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中国美食优秀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

《中国美食》是识字单元的第四课,教材是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来呈现的,与前三课识字的呈现方式不一样。教材以中国人的家常美食为载体,分类呈现了菜肴和主食。菜肴有七种,是以图片配文字的方式呈现,其中有三道素菜和四道荤菜,菜肴名称简单明了,图片色彩鲜明;主食有四种,列举在方框内,主食名称简洁,没有配图片。这些菜肴和主食的名称中,包含了十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如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而这些表示制作方法的字大多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都和火有关;只有“拌”字是提手旁,这种制作方法和手的动作有关。还有四个带草字头的生字“菠、茄、蘑、菇”也在美食名称中。可见编者匠心独运,通过认读识记这些家常菜肴和主食,学生既能了解我国美食的烹饪方式,还能了解与火有关的汉字意思,感受汉字之妙,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汉字文化的热爱,激发对先贤智慧的崇敬。

教材右下角的“泡泡语”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交流更多的家乡美食。在品尝家乡美食的过程中丰富所学,拓展认知;交流家乡美食的过程中,升华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些中国美食,孩子们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课教学应重在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观察思考,发现汉字独特的构字特点,从而理解字意,识记生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茄”等9个字,会写“美食、红烧”等6个词语。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焦”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教学难点:

理解“火”和“灬”的字的意思,发现两个偏旁意义上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师述情景,交流美食

“新年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全家团圆真热闹。”妈妈准备为家人做一桌子的好菜呢!(出示情景图)

猜猜妈妈会跟我们做哪些拿手的好菜?自由交流。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吃着妈妈做的饭菜慢慢长大。妈妈做的这些饭菜可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食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识字——《中国美食》。

(二)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情境识字

(一)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过渡: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美食呢?(翻书P35)快去读读这些美食名称吧。

借助拼音和插图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词语读连贯。

同桌互读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二)联系生活,配图识字:“生活小菜篮”

过渡:要做出这些美食,得准备一些食材。让我们挎上小菜篮,逛菜市场去吧。

1.学习蔬菜名称:菠菜、茄子、蘑菇。

过渡:菜市场有这些蔬菜,谁来叫出它们的名称?(图片和词语同时出现)(“菠”、“茄”、“蘑”、“菇”)生字变红。

(1)这就是我们常吃的菠菜(出示“菠菜”图片)。

(展开“菠菜”词卡)指多名读。评价“菠”字读得准。

读词:菠菜葱绿葱绿的,男生读。菠菜水灵水灵的,女生读。这种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铁质,对身体特别好,一起读。

(2)(展开“茄子”词卡,出示茄子图片)这是——“茄子”。

指多名读,相机指导读准“茄”。

读词:蔬菜也有不同的颜色,茄子是——(生答:“紫色的”“白色的”),齐读词语两遍。

(3)(展开“茄子”词卡)谁来读?你来读。一起读——“蘑菇”。

你见过或吃过什么蘑菇?指名发言后再读词语。齐读词语。

(4)这几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小结:都是草字头,都和植物有关。

还知道哪些蔬菜名称是草字头的呢?拓展认识“芹菜”“萝卜”“蒜苗”“葫芦”等。

小结:古人真有智慧,造字很有办法,草字头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

过渡:买完了蔬菜,我们去卖豆制品的摊前逛逛吧。

2.学习豆制品名称:豆腐。

(1)菜市场还有(出示“豆腐”图片)——(生读:豆腐)。

(2)教材里标注的是“腐”字本来的读音,但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指多名读。

读词:豆腐白白的,女生读;豆腐软软的,嫩嫩的,男生读。豆腐是用黄豆做的,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起读;大家再瞧这个“腐”字,“府”字的里面有个“肉”字,豆腐的味道像肉一样鲜美呢!再齐读。

(3)你吃过什么样的豆腐?

拓展:还有好多好吃的食品都带有“腐”这个字,如“腐竹”和“腐乳”。这些都是豆制品。

过渡:菜场里除了卖蔬菜和豆制品,还卖——

3.齐读:“鸡、鸭、鱼、肉”。

过渡:食材准备好了,我们还用这些食材做出了好多美食呢!一起瞧瞧吧。

(三)自由读词,发现方法:美味小厨房

1.(出示七种菜肴名称)自由读读这些菜名,师生配合读。

2.这些美食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呢?再读一读,在这些食物的制作方法下打下记号。

3.反馈交流,相机标红。

小结:制作食物的方法都藏在这些菜名里呢!

4.中国美食不仅有美味的菜肴,还有丰富的主食。读读四种主食名称,里面又藏着哪些制作方法呢?指名找到“蒸”“炸”和“炒”。

5.观察一下这些字,你又有什么发现呢?指名发言,生字分类。

小结:(出示生字分类)这些字都是火字旁,这些字都是四点底。只有一个“拌”字是提手旁,这种制作方法和手有关。

过渡:我们先来学习这些带火字旁的字。

(四)结合字形,理解识字:“快乐小厨师”

1.学习烹饪方法——“炸”“爆”“烧”“烤”“炖”“炒”。

“炸”(出示字卡)

(1)我们以前学过这个字——“炸”,读第四声。在这篇课文中,它读——“炸”(第二声)。

(2)指多名读,齐读。

小结:炸是把食物放入热油中弄熟。

(3)你们吃过哪些油炸食品?

“爆”(出示字卡)

(1)指名读。什么是“爆”?谁能结合这个字的字形来猜猜它的意思?指名发言(遇到火,突然一下炸开),指多名读。

(2)大家看(出示图片),把食材放入热锅中快速过油,就是——(齐读:“爆”)。

小结:(出示“炸”和“爆”)这两种烹饪方法都用火,但爆的时间比炸的时间短。

“烧”“烤”“炖”“炒”(出示生字)

(1)指名分别读,读准字音。

随机评价读字:

烧:用火慢慢加热就是——(生读:“烧”)。红烧肉就是这样慢慢烧出来的。

烤:将食材直接放在火上加热就是——(生读:“烤”)。我们可以烤……,烤……,烤……,啊!真美味呀!

炖:一起读。“炖”就是长时间烧煮。我们可以炖排骨……,炖……;有耐心,多用心,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哦。

炒:用锅铲不断翻动

食物就是“炒”。我们可以炒青菜……,炒……,炒……;随着噼里啪啦的翻炒声,香味也渐渐弥漫开了。一起读。

(2)(出示“炸”“爆”“烧”“烤”“炖”“炒”)齐读。这些都是食物的制作方法,都是——(齐答:火字旁)(同时标红偏旁),都需要用到——(齐答:“火”)。

2.学习烹饪方法——“煎”“煮”“蒸”。

过渡:这些带有四点底的字(标红偏旁),也是食物的制作方法。

(1)自由读字,随机认读,齐读生字。

(2)这四个点像什么?

小结:四点底就像把火字旁的四笔平铺整齐排列了一样,多像炉子上燃烧的小火苗呀!原来四点底的字也和——(生答:“火”有关)。

(3)观看三个小视频,说说分别展示的是哪种烹饪方式?

读字:

这就是“煎”。指名读。

这就是“煮”。分组读。

这就是“蒸”。热腾腾的,冬天吃最暖和了。一起读。

小结:中国人真了不起,能根据不同的时节,不同的食材,选择不一样的烹饪方法,做出不同的美食供我们享用。

3.总结烹饪方法。

(出示这九个字)一起读。

小结:这些生字,有的偏旁是——(生答:火字旁),有的是——(生答:四点底),但它们都和——(生答:火有关)。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国美食烹饪特别讲究火候。

三、再读课文,赏图读词

过渡:我们边学生字,边了解了烹饪方法。看着这些美食,大家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吧。(出示教材整页)

1.练读词语,感知美食。

(1)自由练读,把词语读流利。

(2)谁来读读这些美食名称?(读完)齐读。

小结:瞧,这三道菜是用蔬菜和豆制品做的,我们称为“素菜”;这四道菜是用鸡鸭鱼肉做的,我们称为“荤菜”;方框里就是我们吃的——(生答:主食)。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来品尝三道素菜美食。

2.指导读词,品尝美食。

(1)(出示三道素菜图片和名称),指名领读。

(2)你吃过哪道菜?和大家交流一下。介绍哪个美美地读哪个。

“凉拌菠菜”:

为了保持菠菜的鲜绿和营养,“拌”着吃最好!凉拌菠菜,软软的,滑滑的,淋上香油,真香啊!请你来尝一尝(读),请你来尝一尝(读)。凉拌菠菜看似简单,要做好可不容易。(出示步骤图)小结:中国人拌出了美味,拌出了营养,拌出了智慧!一起读菜名。

还吃过哪些凉拌的美食?自由交流。

“香煎豆腐”:

把炉火调小,慢慢地煎,煎得两面金黄,你来读;煎得外焦里嫩,你来读;煎得香味扑鼻,你来读;再拌上萝卜丁和碎肉末,就更香了!难怪这道菜名叫——(齐读)!

你们还吃过哪些用豆腐做的美食?

过渡:要想做好“红烧茄子”也不容易。

“红烧茄子”

A.(出示步骤图)茄子切块,过油滚炸,再淋上酱油耗油和酱料一起烧。光是制作酱料就需要七八种材料呢。用中火慢慢地烧(指名读),用小火慢慢地熬(指名读),酱汁的醇香全都融进了茄块里!菜汁稠稠的,红通通的(女生读);茄子软软的,油亮亮的(男生读);最后撒上小葱,咸咸鲜鲜的红烧茄子才算做好了。色香味俱全!谁想尝一尝?一起读。

B.茄子除了烧着吃,还可以怎样吃?

3.联系生活,拓展美食。

过渡:中国地大物博,蔬菜品种繁多,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

你还吃过哪些用蔬菜做的美食呢?反馈交流。

小结:中国人多有智慧——简单的食材,多样的做法,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美食,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就是我们的——(齐读课题)!

小结:我们这节课品尝了三道素菜美食,下节课我们再慢慢品尝四道荤菜和四道主食。

四、指导书写,巩固总结

1.出示生字:“烧”“烤”“炒”“茄”,齐读。

2.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归类。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提示重点笔画。

4.范写“烤”,提示重点笔画——第八笔长撇,写舒展,延伸至左下格。

5.观察占格,练习书写。

6.展示作业,交流评价。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品尝更多的中国美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齐读美食

我来问,你来答(依次出示词卡):

(1)菠菜怎样吃?菠菜拌着吃(展开词卡,“拌”字标红)——“凉拌菠菜”(分组读)。

(2)豆腐怎样吃?豆腐煎着吃(展开词卡,“煎”字标红)——“香煎豆腐”(分组读)。

(3)茄子怎样吃?茄子烧着吃(展开词卡,“烧”字标红)——“红烧茄子”(分组读)。

过渡:我们这节课又将品尝到哪些美食呢?

(1)学习新知,品尝美食

1.品尝荤菜。

(出示四道荤菜图片和名称)谁带着大家读读这四道美食的名称?

相机评价读词:

“烤鸭”:

A.(出示图片)指名读。

讲解:鸭子烤着最好吃。将整只鸭子放入旺火的挂炉中烤得色泽金黄,皮焦肉嫩。(读)

B.现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烤鸭,但还是北京的烤鸭最正宗。(播放视频)。

过渡:普通的一只鸭子,经过代代创新传承,制作出了让外国人都赞不绝口的美食!齐读词语。

C.鸭子可以烤着吃,还可以焖着吃。(出示“腊鸭焖藕”图片)这道“腊鸭焖藕”可是我们湖北地道的美食呢。

“水煮鱼”:

A.中国鱼类繁多,一般用草鱼来做水煮鱼。(出示图片)这道菜里放了什么?

B.把大量的尖椒花椒和草鱼一起煮,又麻又辣。谁敢尝一尝?指多名读。

C.煮上一段时间,淋上油,油焖又烧煮,鱼肉真鲜!指名读。鱼肉真滑!指名读。鱼肉真嫩!分男女生读。

D.重庆的水煮鱼最有名。因为那里潮湿多雾,吃辣可以驱寒,吃麻又能除湿。

E.“年年有鱼”是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过年时,餐桌上一定会有一道用鱼做的美食。你们还吃过哪些用鱼做的美食?指名说。我们武汉的清蒸武昌鱼就特别鲜美。

小结:相同的食材,不同的做法,无一不传承着地域的文化,凝聚着国人的智慧。

“葱爆羊肉”:

A.(出示图片)大家看,这是——(生读:葱爆羊肉)。我们大西北牛羊成群,羊肉最为鲜美。(读)用大火和大葱爆炒,羊肉鲜嫩多汁,让人回味无穷!分组读。

B.羊肉最为温补,冬天吃羊肉能增暖驱寒。谁为我们呈上这道美食?做动作,读词语。齐读词语。

小结:美食的创造,用心良苦,精益求精。

“小鸡炖蘑菇”:

(出示图片)指名读。“炖”——需要很长时间,在小火慢炖里,鸡肉的鲜香慢慢渗进蘑菇里,蘑菇的滑嫩也透进鸡肉里,有时还会配上绵实的粉条,那营养价值,真是高;那口感滋味,真是美!

(2)指多名读。齐读。

总结:辽阔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用丰富的食材制作出各具特色的美食。这就是我们的——(齐读题目)!

2.齐读菜名。

过渡:丰盛的菜肴摆满桌,主食也该登场了。

3.品尝主食。

(1)说说有哪些主食?

过渡:就让我们慢慢来品尝这些主食吧。

(2)出示主食图片字词,识记生字,朗读词语。

“蒸饺”:

A.(出示字卡“饺”)指多名读。

小结:“饺”的左边是食字旁,表示和食物有关,右边是个“交”字。饺子又叫“交子”,中国人有在除夕之夜吃饺子的习俗,寓意新旧交替,守夜辞岁。我们吃的是中国美食,品的是中国文化。

B.(展开词卡“蒸饺”)水烧开了,热气冒出来了,搁在蒸笼里的饺子鼓起来了,读;热气腾腾的饺子真好吃。再读词语。

小结:饺子皮一般是用小麦磨的面粉做的,馅料五花八门,都凝聚着人们制作美食的匠心。

“炸酱面”:

(出示“酱”字)你吃什么时会沾什么酱?指名说,指名读。

A.(出示“炸酱面”图片)这道主食是面,面也是用小麦磨的面粉做的。拌的是炸酱。指多名读。

B.酱的制作最复杂,也最讲究。肉末过油爆炒,做成炸酱,用来拌面最香了,女生读;再配上各色蔬菜丝,好看更好吃,男生读。这就是——(齐读:炸酱面)。

C.除了炸酱面,你还吃过什么面?自由交流。

小结:小麦除了可以做饺子皮、面条,我们中国人常吃的主食——包子、烧麦、油条,都是小麦磨的面粉做的。

“小米粥”:

A.(出示字卡“粥”)指多名读。

B.你喝过什么粥?指多名说,指多名读。

读词:粥热乎乎的,一二组读;粥黏稠稠的,三四组读;粥真香啊!全班读。

C.(出示词卡)这是什么粥?(小米粥)猜猜小米粥是怎么做出来的?

很有营养的小米粥,谁想尝一尝?指多名读,全班读。

小结:“粥”的中间是个“米”字,和米饭一样,都是稻谷做的。中国盛产稻谷,米糕、粽子也是稻谷做的。

“蛋炒饭”:

A.(出示字卡)指名读“蛋”。谁用这个字组个词?再读字。

B.(出示词卡)我们都吃过蛋炒饭,那是妈妈的味道,指名读;大厨炒的蛋炒饭,饭粒粒分开,每粒都沾着蛋,指多名读;扬州的蛋炒饭最有名,指名读。

小结: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的两大农作物,可以做饺,做面,可以做粥,做饭。这些简简单单的美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呀。

(3)齐读四种主食。

4.美食拓展。

我们品尝了七道菜肴和四道主食,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美食呢?说一说。

二、趣读美食

我们不仅品尝了美食,还了解了十种制作美食的方法。民以食为天,一份主食,搭配一、两种菜肴,就最好不过了。

(1)(出示教材图片)为自己合理的搭配一份中餐。自读。

(2)指多名交流。齐读。

三、巩固方法,发现联系

过渡:这些美食都是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做成的。

1.出示带有火字旁和四点底的字,齐读。

过渡:那凡是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是不是都和火有关呢?

2.出示三组字,说说每组字的特点,归纳每组的部首。

3.说说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读一读,说一说。

例:生灶要用火,火苗就是“焰”,和火有关。

小结:这些带有火字旁、火字底和四点底的字,大多和火有关。中国人造字充满了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凝聚着智慧和创造;美食中藏着汉字,更蕴藏着文化,传达着中国人的精神和追求。

四、欣赏视频,赞扬美食

欣赏视频,感受中国美食文化。

小结:从古到今,我们大中华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种食材,在精心烹制每一道美食的过程中,非凡的智慧无处不在。这些美食不仅让我们感受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让我们品尝到了自豪的味道。

五、指导书写,总结所学

1.出示生字:“鸡”“鸭”“肉”“蛋”“饭”,齐读。

2.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归类。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提示重点笔画。

4.范写“蛋”,提示重点笔画——第四笔撇和第五笔捺写伸展。

5.观察占格,练习书写。

6.展示作业,交流评价。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我国美食的烹饪方式,品尝了美食之妙;还了解了与火有关的汉字意思,感受了汉字之美。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课文影子

5.影子 课时目标 1. 会认“影、前、后”等11个生字,会写“在、后、我、好”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力,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呢?学生说出自己朋友的名字。 师:我也有一个好朋友。(课件出示谜语) 有个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 晴天里有他,阴天里没他。我和他说话,他呀不开口。 你们猜,我的好朋友他是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回答后随机板书课题,读准音yǐnɡ zi,识记“影”。 二、实践活动,了解影子 1.提问: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猜谜,通过猜谜说原因,学生对影子有了初步的感觉。 2.设计影子游戏,交流“我的发现”。 (1)你们也有这样一位朋友吧?你在哪儿见过他?现在能马上找到他吗? (2)找到了你的朋友,和它一起玩吧,一边玩一边观察,它是什么样的?你也可以回忆你是怎么样在操场上跟影子赛跑、踩影子的。 (3)影子跟我们形影不离,跟随着我们,陪着我们;影子变化无穷,前后左右位置会变,高矮胖瘦形状也会变。 【设计意图】有趣的“影子”游戏让学生对影子产生了感性认识。恰当的语文实践更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教师谈话: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读儿歌,看看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吧! 1.引导学生小声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蓝线中要求“我会认”的字在文中圈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自己学完生字之后,同桌的学习小伙伴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如果小伙伴都认对了,请你夸夸他。 3.检查自学:老师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形式让学生读生字和带有拼音的词语。 (2)男女生对读去掉拼音的词语。 (3)比赛形式考查会认的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而多媒体的运用,恰当地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活动变得妙趣横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定教,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兴趣盎然、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4.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跟着红色的笔顺跟随描字,再照着范字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展示学生的生字书写,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再改进。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1.影子可真调皮,它和太阳捉迷藏玩呢!它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呢?请两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 2.看!太阳在动,影子也在动。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进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距离。活动的画面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减缓教学难点的坡度。 3.同学们看得认真,你发现了影子有什么变化呀? (1)先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中国美食》教案

4、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 会认“菠、煎、腐”等16个生字,会写“烧、烤、炒”3个生字。 2. 读准文中美食,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3. 通过了解中国美食,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依据汉字音、形、义进行分类识字。 2. 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教学难点: 由美食图片和美食餐单让学生喜欢上中国美食,从而激发对中国美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图片,这是刚刚过去的哪个传统节日?---春节。 2. 由春节的美食,引到中国美食。今天,我们就进行一场“中国美食达人赛。” 3. 出示课题4《中国美食》,并书写课题,重点指导“食”字最后一笔是“长点”而不是“捺”。出示含有“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找出“食”在汉字中的不同位置。由“食”引出“餐”和“饺”的字,进行归类识字。最后,总结含有“食”和“饣”的字大都与粮食有关。 二、第一关“我来识菜单” 出示美食菜单(11 组生词)凉拌菠菜香煎豆

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1. 自己试着读一读。 2. 小老师领读。 3. 老师示范美读,学生再读。 4. 学习多音字:炸课件: 第一关顺利晋级,发晋级星。 三、第二关“美食拼盘” (一)美食套餐一 1. 出示:(美食图片)猜菜名。 2. 女生齐读美食套餐一: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认真观察美食套餐一都是什么菜?“素菜”又可以称为“素食”(板书:素食) 3. 出示生字: “菠菜”茄“子”你发现都有一个共同部首?分类学习含有“艹”的字。出示: “蘑菇”葱“” 二)美食套餐二 1. 套餐二,上菜了。老师描述菜品(出美食图片)猜菜名。 2. 男生齐读美食套餐二: 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你发现美食套餐二都是什么?(板书: 肉食)

部编版《中国美食》教案4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中国美食》-我有一双小巧手人教 (部编版) 《我有一双小巧手》成果展示 【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既动手又动脑的课程,需要每个孩子都参与,学校家庭都参与,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实践能力,正是培养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去,为父母分担家务的好时机,本册语文书有一篇课文是《中国美食》,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就是这节课的延伸。 【活动目标】 1.在生活中,让孩子爱上自己自己做美食,感受自己做出美食的乐趣,学会一项技能,做父母的小帮手。 2.通过展示,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活动设计与语言表达的能力,变得更加自信。 3.通过展示,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 【活动重难点】 通过展示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获取其他同学的建议,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方式:汇报、展示、交流、互动。 【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事先由学生自愿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在家里与父母的学习,积极整理,并写出自己的心得,学会了自己做面食,感受到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成就感。本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研究成果的平台,由四个小组分别主持汇报展示,为学生共享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上《中国美食》那节课的延伸,经过了一学期的活动,大家都学到了好几样面食的制作方法,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这节课每个小组就我们就有请各个小组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准备好了吗? 下面我们请各位组长到前面来。大家掌声欢迎。 二、组长台前做开场白 组长带领组员喊出各自小组的口号。 师:下面我们的展示活动正式开始,有请小饼小组台前展示。 第一小组:小饼小组四人上台展示 1.组长发言:大家好,我们是小饼小组,我们在这一学期中学到了很多美味的饼做法,比如说家常饼、鸡蛋饼、葱油饼、馅饼……下面我们组就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收获。大屏幕上是我们组搜集的一些美味的饼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是不是让你们直流口水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6个字,会写6个字。认识多音字“炸。”了解丰富的中国美食。 过程与方法: 能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能说出用“炒、烤”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美食中感受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升华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16个字,会写6个字。能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三、教学资源准备 希沃电子白板相关软件、投影设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来激趣 1.白板出示课题《中国美食》。 师:欢迎你们来到美食天地。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猜猜看他是谁?你喜欢他吗? (白板擦除出示大头儿子的图片。通过孩子们喜爱的动画人物拉

近他们与文本的距离。) 二、汉字宝宝认一认 1.可是他遇到一个难题,你愿意帮助他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动画。(通过老师自己编辑制作并配音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师:菜单上好吃的太多了!大头儿子挑花眼啦!谁能来帮帮他? (设置3次机会,通过点菜环节,体现课堂生成性,展现自主学习、以生为本的理念。同时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对多音字“炸”的认识。)师: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有哪些好吃的?请同学们一起读出它的名字。(白板出示图片,每出示一张图片,生齐读一次。共11张)好吃的真不少!可是大头儿子一家只有三个人,这么多菜如果都点的话太浪费了,那谁能帮他们挑选其中的几个菜呢? ①来孩子,你想帮大头儿子点什么菜?(生说,老师在白板上拖动图片) (师:你能带大家读一读你点的菜吗?带读,齐读) ②还有谁想试一试吗? (生到白板上拖动图片,师:你能带大家读一读你点的菜吗?) ③还有一次机会哦!谁愿意来? (生到白板上拖动图片,师:你来说说你点的是什么?同学们齐读。) 在这个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只要学生在点菜环节中点

人教版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包含:教学计划、总目标) 一年级春季最新教材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各单元内容安排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在本册教材中,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就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等,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还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有篇新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文章很长,但故事情节有趣,真正体现了生活阅读。通过童话故事,来了解如何写通知,学生很容易理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中国美食》_教案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9个生字。 2.读准文中美食,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2.继续了解生字中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由图片和文字感受中国美食的丰富和中国美食文化的深厚,激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段让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美食文化的魅力。 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中国美食) 二、读认生字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读课文3遍,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小组交流你的感受。 出示自读要求: 第一遍: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第二遍:边读边想词语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词语旁边打上问号。 第三遍: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3.出示会认的词语,检查自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菠煎腐茄烤煮爆炖 蘑菇蒸饺炸酱粥蛋 注音读,读准声调。 4.小组学习。利用归类识字法给汉字归类。 火+乍=(炸)艹+姑=(菇)

火+考=(烤)饣+交=(饺) 艹+磨=(蘑)火+暴=(爆) 5.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 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 2.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 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 (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并加酱油等佐料,焖熟使呈黑红色。)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 (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 (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 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 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法;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 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 (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 (3)第三行: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课件出示:文字、插图) 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 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全集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全集 篇一 识字 1 天地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生字。 2. 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

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 2.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 6 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 __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优秀教案【最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时间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 1 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 5 2 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6 3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一5守株待兔 6 4 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 6 5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 6 6 9古诗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 6 7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三 6 8 13花钟14蜜蜂15*小虾 6 9 习作语文园地四16小真的长头发 6 10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语文园地五 6 11 习作:奇妙的想象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 6 12 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 6 13 语文园地六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 6 14 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 6 15 语文园地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 6 16 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6 17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八总复习 6 18 总复习 6 19总复习 20 21

第一单元 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其中《古诗三首》选编了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苏轼、曾几的诗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绘了大自然中几种可爱的生灵,抒发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无限喜爱之情;《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以及燕子的喜爱和赞美;《荷花》一文则运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激发了读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昆虫备忘录》是一篇有趣的科普文,生动描述了几种常见昆虫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的探究热情,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认真观察自然,并向往探究自然的良好品质。与此同时,本单元还主要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三方面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形式实现单元学习的巩固与延伸。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

中国美食教案

《中国美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中国美食。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读、说等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多地了解家乡。 教学重点: 能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中国美食。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中国美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吃中国的什么食物啊?注意哦,是我们中国的食物。

生:我喜欢……我喜欢…… 师:看来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还真多!是啊,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当然美味的食物也是很多的,今天啊,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这些美食。(出示课题《中国美食》生读两遍。) 师:读得可真好,那我要到底有哪些美食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图片) 生:哇,好漂亮……看起来好好吃……好美味啊…... 师:是呀,看到这些图片老师都想吃了,那你吃过这样美味又漂亮的食物吗? 生:有……….没有……….. 师:那今天啊老师就要带你们一起去品尝一下这些让人垂涎(xian)三尺的美食吧。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孩子们,要吃好吃的,我们要去哪里呀? 生:饭店………酒店……… 师:是啊,这些地方都可以吃到美食,那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一个高大尚的饭店,一起去品尝一下刚刚我们看到的美食,好不好啊?(师在黑板上粘贴饭店图片) 生:好啊!好,好,好……… 师:咦?你们看,老板带着一群漂亮的服务员阿姨一起出来迎接我们了,(师粘贴老板的图片)可是他说啊,想要

部编版一年级优秀教案⑤ g k h

⑤ g k h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g k h 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 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2)导入:春天来了,郊外的景色非常美。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公园游玩。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呀!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预设: 生:蓝蓝的天空下,一只白鸽嘴含橄榄枝快乐地飞翔。清清的河水中,几只小蝌蚪在水草丛中做游戏。玲玲玩累了,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喝水。 2.导学: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这么美

丽的地方不光是你们想去,就连声母宝宝也跑去玩了。它们还悄悄地和你们玩起了捉迷藏。仔细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声母宝宝?(生:ɡ、k、h) 3.揭示课题:ɡ、k、h。学生朗读,教师纠正。 二、观察图画,学习字母 (一)教学声母ɡ。 1.(出示课件3)多媒体课件出示鸽子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瞧!飞来一只小白鸽,嘴里叼着一个花环,谁来跟鸽子打个招呼?(生:鸽子,你好吗?鸽子,你好……) 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ɡ。花环的形状像ɡ,板书:ɡ。 2.教学ɡ的发音,记清字形。 (1)教师指名示范读词语:鸽子。学生读:鸽子。 (2)教学ɡ的发音:如果把鸽子的“鸽”读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ɡ。 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3)教师指名读声母ɡ,学生开火车读声母ɡ,小组读声母ɡ。 (4)记字形,启发想象,ɡ像什么? (出示课件4)教顺口溜:一群白鸽ɡɡɡ,鸽子花环ɡɡɡ,9字加钩ɡɡɡ。 (二)教学声母k。 1.多媒体课件出示蝌蚪,问:它的名字叫什么?(蝌蚪)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教师指名示范读词语:蝌蚪。学生跟读:蝌蚪。 (2)教学k的发音:如果把蝌蚪的“蝌”的音发得轻一点、短一点,就是——k。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 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 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 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 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 树下民族小学学 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重点是能够抓 住关键句子,产生 民族团结的自豪 感。 2 1.鼓励学生多种 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 窗外的安静和小 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 语言描述了雨 中花儿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的 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2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 关键句、体会课文 富于童真童趣的 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 3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 对待学问不懂就 问,不怕挨打。重 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 1.根据提示,自己 阅读,找出有新鲜 感的词句,学会和 同学交流。 2.多元识字。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是 以“我的暑假生 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1 1.选择别人可能 感兴趣的内容重 点讲述。 2.恰当使用图片 和实物。 习作本次习作以《猜猜 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1 1.抓住让人印象 深刻的特点写。 2.注意习作格 式:开头空两格。 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 要内容是学会积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烤、炒”三个字。 2、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系。 2、理解烹饪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直观、联系生活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教师开场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美食。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美食照片。 1、播放美食图片,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揭示课题。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质疑:你想了解关于美食的哪些知识呢?预设:1、中国有哪些美食?2、这些美食是怎么做的? 二、初读课文,走近美食 过渡语:中国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哪些美食呢?请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学生借助课文图片和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生字读音,重点关注易误读的字。 3、认识多音字“炸”,小老师教读词语。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5、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男女比赛读,做到不破词、不拖腔;读准确、读响亮。 6、看图片,认菜名。分别出示三道素菜、四道荤菜与四道主食。 三、再读课文,走进美食 1、识记带有“艹”的生字。 过渡语:我们光认识菜名还不够,还要看看这些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①出示三道菜:凉拌菠菜红烧茄子小鸡炖蘑菇,指名认读。 ②认读红色词语:菠菜茄子蘑菇 ③观察三个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语文《藏戏》教案

《藏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唐东杰布、阿吉拉姆、谢雄巴”等词语。 2.运用提取关键词,画思维导图的研读方式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3.感受传统文化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揭示课题。 检查字词 出示:唐东杰布山南琼结阿吉拉姆雄谢巴雅鲁藏布 知道这些词语什么意思吗? 介绍唐东杰布:唐东杰布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智慧、力量的化身。 二、研读藏戏的特点。 1.找出课文中概括介绍藏戏特点的语句。 出示句子: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读读这些句子,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反问句,请强调出反问的语气来,不仅是反问还是排比句,反问、排比都是在强调,在强调什么?我们来提取一下关键词: 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 2.小组研读具体的特点 藏戏的特点,除了这三句话,课文中还有更具体的语段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研读其中的 1 到 2 个特点,请大家抓住关键词进行研读,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1)四人小组研读 (2)交流体会 预设: (1)面具的特点: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身份的人 交流:出示不同面具,来记忆所代表的意思体会面具的象征意义。教师出示三种面具,认认谁的面具,各代表什么,尝试猜想可能还会有哪些面具,代表什么。 (2)舞台的特点:不要……不要……不要……只要…… 出示语段: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从这三个不要,两个只要中你读出了什么。 艺人们只追求艺术,并没有太多外在的要求。因为要求简单,所以随时随地,何时何地都能演出。多么淳朴自然的艺术。 (3)演出的特点:三五天,随心所欲优哉游哉

(完整版)中国美食公开课教案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执教者:范祖旭 教学目标: 1.认识“菠、煎”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炸”,会写“烧”“肉”两个字 2.能认识“烧、烤、爆”等制作美食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中国美食的热爱 教学难点和难点:生字教学了解烹饪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中国美食地图 1.师:孩子们,平时妈妈做过哪些菜呢,谁来说说。这些美味的菜我们称之为美食。(板书美食)快看这是什么?(出示:中国美食地图)。你都看到了哪些美食?生说。 2.看了这么多的美食,你有什么感受?生说。这些美食都是我们中国的美食(板书中国美食)。地大物博的中国,盛产美食,不仅品种多,而且色香味俱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4中国美食。 3. 中国的美食在世界上可有名了,我们自豪地读一读。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师:现在请孩子们翻开书,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认识这些美食。 三、情景识字 师:第一环节:看图认识菜名

出示:看看这是什么菜?凉拌菠菜谁来读一读? 这又是什么?香煎豆腐(腐是轻声) 这道菜你吃过吗?红烧茄子 烤鸭 水煮鱼(煮是翘舌音) 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蘑菇在一块,读轻声。) 第二环节去图识字 1.师:刚刚是通过看图片认识了七种美食。现在去掉图片了,孩子们还认识这些菜名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请举手。 去图片,认识菜名: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 烤鸭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 2.带拼音的生字宝宝你会认吗,来挑战一下吧。(齐读) 3.生字宝宝读得真棒,咱们来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吧。(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你们还会吗?男女生来比比看谁读得整齐又洪亮。(男女生交叉读) 第三环节:卡片抢答巩固识字 1.孩子们真厉害,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这些卡片上的生字宝宝如果你认识它,请大声喊出它的名字。菠煎腐茄烤煮爆炖蘑菇 2.请你给这些生字宝宝找规律分分类,你会怎么分呢?我请同学上台

一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 《大小多少》优秀教学设计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首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认知编写的儿歌,属于集中识字中的生活中识字。儿歌通过学生熟知的事物,具体形象地讲述了“大小”和“多少”,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展示了汉语量词的丰富,告诉学生要根据具体事物使用恰当的量词。儿歌押ɑ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识字的兴趣。 2.课文每小节配有一幅图画,图画形象地展示了“大小”“多少”相对的关系。利用这些图画进行说话训练,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儿歌意思,了解“大小”“多少”相对的关系,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言语能力。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反犬旁和鸟字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到认识积累了一定量的字后,再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现阶段的教学注意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2.虽然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一上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本教学设计不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3.课文中使用到的量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是熟知的,而且课标对词语只要求“了解”水平,故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学和评价的度,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达到了解就适度了。 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梅花》教案

古诗《梅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冬天里当百花凋零的时候,有种花却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你知道是什么花吗?大家想看梅花吗?(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梅花,它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的品种很多,大约有300种。它的花瓣是5片,有红色的、白色的、谈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宋代诗人王安石也特别喜欢梅花,还为它写了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诵读古诗《梅花》。 二、美读入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古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请生逐句读,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老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这么好,是有小窍门的,就是一行一行认真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4、学习一、二两行。 (1)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第一行诗? (出示第一行)师评价。 (2)指导朗读。 梅花开得多美呀!请美丽的女生美美地读一读。 (3)这些朵朵梅花还是在寒冷的冬天开着呢!谁来读第二行?(出示第二行) 师:梅花迎着呼呼的北风,迎着飞舞的雪花盛开着,你觉得她是怎样的梅花? 你能把梅花不怕冷读出来吗? (4)梅花是怎么开放的?梅花没有别的花儿的陪伴一个人开放,多么勇敢呀!你来夸夸它!指导朗读。 我们班勇敢的男生们一起来夸夸梅花! (5)、小结:我们诵读了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这两行就是诗的第一句。它告诉了梅花在不起眼的墙角处,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了。梅花多么不怕冷,多么勇敢呀。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5、学习第三、四行。 (1)诗人远远地望着,那梅花一朵一朵的,白白的,就想冬天里的什么呀? (2)诗人为什么知道那不是洁白的雪花,而是像雪一样洁白的梅花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中国美食》优秀教案

《中国美食》 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 13 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11道美食图片。 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hóng shāo kǎo yā yáng ròu dàn chǎo fàn qié zi xiǎo jī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 出示: bō cài xiāng jiān dòu fu shuǐ zhǔ yú cōngbào yáng ròu xiǎo jī dùn mó gu zhēng jiǎo zhá jiàng miàn xiǎo mǐ zhōu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酱”。 3. 检查课文朗读

部编版一年级优秀教案人之初

8.人之初

三、背诵韵文,质疑问难。(用时:10分钟) 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 节。 2.指导背诵。 3.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 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 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 什么不懂的地方? 4.在汇报、质疑中,体会 原文的含义。(师不要过分讲 解原句的含义,只给同学们稍 作字面上的讲解即可,重在读 好韵文) 1.齐诵第一小节。 2.尝试背诵第一小节(组内 互背,轮流背,相互指正评价) 3.指名背,全班齐背。 4.交流汇报。 6.我会读。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 1.认读生字卡:之、相、 近、习、远 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 “之”的书写,“远”“近”可 以通过比较书写,“习”“相” 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 旁指导书写。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 导。 4.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5.作业布置:同桌互相背 诵第一小节。 1.认读生字。 2.说说每个字的结构,观察 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3.学生描红、写字。同桌交 流评价。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5.认真完成作业。 7.我会写。 之习 8.加偏旁,组成新字。 斤+()﹦ 元+()﹦ 目+()﹦ 教学反思 经典诵读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本次教学中,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诵读《三字经》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理解了前两句《三字经》的含义,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同时使学生更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基,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美食》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美食》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 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 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4中国美食)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11道美食图片。 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酱”。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生字:烧烤鸭肉炒饭茄

部编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读题,初品词意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当慈母这两个字印入你眼帘的时候,你闪过怎样的画面? 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读课题。(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老师在课题的深字上加了个着重号,这是为什么? (生: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感情。生:说明妈妈对我们付出的感情很深厚。) 非常好的感觉。读下来,对词语有敏感,有特别的认识,这就有了良好的语文意识。(师板书:语文意识)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深”字,情深在哪里呢?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理解新词

师:请同学们们凭预习时的记忆在老师发的纸上把生字工工整整地写下来。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为学生要写的词) 理解词语: 1、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2、龟裂的手看见过吗? 3、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如果把它换个词呢? 再读这段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冒出问题来。 生齐读。 师:你向自己的母亲要过钱吗?你有过鼻子一酸的时候吗?为什么我鼻子一酸呢? 三、研读课文,细品词句 请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在感动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画下来。(生按要求边读边画) 交流: (一)“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震耳欲聋”是什么样的感觉?(声音非常大,震得耳朵都快聋了。)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小

新课标第一学段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 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 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 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 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 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 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 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 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 见闻和想法。 开学第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和入学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道全国各族适龄儿童走进学校将成为 一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以及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尊敬老师、遵守纪律、 热爱学习、喜欢读书、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流的态度。 【教学准备】 《上学歌》及有关读书、写字姿势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上学的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