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挠度计算书

梁挠度计算书

梁挠度计算书
梁挠度计算书

梁挠度计算书

连续梁WKL1第3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a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i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a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e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e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Be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700mm

底筋:7C22 3/4,As = 2660.9mm2.

左支座筋:9C20 5/4,As = 2827.4mm2.

右支座筋:4C20,As = 1256.6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ad -284.0 -78.1 77.0 156.4 185.1 213.7 178.1 57.3 -120.5 Ml -148.1 -41.2 40.0 79.5 93.3 109.8 93.9 30.7 -61.5 Mi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a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e -343.2 -94.6 93.0 188.2 222.4 257.6 215.7 69.6 -145.1 Bs 137.4 137.4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98.7

Be 84.6 84.6 102.2 102.2 102.2 102.2 102.2 102.2 61.7 挠度mm 0.0 2.4 5.7 8.5 9.9 9.7 7.6 4.0 0.0

最大挠度d = 9.9 mm. 计算跨度L0 = 7000 mm. L0/d = 706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2第3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a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i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a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e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e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Be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600mm

底筋:8C25 4/4,As = 3927.0mm2.

左支座筋:7C25 4/3,As = 3436.1mm2.

右支座筋:6C25 4/2,As = 2945.2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ad -270.3 -58.3 103.5 190.1 226.6 231.1 173.5 31.1 -167.5

Ml -141.8 -31.2 53.7 96.8 114.4 119.0 91.9 17.5 -85.9 Mi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a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e -327.0 -70.8 125.0 228.9 272.4 278.7 210.2 38.1 -201.9 Bs 102.1 102.1 174.5 174.5 174.5 174.5 174.5 174.5 99.0 Be 63.8 63.8 91.9 91.9 91.9 91.9 91.9 91.9 61.9 挠度mm 0.0 3.3 7.7 11.0 12.6 12.0 9.1 4.6 0.0

最大挠度d = 12.6 mm. 计算跨度L0 = 7000 mm. L0/d = 555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3第4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a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i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a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e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e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Be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400mm*900mm

底筋:18C25 6/6/6,As = 8835.7mm2.

左支座筋:6C25,As = 2945.2mm2.

右支座筋:5C25,As = 2454.4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ad -495.2 -22.4 397.9 740.9 1031.3 795.0 502.6 121.8 -319.0 Ml -251.8 -13.5 199.5 371.4 518.1 400.0 254.7 62.1 -159.5 Mi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a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e -596.0 -27.8 477.7 889.5 1238.5 954.9 604.4 146.6 -382.8 Bs 294.2 294.2 835.1 835.1 835.1 835.1 835.1 835.1 294.4 Be 183.8 183.8 437.0 437.0 437.0 437.0 437.0 437.0 184.0 挠度mm 0.0 3.2 6.7 9.4 10.5 9.7 7.2 3.7 0.0

最大挠度d = 10.5 mm. 计算跨度L0 = 7000 mm. L0/d = 665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4第2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a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i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a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e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e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Be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700mm

底筋:10C25 2/4/4,As = 4908.7mm2.

左支座筋:8C25 4/4,As = 3927.0mm2.

右支座筋:4C25,As = 1963.5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ad -408.9 -244.5 -120.2 152.1 313.1 377.3 313.9 131.0 -160.3 Ml -208.2 -128.0 -65.7 76.4 158.6 190.7 161.8 68.8 -81.8 Mi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a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e -492.2 -295.7 -146.5 182.6 376.5 453.5 378.7 158.6 -193.0 Bs 162.9 162.9 162.9 301.6 301.6 301.6 301.6 301.6 121.3 Be 101.8 101.8 101.8 157.1 157.1 157.1 157.1 157.1 75.8 挠度mm 0.0 0.1 3.9 9.2 13.1 14.2 11.8 6.5 0.0

最大挠度d = 14.2 mm. 计算跨度L0 = 9000 mm. L0/d = 635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5第4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a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i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a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e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e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Be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400mm*900mm

底筋:20C25 2/6/6/6,As = 9817.5mm2.

左支座筋:6C25,As = 2945.2mm2.

右支座筋:5C25,As = 2454.4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ad -460.0 9.3 426.0 765.5 1052.3 810.2 511.8 125.0 -321.9 Ml -230.1 2.4 209.7 375.8 516.7 399.4 254.8 63.0 -157.9 Mi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a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e -552.0 10.3 509.9 915.8 1259.0 970.0 613.7 150.1 -385.1 Bs 299.5 909.8 909.8 909.8 909.8 909.8 909.8 909.8 293.4 Be 187.2 478.9 478.9 478.9 478.9 478.9 478.9 478.9 183.4 挠度mm 0.0 3.3 6.5 9.0 10.0 9.2 6.8 3.5 0.0

最大挠度d = 10.0 mm. 计算跨度L0 = 7000 mm. L0/d = 700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6第2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q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Bq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700mm

底筋:11C25 3/4/4,As = 5399.6mm2.

左支座筋:10C25 4/4/2,As = 4908.7mm2.

右支座筋:4C25,As = 1963.5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d -585.6 -284.8 -103.6 189.5 355.8 415.1 346.4 141.4 -188.2 Ml -269.8 -136.3 -52.4 87.8 168.2 199.1 165.1 66.9 -88.9 Mw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w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q -693.5 -339.3 -124.5 224.6 423.1 494.8 412.5 168.1 -223.7 Bs 181.6 181.6 181.6 324.7 324.7 324.7 324.7 324.7 116.1 Bq 113.5 113.5 113.5 171.7 171.7 171.7 171.7 171.7 72.6 挠度mm 0.0 0.2 4.4 9.8 13.6 14.6 12.0 6.6 0.0

最大挠度d = 14.6 mm. 计算跨度L0 = 9000 mm. L0/d = 618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7第1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q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Bq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50mm*800mm

底筋:14C25 4/5/5,As = 6872.2mm2.

左支座筋:7C25 5/2,As = 3436.1mm2.

右支座筋:5C25,As = 2454.4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d -316.4 45.2 344.0 549.2 691.6 533.7 318.6 14.3 -349.7 Ml -161.3 24.2 178.3 281.2 352.7 273.0 164.7 7.6 -179.4 Mwx 0.1 0.0 0.0 -0.0 -0.0 -0.1 -0.1 -0.1 -0.1 Mw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q -381.0 54.9 415.3 661.7 832.7 642.9 384.4 17.4 -421.4 Bs 243.0 520.7 520.7 520.7 520.7 520.7 520.7 520.7 186.6 Bq 151.9 276.1 276.1 276.1 276.1 276.1 276.1 276.1 116.6 挠度mm 0.0 4.4 8.6 11.6 12.7 11.4 8.3 4.0 0.0

最大挠度d = 12.7 mm. 计算跨度L0 = 7300 mm. L0/d = 575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8第2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q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Bq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50mm*800mm

底筋:9C25 4/5,As = 4417.9mm2.

左支座筋:12C25 5/5/2,As = 5890.5mm2.

右支座筋:10C25 5/5,As = 4908.7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d -731.9 -328.8 -7.6 190.5 306.8 213.4 47.2 -231.4 -584.9 Ml -380.9 -170.2 -1.0 100.2 159.8 115.7 34.7 -108.3 -289.3 Mw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w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q -884.3 -396.9 -8.0 230.6 370.7 259.7 61.1 -274.7 -700.6 Bs 306.8 306.8 306.8 416.4 416.4 416.4 416.4 279.8 279.8 Bq 180.5 180.5 180.5 223.0 223.0 223.0 223.0 170.6 170.6 挠度mm 0.0 -0.6 1.1 3.0 4.0 3.4 1.8 0.1 0.0

最大挠度d = 4.0 mm. 计算跨度L0 = 8000 mm. L0/d = 2021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9第1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q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Bq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700mm

底筋:10C25 2/4/4,As = 4908.7mm2.

左支座筋:3C22,As = 1140.4mm2.

右支座筋:7C22 4/3,As = 2660.9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d -121.7 103.0 265.4 334.9 342.2 299.1 192.0 -9.7 -274.7 Ml -61.8 53.1 136.7 169.3 170.5 151.0 99.1 -4.7 -140.5 Mwx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Mw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q -146.5 124.2 320.1 402.6 410.4 359.5 231.6 -11.6 -331.0 Bs 91.2 300.1 300.1 300.1 300.1 300.1 300.1 132.6 132.6 Bq 57.0 154.9 154.9 154.9 154.9 154.9 154.9 82.9 82.9 挠度mm 0.0 5.2 9.7 12.7 13.5 12.2 9.1 4.4 0.0

最大挠度d = 13.5 mm. 计算跨度L0 = 7300 mm. L0/d = 539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连续梁WKL10第3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w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N*m);

Mq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Bq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700mm

底筋:6C25 2/4,As = 2945.2mm2.

左支座筋:10C25 4/4/2,As = 4908.7mm2.

右支座筋:4C25,As = 1963.5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d -377.4 -97.3 108.5 205.0 227.2 272.1 230.6 72.9 -164.1 Ml -186.6 -47.6 53.5 94.1 96.8 128.3 115.7 38.7 -79.0 Mw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w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q -452.1 -116.3 129.9 242.7 265.9 323.5 276.8 88.4 -195.7 Bs 187.1 187.1 198.8 198.8 198.8 198.8 198.8 198.8 120.9 Bq 106.3 106.3 110.4 110.4 110.4 110.4 110.4 110.4 75.6 挠度mm 0.0 3.9 9.0 13.1 15.1 14.7 11.6 6.1 0.0

最大挠度d = 15.1 mm. 计算跨度L0 = 8000 mm. L0/d = 528 > 300, 满足限值要求.

基础拉梁的计算

基础拉梁的计算 1、基础拉梁有别于基础梁,基础拉梁一般在下列设置情况设置: 1)有抗震设防要求且基础埋置深度不一致时; 2)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时; 3)相邻柱荷载相差悬殊时; 4)基础埋深较大时; 5)结构工程师认为有必要设置的其他情形。 2 、基础拉梁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柱下端弯矩,调节不均匀沉降等。拉梁上面无墙体时, 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中低层建筑,基础埋深较浅,宜设在基础顶面;多层建筑,宜结 合基础实际埋置深度等具体情况而定。 3、基础拉梁设计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取基础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0.08~0.15)Nmax ,作为基础 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 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另一种是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 负弯矩筋有1/2 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如拉梁承托隔墙或 其他竖向荷载,应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至一所得之内力组 合计算。 拉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0.03L~0.04 L,高度大于等于0.05L~ 0.067L。如按0.1Nmax 法计算,配筋应上下相同,且不少于615mm2。 此外,当拉梁承受底层墙体荷载时,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法计算的,都必须对基础拉梁 另行按“梁”或“连续梁”进行验算。 1.独立基础不一定要设拉梁,跟地基土质的均匀性和地面的刚度有关。土质均匀,采用刚性地面时,对柱子侧向有可靠支承时可以不加拉梁。 2.计算方法: (1).仅为加强基础的整体性。调节各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消除或减轻框架结构对沉降的敏感性。 取拉梁拉结的各柱轴力较大者的1/10,按受拉计算配筋,钢筋通长,按受压计算稳定; 此时基础按偏心受压基础考虑。基础上土质较好时,建议采用该方法 (2).用拉梁平衡柱底弯矩。 按受弯构件计算,考虑到柱底弯矩的方向的反复性,钢筋通长。 此时基础按中心受压基础考虑。 (3).上两相并兼承托首层墙体或其他竖向荷载。 将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拉梁内力与上两种结果之一组合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拉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面,其梁顶标高与基础顶面标高相同,当拉梁底标高高于基础顶面时,应避免在拉梁与基础之间形成短柱;当拉梁距基础顶面较远时,拉梁应按拉梁层(无楼板的框架楼层)进行设计,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抗震设计时,拉梁应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框架梁设置箍筋加密区。 地圈梁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加强基础的整体性,也使地基反力更均匀点,同时还具有圈梁的作用和防水防潮的作用同时条形基础的埋深过大时,接近地面的圈梁

新规范混凝土梁挠度验算计算书

挠度验算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构件编号: L_1 二、示意图: 三、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四、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截面宽度b = 400 mm 截面高度h = 1200 mm 受拉翼缘宽bf' = 600 mm 受拉翼缘高hf' = 120 mm 计算跨度l0 = 18000 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30 f tk = 2.010N/mm2E C= 3.00×104N/mm2 纵筋种类: HRB400 E S= 2.00×105N/mm2 受拉区纵筋实配面积 A S = 3800 mm2 受压区纵筋实配面积 A S' = 1500 mm2 3. 计算信息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60 mm2 有效高度 h0 = h - as = 1200 - 60 = 1140 mm 最大挠度限值 f0 = l0/200 4. 荷载信息 永久荷载标准值 q gk = 18.000 kN/m 可变荷载标准值 q qk = 3.000 kN/m 准永久值系数ψq = 0.800 kN/m 五、计算过程 1. 计算标准组合弯距值:M k M k = M gk+M qk = (q gk+q qk)*l02/8 = (18.000+3.000)*18.0002/8

= 850.500 kN*m 2. 计算永久组合弯距值:M q M q = M gk+ψq*M qk = (q gk+ψq*q qk)*l02/8 = (18.000+0.8*3.000)*18.0002/8 = 826.200 kN*m 3. 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 S 3.1 计算按荷载荷载效应的两种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σSk = M k/(0.87*h0*A S) = (850.500×106/(0.87*1140*3800) = 225.666 N/mm2 σSq = M q/(0.87*h0*A S) = (826.200×106/(0.87*1140*3800) = 219.219 N/mm2 3.2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T形截面积:A te= 0.5*b*h = 0.5*400*1200 = 240000mm2 ρte = A S/A te = 3800/240000 = 1.583% 3.3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ψk = 1.1-0.65*f tk/(ρte*σSk) = 1.1-0.65*2.01/(1.583%*225.666) = 0.734 ψq = 1.1-0.65*f tk/(ρte*σSq) = 1.1-0.65*2.01/(1.583%*219.219) = 0.724 3.4 计算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 αE = E S/E c= 2.00×105/3.00×104 = 6.667 3.5 计算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 γf' = (bf'-b)*hf'/b/h0 = (600-400)*120/400/1140 = 0.053 3.6 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 ρ=A S/(b*h0)=3800/(400*1140)=0.833% 3.7 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 S B Sk = E S*A S*h02/(1.15*ψk+0.2+6*αE*ρ/(1+3.5*γf')) = 2.00*105*3800*11402/(1.15*0.734+0.2+6*6.667*0.833%/(1+3.5*0.053)) = 744.880×103 kN*m2 B Sq = E S*A S*h02/(1.15*ψq+0.2+6*αE*ρ/(1+3.5*γf')) = 2.00*105*3800*11402/(1.15*0.724+0.2+6*6.667*0.833%/(1+3.5*0.053)) = 751.894×103 kN*m2 4. 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 4.1 确定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 ρ'=A S'/(b*h0)=1500/(400*1140)=0.329% 当0<ρ'<ρ时,θ在2-1.6间线性内插得θ=1.842 4.2 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 Bk = M K/(M q*(θ-1)+M K)*B Sk

钢拱肋及组合梁结构计算书

目录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技术标准及参考规范 (2) 1.2.1技术标准 (2) 1.2.2参考规范及资料 (2) 1.3主要材料 (3) 1.4荷载组合 (4) 1.5容许应力 (4) 2结构内力计算 (6) 2.1内力方向图 (6) 2.2单元编号 (6) 2.3结构内力表 (6) 3主体构件强度验算 (34) 3.1拱肋应力验算 (34) 3.2横撑应力验算 (43) 3.3边主梁应力验算 (47) 4局部构件强度验算 (63) 4.1横梁强度验算 (63) 4.1.1B0~B10节段叠合横梁 (63) 4.1.2B11节段叠合横梁 (69) 4.1.3端横梁 (74) 4.1.4叠合横梁横向钢筋计算 (77) 4.2托架强度验算 (78) 4.2.1验算托架截面尺寸 (78) 4.2.2确定托架的拼接板尺寸 (78) 4.2.3据内力确定托架拼接板的螺栓布置 (79) 4.3支撑加劲强度验算 (80) 4.3.1横向支座验算 (80)

4.3.2竖向支座验算 (81) 4.3.3验算焊缝抗剪能力 (82) 4.4主梁吊耳强度验算 (82) 4.4.1吊耳各部分的截面积 (82) 4.4.2吊耳应力验算 (82) 4.4.3活载应力幅作用下的吊耳应力验算 (83) 4.4.4验算耳板底部附加应力及吊点位移 (83) 4.5拱肋吊点强度验算 (85) 4.6钢混结合段强度验算 (86) 5构件局部稳定验算 (88) 5.1边主梁局部稳定验算 (88) 5.1.1钢边主梁顶底板局部稳定性验算 (88) 5.1.2钢边主梁腹板局部稳定性验算 (89) 5.2横梁局部稳定性验算 (90) 5.3拱肋及风撑局部稳定验算 (93) 5.3.1横撑稳定性验算 (93) 5.3.2拱肋稳定性验算 (94) 6抗疲劳计算 (100) 6.1计算参考依据 (100) 6.2钢梁的疲劳计算 (100) 6.3横撑的疲劳计算 (103) 6.4横梁的疲劳计算 (104) 6.5剪力钉的疲劳计算 (107)

T梁台座计算书

T梁台座验算 1 30mT梁台座验算 1.1 参数 地基为94区路基,承载力取[f a0]=200KPa 30米T梁自重90T,G1=90×9.8=882KN 30米T梁模板预估重28T,G2=28×9.8=274.4KN 砼施工时人力荷载,按8人计,G3=8×0.075×9.8=5.9KN; 台座扩大基础尺寸:长31m,宽1.2m,厚0.25m 台座尺寸:长31m,宽0.6m,厚0.3m 台座及基础体积,V=31×(0.6×0.3+1.2×0.25)=14.88m3 台座及基础重力,G4=14.88×2.6×9.8=379.14KN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5MPa(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330页) C2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0MPa 1.2 台座地基承载力验算 在整个T梁施工过程中,整体对地基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在混凝土浇筑之时,所以总的对地基的压力最大值为: F max=G1+G2+G3+G4=882+274.4+5.9+379.14=1541.44KN 对每平米地基的压力为: f=F max A = 1541.44 31 =49.72KN m2 ?=49.72KPa<[f a0]=200KPa 所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3 拉前台座受力验算 (1)上层台座验算 上层台座混凝土为C30,[f cd]=15MPa 30米T梁拉前与台座的接触最小长度:L=29.3m 台座宽度:B=0.6m 拉前T梁对台座的压力大小为F1=G1=882KN f1=F1 1 = F1 = 882 =50.17KPa=0.0502MPa<[f cd]=15MPa 所以,拉前台座受力满足要求。 (2)下层台座基础验算 下层台座基础混凝土为C20,[f cd]=10MPa

基础梁计算书

地基梁计算(一) (取最大线荷载计算)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构件编号: LL-1 混凝土: C30 主筋: HRB400 箍筋: HRB400 纵筋合力点边距as(mm): 35.00 指定主筋强度:无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说明:弯矩调整系数只影响配筋) 自动计算梁自重:是 恒载系数: 1.20 活载系数: 1.40 二、荷载数据 荷载工况1 (恒载): 三、内力及配筋 1. 弯矩图 2. 剪力图

3. 截面内力及配筋 0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0.00 kN*m, 负弯矩 剪力 166.23 kN,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裂缝 0.00mm 1跨中: 正弯矩 39.18 kN*m, 负弯矩 0.00 kN*m, 剪力 -256.90 kN, 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 裂缝 0.05mm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 f8@200(4), 实际面积: 1005.31 mm/m, 计算面积: 749.05 mm/m 22箍筋 1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位置 : 0.00m 负弯矩 54.40 kN*m, 位置 : 0.00m 剪力左 -256.90 kN, 位置: 1.20m 剪力右 226.67 kN, 位置: 0.00m : 6f14, 实际面积 :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裂缝 0.07mm 2跨中: 正弯矩 18.46 kN*m, 位置: 0.64m 负弯矩 0.00 kN*m, 位置: 0.00m 剪力 226.67 kN, 位置 : 0.00m 挠度 0.07mm(↓), 位置:跨中 裂缝 0.02mm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上钢筋 : 6f14, 实际面积: 923.63 mm, 计算面积: 495.00 mm 22下钢筋 : f8@200(4),实际面积: 1005.31 mm/m, 计算面积: 749.05 mm/m 22箍筋 2支座: 正弯矩 0.00 kN*m, 负弯矩 36.27 kN*m, 剪力左 -196.45 kN, 剪力右 196.45 kN,

梁挠度计算公式

简支梁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8pl^3/(384EI)=1pl^3/(48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 Ymax = 6.33pl^3/(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 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 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 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

连续梁 下部结构计算书

**公路二期工程*大桥 3×30m连续梁下部结构计算书 1.工程概况 桥梁上部为3×30m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梁总宽度为12m,梁高为1.6m。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断面,其中主梁悬臂长 2.0m,标准断面箱室顶板厚0.22m,底板厚0.2m,腹板厚0.45m,中支点及边支点断面箱室顶板厚0.37m,底板厚0.32m,腹板厚0.65m,两断面间设长2.5m的渐变段。混凝土主梁采用C50混凝土现场浇注,封端采用C45混凝土。主梁中墩采用两根直径1.6m圆柱,下接直径1.8m桩基,左侧中墩高7m,右侧墩柱高8.5m。主梁边墩采用盖梁+直径1.6m双柱中墩,下接直径1.8m桩基形式;中、边墩横桥向中心距均为5.6m。 主梁边支点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中墩与主梁固结。 2.设计规范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静力计算 3.1 计算模型 由于主梁支撑中心与其中心线斜正交,且主梁平面基本为直线,因此建立平面杆系模型计算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桥梁内力及位移的计算均采用桥梁博士3.0有限元程序进行,其中边支点仅采用竖向支撑,中墩底部采用弹性支撑,其支撑刚度根据m法计算(m0=1.2×105kN/m4,K水平=2.4×106kN/m,K弯曲=1.1×107kN.m/rad)。 根据桥梁结构受力特点,其计算模型见下图。

500×600梁模板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6)+1.4×2, 1.35×(0.1+(24+1.5)×0.6)+1.4×0.7×2]×1=20.4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6]×1=18.71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6]×1=15.4kN/m 1、强度验算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18.71×0.122+0.121×1.76×0.122=0.03kN·m σ=M max/W=0.03×106/37500=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L4/(100EI)=0.632×15.4×1254/(100×9898×281250)=0.009mm≤[ν]=l/400=125/400=0.31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18.71×0.12+0.446×1.76×0.12=1.02kN 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18.71×0.12+1.223×1.76×0.12=2.94kN 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18.71×0.12+1.142×1.76×0.12=2.42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 q2l=0.393×15.4×0.12=0.76kN R2'=R4'=1.143 q2l=1.143×15.4×0.12=2.2kN R3'=0.928 q2l=0.928×15.4×0.12=1.79kN 五、小梁验算

midas_连续梁计算书

第1章89#~92#预应力砼连续梁桥 1.1结构设计简述 本桥为27+27+25.94现浇连续箱梁,断面型式为弧形边腹板大悬臂断面,根据道路总体布置要求,主梁上下行为整体断面,变宽度32.713m -35m,单箱5室结构变截面。箱梁顶板厚度为0.22m,底板厚度0.2m;支点范围腹板厚度0.7m,跨中范围腹板厚度0.4m。主梁单侧悬臂长度为 4.85m,箱梁悬臂端部厚度为0.2m,悬臂沿弧线一直延伸至主梁底板。主梁两侧悬臂设置0.1m后浇带,与防撞护栏同期进行浇筑。 本桥平、立面构造及断面形式如图11.1.1和图11.1.2所示。 图11.1.1 箱梁构造图

图11.1.2 箱梁断面图 纵向预应力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f=1860MPa。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如图11.1.3所示。 度 pk 图11.1.3 中支点断面钢束布置图 主要断面预应力钢束数量如下表 墩横梁预应力采用采用φs15-19,单向张拉,如下图。 1.2主要材料 1.2.1主要材料类型 (1) 混凝土:主梁采用C50砼;

(2) 普通钢筋:R235、HRB335钢筋; (3) 预应力体系: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Ⅱ级)(GB/T5224-1995),标准强度 f=1860MPa;预应力锚具采用符合GB/T14370-2002《预应力筋锚具、 pk 夹具和连接器》中Ⅰ类要求的优质锚具;波纹管采用符合JT/T529-2004标准的塑料波纹管。 1.2.2主要材料用量指标 本桥上部结构主要材料用量指标如表11.2.2-1所示,表中材料指标均为每平米桥面的用量。 表11.2.2-1 上部结构主要材料指标 1.3结构计算分析 1.3.1计算模型 结构计算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1.3.1-1 结构模型图

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的选择

pkpm弹性地基梁5种模式的选择 pkpm弹性地基梁结构在进行计算时,程序给出了5种计算模式,现对这5种模式的计算和选择进行一些简单介绍。⑴按普通弹性地基梁计算:这种计算方法不考虑上部刚度的影响,绝大多数工程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只有当该方法时基础设计不下来时才考虑其他方法。⑵按考虑等代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弹性地基梁计算:该方法实际上是要求设计人员人为规定上部结构刚度是地基梁刚度的几倍。该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基础发生整体弯曲的程度。而上部结构刚度到底是地基梁刚度的几倍并不好确定。因此,只有当上部结构刚度较大、荷载分布不均匀,并且用模式1算不下来时方可采用,一般情况可不用选它。⑶按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式3与模式2的计算原理实际上最一样的,只不过模式3自动取上部结构刚度为地基梁刚度的200倍。采用这种模式计算出来的基础几乎没有整体弯矩,只有局部弯矩。其计算结果类似传统的倒楼盖法。该模式主要用于上部结构刚度很大的结构,比如高层框支转换结构、纯剪力墙结构等。⑷按SATWE或TAT的上部刚度进行弹性地基架计算: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最理想,因为它考虑的上部结构的刚度最真实,但这也只对纯框架结构而言。对于带剪力墙的结构,由于剪力墙的刚度凝聚有时会明显地出现异常,尤其是采用薄壁柱理论的TAT软件,其刚度只能凝聚到离形心最近的节点上,因此传到基础的刚度就更有可能异常。所以此种计算模式不适用带剪力墙的结构。另外,设计人员在采用《JCCAD 用户手册及技术条件》附录C中推荐的基床反力系数K时,该值已经包含上部刚度了,所以没有必要再考虑一次。⑸按普通梁单元刚度的倒楼盖方式计算:模式5是传统的倒楼盖模型,地基梁的内力计算考虑了剪切变形。该计算结果明显不同与上述四种计算模式,因此一般没有特殊需要不推荐使用。

矩形梁挠度计算

矩形梁挠度计算 (1).基本资料 挠度验算:L1 弹性挠度fd =2.000mm 中梁弹性刚度增大系数Bk =1.000 截面尺寸为b×h =200×500 mm 受拉纵筋总面积As = 628 mm 受压纵筋总面积As’= 490 mm 钢筋弹性模量为Es = 200000 N/mm 钢筋弹性模量为Ec = 30000 N/mm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s =35mm ho =465mm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 = 2.01N/mm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k =60.00kN·m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值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 =50.00kN·m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2).挠度验算 弹性刚度Bc Bc =Bk * Ec * I =1.00*30000.00*200*500^3/12 =62500.00kN·m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按下式计算: ρte =As / Ate (混凝土规范8.1.2-4) Ate =0.5 * b * h =0.5*200*500 =50000mm ρte =As / Ate =628/ 50000 =0.01256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下列公式计算: 受弯:σsk =Mk / (0.87 * ho * As) σsk =60000000/(0.87*465*628) =236N/mm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8.1.2-2 计算: 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k) =1.1-0.65*2.01/(0.013* 236) =0.660 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 αE =Es / Ec =200000/ 30000 =6.67 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 γf’ = 0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 =As / (b * ho) =628/(200*465) =0.00675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Bs 按混凝土规范式8.2.3-1 计算: Bs =Es * As * ho ^ 2 / [1.15ψ + 0.2 + 6 * αE * ρ / (1 + 3.5γf’)] =200000*628*465^2/[1.15*0.660+0.2+6*6.667*0.00675/(1+3.5*0.000)] =22104.979 KNm 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 ρ’ =As’ / (b * ho) =490/(200*465) =0.00527 按混凝土规范第8.2.5 条,θ =1.688 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可按混凝土规范式8.2.2 计算: B =Mk / [Mq * (θ - 1) + Mk] * Bs =60/[ 50*(1.688-1)+ 60]*22104.98 = 14050.53 KNm 挠度 f =fd * Bc / B =2.00*62500.00/14050.53=8.90mm f / Lo =1/ 899

MIDAS连续梁计算书

目录 第1 章设计原始资料..................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 章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尺寸拟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尺寸拟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孔分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截面形式.....................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梁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细部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材料及材料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建立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模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 章荷载内力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作用效应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永久作用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用效应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 章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力筋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预应力钢束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具体布置图见图纸)..........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 章预应力损失及有效应力的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摩阻损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锚具变形损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梁相关及计算

基础梁 底板的计算。图2为基础梁的计算简图。基础梁除受梁上荷载作用外,有时还要考虑变温影响、边荷载作用等。对于半无限大、有限深地基上的常截面梁,在各种外荷载以及边荷载作用下,梁的内力、位移均已制成表格,以便工程设计中查用。 基础梁计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模型求解地基反力。主要的地基模型如下。①文克勒模型:又称 基础梁

弹簧垫层模型。它假设地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地基沉陷成正比。②半无限大弹性体模型:它假设地基是半无限大的理想弹性体。③中厚度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有限深的弹性层。④成层地基模型:它假设地基为分层的平面或空间弹性体。除①外,其余的模型,又称为连续介质地基模型。此外,有时还采用双垫层弹簧模型、各向异性地基模型等。在一些小型工程设计或初步设计中,有时直接采用地基反力直线分布假设,使反力的求解成为静定问题,计算大为简化。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独立基础拉梁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独立基础两个方向都会设基础梁,既可以提高基础整体性,也可以用来承担底层的墙体。请问大家一般基础梁是设在基础顶面,还是设在某个靠近正负零的标高处?如果是前者,那么在基础埋深较大时,不仅浪费底层墙体,而且会造成底层柱计算长度过大,导致底层的整体刚度较二层刚度之比过小。如果是后者,那么基础梁到基础顶之间的柱就非常有可能是短柱甚至超短柱了,可见过不少人这样设计,不知道为什么,规范是不提倡这样的啊。(基础梁就是基础拉粱,主要是为了提高基础整体性,应与基础相连. )现在许多住宅首层架空,此时仅在首层设梁,不再设基础梁。但七度及以上层数较多时,还是加基础梁为好(虽然有点浪费)。首层以下的柱当然按短柱处理。 基础梁最好与基础直接相连,第一种较好.原因如下: 1,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地震时各基础的变形,使基础能共同协调 工作,所以才按拉梁设计,因此是用来协调基础的,而不是协调柱子. 2,底层柱计算长度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较多的解决方法,不应该为了讲究柱的刚度值而牺牲基础梁的作用. 3,短柱问题十分明显,不用细说. 4,若必须按方案二做,结构的计算简图也应该取到基础顶面,所以方法二不提倡,其力学概念不明确. 5,若要减小柱的计算长度可以适当把基础顶面提高(对多层建筑

MIDAS连续梁计算书

目录 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 (1) 设计概况 (1) 技术标准 (1) 主要规范 (1) 第2章桥跨总体布置及结构尺寸拟定 (2) 尺寸拟定 (2) 桥孔分跨 (2) 截面形式 (2) 梁高 (3) 细部尺寸 (4) 主要材料及材料性能 (6) 模型建立与分析 (7) 计算模型 (8) 第3章荷载内力计算 (9) 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9) 作用效应计算 (10) 永久作用计算 (10) 作用效应组合 (16) 第4章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 (20) 力筋估算 (20)

计算原理 (20)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 (24)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具体布置图见图纸) (27) 第5章预应力损失及有效应力的计算 (29)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29) 摩阻损失 (29) 锚具变形损失 (30) 混凝土的弹性压缩 (30) 钢束松弛损失 (31) 收缩徐变损失 (31) 有效预应力的计算 (32) 第6章次内力的计算 (33) 徐变次内力的计算 (33) 预加力引起的次内力 (33) 第7章内力组合 (3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效应组合 (38) 第8章主梁截面验算 (4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41)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力验算 (44) 正截面抗裂验算(法向拉应力) (44)

斜截面抗裂验算(主拉应力) (46) 混凝土最大压应力验算 (49) 预应力钢筋中的拉应力验算 (50) 挠度的验算 (51) 小结 (53)

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 设计概况 设计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模型,标准跨径为35m+50m+35m。施工方式采用满堂支架现浇,采用变截面连续箱梁。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双向2车道; 设计荷载:公路-I级; 桥面宽度:×2+×2; 安全等级:二级; 主要规范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基础地梁计算书--说明

基础地梁计算书--说明 天然地基上的地梁,我简单分为自承重和不承重..目前做浅基础的时候主要用到这两种 申明:此表仅学习交流之用,为平时算一两个东西而简单做的表格,觉得有用的话可以讨论完善。 这个表格只能算墙下的地梁(轴心受压),计算内容仅仅是地梁的受弯(不包括剪扭计算)、荷载统计、基底反力及翼缘抗剪切的厚度简单查看下,属于单跨检查用的。 1.对于竖向传力不规整的比如有幕墙+墙+构造柱这个力是不均匀的建议pkpm建地梁模型做。 2.对于选择自承重为了满足承载力而做了翼缘的基础梁底部受拉筋也要额外计算。(自承重理论上每个部位共同沉降,实际肯定有出入的,比如有的地方反力特别小,但是自承重毕竟反力在承载力之内,除非特殊情况,沉降理论上想象也差不多) 3.对于做桩基承台的宜考虑全部由桩承台来承受(非自承重下此表意义不大算的东西偏少,你得在PKPM中建模型做) 4.若做桩基但地梁底下是已知承载力的持力层可以考虑做自承重地梁并使用此表,所以独立基础基本上都可以考虑用此表。水池底板还打算做地梁的,建议将地梁在PKPM建模做。对于楼下的问题,水池我总觉得有筏板就可以了,当然因为某些原因做地梁更好些,那么我也不懂这个地梁应该按什么类型考虑,你说两端有支座么就是墙吧,至多是个暗柱当支点,原则上可以用反

力算弯矩算受拉筋,但是这个水池上浮跟往下沉作用在板上有两种荷载情况~~~当然再大也大不过水池里面灌满水就是往下沉的了。。。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比较好?我觉得还是PKPM建模灌满水这样算地梁~ 另外还有一种仅仅拉结作用的地梁....也可以用这个表算,很小的话你得注意满足构造配筋。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书(理正工具箱,连续梁)

地下车库外墙WQ1计算书 ============================================ 一.配筋计算 1 计算简图: 2 计算条件: 荷载条件: 均布恒载标准值: 0.00kN/m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均布活载标准值: 0.00kN/m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 100.0% 梁容重 : 25.00kN/m3计算时考虑梁自重: 不考虑 恒载分项系数: 1.35 活载分项系数 : 1.40 配筋条件: 抗震等级 : 非抗震纵筋级别 : HRB400 混凝土等级 : C30 箍筋级别 : HRB400 配筋调整系数: 1.0 上部保护层厚度 : 40mm 面积归并率 : 0.0% 下部保护层厚度 : 25mm 最大裂缝限值: 0.000mm 挠度控制系数C : 200 截面配筋方式: 双筋 3 计算结果: 单位说明: 弯矩:kN.m 剪力:kN 纵筋面积:mm2箍筋面积:mm2/m 裂缝:mm 挠度:mm ----------------------------------------------------------------------- 梁号 1: 跨长 = 4100 B×H = 1000 × 300 左中右弯矩(-) : 0.000 0.000 -97.487 弯矩(+) : 0.000 47.163 0.000 剪力: 48.639 -14.322 -134.016 上部as: 50 50 50 下部as: 35 35 35

上部纵筋: 600 600 1184 下部纵筋: 600 608 600 箍筋Asv: 953 953 953 ----------------------------------------------------------------------- 4 所有简图:

梁挠度计算书

梁挠度计算书

连续梁WKL1第3跨挠度计算书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7.2节规定计算. Mad : 恒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l : 活载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ix : X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ay : Y向风载弯矩标准值(单位: ken*m); Me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单位: ken*m); Bs : 短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Be : 长期刚度(单位: 1000*ken*m*m);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 0.40 . 截面尺寸b*h = 300mm*700mm 底筋:7C22 3/4,As = 2660.9mm2. 左支座筋:9C20 5/4,As = 2827.4mm2. 右支座筋:4C20,As = 1256.6mm2. 截面号I 1 2 3 4 5 6 7 J --------------------------------------------------------------------------------------- Mad -284.0 -78.1 77.0 156.4 185.1 213.7 178.1 57.3 -120.5 Ml -148.1 -41.2 40.0 79.5 93.3 109.8 93.9 30.7 -61.5 Mix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ay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Me -343.2 -94.6 93.0 188.2 222.4 257.6 215.7 69.6 -145.1 Bs 137.4 137.4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98.7

(40+56+40)m连续梁三角形挂篮计算书

(40+56+40)m连续梁 三角形挂篮计算书 兰州华丰建筑器材有限公司 2016年05月

1.三角形挂篮结构形式,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 1.1.挂篮总体结构 挂篮由三角形主桁架、底模平台、模板系统、悬吊系统、锚固系统及走行系统六大部分组成。 图1挂篮总体结构 主桁架:主桁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由2榀三角主桁架、横向联结系组成。2榀主桁架中

心间距为6.22米,每榀桁架前后节点间距分别为4.85m、4.1m,总长9.67m,主桁架杆件采用槽钢焊接的格构式,节点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联结。横向联结系设于两榀主桁架的竖杆上,其作用是保证主桁架的横向稳定,并在走行状态悬吊底模平台后横梁。 图2 主桁架 底模平台:底模平台直接承受梁段混凝土重量,并为立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提供操作场地。其由底模板、纵梁和前后横梁组成。底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其中纵梁采用双[32槽钢和单I32工字钢,横梁采用双[36b槽钢,前后横梁中心距为5.1m,纵梁与横梁螺栓联接。

图3 底模平台 模板系统:外侧模的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组,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拼组。外模板长度为4.3m。内模板为抽屉式结构,可采用手拉葫芦从前一梁段沿内模走行梁整体滑移就位。 图4 外侧模

图5 内模 悬吊系统:悬吊系统用于悬吊底模平台、外模和内模。并将底模平台、外模、内模的自重、梁段混凝土重量及其它施工荷载传递到主构架和已成梁段上。悬吊系统包括底模平台前后吊杆、外模走行梁前后吊杆、内模走行梁前后吊杆、垫梁、扁担梁及螺旋千斤顶。底模前后横梁各设4个吊点,采用双Φ25精轧螺纹钢筋。底模平台前端悬吊在挂篮前上横梁上,前上横梁上设有由垫梁、扁担梁和螺旋千斤顶组成的调节装置,可任意调整底模标高。底模平台后端悬吊在已成梁段的底板上和翼缘板上。外模走行梁和内模走行梁的前后吊杆均采用单根Φ25精轧螺纹钢筋。其中外模走行梁前吊点与走行梁销接,以避免吊杆产生弯曲次应力。 锚固系统:锚固系统设在2榀主桁架的后节点上,共2组,每组锚固系统包括2根后锚扁担梁、2根后锚横梁、6根后锚杆。其作用是平衡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倾覆力矩,确保挂篮施工安全。锚固系统的传力途径为主桁架后节点→后锚横梁→后锚上扁担梁→后锚杆→箱梁顶板、翼板。 图6 主桁架后锚 走行系统: 走行系统包括垫枕、轨道、前支座、后支座、内外走行梁、滚轮架、牵引设备。挂篮走行时前支座在轨道顶面滑行,联结于主构架后节点的后支座反扣在轨道翼缘下并沿翼缘行走。挂篮走行由2台YCL60型千斤顶牵引主桁架并带动底模平台和外侧模一同前移就位。走行过程中的抗倾覆力传力途径为主桁架后节点→后支座→轨道→垫枕→竖向预应力钢筋。 内模在钢筋绑扎完成后采用手拉葫芦沿内模走行梁滑移就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