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 王再兴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摘 要] 与女性文学研究和创作相反的是,各种不令人乐观的社会文本仍然在持续出现。中国女性文化的发展之路到底往何处去?是应该更多地看重两性之间的“对话”模式,还是更多地遵从女性自身的“独语”模式?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研究以及学科化的历程,特别是其中耐人寻味的男性学者对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参与过程,会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思考维度。[关键词] 女性文学;男性学者;参与;想象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

男性学者的参与

女性文化的社会文本中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一个强有力的男性“在场”问题。但在文学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研究愈来愈热;女性文学创作愈来愈发展和开放,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女写作”“身体写作”等等,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与前者问题相反的是,女性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一直在对两性性别关系提供着令人感觉鼓舞的“想像”性反映与诠释。这里显然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女性发展之路的文化资源,是应该更多地看重两性之间的“对话”模式,还是更多地从女性自身的“独语”模式来探求?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女性被有意忽视的境遇,从“五四”时起开始被改变。女性作为“群体”的自我意识和叛逆意识迅即“浮出历史地表”(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因其具有显而易见的冲击力而被有的人称之为“传奇”。丁玲、萧红、张爱玲等,正是其中的特出者。但自延安时代、十七年、直到“文革”的近40年,从“翻身媳妇”到“女干部”再到“铁姑娘”,女性性别化的表达无论在文学文本还是在社会文本上,都在被逐渐淡化。上世纪80年代新启蒙浪潮中,女性解放的潮流再度呈现,此后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会”言说的男权话语借用阶段(其实是当时“人的解放”叙事的一个支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角色”言说的性别冲突模式(女性的“私人化”经验和“欲望”成分开始增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经验”言说的女性与自我冲突模式(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扩大的女性欲望向孤绝的内心聚焦)、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欲”言说的后现代主义平面展现模式(女性的欲望叙事依托“通过身体写作”的理论被大规模合法化)。这些在盛英《中国女性文学新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中被称之为“女人与社会”“女人与男人”“女人与自我”“女人与女人”等关系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写作形成了多代并存、蔚为大观的态势,有人并惊呼写作可能进入“她世纪”。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同样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上世纪前期一些难得一见的女性作者的研究成果现在已经很少被人提起。提得较多的倒是一些男性作者的作品,多为比较朴素的介绍式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由译介西方女性作家作品和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开始,但直到80年代后期父权制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遭遇到“被看”以后,真正个人化的女性话语才逐渐出现。李小江《夏娃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被看做“国内女权主义宣言书”(林树明:《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批评》,《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此后,女性文学批评家的阵容日益壮大,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愈亦繁荣。除了大量的论文之外,出现了多部有一定影响的研究专著,如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1994)、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1995)、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1995)、盛英的《中国女性文学新探》(中国文联,1999)、赵树勤的《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等等。形成了中国内地“三代同堂”的女批评家群体。[1]

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道路也在女性写作与批评的背景之下愈来愈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开始出现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课题(如盛英出版于199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即源于1986年起步的天津市“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987年李小江率先在郑州大学创立女性研究中心,且首开女性文学课程。1991年1月,中国妇联成立了妇女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期女性文学研究开始更多地走进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一些学校相继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女性文学选修课。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年第一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随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建立了女性文学委员会

学术论坛

M O V I E L I T E R A T U R E

2009年第21期(至今已经召开了八届会议,评选过两届“中国女性文学奖”)。1996年“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一些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女性文学研究中心,女性文学学科意识得以形成。继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的硕士正式招生以后,1999到2000年,河南大学和南开大学文学院相继获得了女性文学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建设的最重要的一步。目前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还设立了妇女与社会性别的硕士研究生点,且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为招收女性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而努力。这些都成为女性文学研究的强有效的助力和资源。

男性学者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参与却是一个较少有人涉足的话题。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潮流,从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为“立国传种”计而提倡女性应该“升同男子”的见解,[2]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男女两性之间的“同路人”型关系占主导地位的语境形态,[3]其间充满了波折。而男性的在场和参与,一直是耐人寻味的存在。

上世纪前期较早出现的女性文学史,如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16年)、谭正璧《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光明书店,1930年;后改名《中国女性文学史话》)、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27年版)、《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开明书店,1932年)、贺玉波《中国现代女作家》(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黄人影《当代中国女作家论》(光华书局,1933年)等,几乎全部出于男性作者之手。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类著述曾被有的女性学人讥为是以“表彰才女”为旨归的,只不过体现了在男权凝视下生长起来的“才女文化”。[4]同样由于男性作为女性“他者”的诠释,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潮流事实上很难获得充分的发展。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时间阶段,即从延安时代到“文革”的近40年间,左翼文化持久倡导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都是在社会功能的意义上不断地强化着性别平等,从而阻断并遮蔽了妇女内在自我意识解放的进程,形成“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超前性导致外在社会组织的健全和内在女性自我意识不健全的巨大反差”的局面。[5]女性在文学中被重复地召唤为“革命化”的假男性。同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新时期之初约30年,男性学者的女性文学研究著作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主要有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傅惜华的《明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阿英的《晚清小说戏曲目》等。尤其是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历20余年的努力,第一次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四千余位女性作家聚集在一起,迄今为止仍然代表着女性作家文献整理的最高成就。但这和普遍性的男性承认仍然是两回事。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男性学者对女性文学研究的参与只不过表现为比较隐晦的“公开或隐蔽”的“策略”,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大部分男性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基本上还是持以“姑妄听之”、觉得“言过其实”的态度。

[6]

只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5年第四届“世

妇会”在北京召开以后,一方面中国女性遭逢了觉醒以来

的第一次集体的“狂欢”;另一方面男性学者对于女性主义批评的介入才越来越多了起来,如林树明、陈骏涛、丁帆等等。作家出版社1995年出版“莱曼女性文化书系”,就是由女性学者王绯和男性学者孙郁联手主编的,包括7位女学人和3位男学人的著作系列。此书系对于将女性研究推向跨学科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然而具有某种讽刺意义的是,同一时期出版的四套女性文学丛书,主编却全部是男性。

事实上,许多男性学者的研究,都体现了从女性之外的另一性别视角得来的颇有价值的经验。较有代表性的,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仍然活跃在女性主义批评第一线的林树明,提出的对于“罗曼司”的批判(指证罗曼司蕴涵了男权社会塑造女性的阴谋),丁帆在他的多篇文章中提出的对于“大女子主义”的批判,张凌江针对女性文学研究在拆解男权中心后却“不屑于建立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滞后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前卫的女性写作”之间的矛盾提出的尖锐批评,[7]等等。然而这些话语似乎不太能得到女性学者的积极认同,性别经验的自说自话式的表达依然在各种学术讨论和写作中常见。

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女性解放的潮流虽然愈亦浩大,理论上的探索,更是引进了一定程度上溢出“双性和谐”的“酷儿理论”,但必须承认的是,实际上女性在文学中崛起的现象基本上仍局限在女界游走。类似于台湾学者何春蕤在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死胡同》中戏称为的“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 [8]其身份尚被认为是可疑的。它的对面正站着一个心情复杂的“男性”在观看,间或可能参与一下。在女性文学领域,与其说正在努力形成“双性和谐”的认同,毋宁说两性依然是处于陌生的相互遥望的状态之中。在解构了“菲勒斯中心”和“逻各斯中心”以后,中国女性解放的潮流再向何处去,是继续“独语”,还是取“对话”模式?有无必要结合起真实的社会文本来摆脱其致命的理论“虚拟性”?一旦承认女性解放的话语关系到如何为这个“顶半边天”的性别提供着非常攸关的想象资源,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格局下仍然是急需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陈骏涛.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J].东南学

术,2003(01).

[2] 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95.

[3] 成红舞.引导者或同路人?——从历史维度思考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中男性学者的身份问题[J].兰州学刊,2007(05).

[4] 农艳.二十世纪明清女性剧作家研究述评[J ].民族艺术,2005(03).

[5] 杨匡汉.中国当代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72.[6] 程麻.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序[A].[挪威]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C].林建法,赵拓,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1.

[7] 杨剑龙,乔以钢,丁帆,张凌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开拓”笔谈[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8] 何春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死胡同[A].子宛玉.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批评[C].台北:谷风出版社,1988:77-94.

[作者简介] 王再兴(1968— ),男,湖北鄂州人,上海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湖南怀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小说。

学术论坛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分: 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是汉语言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 2.了解各位女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3.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及思辨能力。 【教学任务】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共36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女性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脉络,女作家们作品的个案研究。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论述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从女性文学所关注的女性命运、爱情、家庭、人文的主题类型入手,探讨“五四”以来女性解放所提出的社会命题,并通过对冰心、凌叔华、丁玲、白薇、张爱玲、苏青等重要女性作家的论评,讨论女性作家的精神特质及其审美倾向。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宏观与微观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自学为主。 【先修课程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时分配】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 徐岱《边缘叙事》学林出版社,2002年。 李少群《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游友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 大纲内容 第一章现代女性文学的诞生及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并把握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演变脉络,注意作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现状、时代变迁及文学思潮对作家的影响;阅读作家作品,从总体上把握女作家创作主题与风格的演变。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现代女性文学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一、女性“失语”与“女性的发现” 二、现代女性文学的时代精神 第二节现代女性文学主题类型 一、社会性主题 二、女性主题 三、哲学性主题 第三节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 一、女性话语及其双声语境 二、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与深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不同时期文学思潮对女作家创作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历程;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史料,探究女性文学诞生的文化语境和历史土壤。 2.请结合女作家的创作梳理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轨迹。 3.五四新文化思潮对现代女作家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4.试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现代女性文学的局限。 5.查找资料,了解目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动态。 第二章时代精神与女性文学革命(1917年——1929年)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各位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教学要求:详细把握课堂讲过的每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创新。注意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一)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知识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学研究如何应对业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文学现象。从人类学与文学这两个学科的交叉重叠地带或许能寻找到重审文学新现象的契机,文化人类学以其核心的概念“文化文本”,“求异”独特的思维方法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原则与立场不仅激发了现代作家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而且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具有“跨文化”与“破学科”特征的学科必将为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带来多方启迪。 在知识全球化的现时代,文学无庸置疑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现代传媒的革命性变革,以印刷术为基础的书面文学阅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的图像多媒体传播模式所取代,从随处可见的报刊杂志、时装到招贴画和海报栏上耀眼灼目的图像,从摄影、巨幅广告到表演艺术,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体育运动的视觉狂欢,到影视、MTV、游戏或网络的虚拟影像……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生活在一个视觉符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但沉溺于视觉幻象的海洋中,而且深受其暴力的胁迫,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无疑给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承续两个世纪前老黑格尔所预言的文学艺术终结的呼声甚嚣尘上,晚近的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就提出,艺术已终结于现代而不复有历史。至于后现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则在他的著作《明信片》中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一段让人惊恐不已、耸人听闻的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①“文学的终结”之说由于被这样一次次地重复、渲染和阐释,因此,在以“图像”为主因的视觉文化时代它仿佛不再是一种哲学假说,而成了一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和无从规避的宿命。这种悲观论点昭显出文学已在“图像霸权”的侵凌下被迫退让边缘和日益走向溃败的严酷现实。 不过,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文学走向了消亡,只是它在以电子媒介为主要标识的后现代文化中完成了某种形态转换。这种说法正契合了“终结”这个词的原初意义即“从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②。这意味着,由于伴随着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后现代文化从根本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文化,在此情势下,文学就不能再坚守它固守的人文形态,它必须要寄寓于大众传媒之中才能得以存活。这样一来,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学”就依附于这样一些媒介载体:图书、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广播、剧场。在这样一个多元的视、听空间内,容纳着我们所认为的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身份暧昧的文类譬如电视文学、电影文学、网络文学等。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不仅没有陷入文学消亡论的悲观阴影之中,反而乐观地认为文学现象性地“缺席”并不影响它实质性地“在场”:文学依然在后现代的文化运作中以一种“隐蔽形态”处于支配性的乃至统治性的地位。他们发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一些学科已经习惯于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比如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则热衷于具体性和特殊性,极力倡导“抛弃理论,转向叙述”,传统的非文学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迹象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由此看来,文学性就不再只是“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③这里的“文学性”所指认的显然是经典文学文本所具有而被哲学所竭力清除和贬斥的“虚构”、“隐喻”、“想像”、“叙述”以及“修辞”等要素特征。事实上,文学性的这些要素特征不仅渗透进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而且也渗透进了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起到潜在的隐蔽的支配作用。不管是消费社会中的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还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和戏剧化的处理,抑或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公共表演,在本质上都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换句

2021中国人民大学英美文学考研必看经验指导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1、本专业招录情况 我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方向,人大的这个方向师资力量很强,是英语语言文学中最有实力地方向,自然报考的人也不少。我当时计划是考北京或者上海的学校的文学方向,正好今年人大的初始是只考文学的,解决了我不想学语言学的顾虑。所以自然而然报考了这个学校。学院每年不会公布报录比,但是复试四个方向一起划线,历年均在380以上,按照1:2淘汰,最后录取30多个人。个人觉得人大和其他985大学相比,招的人数还是很多的,仅仅是文学方向统考就会录取15人左右,跟其他保研占多数的学校相比,可以说是很友好了。难点主要在于一报考人数多二文化方向和翻译方向相对小众,找不到很多复习资料三复试开始的非常早,且题目灵活多变,切合当今时事,有难度,这个后面也是让新祥旭专门的代课老师帮我梳理和辅导。四复试淘汰1:2 人大其他院为1: 1.6 2、各科复习计划 1)政治 一句话全程跟紧肖秀荣。但是除了肖秀荣,可以关注了徐涛和腿姐公众号。政治的话单看肖秀荣还是有点单一,肖秀荣是典型的高中老教师风格,他的答案包括解析特别老爷爷式,所以好多理科生可能有点看不下去,正常。 肖秀荣一套书好多本,不必全买,因为全买也没时间看也看不下去。《知识点精讲精练》是必买的,配合《1000题》做。我从8月开始看,花了2个月做完1000题第一遍。肖秀荣讲真题这个书,主做选择题。9到10月,1000题做两遍(特别是马原部分,毛概部分)。这两部分如果不多做,后期知识点太容易混淆了。另外关注徐涛公众号的就知道徐涛平时一些时政要点会写,会分析,休息的时候刷一刷;到10月他会开始说一些大题的要点,这也是他的必背20题小黄书里的内容,不必背,看看到底什么是要点,做到心里有数。政治后期11月就是做题。 选择我做了肖四,肖八,徐涛8套模拟卷,米鹏3套,蒋中挺模拟卷,每天至少一套,错题自我总结多看。从质量上说,还是肖秀荣肖四肖八,肖秀荣比较贴合真题风格,徐涛稍微有点扣了。选择题背《风中劲草》(这本书提示了你这个要点历年考过了多少次,哪一年考的,很重要)。大题背《肖四肖八》,背不完一定背肖四,太准了,多背几遍考试不愁。 总结:前期主抓选择,后期(11-12月)背诵。选择博采众长,背诵认准名师。 2)日语 今年日语初试很简单,难度可能也就n4叭。我当时单词也花大精力背了标日中级上的,并没有用到,几乎都是初级的。另外做了《红蓝宝书n31000题》的选题,还错题整理了一个本子。但是日语题型每年都在变化,所以保险起见还是要练习各种题型的。题外话有个题型是日语作文,这两年没考,不过我还是准备了,作文这个东西你不准备,考场400字一定是一塌糊涂。学妹问我标日还是新标日,个人建议还是新标日叭,毕竟学的新标日,熟!时代进步,老师授课出题也是更新滴! 总结:题型多变,平时多做,考试不坑。翻译年年考,单词要会背。N4基础会选会写,N3略看。一本圣才真题在手,日语ok 3)基础英语 一门玄学,这门课也就是你平时也并不能怎么练,但是一定不能不练。简单粗暴的说一下像我这种没设么时间给基英的人: 选择《星火精讲精梳》(没有做到原题,可以练你的词汇量)+ 华研专八词汇 阅读《专八阅读》ok 我做的托福阅读(平时长而难,考试so easy)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结课作业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0903班 姓名:胡园园 学号:09501150 成绩:

女性自身的寻找与回归 摘要:在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五四时期女性文学的影响下,当代的很多的女性作家都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表达自己对于女性的寻找与定位。本文主要是通过几部具体的小说来谈谈女性自身的寻找与回归。 关键词:女性文学姐妹情谊回归自我坚定自我 女性问题从来都是人类文化历史积淀的问题,人类文明的发展又总是可以从女性的自由觉醒程度来体察。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在男性文化传统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命名、被定位、被塑造,以及由此带来的被异化、通话乃至妖魔的命运。 对于女性的书写,这不是女性作家的特权,很多男性作家也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女性,比如说张贤亮笔下的马缨花、黄香久,她们是被男性作家定位的圣洁女性形象,是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但是对于女性本身命运的思考和走向,是多数男性作家难以企及的,所以在这方面,更多的是女性作家书写自身的生命体验,以独特的视点去反观男权文化,并在一系列的女性话语颠覆、反抗中,赢得女性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力,进而思考并寻找自我,最终能在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社会中坚定自我。 一、姐妹情谊:张洁《方舟》 “姐妹情谊”,是指“女性团结一致的强烈感情”,它是妇女在共同感受压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感情上互相关怀,互相支撑的一种关系。在作品一上来,就告诉你“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说明了你的不幸仅仅是因为你的性别,跟其他的不管是政治还是社会都没有关系。《方舟》中,三位女主人公都是知识女性,她们曾是中学的同学,曹荆华研究马列主义哲学,柳泉是一家进出口公司的翻译,梁倩则是一位导演。她们从无爱的婚姻中挣脱出来,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试图在事业上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无论她们怎么努力仍然受到男权文化的排斥和控制,她们只能以自我的雄化和对男性的攻击来抵抗这些不平等的待遇,她们抛弃了女性的特征,抽烟、骂人、刻薄,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男性学者的参与

■ 王再兴 (怀化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 [摘 要] 与女性文学研究和创作相反的是,各种不令人乐观的社会文本仍然在持续出现。中国女性文化的发展之路到底往何处去?是应该更多地看重两性之间的“对话”模式,还是更多地遵从女性自身的“独语”模式?梳理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研究以及学科化的历程,特别是其中耐人寻味的男性学者对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参与过程,会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性的思考维度。[关键词] 女性文学;男性学者;参与;想象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及 男性学者的参与 女性文化的社会文本中直到今天依然存在着一个强有力的男性“在场”问题。但在文学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研究愈来愈热;女性文学创作愈来愈发展和开放,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女写作”“身体写作”等等,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与前者问题相反的是,女性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一直在对两性性别关系提供着令人感觉鼓舞的“想像”性反映与诠释。这里显然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女性发展之路的文化资源,是应该更多地看重两性之间的“对话”模式,还是更多地从女性自身的“独语”模式来探求? 一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女性被有意忽视的境遇,从“五四”时起开始被改变。女性作为“群体”的自我意识和叛逆意识迅即“浮出历史地表”(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因其具有显而易见的冲击力而被有的人称之为“传奇”。丁玲、萧红、张爱玲等,正是其中的特出者。但自延安时代、十七年、直到“文革”的近40年,从“翻身媳妇”到“女干部”再到“铁姑娘”,女性性别化的表达无论在文学文本还是在社会文本上,都在被逐渐淡化。上世纪80年代新启蒙浪潮中,女性解放的潮流再度呈现,此后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会”言说的男权话语借用阶段(其实是当时“人的解放”叙事的一个支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角色”言说的性别冲突模式(女性的“私人化”经验和“欲望”成分开始增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经验”言说的女性与自我冲突模式(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扩大的女性欲望向孤绝的内心聚焦)、20世纪90年代后期“原欲”言说的后现代主义平面展现模式(女性的欲望叙事依托“通过身体写作”的理论被大规模合法化)。这些在盛英《中国女性文学新探》(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中被称之为“女人与社会”“女人与男人”“女人与自我”“女人与女人”等关系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写作形成了多代并存、蔚为大观的态势,有人并惊呼写作可能进入“她世纪”。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同样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上世纪前期一些难得一见的女性作者的研究成果现在已经很少被人提起。提得较多的倒是一些男性作者的作品,多为比较朴素的介绍式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由译介西方女性作家作品和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开始,但直到80年代后期父权制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遭遇到“被看”以后,真正个人化的女性话语才逐渐出现。李小江《夏娃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被看做“国内女权主义宣言书”(林树明:《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批评》,《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此后,女性文学批评家的阵容日益壮大,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愈亦繁荣。除了大量的论文之外,出现了多部有一定影响的研究专著,如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1994)、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1995)、刘慧英的《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1995)、盛英的《中国女性文学新探》(中国文联,1999)、赵树勤的《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等等。形成了中国内地“三代同堂”的女批评家群体。[1] 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道路也在女性写作与批评的背景之下愈来愈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开始出现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课题(如盛英出版于199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即源于1986年起步的天津市“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987年李小江率先在郑州大学创立女性研究中心,且首开女性文学课程。1991年1月,中国妇联成立了妇女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期女性文学研究开始更多地走进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一些学校相继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女性文学选修课。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同年第一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随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建立了女性文学委员会 学术论坛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 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 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一)

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一) 【内容提要】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近年来虽较活跃,但主要集中在现当代研究领域,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则至今仍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以明清女性文学为例,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女性文学遗产作了初步梳理,并对明清女性文学所呈现的文学现象进行了钩玄提要的论述。本文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现象的五大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的家庭化;二是明清女性多才多艺,其创作体裁丰富多彩;三是女性结社的出现;四是女性诗人开始与男性文士交往;五是女性作家开始否定“内言不出于阃”的传统观念,重视文学的传播功能。 【关键词】女性文学/明清知识女性/女性结社 中国女性文学,自《诗经》中的许穆夫人开始,中经徐淑、蔡琰(文姬)、左芬、鲍令晖、李冶、薛涛、鱼玄机,直到宋朝的词人李清照、朱素真,女性作家可谓代不乏人,但明朝之前,女性作家数量并不多。女性作家的大量出现是在明朝中后期,特别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之后,随着左派王学思想的传播,随着文学上公安、竟陵两派的兴起,随着女学的发展,也随着一批文人有意识的倡导,女性文学逐渐发展,清代之后女性文学更呈繁荣。对于中国前现代文学史上的这批遗产,至今研究甚差,既少有宏观的整体审视,也较少有个案研究。于此,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引述过傅立叶的一句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注: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庭,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50页。)对此我们不妨引申一下,女性自身发展的程度也标示着社会进步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清之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乃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天然标志。因此,明清女性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必先给女性文学下一个定义,它包含什么具体内容,目前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女性自己创作的文本;二是写女性题材、女性主题的作品。我认为后一种界定太宽泛,也不科学。因为按照这种界定,凡是写女性题材的都称女性文学,诸如《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爱情诗、艳体词、言情小说,即凡写女性美和婚恋生活的就是女性文学。这样以来,半部中国文学史都是女性文学了,这个定义太宽泛了。所以我认为女性文学必须严格界定为女性自己书写的文本。下面我想就明清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谈点粗浅的意见,旨在引起学界对中国前现代女性文学的关注。 中国向称诗礼之邦,妇女以吟咏著称于世者,各代均有,但由于古代妇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加之印刷上的困难和其他社会因素,流传下来的女性作家和著作很少。这种情况,明代之后发生了变化。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以下简称《妇考》)著录,中国前现代女作家凡4000余人,而明清两代就有3750余人,占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特别是清代女作家更多,约3500余家,“超轶前代,数逾三千”(注: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其中江浙两省,又占80%。据《妇考》所收,江苏省清代女作家有1425人,著作有1707种。但胡氏所收并不完全,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女士又辑到《妇考》未收者118人,著作144种。这样,清代女作家江苏一省就有1543人,著作1851种(注:史梅《清代江苏妇女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2001年3月),第66页。)。现有材料表明,清代浙江省的女作家也不少于江苏省。这样算起来,在清代仅江浙两省就有女作家约3000人,著作约4000种。这是一组十分可观的数字。由此不难看出,明清女性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宗珍贵的遗产。另方面,明清女性文学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现象,尤值得我们特别关注。要而言之,有如下五点:一创作主体的家庭化 明清两代,由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相对稳定,出现了许多文学世家,以一男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开题报告

平等与差异之间——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与扭曲 一、选题意义: 第一、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建构的介入 女性话语是一种现代话语,女权主义是现代社会各种主义论域中的一种。女性主义出现的前提是现代制度的确立以及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对女性主义的发展史的考察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西方的女权运动出现在十八、十九世纪,而中国的女权运动出现在“前后”的原因就是现代知识体系成为主导的意识。而其发展过程则紧随着真个社会的发展脚步,社会的动荡以及变迁还有知识体系的变动都是女性主义发展的动力。 第二、知识社会学角度的选取: 知识社会学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基础、知识或思想存在的形态和存在的关系。当代知识社会学的发展,愈来愈走向经验研究,主要是研究知识的生产、储存、传播和应用。当代大规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造成一种知识密集的社会。社会学愈来愈重视知识在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涉及知识或思想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一系列问题。不同时期,女权主义的形态都不相同,中国的女权主义的形态也几经变化,其背后的原因除了时代政治经济的条件外还包括着思想界的第三、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对女性主义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作为人类性别文化转型的重要潮流之一,女性主义在世界各国已呈现出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并在其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理论建构面向。女性主义力图通过教育来实现女性的自我解放进而直接参与人类文化转型,通过思想和文化而不是战争与暴力来达到改变人类现状并使之变得更美好的目的,因而,女性主义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为我们理解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理解性别歧视如何与其他危害人类的各种偏见提供无限开阔的思路与启示,也为我们所生活的多元文化时代提供了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最丰富的思考。当代学界对女性主义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对具体的男权社会的批评为重点以及文学中女性的特异性上,也有对女性主义的历史进行研究的,但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史实基础上,从中国社会思潮以及现代社会知识学层面研究的并不多见。在社会知识学层面进行研究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生阅读书目

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生阅读书目 最近, 英美文学专业的许多新入学的研究生问我:“老师,看到你们及我们的师兄师姐们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我们感到我们在本科时期写的文章简直就是读后感。我们应该看什么书才能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使我们尽快进入象你们那样的学术思维状态呢?”这问题的确把我给难住了。是的,看什么书才能很快使研究生进入学术思维的状态呢?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研究生导师可能也会开列不同的书单。究竟开列什么样的书目才不至于误导学生,这的确是个难题。无奈,我只好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会,来谈谈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该阅读的书目,仅供各位同学参考。 一.关于文学原理和方法论方面的书目 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是文学”这个 问题。我在给研究生新生上的第一堂课上,提了这么一个大家都耳熟的问题,遗憾的是没有一个研究生能够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所以,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首先要在文学的基本理论上下工夫,弄清楚什么是文学、文学评论和文论,它们是怎样发展的,它们又具有哪些范式。想像一下,一个研究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对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一无所知,那还叫研究生么?因此,一些关于文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书 籍对于刚进入文学研究专业的研究生是必要的。它们是: George Friedrich Hegel. Aesthetics Friedrich Shelling. Philosophy of Art. Rene Wellek. Theory of Literature. Rene Wellek. Concepts of Criticism. Rene Wellek. 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成果总结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成果总结 一、《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等相关专业撰著的必选课教材。该教材撰著于2004年1月开始,2006年1月结稿,2006年4月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2年。全书共25万字,上起1917年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下迄上个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贯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的具有史论规模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二、撰著《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几年来,在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95%以上都是女生,并且发现她们对女性作家、作品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课程改革方案,有意识加大了女性文学部分的比重,并尝试以女性文学专题的形式讲授给同学们,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是始料未及的。这些“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作品不仅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吸引了我的学生们,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女学生。“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精神气质与我们的心性是如此缘通,她们通过精心塑造的一个个女性人物,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对男权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发出自己的声音,使我们能够通过她们去领略其实是超越时代的女人的爱欲、自由、理想和痛苦的真实。于是便在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本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撰写了深浅程度适用于专科学生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三、《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全书共分9章,涉及9个专题: 第一章陈衡哲与中西合璧的女性意识 一、陈衡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 二、陈衡哲的性格特点与事业家庭兼顾的新女性主义 三、陈衡哲的创作与中西合璧的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与女性思想的发展

中国女性文学与女性思想的发展 学号:K011141141 姓名:邓焯瑜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本位的宗法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无才便是德也,防范奴隶之苛律也”,封建社会对女性进行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奴化、驯化、愚化。当然,中国古代不乏能吟诗作画的才女,但女子有才历来被视为“实祸天下之道也”,“妇人识字多淫秽”。文学史上有许多有才女子,其文学才能不仅无法跨越男权社会的种种藩篱,获得进入社会场域的身份和资格,与男子一样参加治国平天下的国家大事,她们的才情甚至不被鼓励,并被视为逾越妇道和闺阁礼训的祸害淫乱,因而或被禁止或受指责或遭冷遇。在这样的女性困境里,女性文学是历史境遇里的一个“空白之页”。 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无疑标志着中国女性各种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女性文学秋瑾丁玲萧红张爱玲 正文: 女性文学,即指女性创作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女性书写已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已经开始从文学中分出性别,并定义出“女性文学”这样的概念,开始看出文学性别的差异对文学与人生的影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主题和女性语体。 众所周知,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中心本位的宗法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无才便是德也,防范奴隶之苛律也”①,封建社会对女性进行从肉体到精神的彻底奴化、驯化、愚化。当然,中国古代不乏能吟诗作画的才女,但女子有才历来被视为“实祸天下之道也”②,“妇人识字多淫秽”③。文学史上有许多有才女子,其文学才能不仅无法跨越男权社会的种种藩篱,获得进入社会场域的身份和资格,与男子一样参加治国平天下的国家大事,她们的才情甚至不被鼓励,并被视为逾越妇道和闺阁礼训的祸害淫乱,因而或被禁止或受指责或遭冷遇。在这样的女性困境里,女性文学是历史境遇里的一个“空白之页”。 中国女性文学的产生无疑标志着中国女性各种意识的觉醒。 女性,从“跪着的、闺房中的女人”转化为“站起来的、面向世界的人”,其成长历史诉说着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不过,漫长的“跪着的、闺房中的“历史养成了女性的自卑、自抑和从众心理,使她们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意识。 在戊戌变法中,女性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一个环节被提出和受到重视,可以说,戊戌变法不仅是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受教育方式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分水岭,也是女作家胸襟、见识及文学表现力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转折点。以戊戌变法为界,近代前期女性文学传统色彩比较浓厚,后期女性文学则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现代意识。 戊戌变法之后,得以呼吸、领略新风气的一些女作家,生活天地和想象空间远比戊戌变法之前的女作家开阔,舍弃家庭远赴日本留学、担任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成为女性为民主革命献身第一人的秋瑾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虽然秋瑾的诗词创作仍然是用旧体,但其散文创作已是通篇晓畅易懂的白话文体。观其作品,不论是旧体的诗词歌赋,还是白话体的演说、发刊词等,多体现了现代女性强烈的爱 ①《女报》增刊《女论》,1909年9月版,转引《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版。 ②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中转引他人之语,《实务报》第23册,1897年4月12日。 ③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综述 姓名:CMM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对研究者提出了特殊的知识,理论研究策略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应的基本原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无穷尽的问题,并要求研究者运用恰当的方法、论证、分析、解决、问题。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性研究;学科特征;研究方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本科阶段,它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它是报考人数多、影响大,颇受欢迎的二级学科。如果要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并进一步在专业研究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历史整体联系的学科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虽然可区分为现代与当代时期,每一时期之内又可区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它们的延续性远远大于断裂性,与古典文学相比,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共同性远远高于相异性,是一个整体的学科,许多文学现象跨越了不同时期,只有将其来龙去脉置于历史联系的框架内才能得到准确审视。上世纪80年代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90年代以来部分研究者以现代性统摄现当代文学研究,其目的都是希望打破人为制造的学科割裂,追求在统一的富于弹性的整体观照下,对文学历史,文学现象作出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更深入有效的阐释。例如,黄曼君将数千年形成的古代文论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预制的观念立场问题意识方法论特征,陈思和打通现当代文学隔阂的新文学整体观,洪子城梳理左翼革命文学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一脉相承的传统,刘纳、陈平原将中

国现代文学的嬗变追询到近代,都体现了这一学科观念的渗透与内化。 李怡的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是另一层意义上历史整体联系和分类比较的成功例证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经典研究与一般问题研究发掘新学术空间并举,针对学科对象历史短暂而研究队伍庞大的现状,有人认为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已经明了,应该确定一批经典命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同时放弃对一般性文学现象和次要作家作品的研究,避免研究力量的分散和浪费。比如指认鲁迅,郭沫若、朱自清、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艾青、穆旦、赵树理、王蒙、张承志、王安忆等人为经典作家,他们的代表作为经典作品;从上世纪初到新世纪的几次文学转型为经典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体为经典文体,等等。 但是,这里的疑惑是,倘若不经过充分的反复的学术研究,怎么确定经典的身份?因为学术阐释恰是很重要很特别的选择接受机制和过程。其实,学科研究还存在大量空白,就以研究相对比较充分的现代文学为例,许多作家作品的研究既不深入也不细致,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对上世纪4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现代话剧类型的丰富这一文学历史现象和文体创作现象的求证仅仅仰仗几位作家几部作品的研究成果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满的学科细节研究,对文学发展轨迹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经典性命题也无法显现。还有人着眼于克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弊病,提出要发现新论题,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这方面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探讨地域文化与文学风格的关系,疏理教育史与文学史的线索,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考察古今文学的延传与变异等。由于经典命题蕴含深广,所以对经典的深入研究既有可能深化学科研究,也有可能拓开新的学术空间;反过来,在一般性问题与新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完全可能形成经典命题。

英美文学研究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 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以下是分享的英美文学研究开题报告,更多内容请访问(.oh100./bylw)。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 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 文明与自然的冲突。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名小说家和作家,是着 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着名的三姐

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着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着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

英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婚妈妈,生下了张恒的孩子,然而却能和张恒在大街上面对面碰上脸色不变形同路人,不由让人惊奇这场感情的无趣。《云影共徘徊》里的韩宁,信仰日高风清的心境,三十多岁,与妹妹都独居在家。她对张仰陵的感情肯定不是爱,如果是爱,那也是非常残忍的。她们不知道她们要做什么,总在怀疑是不是一生的反反复复注定要如此了结。现代都市女子从感情上折磨自己,因为反差太大,已经连伤痛都不会。以为刻薄自己就是刻薄别人,难道非要把自己推上人生战场才能证明是打赢了吗?都市女性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一直渴望能做真正的自己—— —独立的不依赖别人的。然而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和性格特征又在影响着她们,使她们很难以超越出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文化冲突使她们心理失重,使感情变得千疮百孔,不甘心做男人的附属,只是想扮演自己,是具有女性意识和女性自我价值的新都市女性形象,不愿沦入传统的束缚,是章惜、觉非、少庄、韩宁等一批都市女性的反抗,但是她们仍然都面临感情的困扰,这就使她们在抗拒的过程中更加显出了无奈和冷漠,文化思想和精神上的冲突也表现在她们身上,她们是最后的胜利吗,是不是还有不同的表现? 唐宁—— —她喜欢那样的世界,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阴晴起伏,愿意头破血流,即使以她看不起的手法。 少庄—— —眼前的都市繁华,像一个人蓦然回首,只看到喧杂,回想起来,多么无趣。 用章惜的话说:不要太迷信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那是随时会变的,也许,人类的孤独感永远不会变。但是,带了这么一颗自喜的心去活着,不也很好吗? 由上可见,苏伟贞的人物“专心”对付着情天欲海的种种险恶,却无怨无悔。情到深处人寂寞,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场如战场,苏伟贞笔下的男男女女情感角色,就像跋涉在行军途中的战士,沉默里叫喊着喧哗,寂静里埋伏着激情,以此形成了台北都市奇特的千疮百孔的情爱景观。 真的应了那句话: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都市男女依旧游离在城市边缘,情感边缘,渐渐失重,渐渐模糊,不知不觉间也做了感情的边缘人。 摘要:英国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去争取宣扬自我声音和展示自身形象的机会。本文试从英国早期的“女性哥特”文学体裁和“双重书写”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多元共生的文学创作特征对英国女性文学研究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女性哥特双重书写当代女性文学 一、前言 英国女性文学起步于17—18世纪,女性文学最初最大的贡献在小说方面;18—19世纪是女性“想象力得以驰骋的黄金时代”,艺术风格多样化,对社会与现实的批判“不逊色于男性作家”;到了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外呈枝繁叶茂之丰硕,内具扭转乾坤之精神”,更加凸显现代女性文学的特征,“由女性作为书写主体,以女性感受、女性视角为基点而挖掘的女性经验”,在小说和诗歌艺术的创新上更是“功莫大焉”。 英国早期的女作家从安·拉德克利夫、玛丽·雪莱、简·奥斯丁到勃朗特姐妹、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我们都会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彼此之间家庭、身份、心理相距甚远的女作家的作品中,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主体和形象,共享“特有的妇女文学传统”。 英国当代女性作家人才辈出,佳作迭现。她们创作的文学是以改变男女不平等为宗旨,具有鲜明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真实自我,并从女性视角观察社会的文学,是典型的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 二、英国早期女性文学创作 1.女性哥特研究 18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对当时的欧洲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哥特式文学集恐怖、罪恶、浪漫与现实主义于一体,出现了多种哥特变体,其中女性哥特作品因其有着自身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美学特征而深受文学研究领域的关注。 弗雷德·博廷在他的哥特史著作《哥特》中总结出男性哥特作家和女性哥特作家在写作题材上的差异:“男性哥特作家多来自贵族阶级,倾向与表现非理性和超自然的题材,并充分行使了性别和阶级身份赋予他们的特权和自由。女性作家通常更多出身于中产阶级,关心的是18世纪的美德给人带来的局限,她们对家庭行为规范的边界提出质疑,由于性别的缘故这些规范对她们更具约束力,但是她们却小心翼翼地不去跨越这些边界。”在博廷看来,前者放纵想象力不加节制,后者则尽量将过分的想象加以理性化处理。男女两性的哥特作品尽管有着“黑暗、堕落、迷信和人性激情”等共同主题,却因叙事的目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艾伦·莫尔斯最初为“女性哥特”所下的定义将关注的焦点从作品转移到了作者身上。在莫尔斯看来,所谓“女性哥特”即“女作家以‘哥特’这种文学形式创作的作品”。她在安·拉德克利夫、玛丽·雪莱、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直至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等18、19世纪英国女作家的作品里发掘出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女性哥特传统”。她认为,“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就 英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张真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3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