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_RTK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

GPS_RTK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

GPS_RTK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
GPS_RTK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

第33卷第3期2010年6月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GEOMAT ICS &SPAT IAL I N FORMAT ION TEC HN OLOGY

V o.l 33,N o .3

Jun .,2010

收稿日期:2009-12-24

作者简介:王福学(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测绘外业教学工作。

GPS-RT K 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

王福学1

,马宗海

2

(1.黑龙江测绘局教育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5;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达分院,黑龙江安达151400)

摘要:主要分析比较了GPS-RTK 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对道路工程测量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GPS-RTK;全站仪;道路工程测量;应用比较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867(2010)03-0179-03

Application Co mparison of GPS-RT K and Total st ation i n

Road Engi neeri ng Survey

WANG Fu-xue 1

,MA Zong-hai

2

(https://www.doczj.com/doc/407983709.html,cation C en ter of H e ilongjiang Bu reau of Surveyi n g and M app i ng ,H arb i n 150025,Ch ina ;

2.Anda Branch of H eil ongjiang Survey and Design In stitute of W ater Conservan cy and H yd ropower ,Anda 151400,Ch i na)Abstrac t :Th i s paper m a i nly ana l y zed the measure m ent resu lt o f G PS-RTK and tota l station ,wh ich w as of gu i d i ng si gnificance in practica l producing o f road eng i neer i ng survey i ng .

K ey word s :GP S-RTK;tota l stati on ;road eng i nee ri ng survey ;app lica ti on compar i son

0 引 言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测绘的工作经验,结合曾经参与的道路工程,以工程前期几个主要工程部位的测量结果为依据,研究探讨了GPS -RTK 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应用,并比较分析了两者的测量结果,详细比对了GPS-RTK 、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使用方法并给出分析结果,望本文能对道路工程测量中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方法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关于GPS -RTK 的缺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全站仪的原理、现状等本文不作过多讨论,读者请参阅其他相关文献。

1 工程概况

昆明市环湖南路工程项目,路线位于昆明市呈贡县、晋宁县和西山区境内,起点K 0+000马金铺,止点K40+471.078位于海口附近,道路工程分主线、景观步道两条道路,主线全长40.47km,等级为I 级主干道,景观步道全长24.71k m,为 级次干道。内容包括:

1)路基土石方量挖方、填方。2)软基础工程CFG 桩、碎石垫土层、土工格栅。

3)桥涵工程大、中、小桥梁及涵洞。4)路面工程5)截污干渠

2 仪器使用

本次测量使用的GPS -RTK 采用中海达品牌V 8CORS RTK 系列仪器,该系统采用超长距离RTK 技术,第三代GPS 卫星L 5信号接收技术,预留GL ONASS 信号通道可升级为双频双星系统。静态后处理精度:平面, 2.5mm +1pp m;高程, 5.0mm +1pp m;RT K 定位精度:平面, 1c m +1pp m;高程, 2c m +1ppm 。全站仪采用拓普康品牌GTS-332W 型号;测角精度: 2!;测距精度: (2mm +2ppm ?D )。

3 测量实施

采用GPS 静态观测进行E 级网首级控制,加密GPS

点53个,复测已知点14个,各项操作严格按照GPS 测量规范要求施测。后期使用中海达自带解算软件HDS2003经过基线处理和平差解算,GPS 网的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等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复测成果与原成果

相差甚微。并对所有加密的GPS 点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测量。使用北京山维平差程序进行水准平差计算,获得最后的加密点平高成果。

3.1 横断面复测比较

横断面复测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填方、挖方土石量、核实工程量等。下面以K14+540断面为例加以探讨。

3.1.1 GPS -RTK 测量

1)测量方法

将设计中桩坐标传输入RTK 手簿后,行至K14+540里程工程便道附近,使用中海达RTK 手簿H D P O W ER 软件的#点放样?功能放样出K14+540中桩位置后实测该点高程并记录,再使用中海达RT K 手簿HD PO WER 软件的#交点法定线?程序确定横断面左侧延长线方向,并实测记录路线中地形变换点的点位坐标,横断面右侧路线断面测量同左侧。

2)内业处理方法

内业软件使用南方CASS 7.1for 2004版,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绘图处理\展野外测量点点号,将RTK 测量所得的点位坐标展绘到cass 图上,再依次点击菜单栏中工程应用\绘制断面图\根据已知坐标,提取刚刚展绘的坐标点,程序自动生成断面图。

3.1.2 全站仪法一(极坐标法)

1)测量方法

出测前先将K14+540附近的成对控制点A17,A16坐标及其他中桩坐标一并传输入全站仪中,在A17处架设全站仪,设置测站点、定向点、仪器高度、棱镜高度、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信息,使用A16点定向无误后,进入放样程序后调取K 14+540点及其他点位坐标并放样,在放样点位做好标记。再将仪器迁站架设到K14+540处,重复测站设置工作,此时为了确定断面方向宜使用该断面临近点位如K 14+560进行0%定向(因断面间距为20m,故忽略断面中心点落在曲线上的情况,将断面与中心线夹角统一定义为90%)后,再将仪器旋转90%及270%分别对横断面左幅、右幅进行断面变换点坐标测量并自动记录坐标值。

2)内业处理方法同GPS-RTK 方法。

3.1.3 全站仪法二(只测量高程、距离)

1)测量方法

在事先RTK 已经放得的逐桩中桩点位架设仪器,设置测站高度(高程已测得)、仪器高度、棱镜高度等参数,再利用临近的中桩点位定向(定向原则同全站仪方法一),再将仪器旋转90%及270%分别对横断面左幅、右幅进行断面变换点距离、高程的测量并记录在观测手簿上,格式为# 距离,高程?。

2)内业处理方法将实测距离、高程值手动录入为*.hd m 文件,打开CASS 7.1,依次点击菜单栏中工程应用\绘制断面图\根据里程文件,提取刚刚录入的*.hd m 文件,程序自动生成

断面图。

3.1.4 比 较

全站仪法一受限于逐桩进行放样、逐桩进行测站设置(点号、高程)、定向等因素,此方法还存在测站定向误差、放样误差等因素;全站仪法二受限于逐桩设置仪器高度、定向、人工记录数据、内业人工录入成果等因素。同时受施工现场复杂地形影响(便道填筑高度、施工机械停放位置、清表垃圾堆积等)会出现断面观测不通视的情况。

3.2 坡脚线放样比较

坡脚线放样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路基路面宽度、控制各层(碎石土、基层、片石、结构层、面层等)的高度。本例仍以K 14+540断面为例。

1)GPS-RTK 测量方法(如图1所示):使用中海达RTK 手簿HD P O W ER 软件#交点法定线?程序在断面OA 延长线上大于设计路面OA 长度的大至位置B 处,实测该点位高程,利用B 点实测高程与A 点路面设计高程计算高程差值。

图1 GP S-RTK 测量示意图

F i g .1 S chematic d i agra m of

G PS -RTK surveying

&ab ,按照1?1.5的坡度比计算出C 点水平距离增量&ac ,B 点高程对应的距离在RTK 测量结果中能够直接显示,再计算理论坡脚C 点与实测B 点的放样距离偏差&bc 后按距离偏差值重新放样,直至确定D 点坡脚的实际位置和高程,并定桩。其过程大致为实测(自动计算(实测(自动计算。

2)全站仪法: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设置测站、定向结束后,先使用CAS I O 4800计算器的X Y -2程序计算出A 点的坐标,再在全站仪中录入A 点坐标并使用全站仪的放样功能放样出O 点、A 点位置,再按照OA 的延长线方向任意测得B 点的高程,再利用B 点实测高程与A 点路面设计高程计算高程差值&ab ,按照1?1.5的坡度比计算出C 点水平距离增量&ac ,B 点高程对应的距离可使用全站仪自带的对边测量程序测得,再计算理论坡脚C 点与实测B 点的放样距离偏差&bc 后按距离偏差值重新放样,直至确定D 点坡脚的实际位置和高程,并定桩。其过程大致为人工计算(放样(实测高程(实测距离(人工计算(实测,反复2~3次人工计算、实测过程。

3)比较:全站仪法受限于反复人工计算、全站仪数据录入、放样,放样速度慢等因素。

3.3 桥桩放样比较

本段落所述内容为本次工程中的个性问题,但也是在控制测量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望能引起读者注意。

180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年

本次首级控制网受工程路线走向、红线占地范围外多为大面积农用大棚、点位选择空间小等因素的影响,网形为自西北至东南向的窄带状,网图效果不好。本次首级控制中采用E 级控制加密,静态观测时间为1h ,测得点位最大中误差0.0015m,最小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444135,最大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8011555,满足规范要求,平均边长300m,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23081,限差为1?20000,最大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931426,最大同步环闭合差A 8-A9-B2闭合环为14.87ppm,限差为15pp m,最弱点点位为B2,最弱点平面中误差为0.0179,满足规范要求。A8,A9,B2三点的精度虽满足了规范要求但网形接近了线形并且限差也接近规范临界值,又因K16+600至K17

+100路段的小渔村大桥在A8,A9,B2三点控制范围内,为提高小渔村大桥的施工精度,笔者使用两台全站仪分别在A8,A9两点设站,均使用B 2定向分别对小渔村大桥共计20个承台的近100个桥桩进行了桥桩桩位放样测量,并比对了同一桥桩的两个放样点点位偏差,效果不理想,最大偏差达到了近7c m,平均偏差为4.2c m,不能满足桥桩放样的施工规范要求。为了提高小渔村大桥的施工精度,重新对控制网进行了局部控制加密,为了提高网图质量又加测了B7点,后重新解算A8,A9,B2坐标,此次解算精度较高,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135491,最弱点平面中误差为0.0011,并核对了原坐标、新坐标坐标偏差,比较见表1。

表1 原坐标与新坐标坐标偏差比较表

Tab .1 Dev i a ti on c o mparison of ori g i na l coordi nat e and ne w coordi na t e

点号原X 坐标新X 坐标偏差/mm 原Y 坐标新Y 坐标偏差/mm A8632950.067632950.073+7985186.43985186.42-14A9633290.571633290.563-8985356.09985356.07-17B2

633087.296

633087.291

-5

985282.07

985282.06

-11

从表1中新旧两套坐标比较结果可看出Y 值的偏差

较大,分析得出受整个控制网网形及整体平差解算的影响,局部地区的控制精度略微出现偏差是合理的,但是针对该区域要建造500m 长的大桥,工程测量精度必须要提高一个等级。现使用新坐标采取如上的同样方式重新对各个桥桩进行放样,同时RTK 基站架设在距小渔村大桥2.5km 处的高等级控制点上,使用RTK 也对同一桥桩进行放样,两台全站仪一台RTK 对同一桥桩的放样偏差90%以上的偏差均在1c m 以内,比对放样结果很理想。综上所述,在长距离带状首级控制测量中,最弱边的精度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对局部工程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大,而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又溯源于首级控制的网形布控方法、观测方法、解算精度等因素,故全站仪进行放样时受限较大。而RTK 基站合理的架设、RT K 长距离差分测量能避免类似事情发生,且完全能够满足控制范围内的任意局部测量精度。

4 结束语

该道路工程应用中GPS-RTK 、全站仪的应用比较表明:RTK 测量成果能够达到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省时、

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工程费用等优点比较明显,虽然RTK 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但笔者认为随着GPS -RTK 技术难关的攻破,国产仪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移动信息技术在RTK 中的融合,仪器价位的走低以及观测精度、速度的提高,RTK 能够为工程测量提供更高的测量精度,能够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普及速度会越来越快。

参考文献:

[1] 李玉潮.工程测量[M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007.[2] 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 PS 测量原理及应用[M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GB /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

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J TG C10-2007公路勘

测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王丽欣]

本刊现入编#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行发放。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入编,投稿时敬请说明。

181

第3期王福学等:GPS-RT K 与全站仪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比较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 QB/SYGL—JS—LJ—1—2010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测量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资料、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方案;向现场技术员、施工队伍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工技术交底。 3.1.2 对测量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预案。 3.2 仪器设备准备 3.2.1 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棱镜、三脚架、50米钢尺、塔尺、花杆、直尺、盒尺、测绳等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书。 3.2.2 数据处理设备:台式计算机、打印机、小型计算器、道路施工测量计算软件。 3.2.3 通讯设备:对讲机、充电器、信号旗。 3.2.4 其它工具:毛笔、记号笔、铁锤、木锯、太阳伞、文件柜。 3.2.5 交通设备:皮卡车或双排货车。 3.3 材料准备 小铁钉、线绳、木桩、油漆、工具袋、记录本、打印纸。 3.4人员准备 测量工程师、技术员、测工等均需考核,持相应级别证件上岗。 3.5作业条件 3.5.1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大雾等天气作业。 3.5.2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定合格证。 3.5.3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相应证书上岗。 4 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4.1.1控制测量 图纸审核→设计交桩→水准点导线点复核→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水准点导线点加密原地面复测→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点交底。雨季后、越冬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交工验收测量→测量档案归档和移交。 4.1.2施工放样测量 计算放样资料→现场施工放样→复核点位→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 4.2操作方法 4.2.1 图纸审核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纵断面逐桩高程、坐标、超高、加宽等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4.2.2设计交桩 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组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工作,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桩位标志。 4.2.3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水准点、导线点等控制点复测及恢复定线。 1)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摘要:在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完善、革新,在提高测量精准度的同时,还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类型 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与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是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 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不仅需要涉及到专业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做到对数据收集与整理 的准确性,保障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应用到的 技术类型越来越多,让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精确,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效率。 2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施工环节、施工工序要求十分严格, 测量技术的应用则是工程精细施工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 定性,在经过精准测量以后,建筑工程设计会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则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地下建筑、水文地理等方面的信息,为工程施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常 用的测量技术有三种:第一,GPS测量技术。该项技术是由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终端设 备等构成,初期用于军事领域,由于GPS技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准,开始被 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依靠静态、快递静态定位法来获得数据。其中,静态定位是将接收 机天线假设为静止状态,应用于工程定线、基础测量等各项工作中,而快速静态定位,则是 利用了载波相位来对待测点的各项数据进行测量。第二,GIS测量技术。GIS全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空间范围内的有关地理信息、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计算、分析、显示与描述,使得所有的地理数据都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具有精 准度高、工作量小、操作简单诸多特点,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优化与完善,GIS测量技术的应 用也更为广泛。第三,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目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技术类型,就是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利用计算机在测定点拍摄多点影像与数据,来更为客观、全面 的评价工程的垂直位移、基地水平位移、倾斜与弯曲程度,保证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除 此之外,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还有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绘、摄影测量等技术类型,需要建 筑企业结合具体需求加以选择。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3.1施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工程测量技术需要实现对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测量 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明确地质勘察 的数据和信息,对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工程施工中地形结构的了解,明确地质承重 能力。针对周围环境和土地的沉降量进行分析,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在施工前的沉降 观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能够实现我国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增长,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 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且利用数据的形式进行展现,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情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中主要是结合施工地点、地形、土壤以及岩石情况进行调查,在测量之后,施工团队能结合测量中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中

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其维护

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广泛用于建筑行业,是测量水平高低的仪器,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快速、可靠等优点,使用在引测、大面积场地测量、楼面水平线标志、沉降观测等。现介绍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 ’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保养与维修: 1.水准仪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合理使用和保管对仪器精度和寿命有很大的作用; 2.避免阳光直晒,不许可随便拆卸仪器; 3.每个微调都应轻轻转动,不要用力过大。镜片、光学片不准用手触片; 4.仪器有故障,由熟悉仪器结构者或修理部修理; 5.每次使用完后,应对仪器擦干净,保持干燥。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1)三脚架调成等长并适合操作者身高,将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使仪器基座面与三脚架上顶面平行。 2)将仪器舞摆放在测站上,目估大致对中后,踩稳一条架脚,调好光学对中器目镜(看清十字丝)与物镜(看清测站点),用双手各提一条架脚前后、左右摆动,眼观对中器使十字丝交点与测站点重合,放稳并踩实架脚。 3)伸缩三脚架腿长整平圆水准器 4)将水准管平行两定平螺旋,整平水准管。 5)平转照准部90度,用第三个螺旋整平水准管。 6)检查光学对中,若有少量偏差,可打开连接螺旋平移基座,使其精确对中,旋紧连接螺旋,再检查水准气泡居中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7983709.html,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作者:张伶敏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各种新兴的测量技术手段不断的广泛应用于测量仪器的制造和测量放线工作中,极大的拓宽了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作者对目前国内的测绘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工程测量技术的相关运用和发展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应用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measurement of various kinds of new measuring techniques has widely used in measuring instrument on line, which expands th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services. The autho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d the related using the domestic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工程测量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由于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工程测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不可限量的作用。 一、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应用,是地面测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子经纬仪具有自动记录、自动改正仪器轴系统差,自动归化计算、角度测量自动扫描、消除度盘分划误差和偏心差等优点。全站仪测量可以利用电子手簿把野外测量数据自动记录下来,通过接口设备传输到计算机,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测量

市政道路测量专项方法

目录 1、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1、项目概况 (2) 2、工程气象水文 (3) 第三章测量部署 (4) 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4) 2、测量仪器的配备 (4) 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 4、测量工艺流程 (5) 第四章施工测量方法 (6) 1、控制测量 (6) 2、施工图审核 (7) 3、道路工程测量方法 (8) 4、管线工程测量方法 (13) 5、竣工测量 (15) 6、质量标准 (15) 第五章成品保护 (18) 第六章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19) 第七章安全措施 (21)

施工测量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文件及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电子版)。 1.2业主提供《控制点成果文件》 1.3业主提供的原始地貌数据 1)本工程执行主要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土石方规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180-2008) 2)本工程执行公司ISO9001:2008质量认证标准 (1)公司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及相关支持性文件; (3)项目质量计划、安全措施计划 第二章工程概述 1、项目概况 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位于北京市东南五环外,通州区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交界处,总 占地面积17.21平方公里。在功能定位上,基地将与亦庄新城核心区“双轮驱动”,成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引擎区,建设成为服务于首都经济圈的高端商务新城和面向环 渤海的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为推进亦庄新城站前区的建设,构建亦庄新城站前区的道路网系统,完善骨干路网结构,同时为市政管廊建设提供依据和支持,我院受北京星湖投资开发公司 的委托,对通州区台湖镇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市政工程进行方案及初步、施工图设计。 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位于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与站前南五街、亦庄崔家窑南街一起形成区域内次干路环形通道,该环形通道服务机动车的同时也是该区域公共交通的主通道,因此次渠东南路既是区域内机动车出行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走廊。 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北起玉江佳园西路,与现状站前南五路相接,南至惠民路,道路全长约1.819km。次渠东南路(玉江佳园西路~惠民路)道路规划红线宽35m,规划为城市次干路。本段范围内道路分别与十二条规划路相交,其中:城市主干路三条:亦庄安定营 大街、亦庄新城太平路、惠民路;城市次干路二条:太平西二路、亦庄崔家窑南街;城市支路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 第二篇:工程技术实习总结(测量) 第三篇: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第四篇:测量工作技术总结 第五篇:工程测量工作总结1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专业技术总结本人1994年7月毕业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本科学历, 并取 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分配至公司工作 , 参与黄茅海跨海大 桥的前期工作。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 需要,借调至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负责珠港大道北段8公里路桥工程现场监理工作及承担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管理及验收工作。由于工作的良好表现及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98年8月, 随着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展开,调至珠海市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工程指挥部工作,作为以公 路局总工林鉴主同志为首的莲花大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长驻 工地现场,与另一工程师协助林鉴章同志处理莲花大桥及横琴 联检楼的技术问题。对相关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解决方案, 组织并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监督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站工作,保证莲花大桥保质按期完成。 94 年下半年 , 主要参加黄茅海大桥前期工作。拟建中的黄茅海大桥从珠海港跨黄茅海到达台山,全长15公里,投资约

25亿元人民币。这期间主要参与了“ 黄茅海大桥预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相关编写及筹备工作, 并参与了相关项目的引资洽谈及水工模型试验等工作。 对这些工作的参与,通过不断的学习,并阅读有关路桥方面的科技书籍, 向路桥方面的技术人员及专家请教, 使我掌握了不少路桥 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加深了我对大型项目相关前期工作 的理解。 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到珠 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 珠港大道原名北疏港公路, 全长26公里,为一级高速公路。本次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主要是负责北段18k+000至26k+371 路段相关路 桥的监理工作。该路段有大桥一座, 中小桥5座,涵洞15座, 其中中小桥除一座22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外 , 其余均为 13米一跨的普通钢筋平板桥:大桥为20 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 桥 : 桩基础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涵洞包括板涵、箱涵 及圆管涵。路面为贯入式沥青碎石过渡性路面。由于该路段地基为软土基础 , 加上因工期原因采取高填土路基 , 并且未作分层碾压。从95年11月11日至97年10月19日, 针对路基的下沉,进行了相关路段路基的下沉观测及分析试验,以便为珠港大道的后期土方施工及其他涉及软土地基的项目参考。 19k+059大桥引道采用水泥喷粉桩的方法加固地基, 为了检测 地基加固效果,指挥部专门聘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 喷粉桩进行了原状土试压块、动测、单桩承载、复合地基、抽芯等试验。作为实验小组的成员, 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进。除对该路段的路桥进行监理工作外,本人还承担了该路段的测 量工作,与交通勘察设计院人员合作布设及恢复全路段的坐标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实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对于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论文从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几种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最后对工程测量技术进行了展望,以实现工程测量技术更好地利用与创新。 【Abstract】Engineering surveying is an essential wor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and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technology,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several engineering measuring techniques,and forecasts the engineering surveying technology in the end,in order to realize better util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标签:工程测量;发展现状;应用;展望 1 引言 工程测量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测绘技术,它直接应用于各个建设项目中。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的工作效率、测量精度以及自动化水平等都比较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测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工程测量技术主要有GPS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3S集成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数字化成图技术以及变形监测技术等,这些新型测量技术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测量精度,还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工程测量视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施工方对工程测量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數建筑事故都是由测量不够准确而引发的,由于前期的测量工作不到位,后期的工程质量就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减少建筑安全事故,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对工程测量技术进行不断地优化与更新。目前,新型工程测量技术比传统测量技术更加注重工程效率与工程质量。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正在逐渐尝试将工程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新型工程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且精度高、效率高,并且突破了地理、环境以及天气等因素的限制,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3.1 GPS测量技术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中铁二局x公司xxxx项目部 xxx) 【摘要】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测定桥轴线位置,桩基、墩台中心位置以及对各细部构造物的定位和放样。对大中桥施工来讲,首先必须埋设平面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已经高程控制点,以确保桥梁走向、跨径、高程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工程MHTJ-28标,标段位于岳阳市平江县、长沙浏境内。区间路基及站场47.646km;桥梁共65座,总长度17145延长米;隧道共23座,总长度7623延长米;无砟轨道1.2单线公里;车站6座(为余坪、平江官塘大茅社港、泮春站),涵洞和框架小桥280座。本标段最长桥梁为汨水特大桥,长度为1631.31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28标段内所有大中桥梁的施工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在设计院的CPI、CPII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CPI、CPII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CPI、CPII进行下一级别的加密控制,加密控制采用低一级别的GPS 加密或导线加密的方法进行,导线加密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精度进行布网和测量。加密要求在每个大桥范围内不少于三个控制点,每个特大桥根据长度具体确定,但测量放样时前视应短于后视。

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复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 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桥涵附近(<100m范围),设两个以上水准加密点保证隧道施工的标高控制,加密从复测后的二等水准点引入高程,加密水准线路按同等级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或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 4.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主要要控制好挖孔桩桩位,墩台身位置及标高,以及梁部尺寸及梁体线形,好的线形不仅与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关,测量定位的准确也是线形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施工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按业主要求实行每半年一次的复测,关键部位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双检制。 表1 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南京工程分院Nanj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毕业设计 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袁晨曦学号:20 指导教师:江卉职称: 专业:工程测量 系(部):地质工程系 2011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一.全站仪的基本理论 (一)全站仪的概述 (3) (二)全站仪的组成 (3) 二.全站仪操作及应用 (一)全站仪操作 (4) (二)计算机管理 (5) (三)优势 (6) 三. 工程中的应用 (一)传统三角高程测量 (7) (二)使用全站仪配合跟踪杆测量位置点高程 (8) (三)施工中进行高程测量 (9) 四.全站仪使用注意事项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文章介绍了全站仪的控制方法并总结了AutoCAD,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内业资料的计算及管理的应用,以及全站仪使用注意事项和其再测量中的优势性。 关键词:全站仪优势操控应用 一、全站仪的基本理论 1 全站仪的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集电子测角、电子测距、数据采集与存储的全站仪已经取代了常规的光学经纬仪和S3光学水准仪。各测绘仪器厂商生产出各种型号的全站仪,出现了大内存、多功能、防水型、防爆型、电脑型等,全站仪正朝着功能全、效率高、全自动、易操作、体积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使野外测绘作业的劳动强度逐渐地减轻,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测绘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升,从根本上更新了测量的观念和理论。传统的测量方式正逐步被不断涌现的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所取代。目前在建筑工程测量经常采用的仪器就是全站仪。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又被称为“电子全站仪”是指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电子记录器组成。它除了能自动测距和测角外,还能快速完成一个测站所需完成的各种工作,包括平距、高差、高程、坐标以及放样等方面功能的计算,并且可实现自动测距、自动计算和自动记录的多功能的地面测量仪器。电子全站仪还可以进行空间数据采集与更新来实现测绘的数字化,它的出现使得测量工作的自动化,全能化变为现实。而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全站仪和CAD在建筑工程测量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者的合二为一减少了大量的人力去计算,这也是工程技术和电脑结合的一个典范。 2、全站仪的组成 从总体上看全站仪分两大部分组成 1 为采集数据而设置的专用设备,主要有电子测量系统、电子测距系统、数据存储系统,还有自动补偿设备。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18T14:59:24.49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王雁煜 [导读] 就要设计方面进行修改,尤其是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所以测量的质量和工程实际的质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1]。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摘要:工程测量是国家工程建设的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的施工工作。本文简单论述一下工程测量技术。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量技术 1 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 1.1要明确工程测量的任务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工程的勘察设计阶段,还是施工建造阶段以及运营管理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所以工程测量是工程实施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之间的桥梁,既是设计成果又是施工依据,如果测量结果存在问题,就要设计方面进行修改,尤其是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所以测量的质量和工程实际的质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1]。 工程测量指的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地面标定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建筑物、构造物在地面上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设,通过设置的地标来指导实际现场施工,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测量不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施工测量工作还贯穿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涵盖了勘测设计、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中的所有测量工作。 1.2 要认识测量工作的作用 工程测量它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贯穿于工程的始终。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备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 工程测量工作过程中定位错误的后果 在测量工作过程中,轴线定位放样错误会给工程造成及其严重的影响,会使整体建筑物的定位产生错误,导致规划布局以及前期的设计工作全部否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 测量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的有效措施 在测量放样之前,首先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正,这是保证建筑物放样精度关键。紧接着要熟悉设计资料,对设计资料的注记及相关距离等进行校核,包括用地红线、建筑红线、建筑物相对关系的校核;相邻建筑物相对关系的校核;建筑物本身尺寸标注的校核等。 4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地面测量仪器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重要仪器,其为测量活动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施工测量中主要使用电子经纬仪、激光扫平议、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光电测距仪等,这些设备对测量工作有着一定层次上的帮助,确保了项目的测量数据和结局更为精准,地面测量仪器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及施工测量的繁杂程序,确保了总的测量活动更为便利,减少了工作者的活动量,而且过去项目中用到的三等水准测量及四等水准测量也被现今的三角高程测量所代替,当前社会是一个创新化的社会,建筑项目使用的测量设备也更为先进,其大大的带动了测绘活动的进步,是当前测量工艺的显著创新,为项目的测量工作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性,切实的提升了测绘工作者的建设效率和品质,为之后的建设工作的顺畅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5 工程测量的任务及特点 工程测量开始决断要根据设计图纸或是有关资料并结合施工现场的人员、地势、天气环境等对施工进行整体的定位测量,这样从系统高度上有利于施工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 工程测量包括以下任务: (1)由于施工工程不同的设计阶段,枢纽位置的地理特点不同,以及建筑物规模大小等因素,对地形图的比例尺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在为工程设计提供地形资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比例尺,为工程实施提供科学的地形状况,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地形资料和其它测量数据[2]。 (2)进行施工放样,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然后根据控制网点并结合现场条件选用适当的放样方法,将建筑物的轴线和细部测设于实地,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装利用控制点,方便施工。 (3)变形观测,其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研究变形规律,对施工工程进行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6 工程测量管理的不足及措施 6.1 测量工作存在的不足[3] (1)在实际工程质量监控和工程验收时,只注重工程结果,忽视工程测量质量的验收,对工程测量认识不到位,不能从根本上对工程测量质量进行监视并考察,我国现有体制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监理,所以施工人员要站在管理高度重工程测量。 (2)目前,在我国存在相当一部分工程施工企业没有高素质高技术的测量工程师,甚至某些企业就没有专职测量人员,而是找施工人员做兼职,这对测量工作是很不负责任的,由于测量工作要求专业性极强,兼职人员难以胜任测量工作。这很难保证测量工作的正确,对工程极具影响。 6.2 改进措施 加强测量队伍建设,提高工程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主管部门要组织工程测量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并对其进行审查,必须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学习及培训工作,树立管理人员的责任观念,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较高的管理水平从测量人员自身来说也必须主动学习,掌握工程测量常用仪器的性能、维护、操作,熟悉测量方法和技能,掌握前言的测量新技术与应用动态,并且要对工程设计、管理施工规范有一定认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吃苦。

xxx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xxxx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一、测量目的 定测应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最终线位进行详细的测量,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所需的资料。定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路线,在初测的基础上,对导线、中桩进行实地测量放样,同时进行高程、建(构)筑物、青苗、土地属性和地界等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并进行必要摄像留样、表格填写等工作。二、坐标系 平面:海南平面坐标系; 高程: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三、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包含推荐线位(C线、B线、E线、F线)、比较线位(A线和D 线)和相交旧路等。 四、采用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 五、定测要求 (1)平面测量: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河塘和坟墓。(仅做推荐线位的平面测量,比较线位不需做) (2)纵断面地面线:中桩纵断定测基本间距20米,如遇地形变化较大或突变位置,应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增加测量中桩点。(仅做推荐线位的纵断面测量,比较线位不需做)

(3)横断面地面线:横断定测断面位置与纵断一致,测宽为中线两侧30米(即左30米,右30米),采点间距为所有地形变化点,并不大于5m。(仅做推荐线位的横断面测量,比较线位不需做) (4)沿线水坑:测淤泥厚度。 (5)复核初测阶段提供的与路线相交的高压线最低点高程,对局部漏测点位进行补测。 (6)复核路线相交的地下管线的性质、管径、管顶高程,对局部漏测点位进行补测。 (7)复核测量路线设桥涵处现状沟渠的断面与沟底标高。 (8)与现状路相接处,加密高程点。 (9)对沿线地上物进行调查,并按设计提供表格进行现场填写,同时要求进行摄像。地上物包括:拆迁房屋、电力电讯设施、青苗等需经济补偿的其它设施。 (10)进行土地属性调查,地界调查,并按设计提供表格进行现场填写。六、纵横定测数据格式要求 纵断面格式:按提供的《纵断面地面线格式》记录 横断面格式:按提供的《横断面地面线格式》记录 附件 1、测量范围示意图 2、道路平面图 3、道路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4、道路逐桩坐标表 5、纵断面地面线格式 6、横断面地面线格式

工程测量使用全站仪实习报告.doc

第一篇工程测量使用全站仪实习报告 《2017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以了我这次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在这次20多天的实习过程中,经过这次实习,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益处。同时也可以说这次工作是对同学的一次考念,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生病但是依然坚持工作,可以说着种精神是相当高贵的。 通过这次野外工程实习,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用

首先,通过实习,让我发现我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精准程度(比如能够迅速对中整平)。 相关阅读2017年测量实习心得、2017工程测量实习总结、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实习周记范文、测量实习报告总结、测绘专业工程测量实习心得体会、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范文 /shixibaogao/8103html 第二篇工程测量使用全站仪实习报告 《2015测绘工程实习报告》 测绘工程实习报告(一) 紧张而有难忘的两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本次

道路施工技术要求(精心整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组织合理的管理体系(详见项目组织机构框图)第三节配备合理机械 第四节总体安排 第三章临时设施及现场平面布置 第一节临时设施 第二节临时供电供水 第三节通讯设施 第四节临时道路 第四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第一节施工进度横道图 第二节施工进度说明 第三节确保工期保证措施 第五章施工方法 第一节测量导线点及水准点 第二节道路工程 1. 路基防护施工 2. 填方筑堤工程施工 3. 特殊路基处理 4、路面做法 5.施工测量 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节质量管理 第二节质量监控 1.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办法 2. 监控依据与执行标准 第三节主要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第七章安全施工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方针 第二节安全生产的目标 第三节建立健全生产组织 第四节坚持不懈的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第五节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开发区东区四川路工程,路面宽度9m,路基土石方以百格网为准,污水井六口,其中四口污水井已堵塞塌陷需要清污修复。 2、本项目建设单位(业主)为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3、本标段路线处于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管子加工区东侧。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指导思想 本标路段建设工期短,质量要求高。根据我公司的质量方针:“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施工精心、产品优良、顾客满意”的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精心组织、统一部署,确保在一个月内将该工程建成优良工程,交付使用。 第二节组织合理的管理体系 本工程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组织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利用管理优势,取得工程优质、安全、快速的进展。 第三节配备合理机械 配备合理机械,充分发挥施工机械、设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优势,使工程施工快速、高效、优质、文明。土方工程采用液压反铲配自卸汽车,推土机整平,压路机分层碾压。 第五节总体安排 1、在开工前组织人员进行生产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搞好准备工作,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2、合理安排工序,本路段工程主要是路基路面工程及人行道和路缘石工程,路基主要是填方,填土最高处为管子加工车间东入口,因此,将整个路段分两个施工区,流水作业,统筹施工。路基施工段,要抓住关键的土方回填工序,充分利用土方设备资源,确保土方回填按进度要求进行,同时特殊路基的处理,配合土方回填,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3、定期召开现场调度协调会,及时协调资源配置,加强管理周计划、日调度,确保施工计划的落实和提前。

道路工程测量方案

309国道(K0+000.16)—规划十二路(K7+778.994)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临汾规划三街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括: (4) 2.1、规划三街道路 (4) 2.2、编制依据: (4) (1)道路工程 (5) (2)隧道工程 (5) (3)综合管廊 (6) 三、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配备 (7) 四、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7) 五、施工控制测量 (7) 5.1平面控制测量 (7) 5.2高程控制测量 (9) 六、基坑施工测量 (10) 6.1基坑边线放样 (10) 6.2基坑标高点的引测 (10) 6.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 (11) 七、路基施工测量 (11) 7.1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11) 7.2填方路段 (12) 7.3挖方路段 (12) 八、路面施工测量 (12) 8.1路面基层施工测量 (12) 8.2路面面层施工测量 (13) 8.3路缘石、边坡与边沟施工测量 (13) 九、施工测量精度的保障措施 (13)

十、测量注意事项 (15) 10.1、平面控制测量 (15) 10.2、高程控制测量 (15) 10.3、仪器管理 (15) 十一、安全措施 (16)

一、编制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1)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5)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 (6)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二、工程概括: 临汾河西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部,距离山西省省会太原市30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6度,东经110度50分,海拔420米-457米。本项目地处临汾市区河西区,在临汾市市区总体规划53平方公里范围内。周边铁路公路四通八达,非常便捷。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 本项目位于起点为现状309国道,终点为规划十二路,该工程是河西新城规划路网中的南北向主干路,规划道路南侧直通迎宾大道,向北连通309国道,工程全长7.778km。 2.1、规划三街道路 规划三街道路工程(K0+000.161-K7+778.994)施工共分为三个部分,即道路工程,隧道工程,管廊工程。 2.2、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设计车道数:双向8车道; 3、设计车速:50km/h; 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简介:工程测量学科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就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就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关键字: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前言工程测量学科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就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就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就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二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与新要求,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有力地推动与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面向21世纪的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就是: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工程测量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应用科学与技术,它研究与服务范围贯穿在现代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规划与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就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理论体系到应用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进步,亦为工程测量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大、重、深、特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这些都向工程测量提出了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