素材一:杨容莲,人称“茶水莲姐”。她主管茶水部,也就是为剧组人员端茶倒水发盒饭,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却一点也不好做。一个剧组近百人,不仅要记清每个人喜欢吃什么, 还要懂得适时递过饮品、毛巾或盒饭。然而从业三十余年,“莲姐”将这份“简单”的工作做 到了极致。几百个明星,她清楚地记得每一个人的口味。饭菜做得好,还能以包容的心,将片 场所有人照顾得“服服帖帖”。在2018年4月15日晚举行的第37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当宣布杨容莲获得“专业精神奖”的那一刻,包括刘德华、古天乐在内的香港电影界众多前辈、大腕,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绝。为了给她颁奖,成龙连夜坐飞机赶回,并在她发言时亲自为 其调整话筒。在颁奖现场播放的短片中,杨容莲这样介绍自己:“我的职位是茶水,我不识字,也有这份薪水,我是小女人,赚到钱,当然要尊重这份工作。” (详见《作文与考试》2018 年第19-21期(7月合刊)第66页《茶水莲姐:一杯茶水倒出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特点

香港武侠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摘要】: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中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电影中“侠”的英雄好汉形象和英雄表现出来的精神深深吸引了观众,所以武侠电影主要是从心理上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关键词】:香港武侠电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侠”,这一点也不夸张,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独有的和影响巨大的类型片种,在中国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早在1928年推出的《火烧红莲寺》造成轰动效应以后,武侠电影渐臻成为中国电影图式中一个独具文化内涵的传统电影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侠电影成为香港影坛的中心,至70年代达到鼎盛,8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又与多种类型片结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武侠片把香港电影推向国际化、品牌化和明星化的时代,形成了中国整体文化结构中一道独具魅力的景观。香港武侠影片的产品至今早已超过千部,作为香港社会精神圈最好的展示,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武侠影片在视听的层面上支撑起了特定时期的香港文化。 武侠电影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紧张暴力的画面,帅气潇洒的演员,更重要的原因是武侠电影它所反映出来的精神,一种“侠”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观众。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出了他对“侠”的理解:“侠之小者,锄强扶弱,匡扶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金庸的小说侧重于一个“侠”字,其笔下几个脍炙人口的主角,往往都是从乱世之中成就侠名的英雄,萧峰、郭靖、杨过、张无忌、袁承志等等,突破了旧武侠小说中传统侠客的作用,即不仅限于行侠仗义,更是要进一步为国家与民族而出生入死,退一步为了天下苍生而奋不顾身,这也是儒教伦理所规定的侠之大者素有的风范。 侠的形象在各部武侠电影中都被饱满的塑造了起来,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形成了一种“侠文化”。

2005年的《功夫》后,周星驰已经15年没在香港金像奖上获奖了

【2005年的《功夫》后,周星驰已经15年没在香港金像奖上获奖了】 2002年,喜剧之王周星驰在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成为最大赢家。 那晚,周星驰不仅凭借《少林足球》首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还收获了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新晋导演奖,还有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还帮助老搭档黄一飞首次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虽然只拿了一届金像奖影帝,但周星驰同时拿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最佳电影这样的伟业,也是影史第一人。 而且,《少林足球》还是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超6000万港元的港产电影。 从1990年的《赌圣》开始,周星驰用了12年时间,才让金像奖第一次接受他的无厘头喜剧表演。2005年,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星驰的《功夫》带着16个提名的声势,破纪录的票房成绩,成为头号大热门。结果,却只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元华),和最佳剪接、最佳动作设计、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几个技术奖项。 作为《功夫》的男主角、导演和编剧,又是电影的出品人、制作人和监制,这届金像奖是周星驰的失意之夜。 然而,周星驰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的失意,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从2005年的第24届《功夫》后,周星驰已经15年没在金像奖上获奖了。 从2004年的《功夫》之后,周星驰完成从喜剧演员向导演的全面转型。 从2008年的《长江7号》开始,周星驰连续导演了《西游·降魔篇》《美人鱼》《新喜剧之王》4部电影,还监制了一部《西游·伏妖篇》。 那么,这十几年来,周星驰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又失意了多少回? 2009年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长江7号》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视觉效果共4个提名,最后只有徐娇获得最佳新演员奖。 《长江7号》,周星驰不仅是导演、编剧、出品人、监制,还是男主角。结果,只提名了最佳男配角。 2014年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西游·降魔篇》获得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后空手而归。 周星驰在《西游·降魔篇》中,担任导演、编剧、出品人和监制,已经完全不出演角色了。 2017年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美人鱼》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视觉效果,共8个提名。 其中获得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提名的《无敌》,还是周星驰亲自填词作曲的作品。 周星驰是《美人鱼》的导演、编剧、制片人、出品人、监制,还是电影主题曲作者;《美人鱼》还打破了华语影坛的票房纪录。 结果,仍然是0获奖。 【2018年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获得4个提名,获得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 2020年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喜剧之王》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演员三个提名,最终0获奖,成为《少年的你》封神的注脚。 《新喜剧之王》是20年前,周星驰正名之作《喜剧之王》的全新演绎,周星驰是的导演、编剧、监制、

20XX香港电影金像奖视频直播完整版高清录像回放重播.doc

2017香港电影金像奖视频直播完整版高清 录像回放重播 2017香港电影金像奖视频直播完整版高清录像回放重播 2017香港电影金像奖视频直播完整版高清在线观看录像回放重播下载 2017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视频直播:点击进入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订于2017年4月16日晚上在香港文化中心正式举行,由首次当司仪的古天乐主持。 2月7日,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举行记者会,上届影帝郭富城和最佳女配角得主金燕玲分别宣布本届入围名单,20部香港电影及5部两岸华语电影入围。其中,《七月与安生》以12项提名领跑入围名单,马思纯、周冬雨则再度双双入围,能否延续金马奖的火热势头再度齐封后,令人期待。 《七月与安生》12项提名领跑星爷作品再入围 由周冬雨、马思纯等主演的《七月与安生》曾在金马奖获得7项提名,最后两位女主角双双摘得影后,不可谓不风光。本届金像奖,本片延续了强势的提名势头,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等12项提名,成为本届提名数最多的影片。由梁乐民、陆剑青执导,郭富城、梁家辉等主演的《寒战2》则获得10项提名紧随其后。此外,周星驰的《美人鱼》、陈志发执导的《点五步》也分别以8项提名成为提名大户。 从影29年以来,在金像奖上,周星驰多次在编、导、演获提名,不过迄今只获得三座奖杯,最近一次获奖还要追溯到12年前的《功夫》,上一部作品《西游降魔篇》虽获得最佳电影提名,终究还是折戟。今年该片同时入围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提名,最终星爷能否得奖将是本届金像奖的一大悬念。

汤唯凭借《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再次入围金像奖 汤唯连续六年入围周冬雨成影后大热门 影帝方面,入围的有余文乐《一念无明》、吴镇宇《脱皮爸爸》、梁家辉《寒战2》、任贤齐《树大招风》和林家栋《树大招风》。其中,吴镇宇、梁家辉与林家栋已是金像奖的老朋友,而余文乐和任贤齐则是第一次与金像奖结缘。 影后的角逐似乎更有看头,汤唯凭借《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再度入围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这是她继《黄金时代》、《月满轩尼诗》、《武侠》、《北京遇上西雅图》、《三城记》之后,连续六年入围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不过从未在金像奖上有实际收成的她,不知今次能否打破零记录,获得影后奖杯。 她的竞争者,除了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惠英红、鲍起静,还有在金马奖上以《七月与安生》大放异彩赢得双影后的周冬雨、马思纯。其中,周冬雨刚刚捧回第2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而近年的评论学会大奖一直被视为金像奖的风向标,最佳女演员得主,大多稳稳地坐上了金像奖影后宝座。内地女星章子怡、赵薇、春夏在过去三年在拿下评论学会最佳女演员后,马上在金像奖上分别封后,所以这位大热门选手能否如愿得奖也将是一大看点。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九:周星驰

本文不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简要论述其“无厘头”风格的转型。 周星驰:“无厘头”[1]艺术的转型 言及香港“无厘头”喜剧电影,自然会提及其主演周星驰,他鲜明的表演风格总是主宰影片的基调,形成了经典的“无厘头”风格。在周星驰主演的影片中,作为演员的他逐渐成为影片的核心,导演等其他主创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他们已经慢慢降级成为每次轮换的道具和增添删改的票房调料,所有人认可的只是“周星驰的电影”。[2]周星驰原在电视台作儿童节目主持人,1990年他因主演影片《一本漫画走天涯》而奠定了明星地位,并开创了“无厘头”风格。他的前期作品如《赌圣Ⅱ》(1990)、《整蛊专家》(1991)、《逃学威龙》系列片(3集,1991—1993)、《审死官》(1992)、《鹿鼎记》系列片(两集,1992)、《武状元苏乞儿》(1992)、《唐伯虎点秋香》(1993)等影片不仅屡破香港单片票房纪录[3],而且奠定了其“无厘头”式喜剧的基本形态。在主题形态上,这类喜剧片对现实、历史中的经典、权威、秩序等统统采取调侃和消解的方式,来契合“九七”前特定时期港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焦虑心态和行为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对现代时尚进行滑稽模仿,对过去经典进行调侃,最终对现代、传统和经典都进行嘲讽和否定。如《逃学威龙》(永盛、三和,编剧:黄炳耀,导演:陈嘉上,主演:周星驰、张敏)通过警察假扮学生到学校做卧底,实则对

现代教育制度和英雄观进行嘲讽和解构;《武状元苏乞儿》(永盛、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编剧:陈建中,导演:陈嘉上,主演:周星驰、张敏)中把现代考试作弊手段搬至古代考文状元的考试现场,把考武艺拍成中国古式谐趣奥运会,对古今中外都进行了一番嘲讽;更有甚者在《唐伯虎点秋香》(永盛、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编剧:陈文强,导演:李力持,主演:周星驰、巩俐)中,江南四大才子竟然扭着时装模特步滑稽不堪,美女都是一些丑八怪,经典文学中的“才子佳人”母体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嘲讽和解构。在人物塑造方面,“无厘头”喜剧中的主人公均类似玩世不恭的街头骗子,他们言谈举止随意粗俗,没有理想、没有优秀品行,甚至没有正常人的思维,显示出强烈的反英雄、反传统特色。无论是《逃学威龙》中被人捉弄的警察,还是《鹿鼎记》(永盛,导演:王晶,主演:周星驰、张敏)中花言巧语、到处蒙骗的韦小宝,以及《武状元苏乞儿》中受尽社会曲折、被迫乞讨的苏乞儿等等均是如此。在形式表现上,“无厘头”喜剧无论叙事或表演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强烈的反传统、反逻辑特征,对传统的电影叙事与表演予以无情甚至是刻薄的嘲讽,并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传统法则被完全否定。其每一部影片均有标新立异的情节构思,交错杂糅的故事结构,怪诞奇异的时空转换,稀奇古怪的道具设计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无逻辑噱头,而且这些光怪陆离的电影时空任意穿梭于传奇野史、古代想象和现代科技中[4],充满了对规则和逻辑的颠覆。这类喜剧片的对白形态也颇有特色,其中混合了广东俚语、港式英语以及地道的街头痞话,形成了一场精彩的语言游戏,又以夸张式口语化和重复性加以表现,进而体现出了刻意的玩世不恭和嘲

电影知识竞赛题目

电影知识竞赛 (本次竞赛题目由文学院电影协会提供) 时间:2011-4-12 单项选择题: 一、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新儿女英雄传》 二、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诞生于: A、北京胡同巷B、北京故宫C、北京长城D、北京的丰泰照相馆 三、中国第一部的有声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新儿女英雄传》 四、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电影是: A、《神女》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生死恨》 五、根据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的同名小说《飘》改编的电影,这部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多项奥斯卡奖,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女主演费雯丽凭借其出色的演技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请问这部影片的名称是: A、《罗马假日》 B、《乱世佳人》 C、《魂断蓝桥》 D、《窈窕淑女》, 六、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1972年,美国隆重邀请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请问卓别林的经典形象是什么? A、无知,善良,滑稽的小童工形象 B、爱幻想,疯狂而可笑的正直骑士形象 C、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形象。 D、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公子形象 七、《月球历险记》、《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黑客帝国》、《阿凡达》请问这些影片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开创了新的故事题材 B、展现了进步的科技时代的一面,运用特效营造出极具视觉效果的画面。 C、开创了一种新颖的拍摄方式 D、体现了电影发展的过程。 八、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他用33岁和四部半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请问是哪四部电影: A、《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 B、《人海孤鸿》、《精武门》、《猛龙过江》、《青蜂侠》

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届影帝影后

香港金像奖历届影帝: 1982年第一届:许冠文<摩登保镖> 1983年第二届:麦嘉<最佳拍档> ;洪金宝<提防小手> 1984年第三届:梁家辉<垂帘听政> 1985年第四届:李修贤<公仆> 1986年第五届:郑则士<何必有我> 1988年第七届:周润发<龙虎风云> 1987年第六届:周润发<英雄本色> 1989年第八届:洪金宝<七小福> 1990年第九届:周润发<阿郎的故事> 1991年第十届:张国荣<阿飞正传> 1992年第十一届:曾志伟<双城故事> 1993年第十二届:梁家辉<92黑玫瑰对黑玫瑰> 1994年第十三届:黄秋生<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1995年第十四届:梁朝伟<重庆森林> 1996年第十五届:乔宏<女人四十> 1997年第十六届:郑则士<三个受伤的警察> 1998年第十七届:梁朝伟<春光乍泄> 1999年第十八届:黄秋生<野兽刑警> 2000年第十九届:刘德华<暗战> 2001年第二十届:梁朝伟<花样年华> 2002年第二十一届:周星驰<少林足球> 2003年第二十二届:梁朝伟<无间道> 2004年第二十三届:刘德华<大块头有大智慧> 2005年第二十四届:梁朝伟<2046> 2006年第二十五届:梁家辉<黑社会之龙城岁月> 2007年第二十六届:刘青云<我要成名> 2008年第二十七届:李连杰<投名状> 2009年第二十八届:张家辉<证人> 2010年第二十九届:任达华<岁月神偷> 2011年第三十届:谢霆锋<线人> 2012年第三十一届:刘德华<桃姐> 香港金像奖历届影后: 1982年第一届:惠英红《长辈》 1983年第二届:林碧琪《靓妹仔》 1984年第三届:叶童《表错七日情》 1985年第四届: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1986年第五届:王小凤《错点鸳鸯》 1987年第六届:张艾嘉《最爱》 1988年第七届:萧芳芳《不是冤家不聚头》 1989年第八届:梅艳芳《胭脂扣》

关于香港电影你不知道的8件事

关于香港电影你不知道的8件事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第一届香港金像奖诞生于1982年,当时并未引入提名机制,只有五个奖项: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另设十大华语片与十大外语片奖。 首届颁奖礼参与人数不多,除惠英红与周润发外,大多数导演穿得随随便便就去了,甚至有人着短裤和T-shirt上台领奖,被报刊批评不够庄重。 32年后,香港电影金像奖成为唯一能够在大中华地区均可收看电视直播的华语电影奖项,也是全球电影颁奖典礼中收视人群最高的华语电影颁奖盛会。 那些不可能没得过香港金像奖的演员们 大众电影(pop-movies) 成龙 1985年《A计划》最佳男主角惜败李修贤(《公仆》); 1986年《警察故事》、《龙的心》最佳男主角惜败郑则仕(《何必有我》);1999年《我是谁》最佳男主角惜败黄秋生(《野兽刑警》); 2005年《新警察故事》最佳男主角惜败梁朝伟(《2046》) 林青霞 1984年《蜀山》最佳女主角惜败叶童(《表错七日情》); 1986年《警察故事》最佳女主角惜败王小凤(《错点鸳鸯》); 1993年《绝代双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最佳女主角惜败张曼玉(《阮玲玉》) 夏文汐 1983年《烈火青春》最佳新人惜败马斯晨(《投奔怒海》); 1986年《花街时代》最佳女主角惜败王小凤(《错点鸳鸯》) 王祖贤 1988年《倩女幽魂》最佳女主角惜败萧芳芳(《不是冤家不聚头》) 张耀扬 1988年《监狱风云》最佳男配角惜败梁朝伟(《人民英雄》);

2001年《江湖告急》最佳男配角惜败吴镇宇(《公元2000》) “HAF”和梦想 HAF是指香港国际电影节旗下的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从HAF起步的作品包括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陈德森的《十月围城》、奉俊昊的《母亲》、朴赞郁的《蝙蝠》、陆川的《南京!南京!》、黑泽清的《东京奏鸣曲》、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对导演来说,在HAF得到关注就等于离梦想成真迈进了一大步”,关锦鹏曾这样说。 “创意香港” 如果想在香港拍摄电影,就必须和一个叫作“创意香港”的政府部门打交道,“创意香港” 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下一个专责办公室,于2009年6月1日成立,重点工作是去牵头、倡导和推动本港创意经济的发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电影。 韩国的《夺宝联盟》,好莱坞的《敢死队2》,迈克尔·贝的《变形金刚4》,迈克尔·曼的《骇客交锋》……没有“创意香港”的支持帮助,就没有这些影片中的香港元素。 大众电影(pop-movies) “警察公共关系科” 港产动作片片尾字幕的致谢名单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名字:警察公共关系科。在香港拍电影,但凡影片内容涉及“警察”或者有“开枪”情节,以及影片拍摄时需要“封路”清场的影片,都要向警方报备并协调安排。而香港警方负责与电影业串联的就是警察公共关系科。 演员穿着警察(包括辅警)、交通督导员、政府飞行服务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制服进行拍摄之前,需要向警察公共关系科递交申请,经过警务处处长批准后,才能拍摄。比如据陈木胜导演说,拍《扫毒》时,刘青云要穿警服前一定要拍照给警方才能参与拍摄。 电影雇佣港警多少钱? 在电影制片方雇用香港警察参与电影外景拍摄的收费标准:警员,时薪228港元;警长,410港元;督察,691港元,最低收费两小时,雇用时长中还包括往返的交通时间。 同时警务人员并不会充当电影演员,他们工作内容主要为协助剧组进行临时交通管制,为电影拍摄提供便利。 《志明与春娇》在香港是三级片!

电影人物分析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

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意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

世界和中国影视界权威的奖

一、中国电影金鸡奖 金鸡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专业性评奖。该奖于1981年创办。因1981年是农历鸡年,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故而定名“金鸡奖”。金鸡奖设有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摄影等共20项奖,必要时还增设特别奖或荣誉奖。金鸡奖由专家评选,每年5月23日举行授奖大会。 二、中国电影百花奖 “百花奖”是由《大众电影》向读者发出选票,以投票的方式选出该年度在全国公开上映的群众最喜欢的影片和演员,评选结果完全以观众投票的多少来决定名次。因此,“百花奖”是一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电影评奖活动。该奖为一尊铜铸镀金“百花女神”,向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电影事业。 三、台湾电影金马奖 在我国台湾,从1961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金马奖”。历届“金马奖”都有香港影片参加评选,而评审委员会也由台湾和香港双方组成。“金马奖”的金马雕塑取“如金之纯,如马之奔”之意。“金马”分大中小三种,大的奖给“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剧情片”;中的奖给“优等剧片”;小的奖给个人。“金马奖”除“金马”雕像一座外,还设有奖金。 四、香港电影金像奖

1982年3月9日,由香港电台和《电影双周刊》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艺术中心举行颁奖典礼。《天云山传奇》、《归心似箭》成为1981年十大华语影片得奖片。自此,“香港电影金像奖”每年都会如期颁发,而“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成为香港电影人心中的“奥斯卡”。 二、最权威的三大电影节……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最高奖项:金狮奖 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08294236.html,/en/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举行,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Intl.FilmFestival) 最高奖项:金熊奖 官方网站:http://www.berlinale.de/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香港 内地动作 犯罪 剧情 悬疑电影《风暴》故事剧情攻略

香港内地动作犯罪剧情悬疑电影:《风暴》故事剧 情攻略 主演: 刘德华,姚晨,林家栋,吕良伟,胡军,黄德斌 别名: 《FIRESTORM》 导演: 袁锦麟 编剧: 袁锦麟 年份: 2013 地区: 香港内地 语言: 汉语普通话粤语 片长: 109分钟 上映时间: 2013-12-12 类型: 动作犯罪剧情悬疑 简介: 电影风暴剧情讲述的是警队精英吕明哲为逮捕犯罪团伙头目曹楠不择手段,到手之际竟被儿时好友、惯犯陶成邦搅局。陶为赢回对其失望的女友,求吕为他捏造卧底身份,... 时间: 2013-12-08 正文: 吕明哲(刘德华饰)是香港屡破大案的高级督察,陶成邦(林家栋饰)是屡教不改刚出狱的街头混混。吕明哲在一次街头对峙悍匪头目曹楠(胡军饰)已占上风时,被儿时的好友陶成邦搅局。面对犯罪团伙的不断挑衅,吕明哲誓言不惜一切代价将其一锅端,警匪双方

的杀戮游戏正式开始。 此时与陶成邦相恋多年的女友燕冰(姚晨饰)发现了男友的异常,为赢回对自己失望的女友,陶成邦和吕明哲达成了一笔交易…… 风暴过境,一触即发,每个人都被这场高压的漩涡气流逼至身份模糊的灰色地带。 香港闹市街头,一辆押款车被前科累累的重犯曹楠(胡军饰)劫持。重案组高级督察吕明哲(刘德华饰)率队赶往现场,与曹楠一伙发生激烈火拼。谁知危机关头,一辆突然出现的汽车搅乱战局。曹楠趁机逃走,而那辆车的车主陶成邦(林家栋饰)被警方请入警局。陶和明哲是老同学,后来作为古惑仔混迹江湖。出事前他刚刚出狱不久。明哲以及成邦的女友燕冰(姚晨饰)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和曹楠无关,而嚣张的曹楠更五次三番戏耍警察。为了抓住这个狡猾凶狠的对手,明哲决定安排内应潜入对方内部,无奈遭遇惨烈挫败。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陶成邦的选择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而随着风暴愈演愈烈,正邪双方的界限彻底模糊…… 《风暴》当中,刘德华饰演一名香港警界精英——吕

历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1982年父子情 第一届无提名! 1983年投奔怒海 靓妹仔、杀出西营盘、败家仔、烈火青春、投奔怒海 1984年半边人 打擂台、人吓人、垂帘听政、蜀山、半边人 1985年似水流年 等待黎明、省港旗兵、上海之夜、似水流年 1986年警察故事 女人心、非法移民、僵尸先生、警察故事 1987年英雄本色 火龙、兄弟、地下情、美国心、英雄本色、癫佬正传 1988年秋天的童话 天菩萨秋天的童话倩女幽魂书剑恩仇录最后胜利龙虎风云 1989年胭脂扣 七小福旺角卡门胭脂扣童党鸡同鸭讲 1990年飞越黄昏 八两金不脱袜的人阿郎的故事飞越黄昏喋血双雄 1991年阿飞正传 阿飞正传客途秋恨秦俑爱在别乡的季节滚滚红尘 1992年破豪 五亿探长雷洛传婚姻勿语黄飞鸿跛豪纵横四海 1993年笼民 92黑玫瑰对黑玫瑰 阮玲玉武状元苏乞儿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笼民 1994年新不了情 重案组风尘三侠诱僧新不了情抢钱夫妻 1995年重庆森林 飞虎雄心东邪西毒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重庆森林金枝玉叶 1996年女人四十 天国逆子女人四十烈火战车堕落天使红番区 1997年甜蜜蜜 甜蜜蜜虎度门冲锋队怒火街头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色情男女 1998年香港制造 宋家皇朝十万火急高度戒备春光乍泄香港制造 1999年野兽刑警 《玻璃之城》《野兽刑警》《风云之雄霸天下》《去年烟花特别多》《我是谁》2000年千言万语 《细路祥》《千言万语》《枪火》《星愿》《暗战》 2001年卧虎藏龙 《榴莲飘飘》《江湖告急》《花样年华》《卧虎藏龙》《孤男寡女》 2002年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北京乐与路》、《男人四十》、《瘦身男女》、《蓝宇》 2003年无间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