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及答案

《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及答案

《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及答案
《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及答案

《信息的传递》单元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电话中的话筒把声音变成________.当你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中的膜片________地压迫碳粒,它们的________随之发生变化,流过碳粒的________就会相应改变,于是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________信号.

2.电话中的听筒把电流信号变成________.当传入听筒的电流信号流过听筒中的线圈时,由于电流的________,电磁铁对膜片的作用也随之________,使膜片________,在空气中形成________,我们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讲话了.

3.电话之间互相通话时,一般都是通过________来转接的,这样可以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两个地区之间的通话,要靠两个地区之间的________来转接.在打长途电话时,有时出现“占线”现象,常常是________之间的电话线不够用了.

4.有一天,小羽同学打开收音机后,又去打开台灯,这时他听到收音机中传来“咔哒”一声.他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现象,将收音机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开大收音机的音量,又连续使台灯的开关闭合、断开,结果发现只是在闭合或断开开关的瞬间从收音机中才传来“咔哒”声,从他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说明:导线中电流________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5.一天,小香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把一个无线寻呼机放到真空罩中,将罩中的空气抽出后,打电话请寻呼台呼叫,结果没有听到寻呼机的铃声.当他们从真空罩中取出寻呼机后,发现寻呼机上有刚才的呼叫显示,通过对以上现象的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声音______________传播,电磁波______________传播.

6.绿叶同学有一台多波段收音机,经过观察他发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的波长范围由560.7 m到186.9 m,那么,他这台收音机在中波波段接收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到________.

7.为了减少传输损耗,现在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成光导纤维,来传递光信号.打电话时,电话机把________变成强弱变化的电信号,电信号进入激光发射机,经能量转换后,辐射出相应的________光信号;光信号沿着________传输到光接收机,把光信号再转化成相应的________,受话机又把________复原成声音,我们就可以听到对方讲话了.

8.移动电话的体积________,发射功率________;它的天线________,灵敏度________.用移动电话和其他用户通话时,要靠较大的________转接,这种________叫基地台.

9.,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的一箭双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资源卫星,每天绕地球14圈,距地球表面870 km,运行周期为103.2 min,它发射到地面接收站的电磁波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0.有几位同学谈论电话,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电话之间的导线中传递的是电流信号

B.电话之间是靠电话交换机实现通话的

C.程控电话之间不需要用导线连接

D.听筒和话筒都能进行声、电之间的转换

11.(多选)“五一”期间,小花等几位同学到电信局打长途电话,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耐心给她们进行了讲解,以下几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程控电话交换机是靠计算机的程序实现自动接通电话机的

B.程控电话中的遇忙回叫,能等对方电话空闲时,自动回叫接通

C.程控电话中的上翻回拨,对方来电话时,你没有接,可以直接回拨对方电话号码

D.现在的程控电话基本上实现了用光缆传输信息

12.(多选)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检验电磁波的产生,连接的几个电路如图5—1所示,当他们将打开的收音机放到电路附近时,能检验出电磁波产生的是

图5—1

13.有几位同学议论电磁波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由方向来回变化的电流产生的

B.通常使用的无线电波的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

C.电磁波的频率等于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

D.电磁波的波长就是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

14.某同学有一台收音机,经过观察他发现收音机上标有“FM——88 93…108 MHz”的字样,经过询问老师,他知道了“FM”表示调频立体声,下面是他关于该波段波长的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3.41 m~0.29 m

B.3.41 m~0.28 m

C.0.29 m~0.36 m

D.0.28 m~0.36 m

15.小冬等几位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广播电视台,看到高高的发射天线,他们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无线电波要通过天线向外发射到空中

B.发射无线电信号时,要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C.收音机的调谐器可以从电磁波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D.收音机中的扬声器能把电磁波转换成声音

16.(多选)课外活动时间,小坪等几位同学聚在一起玩耍,他们谈起现代的信息之路,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光纤通信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传输大量信息

B.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沿直线从甲地传播到乙地

C.波长在10 m~1 mm之间的电磁波是微波

D.微波传输时要靠微波中继站才能传输较远的距离

17.初二(3)班的同学们上完信息课,从微机室中出来,大家议论纷纷,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上可以查阅所需的各种资料,比资料室中要全多了

B.利用上可以看到不断更新的新闻,比报纸要快多了

C.利用上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把人们的空间距离缩短了

D.只有收件人的计算机打开着,我们才能向他发送电子邮件

18.(多选)星期天,几位同学在一起看电视节目,他们议论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音频信号是由声音转换成的电信号,其频率与声音的频率相同

B.视频信号是由图像转换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

C.不论是音频信号还是视频信号发射时都要加载在射频电流上

D.电视频道1的波长范围是6.19 m~5.31 m

三、问答题(19题、20题各5分,21题、22题、23题各6分,共28分)

1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有981 kHz、2018 kHz、95.6 MHz等,这几个频率的无线电波的波长各是多少?分别属于电磁波的哪个波段?

20.雷达利用天线把电磁波向欲探测的目标发射出去,然后再利用天线接收到反射波,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和延迟时间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某地面雷达站向某卫星发射出波长为0.1 m的电磁波,经过0.3 s的时间,接收到了反射波.请你回答:

(1)该雷达向目标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是多少?

(2)该卫星距地面多远?

21.经过科学家的探测,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大约要经过500 s的时间才能到达地面,请问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22.请你简述无线电广播信号是怎样发射和接收的.

★23.有一天,小利同学用父亲的手机给同学打电话,打完电话后,他观察父亲的手机,发现上面并没有天线,于是心中产生了疑问:我们学习移动电话一节内容时,书上说一个移动电话既是发射台又是接收机,不论是发射还是接收,都要通过天线才能向外发射或接收电磁波,怎么手机上没有天线呢?请你请教有关人员,帮他解释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化的电流,时紧时松,电阻,电流,电流

2.声音,不断变化,变化,振动,声波

3.电话交换机,线路,电话交换机,两台交换机

4.的迅速变化

5.不能在真空中,能在真空中

6.535 kHz,2018 kHz

7.声音,强弱变化的,光导纤维,电信号,电信号

8.很小,不大,很简单,不高,固定无线电台,固定的电台

9.0.2018 s

二、选择题

10.C 11.ABCD 12.CD 13.A 14.B 15.D 16.ACD 17.D 18.ABCD

三、问答题

19.306 m(中波),33 m(短波),3.14 m(微波)

20.(1)2018 MHz.

(2)4.5×104 km.

21.1.5×108 km.

22.发射: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声器;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23.略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检测内容: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 5.如图,在△AB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DB=∠1+∠2+∠3 B.∠ADE>∠B C.∠AED=∠1+∠2 D.∠AEC<∠B 6.下列长方形中,能使图形不易变形的是( )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 9.一个六边形共有n条对角线,则n的值为( ) A.7 B.8 C.9 D.10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180°,∠B∶∠C∶∠D=1∶2∶3,则∠C=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2+∠3+∠4=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它的最长边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下列命题:①顺次连接四条线段所得的图形叫做四边形;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是射线;⑤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角是直角,则另一组对角必互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合计60分) 1.方程组? ??-=-=+13y x y x , 的解集不可表示为( ) A.()?????????????-=-=+13,y x y x y x B.()?? ? ??????????==21,y x y x C.{1,2} D.{(1,2)} 2.若A ={0,2,4,6},B ={0,3,6,9},则A∩B=( ) A .{0} B .{6} C .{0,6} D .{0,3,6} 3.已知集合A ={x |-3≤x <3},B ={ x |2<x ≤5},则A ∪B =( ) A .{ x |2<x <3} B .{ x |-3≤x ≤5} C .{ x |-3<x <5} D .{ x |-3<x ≤5} 4.设集合U ={1,2,3,4,5,6,7},M ={1,2,4,7},则 U M =( ) A .U B .{1,3,5} C .{3,5,6} D .{2,4,6} 5.已知I ={0,1,2,3,4,5,6,7,8},M ={1,2,4,5},N ={0,3,5,7},则()I M N =( ) A.{6,8} B.{5,7} C.{4,6,7} D.{1,3,5,6,8} 6.已知集合{} 2 0,,33A m m m =-+且1A ∈,则实数m 的值为( ) A.2 B.1 C .1或2 D.0,1,2均可 7若{1,2,3}? A ?{1,2,3,4,5},则集合A 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8.已知集合A ={x |x 2-3x +2=0,x ∈R},B ={x |0<x <5,x ∈N },则满足条件A ?C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9.已知集合A={2,9},B={m 2,2},若A=B,则实数m 的值为 ( ) A.3 B.-3 C.9 D.±3 10.已知集合P ={1,3},则满足P ∪Q ={1,2,3,4}的集合Q 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1.已知全集R U =,{}{} 1,0)3(-<=<+=x x M x x x N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的集合是( ) A.{}13-<<-x x B.{ } 03<<-x x C.{}01<≤-x x D.{}3-

集合单元培优测试卷

高一上学期数学单元培优测试卷 集 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42==x x A ,{}x x x B 22==,则=B A 【 】 (A ){}2,0 (B )2 (C ){}2,0,2- (D ){}2,2- 2. 下列集合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2,3,3,2==N M (B ){}{}2,3,3,2==N M (C )(){}1,+==x y y x M ,{}1+==x y y N (D ){}12+==x y M ,{}12+==x y y N 3. 已知全集{}91≤<-∈=x N x U ,集合{}4,3,1,0=A ,{}A x x y y B ∈==,2,则(C U A ) (C U B )=【 】 (A ){}7,5 (B ){}9,7 (C ){}9,7,5 (D ){}9,8,7,6,5,4,3,2,1 4. 已知集合{}2<=x x A ,{}023>-=x x B ,则【 】 (A )???? ??<=23x x B A (B )?=B A (C )? ?????<=23x x B A (D )=B A R 5.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0=?; ②{}0=?; ③{}?=?; ④?∈0; ⑤{}00∈; ⑥{}?∈?; ⑦{}0??; ⑧{}?≠??.

(A )3 (B )4 (C )5 (D )6 6. 已知集合{}2,2a M =,{}a P 2,2--=,若P M 有三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 】 (A ){}0,1- (B ){}0,1,2-- (C ){}1,0,1- (D ){}0,2- 7. 已知集合{}Z k k x x A ∈==,2,{}Z m m x x B ∈+==,12,{}Z n n x x C ∈+==,14,若A a ∈,B b ∈,则必有【 】 (A )A b a ∈+ (B )B b a ∈+ (C )C b a ∈+ (D )b a +不属于集合A 、B 、C 中的任何一个 8. 已知集合{}32<<-=x x A ,{}9+<<=m x m x B .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D )a ≥4- 11. 已知{} 012=++=px x x A ,{}0>=x x M ,若?=M A ,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p p (C ){}22≤<-p p (D ){}2>p p 12. 若用()A C 表示非空集合A 中元素的个数,定义()()()()()()()() ???<-≥-=*B C A C A C B C B C A C B C A C B A ,,,已知{}2,1=A ,()(){} 0222=+++=ax x ax x x B ,且1=*B A ,设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S ,则()=S C 【 】 (A )4 (B )3 (C )2 (D )1

最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个.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 3.用长度为8cm,9cm,10cm的三条线段_______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4.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根木条. 5.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6.如图1所示,AB∥CD,∠A=45°,∠C=29°,则∠E=______. (1) (2) (3) 7.如图2所示,∠α=_______. 8.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 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10.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____?条对角线.13.如图3所示,共有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 14.如图4所示,∠A+∠B+∠C+∠D+∠E=________. (4) (5) (6)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16.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7.如图5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 18.D是△ABC内一点,那么,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最新中职数学第一章集合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集合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分数12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P={x/x ≤3},a=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p a ? B.p a ? C.{}p a ? D.{}p a ? 2、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构成集合 ( ) A 、自然数的全体 B 、与10接近的实数全体 C 、班里个子高的男生 D 、著名的科学家全体 3、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 B、{0}=? C、?≠?{0} D 、?{}0∈ 4、不等式01>-x 的整数解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 ) A 、{}N x x x ∈>,1 B 、{}R x x x ∈>,1 C 、{}Q x x x ∈>,1 D 、{}1>x x 5、已知集合M={}1,x ,N={}2,y ,且M=N ,则y x += ( ) A 、3 B 、2 C 、1 D 、不能确定 6、设集合A {} ,2,32=≤=a x x 则 ( ) A 、≠?a A B 、a A ? B 、C 、{}A a ∈ D 、{}a ≠?A 7、“92=X ”是“3=x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设集合{}{}7,6,5=>=N x x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M N ∈ B 、N M ∈ C 、M N = D 、M N ? 9、已知集合{}{ }5,3,1,3,2,1,0==N M ,N M P ?=,则P 的子集共有 ( )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10、如果p 是q 的充分条件,s 是q 的必要条件,那么 ( ) A 、p 是s 的充分条件 B 、s 是p 的充分条件 C 、q 是p 的充分条件 D 、p 是s 的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共5题,共20分) 11、在ABC ?中,“∠B=∠C ”是AB=AC 的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12、已知集合{ } a a a -2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3、已知集合{}{} ,03,4≤+=≥=x x B x x A 则?R(B A )=____ 14、已知集合{}{ }5,3,1,3,2,1,0==N M ,N M P ?=,则P 的子集共有____ 15、设集合{}a M ,5,3,2=,{ }b N ,4,3,1=,若{}3,2,1=N M ,则a-b=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60分) 16、已知集合A={}5/>x x ,B={}2/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已知,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A、25海里 B、30海里 C、35海里 D、40海里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1,2) B、(2,2) C、(3,2) D、(4,2) 3、如图,Rt△ABC中,∠C=90°,∠B=30°,AD平分∠CAB,DE⊥AB于E,若BC=9,CD=3,则△ADB的面积是() A、27 B、18 C、18 D、9 4、如图所示,∠C=∠D=90°添加一个条件,可使用“HL”判定Rt△ABC与Rt△ABD全等.以下给出的条件适合的是() A、AC=AD B、AB=AB C、∠ABC=∠ABD D、∠BAC=∠BAD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75° B、60° C、45° D、30° 6、对于命题“如果a>b>0,那么a2>b2.”用反证法证明,应假设() A、a2>b2 B、a2<b2 C、a2≥b2 D、a2≤b2 7、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体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图,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 A、假定CD∥EF B、已知AB∥EF C、假定CD不平行于EF D、假定AB不平行于EF 9、如图,已知OP平分∠AOB,∠AOB=60°,CP=2,CP∥OA,PD⊥OA于点D,PE⊥OB于点E.如果点M是 OP的中点,则DM的长是() A、2 B、 C、 D、 10、在△ABC中,∠B=90°,若BC=a,AC=b,AB=c,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a2+b2=c2 B、b2+c2=a2 C、a2+c2=b2 D、c2﹣a2=b2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应假设 ________ 12、在△ABC和△MNP中,已知AB=MN,∠A=∠M=90°,要使△ABC≌△MNP,应添加的条件 是 ________ .(只添加一个)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课标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 .{x |ax 2+bx +c =0,a ,b ,c ∈R } B .{x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C .{ax 2+bx +c =0|a ,b ,c ∈R } D .{ax 2+bx +c =0|a ,b ,c ∈R ,且a ≠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 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 .3 B .4 C .7 D .8 4.设P={质数},Q={偶数},则P ∩Q 等于 ( ) A . B .2 C .{2} D .N 5.设函数x y 111+=的定义域为M ,值域为N ,那么 ( ) A .M={x |x ≠0},N={y |y ≠0} B .M={x |x <0且x ≠-1,或x >0},N={y |y <0,或0<y <1,或y >1} C .M={x |x ≠0},N={y |y ∈R } D .M={x |x <-1,或-1<x <0,或x >0=,N={y |y ≠0} 6.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0t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5.65.3(),5.3(50150)5.35.2(,150) 5.20(,60t t t t t 7.已知g (x )=1-2x,f [g (x )]=)0(12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8.函数y=x x ++-1912是( )

初二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二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人教版) (时限: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ABC中,∠C=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 360° B. 180° C. 255° D. 145° 2.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 那么由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A. 1个 B. 3个 C. 无数多个 D. 无法确定 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 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直角三角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 则∠AED的度数是() °°°° 9.已知△ABC中,∠A=80°,∠B、∠C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A. 130° B. 60° C. 130°或50° D. 60°或120° 10.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引10条对角线, 则它是() A.十三边形 B.十二边形 C.十一边形 D.十边形

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1单元测试: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A卷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创优单元测评 A 卷数学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 (集合) 名师原创·基础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A={x|x>-1},那么() A.0?A B.{0}∈A C.?∈A D.{0}?A 2.满足条件{0,1}∪A={0,1}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设A={x|1

C .M ≠N D .N M 6.如图所示,U 是全集,A ,B 是U 的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A ∩ B B .A ∪B C .B ∩?U A D .A ∩?U B 7.设集合U ={1,2,3,4,5},M ={1,2,3},N ={2,5},则M ∩(?U N )等于( ) A .{2} B .{2,3} C .{3} D .{1,3} 8.集合A ={0,2,a },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4 9.设集合S ={x |x >5或x <-1},T ={x |a -1 10.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A ={1,2},B ={0,2},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0 B .2 C .3 D .6 11.已知集合M =??????x ??? x =k 2+14,k ∈Z ,N =???? ??x ??? x =k 4+1 2,k ∈Z , x 0∈M ,则x 0与N 的关系是( ) A .x 0∈N B .x 0?N

浙教版八年级上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特殊三角 形单元测试题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1cm,另一边长为5cm,它的周长是_____cm. 2.在Rt△ABC中,∠C=Rt∠,∠A=70°,则∠ B=_______. 3.△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F分别为AB、BC、AC 边上的中点,则图中共有_____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4.现用火柴棒摆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用了7 根、24根长度相同的火柴棒,则斜边需要用______根. 5.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______. 6. 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x°,顶角为y°,则用含x的 代数式表示y,得y= . 7.如图,在△ABC 中,∠C=902,AD 平分∠BAC,BC=10㎝,BD=6㎝, 则D点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 8.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700,BD=CF, 则∠EDF= 2。 二、选择题 9.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线段 B 角 C 等腰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为40o,则它的底角为() A 100o B 40o C 70o D 70o或40o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顶角相等的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边及一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顶角和底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1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且其中两边长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 A 1cm B 2cm C 3cm D 4cm 13.如图所示,△ABC 中, AB=AC,过AC上一点作DE⊥AC,EF ⊥BC,若∠BDE=140°,则∠DEF=() A 55° B 60° C 65° D 70°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ABC+∠DFE的度数为()B A D C F E

《好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6)

《好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单元测试卷 (包含答案解析)(6) 一、选择题 1.三年级有108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65人,带水果的有63人,每人至少带一种,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人。 A. 19 B. 20 C. 21 D. 22 2.二一班去动物园的有40人,其中参观熊猫馆的有30人,参观大象馆的有25人,两个馆都参观的有()人. A. 10 B. 15 C. 20 3.三(1)班每人至少订一种课外读物,订《漫画大王》的有25人,订《快乐作文》的有29人,有14人两种刊物都订。三(1)班共有()人。 A. 40 B. 54 C. 68 4.三(2)班同学们订报纸,订语文报纸的有30人,订数学报纸的有26人,两种报纸都订的有8人。订报纸的一共有()人。 A. 56 B. 48 C. 40 5.有101个同学带着矿泉水和水果去春游,每人至少带矿泉水或水果中的一种。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1人。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人。 A. 48 B. 95 C. 7 6.学校乐队招收了43名新学员,他们或者会拉小提琴,或者会弹电子琴,或者两种乐器都会演奏。据统计,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那么,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名。 A. 7 B. 4 C. 3 7.同学们去果园摘水果的情况如图,()的说法是正确的。 A. 摘火龙果的有32人 B. 一共有112人摘水果 C. 只摘蜜橘的有60人 D. 两种水果都摘的有20人 8.观察下图,可知商店两天一共进了()种文具. A. 8 B. 9 C. 12 9.某科研单位的所有人员至少懂一门外语.经统计,懂英语的人占全所人员的80%,懂

等腰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 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E=BD ②CN=CM 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 DE⊥AC,EF⊥AB,FD⊥BC,则△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 比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 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 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 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 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 (1)∠E等于多少度? (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

第一章集合单元测试题

2009秋学期高一数学独立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已知全集U ={0,2,4,6,8,10},集合A ={2,4,6},B ={1},则 U A ∪B =____________ 2.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0∈{0},② Φ {0},③{0,1}?{(0,1)},④{(a ,b )}={(b ,a )} 3.方程组? ??=-=+3242y x y x 的解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2,1} (B ) {1,2} (C ){(2,1)} (D )(2,1) 4.函数y =|x 2-6x |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从家里去学校上学,骑自行车一段时间,因自行车爆胎,后来推车步行,下图中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纵轴表示该生离学校的距离,则较符合该学生走法的图是 6.已知f (x )=?? ???<=π >+)0x (0)0x ()0x (1x ,则f [f (-2)]=________________. 7.已知M={x| -2≤x ≤5}, N={x| a+1≤x ≤2a -1},若M ?N ,则a ∈________________, 若M ?N ,则a ∈________________ 8.函数y=|x+1|+|x-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9.若函数y=2x 2 -ax-1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10. 二、解答题: 11、已知A ={1,2,x 2-5x +9},B ={3,x 2+ax +a },如果A ={1,2,3},2 ∈B ,求实数a 的值.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已知△ABC中,2(∠B+∠C)=3∠A,则∠A的度数是() A. 54° B. 72° C. 108° D. 144° 2.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6,则底边x的取值范围是() A. 6

7.如图,AB//CD,CE交AB于点E,EF平分∠BEC,交CD于 点F.若∠ECF=50°,则∠CFE的度数为() A. 35° B. 45° C. 55° D. 65° 8.将一把直角三角尺和一把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 ∠α=44°,则∠β的度数为() A. 44° B. 45° C. 46° D. 54° 9.根据下列操作回答后面的问题:(1)分别以线段AB的端点A、 AB长为半径作圆弧相交于点P、M;(2) B为圆心,以大于1 2 作直线PM交AB于点C.则下列有关的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PM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B. PA=PB C. 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实质是作平角的平分线 D. AP⊥BP 10.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 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 BE的长为() A. 4 cm B. 5 cm C. 6 cm D. 10 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1.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它的顶角等于_______.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下列各组图形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 (A)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 如图,D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在条件(1)△ACD =∠B ,(2)AC 2=AD·AB,(3) AB 边上与点C 距离相等的点D 有两个,(4)∠B =△ACB 中,一定使⊿ABC ∽⊿ACD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如图,∠ABD =∠ACD ,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2 (B )3 (C )4 (D )5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AD 上任意一点,则有( ) (A )△ABE 的周长+△CDE 的周长=△BCE 的周长 (B )△ABE 的面积+△CDE 的面积=△BCE 的面积 (C )△ABE ∽△DEC (D )△ABE ∽△EBC 5.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9:4,那么这两个相似多边 形的相似比为( ) A.9:4 B.2:3 C.3:2 D.81:16 6. 下列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的是( )。 A. 两个等边三角形 B. 两个全等三角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7. 若⊿ABC ∽⊿C B A '',∠A=40°, ∠B=110°,则∠C '=( ) A. 40° B110° C70° D30° 8.如图,在ΔABC 中,AB=30,BC=24,CA=27, AE=EF=FB , EG ∥FD ∥BC ,FM ∥EN ∥A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的周 长之和为( ) A 、70 B 、75 C 、81 D 、80 二、细心填一填 (每小题3分,共24分) 9.如图,在△ABC 中,△BAC =90°,D 是BC 中点,AE ∥AD 交CB 延长线于点E ,则⊿BAE 相似于______.

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集合中与集合{21,}x x k k N +=+∈不相等的是( ) A .{23,}x x k k N =+∈ B .{41,}x x k k N +=±∈ C .{21,}x x k k N =+∈ D .{23,3,}x x k k k Z =-≥∈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C U (A ∪C)] B.(A ∪B) ∪(B ∪C) C.(A ∪C)∩(C U B) D.[C U (A ∩C)]∪B 3、已知集合2{1}A y y x ==+,集合2{26}B x y x ==-+,则A B =( ) A .{(,)1,2}x y x y == B .{13}x x ≤≤ C .{13}x x -≤≤ D .? 4、已知集合2{40}A x x =-=,集合{1}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0 B .12± C .0或1 2 ± D .0或12 5、已知集合{1,2,3,}A a =,2 {3,}B a =,则使得Φ=B A C U )(成立的a 的值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6、设A 、B 为两个非空集合,定义{(,),}A B a b a A b B ⊕=∈∈,若{1,2,3}A =,{2,3,4}B =,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3 B .7 C .9 D .12 7、已知A 、B 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 地到达B 地,在B 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距离x 表示为时间t (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 .x =60t B .x =60t +5 C .x =???>-≤≤)5.3(,50150)5.20(,60t t t t D .x =? ????≤<--≤<≤≤) 5.65.3(),5.3(50150) 5.35.2(,150) 5.20(,60t t t t t 8、已知g (x )=1-2x, f [g (x )]=)0(12 2≠-x x x ,则f (21)等于 ( ) A .1 B .3 C .15 D .30 9、函数y=x x ++ -19 12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非奇非偶数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1cm,另一边长为5cm,它的周长是_____cm. 2.在Rt△ABC中,∠C=Rt∠,∠A=70°,则∠B=_______. 3.△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F分别为AB、BC、AC边上的 中点,则图中共有_____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4.现用火柴棒摆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用了7根、24根 长度相同的火柴棒,则斜边需要用______根. 5.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______. 6. 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x°,顶角为y°,则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y,得y= . 7.如图,在△ABC 中,∠C=902,AD 平分∠BAC,BC=10㎝,BD=6㎝, 则D点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 8.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700,BD=CF, 则∠EDF= 2。 二、选择题 9.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线段 B 角 C 等腰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0.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为40o,则它的底角为() A 100o B 40o C 70o D 70o或40o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顶角相等的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边及一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顶角和底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1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且其中两边长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 A 1cm B 2cm C 3cm D 4cm 13.如图所示,△ABC 中,AB=AC,过AC上一点作DE⊥AC,EF⊥BC,若∠BDE=140°,则∠DEF=() A 55° B 60° C 65° D 70°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的度数为()B A D C F E

集合基础知识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集合单元测试卷 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法;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交集与并集,全集与补集的理解。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的集合;理解空集的含义;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其区别联系。 基础知识: 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下列经典例题中例2 (2)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_______;正整数集______、______;整数集_____; 有理数集_______;实数集_________。 (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及意义:如: }12|{2++==x x y x A ;}12|{2++==x x y y B }12|),{(2++==x x y y x C ; }12|{2++==x x x x D ;},,12|),{(2Z y Z x x x y y x E ∈∈++==; (4)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φ和}{φ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用符号“___________”来表示。 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用符号“___________”来表示。 (2)交集}{________________B A =?;并集}{________________B A =?; 补集_}__________{_________=A C U (3)对于任意集合B A ,,则: ①A B ____ B A ??;A B ____ B A ??;B A ____ B A ?? ②U A C A ?=,U A C A ?=,()U C C A =. ③()()________________B C A C U U =?;()()________________B C A C U U =?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三角形单元测试 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 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 (A) (B) (C) (D)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 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