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印迹膜技术分离辛弗研究3

分子印迹膜技术分离辛弗研究3

分子印迹膜技术分离辛弗研究3
分子印迹膜技术分离辛弗研究3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辛弗林(synephrine)分子式为 C9H13NO,结构式

如右图所示。辛弗林属于生物碱中的麻黄碱类,广泛

存在于枳实、个青皮等中药材中。是其中的一种重要

的有效成分。分子结构中同在酚羟基和氨基,因此辛弗林具有两性性质,与酸碱均能结合成盐。常用的辛弗林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离子树脂法和硅胶层析法。游离的辛弗林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其酸式盐和碱式盐则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在强酸、强碱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时辛弗林易发生消旋化作用。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等常规的分离方法溶剂消耗量大,效率低,且容易造成微量的有效成分丢失。分子印迹膜与上述色谱分离技术相比, 在分离领域中具有分子识别性强、固定相制备简便快速、操作简单、性质比较稳定(耐酸碱;耐高温、高压等特点)、溶剂消耗量小、连续操作、易于放大、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模板和MIPs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优点。故可以考虑利用分子印迹膜技术分离辛弗林。利用此技术可以降低原料消耗,对分离工艺进行优化,提高辛弗林分离能力及产率等方面是有效的措施。

分子印迹膜技术是一门新的很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它不仅具有分子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而且具有连续操作、易于放大、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等的膜技术优点。近年来,分子印迹膜技术,特别是分子印迹复合膜技术已在物质识别与拆分中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进行大规模手性物质拆分的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但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工业应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主要是由于对分子印迹膜的形态结构与分子识别关系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影响膜形态结构的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对分子印迹膜的传质和识别机理的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分子印迹膜新的潜在的用途还有待进一步开发。随着分子印迹膜技术的快速发展,研制具有大通量和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复合膜,探索药物分离及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新方法,推动药物拆分和中草药分离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医药质量以及扩大市场需求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2.1、国外发展

分子印迹膜(MIM)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将MIT应用于膜分离的物质有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肽、9-乙基腺嘌呤、莠灭净、阿特拉津、茶碱等。

1990年,Piletsky等采用原位聚合法首次制备了MIP膜,实现了对模板分子腺苷酸(AMP)的特异识别和分离,而后又用同样方法对其它苷酸进行印迹,目标分子选择性最高达到3.4,流率仅有0·5nmol/cm2·h。Sergeyeva等以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加入成孔溶剂二甲基甲酰(DMF)及线型聚合物聚乙二醇(PEG),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莠去津印迹的多孔MIP膜。使MIM 的水通量达到了3·045L/(m2·h)(在40·7MPa下)。

Yoshikawa小组利用干相转化法制备了MIP薄膜,通过N-乙酰-D、L-色氨酸的电渗析实验,发现该薄膜对L-异构体有很好的选择性,而以Boc-D-Trp为模板分子制备的MIP膜对D-异构体的吸附选择性达到5·9,通量达5nmol/cm2·h,非印迹聚合物膜则无手性识别能力。Kobayashi等首次采用湿相转化技术制备了茶碱的MiM薄膜。这个薄膜是丙烯腈-丙烯酸的共聚物。通过吸附实验发现,茶碱的吸

附量远大于咖啡因,表明在相转化的过程中,MIP记录下了茶碱分子的形状.通过对薄膜的表征,发现了茶碱和共聚物间相互作用的证据。Trotta[25]以柚皮苷为模板分子,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膜。通过聚合物中羧基与印迹分子中羟基间的相互作用来识别印迹分子。该膜对柚皮苷的吸附量达到0·13μmol/(g干膜),而非印迹共聚物对柚皮苷几乎无吸附作用.Malaisamy等采用湿相转化法制备了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的聚醋酸纤维(CA)-磺化聚砜(SPS)共混印迹膜。Piletsky等总结和分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识别和传输性质,概括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亲和分离、膜色谱和膜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针对均质膜通量小的缺点,人们还采用接枝或涂敷法制备了具有MIP活性层的复合膜。Sergeyeva等采用光引发聚合法制备了2-丙烯酰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扑灭通(terbumeton)印迹聚合物,并附着于聚偏氟乙烯(PVDF)基膜上,该复合膜的通量为120L/m2·h(≤0·1kPa)。Piletsky 等通过光接枝共聚制备了以敌草净为模板分子的多孔聚丙烯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发现该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模板分子和其它三嗪类除草剂具有整体亲和力,它的通量为120L/m2·h(≤0·1kPa)。Kochkodam采用类似方法制备了敌草净(desmetryn)印迹的复合膜,它的通量也达到120L/m2·h(≤0·1kPa),对敌草净的吸附量为10·22μg/cm2

2.2、国内发展

我国对分子印迹膜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何锡文课题组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支撑膜的邻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和带支撑膜的钴离子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左言军等采用电化学聚合法首次合成了对有机磷毒剂沙林有快速响应和高灵敏度的分子印迹纳米膜。刘玉坤等用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以尿嘧啶为模板分子的丙烯腈-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分子印迹膜。吴朝阳等研制了电化学聚合制备尼古丁分子印迹聚邻氨基酚敏感膜传感器,并对分子印迹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王红英等用相转化沉淀法制备了具有茶碱分子识别功能的丙烯腈-丙烯酸高分子膜。张淑琼等制备了分子印迹SiO2纳米管膜,对目标分子具有高选择性、高亲和性、高容量和快速结合能力。

2.3、概述

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膜分离是MIPs的一个新兴领域。其基本思路是直接把MIPs制备成膜状,或者在支撑体上原位聚合成MIPs膜,聚合后除去膜板分子,将在聚合物膜上留下与膜板分子功能尺寸一致的空穴,用于对混合物中模板分子的分离和识别。目前的商品膜如超滤、微滤及反渗透膜等都无法实现单个物质的选择性分离,而MIM为将特定目标分子从其结构类似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解决途径;MIM作为一种分子印迹技术,可具有分子特异识别能力,同传统粒子型MIPs相比,MIM具有无需研磨等繁琐的制备过程,扩散阻力小,易于应用等独特的优点;同时比一般生物材料更稳定,抗恶劣环境能力更强,在传感器领域和生物活性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将MIM应用于分离领域,由于其具有连续操作、易于放大、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可在医药、食品、化工和农业等行业的分离、分析与制备过程中实现“绿色化学”生产。分子印迹聚合物膜(MIM)的开发应用是最具吸引力的课题之一。有报道通过光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识别特性的分子印迹膜,这种膜将分子印迹技术的选择性识别特性和膜分离的操作简单、易于连续化、条件温和等特点结合在一起。

分子印迹膜(MIM)因其兼具分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优点,近年来已成为分子印迹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模板分子的识别具有可预见

性,对于特定物质的分离极具针对性。印迹膜分离技术已从分离氨基酸、药物等小分子、超分子过渡到某些核苷酸、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分子印迹膜有三种类型:分子印迹填充膜、分子印迹整体膜、分子印迹复合膜。分子印迹填充膜是将纳米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填充在两块过滤板之间,根据其对底物的结合情况评价整体的识别性能。分子印迹整体膜是分子印迹聚合物膜自身作为支撑体制备的一类膜,稳定性好,但这类膜一般较脆,聚合时需要加入交联剂来改变力学性能。分子印迹复合膜,通过表面接枝等作用形成具有分子印迹功能的表皮,具有超滤或者微滤支撑层,可以获得大通量和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膜。常用的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有原位聚合、相转化、表面修饰和电化学聚合,前两种方法常用于制备分子印迹整体膜,表面修饰法可用于制备分子印迹复合膜,而电化学法多用于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

原位聚合法

将一定量的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或添加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再将混合液倾倒在具有一定间距的两块基板之间,然后通过整体交联聚合即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分子印迹膜。这种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操作容易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交联度往往要求很高,导致形成的膜较脆且孔隙率很低。而且高交联体系导致较大的传质阻力,使传质效果不理想,因而由原位聚合得到的分子印迹膜通量都非常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转移法

相转移法制备的高分子非对称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表层与支撑层为同一种膜材料;二是表层与支撑层是同时制备,同步形成的。与原位聚合法的分子印迹技术不同,相转化法是直接在聚合物材料中引入识别位点,聚合物膜结构是在印迹分子存在下从其聚合物溶液中形成的。此外,印迹过程不仅形成分子识别位点,还形成了渗入通道。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供选择的聚合物种类多,而且当目标分子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更换印迹分子即可获得新的分子识别材料。相转移法分为干相转移法、湿相转移、热凝胶法和水蒸吸入法。本课题试验中采用该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膜

(1)干相转化法(溶剂蒸发沉淀法)

将一定量的模板分子、成膜材料共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将该铸膜液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如玻璃或其它支撑物,在一定温度下的惰性气氛中使溶剂蒸发,得到的聚合物膜经进一步干燥后,采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洗脱以除去模板分子,即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膜。

(2)湿相转化法(浸没沉淀法)

首先制备含有一定量的模板分子、成膜材料及适当添加剂的高分子铸膜液,将该铸膜液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将其浸入含有非溶剂的凝固浴中,由于良溶剂与非溶剂的不断置换,经过一段时间聚合物膜就从中沉淀析出,最后采用适当的溶剂对该膜进行洗脱以除去模板分子,进而得到保留有印迹分子特定构型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3)热凝胶法

热凝胶法是利用一种特殊的溶剂(高温时对高分子膜材料是溶剂,低温时是非溶剂)在高温下与高分子膜材料配成均相铸膜液并制成膜,然后冷却使之发生沉淀、分相。热凝胶法通常用于制备非对称微孔滤膜。

(4)水蒸汽吸入法

水蒸汽吸入法是相转移法制备分离膜的一种常用方法。将高分子铸膜液在平板上铺展成薄层,然后在溶剂蒸发的同时,使铸膜液吸入潮湿环境中的水蒸汽而发生相分离,高分子聚合物从铸膜液中析出形成膜,此法通常用来制备多孔膜。表面修饰法

膜的表面修饰,即在模板分子存在下,对膜进行表面修饰,实现分子印迹功能。具体可在膜表面通过光或热引发接枝共聚。表面修饰具有如下优点:印迹分子用量减少,传质阻力降低,印迹位点的可及性提高,结合位点容量增大,并可能实现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环境中的印迹,形成的印迹孔穴并非仅存在于基膜表面。

电化学聚合

电化学聚合方法通常可分为:(1)循环伏安法;(2)恒电流法;(3)恒电位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法在制膜过程中对膜结构都有一定的损坏作用,从而破坏了膜的导电性。而恒电位法在制备过程中对膜的影响较小,且由于电位恒定,膜的掺杂度几乎是恒定的,膜的生长也更均匀。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分子印迹技术与溶胶-凝胶技术的结合,即在分子印迹技术中引入溶胶-凝胶过程,将分子识别位点引入到无机或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中,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识别。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可以使多组分在溶液状态下得到分子级的混合,通过控制溶胶-凝胶过程的条件(包括组分类型和浓度、反应体系pH等),可以合成具有特定孔径大小、孔隙率、表面积及稳定性的分子印迹材料,增强目标材料的特异性分子识别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书籍,了解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及用途。

2.以辛弗林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G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BIN)为引发剂,用沉淀聚合法在乙腈溶液中合成了辛弗林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测定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辛弗林的吸附性能,以及通过Scatchard曲线和方程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辛弗林的结合特性。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4.1、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称取游离辛弗林0.0334克,功能单体MAA 0.0688克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 乙腈溶液。室温下超声15分钟,使辛弗林溶解,静置6小时;加入EDGMA 0.792克和偶氮异丁氰0.032克,超声20分钟后,转移至圆底小烧瓶中充氮气20分钟以排除瓶内的空气后氮气下60度反应24小时。将反应物用甲醇:乙酸9:1的洗脱液洗脱模板辛弗林分子,直至在光谱,液相色谱下检测不到辛弗林为止。将聚合物过滤60摄氏度下干燥。

4.2、分子印迹聚合物结合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一系列20.0 mg印迹聚合物,将其分别置于50 mL磨口锥形瓶中,之后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不同浓度的辛弗林溶液,并于恒温振荡器中振荡数小时。振荡后转移至离心管离心,分别取一定量吸附液稀释后定容,并用紫外分光

光度计测定平衡吸附液中辛弗林的浓度,最后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辛弗林的浓度变化来计算聚合物对辛弗林的结合量Q。

4.3、模板分子吸附选择性能的研究

将20.0 mg制得的印迹聚合物置于带盖的锥形瓶中,各加入等体积的相同浓度的辛弗林,章胺和酪胺溶液,在室温下振荡数小时,离心分离,检测上层清液中各组分的平衡浓度。根据结合前后溶液中浓度的变化分别计算聚合物对三种物质的结合量Q,并根据结合量Q计算分配系数K D、分离因子 。

五、工作进度:

⑴ 2.25—2.29 查阅文献资料, 了解相关工艺

⑵ 3.3—3.7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与翻译

⑶ 3.10—3.28 毕业实习

⑷ 3.31-4.25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并且完善实验方案

⑸ 4.28-5.25实验

⑹ 5.26-5.28查阅文献资料,完成设计说明书

⑺5.30-6.10撰写、整理论文

⑻ 6.10-6.13准备及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高吉刚,周杰,曲祥金.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

性[J].分析化学,2003,31(10):1173—1177.

[2] Matsui J,Kato T,Takeuchi 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Continuous Polymer Rods

Prepared by a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J],Ana.Chem.,1993,65(17):2223— 2224.

[3]Schwartz L,Anderson L I,Nilsson S.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with

predetermined selectivity obtained through molecular imprinting [J],Ana.Chem.,1997,69(6)

[4] 张静,贺浪冲,傅强.士的宁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J],分析化学,2005,

33(2):113—116.

[5] Mayes A G,Mosbach K.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beads: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a liquid perfluorocarbon as the disprrsing phase[J],Ana.Chem.,1996,68(21):3769—3774.

[6] 孟子晖,王进防,周良模,等.球形分子烙印聚合分离立体异构体[J],色谱,

1999,17(4):323—325.

[7] 赖家平,卢春阳,何锡文.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酸性药物吲哚美辛分子

印迹微球及其色谱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24(7):1175—1179.[8] Hosoya K,Yoshizako K,Tanaka N,et a1.Uniform—size Macroporous

Polymer—based Stationary Phase for HPLC Prepared through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J],Chem.Lett.,1994,8:1437—1438.

[9] 刘岚,卢保森,郑军军,等.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新型分子烙印聚合物[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学版),2004,43(3):45—48.

[10] 张卫英, 李秋, 褚文评, 李晓, 董声雄.乳液聚合法合成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

物微球[J].化工学报,2008,59(6):1551—1555.

[11] 付聪,成国祥, 张立永.乳液聚合法制备亚微米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J]. 离

子交换与吸附, 2003, 19(5): 385—392

[12] Norrlow O,Glad M,Mosach K.Acrylic polym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ecognition sites obtained by imprinting with substrates[J],chromatogr.A,1984,299(1):29— 41.

[13] Rachkov A,Minoura N.Toward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selective to

peptides and proeins.The epitope approach[J],Biochimica et Biophsic Acta,2001,1544:255—266.

[14] Jae—Min Hong,Anderson P E,Jin Qian,et a1.Selectively—permeable

ultrathin film composite membranes based on molecularly—imprinted polymers[J],Chem.Mater.,1998,10:1029—1033.

[15] 卢春阳,马向霞,何锡文,等.邻香草醛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选

择性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5,63(6):479—483.

[16] 王锦,雷孝,何文礼,王超丽.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23(4):4-6.

[17] Lei Jiandu,Tan Tianmei.Chiral separation of naproxen on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J].Modern Chemical Industry,2001,21(8):29-33.

[18] 李志伟.杨更亮.王德先.等.分子烙印固定相用于分离氨基安替吡啉及

其结构类似物[J].国际网上化学学报。2003。5(6)t46-48.

[19] 尹俊发,杨更亮,张轶华,等.原位聚合那格列奈分子印迹手性固定相的

分子识别特性研究[J].化学学报.2004。62(19):1922一l926.

[20] 胡树国,王善韦。何锡文.扑热息痛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

究[J].化学学报,2004.62(9)t864—868.

[21] Bhim B P,Shouri B.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 silica gel

bond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selective recognition and enrichment of β-lactam antibiotics[J].Reactive&.Functional Polymers.2003.55(11): 59—169.

[22] 张立永,成国祥,陆书来,等.悬浮聚合法制备西眯替丁印迹聚合物微球

的分子选择性能[J].分析化学研究报告.2003,31(6):655—658.[23] 王宁,董襄朝,张学炜,等.单嘧磺隆除草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

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4,23(4):13—17.

[24] 陆书来,成国祥.蔡志江,等.蛋白质模板印迹法制备纳米“孔穴”结构

特异性生物材料[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5):640—644.

分子印迹技术

1.4.3 传统分子印迹技术 传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 按一定比例将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混合,使两者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作用结合,形成主-客体配合物;(2) 加入合适的交联剂,在引发剂、热或光的引发下,使单体产生聚合反应,即可制得“捕获”模板分子的高交联度的刚性聚合物合物;(3) 将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洗脱或解离,从而在聚合物内部留下大量与模板分子空间大小、形状结构完全一致的三维空穴,同时空穴内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功能基团能提供具有一定方向性、与模板分子作用位置相对应的作用位点;(4) 印迹聚合所得的产物均为大块物料,要经过粉碎、研磨及筛分去杂后得到粒度适合的印迹聚合物微粒。MIPs分子印迹的原理图如图1.5所示。 图1.5 分子印迹基本原理示意图 Fig 1.5 The sketch map of preparing MIPs 传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包埋法,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粉碎过程可控性差,破坏部分印迹位点,造成大量印迹空穴损坏,经筛分后获得的合格粒子一般低于制备总量的50%,造成载药量低。(2)由于所制备的是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对模板药物分子包埋过深、过紧,洗脱比较困难。(3)印迹位点分布不均一,位于印迹聚合物孔道壁上的,模板分子向其传质速率较快;而包埋于聚合物本体中的印迹空穴,受位阻影响,可接近性差,从而降低了印迹位点的利用率。并且,传统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比较费时、复杂,不

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及工业化。 1.4.4新型分子表面印迹技术 分子表面印迹技术是把具有识别位点的印迹层结合在基质表面的印迹方法。近年来,采用分子表面印迹技术来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印迹技术中印迹空穴包埋过深与过紧的现象、结合位点不均一、可接近性差、识别动力学慢和产物需要粉碎研磨等缺点。本课题组曾采用“接枝到”法或“接枝出”法,创建了一种“先接枝聚合后吸附再印迹”新型的分子表面印迹方法。该方法是先将与模板分子具有次价键力的功能大分子,接枝到硅胶(微米级)微粒表面,得到功能接枝微粒;再凭借模板分子与接枝微粒表面的功能大分子形成次价键力,饱和吸附模板分子;再使用两端具有双反应性基团的特殊交联剂使功能大分子交联,并实现模板分子的印迹;将模板分子除去,在硅胶微粒表面的接枝聚合物薄层中,就留下了大量与模板分子匹配的印迹空穴,获得了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识别选择性和高度亲和性的高性能印迹聚合物微粒。该方法制备的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代谢分子、生物碱、农药分子、氨基酸、稀土离子等的识别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分离研究,都 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又提出并建立了另一种新型的分子表面印迹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表面引发接枝聚合”,以药物分子为模板分子在固体微粒表面单体的接枝聚合与药物分子的表面印迹同步进行,制得了5-氟尿嘧啶与甲硝唑两种药物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用于结肠定位释放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效果。

膜过滤技术及其应用范围介绍

膜过滤技术及其应用范围介绍 北京陶普森膜应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孙永杰 过滤是分离液体中固体性颗粒的常用方法之一。我们熟悉的土壤就是一个天然过滤器,池塘、湖泊和河流中的地表水在通过不同类型的土壤之后,渗透聚积成相对洁净的地下水,土壤让水透过的时候截留了其它成分,如颗粒物和污染物等,而渗透到深处的地下水得到了净化。 过滤是实验室常用的物料分离技术。从筛网、滤纸到膜滤器等技术手段的延伸、发展,促进了产品提纯技术的提高,净化效果明显,分离精度大大提高。在能量消耗,过滤效果和操作简便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分离方法如蒸馏或结晶,膜过滤技术的表现优于其他分离过程。在许多分离领域,膜过滤克服了传统技术局限性,尤其对生化或药物的加工应用过程,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品质和收率,因为其中的蛋白质和有效成分大多是热敏感的。因膜过滤为物理过滤方式,膜材质稳定性强,经验证的实验室过滤工艺,很容易被放大和改进,更易成功应用到实际的大规模生产中。 在生物和制药技术行业的许多领域,包括食品和饮料行业,生物技术和饮用水处理行业,都普遍使用过滤膜用于过滤。 过滤膜的工作原理:膜过滤器的原理类似于上面提到的地下水渗透过程,人工制备的膜相当于地表土层,待过滤的溶液中一部分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薄膜的微孔,其渗透性取决于孔的大小。比滤膜孔更小的颗粒可透过滤膜,而比滤膜孔大的颗粒就被截留下来。

一般情况下,膜的孔径决定了应用,根据孔径的大小,将不同的过滤膜技术分为四类:微滤,超滤和纳滤以及反渗透。 1. 微滤膜技术 过滤膜的孔径一般在5μm和0.1μm之间。在微生物实验中经常被使用孔径为0.1μm至0.2μm的膜,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细菌,是一种温和快速的杀菌方法。在工业化生产上,这种滤膜技术通常为过滤器的滤芯,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线中。例如,生物制药厂用于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生长阶段之后的“收获”和细菌菌体的分离,废水处理或浑浊液的油水分离等。 2. 超滤膜技术 超滤技术常常用于大分子的浓缩和脱水,超滤膜过滤“孔径”在0.1μm和0.01μm之间。由于该技术主要用于分离或浓缩蛋白质分子,所以膜的过滤孔径被定义为“分子量切断”(MWCO)或“标称分子量切断”(NMWC),单位为道尔顿(质量单位,等于一氧原子的1/16)。MWCO值表示可被膜截留的球状分子的小分子量。为了安全起见,应总是选择MWCO值至少比要分离的大分子的分子量高20%。这种膜过滤技术的应用操作压力,通常在2-10巴之间。 3.纳滤技术 是纳米级过滤技术的简称,纳米级过滤的膜过滤器,其孔径小于0.005μm,可截留更小的有机分子和大部分盐类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等。陶普森纳米级过滤需要更高的外部压力,过滤压力一般在10-80巴之间。

膜分离技术的介绍及应用讲解

题目:膜分离技术读书报告日期2015年11月20日

目录 一、膜的种类特点及分离原理 (1) 二、最新膜分离技术进展 (3) 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膜分离中的应用 (3) 1.1 静电纺丝技术的历史发展 (3) 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新型结构复合膜 (3) 1.2.1 在超滤方面 (4) 1.2.2 在纳滤方面 (4) 1.2.3 在渗透方面 (5) 1.2.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空气过滤膜 (5) 2. 多孔陶瓷膜应用技术 (6) 2.1 高渗透选择性陶瓷膜制备技术 (7) 2.1.1 溶胶—凝胶技术 (7) 2.1.2 修饰技术 (7)

一、膜的种类特点及分离原理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MST)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和温度差等外界能量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常用的膜分离方法主要有微滤(micro-filtration, MF)、超滤(ultra-filtration,UF)、纳滤(nano-filtration,NF)、反渗透(reverse-osmosis, RO)和电渗析(eletro-dialysis, ED)等。MST具有节能、高效、简单、造价较低、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代替传统的如精馏、蒸发、萃取、结晶等分离,可以说是对传统分离方法的一次革命,被公认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效益技术之一。 分离膜的根本原理在于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按照分离过程中的推动力和所用膜的孔径不同,可分为20世纪30年代的MF、20世纪40年代的渗析(Dialysis, D)、20世纪50年代的ED、20世纪60年代的RO、20世纪70年代的UF、20世 纪80年代的气体分离 (gas-separation, GS)、20世纪90 年代的PV和乳化液膜(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ELM)等。 制备膜元件的材料通常是有 机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膜材料中的孔隙结构为物质透过分离膜而发生选择性分离提供了前提,膜孔径决定了混合体系中相应粒径大小的物质能否透过分离膜。图1是MF、UF、NF、RO的工作示意图。MF的推动力是膜两端的压力差,主要用来去除物料中的大分子颗粒、细菌和悬浮物等;UF的推动力也是膜两端的压力差,主要用来处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或者不同形状的大分子物质,应用较多的领域有蛋白质或多肽溶液浓缩、抗生素发酵液脱色、酶制剂纯化、病毒或多聚糖的浓缩或分离等;NF自身一般会带有一定的电荷,它对二价离子特别是二价阴离子的截留率可达99%,在水净化方面应用较多,同时可以透析被RO膜截留的无机盐;RO是一种非对称膜,利用对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来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向从溶液

膜分离技术及其研究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某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透过性的差异实现物质分离的技术。膜分离技术的驱动力可以是膜两侧的压力差、电位差或浓度差。膜分离现象中的物质迁移现象是一种不可逆的传质过程。膜分离现象早在250多年以前就被发现但是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是在20世纪60 年代以后。 中国的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对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开始的数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中国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遍及膜科学与技术从材料的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在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中国的膜分离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

1 膜分离技术概述 1.1 膜分离技术 目前己经深入研究和开发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渗透汽化和气体分离、膜蒸馏、支撑液膜、膜萃取、膜生物反应器、控制释放膜、仿生膜以及生物膜等过程。表 1 列出了工业应用膜过程的分类及其基本特性。 微滤是最早使用的膜分离技术是在压力差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使不溶物浓缩的过程主要用于滤除0.05~10um的悬浊物质颗粒。主要应用于截留颗粒物、液体澄清以及除菌。 超滤是在压力差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过程。 纳滤是从水溶液中分离除去中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分子量为300~500)其原理是在超滤和反渗透间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媒介在浓缩有机溶质的同时也可脱盐。 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渗透与反渗透都是通过半透膜来完成。 电渗析是在直流电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实现溶液的精制、纯化或淡化。 液膜是依据溶解、扩散等原理通过液相薄膜将两个组成不同而又互溶的溶液

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 方法 xxx级 xxx专业xxx班 学号:xxxxxxx xxx

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xxx (xxxxxxxxxxx,xx) 摘要:膜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亦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膜分离技术在工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分子分离膜材料较成熟的制膜方法(相转变法、熔融拉伸法、热致相分离法),而且介绍了一些新的制膜方法(如高湿度诱导相分离法、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接成膜法以及自组装制备分离膜法等)。 关键词:膜分离,膜材料,膜制备方法 1.引言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也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目前在海水淡化、环境保护、石油化工、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医药、食品、电子领域等得到广泛应用,并将成为解决人类能源、资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手段。目前在膜分离过程中,对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膜材料、膜的制备及膜过程的强化等三大领域;随着膜过程的开发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研究膜材料及其膜技术的重要性,在此对膜材料的制备技术进行综述。 2.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2.1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1963年,Loeb和Sourirajan首次发明相转化制膜法,从而使聚合物分离膜有了工业应用的价值,自此以后,相转化制膜被广泛的研究和采用,并逐渐成为聚合物分离膜的主流制备方法。所谓相转化法制膜,就是配置一定组成的均相聚合物溶液,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改变溶液的热力学状态,使其从均相的聚合物溶液发生相分离,最终转变成一个三维大分子网络式的凝胶结构。相转化制膜法根据改变溶液热力学状态的物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溶剂蒸发相转化法、热诱导相转化法、气相沉淀相转变法和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2.1.1 浸没沉淀制膜工艺 目前所使用的膜大部分均是采用浸没沉淀法制备的相转化膜。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膜过程中,聚合物溶液先流延于增强材料上或从喷丝口挤出,而后迅速浸入非溶剂浴中,溶剂扩散进入凝固浴(J2),而非溶剂扩散到刮成的薄膜内(J1),经过一段时间后,溶剂和非溶剂之间的交换达到一定程度,聚合物溶液变成热力学不稳定溶液,发生聚合物溶液的液-液相分离或液-固相分离(结晶作用),成为两相,聚合物富相和聚合物贫相,聚合物富相在分相后不久就固化构成膜的主体,贫相则形成所谓的孔。 浸入沉淀法至少涉及聚合物/溶剂/非溶剂3个组分,为适应不同应用过程的要求,又常常需要添加非溶剂、添加剂来调整铸膜液的配方以及改变制膜的其他工艺条件,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的膜。所制成的膜可以分为两种构型:平板膜和管式膜。平板膜用于板

(完整word版)分子印迹技术-1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又称分子烙印(molecular imprinting),属超分子化学范畴,是源于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IT)是指制备对某一特定的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印迹分子或烙印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聚合物的过程。它可以被形象地描绘为制造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 分子识别在生物进化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现象的重要化学概念,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选择性是分子识别的重要特征。人们利用一些天然花合屋如环糊精,或合成化合物如冠醚,杯芳烃和金刚烷等模拟生物体系进行分子识别研究,取得了一些可惜的进展,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分子印迹技术的雏形。 分子印迹技术的出现直接来源于免疫学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Breinl,Haurowitz和Mudd就相继提出了一种当抗体侵入时生物体产生抗体的理论。后来在20世纪40年代,由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对上述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出了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蛋白质或多肽链以抗原为模板进行分子自组装和折叠形成抗体。虽然Pauling的理论被后来的“克隆选择理论”所推翻,但是在他的理论中仍有两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为分子印迹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激发了人们以抗原或待测物为模板合成抗体模拟物的设想;(1)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在空间上相互匹配。 1949年,Dickey首先提出了“专一性吸附”这一概念,实际上可以视为“分子印迹”的萌芽,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972年由德国Heinrich Heine大学的Wulff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人工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后,这项技术才逐步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1993年瑞典Lund大学的Mosbach等在《Nature》上发表有关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研究报道后,分子印迹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迄今,在分子印迹技术的作用机理,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以及分子印迹技术和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更是令人瞩目。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包括分离纯花,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结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对于研究酶的结构、认识受体-抗体作用机理及在分析化学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分子印迹聚合制备条件和制备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发展前景。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印迹分子;综述 40年代,Pauling。试图用锁匙理论解释免疫体系。虽然他的理论经后人的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在他的这种错误的理论中仍有两点是正确的:(1)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有相应的结合位点;(2)生物体所释放的物质与外来物质在空间上相互匹配。正是基于这两点假设,化学家们发展了一项有效的分析技术称为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imprinting, MIP),在国内也有人把它称为“分子烙印”。1949年,Dickey首先提出了“分子印迹”这一概念,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972年由Wulff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人工合成的有机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后,这项技术才逐渐人们所认识,并于近10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MIPs具有三个特性: (ⅰ)预定性,可根据不同目的制备相应的MIPs; (ⅱ)识别性,MIPs是依据模板定做的,它具有与模板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官能团相符的孔穴,所以选择性地识别模板分子;(ⅲ)实用性,它可以与天然的生物识别系统如酶与底物、抗原与抗体等相媲美,具有抗恶劣环境、稳定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二十多年来,在固相萃取、膜分离技术、异构体的分离等方面获得广泛研究,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MIPs的识别机理、制备技术条件及应用方面新进展. 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分子印迹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模板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1)首先以具有适当功能基的功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_童汉清

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 童汉清 海金萍 (蚌埠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系,蚌埠市233030) 摘 要 针对膜分离技术的一系列独特优点,介绍了工业中常用的各种分离膜的性能、材料及其各自的应用,并简述了世界上最新的膜分离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 超滤膜 微滤膜 0 前言 膜分离是用半透膜分离均相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一种方法。由于膜分离技术在生产中物料无相变过程,因而无需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与蒸发、精馏等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高效等特点,特别是对于食品工业,膜分离技术可以完好地保留食品原有色、香、味,而其营养成分又不会被高温破坏。因而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被誉为重大的新技术革命之一。 现代膜技术的开发还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情,虽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内外膜分离技术已在许多不同行业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反渗透膜及其应用 1.1 反渗透膜的性能 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3~2nm之间,通常为非对称的微孔结构膜,压差作为操作推动力,工作压力可高达7.0~7.5M Pa,膜通量一般为0.5m3/(m2d)。 反渗透膜能截留住除水分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以外的其它物质,因而主要用于水和其它物质的分离。 1.2 膜材料 最先开发并成功应用的反渗透膜材料是醋酸纤维素,70年代以来逐渐开发出一些新型反渗透膜材料,如芳香族聚酰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苯撑氧、磺化聚磺酸盐、聚酰胺羧酸、聚乙烯亚胺、聚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等离子处理聚丙烯腈等。醋酸纤维素在强酸和弱碱条件下易发生水解且不耐高温,易受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在正常使用时还会发生蠕变使透水速率降低。尽管存在这些缺点,但目前工业上最广泛使用的两种反渗透膜材料,还是首选醋酸纤维素,其次为聚酰胺。 1.3 反渗透膜的应用 1.3.1 海水淡化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在全世界海水淡化装置中,约有30%用反渗透方式来实现。反渗透膜由极薄致密表层和多孔支撑层构成,具有高透水率及高脱盐率,可脱去海水中99%以上的盐离子。 1.3.2 果汁、果酒等产品的浓缩 膜浓缩是在常温下进行的。用反渗透膜对果汁、果酒进行浓缩,可保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受破坏以及挥发质不损失,并可保留其原有的风味,这是其它浓缩技术难以做到的。另外,反渗透膜可以完全除去细菌和病毒,使产品不加任何防腐剂而延长储存期,食用更加卫生可靠。 19 《化工装备技术》第20卷第2期1999年

高分子分离膜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高分子分离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初已有用天然高分子或其衍生物制透析、电渗析、微孔过滤膜。1953年,美国C.E.里德提出了用致密的醋酸纤维素制的膜将海水分离为水和盐,当时由于水的透过速度极小而未能实用。1960年S.洛布和S.索里拉金成功地开发了各向异性的不对称膜的制备方法。由于起分离作用的活性层极薄,流体通过膜的阻力小,从而开拓了高分子分离膜在工业上的应用。之后出现了中空纤维膜,使高分子分离膜更适于工业用途。70年代以来,气体分离膜、透过蒸发膜、液体膜以及生物医学用膜的研究,开拓了高分子分离膜应用新领域。 高分子分离膜是由聚合物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得的具有分离流体混合物功能的薄膜。膜分离过程就是用分离膜作间隔层,在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的推动力下,借流体混合物中各组分透过膜的速率不同,使之在膜的两侧分别富集,以达到分离、精制、浓缩及回收利用的目的。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膜的量(透过速度)、不同物质透过系数之比(分离系数)或对某种物质的截留率是衡量膜性能的重要指标。分离膜只有组装成膜分离器,构成膜分离系统才能进行实用性的物质分离过程。一般有平膜式、管膜式、卷膜式和中空纤维膜式分离装置。 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3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反渗透膜应用现状 在各种膜分离技术中,反渗透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应用最成功、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一种。估计自1995年以来,反渗透膜的使用量每年平均递增20%;据保守的统计,1999年工业反渗透膜元件的市场供应量为8英寸膜6000支,4英寸膜26000支。2000年和2010年的市场更为强劲,膜用量一年比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估算,反渗透技术的应用已创造水处理行业全年10亿人民币以上的产值。 国内反渗透膜工业应用的最大领域仍为大型锅炉补给水、各种工业纯水,饮用水的市场规模次之,电子、半导体、制药、医疗、食品、饮料、酒类、化工、环保等行业的应用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反渗透膜最新进展 超低压膜由于节省电耗和降低相关机械部件的压力等级引起材料费下降等优点,自1999年以来超低压膜的应用比重日益增大,这在以使用4英寸膜为主的小型装置中应用最为突出,大型装置中应用超低压膜也呈上升趋势,目前使用超低压膜的最大装置的产水量为650吨/小时。 低污染膜膜污染是反渗透应用中的最大危害。目前已有几种抗污染性能强、使用寿命长、清洗频度低且易清洗的低污染膜问世。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 (08生微(1)班雷丽文 080548011) 摘要分子印迹是制备具有分子特异识别功能聚合物的一种技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影响到社会多方面的领域。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环境领域、农药残留检测应用、食品安全检测、药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基本原理,研究进展 1 前言 分子印迹技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分析技术,属于泛分子化学研究范畴,通常被人们描述为创造与识别“分子锁匙”的人工“锁”技术[1]。分子印迹技术也叫分子模板技术,最初出现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免疫学[1]。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通用性和惊人的立体专一识别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色谱分离、抗体或受体模拟、生物传感器以及生物酶模拟和催化合成等诸多领域,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 2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分子印迹技术是将要分离的目标分子作为模板分子,将它与交联剂在聚合物单体溶液中进行聚合制备得到单体、模板分子复合物,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除去模板分子,便得到“印迹”下目标分子的空间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在这种聚合物中形成了与模板分子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相匹配的具有多重作用位点的空穴,这样的空穴对模板分子具有选择性[11]。 目前,根据印迹分子与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机理不同,分子印迹技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1) 共价法(预组织法,preorganization),主要由Wulff 及其同事创立。在此方法中,印迹分子先通过共价键与单体结合,然后交联聚合,聚合后再通过化学途径将共价键断裂而去除印迹分子[1]。使用的共价结合作用的物质包括硼酸酯、席夫碱、缩醛酮、酯和螯合物等[14]。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硼酸酯,其优点是能够生成相当稳定的三角形的硼酸酯,而在碱性水溶液中或在有氮(NH3、哌啶) 存在下则生成四角形的硼酸酯[1]。采用席夫碱的共价键作用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共价键作用力较强,在印迹分子自组装或识别过程中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难以达到热力学平衡,不适于快速识别,而且识别水平与生物识别相差甚远[13]。因此,共价法发展较为缓慢。

膜分离技术及其原理的介绍

膜分离技术及其原理的介绍

人们对膜进行科学研究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反渗透膜是膜分离技术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使膜分离技术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时代。其发展的历史大致为:20世纪30年代微孔过滤;40年代透析;50年代电渗析;60年代反渗透;70年代超滤和液膜;80年代气体分离;90年代渗透汽化。此外,以膜为基础的其它新型分离过程,以及膜分离与其它分离过程结合的集成过程也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 一、膜分离原理 膜分离过程是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温度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不同的膜过程使用不同的膜,推动力也不同。目前已经工业化应用的膜分离过程有微滤(MF)、超滤(UF)、反渗透(RO)、渗析(D)、电渗析(ED)、气体分离(GS)、渗透汽化(PV)、乳化液膜(ELM)等。 二、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这四大过程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已有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有许多商品化的产品可供不同用途使用。这里主要以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为代表介绍一下。 反渗透膜(RO)

反渗透膜使用的材料,最初是醋酸纤维素(CA),1966年开发出聚酰胺膜,后来又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合成复合膜。CA膜耐氯性强,但抗菌性较差。合成复合膜具有较高的透水性和有机物截留性能,但对次氯酸等酸性物质抗性较弱。这两种材料耐热性较差,高温度大约是60℃左右,这使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中受到限制。 超滤膜(UF) 超滤膜也是使用CA做材料,后来各种合成高分子材料得以广泛应用。其材料多种多样,共同特点是具有耐热、耐酸碱、耐生物腐蚀等优点。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高选择性分离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源于人们对抗体-抗原专一性的认识,利用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e imprinting polymer,MIP)来分离、筛选、纯化化合物的一种仿生技术。因为制备的材料有着极高的选择性及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很快在固相萃取、人工酶学、手性拆分、生物传感器、不对称催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现主要对MIT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1 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及聚合物的制备 1.1 基本原理 MIT是选用能与印迹分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在溶剂中形成印迹分子-功能单体复合物,加入交联剂,在引发剂的引发下与带有特殊官能团的功能单体进行光或热的聚合,形成三维交联的聚合物网络,然后,用合适的溶剂除去印迹分子,在聚合物网络中形成空间和化学功能与印迹分子相匹配的空穴。这种空穴与印迹分子结构完全一样,可对印迹分子或与之结构相似的分子实现特异性的识别。 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可分为3步:第一步是印迹,将印迹分子和功能单体按比例混合,使其存在一定的分子间作用力;第二步是聚合,加交联剂,使复合物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第三步是去除印迹分子,反复洗脱水解,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空穴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根据功能单体和印迹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MIP可分为以下3类。 1.2.1 共价键法 也称预先组织法。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可逆的共价键结合,加入交联剂共聚后,印迹分子通过化学方法从聚合物上断开,再用极性溶剂将印迹分子洗脱下来,使其形成具有高密度空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主要的反应类型有形成硼酸酯、西佛碱、缩醛(酮)、酯等。共价键法的优点是空间位置固定,选择性高,峰展宽和脱尾少,常用于诸如糖类、氨基酸类、芳基酮类等多种化合物的特定性识别。由于共价键比较稳定,因而会生成较多的键合位点,印迹效率要高于非共价键印迹法。其缺点是功能单体选择有限,使模板限制较大且难以除去。因此,在选择模板时共价键键能必须适当,否则会使在识别过程中结合与解离速度偏慢,难以达到热力学平衡。 1.2.2 非共价键法

新型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1)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化学专业学生:刘洋 摘要:从现代化工和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出发 ,论述了化工分离技术的重要性, 各新型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现状, 并对当代化工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型分离技术 ; 膜分离 ; 集成过程; 应用 化工分离工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主要研究各种分离过程的原理与分离物系质量、热量、动量传递过程即设备内同时进行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该门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值计算方法,具有一定计算机能力[1-3]。文章就近年来在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对化工分离工程课程的相关认识,探索了课程教学改革。 世界万物都是由有序自发地走向无序,所有的纯物质都逐渐变成混合物。分离技术是研究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分离、产物的提纯或纯化的一门新型学科,正是这种需求,推动了人们对新型分离技术不懈的探索。新型分离技术目前受到材料开发、生产成本及其他学科发展的限制,工业化应用程度还不高,但它们已经在某些高新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分离性能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1 膜分离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借助于具有分离性能的膜而实现分离的过程称为膜分离过程。由于膜分离过程一般没有相变,既节约能耗,又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处理,因而在生物、食品、医药、化工、水处理过程中备受欢迎。膜分离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液相或者气相混合物内的不同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先进加工技术。根据膜分离过程的不同特征可分为微滤( 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渗透蒸发(PV)、渗析(D)、电渗析(ED)、电去离子技术(EDI)和气体分离(Gs)等过程。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的分离方法,在常温下以膜两侧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流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现已应用的有反渗透、纳滤、超过滤、微孔过滤、透析电渗析、气体分离、渗透蒸发、控制释放、液膜、膜蒸馏膜反应器等技术,其中在食品、药学工业中常用的有微滤、超滤和反渗透3种。膜分离技术以其节能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而受到广大用户的普遍欢迎。选择适当的膜分离过程,可替代鼓式真空过滤、板框压滤、离子交换、离心分离、溶媒抽提、静电除尘、袋式过滤、吸附/再生、絮凝/共聚、倾析/沉淀、蒸发、结晶等多种传统的分离与过滤方法。 2 国外分离技术的发展及研究进展[4] 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硝酸纤维素微滤膜已商品化,近年来开发出聚四氟乙烯为材料的微滤膜新品种,它使用范围非常广,销售额居于各类膜的首位. 从上世纪 70 年代,超滤应用于工业领域,现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上世纪 80 年代,新型含氟离子膜在氯碱工业应用成功.第三代低压反渗透复合膜,性能大幅提高,已在药液浓缩、化工废液、超纯水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979 年 Monsanto 公司成功研制出

分子印迹化合物的研究与进展

分子印迹化合物的研究与进展 发表时间:2019-12-27T15:13:36.1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李荣康吴一鸣王小双[导读]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有效的在高度交联,刚性的聚合物母体中引入特定分子结合位点的技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叫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这类聚合物具备优秀的可识别性、物理化学稳定性,目前广泛应用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催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在此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并且基于文献基础对未来 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 212013) 摘要: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有效的在高度交联,刚性的聚合物母体中引入特定分子结合位点的技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叫做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这类聚合物具备优秀的可识别性、物理化学稳定性,目前广泛应用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催化、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在此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现状,并且基于文献基础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聚合物;研究与发展 引言 分子从多种多样的物质中识别和结合特定分子的能力是受人们关注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这种能力赋予了人体信号调节、催化、免疫和物质运输等各种生理机能。随着技术的成熟,关于酶、抗体等是如在体内进行特定识别的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方法试图研究并且合成能模仿其功能的材料,通过化学合成具有特征结构域的生物功能材料来复制和呈现生物体特异识别功能,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其作用机制,分子印迹聚合物便是其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仿生功能材料,在生物传感器、生物调节器、合成酶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客观的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or Technology,MIT)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界中“抗原-抗体”分子识别作用的仿生分子识别技术[1~3]。该技术利用化学交联反应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生成稳定的聚合物,除去模板分子后生成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保留有与原模板分子大小形状完全匹配的结合位点和立体空穴[4],这样的结构就像锁与钥匙,能够对模板分子表现出特异的选择性和识别性。 1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按照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官能团之间不同的作用形式,可将MIT最基本的技术方法分为:共价法、非共价法以及半共价法三类[5]。 共价法也可称之为预组织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之间共价键相互作用结合的方式,首先加入交联剂,当形成聚合物之后,再将共价键断裂出去目标分子。此类聚合物的制备以及分子识别过程的关键因素是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之间的可逆共价键的相互转化。因为共价法制备印迹聚合物的方法过于复杂导致难以成功,如今并没有广泛的应用[6]。 非共价法又名自组织法。此方法的原理为:首先,功能单体与目标分子之间依靠较弱的非共价键、氢键、疏水作用、静电等作用进行自组织,形成带有多重作用位点的分子复合物,之后经过交联剂处理,除去目标分子,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7]。此方法相对简便,在实际应用比较广泛。 半共价法是介于共价法与非共价法中间的一种方法,它结合了共价法和非共价法的特点。简单的说即在制备印迹聚合物时功能单体和目标分子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在洗脱目标分子之后,其所形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则是以非共价作用来识别目标分子[8]。 2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2.1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从食品基质中提取有害物质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快速、高效针对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一种能够特异性识别其对应分子的高分子材料吸附剂,具有预定性、较强识别性和较高稳定性的优点[9],MIPs以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目前主要包括对食品中药物残留、非法添加物、环境污染物等的分离和纯化检验。 MIPs的主要制备方法有沉淀聚合,本体聚合,原位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以及表面印迹聚合。主要采用固相萃取(SPE)的方法进行检测[10]。固相萃取技术即根据样品在溶剂及吸附剂间的不同分配,利用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基质及干扰化合物分离,再用洗脱液洗脱,以分离、富集或者纯化目标化合物。通过沉淀聚合制备用于从废水中提取6种酚类化合物的 MIPs 吸附剂,得到的多模板 MIPs(平均粒径4μm) 用于填充柱SPE,对其他结构类似物化合物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固相萃取技术由于具有使用较少有机溶剂,可批量处理样品,耐极端环境、高选择性、制备简单、有机溶剂及水溶液中均可使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残检测、食品分析中。将分子印迹技术和固相萃取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二者的优势。总体而言,预计今后将开发大量材料均匀性好和孔隙率(总表面积、孔隙宽度和体积)高的新型复合MIPs 吸附剂,并且着力提高 MIPs 的可重复使用性和批次重现性,增强其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便于供大规模生产和实验室使用[11]。 结语 本文对分子印迹的制备,应用现状做出了论述,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它的制备将会越来越简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也更加完善。新型聚合方法的研究也可大大提高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理化性质。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普及,也为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分子印迹技术有望成为多组分分离及衡量组分富集的常规方法,并应用更多标准物质的定值工作。更多的应用于我们的食品安全,医疗疗健康等生活领域。 参考文献 [1]Byuns HS,YounbYN,Yunc YH.Sep Purif Technol,2014,74(1):144~153. [2]Cameron A,Hakan SA,Lars IA.JMol Recongni,2006,19(2):106~180. [3]Porkodi K,Carla M,Ana F.JChemTechnol Biotechnol,2015,90( 9):1552~1564. [4]韦寿莲,刘玲,黎京华.分析化学,2015,43(1):105~109

膜分离技术综述

膜分离技术应用综述 摘要:膜分离工程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轻工、纺织、石油、食品、医药等工业,被认为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由于膜分离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中药研究者正致力于开发膜技术在中药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应用于中药提取液的纯化、浸膏制剂的制备、口服液的生产、注射剂的制备以及热原的去除等。膜分离技术将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并对中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生物技术发展初期,绝大多数的投资是在上游过程的开发,而下游处理过程的研究投入要比上游过程少得多,因而使得下游处理过程的研究明显落后,已成为生物技术整体优化的瓶颈,严重地制约了生物技术工业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充实和强化下游处理过程的研究,以期有更多的积累和突破,使下游处理过程尽快达到和适应上游过程的技术水平和要求。 关键词:生物分离下游工程膜分离 正文: 1、常用的膜分离过程 1.1微滤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具体涉及领域主要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明胶、葡萄酒、白酒、果汁、牛奶等)、高纯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饮用水、生物技术、生物发酵等。 1.2超滤 早期的工业超滤应用于废水和污水处理。三十多年来,随着超滤技术的发展,如今超滤技术已经涉及食品加工、饮料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制剂、中药制剂、临床医学、印染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回收、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1.3纳滤 纳滤的主要应用领域涉及:食品工业、植物深加工、饮料工业、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生物发酵、精细化工、环保净水和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工业。1.4反渗透 由于反渗透分离技术的先进、高效和节能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水处理和热敏感性物质的浓缩,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食品工业、牛奶工业、饮料工业、植物(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生物发酵、制备饮用水、纯水、超纯水、海水、苦咸水淡化、电力、电子、半导体工业用水、医药行业工艺用水、制剂用水、注射用水、无菌无热源纯水、食品饮料工业、化工及其它工业的工艺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及冷却用水。 1.5其他常用膜分离过程 除了以上四种常用的膜分离过程,另外还有渗析、控制释放、膜传感器、膜法气体分离等。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Malikullidin iz kaldurux tehnikisi wa uning tarakkiyati 分子印迹技术 近年来分子印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门类得到巨大的发展。分子印迹技术是 一种模拟抗体- 抗原相互作用的人工生物模板技术。它可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因此,分子印迹技术已成为当今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分子印迹的出现源于免疫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由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ing 根据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时空穴匹配的“锁匙”现象,提出了以抗原为模板来合成抗体的理论。直到1972年德国科学家Wulff [18]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使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93年Mosbach[19]研究小组在美国《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有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报道,更加速了分子印迹在生物传感器[20-24]、人工抗体模拟[25]及色谱固定相[26-30]分离等方面的发展,并由此使其成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的新兴领域之一,得到了世界注目并迅速发展。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环境、医药、食品、 军事等。 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具有特定功能基团以及孔穴大小和形状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是具有高度交联的结构,稳定性好,能够在高温、高压、有机溶剂以及耐酸碱的分子识别材料。它的制备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首先用功能单体(functional monomer)(funkissial tana)和模板分子(template)(izi kaldurlidigan malikulla)以共价键或非共价键形成复合物,再加入适当的交联剂 (cross-linker)(tutaxturguqi)和引发剂在加热、紫外光或其它射线照射的条件下聚合, 从而使模板分子在空间固定下来;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把模板分子洗脱,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除去, 这样就在聚合物中留下一个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完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 展前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膜分离技术(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ies)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随着膜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特性,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水处理、生物技术、医药工业和医疗设备方面的应用,并展望膜分离技术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分析膜分离技术在膜材料、新的膜过程和膜通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膜分离技术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膜生物反应器;选择透过性膜;膜材料; 前言: 膜分离技术是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浓缩的边缘学科高新技术[1]。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简单、造价低、无相变、可在常温下连续操作等优点,而且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处理的特点,其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生物工程、医药和保健、食品和生化工程等行业[2]。虽然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在许多方面离产业化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随着新型膜材料的不断开发、高效的强化膜过程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膜分离技术应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在未来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它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引人注目的作用。 现本文对膜技术的特点、类型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且提出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1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具有以下特点[3]: 1.1 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分级、提纯和浓缩,且可 以同步进行能较好地保持产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 1.2 分离过程中不发生相变,挥发性物质损失少,节约能源; 1.3 具有冷杀菌作用,保存期长,无二次污染; 1.4 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但要选择相应的膜类型; 1.5 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可连续进行,效率高。 2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